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任總統】第十六任 偉大的民主主義者-亞伯拉罕·林肯

亞伯拉罕·林肯 Abraham Lincoin

生卒年月:1809. 2.12~1865.4.15

總統任期:1861.3.4~1865.3. 4 1865.3.4~1865.4.15

所屬政黨:共和黨

林肯是美國偉大的民主主義政治家。他出生於社會低層,具有勤勞、儉樸、謙虛和誠懇的品格。他進白宮後,在奴隸制等問題上,政界發生傾軋,國家出現分裂,遇到了很多困難。在日常工作中他不顧個人安全,每天擠出大量時間接見群眾,聽取申訴,儘力解決他們的問題。在他任職期間,由於各種反動勢力的影響,政策上有過躊躇和動搖,但在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推動下,能夠順應歷史潮流,最終簽署了著名的《解放宣言》,解決了當時美國社會經濟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四年國內戰爭中,他親自指揮作戰。領導聯邦政府同南部農場奴隸主進行了堅決鬥爭,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有力地推動了美國社會的發展。由於林肯在美國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人們稱讚他為「新時代國家統治者的楷模」。

出身貧寒

1809年 2 月 12 日,肯塔基州霍金維爾附近密林中一所圓木蓋成的簡陋小屋裡誕生了一個男孩。屋子的主人是英國移民後裔托馬斯·林肯和妻子南希。他倆為了紀念孩子的祖父,給他取名為亞伯拉罕·林肯。托馬斯是個拓荒者。亞伯拉罕從小幫助父親開荒種地,在勞動中鍛煉了體質,培養了純樸的個性。他從小渴望讀書識字,常常藉助火光用炭塊在木板上練習書寫。由於沒有條件到離家很遠的地方求學,他的整個童年只斷斷續續地上過不到一年學校。他頑強刻苦地自學,不斷獲得各種知識,成為家中第一個有文化的人。

小林肯同附近莊園的黑奴交上了朋友,非常同情他們的遭遇,要求父親解釋: 「為什麼奴隸主對待奴隸如此粗暴殘酷?」父親完全理解兒子的憤慨,也對奴隸制度十分不滿,可是回答下了這個問題。

1816年冬,林肯全家為窮困所迫遷至印第安納州的西南部,仍然以開荒種地、放牛、打柴為生。兩年後的秋天,林肯9歲的時候,一向鼓勵和支持他讀書的母親不幸病故,家庭境況更艱難。一年後,父親和一位寡婦結婚。

繼母慈祥勤勞,對待前妻的兒女如同親生,林肯也敬愛後母,稱她為「天使母親」。年輕的林肯為了幫助家庭克服經濟困難,當過俄亥俄河上的擺渡工、種植園僱工、店員和木工等等。18歲那年,他為一個船主僱用,與人同乘一隻平底駁船裝運貨物順俄亥俄河而下,航程千里直達奧爾良,這是林肯第一次看到一個擁有4萬人的城市。次年再次航行到了新奧爾良,當地奴隸販子殘酷迫害和侮辱黑人的情景使他大為震動,他對夥伴們說:「等到我有機會來打擊奴隸制度的時候,我一定要徹底粉碎它。」後來,他的確為此而奮鬥,甚至甘願獻出生命。

1830年林肯一家再次往西遷移,到了伊利諾斯州的柯爾斯縣。這時林肯即將滿21歲,他決定離開父親獨立生活。開始時是在紐薩勒姆村一個小店裡當夥計,管理貨棧。不久,林肯為人誠實的故事就四處傳開。傳說他為了退還顧客多付的幾分錢,步行了6英里路;為了補足顧客四盎司(約二兩)茶葉,追趕顧客許久等等。後來小店破產,他就失業了。

1832年林肯應徵入伍,並被選為志願軍小隊長,攻列印第安人。打過幾仗後戰爭結束,他又回到紐薩勒姆。當地居民推選他為伊利諾斯州制憲會議的議員候選人。林肯作了生平第一次政治演說,他說:「先生們!同胞們!我是貧民亞伯拉罕·林肯。我的主張像一支古老歌曲一樣簡短。我擁護建立國家銀行,贊成改良內政制度和實行保護關稅。」他的觀點符合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雖然這次演說是成功的,但他卻沒有當選。

