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讀】《論語》學而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鞏固。要以忠和信兩種道德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錢穆說

不重則不威:重,厚重。威,威嚴。人不厚重,則失威嚴,不為人敬。學則不固:此句有兩解。一,固者堅固義,人不厚重,則所學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一,固者因陋義,人能向學,斯不因陋,四字自成一句。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當從後解。若依前解,當雲學而不固,或雖學不固,始是。主忠信:此亦有兩解。一,行事以忠信為主。一,主,親義。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為主。與下文友字對照,謂當親忠信之人。今按:當從前解。後解乃偶然事,分量與其他四事不相稱。

無友不如己者:無,通毋,禁止辭。與不如己者為友,無益有損。或說:人若各求勝己者為友,則勝於我者亦將不與我為友,是不然。師友皆所以輔仁進德,故擇友如擇師,必擇其勝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見賢思齊,擇善固執,虛己向學,謙恭自守,賢者亦必樂與我友矣。或說:此如字,當作似字解。勝己者上於己,不如己者下於己,如己者似己,與己相齊。竊謂此章決非教人計量所友之高下優劣,而定擇交之條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見人之勝己而友之,即易得友,又能獲友道之益。人有喜與不如己者為友之心,此則大可戒。說《論語》者多異解,學者當自知審擇,從異解中善求勝義,則見識自可日進。

過則勿憚改:憚,畏難義。過則當勇改,不可畏難苟安。

南師說

「君子不重則不威」的「重」是自重,現在來講是自尊心,也就是說每個人要自重。「君子不重則不威」,拿現代話來講,也可以說是自己沒有信心,今天中午有一位在國外學哲學的青年,由他父母陪來找我,這青年說:「我覺得我自己不存在。」我說:「你怎麼不存在?」他:「我覺得沒有我。」我說:「現在我講話你聽到了吧?既聽到了怎麼會不存在呢?根據西方哲學家笛卡兒的思想,『我思故我在』,你能夠思想,你就存在,你怎麼沒有?」他說:「沒有,我覺得我什麼都不行。」我說:「你非常行,比任何人都行。」事實上這個孩子是喪失了自信心,要恢復他的自信心就好。

我們要知道,人都天生有傲慢,但有時候,對事情的處理,一點自信都沒有,這是心理的問題,也是大眾的心理。比如交代一個任務給諸位中間任何一人,所謂「見危授命」,你有時候會喪失了這個信念,心理非常空虛,在這地方,就須要真正的學問,這個學問不是在書本上,這就是自重。所以一個人沒有自信也不自己重視自己,不自尊,「學則不固」,這個學問是不穩固的,這個知識對你沒有用,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自己的信心來。

那麼「無友不如己者」,是講什麼?是說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不要認為任何一個人不如自己。上一句是自重,下一句是尊重人家。我們既然要自尊,同時要尊重每一個人的自尊心,「無友不如己者」,不要認為你的朋友不如你,沒有一個朋友是不如你,世界上的人,聰明智慧大約相差不多,反應快叫聰明,反應慢就叫笨。你騙了聰明的人,他馬上會知道,你騙了笨人,儘管過了幾十年之久,他到死終會清楚的。難得有人真正笨到被你騙死了都不知道的,這個道理要注意。

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人與人相交,各有各的長處,他這一點不對,另一點會是對的。有兩個重點要注意的:「不因其人而廢其言,不因其言而廢其人。」這個傢伙的行為太混蛋了,但有時候他說的一句話,意見很好。你要注意,不要因為他的人格有問題,或者對他的印象不好,而對他的好主意,硬是不肯聽,那就不對了。有時候「不因其言而廢其人」,這個人一開口就罵人,說粗話,你認為說粗話的、土包子,沒有學問,然後把他整個人格都看低了。這都不對,不能偏差,「無友不如己者」,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我們應該用其長而舍其短,所以「過則勿憚改」,因為看到了每一個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缺點,那麼不要怕改過,這就是真學問。

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很容易發現。每個人自己做錯了事,說錯了話,自己曉得不曉得呢?絕對曉得,但是人類有個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養的人,對這個毛病改不過來。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錯了,第二秒鐘就找出很多理由來,支持自己的錯誤完全是對的,越想自己越沒有錯,尤其是事業稍有成就的人,這個毛病一犯,是毫無辦法的。所以過錯一經發現後,就要勇於改過,才是真學問、真道德。

傅佩榮說

學習儒家它的後果是在內不在外,就算你今天照孔子的說法去做,考試不一定會考得好點,不一定會順利地升官發財。所以儒家一定要保證我這樣做之後,合乎一個做人的要求,我應該有快樂由內而發。學習儒家一定要體驗,問問自己內心是不是覺得更為坦蕩,更為快樂。如果說你做的時候,內心也不覺得快樂,代表你是勉強去做的,你照孔子的方式來做的話,不一定有這些成就。

但是你一定要很清楚地知道,內心的快樂是來自於你做到了人性的要求,而這種要求是普遍的,自有人類以來不管東方、西方、古代、現代都是人,而只要是人的話,你只要做到孝順父母、尊敬兄長,然後做到孔子說的要求犯了過錯去改正。會不會快樂,這需要體驗,我們可以從小地方做起,有小的毛病,改正之後就會發現,別人對我們也比較尊重了,我們對自己也比較肯定,慢慢地再往大的方向走,這是我們學習的一種比較具體的方法。

人最難的就是改過,過錯與性格有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編者悟

一個人格完善的人是有自尊心的,有最起碼的自信心,然後去為人處世,有自尊心的同時也能夠尊重他人,犯了錯誤不要緊,要緊的是有覺察能力可以及時改過,這些淺顯易懂的道理,要做到還真是不容易,所以平時就要養成好的言行習慣,保持覺察。

百家簡介

錢穆,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術界尊之為「一代宗師」,與呂思勉、陳垣、陳寅恪並稱為「史學四大家」。

南懷瑾,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出版代表作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

楊伯峻,著名語言學家,貢獻主要體現在古漢語語法和虛詞的研究方面以及古籍的整理和譯註方面。

傅佩榮,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中國講師網500強品牌講師。

慈懷新書

《把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入手了嗎?


推薦閱讀:

《論語》原文及其全文翻譯(二十四)
《論語》禮樂思想新探
《論語 · 為政第二》講要選錄-02
早課 |《論語》里仁篇 02
《論語》〔里仁〕篇第九章【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