標籤:

12.凈界法師講楞嚴經

12.凈界法師講楞嚴經--第二卷D 2012-05-02 13:50閱讀:

X12m025 講義第五十二面114癸八、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自然本經修學的特色,簡單的講它是在處理生命的一個根本的問題。當我們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會去布施、持戒、忍辱或者是禪定。在整個修學當中,我們的心是整個修學的根本;也就是說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種事情,產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從本經來說我們修學有二種主要的心態:一種心態是受外境的刺激,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你看有些人他受到痛苦的刺激,他突然間發心開始修習善法,或者是透過某種人某種話的刺激,開始去拜佛念佛。受到外境人事的刺激產生一種一時的情緒,所修的善法會產生一種人天福報,但是不能產生解脫的力量,因為你本質是生滅,這個佛法叫作攀緣心;由外境產生的一種心態,這個心態是我們不能依止的,因為它是生死的根本。另外一種心態,我為什麼要修行?跟外境都沒有關係,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願望,因為我要成就無上菩提,我要開顯我自性的功德,它是向內觀照的。依止內心的願望所發動的善法,它會產生人天福報,而且會產生一種解脫的力量,二個都有。所以我們在整個修行的基礎,蕅益大師講:「建立大乘的正見,是非常重要的。」什麼是大乘正見?簡單的講你要分辨你心中什麼是生滅心,什麼是不生滅心,分別真妄。如果你連內心當中什麼是真實的,你現在在做這件事情你依止的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都沒辦法判斷,那依蕅益大師的標準,你還沒資格修行,因為你根本還沒有明心見性,還不知道怎麼去取捨,什麼心態應該是要遠離它,什麼心態應該要多多的培養,你沒辦法取捨,你怎麼修行呢?我們還在生命因緣當中打轉,跳不出來。我們要清楚佛陀為什麼要花了三卷半的時間,不厭其煩的把金礦當中,什麼是黃金的本質,什麼是泥沙,要把它分清楚,就是分別真妄。因為這個對整個菩薩道太重要,因為你第一步錯誤了,你後面全部都錯,後面都不要談。所以你看古人見面第一句話,他不問你說你今天拜了多少佛,你持了多少咒,他問你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高明!你整個修行的根本是依止什麼?你那一念心從

載入中...內容載入失敗,點擊此處重試載入全文 什麼地方來?我從我的內性流入出來,正確!你這個心是外在環境刺激產生的,這個心就不對了。本經佛陀要處理的就是一種根本問題,一個是生死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你根本掌握住了,即便你在無上菩提走得很慢,但是至少你認清路頭了,這個高速公路找對了,那是遲早的問題。修行最怕是你要北上,結果是走到南下的高速公路去,那就完了,那越精進越糟糕。因為你依止虛妄的根本,你愈加行,虛妄的力量越大,最後本經後面會說跟魔境相應、跟邪見相應,因為你一開始就走錯了。所以我們在修行的第一步,先了解什麼是真實的功德,什麼只是一種一時的想相,一時的情緒,真心妄心要分清楚。癸八、約外道世諦對簡顯見性非因緣自然。這是佛陀開顯十番,從十個角度來開顯我們的真實的心性,這是第八番。這一番是約著外道跟世俗諦二個:外道指的是自然外道,冥諦跟真我的教法;世俗諦是約著二乘世俗因緣的教法。從外道跟世俗諦這二種的教法來相對的揀別,開顯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它不是因緣也不是自然;也就是說它不是絕對的因緣,它也不是絕對自然。從外道跟世俗諦二種教法來開顯這個道理。(分三:子一、對外道簡自然。子二、對世諦簡因緣。子三、結顯自性)子一、對外道簡自然。先就著外道來簡別我們這一念心性,它絕對不是自然。(分二:丑一、疑請。丑二、開示)丑一、疑請。阿難尊者心中有疑惑而請示佛陀的情況。領佛昔教 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徧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這一段是阿難尊者,領納了佛陀前面十番顯見的前面七番的經文,所得到的一個心得。阿難白告佛陀:「世尊!誠如佛陀您前面所宣說的教法,您老人家說覺(指的是我們心性的本體)緣(指心性隨緣生起的作用,我們講見分。覺緣等於是體用雙舉),我們這一念心性的體用從空間上來說是徧十方界的。為什麼徧十方界?因為它無相,一個無相的東西它就特別的廣大。從時間上來說它是永遠存在,而且沒有生滅變化的相狀。蕅益大師說我們這一念心性「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念」。「十世」指的是整個空間相「古今」指的是時間相。我們這一念心基本上沒有時間相也沒有空間相。這段阿難尊者引用佛陀前面開示,所得到一個正確的心得,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第二段他對這句話產生了疑問。疑濫外計與先梵志娑毗迦羅所談冥諦,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世尊亦曾於楞伽山,為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這一段阿難尊者引用二種外道的思想,第一個是邪因緣的思想,第二個是無因緣的思想。(邪因緣的二種思想)佛陀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是徧十方界,是湛然常住,性非生滅的。那麼跟先梵志,梵志的先祖娑毗迦羅(六師外道的其中一個,自然外道)他提出一個觀念,一個冥諦的思想:娑毗迦羅他得到非想非非想處的禪定,在禪定當中他能夠觀察過去八萬大劫整個生死流轉的過程,但是八萬大劫以前,他就看不到了,他只看到一種昏昧不明的一種相狀,他就認為這種昏昧不明的相貌就是我們整個生命的起點,因為他看到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就沒有了,他就認為在這個八萬大劫之前那種昏昧不明的狀態,是整個生命的根源。你從什麼地方來?就從這個地方來,把這樣的一種狀態叫作「冥諦」。這種昏昧不明的狀態,是生命的根本,所以叫做「冥諦」,這個叫做邪因緣,以這樣子當作生命的因緣。投灰外道,投灰就是一種苦行外道,苦行外道他把身體放在火灰上去燒。苦行外道很多,譬如持牛戒、持狗戒…等等,這種外道差別的種類。苦行外道他提出的思想,說宇宙間有一個真我,真實不變的我,這個我是徧滿十方界的。這樣子講阿難尊者就有問題了,佛陀你說我們這一念心性是徧十方界,是不生不滅的,跟外道的冥諦跟真我的思想,到底是有什麼差別。阿難尊者提出這個疑問,提出外道二種邪因緣的思想,其次提出一個無因緣的思想。而且世尊您老人家也曾經在楞伽山,在開演《楞伽經》的時候,為當機的大慧菩薩開演如此的道理,您老人家說:『外道這種種性,常說一切法是自然而生。外道說為什麼高山很高呢?這個是沒有理由的。為麼大海這麼深呢?這個也沒有理由。為什麼鳥牠會飛呢?這個也沒有理由。也就是說一切的萬事萬物,是自然形成的,沒有理由的,生命只是個偶然,我們只有活這一生,今生死掉以後這偶然的因緣就結束了,人死如燈滅,外道的思想就產生斷滅的思想。佛陀為破除外道的自然的這種知見,佛陀宣說了因緣觀,每一件事情,事出必有因;鳥為什麼會飛?它背後有它的因素。狗為什麼在地上行走?這也有它的道理。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它的因緣。』佛陀用因緣觀來破除外道的自然知見,所以這種因緣觀是不同於外道的自然思想、自然的境界。這地方阿難尊者他所要質疑的,主要是這種邪因緣的思想,自然外道的思想。這是阿難尊者提出他的疑情,這以下請佛開示:請佛開示 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云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我阿難尊者身為一個凡夫,依我的觀察,這覺性這個現前一念心性,它應該是自然而有的。佛陀你說眾生本具,而且是非生非滅,遠離一切繁複的虛妄分別,跟種種顛倒之相,所以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因緣而有。這樣子講,現前這一念心性跟外道的自然理論,到底有什麼差別呢?請慈悲的佛陀開示這二種差別,使我們凡夫不落入外道的邪見,而獲得真實微妙覺悟光明的心性。這段等於是阿難尊者他提出這一念心性,這種自然的思想。丑二、開示直示過非 佛告阿難:「我今如是開示方便,真實告汝,汝猶未悟,惑為自然。阿難!若必自然,自須甄明有自然體。