林肯在 25 歲以前一直沒有固定職業,也沒有社會地位。他接近普通人民,深知他們的貧困和不幸,同情他們的苦難,樂於為他們辦事。他當過土地測量員,精通技術,經常被人情去解決地界糾紛。寒冬臘月,鄰人用破布裹腳當鞋子,他就用自己劈柴掙來的錢買鞋子送去。人們喜愛他,稱他為 「誠實的亞伯」、「我們最善良的朋友」等等。他堅持讀書,博覽《美國歷史》、《希臘羅馬偉人傳》、《羅馬帝國興亡史》、莎士比亞的全部著作、拜倫的詩等等,每讀一書必做摘記。1833年5月,林肯在紐薩勒姆鄉當郵務員,他利用這個機會,閱讀各種報刊,觀察政治動向,注意研究政治和社會生活。人們稱他為「最有學問、最有智慧的朋友」。

進入政界

1834年8月伊利諾斯州舉行議員選舉,25歲的林肯當選,這是他第一次獲得政治職位,領到有生以來最高的薪金,從此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選舉之後,他繼續管理鄉郵政所,間或從事測量工作,並在好友斯圖爾特律師的影響下進一步鑽研法律。不久,林肯告別了紐薩勒姆,前往伊利諾斯州新首府斯普林菲爾德。這時他已是州議會議員、議會的輝格黨領袖以及持有開業證書的律師了。

1837年林肯在普林菲爾德先後同斯圖爾特,比爾·赫恩登合辦律師事務所。他們所在的巡迴審判區管轄15個縣,林肯經常熱情為貧民辯護而分文不取,同這個地區的各階層人民廣泛接觸,以正直和廉潔而出名。

1839年林肯結識了肯塔基州一位議員的女兒瑪麗·托德,她當時21歲,受過高等教育,有才華而活潑。他們於1842年11月結婚,以後共養育了四個兒子。

不久林肯以輝格黨員身份競選國會眾議員,對手是民主黨人彼得·卡特賴特。選舉結果林肯獲勝,共得6340票,卡特賴特為4829票。林肯在國會的任期從1847年12月開始,他攜帶妻兒前往華盛頓上任。

1845年美國吞併了得克薩斯。 1846年美軍越過格蘭得河,侵入墨西哥境內,進行了兩年的戰爭。美墨戰爭以美國奪得大片土地而告終,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亞利桑那、猶他、內華達、俄勒岡,華盛頓、蒙大拿以及科羅拉多、懷俄明、堪薩斯等州的一部分,南部種植園主支持這場戰爭是為了擴展棉花種植業和擴大奴隸制區域,同時也是為了增加南部在參議院內的席位。林肯反對這種侵略行為,由於在這個問題上持反對態度,他在一屆眾議員任職期滿後,拒絕再度競選,回到斯普林菲爾德重操律師業務。 1849 年至 1854 年間他走遍了整個伊利諾斯州,對群眾有了更深的了解。

反對奴隸制

從19世紀中期起,奴隸制逐漸成為美國國內經濟、政治生活發展的嚴重障礙。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北部資產階級迫切需要推翻南部種植園主的統治,以便獲得自由的勞動力和銷售市場,南北矛盾日趨尖銳。 1854年奴隸制的擁護者廢除了《密蘇里妥協案》,不顧法律上和地理上對奴隸制的限制,力圖依靠武裝匪徒在堪薩斯州推行奴隸制,由此引起了1854年至1856年的堪薩斯內戰。馬克思曾把堪薩斯內戰稱為美國內戰的開端。這次內戰,一方面促進了共和黨的誕生,另方面引起了民主黨的分裂。堪薩斯內戰期間,原來的自由黨和民主黨中的資產階級, 包括1848年新成立的自由土壤黨人和其他廢奴主義者在1854年成立了共和黨。共和黨代表了北部資產階級的利益,提出比較進步的政綱,主張實行保護關稅,保障人民可以低價購買土地的宅地法案,反對將奴隸制擴展到新的地區,提出了言論自由、勞動自由、人身自由等政治口號。 但另一方面, 共和黨又譴責主張用暴力解放奴隸的約翰·布朗所組織的哈潑斯渡日起義(他起義失敗,被判處絞刑),政治上呈現右傾趨勢。林肯這時重新投入了政治活動,他參加了共和黨,不久就成為這個黨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1856年6月,共和黨第一屆全國代表大會在費城召開,林肯自己並未出席,但被選為該黨副總統候選人。儘管後來沒有當選,但獲得的選票並不少,在全國已享有一定的聲望。

