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譯註》楊伯峻
06-10
《論語譯註》楊伯峻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家世】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於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於其弟鮒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迹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無子,其妾生男,病足,復娶顏徵在,生孔子。【生平】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穀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曆應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嘆為觀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讚歎「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博學」。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名聞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化的下移。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求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孔子政治抱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有等十餘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於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學而篇第一【本篇引語】《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日三省吾身」;「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禮之用,和為貴」以及仁、孝、信等道德範疇。【原文】1?1 子曰(1):「學(2)而時習(3)之,不亦說(4)乎?有朋(5)自遠方來,不亦樂(6)乎?人不知(7),而不慍(8),不亦君子(9)乎?」【注釋】(1)子:中國古代對於有地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有時也泛稱男子。《論語》書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2)學: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學」,主要是指學習西周的禮、樂、詩、書等傳統文化典籍。(3)時習:在周秦時代,「時」字用作副詞,意為「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的時候」。但朱熹在《論語集注》一書中把「時」解釋為「時常」。「習」,指演習禮、樂;複習詩、書。也含有溫習、實習、練習的意思。(4)說:音yuè,同悅,愉快、高興的意思。(5)有朋:一本作「友朋」。舊注說,「同門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師門下學習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6)樂:與說有所區別。舊注說,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沒有說出人不知道什麼。缺少賓語。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說別人不了解自己。(8)慍:音yùn,惱怒,怨恨。(9)君子:《論語》書中的君子,有時指有德者,有時指有位者。此處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譯文】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評析】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對此章評價極高,說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本章這三句話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歷來的解釋都是:學了以後,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也高興嗎等等。三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前後句子也沒有什麼連貫性。但也有人認為這樣解釋不符合原義,指出這裡的「學」不是指學習,而是指學說或主張;「時」不能解為時常,而是時代或社會的意思,「習」不是溫習,而是使用,引申為採用。而且,這三句話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後相互連貫的。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學說,要是被社會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要是沒有被社會所採用,可是很多朋友贊同我的學說,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社會不採用,人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就是君子嗎?(見《齊魯學刊》1986年第6期文)這種解釋可以自圓其說,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讀者在理解本章內容時參考。此外,在對「人不知,而不慍」一句的解釋中,也有人認為,「人不知」的後面沒有賓語,人家不知道什麼呢?當時因為孔子有說話的特定環境,他不需要說出知道什麼,別人就可以理解了,卻給後人留下一個謎。有人說,這一句是接上一句說的,從遠方來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訴他,他還不懂,我卻不怨恨。這樣,「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講述的」了。這樣的解釋似乎有些牽強。總之,本章提出以學習為樂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慍,反映出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這些思想主張在《論語》書中多處可見,有助於對第一章內容的深入了解。【原文】1?2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為人之本與(8)?」【注釋】(1)有子:孔子的學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歲,一說小33歲。後一說較為可信。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稱字,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許多人認為《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所著述。(2)孝弟:孝,奴隸社會時期所認為的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弟,讀音和意義與「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對待兄長的正確態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別提倡的兩個基本道德規範。舊注說: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長曰弟。(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4)鮮:音xiǎn,少的意思。《論語》書中的「鮮」字,都是如此用法。(5)未之有也:此為「未有之也」的倒裝句型。古代漢語的句法有一條規律,否定句的賓語若為代詞,一般置於動詞之前。(6)務本:務,專心、致力於。本,根本。(7)道:在中國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種含義。此處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為核心的整個道德思想體系及其在實際生活的體現。簡單講,就是治國做人的基本原則。(8)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又是倫理道德準則。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為仁的根本。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譯文】有子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評析】有若認為,人們如果能夠在家中對父母盡孝,對兄長順服,那麼他在外就可以對國家盡忠,忠是以孝弟為前提,孝弟以忠為目的。儒家認為,在家中實行了孝弟,統治者內部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廣到勞動民眾中去,民眾也會絕對服從,而不會起來造反,這樣就可以維護國家和社會的安定。這裡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對於讀者理解孔子以仁為核心的哲學、倫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其餘庶子則分封為諸侯,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個社會從天子、諸侯到大夫這樣一種政治結構,其基礎是封建的宗法血緣關係,而孝、悌說正反映了當時宗法制社會的道德要求。孝悌與社會的安定有直接關係。孔子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張都是由此出發的,他從為人孝悌就不會發生犯上作亂之事這點上,說明孝悌即為仁的根本這個道理。自春秋戰國以後的歷代封建統治者和文人,都繼承了孔子的孝悌說,主張「以孝治天下」,漢代即是一個顯例。他們把道德教化作為實行封建統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錮在綱常名教、倫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對民眾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了極大影響,也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深刻影響。孝悌說是為封建統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務的,對此應有清醒的認識和分析判別,拋棄封建毒素,繼承其合理的內容,充分發揮道德在社會安定方面所應有的作用。【原文】1?3 子曰:巧言令色(1),鮮(2)仁矣。」【注釋】(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說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處應釋為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2)鮮:少的意思。【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評析】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學說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現之一就是孝與悌。這是從正面闡述什麼是仁的問題。這一章,孔子講仁的反面,即為花言巧語,工於辭令。儒家崇尚質樸,反對花言巧語;主張說話應謹慎小心,說到做到,先做後說,反對說話辦事隨心所欲,只說不做,停留在口頭上。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實際行動,特彆強調人應當言行一致,力戒空談浮言,心口不一。這種踏實態度和質樸精神長期影響著中國人,成為中華傳統思想文化中的精華內容。【原文】1?4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而不忠(3)乎?與朋友交而不信(4)乎?傳不習乎?」【注釋】(1)曾子:曾子姓曾名參(音shēn)字子輿,生於公元前505年,魯國人,是被魯國滅亡了的鄫國貴族的後代。曾參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孝子出名。據說《孝經》就是他撰寫的。(2)三省:省(音xǐng),檢查、察看。三省有幾種解釋:一是三次檢查;二是從三個方面檢查;三是多次檢查。其實,古代在有動作性的動詞前加上數字,表示動作頻率多,不必認定為三次。(3)忠:舊注曰:盡己之謂忠。此處指對人應當盡心竭力。(4)信:舊注曰:信者,誠也。以誠實之謂信。要求人們按照禮的規定相互守信,以調整人們之間的關係。(5)傳不習:傳,舊注曰:「受之於師謂之傳。老師傳授給自己的。習,與「學而時習之」的「習」字一樣,指溫習、實習、演習等。【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學業是不是複習了呢?」【評析】儒家十分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講的自省,則是自我修養的基本方法。在春秋時代,社會變化十分劇烈,反映在意識領域中,即人們的思想信仰開始發生動搖,傳統觀念似乎已經在人們的頭腦中出現危機。於是,曾參提出了「反省內求」的修養辦法,不斷檢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論語》書中多次談到自省的問題,要求孔門弟子自覺地反省自己,進行自我批評,加強個人思想修養和道德修養,改正個人言行舉止上的各種錯誤。這種自省的道德修養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因為它特彆強調進行修養的自覺性。在本章中,曾子還提出了「忠」和「信」的範疇。忠的特點是一個「盡」字,辦事儘力,死而後已。如後來儒家所說的那樣,「盡己之謂忠」。「為人謀而不忠乎,是泛指對一切人,並非專指君主。就是指對包括君主在內的所有人,都儘力幫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範疇,不止用於君臣關係。至於漢代以後逐漸將「忠」字演化為「忠君」,這既與儒家的忠有關聯,又有重要的區別。「信」的涵義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內容是誠實不欺,用來處理上下等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信特別與言論有關,表示說真話,說話算數。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石。【原文】1?5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事(3)而言,節用而愛人(4),使民以時(5)。」【註解】(1)道:一本作「導」,作動詞用。這裡是治理的意思。(2)千乘之國:乘,音shèng,意為輛。這裡指古代軍隊的基層單位。每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千乘之國,指擁有1000輛戰車的國家,即諸侯國。春秋時代,戰爭頻仍,所以國家的強弱都用車輛的數目來計算。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3)敬事:敬字一般用於表示個人的態度,尤其是對待所從事的事務要謹慎專一、兢兢業業。(4)愛人:古代「人」的含義有廣義與狹義的區別。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僅指士大夫以上各個階層的人。此處的「人」與「民」相對而言,可見其用法為狹義。(5)使民以時:時指農時。古代百姓以農業為主,這是說要役使百姓按照農時耕作與收穫。【譯文】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評析】孔子在本章中所說的話,主要是對國家的執政者而言的,是關於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講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即要求統治者嚴肅認真地辦理國家各方面事務,恪守信用;節約用度,愛護官吏;役使百姓應注意不誤農時等。這是治國安邦的基本點。康有為說,孔子的學說是「愛人」,泛愛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說的「愛人」則非此意。他所說的「人」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民」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對象。可見,「愛人」不是愛一切人,而只是愛統治集團中的人。「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會思想。但這與「愛人」與否則無太大幹系。從另一個角度說,孔子這裡是為統治者治理國家、統治百姓出謀劃策。魯迅曾經指出:「孔夫子曾經計划過出色的治國的方法,但那都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為民眾本身的,卻一點也沒有。」(《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這是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看待孔子治國方略的。因而頗具尖銳性。