佛陀告訴阿難說:「我現在依止種種的善巧方便,用前面七種方便法門來開示,來破妄顯真,來顯現這一念心性,而且我是以這種大乘了義的真實教法來告訴你,而你現今不但尚未開悟,還把它當作是一種自然的道理。這一段話「汝猶未悟,惑為自然。」古德的註解說這段有點訶責之意。佛陀說:「阿難!假若我們這念心性,它是如同外道所說的自然,那你應該要詳細的分明,它是以什麼為體性。」外道提出了冥諦也好,真我也好,它一定有體性,有它的相狀。蕅益大師說:「冥諦是以光明跟虛空為體;冥諦是廣大的虛空,而且是一種昏暗不明的一種相狀,來當作它的體相,一定是有一個相狀。真我是以虛空跟光明為體。什麼是真我呢?第一個它是廣大的虛空,第二個它是一種光明相。外道提出一種自然的理論,來當作生命的根源,它們的特色是一定有一個相狀,它會明確的指出什麼相狀出來,這是以它的體相。你說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是等同外道的自然,那請你講出來這一念心性是以什麼為體,因為你身為自然的體一定有它的相狀,那請你把它的相狀明確的指出來,你不要含糊籠統。」這時佛陀就繼續的開示標列詰問 汝且觀此妙明見中,以何為自?此見為復以明為自?以暗為自?以空為自?以塞為自?你姑且來觀察我們這一念微妙光明的見性,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那麼到底它是以什麼為當做自然的體相呢?假設你說這一念心性是以光明之相為它的自體,還是黑暗之相,還是以虛空之相,還是以阻塞之相為自體?古德說:「宇宙萬法,這四種相狀,就表達無盡:光明相、黑暗相、虛空相、阻塞相,一切萬法不離開四種相狀。」以下是佛陀正示破除阿難尊者的疑惑總結破疑 阿難!若明為自,應不見暗;若復以空為自體者,應不見塞;如是乃至諸暗等相以為自者,則於明時,見性斷滅,云何見明?」阿難!假設我們這一念心性以光明相為自體。什麼是現前一念心性?它是光明的。你只要講出這一句話就有問題了,心性以光明為自體,也就是說當光明消失的時候它就應該消失;因為它以光明為自體,光明有它就有,光明沒有它就沒有。那麼一旦光明消失了,你現在走路走到黑暗的地方,糟糕了!你是以光明為自體,暗相現前的時候,光明消失的時候,你的心性也消失了,因為它以光明為自體,那你就應該看不到暗相,這跟事實不符;我們到光明的地方看到光明,我們到黑暗的地方看到黑暗,所以這跟事實不符,不能夠說以光明為自體。那你說以虛空為自體,那你就不應該看到阻塞的地方,因為它以虛空為自體,虛空消失了,你心性就應該消失了,但事實上我們遇到了阻塞的物件,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阻塞。乃至於你暗相為體…等等,你以暗相為體,當暗相消滅的時候,光明出現的時候,你的見性就斷滅了,你就見不到光明。這地方是說,身為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它跟外道的自然有什麼差別?因為它無相,它離一切相,我們常常說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其實清淨本然它是一個概念,不要以為清淨本然就是以乾淨為相,不是的!那你乾淨,我們凡夫不乾淨,那你心性不就是消失了,不能這樣講。清淨只是一個代表,它是無相的,它是離一切的相。我們今天有相以後,我們的作用就產生很大的障礙。你看我們一個杯子,這杯子你裝了水以後,你就沒有什麼作用了;若這杯子是空的,你就可以裝水也可以裝咖啡、裝普洱茶都可以,因為它空它可產生無窮的、隨緣的整個廣大的妙用。你看外道的真我也好,冥諦也好,都沒什麼作用的,因為它有固定的相,它哪有什麼作用。115當然我們凡夫的心中是有相的,有我相、法相,我執產生我相,法執產生法相。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有能所,能受用的叫我相,所受用的叫法相。譬如我看這花,這個花很漂亮,我有一個我相能受用,一個花的法相,會產生了能所,有能所就開始造業。你看我們分析人性,我們先不談佛性先講人性,佛性一念妄動以後產生人性,人性它是有相狀的,《唯識學》說我相法相。你看美國人的我相他們的個性比較開朗、比較積極,東方人的我相比較含蓄、比較保守;美國人他有什麼好處、什麼優點,他一定要表達出來,他剛剛學會唱歌,或剛剛學會某種技巧,他一定要在大眾面前秀出來,美國人也覺得很正常,你有好處一定表現出來,所以美國人他們的我相以一種開朗進取,產生他們民族的特性就是追求一種坦誠,直接表達。東方的文化,他的思考是含蓄保守,所以你有優點表現出來是大忌,他開展出來人格的特質是謙卑。諸位你到美國去,謙卑絕對不是美德,你跟人家開會你都不表達意見,人家會說你這個人沒有興趣,對這件事沒有興趣,你跟華人在開會你意見太多絕對是大忌,這個我相是不一樣的。我們凡夫的想法是有我相的,由這個我相去造業,由這個我相來受用這個果報。但是這地方有個問題,當我們對這個相產生堅固執取的時候,那我們整個廣大心性的作用就發揮不出來,因為我們沒辦法改變自己。《楞嚴經》的意思是說,不管你心中是什麼樣的相,你都應該先把這個相放下,要回歸到無相的清淨本體,先求無相再產生有相,這時候的有相,你不會執著這個相,你隨時現「應以何相得度則現何相」;但是你一開始堅固這個相,你整個生命的作用就失掉了。我讀〔淨土宗〕的大德黃念祖老居士,他解釋臨終十念,他說:「臨命終的時候十念往生,這是因人而異的。」他說有些人十念是可以往生,有些人十念是不能往生的。他說如果學過《般若波羅蜜》,你對本身自我意識的執取很淡泊,你臨終的時候,你的念頭可以馬上跟彌陀的功德相應,把你的業力做一個很大的轉變。他說有些人轉不過來,十念是不夠,可能又一百念、一千念,要很長的時間,他的心轉不過來。我們的心中如果經常安住在某一種相:這個就是我的個性、這個就是我的想法、這個就是我相,我不能改變的,你這種人臨終的時候,你很難跟彌陀相應。我們不能放下自我,彌陀的功德就進不來了。你看那抽風機,你空氣不抽出去,新的空氣進不來,就是你沒辦法感應上去,你那明了的心跟廣大的業力你感應不上去。善導大師有說:「你要跟彌陀感應的根本在於「至誠懇切」。」「至誠懇切」是怎麼標準呢?按照善道大師的開示,他的意思是,你要空掉自我,把整個自己完全放下,才能夠全部靠上去。就是我這個我不存在了,叫「至誠懇切」。善導大師的開示有這個意思,他有《般若波羅蜜》我空的智慧。就是什麼叫「通身靠倒」?就是要把你的自我意識完全放下。這地方的道理就是這樣,身為現前一念心性,它一定是離一切相。你只有離一切相,你才能夠跟整個無上菩提相應,才能夠產生廣大的妙用。這一點跟自然外道是有所不同,因為自然外道它是有固定形狀,跟我們凡夫的我執也同,他也是有我相。這一段等於是以隨緣的妙用來破除自然之理,因為心性它無相中有隨緣。子二、對世諦簡因緣。前面是簡別外道自然的道理,這地方是簡別二乘的因緣觀。(分二:丑一、轉計。丑二、破斥)丑一、轉計。阿難尊者輾轉的計度阿難言:「必此妙見性非自然,我今發明是因緣生,心猶未明,咨詢如來,是義云何,合因緣性?」阿難說:「既然此微妙的心性,它不屬於外道的自然(它離一切,而外道的自然是有相的),我現在深入的思惟加以發明,我認為應該就是佛陀最初成道所宣說的因緣教法,所謂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應該是這個道理。但是我內心當中尚且還不能完全的明白,我們這一念怎麼能夠因緣生呢?他還不能完全明白也不能完全肯定,所以請示佛陀:如此心性是因緣所生這樣的道理是對呢?還是錯呢?心性怎麼能夠來合乎因緣的體性呢?請佛陀慈悲開示。」佛陀初成道的時候為了破除外道的邪執而宣說因緣教法,外道的邪執有二種:第第一、邪因緣論,生命是某一種特定相貌的神我,或者冥諦、或大梵天所創造的。第二、是無因緣論,生命是自然而有的,高山之所以高,大海之所以深,鳥類之所以飛行,這件事情是完全沒有理由的,這世界上是沒有因緣的。佛陀就以因緣觀來破除外道的邪因緣跟無因緣,佛陀提出一個思想叫:「諸法因緣生」,當因緣的力量結束的時候,它也就隨因緣的消失而消失。而這因緣就包括了我們過去的業力跟現在的煩惱,你有現在的煩惱去觸動過去的業力,就把生命的果報給逼出來。這就是以現前一念心性來混濫因緣的思想。丑二、破斥。分二段破因跟破緣。因緣觀,我們所謂的「因」主要因素叫作「因」,親因緣;比較次要的因素叫作助緣,我們叫作「緣」。破因 破除我們這一念心它不是「因」而生。標列 佛言:「汝言因緣,吾復問汝,汝今因見,見性現前,此見為復因明有見?因暗有見?因空有見?因塞有見?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你說心性是假藉因緣而生,那麼我再一次的問你,因為有見,見指的是所見之境;我們一定有一個所緣境,有人有事,有外境的刺激。因為有所緣境,所以才把見性的功能,所謂的「見分」給表達出來。這樣子講是對的,但這以下有問題了。見性的自體到底是因光明的境而有見的功能?還是因黑暗境才有見的功能?還是因虛空的境才有見的功能?還是因為阻塞的境才有見的功能呢?我們這一念心您說又因而生,那是什麼因而生呢?有四種因光明、黑暗、虛空、阻塞。破斥 阿難!若因明有,應不見暗;如因暗有,應不見明;如是乃至因空因塞,同於明暗。阿難!假設我們見性的自體是因光明而有,如此一來當光明消失的時候,見性的功能就消失了,你就見不到黑暗;假設因暗相而有,也隨暗相而消失,你就見不到光明;如是乃至因虛空因阻塞的道理,都是同於前面的道理。