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退出伊核協議:美國為盟友 兩肋插刀還是幫倒忙?

摘要北京時間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奧巴馬政府參與簽署的伊朗核問題「6+1」協議,並恢復對伊朗制裁。

  北京時間5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奧巴馬政府參與簽署的伊朗核問題「6+1」協議,並恢復對伊朗制裁。特朗普再次以讓世界嘩然的方式「退圈」,為其履行競選諾言的誠信記錄添加了得分,卻使美國的國際信用大打折扣。與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巴黎氣候協定》並威脅放棄《北美貿易協定》同理,特朗普這次「退圈」本質上也是突出「美國優先」並維護美國在中東的核心利益,只是更明顯地表現為遏制伊朗在中東的擴張,為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盟友兩肋插刀。然而,如果事態發展到伊朗重返核武軌道,特朗普的抉擇則是給盟友幫倒忙。

  暫時慶幸的是,其他簽約六國均表示將繼續維護伊核協議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伊朗也表示將暫時繼續履行相關義務,美國商務部公布了90-180天的制裁豁免寬限期,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再次呼籲重起爐灶。這都使伊核協議「關門留縫」,給美國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回心轉意留下了有限餘地。

  決絕毀約:特朗普

  為以色列和沙特保駕護航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堪稱「公私兼顧」。於公,他一直認為該協議有重大缺陷,在競選階段就稱其為「恥辱」,發誓一旦入主白宮必將對其修改或單方退出。特朗普稱協議沒有從根本上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反而由於放鬆制裁會給伊朗帶來發展核武器所需要的資金。然而,特朗普談論最多的,是伊朗地緣擴張和彈道導彈研發直接威脅兩大地區盟友以色列和沙特。於私,特朗普與美國猶太和沙特財團關係密切,競選期間接受其不菲捐助和猶太選民支持,上台後必然投桃報李,而且事實上也通過擴大對沙特出口軍火來創造就業機會增加政績。

  其次,情勢發展也促使理念不同於奧巴馬的特朗普邁出這一步。奧巴馬致力於推動中東無核化進程,願意以實現美伊和解的方式促成伊朗棄核,並忌憚於沙特瓦哈比主義傳播與擴張引發的極端思潮的長遠威脅,希望給伊朗以地區大國地位,默認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等阿拉伯腹地為其勢力範圍,以實現中東伊斯蘭教派平衡,並推動伊朗與沙特和解來實現地區穩定。奧巴馬這一「叛賣」行為雙雙激怒了以色列和沙特兩個伊朗傳統仇家,也使美以、美沙關係降到歷史最低點。

  2015年4月,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與德國為一方,伊朗為另一方,達成《全面聯合行動計劃》(JCPOA)——簡稱伊核協議,將伊朗核研發進程納入國際社會監控之下以防止其在10年內獲得核武器;作為補償,美國和聯合國解除涉核制裁。這個重大成果有效緩解了緊張十多年的美伊對峙,也遏制了中東核擴散風險和由此引發地區衝突的可能性。由於主導國會的共和黨反對向伊朗妥協,奧巴馬選擇了無需國會批准只需要每3個月徵詢總統是否豁免對伊制裁的折中方式,使這份獲得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的國際法文件在美國處於相對勉強的法律地位,也給特朗普上台後院府每3個月折騰一次伊朗埋下伏筆。

  促成特朗普最終退出伊核協議的關鍵在於,3年來中東力量與安全格局發生較大變化。首先,美國無力也無心改變戰略收縮的總態勢,地區安全主動權正在向俄羅斯及其盟友手中轉移;其次,伊朗的戰略夥伴敘利亞政權非但沒有垮台,還反敗為勝並逐步收復西方和沙特等國支持的反對派控制區。其三也是最重要的變化在於,伊朗不僅成功組建橫跨波斯灣和地中海的什葉派聯盟,通過支持葉門胡塞武裝將沙特等親美國家拖入南線消耗戰,而且擴大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並為長期駐紮做準備,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對以色列和沙特構成包圍和直接威脅,也構成對美國中東核心利益的傷害。