【原文】1?6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弟,謹(4)而信,汎(5)愛眾,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以學文(8)。」【注釋】(1)弟子:一般有兩種意義:一是年紀較小為人弟和為人子的人;二是指學生。這裡是用一種意義上的「弟子」。(2)入:古代時父子分別住在不同的居處,學習則在外舍。《禮記?內則》:「由命士以上,父子皆異宮」。入是入父宮,指進到父親住處,或說在家。(3)出:與「入」相對而言,指外出拜師學習。出則弟,是說要用弟道對待師長,也可泛指年長於自己的人。(4)謹:寡言少語稱之為謹。(5)□:音fàn,同泛,廣泛的意思。(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7)行有餘力:指有閑暇時間。(8)文:古代文獻。主要有詩、書、禮、樂等文化知識。【譯文】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評析】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問題,本章再次提及這個問題。孔子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孝悌、謹信、愛眾、親仁,培養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如果還有閑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為中心,重在培養學生的德行修養,而對於書本知識的學習,則擺在第二位。孔子辦教育,把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學習只是第二位的。事實上,歷史上的任何階級,無論奴隸主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教育都是為其政治服務的,尤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現,把「德」排在「識」的前面,這是階級的需要。他們就是要培養適應本階級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原文】1?7 子夏(1)曰:「賢賢(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注釋】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4歲,生於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後,他在魏國宣傳孔子的思想主張。(2)賢賢: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尊重的意思。賢賢即尊重賢者。(3)易:有兩種解釋;一是改變的意思,此句即為尊重賢者而改變好色之心;二是輕視的意思,即看重賢德而輕視女色。(4)致其身:致,意為「獻納」、「儘力」。這是說把生命奉獻給君主。【譯文】子夏說:「一個人能夠看重賢德而不以女色為重;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說他已經學習過了。」【評析】上一章有「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說的這段話,實際是對上章的進一步發揮。子夏認為,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他的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後面幾點,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修養的人了。所以,將這一章與前一章聯繫起來閱讀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點。【原文】1?8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學則不固(3)。主忠信(4)。無(5)友不如己者(6);過(7)則勿憚(8)改。」【注釋】(1)君子:這個詞一直貫穿於本段始終,因此這裡應當有一個斷句。(2)重:莊重、自持。(3)學則不固:有兩種解釋:一是作堅固解,與上句相連,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見聞少,學了就可以不固陋。(4)主忠信:以忠信為主。(5)無:通毋,「不要」的意思。(6)不如己:一般解釋為不如自己。另一種解釋說,「不如己者,不類乎己,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把「如」解釋為「類似」。後一種解釋更為符合孔子的原意。(7)過:過錯、過失。(8)憚:音dàn,害怕、畏懼。【譯文】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評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應當具有的品德,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莊重威嚴、認真學習、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項。作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從外表上應當給人以莊重大方、威嚴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穩重可靠,可以付之重託。他重視學習,不自我封閉,善於結交朋友,而且有錯必改。以上所提四條原則是相當重要的。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過則勿憚改就是對待錯誤和過失的正確態度,可以說,這一思想閃爍著真理光輝,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對於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義。【原文】1?9 曾子曰:「慎終(1)追遠(2),民德歸厚矣。」【注釋】(1)慎終:人死為終。這裡指父母的去世。舊注曰:慎終者喪盡其哀。(2)追遠:遠指祖先。舊注曰:追遠者祭盡其敬。【譯文】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評析】孔子並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說「敬鬼神而遠之」,就證明了這一點。儘管他沒有提出過人死之後有所謂靈魂的存在這種主張,但他卻非常重視喪祭之禮。在孔子的觀念中,祭祀已經被異化,不單是祭祀亡靈,而是把祭祀之禮看作一個人孝道的繼續和表現,通過祭祀之禮,,可以寄託和培養個人對父母和先祖盡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繼續深化「孝」這一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內容。儒家重視孝的道德,是因為孝是忠的基礎,一個不能對父母盡孝的人,他是不可能為國盡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關於忠、孝的道德觀念,在《論語》書中時常出現,表明儒家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道德觀念,希望把人們塑造成有教養的忠孝兩全的君子。這是與春秋時代宗法制度相互適應的。只要做到忠與孝,那麼,社會與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原文】1?10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於是邦(4)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5)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7)異乎人之求之與?」【注釋】(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鄭玄所注《論語》說他是孔子的學生,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未載此人,故一說子禽非孔子學生。(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比孔子小31歲,是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0年。子貢善辯,孔子認為他可以做大國的宰相。據《史記》記載,子貢在衛國做了商人,家有財產千金,成了有名的商業家。(3)夫子:這是古代的一種敬稱,凡是做過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這一稱謂。孔子曾擔任過魯國的司寇,所以他的學生們稱他為「夫子」。後來,因此而沿襲以稱呼老師。《論語》書中所說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學生對他的稱呼。(4)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5)抑:表示選擇的文言連詞,有「還是」的意思。(6)溫、良、恭、儉、讓:就字面理解即為:溫順、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是孔子的弟子對他的讚譽。(7)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譯文】子禽問子貢說:「老師到了一個國家,總是預聞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資格)是他自己求得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給他的呢?」子貢說:「老師溫良恭儉讓,所以才得到這樣的資格,(這種資格也可以說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許與別人的求法不同吧?」【評析】本章通過子禽與子貢兩人的對話,把孔子的為人處世品格勾划出來。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國統治者的禮遇和器重,就在於孔子具備有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的道德品格。例如,這五種道德品質中的「讓」,在人格的塑造過程中,就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讓」是在功名利權上先人後己,在職責義務上先己後人。讓用之於外交如國事訪問,也是合乎客觀需要的一個重要條件。孔子就是因具有這種品格,所以每到一個國家,都受到各國國君的禮遇。孔子認為,好勝,爭取名聲;誇功,爭取名利;爭不到便怨恨別人,以及在名利上貪心不足,都不符合讓的原則。據此可知,讓這一基本原則形成社會風尚的可貴之處是:就人情而言,長謙讓名利地位之風,人們就多學別人所長而鑒人所短。前者可以導人於團結、親睦、向善;後者則誘人嫉賢妒能。二者的社會效果截然相反。【原文】1?11 子曰:「父在,觀其(1)志;父沒,觀其行(2);三年(3)無改於父之道(4),可謂孝矣。」【注釋】(1)其:他的,指兒子,不是指父親。(2)行:音xìng,指行為舉止等。(3)三年:對於古人所說的數字不必過於機械地理解,只是說要經過一個較 長的時間而已,不一定僅指三年的時間。(4)道:有時候是一般意義上的名詞,無論好壞、善惡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時候是積極意義的名詞,表示善的、好的東西。這裡表示「合理內容」的意思。【譯文】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因為他無權獨立行動),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評析】這一章仍然談的是有關「孝」的問題,把「孝」字具體化了。魯迅曾經說過:「只要思想未遭錮蔽的人,誰也喜歡子女比自己更強,更健康,更聰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過去。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於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墳?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在本章中孔子說一個人當父親死後,三年內都不能改變他父親所制定的那一套規矩,這就是盡孝了。其實,這樣的孝,片面強調了兒子對父親的依從。宋儒所作的注說,如不能無改於父之道,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這樣,無改於父之道則成了最大的善,否則便是不善。這樣的判定原則,正如魯迅所說的,,是歪曲的。歷史在發展,社會在前進,人們的思想觀念,言行舉止都不能總停留在過去的水平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代超過前代,這是歷史的必然。【原文】1?12 有子曰:「禮(1)之用,和(2)為貴。先王之道(3),斯(4)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5)之,亦不可行也。」【注釋】(1)禮:在春秋時代,「禮」泛指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孔子的「禮」,既指「周禮」,禮節、儀式,也指人們的道德規範。(2)和:調和、和諧、協調。(3)先王之道:指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4)斯:這、此等意。這裡指禮,也指和。【譯文】有子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裡。但不論大事小事只顧按和諧的辦法去做,有的時候就行不通。(這是因為)為和諧而和諧,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也是不可行的。」【評析】和是儒家所特別倡導的倫理、政治和社會原則。《禮記?中庸》寫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楊遇夫《論語疏證》寫道:「事之中節者皆謂之和,不獨喜怒哀樂之發一事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孔門認為,禮的推行和應用要以和諧為貴。但是,凡事都要講和諧,或者為和諧而和諧,不受禮文的約束也是行不通的。這是說,既要遵守禮所規定的等級差別,相互之間又不要出現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這個觀點是有意義的。在奴隸社會,各等級之間的區分和對立是很嚴肅的,其界限絲毫不容紊亂。上一等級的人,以自己的禮儀節文顯示其威風;下一等級的人,則懷著畏懼的心情唯命是從。但到春秋時代,這種社會關係開始破裂,臣弒君、子弒父的現象已屬常見。對此,由子提出「和為貴」說,其目的是為緩和不同等級之間的對立,使之不致於破裂,以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但從理論上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又感到,孔子既強調禮的運用以和為貴,又指出不能為和而和,要以禮節制之,可見孔子提倡的和並不是無原則的調和,這是有其合理性的。【原文】1?13 有子曰:「信近(1)於義(2),言可復(3)也;恭近於禮,遠(4)恥辱也;因(5)不失其親,亦可宗(6)也。」【註解】(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2)義:義是儒家的倫理範疇。是指思想和行為符合一定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禮」。(3)復:實踐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復,踐言也。」(4)遠:音yuàn,動詞,使動用法,使之遠離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譯為避免。(5)因:依靠、憑藉。一說因應寫作姻,但從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處。(6)宗:主、可靠,一般解釋為「尊敬」似有不妥之處。【譯文】有子說:「講信用要符合於義,(符合於義的)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於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評析】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講的這段話,表明他們對「信」和「恭」是十分看重的。「信」和「恭」都要以周禮為標準,不符合於禮的話絕不能講,講了就不是「信」的態度;不符合於禮的事絕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態度。這是講的為人處世的基本態度。【原文】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謂好學也已。」【注釋】(1)就:靠近、看齊。(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3)正:匡正、端正。【譯文】孔子說:「君子,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評析】本章重點提到對於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飲食與居處,他在工作方面應當勤勞敏捷,謹慎小心,而且能經常檢討自己,請有道德的人對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這是值得借鑒的。【原文】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3),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謂與?」子曰:「賜(5)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6)。」