所以它的生起,你不說它有因而生,若我的生起是某甲的因而生,當甲消失了,我就要消失,因為你是假藉他的因緣而生。你身上本來沒有錢,我借給你一百塊你才有錢。你身上為什麼有錢,是假藉我借給你一百塊你才有,我把你討回來你就沒有了;你看我們的身體是假藉色受想行識而有,當有一天業力結束的時候,我們的色法被討回去,我們的感受也被討回去了,我們的想法也被討回去了,我們的五蘊就完全消失了。我們現在是先跟宇宙萬法借這五個東西,組成一個所謂的身心世界;「諸法因緣生」,等到有一天我們的業力福報享盡的時候,宇宙這一念心性就把我們借的東西要回去了,這時候我這個身心世界又完全消失掉。為什麼?你是跟它借的,你借你總要還。身為心性你的功能是跟光明借的?還是跟虛空借的?還是跟阻塞借的,是借的你總要還,還的時候你的心性就斷滅了,這個不合道理。所以它不能說有因生,因為它不是借來的。破緣標列 復次,阿難!此見又復緣明有見?緣暗有見?緣空有見?緣塞有見?復次,阿難!我們這一念心性假設是依止光明的助緣才生起,有光明你才有心性,還是依止黑暗的因緣,還是依止虛空,還是依止阻塞?破斥 阿難!若緣空有,應不見塞;若緣塞有,應不見空;如是乃至緣明緣暗,同於空塞。阿難!假設因為空有隨虛空而消失,你就見不到阻塞的相狀;若因阻塞的相狀而有,你就見不到虛空;如是乃至光明黑暗,都是同於空塞的道理。我們這一念心性前面講它非自然,古德說:「因為它有隨緣,所以它不是自然。」這個地方講非因緣,就開顯我們這一念心性有不變,它不能變,所以它不能跟別人借東西,它不是借來的。我們這一期的生命,你什麼東西都是借來的,你看你的正報,你的色受想行識,你所受用的環境都是暫時借來的。什麼叫「借」?就是有借要有還,不是你的,暫時借你用一用,不能當真,經過一百年以後它又把你討回去了。但是心性它不是向別人借來的,是眾生本具。它有不變,不管生命你怎麼變,你前生是一隻螞蟻,今生是個人,來生變成一天人,這因緣法它是隨緣變化的,但是它那清淨的本性它永遠都是這樣。這個我們講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本性它是不能變的。為什麼不能變?因為它不是借來的,它不是跟任何人借來的。我們一旦是借來的東西,它就是有時空相有虛空相。子三、結顯自性(分二:丑一、正示離過真體。丑二、結責滯著名相)丑一、正示離過真體。結示心性是離一切過非,真實的體性,不是我們凡夫一種對立的思考。116我們前面講到現前一念心性,我們現在是活在我相法相,我們過去生命的經驗,還有今生的遭遇,所以我們用我們眼睛看到很多事情,耳朵聽到很多的聲音。我們六根攀緣六塵的時候,會累積一種影像,雖然事情過去了,但是那影像深深的留在我們的心中。當然不是今生,我們有一個阿賴耶識一個大倉庫,有本事把影像全部累積起來。不斷的生命當中我們累積很多影像,就產生一個我相,自我意識,我執跟法執,這時候我們很多功能就失掉了。佛在世有一個弟子叫畢陵伽婆磋,畢陵伽婆磋尊者他去托缽的時候,他經常是到某一個居士家,居士就經常拿他們的飯菜來供養這個尊者。這個居士他有個小兒子長得很可愛,看到尊者來很高興,就抱抱尊者的腳,尊者也跟他說說法開導一下。有一天尊者又去托缽的時候,看到這居士倆夫婦哭得很傷心。尊者說你們是怎麼回事?他說:「尊者,我的小兒子前幾天被盜賊給偷走了,不見了,這幾天都找不到下落,所以我們非常傷心。」尊者聽到以後,因為他對這小孩也有點因緣、有點感情,這時他就在大地上一坐,整個人的心入三昧,在三昧當中他就看到那小孩子被帶到一個河邊,準備坐船到另一個地方去,盜賊準備將他賣掉。尊者畢陵伽婆磋就在禪定當中,用他三昧的力量,就用手把他抓回來,這小孩子就這樣用手給抓回來。你看這距離這麼遙遠,我們可以知道禪定的心,因為他是阿羅漢,所以他是跟我空的智慧相應,也跟一部分法空相應。我們可以知道,畢陵伽婆磋尊者他入了那個三昧的心性,跟我們現在凡夫的心不太一樣,應該比較接近離相的心體;因為離相的心體是沒有時空的,他在心性當中他進入一念三昧以後,他就很快的把很遠很遠的小孩子給抓回來。他的心已經很接近離相的心體,所以他產生的妙用超越時空。我們要知道我們的心是無相,以無相為本,以無不相為作用,先求無相,你一定先找到無相的心體,你才能夠產生隨緣的妙用;你能夠把無相不變的體,跟有相的隨緣作用,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二個合起來,這個就是我們真實的心性。12m026 講義第五十四面正示離過真體。佛陀前面在開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的時候,是從二個角度來開顯:從一種不變的體性來說明它不是因緣法,從隨緣的作用來說它不是一個自然。前面佛陀是從不變跟隨緣這二種角度,來做一個各別的開顯。現在是把不變跟隨緣這這二種的義理,把它結合起來。前面是分開來說,這裡是把這二個做一個總結,就形成所謂的雙遮雙破。遮跟破,意思是差不多,都是一種否定,遮止跟破除,都是用否定的方式。雙遮雙破 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應該要了解如是的精純覺悟微妙光明的心性,它非因非緣,它不是因緣生也不是假借因緣而有。為什麼呢?因為它有不變的體性。它也不是外道的自然之體,因為它有隨緣的作用,外道的自然是沒有隨緣的作用。從一個否定的角度,它非因緣也非自然;從非因緣當中開顯不變,從非自然當中來顯現隨緣。用否定來顯現這個道理。遮照同時 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遮是否定,照是肯定;用一種雙向的否定跟雙向的肯定。「非不自然」古德說:「這地方的經文從義理來看少掉四個字,應該『非不自然』再加一個『非不因緣』」。「非不自然」「非不」是否定再否定變成肯定,也可以說是自然,也可以說因緣。你說什麼是心性?你說它也是自然,因為它的體性不變;你也可以說它是因緣,因為它有隨緣作用。我們這一念清淨的本性,你造殺盜淫妄的業來薰習它,它就顯現地獄惡鬼畜生的果報讓你來受用;你造五戒十善的業來薰它,它就創造一個人天的福報讓你受用。它不就是有隨緣的作用嗎?所以你說它因緣也對,約著作用它也是非不因緣,這是「雙照」。雙遮「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這兩句話「無」都應該冠下去,應該說『無非無不非』、『無是無非是』。「無非無不非」是對「非」的一種破除,破除對非的執著。「無非無不非」開出來應該有四句話:「無非因緣,無非自然,無不非因緣,無不非自然」。總言之,你說它非也不對,破除對非的執著;但是講話喜歡肯定的人,它也是破你對「是」的執著。為什麼?它「無是因緣,無是自然,無非是因緣,無非是自然」,所以對是也不對。情盡法真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那麼你說對非也不對,對是也不對,那應該怎麼說呢?佛陀只好講出一句話作總結:「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從本體上來說它是離相的,但從作用來說它隨緣顯現十法界的因緣果報;它隨緣顯現因緣果報,但是它的本性還是一樣清淨本然。所以你把「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合起來的時候,它的本來面目就出來了。117我們在探討心性的時候有二個內涵:一個理論的探討,一個是實際的修正。我們講「理可頓悟,事要漸修」;理是圓融的,事相它是有次第的。在理體上我們先建立現前一念心性,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出來,來取代我們過去的生命經驗,所累積的我相法相,先把過去這種我相法相慢慢的放掉,建立一個清淨的心性;而這個心性它有隨緣跟不變,不變跟隨緣二種功能是同時存在的。在理論不變跟隨緣是同時的,但是你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沒有人那麼厲害的。所以當我們把一念心性建立起來的時候,這性德現前的時候,接下來是修德,修空假中三觀,「先空次假後中」。空觀開顯它不變的體,假觀開顯它隨緣的妙用,中觀再把它結合起來,修行一定有次第的。但是你一談到理論的時候,古人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你沒有話講的,你說現前一念心是什麼?你道一句你就錯了!因為「一念不生全體現,六根方動烏雲遮」。你看!才動眉毛即犯祖師的規矩,眉毛一動表示你仁者心動,所以在〔禪宗〕最忌諱就是你心動,所以你不對。禪宗你看他打你香板,你從什麼地方來?你說我從哪裡地方來,他一定打你,你怎麼回答都打你。問你為什麼出家?我爸爸叫我出家。打三個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自己都不想出家;第二個再來,你為什麼出家?(前面的說我爸爸叫我出家被打)我自己要出家的。也打三個香板,你自己要出家,你爸爸沒叫你出家你就出家。為什麼〔禪宗〕你剛開始的階段一定被打,為什麼?其實不是你講什麼話,是他看到你心動,他打你那個念頭。所以古人說:「你開悟的時候講什麼都對,你沒有開悟講什麼都錯。」有人問趙州禪師說:「狗子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有佛性啊!」