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佛法的生命觀

佛法的生命觀

佛講萬事萬物都有成、住、壞、空,生命也一樣,既有生,就有死。現代社會雖有各種尖端的科技成就,但是對於死亡及死後發生的事缺乏真正的認識。 佛法認為,恐懼死亡的原因,首先是人們在死亡問題上存有斷見。斷見就是認為死後一切都歸於幻滅。這種斷滅論使人變得非常現實:既然人死後一切金錢財富、名利權勢都將喪失,那麼能抓住的只有眼前的享受。 由此心態驅使,如果這人好吃,就要嘗遍天下美食;如果這人好名,就會不惜代價求名;如果這人好權,就會不擇手段爭奪。我們仔細觀察社會,這種人大有人在。 斷見給人一種非常大的壓迫感,促使人們陷於對現實生活無休止的爭奪。每個人都錯誤的認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必須好好把握。 這種否定死亡的觀點,不僅給個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甚至還影響到整個地球。人們做事情就沒有長遠目標,只顧眼前的利益。比如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最後還是人類自食苦果。 雖然當今社會器物的發明與創造日新月異,政法制度日臻嚴密,但是文明與野蠻仍然是並駕齊驅,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也就是對死亡的斷見論。第二個原因是生命的脆弱以及無常的迅速。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各種天災人禍對生命很容易造成危害。特別是當今人類面臨的災難非常多。比方說環境污染、水資源缺乏、惡性病的流行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製造與蔓延、放射性元素的擴散,還有社會治安的惡化、交通事故頻繁發生,我們只要環顧世界,這些現象隨時隨處可見,生命就是這麼脆弱。所謂人生無常。 無常是什麼呢?我們一般不會意識到這個無常,但事實上任何生命從出生開始就一步步走向死亡。對於這個狀況,很多人有一種掩耳盜鈴的心態。我們上晚課的時候,有一段普賢菩薩的警眾偈說得非常好:「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年輕人往往把自己的生命想像成處在一種無限期的狀態當中,以為來日方長,這是錯誤的。佛法把人的壽命比做行雲流水,比做朝露,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第三個原因人們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亡後往哪裡去。人死後到底是不是什麼都沒有了?佛法告訴我們死亡並非終點,生和死是一個整體,死亡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也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上的一面鏡子。實在說來,每個人到這個世界之前,生而復死,死而復生,不知道經歷過多少遍了。死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過程和感受又是如何?從佛法看,我們的生命是由一系列連續不斷的意識構成的。最初的一個境界是生有意識,最後的一個境界是死亡意識,在兩者之間有一個境界,叫做中陰,是一個由舊變新的境界。它是由極微薄的四大和合而成,知覺力是活人的7倍,記憶力是活人的9倍,狀貌類似於生前的肉身,身高大約相當於5、6歲的小孩,有黑白兩色,以香氣為食。我們凡夫的肉眼看不到它。人剛剛死亡之後的頭幾個星期中,中陰身有自己是男人或者女人的印象,一開始並不知道自己死了,看到家裡的親人,會試著和他們講話,或者摸他們的肩膀,但是想盡了辦法也不能引起他們的注意,這時中陰身會難過。由於業力的緣故,中陰身沒辦法保持不動,只要一起念頭,馬上就不停地飄動,非常地惶恐,想方設法去尋找庇護所。在中陰身的前21天,亡者有強烈的前世印象,那麼親人幫助死去的人,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為死者助念、行善、做佛事,死者會得到利益。中陰身一般是49天,有長有短,直到與未來的父母親產生業緣。但有兩種人不需要在中陰身等待,他們業力的強度可以把他們立刻吹到下一世,哪兩類人呢?一種是生前行大善,他們的心識里已經有良好的基礎,所以可以直接轉生到善道;第二種是大惡,生前造惡業太多太重,死後迅速墮入三惡道。中陰身完全暴露在習氣業力之下,所以不管是活著也好,進入中陰身狀態也好,起決定作用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個正面的念頭會把自己帶到聖境;一個負面的念頭又可以使中陰身處於極大的痛苦之中。所以我們在中陰身階段所遭遇的一切都逃不了過去思想、語言和行為的影響,如果人不在活著的時候修正十惡的習氣,那麼你的心就會受到惡習的控制,中陰身階段很容易變成習氣的犧牲品。由此看出死亡不是滅絕,而是另一期生命的起點,生命本身就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過程。