【注釋】(1)諂:音chǎn,意為巴結、奉承。(2)何如:《論語》書中的「何如」,都可以譯為「怎麼樣」。(3)貧而樂:一本作「貧而樂道」。(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見《詩經?衛風?淇澳》。有兩種解釋:一說切磋琢磨分別指對骨、象牙、玉、石四種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則不能成器;一說加工象牙和骨,切了還要磋,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5)賜:子貢名,孔子對學生都稱其名。(6)告諸往而知來者:諸,同之;往,過去的事情;來,未來的事情。【譯文】子貢說:「貧窮而能不諂媚,富有而能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孔子說:「這也算可以了。但是還不如雖貧窮卻樂於道,雖富裕而又好禮之人。」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你能從我已經講過的話中領會到我還沒有說到的意思,舉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談論《詩》了。」【評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們,都能夠達到貧而樂道、富而好禮這樣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時對弟子的教育中,就把這樣的思想講授給學生。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社會上無論貧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會的安定了。孔子對子貢比較滿意,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看出,子貢能獨立思考、舉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讚揚。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點。【原文】1?16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注釋】(1)患:憂慮、怕。(2)人:指有教養、有知識的人,而非民。【譯文】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評析】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學生所傳授的為人處世之道。有的解釋者說,這是孔子安貧樂道、不求名位的思想。這種解釋可能不妥。這不符合孔子一貫的主張。在孔子的觀念中,「學而優則仕,是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這裡的潛台詞是: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也使別人了解自己。為政篇第二【本篇引語】《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原文】2?1 子曰:「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眾星共(4)之。」【注釋】(1)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說統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治,即「德治」。(2)北辰:北極星。(3)所:處所,位置。(4)共:同拱,環繞的意思。【譯文】孔子說:「(周君)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評析】這段話代表了孔子的「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說,統治者如果實行德治,群臣百姓就會自動圍繞著你轉。這是強調道德對政治生活的決定作用,主張以道德教化為治國的原則。這是孔子學說中較有價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國的基本原則是德治,而非嚴刑峻法。【原文】2?2 子曰:「詩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無邪(3)。」【注釋】(1)詩三百:詩,指《詩經》一書,此書實有305篇,三百隻是舉其整數。(2)蔽:概括的意思。(3)思無邪:此為《詩經?魯頌》上的一句,此處的「思」作思想解。無邪,一解為「純正」,一解為「直」,後者較妥。【譯文】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思想純正』。」【評析】孔子時代,可供學生閱讀的書還不很多,《詩經》經過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後,被用作教材。孔子對《詩經》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無邪」來概括它。《論語》中解釋《詩經》的話,都是按照「思無邪」這個原則而提出的。【原文】2?3 子曰:「道(1)之以政,齊(2)之以刑,民免(3)而無恥(4),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5)。」【注釋】(1)道:有兩種解釋:一為「引導」;二為「治理」。前者較為妥貼。(2)齊:整齊、約束。(3)免:避免、躲避。(4)恥:羞恥之心。(5)格:有兩種解釋:一為「至」;二為「正」。【譯文】孔子說:「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評析】在本章中,孔子舉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治國方針。孔子認為,刑罰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恥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罰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規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恥之心。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國家時有不同於法制的特點。但也應指出:孔子的「為政以德」思想,重視道德是應該的,但卻忽視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國家中的作用。【原文】2?4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順(5),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6)。」【注釋】(1)有:同「又」。(2)立:站得住的意思。(3)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4)天命:指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5)耳順:對此有多種解釋。一般而言,指對那些於己不利的意見也能正確對待。(6)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遵從的意思;逾,越過;矩,規矩。【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評析】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作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原文】2?5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樊遲(3)御(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注釋】(1)孟懿子:魯國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孫,名何忌,「懿」是謚號。其父臨終前要他向孔子學禮。(2)無違:不要違背。(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歲。他曾和冉求一起幫助季康子進行革新。(4)御:駕馭馬車。(5)孟孫:指孟懿子。【譯文】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評析】孔子極其重視孝,要求人們對自己的父母盡孝道,無論他們在世或去世,都應如此。但這裡著重講的是,盡孝時不應違背禮的規定,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見,孝不是空泛的、隨意的,必須受禮的規定,依禮而行就是孝。【原文】2?6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2)。」【注釋】(1)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名彘。武是他的謚號。(2)父母唯其疾之憂:其,代詞,指父母。疾,病。【譯文】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說:「對父母,要特別為他們的疾病擔憂。(這樣做就可以算是盡孝了。)」【評析】本章是孔子對孟懿子之子問孝的答案。對於這裡孔子所說的父母唯其疾之憂,歷來有三種解釋:1.父母愛自己的子女,無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夠體會到父母的這種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謹慎小心,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時擔憂,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擔憂了,表明父母的親子之情。3.子女只要為父母的病疾而擔憂,其他方面不必過多地擔憂。本文採用第三種說法。【原文】2?7 子游(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2),不敬,何以別乎?」【注釋】(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吳人,比孔子小45歲。(2)養:音yàng。【譯文】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評析】本篇還是談論孝的問題。對於「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一句,歷來也有幾種不同的解釋。一是說狗守門、馬拉車馱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說犬馬也能得到人的飼養。本文採用後一種說法,困為此說比較妥貼。【原文】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服其勞(2);有酒食,先生(3)饌(4),曾是以為孝乎?」【注釋】(1)色難:色,臉色。難,不容易的意思。(2)服勞:服,從事、擔負。服勞即服侍。(3)先生:先生指長者或父母;前面說的弟子,指晚輩、兒女等。(4)饌:音zhuàn,意為飲食、吃喝。【譯文】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評析】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談論有關孝的問題。孔子所提倡的孝,體現在各個方面和各個層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適應了當時社會的需要。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不僅要從形式上按周禮的原則侍奉父母,而且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原文】2?9 子曰:「吾與回(1)言,終日不違(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注釋】(1)回:姓顏名回,字子淵,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歲,魯國人,孔子的得意門生。(2)不違:不提相反的意見和問題。(3)退而省其私:考察顏回私下裡與其他學生討論學問的言行。【譯文】孔子說:「我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像個蠢人。等他退下之後,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論,發現他對我所講授的內容有所發揮,可見顏回其實並不蠢。」【評析】這一章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滿意那種「終日不違」,從來不提相反意見和問題的學生,希望學生在接受教育的時候,要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老師所講的問題應當有所發揮。所以,他認為不思考問題,不提不同意見的人,是蠢人。【原文】2?10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注釋】(1)所以:所做的事情。(2)所由:所走過的道路。(3)所安:所安的心境。(4)廋:音sōu,隱藏、藏匿。【譯文】孔子說:「(要了解一個人),應看他言行的動機,觀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幹什麼,這樣,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這個人怎樣能隱藏得了呢?」【評析】本文主要講如何了解別人的問題。孔子認為,對人應當聽其言而觀其行,還要看他做事的心境,從他的言論、行動到他的內心,全面了解觀察一個人,那麼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以隱埋得了的。【原文】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1),可以為師矣。」【注釋】(1)溫故而知新:故,已經過去的。新,剛剛學到的知識。【譯文】孔子說:「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評析】「溫故而知新」是孔子對我國教育學的重大貢獻之一,他認為,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可以獲得新知識。這一學習方法不僅在封建時代有其價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認的適應性。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因此,溫故而知新是一個十分可行的學習方法。【原文】2?12 子曰:「君子不器(1)。」【注釋】(1)器:器具。【譯文】孔子說:「君子不像器具那樣,(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評析】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應該擔負起治國安邦之重任。對內可以妥善處理各種政務;對外能夠應對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說,君子應當博學多識,具有多方面才幹,不只局限於某個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觀全局、領導全局,成為合格的領導者。這種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處。【原文】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譯文】子貢問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說:「對於你要說的話,先實行了,再說出來,(這就夠說是一個君子了)。」【評析】做一個有道德修養、有博學多識的君子,這是孔子弟子們孜孜以求的目標。孔子認為,作為君子,不能只說不做,而應先做後說。只有先做後說,才可以取信於人。【原文】2?14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注釋】(1)周:合群。(2)比:音bì,勾結。(3)小人:沒有道德修養的凡人。【譯文】孔子說:「君子合群而不與人勾結,小人與人勾結而不合群。【評析】孔子在這一章中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點之一,就是小人結黨營私,與人相勾結,不能與大多數人融洽相處;而君子則不同,他胸懷廣闊,與眾人和諧相處,從不與人相勾結,這種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積極意義。【原文】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1),思而不學則殆(2)。」【注釋】(1)罔:迷惑、糊塗。(2)殆;疑惑、危險。【譯文】孔子說:「只讀書學習,而不思考問題,就會罔然無知而沒有收穫;只空想而不讀書學習,就會疑惑而不能肯定。「【評析】孔子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和思不能偏廢。他指出了學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學的弊端。主張學與思相結合。只有將學與思相結合,才可以使自己成為有道德、有學識的人。這種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動中有其值得肯定的價值。【原文】2?16 子曰:「攻(1)乎異端(2),斯(3)害也已(4)。」【注釋】(1)攻:攻擊。有人將「攻」解釋為「治」。不妥。(2)異端:不正確的言論。另外、不同的一端。(3)斯:代詞,這。(4)也已:這裡用作語氣詞。【譯文】孔子說:「攻擊那些不正確的言論,禍害就可以消除了。」