你怎麼知道有佛性呢?你看狗牠餓的時候牠知道餓,牠飽了時候知道飽,牠冷的時候牠也知道冷,你說牠沒有佛性,牠怎麼有這種感覺呢!另外一個禪師問趙州禪師說:「狗子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沒有佛性啊!」怎麼沒有佛性呢?你說有佛性,那拿出來我看看,覓之了不可得。那有人就問趙州禪師說:「你為什麼對他說有佛性,對他說沒有佛性?」趙州禪師說:「我是從修行的角度,從對治的角度這樣講。」因為他執著有,我就說沒有破他;你執著空,我就說有。所以中道的實相是不可以開口的,因為你一開口不是左邊就是右邊,所以他到最後入不二法門的時候,他是不能講話,就是你不能動念頭,你就是一念不生全體現。你念頭一動那就是祖師的方便,但是你都不講話也沒人知道,所以只好講出一個即空即假即中。我們這一念心性怎麼開顯它呢?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再修中觀。但是不管空假中三觀,它整個所觀境就是現前一念心性,只是他用空假中,把心性的不變性跟隨緣性開顯出來。我們前面的三卷半是建立一個心性,先把這個心性現出來,先把性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的心性在你的心中先現出來。到三卷半以後「示不生滅為本修因,妙三觀門」,佛陀告訴你要修觀,入空觀的時候開顯不變體,入假觀的時候顯現它的妙用,入中觀的時候保持平等。但是你在修空假中三觀之前,你要先建立一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現前一念心性,先現出來。這一念心性總而言之,它是離一切相而即一切法,它是不變而隨緣的。丑二、結責滯著名相結示訶責阿難尊者,他一向以來就停滯執著於佛法的名相,而不能隨文觀照,所以還是活在妄想當中。佛陀對阿難尊者的訶責。執著名相 汝今云何於中措心,以諸世間戲論名相,而得分別?阿難尊者你為什麼到現在,還是用攀緣心來加以攀緣推測這一念心性,而不加以迴光返照,用種種世間的戲論,而沒有真實義理的假名假相,什麼外道的自然,佛法的因緣來作虛妄分別,不能夠產生微密的內心觀照,只是向外分別而沒有向內觀照。喻明無益 如以手掌撮摩虛空,祇益自勞,虛空云何隨汝執捉!」這種情況就好像一個人以雙手來撮摩虛空,一個人分別名相而不觀心,就像搓摩虛空,這樣子只有增加自己的勞累,徒勞而無功,因為虛空怎能夠被你去執捉呢?你怎會捉得到虛空呢!」118《首楞嚴王三昧》它這一念心性,你先找到你本來的面目。那要向哪裡去找呢?莫向外求。初學者最怕你產生攀緣心、最怕!我聽說懺公師父他要派一個人去買東西,你不喜歡去他就叫你去,你很喜歡去他就不讓你去。為什麼?因為你心動,仁者心動,你一動他就不讓你去,這是有道理的。修行我們常講要找到定位,譬如說你修行三十年、五十年,修行的定位不是都一樣的。其實你每一個階段的修行內涵不一樣,正常人是有一定的規劃,沒有人一出家就是這樣修行,你修行了五十年還是這樣修行,那你就不對了,那你應該不是走大乘法,可能你走的是小乘法。修行它是有三個階段: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般對初學者我們比較不談空性的道理,先講有,先講隨緣的有相,有相行。思惟業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報,造善招感安樂的果報;皈依三寶,三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佛陀的功德是隨時存在的。從深信業果皈依三寶當中,來懺除罪障積集資糧,所以剛開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他這個階段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沒有什麼樣的含糊籠統,善惡的相狀,三寶就是三寶,世間法就是世間法很清楚的,所以這個階段它是有相行。第二個階段是關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前面的階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沒有太大改變,因為你整個生命它的內心當中的我法二執,心中建立一個自我意識是很堅固的,這個階段叫作積集資糧,叫做跟三寶結緣。一個人真正要產生廣大的突破,我們講「脫胎換骨」是在第二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他這時候開始修我空觀、法空觀來破壞他心中的妄想。我們心中累積很多的相狀,我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歡怎麼樣、我的個性是怎麼樣、我習慣性是怎麼一個想法,這時候用空觀來全部掃掉,掃得一絲不掛,乾乾淨淨的,清淨本然。所以你看這個人本來很正常,忽然間什麼都搞不清楚狀況,他有可能進入第二個階段。你看禪宗的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他在修空觀現前的時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裡面去他不知道,人家把他拉回來,因為他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階段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他開始在改變自己了,把他以前無始劫來習慣性累積的相狀一一的開始消滅,而這時候他的罪業也開始消滅了。這罪業的消滅它是從根本消滅,他開始觀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在第二個階段的時候,我們對內心講話是用否定的。所以你看你的修行是什麼階段,你怎麼面對你的自我,你經常是用肯定話,「不錯啊,你做的不錯啊!」那你還是第一階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時候,我們開始對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這樣做!」我們用我們的願力來主導自己,不是用我們的想法,對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這時進入到一種空性的智慧,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階段、經過這一番的洗滌以後,你又開始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那時候是從空出假,但是你的心態不同,青山依舊在,但是這個夕陽跟昨天的夕陽已經不一樣了,幾度夕陽紅,換一個夕陽,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心態不同。所以〔禪宗〕為什麼一定要說:「先大死一番,然後再大活。」我們講「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兩句話是同時的,但是它在修學的時候是有次第的,先求離相再求隨緣。癸九、約二妄合明顯見性非見。十番顯見第九科二妄」是約著別業的妄見跟同分的妄見,這二種妄見來相互發明,來開顯見性它不是一種見分。我們從前面的八科,佛陀在開顯見性的方法,都是「借用顯體」因為見性是離一切相,你沒辦法講話,你一講話就不對了,就不是見性的本質了。所以我們只能夠從作用,你能夠看得到光明,能夠看得到黑暗,所以我們知道見性的存在,從作用當中我們可以推理,見性是存在的。但到第九科的時候,佛陀開始否定見分了,見分不能代表見性,因為見分它是「依他起」,身為一個作用,它畢竟有它業力的因素,有它環境的因素,它有因緣的因素,但是身為見性它是「圓成實性」,它沒有因緣的因素。所以到這一段的時候,佛陀的口氣跟前面不太一樣,前面是假借見分來開顯見性,這個地方就開始說明,其實見分還不是見性,它還是因緣法,開始將見分攝用歸體。(分三:子一、引昔致疑。子二、對理徵破。子三、正示見性)子一、引昔致疑。阿難尊者引用往昔的教法,而生起疑惑。領佛今教 阿難白佛言:「世尊!必妙覺性非因非緣。阿難尊者在前面的經文當中,他得到一個結論說:「佛陀!假如我這一念微妙的心性,它不是因緣所生,因為它有一個不變的體性,它變中有不變,所以你不能說它絕對因緣生。」這個地方跟佛陀所說的道理是有點衝突的,怎麼說呢?引昔生疑 世尊云何嘗(常)與比丘宣說見性具四種緣,所謂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義云何?」世尊你曾經在成道以後跟諸比丘宣說,說我們這能見的見性,產生一種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它必須具足四種因緣,才能夠生起它的作用。身為一個見分,它必須有虛空(包括虛空的相狀跟它一個所緣緣,它的距離跟所緣境),光明(有光明相),因心(心有五種緣,有過去業力的種子,有第六意識的作意,還有第六意識的分別依,第七意識的染淨依,第八識的根本依),因緣要有眼根。