1858年,林肯和道格拉斯分別由伊利諾斯州共和黨和民主黨提名為國會參議員候選人,雙方在競選期間就奴隸制問題進行了七次公開論戰,這是當時全國性大辯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道格拉斯是民主黨的著名活動家、白種人優越論者。他一方面高唱平民主權原則,主張在新地區內可由居民自行決定是否允許存在奴隸制;另方面又表示同意最高法院可行使聯邦的權力,宣布在新地區實行奴隸制的法律。這就是道格拉斯在奴隸制問題上的兩面派態度。林肯則認為奴隸制最終是應消滅的,主張修改逃奴追緝法,並支持先在首都華盛頓對奴隸主進行賠償的辦法消滅奴隸制。林肯在論戰中發表了強調「一個分裂的家庭不能長久」的著名演說,指出必須維護聯邦的統一。這次演說引起了全國的重視和注意。但道格拉斯使用詭計並花了巨額競選費用,奪取了參議員席位。暫時的失敗鍛煉了林肯,他堅信自己是正義的。此後兩年林肯走遍全國,堅持不懈地宣傳國家統一和反對奴隸制的主張,受到群眾的熱情支持。

當選總統

1860 年 5 月,伊利諾斯州的共和黨州代表會議提名林肯為總統候選人。一個星期後,在芝加哥舉行了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林肯擊敗對手西華德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緬因州的參議員共和黨人哈姆林當選為副總統候選人。大選在1860年11月舉行,選舉結果共和黨獲勝,林肯當選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然而在南部的十個州里,他沒有得到一張選票。儘管如此,他的勝利意義重大,因為在建國以來的 72 年間,南部種植園主左右聯邦政權達50年之久,林肯的當選,結束了他們對聯邦政權的控制。

林肯當選總統後,南北矛盾迅速擴大,全國形勢急轉直下。瘋狂的奴隸主們百般辱罵林肯,揚言「不管後果如何,要麼血染波托馬克河,要麼把北美大陸上的自由一掃而光;南部決不會在亞伯拉罕·林肯就職這種侮辱和可恥的事情面前屈服」。他們在亞拉巴馬州的一次集會上,甚至打出了「反抗林肯就是服從上帝」的旗號。

1860年的最後幾個月發生了多起種植園主的叛亂事件。南部各州不斷醞釀退出聯邦。 南卡羅來納州的任過六屆國會眾議員和一屆參議員的羅伯特·馬恩韋爾·雷特首先於1860年12月在查爾斯頓召開了秘密會議,通過決議宣布南卡羅來納州脫離聯邦。接著,靠南端的六個植棉州先後退出了聯邦,加入南卡羅來納州的分裂陣營,組曠「南部同盟」,推選密西西比的大種植園主傑斐遜·戴維斯為臨時總統。「南部同盟」的「憲法」規定廢除保護關稅制,宣布決不通過任何一項廢除或限制黑奴占有權的法律。

這時,南部的參議員、眾議員紛紛離開國會,許多官員向政府遞交辭呈,不少部隊的軍官準備辭職,南部州長們都在調遣軍隊。在這種情況下,《紐約先驅報》發表社論,敦促林肯不要就任總統,讓位給某個南北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全國性人物。該報還威脅說,林肯如果堅持到華盛頓宣誓就職,將是走進「恥辱的墳墓」,也許要遭到刺殺等等。對此,林肯在《紐約論壇報》上發表了一項聲明,表示不能坐視聯邦政府遭到毀滅,表示寧死不作讓步,也不以妥協換取權力,因為權力是憲法授予的。

內戰開始

1861年 2 月 11 日,林肯依依不捨地告別了斯普林菲爾德。他對前來送行的朋友們說:「准都不能體會我離別時的悲傷。我的一切都歸功於這個地方和大家的關照,我在這裡住了四分之一世紀,由一個青年成為一個老人了(林肯時年52歲)。現在我要走了,我肩上的責任比當年落在華盛頓肩上的更重要。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回來,也不知道是否能夠回來……我向你們親切地告別。」

在前往華盛頓的路上,他一再謙虛地表示自己是出身貧寒的總統,但卻要完成比任何總統都艱巨的任務。當專車途經匹茲堡時,弗里敦鎮的一個挑煤工人在人群中大聲喊道:「亞伯!人家說你是全國最高的人,但是我不相信你比我高。」林肯回答說:「你到這兒來,讓我們比比看。」這個穿著勞動服,滿身灰垢的工人穿過人群走上前來,和總統背對背地站在一起——他們正好一樣高,群眾立即歡呼起來,兩個高個子高興地彼此握手。林肯此舉受到一些人的諷刺。他們說什麼「一個知名人物居然和挑煤工人打交道,以後國家會弄成什麼樣呀」?