【原文】2?17 子曰:「由(1),誨女(2),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注釋】(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於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學生,長期追隨孔子。(2)女:同汝,你。【譯文】孔子說:「由,我教給你怎樣做的話,你明白了嗎?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評析】本章里孔子說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人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原文】2?18 子張(1)學干祿(2),子曰:「多聞闕(3)疑(4),慎言其餘,則寡尤(5);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注釋】(1)子張:姓顓孫名師,字子張,生於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歲,孔子的學生。(2)干祿:干,求的意思。祿,即古代官吏的俸祿。干祿就是求取官職。(3)闕:缺。此處意為放置在一旁。(4)疑:懷疑。(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過錯。【譯文】子張要學謀取官職的辦法。孔子說:「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要多看,有懷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餘有握的,也要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說話少過失,做事少後悔,官職俸祿就在這裡了。」【評析】孔子並不反對他的學生謀求官職,在《論語》中還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認為,身居官位者,應當謹言慎行,說有把握的話,做有把握的事,這樣可以減少失誤,減少後悔,這是對國家對個人負責任的態度。當然這裡所說的,並不僅僅是一個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與行二者關係問題上的觀念,是對上一章「知之為知之」的進一步解說。【原文】2?19 哀公(1)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2):「舉直錯諸枉(3),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1)哀公:姓姬名蔣,哀是其謚號,魯國國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2)對曰:《論語》中記載對國君及在上位者問話的回答都用「對曰」,以表示尊敬。(3)舉直錯諸枉:舉,選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錯,同措,放置。枉,不正直。【譯文】魯哀公問:「怎樣才能使百姓服從呢?」孔子回答說:「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評析】親君子,遠小人,這是孔子一貫的主張。在選用人才的問題上仍是如此。薦舉賢才、選賢用能,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選官用吏,唯親是舉,非親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幹,也不會被選用。孔子的這種用人思想可說在當時是一大進步。「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貴的價值。【原文】2?20 季康子(1)問:「使民敬、忠以(2)勸(3),如之何?」子曰:「臨(4)之以庄,則敬;孝慈(5),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注釋】(1)季康子:姓季孫名肥,康是他的謚號,魯哀公時任正卿,是當時政治上最有權勢的人。(2)以:連接詞,與「而」同。(3)勸:勉勵。這裡是自勉努力的意思。(4)臨:對待。(5)孝慈:一說當政者自己孝慈;一說當政者引導老百姓孝慈。此處採用後者。【譯文】季康子問道:「要使老百姓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而努力幹活,該怎樣去做呢?」孔子說:「你用莊重的態度對待老百姓,他們就會尊敬你;你對父母孝順、對子弟慈祥,百姓就會盡忠於你;你選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會互相勉勵,加倍努力了。」【評析】本章內容還是在談如何從政的問題。孔子主張「禮治」、「德治」,這不單單是針對老百姓的,對於當政者仍是如此。當政者本人應當莊重嚴謹、孝順慈祥,老百姓就會對當政的人尊敬、盡忠又努力幹活。【原文】2?21 或(1)謂孔子曰:「子奚(2)不為政?」子曰:「《書》(3)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4),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注釋】(1)或:有人。不定代詞。(2)奚:疑問詞,相當於「為什麼」。(3)《書》:指《尚書》。(4)施於有政:施:一作施行講;一作延及講。【譯文】有人對孔子說:「你什麼不從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說:「《尚書》上說,"孝就是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把這孝悌的道理施於政事,也就是從事政治,又要怎樣才能算是為政呢?」【評析】這一章反映了孔子兩方面的思想主張。其一,國家政治以孝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資格擔當國家的官職。說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張。其二孔子從事教育,不僅是教授學生的問題,而且是通過對學生的教育,間接參與國家政治,這是他教育思想的實質,也是他為政的一種形式。【原文】2?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1),小車無軏(2),其何以行之哉?」【注釋】(1)輗:音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車。(2)軏:音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譯文】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評析】信,是儒家傳統倫理準則之一。孔子認為,信是人立身處世的基點。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講信用。在後面的《子張》、《陽貨》、《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原文】2?23 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於夏禮,所損益(3)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注釋】(1)世:古時稱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為朝代。(2)因:因襲:沿用、繼承。(3)損益:減少和增加,即優化、變動之義。【譯文】子張問孔子:「今後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先知道嗎?」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後的情況,也是可以預先知道的。」【評析】本章中孔子提出一個重要概念:損益。它的含義是增減、興革。即對前代典章制度、禮儀規範等有繼承、沒襲,也有改革、變通。這表明,孔子本人並不是頑固保守派,並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時代,他也不反對所有的改革。當然,他的損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變周禮的基本性質為前提的。【原文】2?24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諂(2)也。見義(3)不為,無勇也。」【注釋】(1)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這裡泛指鬼神。(2)諂:音chǎn ,諂媚、阿諛。(3)義:人應該做的事就是義。【譯文】孔子說:「不是你應該祭的鬼神,你卻去祭它,這就是諂媚。見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怯懦。」【評析】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義」和「勇」的概念,這都是儒家有關塑造高尚人格的規範。《論語集解》註:義,所宜為。符合於仁、禮要求的,就是義。「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為實行「仁」的條件之一,「勇」,必須符合「仁、義、禮、智」,才算是勇,否則就是「亂」。八佾篇第三【本篇引語】《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的命題,表達了他的倫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張。本篇重點討論如何維護「禮」的問題。【原文】3?1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於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注釋】(1)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即季平子。(2)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3)可忍:可以忍心。一說可以容忍。【譯文】孔子談到季氏,說,「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樂舞蹈,這樣的事他都忍心去做,還有什麼事情不可狠心做出來呢?」【評析】春秋末期,奴隸制社會處於土崩瓦解、禮崩樂壞的過程中,違犯周禮、犯上作亂的事情不斷發生,這是封建制代替奴隸制過程中的必然表現。季孫氏用八佾舞於庭院,是典型的破壞周禮的事件。對此,孔子表現出極大的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對此事的基本態度。【原文】3?2 三家(1)者以《雍》徹(2)。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於三家之堂(4)?」【注釋】(1)三家:魯國當政的三家: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他們都是魯桓公的後代,又稱「三桓」。(2)《雍》:《詩經?周頌》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廟完畢撤去祭品時唱這首詩。(3)相維辟公,天子穆穆:《雍》詩中的兩句。相,助。維,語助詞,無意義。辟公,指諸侯。穆穆:莊嚴肅穆。(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譯文】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在祭祖完畢撤去祭品時,也命樂工唱《雍》這篇詩。孔子說:「(《雍》詩上這兩句)"助祭的是諸侯,天子嚴肅靜穆地在那裡主祭。』這樣的意思,怎麼能用在你三家的廟堂里呢?」【評析】本章與前章都是談魯國當政者違「禮」的事件。對於這些越禮犯上的舉動,孔子表現得極為憤慨,天子有天子之禮,諸侯有諸侯之禮,各守各的禮,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禮」,是孔子政治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範疇。【原文】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譯文】孔子說:「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實行禮呢?一個人沒有仁德,他怎麼能運用樂呢?」【評析】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一種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禮的一部分。禮與樂都是外在的表現,而仁則是人們內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樂必須反映人們的仁德。這裡,孔子就把禮、樂與仁緊緊聯繫起來,認為沒有仁德的人,根本談不上什麼禮、樂的問題。【原文】3?4 林放(1)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2)也,寧戚(3)。」【注釋】(1)林放:魯國人。(2)易:治理。這裡指有關喪葬的禮節儀式辦理得很周到。一說謙和、平易。(3)戚:心中悲哀的意思。【譯文】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回答說:「你問的問題意義重大,就禮節儀式的一般情況而言,與其奢侈,不如節儉;就喪事而言,與其儀式上治辦周備,不如內心真正哀傷。」【評析】本章記載了魯人林放向孔子問禮的對話。他問的是:禮的根本究竟是什麼。孔子在這裡似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但仔細琢磨,孔子還是明確解答了禮之根本的問題。這就是,禮節儀式只是表達禮的一種形式,但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內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儀式上,更重要的是要從內心和感情上體悟禮的根本,符合禮的要求。【原文】3?5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諸夏(2)之亡(3)也。」【注釋】(1)夷狄:古代中原地區的人對周邊地區的貶稱,謂之不開化,缺乏教養,不知書達禮。(2)諸夏:古代中原地區華夏族的自稱。(3)亡:同無。古書中的「無」字多寫作「亡」。【譯文】孔子說:「夷狄(文化落後)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諸國沒有君主呢。」【評析】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強烈的「夷夏觀」,以後又逐漸形成「夷夏之防」的傳統觀念。在他看來,「諸夏」有禮樂文明的傳統,這是好的,即使「諸夏」沒有君主,也比雖有君主但沒有禮樂的「夷狄」要好。這種觀念是大漢族主義的源頭。【原文】3?6 季氏旅(1)於泰山,子謂冉有(2)曰:「女(3)弗能救(4)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5)乎?」【注釋】(1)旅:祭名。祭祀山川為旅。當時,只有天子和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資格。(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歲。當時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責備他。(3)女:同汝,你。(4)救:挽求、勸阻的意思。這裡指諫止。(5)林放:見本篇第4章之注。【譯文】季孫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難道不能勸阻他嗎?」冉有說:「不能。」孔子說:「唉!難道說泰山神還不如林放知禮嗎?」【評析】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諸侯的專權,季孫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認為這是「僭禮」行徑。此章仍是談論禮的問題。【原文】3?7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1)乎!揖(2)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注釋】(1)射:原意為射箭。此處指古代的射禮。(2)揖:拱手行禮,表示尊敬。【譯文】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比賽時,先相互作揖謙讓,然後上場。射完後,又相互作揖再退下來,然後登堂喝酒。這就是君子之爭。」【評析】孔子在這裡所說的「君子無所爭」,即使要爭,也是彬彬有禮的爭,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特點,即強調謙遜禮讓而鄙視無禮的、不公正的競爭,這是可取的。但過於強調謙遜禮讓,以至於把它與正當的競爭對立起來,就會抑制人們積極進取、勇於開拓的精神,成為社會發展的道德阻力。【原文】3?8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1)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2)。」曰:「禮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與言詩已矣。」【注釋】(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前兩句見《詩經?衛風?碩人》篇。倩,音qiàn,笑得好看。兮,語助詞,相當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絢,有文采。(2)繪事後素:繪,畫。素,白底。(3)起予者商也:起,啟發。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譯文】子夏問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麗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來打扮啊。』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這是說先有白底然後畫畫。」