總而言之,我們眼睛見的明了功能現前,要眼識九緣生,要有虛空的距離,有一個所緣緣,有光明相,有種子,作意、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跟眼根。如此一來這心性的了別功能是假借九緣而生,那佛陀你說我們這念心性是非因緣而生,那豈不是前後矛盾嗎?」解釋這段經文的疑情:佛陀在《唯識的方便教法》當中,曾經明確的說明「眼識九緣生」:我們能見的見分,所謂依他起性,要假借內在業力的種子跟外在環境的因緣(光明、虛空…),才能夠生起了別的作用。阿難尊者就用《唯識》的教法,用《唯識》所謂的心,跟《楞嚴經》的心,這二個產生矛盾。《唯識》的心,要假借因緣才能夠生起,你要有內在的種子,有外在環境的刺激,你的根境的和合,才產生「心識」。《楞嚴經》的心,它是眾生本具,不生不滅的,它不需要外在的因緣和合。《唯識》所謂的心跟《楞嚴經》所謂的心性,豈不是產生矛盾嗎?阿難尊者把《唯識》的心法跟《楞嚴經》的心性法產生矛盾,提出他的疑情。子二、對理徵破(分二:丑一、直明昔說隨情。丑二、正顯見性非緣)丑一、直明昔說隨情。佛陀先直接的說明,過去《唯識》的教法是隨眾生的情執而宣說的。佛言:「阿難!我說世間諸因緣相,非第一義。佛陀說:「阿難尊者!我過去在《唯識》當中,講到我們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因緣而生,有根境的碰撞,才產生心識。所以這一念心是在因緣當中,是不斷的因為不同的環境而產生不同的心態,這種因緣所產生的這種生滅心相,不是我這個大乘圓滿第一義諦的教法,是一種方便的教法。」佛陀講到心有二種情況:第一、隨情說。隨順眾生的情感而宣說的,凡夫是有情感的,所以佛陀講到我們的心…。你看!你為什麼會產生高興的心呢?產生悲傷的心呢?因為你過去有這樣一種習慣的種子。第二要有人刺激你,你才會高興才會快樂,才會痛苦。這種心佛法也承認,這叫生滅心、《唯識》的心,過去的種子跟現前因緣的和合。但是這樣的說法是佛陀為了隨順眾生的情感而說的。佛陀在講到《楞嚴經》的時候,就撇開眾生的情感「隨智而說」,以佛陀自己無分別智慧所照見的心來說,就是我們這一念心是不生不滅的,它是迥脫根塵的,它不需要根塵就存在。只是你有根塵的因緣讓它表現出來而已,你沒有根塵它還是存在,只是我們錯過這個機會沒有直下承當。前面的《唯識》教法,佛陀所宣說的是隨情而說的,這個地方佛陀開始開顯我們本來面目,是「隨智而說」的,講到了義的教法。丑二、正顯見性非緣。我們這一念心性,是不假借因緣而生的。以喻發明阿難!吾復問汝,諸世間人說我能見,云何名見?云何不見?」阿難言:「世人因於日月燈光,見種種相,名之為見。若復無此三種光明,則不能見。」佛陀為了把凡夫所謂的生滅心跟不生滅心作一個對比。佛陀舉出一個譬喻說:「阿難!我再一次的問你一個問題,一般的世俗人說我現在能夠見到一切萬物,那在什麼情況才叫做見?什麼情況叫做不見?我們這一念心能夠見聞嗅嘗覺知,我們姑且用色法來說見的功能,到底在什麼情況叫做見現前?什麼情況是見不現前?」阿難回答說:「世間人要能夠看東西,要假借太陽、月亮、燈光三種的光明,才能夠使令見的功能現前而照了萬物萬象,這個叫做見。假設沒有這三種的光明,就不能見到東西了。」生滅心要假借光明的引導才能夠現前。以下是生滅心跟不生滅心加以對比。例成不見「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這時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說:「假設沒有三種光明的因緣現前,叫做不見,那你就不應該見到暗相。那你既然能夠見到暗相,就是光明不現前的時候,你還是有見到暗相。也就是說這個只是缺乏光明,你不能說它沒有見的功能出來,不可以這樣講。因為我們的生滅心有時候見光明,假借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假借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這個只是一種一時生滅的作用。阿難!如果在黑暗的時候,我們見不到光明叫做不見,叫做見性不存在,那你現在有光明的時候你見不到暗相,那你也應該說不見,因為你沒有見到光明。如此光明跟黑暗二種相狀相互作用,那你都叫不見,因為你見到光明的時候你沒有見到黑暗,你見到黑暗的時候沒有見到光明,那這樣都叫不見!結申正義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如是則知二俱名見,云何不見?119事實上光明黑暗二種相狀,是互相的侵奪,你落入因緣法本來就是對立的,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有黑暗就沒有光明。但是在整個因緣變化當中,不表示你這一念見性的體性在這當中暫時消失掉,它永遠存在,只是它隨順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隨順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它的體性是存在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到結論,不管是光明跟黑暗,見性都是存在的,都能夠叫做「見」,怎麼能夠說「不見」呢?見性是恆常現前的。」生滅心是假借因緣而有的,你看我們有時候道心很強,有時候我們道心很羸弱,任何一個人都離不了生滅心,再大的善根,這個人也會起煩惱,善根再差的人他偶爾也會起慚愧心。我們是活在生滅心當中,問題是你怎麼樣能不被它所轉而已。為什麼你一路走來能夠始終如一呢?其實每一個人都會起煩惱,只是他煩惱現前的時候,他能夠攝用歸體,他觀照煩惱的生滅,煩惱起來煩惱滅,它不隨妄轉而已。煩惱並不可怕,問題是你不能被它轉。那你要怎麼才能不被它轉呢?你一定要回到你的現前一念心性。它這地方講,我們的生命心是隨因緣變化的,我們的業力會現起很多因緣,有時候會讓我們快樂、道心很強,有時候心裡悲傷。如果一個人能匯歸到你不生不滅的本性,你就看到整個心它道心強、道心弱,但是你永遠做你該做的事情,就是安住在不生滅心,所以你要脫離妄想。◎子三、正示見性(分二:丑一、直示真性。丑二、騰疑細釋。)就著修行這一段是很重要,我們在修不生滅心的時候有三個次第:第一、先脫離外境,不隨境轉;第二、脫離你的妄想,不隨妄轉,脫離生滅心;第三、回歸本性。丑一、直示真性。先述離緣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是非是塞,四義成就。身為一個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你一個人要能夠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你要知道一個觀念:當我們的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緣,我們見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轉,因為見性它不是光明;見暗之時,這個見也不是黑暗相;乃至於虛空現前的時候,我們隨時看到虛空,但是見性也不是虛空;見塞之時,我們隨緣看到阻塞的相狀,但是見性也不是阻塞相。我們修不生滅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隨緣吃飯、睡覺、過堂…,你隨順生命的因緣有種種的相狀現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時的因緣,你過堂不是真正的過堂,你也不是真正的在吃飯、睡覺,那只是隨順因緣而已,你的心性當中都沒有這個東西。所以我們在修行心性的人,第一個先脫離外境,離外在的四種境緣。離境是比較容易。第二個要離心,離你的生滅心。離心就比較困難。次述離見 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前面是說明我們這一念心性是離外境的,外境不管怎麼變,你就以不變應萬變。但是我們在外境變的時候會產生一個生滅心,應該怎麼辦呢?「見見之時」。圓瑛法師的解釋:第一個見識我們的「見性」;第二個見,是講我們見的生滅作用「見分」。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見性遇到外在的因緣而產生一種見分,產生一種作用的時候,當見性轉成見分的時候「圓成實性」,這我空法空的見性,已經不是見分,因為見分它是變化的。你說這念虔誠的心去拜佛,為什麼會拜佛?當然拜佛的心也是從見性而起,但是它已經不是見性了,它已經不是本來面目,它只能說我們借假修真一個一時的因緣,所以見性已經不是見分了。為什麼呢?因為見性它是無分別智所親證的,尚且要遠離有分別的見分,是我們這個能分別的見分所不能攀緣的,所以見性是要離開見分,是見分所不能攀緣得到的。當我們在修學的時候,我們在憶念佛陀的時候,當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其實這個只是一個方便,真正你要找到你的本來面目,要以無分別智,不能有分別。但是你完全無分別,你又不能積功累德。