林肯路經紐約州西田鎮時,特地在人群中找到了一位不曾見過面的小姑娘。這個小女孩在林肯競選總統時,曾給他寫信,建議他留起連鬢鬍子,說那樣會使林肯更有風度。這時林肖對她說:「你看,我聽了你的話,留起了大鬍子。」

林肯冒著沿途可能遇刺的危險到達華盛頓,於3 月 4 日宣誓就職。4 月14日「南部同盟」奪取了聯邦的薩姆特炮台。這是南方不宣而戰。林肯原來試圖對南方進行安撫的做法已經無濟於事,便於次日正式宣布鎮壓南方的叛亂。南北戰爭從此展開。

南北戰爭從1861年4月開始,到1S65年4月「南部同盟」的李將軍在阿波托克斯投降之後不久結束,持續了四年。戰爭之初北方內部的意見有分歧:馬克思主義昔和激進的廢奴運動者主張徹底廢除奴隸制。代表新興工業資產階級利益的共和黨激進派雖然也主漲消滅奴隸制,但在制定聯邦政府重大政策方面不能起主導作用。以林肯為代表的共和黨中的大多數認為當時首先要維護聯邦的完整統一,而解決奴隸制問題是次要的,因為他們擔心邊疆各州(這些州也存在奴隸制)倒向「南部同盟」。聯邦政府內部還有一小批右翼分子,如紐約和其他城市的銀行家和商人,他們在南部有巨額投資和貸款,因而和南部奴隸主相勾結,進行陰謀活動,一有機會就興風作浪。此外,北部還有被稱為「銅頭蛇」(北美的一種毒蛇)的北方民主黨主和派和南方串通一氣,擔心失去南方的棉花會影響北部的工業發展,因此也對政府施加各種壓力。戰爭開始時林肯自任陸海軍最高統帥,作戰一年後,由於北方意見分歧以及林肯政府的政策動搖不定,北方在軍事上處於劣勢,節節敗退。相反,南方奴隸主所發動的戰爭雖然是非正義的,但由於嚴格實行證兵怯,強迫黑人從事生產勞動,動員白人參戰,並在一開始就先發制人,對北部進行猛烈襲擊,因此戰爭初期獲得了局部的勝利。

動搖妥協

在南北戰爭進程中,美國馬克思主義者人數雖然很少,但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北部的自由黑人、從南部逃亡到北部的黑人、廣大的工人、小生產者、小資產階級廢奴主義者以及一小部分工業資產階級都要求徹底粉碎奴隸制度。廣大革命群眾要求把代表南部奴隸主利益的民主黨人從政府機構和軍隊中清洗出去,實行民主改革,用革命的方式進行戰爭,以保證戰爭的勝利。

林肯傾向於中間派,在奴隸制問題上他總是謹慎小心,避免堅決的行動,希望在憲法範圍內和解。最初他並不要求徹底消滅奴隸制,僅僅反對把這種制度擴展到西部領土,以後林肯認為只能逐步釋放奴隸,並應對奴隸主作經濟賠償。1864年4月6日,林肯政府通過法令,廢除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奴隸制,規定奴隸主每釋放一名奴隸可得到補償金三百美元。林肯有時還阻止主張解放奴隸的重要行動,例如當時的西線總司令弗里蒙特於 1861 年 8月宣布嚴懲叛亂通敵分子,沒收他們的財產,並解放他們的奴隸,但林肯害怕驚動邊界蓄奴州中「忠誠」於聯邦的奴隸主,並擔心「南部同盟」分子報復,下令撤銷弗里蒙特的職務。弗里蒙特是第一個採取解放奴隸行動的北部將領,政府中的右翼分子千方百計想要把他除掉。林肯終於屈服於這一部分人的壓力,簽發了撤職令。1862 年 12 月,林肯正式宣布,任何脫離聯邦的叛逆州, 只要其居民中宣布效忠聯邦的人數達到1860年具有選民資格的入數的10%,井承認國會所制定的法令,就可以重新加入聯邦。這是對南方奴隸主相當大的妥協。 1864年7月林肯提出除曾充任「南部同盟」政府高級官吏和高級軍官者外,「南部同盟」的其他人,都可經過宣誓效忠聯邦的手續獲得特赦。在林肯看來,南部參加叛亂的各州並不需要實行政治民主化。如果真的這麼做,南部黑人的土地權、選舉以及其他民主權利則都沒有保障。聯邦政府的軟弱,鼓勵了北部主和勢力,他們主張隨時與南方奴隸主妥協,立即停戰。西北部雖有廣大人民投入反對奴隸制的戰鬥,但「上層」人物多半是由南部遷來的白入後裔,他們害怕黑人在獲得解放後湧入本地,損害他們的利益,寧願與主和的民主黨人結合在一起,阻撓戰爭的徹底勝利。