  特朗普上台後給伊核協議簽署各方半年寬限期,希望約束伊朗在中東的地緣擴張,約束其彈道導彈試射,而這些都不曾在伊核協議中有所體現。特朗普的決定很大程度上回應了以色列和沙特的戰略關切,也體現了他對中東形勢與格局變化的不滿,當然,這也是伊朗無限度西進造成的地緣博弈反彈。特朗普在維持繼續收縮甚至反覆強調將從敘利亞撤軍之際,卻發現以色列和沙特陷入日益嚴重的戰略焦慮和困境,而以色列頻率和烈度不斷升級地在敘利亞對伊朗目標發動攻擊,如果不再約束伊朗的軍事力量投射,美國有可能被以色列拖入新的中東戰爭。

  美國毀約:

  可能反而加劇盟友戰略困境

  特朗普撕毀伊核協議,問題已不是協議本身或主要不是為了維護核不擴散機制,而是聚焦傳統地緣安全。理論上說,美國一方退出並不意味著該協議已被釘進棺材,伊朗只要還維持相關義務,依然可以獲得其他國家和聯合國的制裁豁免實惠。法德英等美國西方盟國雖然繼續支持伊核協議,但也程度不等地表現出對美國及其中東盟友不滿的關切和理解,包括或明或暗地提出不妨修改或補充伊核協議,消除伊朗因地緣擴張而造成的緊張,將美國重新拉回協議。

  美國言而無信,這對積極推動該協議簽署的伊朗主和派是一次強烈打擊,有可能引發伊朗民族主義特別是反美情緒的抬頭。美國如果重啟貿易制裁特別是脅迫其他國家加入這一陣營,可能推動伊朗保守力量佔據上風並導致伊朗政府中止履行相關義務,重啟丰度20%以上鈾濃縮提煉進程,進而使消停3年的中東核危機再次凸顯。

  伊朗一旦重返核武進程,核誘惑的潘多拉魔盒將重新打開。與伊朗存在結構性矛盾和戰略競爭的國家,特別是沙特、阿聯酋、埃及等阿拉伯大國勢必加入核競爭,在追求核恐怖平衡的邏輯下發展核力量。這個核擴散態勢,將給美國最在意的以色列帶來災難性後果。

  一般認為,以色列是中東唯一實際擁有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只是作為戰略模糊和威懾從不承認也不否認。阿拉伯國家雖然普遍未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但總體默認以色列單獨擁核這一現實。因為沒有哪個阿拉伯國家還抱有不承認以色列甚至消滅以色列的幻想,也很少見到阿拉伯國家製造要求以色列實現核透明的國際輿論。

  伊朗一直藉助巴勒斯坦問題謀求地區主導權,拒不承認以色列,而且長期扶持、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等力量對其構成前沿南北夾擊,一旦擁核將構成大面積恐慌。不僅以色列的核壟斷優勢蕩然無存,更重要的是,基於波斯人與阿拉伯人、什葉派與遜尼派的長期對立特別是地區大國權力角逐,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特別是海灣君主國,將面臨霍梅尼式伊斯蘭革命輸出的更大壓力。

  基於對核伊朗的恐懼,阿拉伯鄰居特別是強鄰將陸續加入核武俱樂部,最終使以色列獨家擁核優勢地位轉換為被核武鄰居包圍的劣勢處境。一旦泛阿拉伯民族主義或泛伊斯蘭主義在中東大行其道,以色列面臨的核戰風險不僅非常現實,而且處於不利地位。基於此,以色列長期不允許任何阿拉伯國家試圖擁核,1981年主動轟炸伊拉克核反應堆,2007年主動轟炸敘利亞核實驗室都是活生生的戰例。也基於此,以色列是最渴望遏制伊朗核能力的地區國家之一,並在伊核危機爆發的13年里極其活躍,多次向美國政府申請綠燈準備單獨轟炸伊朗核設施,甚至為此進行了反覆單獨演練。

  維持伊核協議,將伊朗核行為納入可控範圍,不僅有助維護核不擴散機制,更有助於維護以色列的核優勢,至少會避免多個地區國家加入核競賽而引發的核混亂與核危險。因此,美國單方面撕毀核協議,看似在幫以色列等地區盟友解決眼前的伊朗地緣擴張壓力,但從長遠看卻是在幫倒忙,是在助推地區核競賽和常規軍備競賽,是在惡化以色列和沙特的戰略環境,這不是為盟友兩肋插刀,而是向盟友兩肋插刀。


推薦閱讀:

百年華人移民美國史:曾持木製刀劍迎戰印第安人
墨西哥人的無規矩(懶)從何而來
美國塞爾維亞移民士兵在等待背景調查中意外猝死
提醒!趕緊去登記EVUS,否則不準入境美國! (轉)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八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8

TAG:美國 | 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