所以為什麼我們講修空觀還得修假觀,假觀就是無念中要起念,但是起念頭的時候你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時的方便,借假修真。所以講「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性還要脫離你所作用的見分,有所分別有所作用的見分,它不是見分所能夠到達的。所以身為一個見性,它連見分都見不到,只要有分別就見不到,還有什麼樣所謂的因緣(和合相)跟自然(不和合相)有這麼多戲論可得呢?訶責勉勵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身為一念心性可以說是,動念即乖,開口便錯,你不能用你的分別心去攀緣的。佛陀跟阿難尊者說:「你身為一個二乘的聲聞人,一向以來只是接受生滅因緣的教法,心中狹劣沒有廣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通達大乘的不二法門!我今以大乘了義這種不二的法門告訴你,你應該要好好的迴光返照,先找到你不變的心體,再以不生滅的現前一念心性,生起種種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妙用,不要對廣大無上菩提的功德生起疲怠懈怠之心,要生起勇猛精進的心,完成你廣大的無上菩提之路!」這是佛陀對阿難尊者跟所有弟子的勉勵。120我們在研究《楞嚴經》以後,其實你《唯識學》還是要學,因為它在講生滅心。我們不要完全否定生滅心,我們只是不要隨它而轉,如果你完全不要生滅心那就是禪宗說的,你這個人是一灘死水,沒有什麼用,你就什麼都不動,那你就偏空了。「不動」是先求不動,然後再依體起用。所以研究《唯識學》你會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這個時候還是要動念頭,但是你動念頭你是依止不生滅心做根本:「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你還真的從百花叢你走過去了,但是你片葉不沾身。我們剛開始要把大乘佛法那個心地法門先抓到,你怎麼操作,至於你做多少,這個我們可以慢慢來。但是什麼叫做要「無住」又要能夠「生心」,「生心」又能夠「無住」,道理你要把它先參透,要不然你怎麼修行?你完全無住也不對,完全生心也不對。我們的一個消息是這樣子,先找到「無住」,剛開始先離相,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先用否定的思考來破自己的相,先求「無住」,然後一段時間以後,再重新的把你的心門打開,從空出假積功累德,廣度眾生,廣結善緣。「無住」它的次第,佛陀講得很清楚,先遠離外境,然後再遠離你的生滅心,最後回歸你的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然後再從這一念心再重新出發,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時候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但是你心態完全不一樣。這個就是我們整個大乘佛法的消息,要認清楚它的路頭,它是先從否定門入,再重新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以成之佛,其體無別。」依止一念心性開始從空出假,徹底承當。所以剛開始是徹底的放下,放下過去的這些妄想,放到最後的時候還有重新徹底的承當,這個就是大乘的不二法門。這個道理大家都要想想看,你要往內去想,往心中去想,它是一個心的法門。到這個地方,佛陀就直接的開顯心性修學的次第。這段經文大家要好好的參一參。我們剛開始修行先把修行的路頭先抓到,你不要走偏,因為你一旦走偏,你要回來就很難,這是一條不歸路,那以後你是非常麻煩。我建議大家,修行大乘佛法你一開始就走對,不要後來再來後悔再來調整,那非常麻煩,你一開始就走對,你可以走慢,但不能走錯。12m027 講義第五十六面丑二、騰疑細釋。121本經的修學重點,就是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其實它就是一個心地法門。我們慢慢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我們發覺當我們在斷惡、修善、度眾生的時候,其實外在的事相並不困難,最麻煩的是:「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內心的調伏跟安住是比較一個麻煩的工作。從本經佛陀開示,佛陀是要我們先「安住」然後再調伏。所以佛陀講三卷半的時候,講到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告訴我們,你一個菩薩,你「云何應住?」處理安住的問題。在本經當中講到我們的心有二個住處:第一、以妄想為住。就是我們內心當中跟我執法執相應的妄想,而這妄想的來處是因為我們過去無始劫來,我們接觸了很多的人,接觸很多的事情,遇到很多很多的環境,產生很多很多的感受、想法,整個受想行識都累積在妄想當中。所以當我們住在妄想的時候,我們變成非常的敏感,非常的脆弱,非常躁動不安。因為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刺激到我們的妄想,帶動我們的感覺,帶動我們的想法。所以你看一個人他安住妄想的時候,他一定會有一個感覺,弟子心不安啊!因為你住的地方住錯了,你很容易受到過去的思想、感覺來主導你,你怎麼弄都沒有用,因為你住的房子住錯了。第二、我們以常住真心為住。我們安住在一念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以心性為住的時候,他這時候開始遠離我們過去的妄想,以不生不滅的清淨本心為住。當然這時候我們會看到自己的妄想,開始生起、相續、乃至消失。當然以心性為住,這時候我們內心相對就比較安穩,我們找到家了。所以古人常說:「修行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家。」他的意思是說,你不要住在你的妄想,住在你真實的心性。前面三卷半就是要處理安住的問題,所以佛陀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分別妄想跟真心的相貌,讓我們產生取捨。當我們安住在心性以後開始做調伏,你這時候以心性為住,你會看到我們過去無始劫的妄想,這時候用空假中三觀來調伏它。以空觀來破除我法二執,以假觀成就善巧的智慧跟廣大的福德資糧,以中觀來做一個調和中道。所以我們在本經的修學,第一個你要知道你現在的心,云何應住,你住在什麼地方,你安住的地方對不對?其實你可以從結果看得出來,你感覺你最近躁動不安,那表示你安住錯了,你又跟過去的妄想結合在一起。我們經常要保持觀照,第一個你心「以何為住」,第二個你是不是產生了「調伏」。我們這一科先講到安住的問題,怎麼樣能夠遠離妄想,怎麼樣安住真如?要安住真如我們要先了解真如的相貌。丑二、騰疑細釋。(分二:寅一、阿難騰疑。寅二、如來細釋)騰是騰起的意思,就像那燒滾的熱水沸騰了。阿難尊者聽到前面佛陀的開示,它騰起了二種的疑惑。第二個敘述,是佛陀的大悲加以詳細的解釋。寅一、阿難騰疑。阿難尊者聽了佛陀開示以後,將他的心德表達出來。心未開解 阿難白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阿難尊者白告佛說:「世尊!正如佛陀您對我等凡夫,宣說因緣跟自然的道理,從心性的本體來說它是隨緣不變的,所以它不是因緣法,從心性的作用來說它是不變隨緣的,所以它不是自然之法;從因緣的角度它是一個和合相,從自然的度它是不和合相,所以當佛陀開顯我們真實的本性,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的時候,其實阿難尊者並沒有完全的了解,所以叫心猶未開。更增迷悶 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而這時候佛陀又講到「見見非見之理」,所謂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講到我們這一念的見性是遠離見分之妄,因為見分它是一個作用,而作用是受業力的影響,所以它帶妄。但是身為一個本體,它本身是不生不滅的,所以它遠離一切的妄。所以這時候它聽到「見見非見」的道理,就更增加心中的迷悶!請佛開示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伏願大慈悲的佛陀,能夠布施大智慧的眼目,來開示我等有學之輩,怎麼去發明我們心中本具的這種覺悟光明跟清淨的心性。阿難尊者作是祈請之語以後,心中感到非常悲傷流淚而至誠的作禮,心中準備來承受佛陀的開示。這段經文阿難尊者他提出了二種疑惑:第一、因緣自然的道理,第二、見性跟見分的差別。其實我們細細的思惟,這二種疑惑其實就是一個疑惑。我們現在要把心帶回家,我們要遠離妄想,所以菩薩第一個先把心安住下來。那我們以何為住呢?以我們的現前一念心性為住。那麼什麼是現前一念心性?就是一個不變,一個隨緣,就是一個體用的相互關係。這一科佛陀會詳細的把心性的不變之體跟它隨緣的作用,做詳細的說明。