子夏又問:「那麼,是不是說禮也是後起的事呢?」孔子說:「商,你真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同你討論《詩經》了。」【評析】子夏從孔子所講的「繪事後素」中,領悟到仁先禮後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稱讚。就倫理學說,這裡的禮指對行為起約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禮節儀式;素指行禮的內心情操。禮後於什麼情操?孔子沒有直說,但一般認為是後於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認為,外表的禮節儀式同內心的情操應是統一的,如同繪畫一樣,質地不潔白,不會畫出豐富多採的圖案。【原文】3?9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禮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獻(4)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注釋】(1)杞:春秋時國名,是夏禹的後裔。在今河南杞縣一帶。(2)徵:證明。(3)宋:春秋時國名,是商湯的後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帶。(4)文獻:文,指歷史典籍;獻,指賢人。【譯文】孔子說:「夏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是它的後代)杞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殷朝的禮,我能說出來,(但它的後代)宋國不足以證明我的話。這都是由於文字資料和熟悉夏禮和殷禮的人不足的緣故。如果足夠的話,我就可以得到證明了。」【評析】這一段話表明兩個問題。孔子對夏商周代的禮儀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們都能恪守禮的規範,可惜當時僭禮的人實在太多了。其次,他認為對夏商周之禮的說明,要靠足夠的歷史典籍賢人來證明,也反映了他對知識的求實態度。【原文】3?10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3)。」【注釋】(1)禘:音dì,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舉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禮。(2)灌:禘禮中第一次獻酒。(3)吾不欲觀之矣:我不願意看了。【譯文】孔子說:「對於行禘禮的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以後,我就不願意看了。」【評析】在孔子看來,一個人的等級名分,不僅活著的時候不能改變,死後也不能改變。生時是貴者、尊者,死後其亡靈也是尊者、貴者。這裡,他對行禘禮的議論,反映出當時禮崩樂壞的狀況,也表示了他對現狀的不滿。【原文】3?11 或問禘之說(1),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2)乎!」指其掌。【注釋】(1)禘之說:「說」,理論、道理、規定。禘之說,意為關於禘祭的規定。(2)示諸斯:「斯」指後面的「掌」字。【譯文】有人問孔子關於舉行禘祭的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知道這種規定的人,對治理天下的事,就會像把這東西擺在這裡一樣(容易)吧!」(一面說一面)指著他的手掌。【評析】孔子認為,在魯國的禘祭中,名分顛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問他關於禘祭的規定時,他故意說不知道。但緊接著又說,誰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這就是說,誰懂得禘祭的規定,誰就可以歸復紊亂的「禮」了。【原文】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譯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說:「我如果不親自參加祭祀,那就和沒有舉行祭祀一樣。」【評析】孔子並不過多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說:「敬鬼神而遠之。」所以,這一章他說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樣,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這樣看來,孔子主張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原文】3?13 王孫賈(1)問曰:「與其媚(2)於奧(3),寧媚於灶(4),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5),無所禱也。」【注釋】(1)王孫賈:衛靈公的大臣,時任大夫。(2)媚:諂媚、巴結、奉承。(3)奧:這裡指屋內位居西南角的神。(4)灶:這裡指灶旁管烹飪做飯的神。(5)天:以天喻君,一說天即理。【譯文】王孫賈問道:「(人家都說)與其奉承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不是這樣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沒有地方可以禱告了。」【評析】從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孫賈的有關拜神的問題,實際上講出了一個深奧的道理。這就是:地方上的官員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產與生活,但在內廷的官員與君主往來密切,是得罪不得的。【原文】3?14 子曰:「周監(1)於二代(2),鬱郁(3)乎文哉,吾從周。」【注釋】(1)監:音jiàn,同鑒,借鑒的意思。(2)二代:這裡指夏代和周代。(3)鬱郁:文采盛貌。豐富、濃郁之意。【譯文】孔子說:「周朝的禮儀制度借鑒於夏、商二代,是多麼豐富多彩啊。我遵從周朝的制度。」【評析】孔了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認為,歷史是不能割斷的,後一個王朝對前一個王朝必然有承繼,有沿襲。遵從周禮,這是孔子的基本態度,但這不是絕對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對夏、商、周的禮儀制度都應有所損益。【原文】3?15 子入太廟(1),每事問。或曰:「孰謂鄹(2)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注釋】(1)太廟:君主的祖廟。魯國太廟,即周公旦的廟,供魯國祭祀周公。(2)鄹:音zōu,春秋時魯國地名,又寫作「陬」,在今山東曲阜附近。「鄹人之子」指孔子。【譯文】孔子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有人說:「誰說此人懂得禮呀,他到了太廟裡,什麼事都要問別人。」孔子聽到此話後說:「這就是禮呀!」【評析】孔子對周禮十分熟悉。他來到祭祀周公的太廟裡卻每件事都要問別人。所以,有人就對他是否真的懂禮表示懷疑。這一段說明孔子並不以「禮」學專家自居,而是虛心向人請教的品格,同時也說明孔子對周禮的恭敬態度。【原文】3?16 子曰:「射不主皮(1),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注釋】(1)皮: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2)科:等級。【譯文】孔子說:「比賽射箭,不在於穿透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評析】「射」是周代貴族經常舉行的一種禮節儀式,屬於周禮的內容之一。孔子在這裡所講的射箭,只不過是一種比喻,意思是說,只要肯學習有關禮的規定,不管學到什麼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原文】3?17 子貢欲去告朔(1)之餼羊(2)。子曰:「賜也!爾愛(3)其羊,我愛其禮。」【注釋】(1)告朔:朔,農曆每月初一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際,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發給諸侯,告知每個月的初一日。(2)餼羊:餼,音xì。餼羊,祭祀用的活羊。(3)愛:愛惜的意思。【譯文】子貢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廟用的活羊。孔子說:「賜,你愛惜那隻羊,我卻愛惜那種禮。」【評析】按照周禮的規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際,就把第二年的曆書頒給諸侯,諸侯把曆書放在祖廟裡,並按照曆書規定每月初一日來到祖廟,殺一隻活羊祭廟,表示每月聽政的開始。當時,魯國君主已不親自去「告朔」,「告朔」已經成為形式。所以,子貢提出去掉「餼羊」。對此,孔子大為不滿,對子貢加以指責,表明了孔子維護禮制的立場。【原文】3?18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譯文】孔子說:「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禮的規定去事奉君主,別人卻以為這是謅媚呢。」【評析】孔子一生要求自己嚴格按照周禮的規定事奉君主,這是他的政治倫理信念。但卻受到別人的譏諷,認為他是在向君主諂媚。這表明,當時的君臣關係已經遭到破壞,已經沒有多少人再重視君臣之禮了。【原文】3?19 (1)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注釋】(1)定公:魯國國君,姓姬名宋,定是謚號。公元前509~前495年在位。【譯文】魯定公問孔子:「君主怎樣使喚臣下,臣子怎樣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說:「君主應該按照禮的要求去使喚臣子,臣子應該以忠來事奉君主。」【評析】「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是孔子君臣之禮的主要內容。只要做到這一點,君臣之間就會和諧相處。從本章的語言環境來看,孔子還是側重於對君的要求,強調君應依禮待臣,還不似後來那樣:即使君主無禮,臣下也應盡忠,以至於發展到不問是非的愚忠。【原文】3?20 子曰:「《關睢》(1),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注釋】(1)《關睢》:睢,音jū。這是《詩經》的第一篇。此篇寫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時輾轉反側,寤寐思之的憂思,以及結婚時鐘鼓樂之琴瑟友之的歡樂。【譯文】孔子說:「《關睢》這篇詩,快樂而不放蕩,憂愁而不哀傷。」【評析】孔子對《關睢》一詩的這個評價,體現了他的「思無邪」的藝術觀。《關睢》是寫男女愛情、祝賀婚禮的詩,與「思無邪」本不相干,但孔子卻從中認識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庸思想,認為無論哀與樂都不可過分,有其可貴的價值。【原文】3?21 哀公問社(1)於宰我,宰我(2)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3)。」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注釋】(1)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廟也稱社。(2)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學生。(3)戰慄:恐懼,發抖。【譯文】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神主應該用什麼樹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意思是說:使老百姓戰慄。」孔子聽到後說:「已經做過的事不用提了,已經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勸阻了,已經過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評析】古時立國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廟,選用宜於當地生長的樹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魯哀公說,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為了「使民戰慄」,孔子就不高興了,因為宰我在這裡譏諷了周天子,所以說了這一段話。【原文】3?22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2),官事不攝(3),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4),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注釋】(1)管仲:姓管名夷吾,齊國人,春秋時期的法家先驅。齊桓公的宰相,輔助齊桓公成為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2)三歸:相傳是三處藏錢幣的府庫。(3)攝:兼任。(4)樹塞門:樹,樹立。塞門,在大門口築的一道短牆,以別內外,相當於屏風、照壁等。(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別國國君時,放置獻過酒的空杯子的土台。【譯文】孔子說:「管仲這個人的器量真是狹小呀!」有人說:「管仲節儉嗎?」孔子說:「他有三處豪華的藏金府庫,他家裡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職而不兼任,怎麼談得上節儉呢?」那人又問:「那麼管仲知禮嗎?」孔子回答:「國君大門口設立照壁,管仲在大門口也設立照壁。國君同別國國君舉行會見時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設備,管仲也有這樣的設備。如果說管仲知禮,那麼還有誰不知禮呢?」【評析】在《論語》中,孔子對管子曾有數處評價。這裡,孔子指出管仲一不節儉,二不知禮,對他的所作所為進行批評,出發點也是儒家一貫倡導的「節儉」和「禮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對管仲的肯定性評價。【原文】3?23 子語(1)魯大師(2)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從(4)之,純(5)如也,皦(6)如也,繹(7)如也,以成。」【注釋】(1)語:音yù,告訴,動詞用法。(2)大師:大,音tài。大師是樂官名。(3)翕:音xī。意為合、聚、協調。(4)從:音zòng,意為放縱、展開。(5)純:美好、和諧。(6)皦:音jiǎo,音節分明。(7)繹:連續不斷。【譯文】孔子對魯國樂官談論演奏音樂的道理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各種樂器合奏,聲音繁美;繼續展開下去,悠揚悅耳,音節分明,連續不斷,最後完成。」【評析】孔子對學生的教育內容極為豐富和全面,樂理就是其中之一。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音樂思想和音樂欣賞水平。【原文】3?24 儀封人(1)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3)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4)。」【注釋】(1)儀封人:儀為地名,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系鎮守邊疆的官。(2)從者見之:隨行的人見了他。(3)喪:失去,這裡指失去官職。(4)木鐸:木舌的銅鈴。古代天子發布政令時搖它以召集聽眾。【譯文】儀這個地方的長官請求見孔子,他說:「凡是君子到這裡來,我從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學生引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對孔子的學生們)說:「你們幾位何必為沒有官位而發愁呢?天下無道已經很久了,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來號令天下。」【評析】孔子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是十分有影響的人,尤其是在禮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儀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見孔子之後,就認為上天將以孔夫子為聖人號令天下,可見對孔子是佩服至極了。【原文】3?25 子謂韶(1):「盡美(2)矣,又盡善(3)也;」謂武(4):「盡美矣,未盡美也。」【注釋】(1)韶:相傳是古代歌頌虞舜的一種樂舞。(2)美:指樂曲的音調、舞蹈的形式而言。(3)善:指樂舞的思想內容而言的。(4)武:相傳是歌頌周武王的一種樂舞。【譯文】孔子講到「韶」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美極了,內容也很好。」談到「武」這一樂舞時說:「藝術形式很美,但內容卻差一些。」【評析】孔子在這裡談到對藝術的評價問題。他很重視藝術的形式美,更注意藝術內容的善。這是有明顯政治標準的,不單是娛樂問題。【原文】3?26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譯文】孔子說:「居於執政地位的人,不能寬厚待人,行禮的時候不嚴肅,參加喪禮時也不悲哀,這種情況我怎麼能看得下去呢?」【評析】孔子主張實行「德治」、「禮治」,這首先提出了對當政者的道德要求。倘為官執政者做不到「禮」所要求的那樣,自身的道德修養不夠,那這個國家就無法得到治理。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局面,已經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里仁篇第四【本篇引語】本篇包括26章,主要內容涉及到義與利的關係問題、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孝敬父母的問題以及君子與小人的區別。