戰爭的第一階段,由於林肯政府在重大問題上學棋不定,造成軍事上的失利,引起人民群眾的不滿。在紐約和其他大城市,人民不斷遊行示威,著名的廢奴領導溫德·菲利浦以鋼鐵般的意志,冒著生命危險,到處奔波,發表主張消滅奴隸制的演說,抨擊政府動搖不定。

《解放宣言》

在全國人民的推動下,林肯政府採取了一些果斷措施,包括撤掉一再使聯邦軍遭受挫折的聯邦陸軍總司令喬治·麥克萊倫,在軍隊中進行肅反,允許黑人蔘軍等等。 1862年 5 月 20 日,林肯頒布了宅地法案,允許連續耕種西部無主土地達五年的農民,只繳付 10 美元證件費就可獲得 160 英畝土地。宅地法還使不需繳納絕對地租的農場得到了較大的發展,為美國農業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這一措施是消滅奴隸制的第一步,因為對奴隸主來說,他們已經無望再獲得西部土地了。

戰爭需要黑人參加,發展中的經濟需要新的勞動力,全國要求解放奴隸的呼聲日益高漲,廢除奴隸制已刻不容緩。 1862年 9 月 22 日,林肯終於發布了舉世聞名的第一個《解放宣言》,也稱作《初步解放宣言》。以後,當林肯於1862年底握筆在手簽署稍作修玫的《最後解放宣言》時,他莊嚴地表示「在我的一生中,從來沒有比此刻簽署這一文件時更加相信自己是正義的」。宣言在報上公布後,北部人民遊行示威,載歌載舞,徹夜不眠。林肯由於頒布了這些革命法令而進入了世界偉人的行列。馬克思認為這個文件是 「自成立聯邦以來,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件」。《解放宣言》規定自1863年1月1日起,南部參加叛亂的所有種植園主的奴隸,被視為自由的人民,都有參軍的權利。從此, 400 萬奴隸獲得了解放,成為「南部同盟」後方反對奴隸主的同盟軍。將近19萬被解放的奴隸參加了聯邦軍隊,活躍在聯邦的各個戰場上,給南部以沉重的打擊。

功成遇害

林肯按預定計劃於1863年1月1日發表了第二個《解放宣言》,即《最後解放宣言》。在這以後,內戰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北部從混亂的防禦局面中解脫出來,轉守為攻。

在東線戰場, 1863年 7 月 1 日聯邦軍在葛底斯堡大會戰中擊敗南軍,扭轉了戰局。同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舉行國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禮。林肯應邀發表演說。全文只有十句話,用了三分鐘時間。當一個攝影記者手忙腳亂地作好準備時,林肯已講到「民有、民治、民享」。演說到此結束,這位記者沒有來得及攝下這個有意義的鏡頭。這篇號召為自由而獻身的演說引起了轟動,美國報紙說他過去演講時語病百出,這次完全出人意料,演說「感情深厚,措詞精練,樸實、優雅,行文完美無缺」,堪稱「演說的典範,是一篇譽滿全球的演說詞」,將「永垂青史」。

在西線戰場,聯邦軍隊打通了密西西比河大動脈,切斷了「南部同盟」的大西洋沿途諸州與墨西哥諸州的聯繫,使「南部同盟」的軍事力量受到沉重打擊。此後,聯邦在付出很大犧牲後又繼續取得了幾次戰役的勝利。1864年3月林肯委任格蘭特為陸軍中將,4月向南部波托馬克河全線發動最後攻勢。6月,南部李將軍被迫退居彼得斯堡。