因為阿難尊者的問題出在這裡,他搞不清楚什麼是不變,什麼是隨緣,不變中有隨緣,隨緣中有不變。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有二部分:第一個是變化的,變來變去,你看我們前生跟今生不一樣,今生跟來生不一樣,它是會變的;第二個是它永遠不變,你不管怎麼弄它不變。我們在安住真如本性的時候,你要把變跟不變的道理要詳細的弄清楚,你才能夠產生微密的觀照。這一段是阿難尊者提出的疑惑,這一大科以下,佛陀就把這個變跟不變的道理,什麼是變的,什麼是不變的詳細的加以說明。寅二、如來細釋(分三:卯一、訶誡許宣。卯二、合明二妄。卯三、顯示歸真)卯一、訶誡許宣。如來先用訶責的口吻來告誡阿難尊者,希望他能夠產生觀照的力量。第二個如來以慈悲心來宣說不變跟隨緣這二種道理。(分二:辰一、經家敘意。辰二、如來誡許。)辰一、經家敘意。這段是結集經典的人來敘說法會當時的情況。這段不是佛陀的開示。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阿難尊者祈請以後,世尊的內心生起一念憐憫的心,憐憫阿難及法會當中這些有學之眾,他們心中感到迷悶感到悲傷流淚,所以將欲開演大陀羅尼的法門。『大陀羅尼』是一個法界的總相的自體,以本經來說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依止現前一念心性為根本而稱性起修,來修習整個大乘的三摩地(大乘止觀二十五圓通),而能夠成就五十五位菩薩的階位,這叫「妙修行路」。『陀羅尼』是整個修學的根本,所有的功德都是從陀羅尼開展出來。大乘的『陀羅尼』有二種:一個是有相的陀羅尼,一個是無相的陀羅尼。譬如說我們講《大悲咒、楞嚴咒、十小咒》這個叫作有相,它是有聲音來做代表;無相陀羅尼,就是本經說的大佛頂性,就是我們現前的一念心性。佛陀這時候想要開顯,以我們一念心性而稱性起修的整個菩薩道,所以叫『大陀羅尼』。這段是經家敘意。辰二、如來誡許。一方面如來告誡阿難尊者,一方面來允許阿難尊者的祈請。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如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佛陀正示法義之前,有一段告誡的話。佛陀告誡阿難尊者說:「你無始劫來只是一向的強記,你靠著你強大的記憶力,阿難尊者他有『聞持陀羅尼』。我們說:「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阿難尊者他一旦聽聞佛法,他永遠不會忘記,而且阿難尊者又歡喜聽聞佛法增長多聞。增長多聞當然會產生很多很多的知識,但是阿難尊者在聽聞佛法以後,不能產生心中一種微密的觀照,不能產生大乘奢摩他的「止」跟大乘的「觀」。我們前面講到這部經其實就是講到菩薩的心怎麼安住,第一「云何安住」,第二「云何降伏其心」;安住就是一個「止」,你的心要安住在哪裡?第二個就是空假中的三觀。阿難尊者雖然強記多聞,但是對大乘的止觀,這時候心中還不能完全理解。(這一段是如來的告誡,這以下允許)你應該好好的聆聽,我當為你阿難尊者加以詳細的來開示,也希望為將來的有學之人能夠成就大乘的菩提之果。」這一段佛陀在講之前說,以下的經文你一定要把它了解以後,用這個道理來觀照我們的身心世界。以下講很多的譬喻這都是用來觀照的。我們看學術界跟宗教界是不一樣的,學術界他是在分別一些名相,了解很多的知識,但他不認為這個知識跟你的生命有關係,他不認為,他認為這只是個知識。佛法它是把這個知識轉成一個觀念,變成你生命的觀念,變成你的思想;宗教是把你知識跟你的思想結合起來,變成你一種生命的力量。但是學術界它不一定,他可以把這知識講出來,但他的想法還是他的想法,是完全不同了。這地方等於是佛陀要我們要依教起觀,要把你所明白的道理,這以下的譬喻要把它會歸到你的身心世界。卯二、合明二妄。說明二種的妄見,一個是同分妄見,一個是別業妄見。(分二:辰一、直示二妄。辰二、進退合明)辰一、直示二妄。(分二:己一、總標。己二、別釋) 己一、總標。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當處發生,當業輪轉。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大意)佛陀在講這一念心性的時候,他分成二部份,一個是體,一個是用。「體」是不變的部分,「用」我們這一念心性一動的時候,它會受你業力的影響,受你煩惱的影響,所以「用」它就是會有變化,有變化就有差別。你的「用」跟我的「用」就不一樣,就有所不同,有所不同就產生妄見的問題。阿難!一切的六道眾生(從當機來說是六道的眾生,但蕅益大師說從廣義,也包括九法界眾生。)之所以會輪迴於世間(世指的是時間相,間是空間相),我們這一念心性本來是超越時空的,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但是我們現在的生命體是有時間相的,你看!你會出生會死亡,你生在臺灣,你就不可能生在美國。我們這個生命體從一念心性而變成一個受時空限制的個體,那是怎麼來的呢?有二種顛倒分別見妄,主要是由二種顛倒之心(顛倒的意思就是一種錯誤的認知,譬如它是白的你把它說成黑的,它本來是沒有,你把它當作有,這都是顛倒。)由錯誤的認知,而產生二種的妄見。這二種妄見是怎麼來的呢?「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這二句話非常重要,後面的經文都是在發明這二句話。從本體來說我們眾生跟諸佛是沒有差別的,十法界同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我們這一念心在清淨當中,我們眾生會產生一念的妄動。這一念心從真如不守自性妄動的時候,這生命就產生差別,因為每一個人動的方向不同,有人是往善法的地方動,往五戒十善的地方動,所以他出現善業的力量;有些人是往殺盜淫妄的因緣動,就創造了罪業。「當處發生」這個「處」指的是我們一念心性裡面產生了妄動。為什麼有生命?不是上帝創造的,不是風動,不是幡動,因為仁者心動,因為我們過去開始動,動了以後就產生了迷惑;當然這迷惑的動也可能往善的地方走,也可能往惡的地方走,總而言之我們的心開始動。「當處發生」就是我們的心中開始啟動了很多很多的想法,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惡念。動久了以後就「當業輪轉」。我們剛開始是心動,到最後變成行動,就付出行動,行動的時候就產生業力了,可能是造善也可能造惡,這業力就創造安樂的果報跟痛苦的果報。這二種的妄動業力跟果報,都是在一念心性產生。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動了以後,生命從無差別當中,就產生了很多的差別,無差成差「當處發生,當業輪轉」。這種妄動跟業力的流轉,大致上分成二種,一種是眾生的別業妄見,第二個是眾生的同分妄見;「別業妄見」就我們講的別業,「同分妄見」就是我們一般說的共業。一、眾生「別業妄見」,當我們的心一念妄動以後,我們清淨本然的一念心性就開始造業,造業就會產生不同的果報出來。因為每一個人所造的業不同,就有所謂個別業力差別。譬如你現在放一盆水,我們人看到的是水,餓鬼道看到水是看到火,魚看到就像牠清涼的房子,天人看到水是一個莊嚴的琉璃大地。為什麼同樣都是水,四種眾生看到的不同呢?因為仁者心動,我們心的動不太一樣,所以就產生別業的問題。-二、眾生的「同分妄見」這是共業,雖然我們心中不斷的動,但是在動當中有些人動的大方向,還有一種共同的方向。譬如我們每一個人都看到了講堂,我們看到了佛像,看到了蓮花燈,看到了講桌,你看到我也看到,我們看到的大致差別不大,這個就是共業。就是我們過去生心念在動的時候,大家在方向上有一點相同,所以會招感這個業力「共業」。這地方講到「當處發生,當業輪轉。」,我們在動的時候,有共同的活動跟各別的活動,就產生了一種差別的果報出來。總而言之就是眾生的顛倒,所以就產生很多生死的輪迴出現。後面會講到其實共業中有別業,別業中有共業,這二個到時候是把它混在一起。譬如說我們今天佛學院二十幾個人,怎麼大家都會在一起用功呢?相逢就是有緣,就是我們過去在某一生當中,你可能看到佛像很高興,我也看佛像很高興,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種程度的共業,所以大家在生命當中會產生交集就在一起,可能在一起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十年…不一定,這就是共業!就是我們過去的心仁者心動,在動的時候我們有共同的方向,所以大家在一起。我們今天過去要是沒有共同的業,不可能在一起,不可能!你會到天上去或者三惡道去。但是在相同中有不同,譬如我們現在大家同樣吃飯,我們去看飯菜的時候,每一個人看到飯菜不完全一樣,福報大的人他看到今天的飯菜怎麼那麼好吃,業障重的人他看到的菜色就比較差。我們每一個人同樣看佛像,每一個人看的佛像不完全一樣,善根強的人看到佛像是放大光明,有業障的人看到佛像是比較昏暗。所以共業中有別業,別業中有共業,那個業是共中有別。總而言之,為什麼生命會出現?簡單的講就是仁者心動,你要不動沒有生命。這二種的妄動以後就產生了業力,就產生輪迴的果報,果報跟業力分成別業跟共業二種差別。己二、別釋(分二:午一、釋別業妄見。