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範疇、原則和理論,對後世都產生過較大影響。【原文】4?1 子曰:「里仁為美(1),擇不處仁(2),焉得知(3)?」【注釋】(1)里仁為美:里,住處,借作動詞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2)處:居住。(3)知:音zhì,同智。【譯文】孔子說:「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選擇的住處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麼能說你是明智的呢?」【評析】每個人的道德修養既是個人自身的事,又必然與所處的外界環境有關。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對朋友的選擇,這是儒家一貫注重的問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會受到仁德者的影響;反之,就不大可能養成仁的情操。【原文】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1),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注釋】(1)約:窮困、困窘。(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於仁道;利仁,認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譯文】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評析】在這章中,孔子認為,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長久地處在貧困或安樂之中,否則,他們就會為非作亂或者驕奢淫逸。只有仁者安於仁,智者也會行仁。這種思想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氣節。【原文】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惡(2)人。」【注釋】(1)好:音hào,喜愛的意思。作動詞。(2)惡:音wù,憎惡、討厭。作動詞。【譯文】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評析】儒家在講「仁」的時候,不僅是說要「愛人」,而且還有「恨人」一方面。當然,孔子在這裡沒有說到要愛什麼人,恨什麼人,但有愛則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會有正確的愛和恨。【原文】4?4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譯文】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評析】這是緊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養成了仁德,那就不會去做壞事,即不會犯上作亂、為非作惡,也不會驕奢淫逸、隨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於國家、有利於百姓的善事了。【原文】4?5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譯文】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就不會去享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但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就不會擺脫的。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又怎麼能叫君子呢?君子沒有一頓飯的時間背離仁德的,就是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評析】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觀。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這一段內容,似乎孔子主張人們只要仁、義,不要利、欲。事實上並非如此。任何人都不會甘願過貧窮困頓、流離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貴安逸。但這必須通過正當的手段和途徑去獲取。否則寧守清貧而不去享受富貴。這種觀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價值。這一章值得研究者們仔細推敲。【原文】4?6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過愛好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厭惡不仁的人。愛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厭惡不仁的人,在實行仁德的時候,不讓不仁德的人影響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實行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這種人可能還是有的,但我沒見過。」【評析】孔子特彆強調個人道德修養,尤其是養成仁德的情操。但當時動蕩的社會中,愛好仁德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孔子說他沒有見到。但孔子認為,對仁德的修養,主要還是要靠個人自覺的努力,因為只要經過個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達到仁的境界的。【原文】4?7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譯文】孔子說:「人們的錯誤,總是與他那個集團的人所犯錯誤性質是一樣的。所以,考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沒有仁德了。」【評析】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犯錯誤,從根本上講是他沒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會避免錯誤,沒有仁德的人就無法避免錯誤,所以從這一點上,沒有仁德的人所犯錯誤的性質是相似的。這從另一角度講了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原文】4?8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譯文】孔子說:「早晨得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評析】這一段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孔子所說的道究竟指什麼,這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我們的認識是,孔子這裡所講的「道」,系指社會、政治的最高原則和做人的最高準則,這主要是從倫理學意義上說的。【原文】4?9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譯文】孔子說:「士有志於(學習和實行聖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為恥辱,對這種人,是不值得與他談論道的。」【評析】本章和前一章討論的都是道的問題。本章所講「道」的含義與前章大致相同。這裡,孔子認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個人的吃穿等生活瑣事,他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與這樣的人去討論什麼道的問題。【原文】4?10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1)也,無莫(2)也,義(3)之與比(4)。」【注釋】(1)適:音dí,意為親近、厚待。(2)莫:疏遠、冷淡。(3)義:適宜、妥當。(4)比:親近、相近、靠近。【譯文】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薄親疏,只是按照義去做。」【評析】這一章里孔子提出對君子要求的基本點之一:「義之與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為人公正、友善,處世嚴肅靈活,不會厚此薄彼。本章談論的仍是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原文】4?11 子曰:「君子懷(1)德,小人懷土(2);君子懷刑(3),小人懷惠。」【注釋】(1)懷:思念。(2)土:鄉土。(3)刑:法制懲罰。【譯文】孔子說:「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鄉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評析】本章再次提到君子與小人這兩個不同類型的人格形態,認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們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只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只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這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區別點之一。【原文】4?12 子曰:「放(1)於利而行,多怨(2)。」【注釋】(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為追求。(2)怨:別人的怨恨。【譯文】孔子說:「為追求利益而行動,就會招致更多的怨恨。」【評析】本章也談義與利的問題。他認為,作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會總是考慮個人利益的得與失,更不會一心追求個人利益,否則,就會招致來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責。這裡仍談先義後利的觀點。【原文】4?13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1)?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2)?」【注釋】(1)何有:全意為「何難之有」,即不難的意思。(2)如禮何:把禮怎麼辦?【譯文】孔子說:「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評析】孔子把「禮」的原則推而廣之,用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這在古代是無可非議的。因為孔子時代的「國」乃「諸侯國」,均屬中國境內的兄弟國家。然而,在近代以來,曾國藩等人仍主張對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採取「禮讓為國」的原則,那就難免被指責為「賣國主義」了。【原文】4?14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譯文】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就怕自己沒有學到賴以站得住腳的東西。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為有真才實學值得為人們知道的人。」【評析】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度。孔子並非不想成名成家,並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於自身的學問、修養、才能的培養,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原文】4?15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譯文】孔子說:「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的思想貫徹始終的。」曾子說:「是。」孔子出去之後,同學便問曾子:「這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恕罷了。」【評析】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待人忠恕,這是仁的基本要求,貫穿於孔子思想的各個方面。在這章中,孔子只說他的道是有一個基本思想一以貫之的,沒有具體解釋什麼是忠恕的問題,在後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此,我們將再作剖析。【原文】4?16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譯文】孔子說:「君子明白大義,小人只知道小利。」【評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是孔子學說中對後世影響較大的一句話,被人們傳說。這就明確提出了義利問題。孔子認為,利要服從義,要重義輕利,他的義指服從等級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就會犯上作亂,破壞等級秩序。所以,把追求個人利益的人視為小人。經過後代儒家的發展,這種思想就變成義與利尖銳對立、非此即彼的義利觀。【原文】4?17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譯文】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學習、看齊,見到不賢的人,就應該自我反省(自己有沒有與他相類似的錯誤)。」【評析】本章談的是個人道德修養問題。這是修養方法之一,即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實際上這就是取別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同時又以別人的過失為鑒,不重蹈別人的舊轍,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的態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闢之見。【原文】4?18 子曰:「事父母幾(1)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2)而不怨。」【注釋】(1)幾:音jī,輕微、婉轉的意思。(2)勞:憂愁、煩勞的意思。【譯文】孔子說:「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要委婉地勸說他們。(自己的意見表達了,)見父母心裡不願聽從,還是要對他們恭恭敬敬,並不違抗,替他們操勞而不怨恨。」【評析】這一段還是講關於孝敬父母的問題。事奉父母,這是應該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對父母絕對服從,百依百順,甚至父母不聽勸說時,子女仍要對他們畢恭畢敬,毫無怨言。這就成了封建專制主義,是維護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綱常名教。【原文】4?19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1),遊必有方(2)。」【注釋】(1)游:指遊學、游官、經商等外出活動。(2)方:一定的地方。【譯文】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不得已要出遠門,也必須有一定的地方。」【評析】「父母在,不遠遊」是先秦儒家關於「孝」字道德的具體內容之一。歷代都用這個孝字原則去約束、要求子女為其父母盡孝。這種孝的原則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原文】4?20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1)【注釋】(1)本章內容見於《學而篇》1?11章,此處略。【原文】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譯文】孔子說:「父母的年紀,不可不知道並且常常記在心裡。一方面為他們的長壽而高興,一方面又為他們的衰老而恐懼。」【評析】春秋末年,社會動蕩不安,臣弒君、子弒父的犯上作亂之事時有發生。為了維護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彆強調「孝」。所以這一章還是談「孝」,要求子女從內心深處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絕對服從父母,這是要給予批評的。【原文】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譯文】孔子說:「古代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因為他們以自己做不到為可恥啊。」【評析】孔子一貫主張謹言慎行,不輕易允諾,不輕易表態,如果做不到,就會失信於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說,古人就不輕易說話,更不說隨心所欲的話,因為他們以不能兌現允諾而感到恥辱。這一思想是可取的。【原文】4?23 子曰:「以約(1)失之者鮮(2)矣。」【注釋】(1)約:約束。這裡指「約之以禮」。(2)鮮:少的意思。【譯文】孔子說:「用禮來約束自己,再犯錯誤的人就少了。」【原文】4?24 子曰:「君子欲訥(1)於言而敏(2)於行。」【注釋】(1)訥:遲鈍。這裡指說話要謹慎。