每一期生命前後相接,構成因果關係,過去世的活動是「業」,今生種種遭遇是「報」;今生的活動又造業,來生還承受果報。業力貫通三世。這就是佛法所謂的「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三界六道芸芸眾生,生死輪迴循環不已,無非是眾生自心所造,自心所現。死亡是早晚都要面臨的事實,如何正確對待死亡?我們要做到有恃無恐,有些什麼辦法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和了解無常。無常是靠不住的,一個人無論權勢多大,多麼出名,最後都要離開世間。但是一般人容易陷入四顛倒當中。 一是常顛倒,認為世間有常,有永恆的事物,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關係。比方說作家、藝術家看到生命繁衍不息,於是錯誤的把愛情描寫成永恆的。 二是樂顛倒,佛法講人生是苦,但人們往往只貪圖快樂,忽略痛苦,這也是一種顛倒。人生雖然有快樂,但是世間所有的快樂都是痛苦的根源,五欲的快樂是無常的。 三是我顛倒,人身由四大合和而成,並沒有一個實在的主體,但凡夫認為有一個主宰,就是「我」,認假做真。我們想一想,從生下來到現在,這個「我」已經發生了多少變化。比方說我們3年前見過一個孩子,3年後可能就認不出來了。四是凈顛倒,很多人認為我們的身心是純凈的,認為只要多行善事就可以了,不需要學佛,不需要宗教,這就是一種凈顛倒。凡夫認為身心清凈,所以對身心生起貪念執著。這四種顛倒也就是對無常的錯誤認識。一切事物都有生死。例如眼前的這個杯子,它也有成住壞空,宇宙間的一切都是這樣,凡是有形成的就會有消亡。無常是共相,人人都會遭遇。它無所不在,不只是在外在的世界,而且我們的心念、情感都是無常的。《金剛經》裡面講得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它提醒我們事物就像夢幻、泡影、露珠、閃電一樣,都是無常的。我們要認識人生的真理,坦然面對死亡,首先就要承認無常的觀點。看清無常,死的時候就容易放下;看清無常,生活中就容易突破執著。無常是不是很可怕呢?其實萬事萬物,包括我們人本身的變化並不可怕。眾生因為有貪念,才會害怕,才會有痛苦。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死得安詳,那我們首先要學會活得安詳,在活著的時候要培育安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死亡的最後一刻做到坦然,因為坦然的原故,就多了往生善道的因緣。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暴力,我們的心總是被憤怒、嗔恨、恐懼所控制,我們就不可能死得安詳。怎樣活地安詳呢?最好的辦法是清凈身口意,息滅貪嗔痴,佛法的四聖諦、十二因緣理論以及禪修等種種修持,都是如實關照人生現實的法門,我們只有把它落實到具體生活中,那麼生與死就在我們的心中。佛陀曾對波斯匿王說:「無常好像一座大山,你所擁有的權勢、財富都不能阻擋這座大山從四面八方向你壓過來。」所以逃避是徒勞的,應該一開始就認識到大山會壓過來。佛陀談死與一般人談死有本質的區別。世間人貪生怕死,態度非常消極,並且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等待,談不上任何對策。佛法教人正視死亡,對死亡要有正確的了解和對待,要充分認識生死規律,做到有備無患。當年佛陀出家就是因為恐懼生老病死,於是出家學道。印光大師為了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將「死」字貼在自己的房間里。西方存在主義哲學家海德格爾說:誰以最大的悲觀態度看待自己的將來,誰就把改善人類前途的關鍵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對於死亡這個遲早要面臨的事實,佛陀教導我們,早做準備比那種談死色變,惟恐避之不及的態度,甚至是不敢承認、強作達觀要積極得多。面對死亡,我們要冷靜地反思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把對死亡本能的畏懼轉為理性的畏懼,由畏懼激發自己產生一種戰勝死亡、超越死亡的決心。一個人如果把死亡的問題常常掛心上,那麼你就會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俗話也講: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們的人生也會由此過得更加充實,更加喜悅。一個人只有正視死亡,才能真正做到臨死不懼,甚至超越死亡。馬祖臨終時,弟子問他:馬大師,今日感覺如何?馬祖說:日面佛,月面佛。這暗示了生和死不是對立的。如果能看穿生死不二,自然可以超越死亡。明白了道理以後,我們要在生活中轉為一種修養,也就是平時要下的功夫。歷史上有許多僧人、居士對待死亡能夠走得非常的瀟洒,也是靠平時的修養,才能在最後有那樣的境界。
推薦閱讀:

新鮮出爐:佛法竅訣排行榜
為什麼釋迦摩尼佛沒有形成自己佛國凈土?
戒行與智慧有什麼關係?
如何獲得佛法正見

TAG:生命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