午二、釋同分妄見)午一、釋別業妄見。云何名為別業妄見?佛陀提出一個問,佛陀也自己回答。番於二處 ◎阿難!如世間人,目有赤眚(ㄕㄥˇ),夜見燈光,別有圓影五色重疊。於意云何?此夜燈明所現圓光,為是燈色?為當見色?阿難!我現在舉一個例子讓你了解什麼是生命的相貌,譬如在世間上有一種人,這個人他的眼睛產生了赤眚,眼睛過度勞累而產生薄膜叫翳,所以他看外面的東西是模模糊糊看不太清楚,。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他有一天晚上去看那遠處的燈光,這時從燈光的外圍看到了另外一個圓形五色重疊的影像。我們眼睛好的人看燈光就燈光而已,而他眼睛有斥眚(有薄膜)的人,他看燈光的時候看到燈光,但是燈光的外面有一層五色圓形的影出現。佛陀跟阿難尊者說,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在夜晚看到燈光出現了五色的圓形的光明,這五色的圓影是怎麼來的呢?是燈光產生的?還是眼睛產生的?正常的眼睛就比喻我們這一念清淨本然的現前一念心性,但是我們的眼睛太過疲憊以後就產生赤眚,眼睛中產生薄膜。赤眚就是我們心中一念的妄動,一念的妄想產生了。眼睛產生赤眚以後,就看到燈光外面有五色的圓影,這五色圓影就比喻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身心世界出現是這樣來的。所以我們看到我們的身心世界,我們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從一念的妄動而來。佛陀的意思就是說,這五色圓影是從什麼地方來,是從燈光而來,還是從眼睛而來,佛陀提出這個問題。了其無實非即 阿難!此若燈色,則非眚人何不同見?而此圓影唯眚之觀?若是見色,見已成色,則彼眚人見圓影者,名為何等?佛陀說阿難!假設這五色的圓影,是燈光的關係才出現的,那這地方有個問題,那為什麼一個眼睛健康的人他看不到呢?你說是燈光有,但是為什麼你看到五色圓影他就看不到呢?這是不合理。而此五色圓影只有眼睛有毛病的赤眚之人才看得到,所以你不能說它是從燈光而來,這是不對的。若你說是從能見的眼睛而來,那這樣子有個問題,能見的眼睛這個見分它已經變成五色圓影,這樣子它是從眼睛而來,而眼睛又看到自己,那這樣的話赤眚之人又看到圓影,那變成自己看到自己,這個不合道理。意思是說這個五蘊身心,我們現在產生一個人的形狀、想法、思想…的五蘊身心。你說它從什麼地方來?你說它從眼睛而來,它從現前一念心性而來,不對!佛陀安住在自住三摩地的時候,佛陀攝用歸體進入正念真如的時候,佛陀看不到五蘊身心,它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所以五蘊身心不是我們本來有的。你說五蘊身心是自己產生的也不合理,它怎麼會自己產生。這個地方它不是燈有,也不是見有,非即燈有,非即見有,但是它也不離開非離。非離 復次,阿難!若此圓影離燈別有,則合傍觀屏帳几筵有圓影出。離見別有,應非眼矚,云何眚人目見圓影?阿難!若此五色的圓影是離開了燈光而另外有它的自體,它跟燈光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那這個也有問題,那我們應該離開燈光去傍觀屏風或是桌子,你看屏風桌子有沒有圓影,是不是有圓影出來呢?事實上沒有,所以它也沒有離開燈光。你說它離開我們能見的眼睛而有,離開了見分而有,它真的是離開眼睛,那你眼睛就看不到了,那為什麼這個赤眚之人他可以看得呢?所以它也不離開眼睛。這地方講出一個消息,當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因為一念的妄動而顯現這個五蘊身心的時候,這個五蘊身心它不是心性,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非即非離」。這地方是說明它跟心性是非即非離的關係。詳示妄因法說 是故當知色實在燈,見病為影,影見俱眚,見眚非病,終不應言是燈是見,於是中有非燈非見。所以阿難你應該了知,這五色的圓影是的的確確在燈光中顯現出來的,你看你是看到燈光它才有五色圓影,它的確是在燈光中顯現出來的,它沒有離開燈光;但是它的產生必須以見病當作影,它必須有眼睛的毛病產能夠顯現出來。影見俱眚,當我們能見的見分去看到所見的影像的時候,其實都是赤眚所產生的;見眚非病。但事實上我們這一念清淨廣大的見性,它本來是沒有赤眚的,是因為你的眼睛中產生了赤眚才有影像的,但是我們本來也沒有赤眚。你不應該說這五色圓影是燈所有或者是見所有,也不可以說是離開燈而別有,或者離開見而別有。因為它就是這一念心性,這健康的眼睛突然間產生了赤眚,才看到了五蘊身心,我們這一念的心性因為一念的妄動,所以才產生了生死輪迴,這生死輪迴它本身不是心性本來有的,但是它也不離開心性。譬喻 如第二月,非體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觀,捏所成故,諸有智者,不應說言此捏根元,是形非形,離見非見。這一段佛陀又講出一個譬喻,譬如第二月。天上有一個真實的月亮,而我們捏眼睛捏了幾次以後,我們眼睛疲勞去看月亮的時候,就產生一個朦朦朧朧的第二月,然這第二月也沒有離開真月;所以身為第二月就是我們講的依他起性,它不是真月之體,但是它也不是遍計執的水中之月。妄想跟依他起是不一樣的,妄想是本來都不存在的,但是五蘊身心你不能說它不存在,它的的確確是讓你能夠感受得到能夠受用的。所以第二月,不能說它是水中月,因為水中月是本來就沒有的;所以依他起性你不能說它是遍計執,但它也不是圓成實的體。何以故?因為第二月之所以能夠觀察得到,是因為捏目的關係產生疲勞而看得到,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應該說,由捏目所產生的第二月,它是形或者非是形,或者離見,或者非離見;你不應該說第二月是真月之形,或者非真月之形,或者是離開了見,或者離開了非見,或者非離見都不可以。結示 此亦如是,目眚所成,今欲名誰是燈是見,何況分別非燈非見。總而言之這個道理也是這樣子,五色的圓影主要是由於我們的眼睛的赤眚,而產生了五色圓影,所以當赤眚消失的時候,這五色圓影就消失了。所以你不應該說是所見燈光而有的,或者能見的見分而有,或者離開燈別有,或者離開見別有,它就是一個因緣所生法。122我們每一個人都想要改造我們的生命,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安樂的生命,那你應該了解生命是怎麼來的,你不了解生命怎麼來你沒辦法改變,因為它的源頭你沒找到。從這段經文的開示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消息,你的生命是從你的念頭而來的,你就是有赤眚,你眼睛有赤眚才看到五色圓影。我們心中因為一念的妄動,所以產生了生命,它也沒有離開心性,但是它也不是真實的心性,如果它是真實的心性,我們就不能改變,如果它完全離開心性,我們就不能受用。我們今天因為眼睛的毛病每一個人不同,所以看到五色圓影就各式各樣。這段經文佛陀的意思就只有一個:我們一念心性它是不變,但是它會隨緣,隨你妄動的不同,你往哪一個方向動,你往五戒十善的方向動就創造人天的身心世界;你往四諦十二因緣的動,它就產生二乘的涅槃;你往六波羅蜜方向動,它就出現菩薩法界,它有隨緣意。我們在修行的時候最重要是認清消息,生命它有消息就是「莫向外求」。當你一個人你看誰都不對勁的時候,你看這個人也不對,那個人也不對,那一定是你自己不對,仁者心動,你起煩惱了。你看善業強的人看那舍利子看到是光明,業障重的人看舍利子是昏暗的,其實舍利子就是一個,是我們的心動的方向不一樣。我們一個修行人你可以起煩惱,但是你不能起顛倒。你看我們起煩惱,但我們觀照力還在,我們不迷、不取、不動,我們知道我們在起煩惱,這時候我們心不動讓它過去。煩惱最大的天敵是什麼,諸位知道?就是「時間」。因為煩惱它是生滅的,你不動它就自然消失掉。一個人最可怕是你起煩惱,你不知道你在起煩惱,這非常可怕,你跟煩惱揪成一團,你起顛倒那就完了,那沒有救,那佛陀救不了你。你起煩惱但是你知道,你看誰都不對勁了,你趕快去拜佛去懺悔,你很快就過去了,「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因為我們無始劫來我們心性累積很多業力,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善業,什麼時候起惡業,我們的人生就像開車一樣,你從高雄開到台北,從高雄到台中是風和日麗,台中到苗栗又是暴風雨,都沒關係,但是你要很清楚經常保持觀照,你只要是外面有問題,外面的世界出了狀況,一個修行人他會莫向外求,懺悔自己、調整自己。諸位從這段經文要知道,一個人是可以起煩惱,但是不可以起顛倒,起顛倒就沒有救了、沒有救了!

分享

  • 我的博客
  • 微博
  • 微信
  • 朋友圈
  • N同時轉發到微博 發送
    推薦閱讀:

    妙建法師開示之「皈依、受戒精彩答疑」(五)
    凈空法師:凈土彌陀念佛法門精要
    常敏法師親聞記(8)
    凈空法師:布施——生財大道;正念——消災免難

    TAG:法師 | 楞嚴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