(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譯文】孔子說:「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原文】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譯文】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處。」【原文】4?26 子游曰:「事君數(1),斯(2)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注釋】(1)數:音shuò,屢次、多次,引申為煩瑣的意思。(2)斯:就。【譯文】子遊說:「事奉君主太過煩瑣,就會受到侮辱;對待朋友太煩瑣,就會被疏遠了。」公冶長篇第五【本篇引語】本篇共計28章,內容以談論仁德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思而後行」等。這些思想對後世產生過較大影響。【原文】5?1 子謂公冶長(1),「可妻也。雖在縲紲(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注釋】(1)公冶長:姓公冶名長,齊國人,孔子的弟子。(2)縲紲:音léi xiè,捆綁犯人用的繩索,這裡借指牢獄。(3)子:古時無論兒、女均稱子。【譯文】孔子評論公冶長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被關在牢獄裡,但這並不是他的罪過呀。」於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評析】在這一章里,孔子對公冶長作了較高評價,但並未說明究竟公冶長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過從本篇所談的中心內容看,作為公冶長的老師,孔子對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兒嫁給他,那麼公冶長至少應具備仁德。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學生提出的要求。【原文】5?2 子謂南容(1),「邦有道(2),不廢(3);邦無道,免於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注釋】(1)南容:姓南宮名適(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學生,通稱他為南容。(2)道:孔子這裡所講的道,是說國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則。(3)廢:廢置,不任用。(4)刑戮:刑罰。【譯文】孔子評論南容說:「國家有道時,他有官做;國家無道時,他也可以免去刑戮。」於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他。【評析】本章里,孔子對南容也作了比較高的評價,同樣也沒有講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現。當然,他能夠把自己的侄女嫁給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較好的仁德。【原文】5?3 子謂子賤(1),君子哉若人(2),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3)。」【注釋】(1)子賤:姓宓(音fú)名不齊,字子賤。生於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歲。(2)若人:這個,此人。(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個「斯」指子賤,第二個「斯」字指子賤的品德。【譯文】孔子評論子賤說:「這個人真是個君子呀。如果魯國沒有君子的話,他是從哪裡學到這種品德的呢?」【評析】孔子在這裡稱子賤為君子。這是第一個層次,但接下來說,魯國如無君子,子賤也不可能學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說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賤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養的。【原文】5?4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1)也。」【注釋】(1)瑚璉:古代祭祀時盛糧食用的器具。【譯文】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麼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評析】孔子把子貢比作瑚璉,肯定子貢有一定的才能,因為瑚璉是古代祭器中貴重而華美的一種。但如果與上二章聯繫起來分析,可見孔子看不起子貢,認為他還沒有達到「君子之器」那樣的程度,僅有某一方面的才幹。【原文】5?5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3),屢憎於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注釋】(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於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學生。(2)佞:音nìng,能言善辯,有口才。(3)口給:言語便捷、嘴快話多。(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與否不可知。【譯文】有人說:「冉雍這個人有仁德但不善辯。」孔子說:「何必要能言善辯呢?靠伶牙利齒和人辯論,常常招致別人的討厭,這樣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辯呢?」【評析】孔子針對有人對冉雍的評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夠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辯,伶牙利齒,這兩者在孔子觀念中是對立的。善說的人肯定沒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則不必有辯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原文】5?6 子使漆雕開(1)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2)。【注釋】(1)漆雕開:姓漆雕名開,字子開,一說字子若,生於公元前540年,孔子的門徒。(2)說:音yuè,同「悅」。【譯文】孔子讓漆雕開去做官。漆雕開回答說:「我對做官這件事還沒有信心。」孔子聽了很高興。【評析】孔子的教育方針是「學而優則仕」,學到知識,就要去做官,他經常向學生灌輸讀書做官的思想,鼓勵和推薦他們去做官。孔子讓他的學生漆雕開去做官,但漆雕開感到尚未達到「學而優」的程度,急於做官還沒有把握,他想繼續學禮,晚點去做官,所以孔子很高興。【原文】5?7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於海,從(2)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注釋】(1)桴:音fū,用來過河的木筏子。(2)從:跟隨、隨從。【譯文】孔子說:「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從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到這話很高興。孔子說:「仲由啊,好勇超過了我,其他沒有什麼可取的才能。」【評析】孔子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極力推行他的禮制、德政主張。但他也擔心自己的主張行不通,打算適當的時候乘筏到海外去。他認為子路有勇,可以跟隨他一同前去,但同時又指出子路的不足乃在於僅有勇而已。【原文】5?8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6),可使與賓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注釋】(1)賦:兵賦,向居民徵收的軍事費用。(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的聚居點,大致相當於後來城鎮。有一千戶人家的大邑。(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當時大夫有車百乘,是采地中的較大者。(4)宰:家臣、總管。(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華,生於公元前509年,孔子的學生。(6)束帶立於朝:指穿著禮服立於朝廷。(7)賓客:指一般客人和來賓。【譯文】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讓他在一個有千戶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輛兵車的采邑里當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評析】在這段文字中,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管理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來,,他們雖然各有自己的專長,但所有這些專長都必須服務於禮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須以具備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原文】5?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1)?」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2),賜也聞一以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與(4)女弗如也。」【注釋】(1)愈:勝過、超過。(2)十:指數的全體,舊注云:「一,數之數;十,數之終。」(3)二:舊注云:「二者,一之對也。」(4)與:贊同、同意。【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麼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評析】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之一。他勤於學習,而且肯獨立思考,能做到聞一知十,推知全體,融匯貫通。所以,孔子對他大加讚揚。而且,希望他的其他弟子都能像顏回那樣,刻苦學習,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在學業上儘可能地事半功倍。【原文】5?10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1)之牆不可杇(2)也,於予與何誅(3)!」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4)改是。」【注釋】(1)糞土:腐土、臟土。(2)杇:音wū,抹牆用的抹子。這裡指用抹子粉刷牆壁。(3)誅:意為責備、批評。(4)與:語氣詞。【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於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於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裡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評析】孔子的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對他大加非難。這件事並不似表面所說的那麼簡單。結合前後篇章有關內容可以看出,宰予對孔子學說存有異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斥責。此外,孔子在這裡還提出判斷一個人的正確方法,即聽其言而觀其行。【原文】5?11 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1)。」子曰:「棖也欲,焉得剛?」【注釋】(1)申棖:棖,音chéng。姓申名棖,字周,孔子的學生。【譯文】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剛強的。」孔子說:「申棖這個人慾望太多,怎麼能剛強呢?」【評析】孔子向來認為,一個人的慾望多了,他就會違背周禮。從這一章來看,人的慾望過多不僅做不到「義」,甚至也做不到「剛」。孔子不普遍地反對人們的慾望,但如果想成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捨棄各種慾望,一心向道。【原文】5?12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譯文】子貢說:「我不願別人強加於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呀,這就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原文】5?13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2)與天道(3),不可得而聞也。」【注釋】(1)文章:這裡指孔子傳授的詩書禮樂等。(2)性:人性。《陽貨篇》第十七中談到性。(3)天道:天命。《論語》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但不見有孔子關於天道的言論。【譯文】子貢說:「老師講授的禮、樂、詩、書的知識,依靠耳聞是能夠學到的;老師講授的人性和天道的理論,依靠耳聞是不能夠學到的。」【評析】在子貢看來,孔子所講的禮樂詩書等具體知識是有形的,只靠耳聞就可以學到了,但關於人性與天道的理論,深奧神秘,不是通過耳聞就可以學到的,必須從事內心的體驗,才有可能把握得住。【原文】5?14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譯文】子路在聽到一條道理但沒有能親自實行的時候,惟恐又聽到新的道理。【原文】5?15 子貢問曰:「孔文子(1)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2)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注釋】(1)孔文子:衛國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謚號,「子」是尊稱。(2)敏:敏捷、勤勉。【譯文】子貢問道:「為什麼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評析】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貢提問時講到「不恥下問」的問題。這是孔子治學一貫應用的方法。「敏而好學」,就是勤敏而興趣濃厚地發憤學習。「不恥下問」,就是不僅聽老師、長輩的教導,向老師、長輩求教,而且還求教於一般看來不如自己知識多的一切人,而不以這樣做為可恥。孔子「不恥下問」的表現:一是就近學習自己的學生們,即邊教邊學,這在《論語》書中有多處記載。二是學於百姓,在他看來,群眾中可以學的東西很多,這同樣可從《論語》書中找到許多根據。他提倡的「不恥下問」的學習態度對後世文人學士產生了深遠影響。【原文】5?16 子謂子產(1)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注釋】(1)子產:姓公孫名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做過正卿,是鄭穆公的孫子,為春秋時鄭國的賢相。【譯文】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君子的四種道德:「他自己行為莊重,他事奉君主恭敬,他養護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評析】本章孔子講的君子之道,就是為政之道。子產在鄭簡公、鄭定公之時執政22年。其時,於晉國當悼公、平公、昭公、頃公、定公五世,於楚國當共王、康王、郟敖、靈王、平王五世,正是兩國爭強、戰亂不息的時候。鄭國地處要衝,而周旋於這兩大國之間,子產卻能不低聲下氣,也不妄自尊大,使國家得到尊敬和安全,的確是中國古代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孔子對子產的評價甚高,認為治國安邦就應當具有子產的這四種道德。【原文】5?17 子曰:「晏平仲(1)善與人交,久而敬之(2)。」【注釋】(1)晏平仲:齊國的賢大夫,名嬰。《史記》卷六十二有他的傳。「平」是他的謚號。(2)久而敬之:「之」在這裡指代晏平仲。【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善於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評析】孔子在這裡稱讚齊國大夫晏嬰,認為他與人為善,能夠獲得別人對他的尊敬,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這裡一方面是對晏嬰的稱讚,另一方面則是希望他的學生,向晏嬰學習,做到「善與人交」,互敬互愛,成為有道德的人。【原文】5?18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節藻梲(3),何如其知也!」【注釋】(1)臧文仲:姓臧孫名辰,「文」是他的謚號。因不遵守周禮,被孔子指責為「不仁」、「不智」。(2)蔡:國君用以占卜的大龜。蔡這個地方產龜,所以把大龜叫做蔡。(3)山節藻梲:節,柱上的斗拱。梲,音zhuō,房樑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梲上繪以水草花紋。這是古時裝飾天子宗廟的做法。【譯文】孔子說:「臧文仲藏了一隻大龜,藏龜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狀,短柱上畫以水草花紋,他這個人怎麼能算是有智慧呢?」【評析】臧文仲在當時被人們稱為「智者」,但他對禮則並不在意。他不顧周禮的規定,竟然修建了藏龜的大屋子,裝飾成天子宗廟的式樣,這在孔子看來就是「越禮」之舉了。所以,孔子指責他「不仁」、「不智」。【原文】5?19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1)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2)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弒(4)齊君(5),陳子文(6)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注釋】(1)令尹子文: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宰相。子文是楚國的著名宰相。(2)三已:三,指多次。已,罷免。(3)崔文:齊國大夫崔杼(音zhù)曾殺死齊莊公,在當時引起極大反應。(4)弒:地位在下的人殺了地位在上的人。(5)齊君:即指被崔杼所殺的齊莊公。(6)陳文子:陳國的大夫,名須無。【譯文】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四十匹馬,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這怎麼能算得仁呢?」【評析】孔子認為,令尹子文和陳文子,一個忠於君主,算是盡忠了;一個不與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們兩人都還算不上仁。因為在孔子看來,「忠」只是仁的一個方面,「清」則是為維護禮而獻身的殉道精神。所以,僅有忠和清高還是遠遠不夠的。【原文】5?20 季文子(1)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2)可矣。」【注釋】(1)季文子:即季孫行父,魯成公、魯襄公時任正卿,「文」是他的謚號。(2)斯:就。【譯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評析】凡事三思,一般總是利多弊少,為什麼孔子聽說以後,並不同意季文子的這種做法呢?有人說:「文子生平蓋禍福利害之計太明,故其美惡兩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過為謹慎;然其流弊將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官懋庸:《論語稽》)當時季文子做事過於謹慎,顧慮太多,所以就會發生各種弊病。從某個角度看,孔子的話也不無道理。【原文】5?21 子曰:「寧武子(1),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注釋】(1)寧武子:姓寧名俞,衛國大夫,「武」是他的謚號。(2)愚:這裡是裝傻的意思。【譯文】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評析】寧武子是一個處世為官有方的大夫。當形勢好轉,對他有利時,他就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為衛國的政治竭力盡忠。當形勢惡化,對他不利時,他就退居幕後或處處裝傻,以便等待時機。孔子對寧武子的這種做法,基本取讚許的態度。【原文】5?22 子在陳(1)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2)狂簡(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注釋】(1)陳:古國名,大約在今河南東部和安徽北部一帶。(2)吾黨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為黨。吾黨意即我的故鄉。小子,指孔子在魯國的學生。(3)狂簡:志向遠大但行為粗率簡單。(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樣子。(5)裁:裁剪,節制。【譯文】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評析】孔子說這段話時,正當魯國季康子執政,欲召冉求回去,協助辦理政務。所以,孔子說回去吧,去為官從政,實現他們的抱負。但同時又指出他在魯國的學生尚存在的問題:行為粗率簡單,還不知道怎樣節制自己,這些還有待於他的教養。【原文】5?23 子曰:「伯夷叔齊(1)不念舊惡(2),怨是用希(3)。」【注釋】(1)伯夷、叔齊:殷朝末年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死後,二人互相讓位,都逃到周文王那裡。周武王起兵伐紂,他們認為這是以臣弒君,是不忠不孝的行為,曾加以攔阻。周滅商統一天下後,他們以吃周朝的糧食為恥,逃進深山中以野草充饑,餓死在首陽山中。__________________(3)希:同稀。【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評析】這一章里,孔子主要稱讚的是伯夷叔齊的「不念舊惡」。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伐紂是「以暴易暴」,既反對周武王,又反對殷紂王,但為了維護君臣之禮,他還是阻攔武王伐紂,最後因不食周粟,而餓死在首陽山上。孔子則從伯夷、叔齊不記別人舊怨的角度,對他們加以稱讚,因此別人也就不記他們的舊怨了。孔子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原文】5?24 子曰:「孰謂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諸其鄰而與之。」【注釋】(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魯國人。當時人認為他為直率。(2)醯:音xī,即醋。【譯文】孔子說:「誰說微生高這個人直率?有人向他討點醋,他(不直說沒有,卻暗地)到他鄰居家裡討了點給人家。」【評析】微生高從鄰居家討醋給來討醋的人,並不直說自己沒有,對此,孔子認為他並不直率。但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卻提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而且加以提倡,這在他看來,就不是什麼「不直」了。對於這種「不直」,孔子只能用父慈子孝來加以解釋了。【原文】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注釋】(1)足恭:一說是兩隻腳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態來討好別人;另一說是過分恭敬。這裡採用後說。(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魯國人,相傳是《左傳》一書的作者。【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好看的臉色,擺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過分恭敬,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把怨恨裝在心裡,表面上卻裝出友好的樣子,左丘明認為這種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評析】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這在《學而》篇中已經提及。他提倡人們正直、坦率、誠實,不要口是心非、表裡不一。這符合孔子培養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這種思想在我們今天仍有一定的意義,對那些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人,有很強的針對性。【原文】5?26 顏淵、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爾志。」子路曰:「原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3)善,無施勞(4)。」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注釋】(1)侍:服侍,站在旁邊陪著尊貴者叫侍。(2)盍:何不。(3)伐:誇耀。(4)施勞:施,表白。勞,功勞。(5)少者懷之:讓少者得到關懷。【譯文】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評析】在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們自述志向,主要談的還是個人道德修養及人為處世的態度。孔子重視培養「仁」的道德情操,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從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於「仁德」。【原文】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譯文】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評析】古往今來,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錯誤,不去認真檢查自己,反而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偽君子。孔子說他沒有見過有自知之明、有錯即改的人。其實,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我們見到的偽君子這種人還少嗎?【原文】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譯文】孔子說:「即使只有十戶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這樣講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樣好學罷了。」【評析】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認為自己的忠信並不是最突出的,因為在只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裡,就有像他那樣講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學,表明他承認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學來的,並不是「生而知之。」這就從一個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雍也篇第六【本篇引語】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 樂之者」;「敬鬼神而遠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本篇里有數章談到顏回,孔子對他的評價甚高。此外,本篇還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原文】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譯文】孔子說:「冉雍這個人,可以讓他去做官。」【評析】古代以面向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和官員聽政都是面向南面而坐。所以這裡孔子是說可以讓冉雍去從政做官治理國家。在《先進》篇里,孔子將冉雍列在他的第一等學科「德行」之內,認為他已經具備為官的基本條件。這是孔子實行他的「學而優則仕」這一教育方針的典型事例。【原文】6?2 仲弓問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簡(2)。」仲弓曰:「居敬(3)而行簡(4),以臨(5)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6)大(7)簡乎?」子曰:「雍之言然。」【注釋】(1)桑伯子:人名,此人生平不可考。(2)簡:簡要,不煩瑣。(3)居敬:為人嚴肅認真,依禮嚴格要求自己。(4)行簡:指推行政事簡而不繁。(5)臨:面臨、面對。此處有「治理」的意思。(6)無乃:豈不是。(7)大:同「太」。【譯文】仲弓問孔子: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此人還可以,辦事簡要而不煩瑣。」仲弓說:「居心恭敬嚴肅而行事簡要,像這樣來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嗎?(但是)自己馬馬虎虎,又以簡要的方法辦事,這豈不是太簡單了嗎?」孔子說:「冉雍,這話你說得對。」【評析】孔子方張辦事簡明扼要,不煩瑣,不拖拉,果斷利落。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可太過分。如果在辦事時,一味追求簡要,卻馬馬虎虎,就有些不夠妥當了。所以,孔子聽完仲弓的話以後,認為仲弓說得很有道理。【原文】6?3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1),不貳過(2),不幸短命死矣(3)。今也則亡(4),未聞好學者也。」【注釋】(1)不遷怒:不把對此人的怒氣發泄到彼人身上。(2)不貳過:「貳」是重複、一再的意思。這是說不犯同樣的錯誤。(3)短命死矣:顏回死時年僅31歲。(4)亡:同「無」。【譯文】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呢?」孔子回答說:「有一個叫顏回的學生好學,他從不遷怒於別人,也從不重犯同樣的過錯。不幸短命死了。現在沒有那樣的人了,沒有聽說誰是好學的。」【評析】這裡,孔子極為稱讚他的得意門生顏回,認為他好學上進,自顏回死後,已經沒有如此好學的人了。在孔子對顏回的評價中,他特別談到不遷怒、不貳過這兩點,也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學生,重在培養他們的道德情操。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原文】6?4 子華(1)使於齊,冉子(2)為其母請粟(3)。子曰:「與之釜(4)。」請益。曰:「與之庾(5)。」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6)急不濟富。」【注釋】(1)子華:姓公西名赤,字子華,孔子的學生,比孔子小42歲。(2)冉子:冉有,在《論語》書中被孔子弟子稱為「子」的只有四五個人,冉有即其中之一。(3)粟:在古文中,粟與米連用時,粟指帶殼的穀粒,去殼以後叫做米;粟字單用時,就是指米了。(4)釜:音fǔ,古代量名,一釜約等於六斗四升。(5)庾:音yǔ,古代量名,一庾等於二斗四升。(6)周:周濟、救濟。【譯文】子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人的人。」【評析】孔子主張「君子周急不濟富」,這是從儒家「仁愛」思想出發的。孔子的「愛人」學說,並不是狹隘的愛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他又認為,周濟的只是窮人而不是富人,應當「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這種思想符合於人道主義。【原文】6?5 原思(1)為之宰(2),與之粟九百(3),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4)乎!」【注釋】(1)原思:姓原名憲,字子思,魯國人。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15年。孔子在魯國任司法官的時候,原思曾做他家的總管。(2)宰:家宰,管家。(3)九百:沒有說明單位是什麼。(4)鄰里鄉黨:相傳古代以五家為鄰,25家為里,12500家為鄉,500家為黨。此處指原思的同鄉,或家鄉周圍的百姓。【譯文】原思給孔子家當總管,孔子給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辭不要。孔子說:「不要推辭。(如果有多的,)給你的鄉親們吧。」【評析】以「仁愛」之心待人,這是儒家的傳統。孔子提倡周濟貧困者,是極富同情心的做法。這與上一章的內容可以聯繫起來思考。【原文】6?6 子謂仲弓,曰:「犁牛(1)為之騂且角(2)。雖欲勿用(3),山川(4)棒舍諸(5)?」【注釋】(1)犁牛:即耕牛。古代祭祀用的牛不能以耕農代替,系紅毛長角,單獨飼養的。(2)騂且角:騂:音xīn,紅色。祭祀用的牛,毛色為紅,角長得端正。(3)用:用於祭祀。(4)山川:山川之神。此喻上層統治者。(5)其舍諸:其,有「怎麼會」的意思。舍,捨棄。諸,「之於」二字的合音。【譯文】孔子在評論仲弓的時候說:「耕牛產下的牛犢長著紅色的毛,角也長得整齊端正,人們雖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難道會捨棄它嗎?」【評析】孔子認為,人的出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在於自己應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幹。只要具備了這樣的條件,就會受到重用。這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作為統治者來講,選拔重用人才,不能只看出身而拋棄賢才,反映了舉賢才的思想和反對任人唯親的主張。【原文】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1)不違仁,其餘則日月(2)至焉而已矣。」【注釋】(1)三月:指較長的時間。(2)日月:指較短的時間。【譯文】孔子說:「顏回這個人,他的心可以在長時間內不離開仁德,其餘的學生則只能在短時間內做到仁而已。」【評析】顏回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他對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將「仁」貫穿於自己的行動與言論當中。所以,孔子讚揚他「三月不違仁」,而別的學生「則日月至焉而已。」
推薦閱讀:
※韓愈李翺《論語筆解》
※論語心得一點淺談
※《論語》新得:十有五而志於學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 編卷二十六 論語八
※懶爸爸逐句讀《論語》之五十四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