1865年4月9日李將軍率部投降,不久,南、北卡羅來納州的同盟軍也全部投降。幾周內,南北戰爭宣告結束。這是美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是獨立革命的延續與深入,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因而也被稱為美國「第二次革命」。 1918年 8 月 20 日列寧在《給美國工人的信》中曾高度評價這次戰爭,指出南北戰爭具有極大的、世界歷史性的、進步的和革命的意義。他還在這封信中強調,「為了推翻黑奴制度,為了推翻奴隸主的政權,就是使全國多年進行國內戰爭,遭到同任何戰爭分不開的無窮的破壞、摧殘和恐怖,也是值得的。」

北部的勝利維護了以聯邦為形式的國家的統一。在戰爭期間,林肯還制訂了新的關稅法,設立了國家銀行,鼓勵移民,開始興建橫貫大陸的鐵路等,這些民主改革措施,為工業的迅速發展鋪平了道路,為 90年代美國工業生產躍居世界第一位打下了基礎。林肯感到禁止奴隸制度在憲法中尚無依據,擔心根據《解放宣言》獲得自由的黑奴會再次淪為奴隸,因此,他極力主張修改憲法。 1865年1月,國會通過了憲法第十三條修正案。這是他對解放黑奴鬥爭的又一貢獻。

在內戰時期,林肯工作紛繁。為了整頓政府,他在1639名官員中,撤換了1457人。他處理問題秉公而堅定。 例如, 事實證明約翰· 那比爾是幫助 「南部同盟」的間諜和海盜。在耶比爾被判死刑後,一大幫頭面人物出來說情,他們通過總統的私交來影響總統,但結果還是失敗了。

林肯對自已要求嚴格。有一次他站在旅館陽台上檢閱部隊。突然大雨滂沱,士兵渾身濕透。站在他身邊的人勸他進屋躲雨,他回答說:「既然士兵受得了,我想我也受得了。」1863年,他說服妻子讓兒子羅伯特參軍。他對妻子說,「瑪麗,多少可憐的母親已忍痛作出了犧牲,送走了她們的每一個兒子,而且永遠失去了他們。」兒子參軍後,他又寫信給部隊司令官要求不要讓羅們特當軍官。作為總統,林肯年俸為25000美元,但是,他在四年中,用這筆錢購買了75000美元的國家公債券。

1864年 11 月 8 日,在尖銳的政治鬥爭形勢下舉行了四年一度的總統選舉。由於北部轉敗為勝,以及左翼力量對全國聯邦黨(共和黨人為了爭取民主黨人的支持而暫時改用的名稱)的支持,林肯以壓倒優勢的票數擊敗了他的對手民主黨的喬治·麥克萊倫而再度當選為美國總統。

南北戰爭期間,南部奴隸主放火燒毀種植園,使南部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後,恢復經濟成為全國最迫切的任務,林肯準備醞釀重建南部的計劃。1865年 4 月 14 日內閣會議結束之後,林肯為了恢復疲勞,偕夫人前往華盛頓戲院觀看三幕喜劇《我們的美國表親》。晚上約10點半,正當演出達到高潮時,在內戰中同情南方的名演員約翰·威爾基斯·布斯經過周密準備,右手持槍,左手持刀,潛至林肯包廂後面,一槍擊中林肯後腦。林肯應聲倒下,昏迷不醒,經過一夜搶救未能脫離危險,於1865年4月15日清晨逝世。林肯逝世後。全國人民深為悲痛,許多城鎮的哀鍾長鳴。從華盛頓到斯普林菲爾德的墓地,沿途群眾以各種方式表達時林肯的崇敬與懷念。馬克思在《國際工人協會致安德魯·約翰遜總統的公開信》中,給予林肯很高的評價。他指出「這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革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難者倒下去之後,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馬克思在1862年10月為《新聞日報》寫的《北美事件》中還說:「在美國歷史和人類歷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

林肯一家

林肯的夫人對丈夫熱誠而真摯。但是反對林肯的人指責她生活奢侈,誣陷她有通敵之嫌(因她出身於南部肯塔基州的望族),使她非常苦惱,精神備受折磨。以後又由於三子威廉的夭折,再次受到打擊,長期處在悲傷憂鬱之中。林肯不幸被刺身亡後,她在極度悲痛中遷回斯普林菲爾德。 1871年幼子托馬斯去世,至此她的精神病更趨嚴重。 1875年長子羅伯特將她送往療養院,一年後出院到國外休養。 1880年回到斯普林菲爾德, 1882年病逝,比林肯多活了17年。

林肯夫婦共生四個兒子,長子羅伯特·托德·林肯(1843年至1926年)是四個兒子中唯一長壽者,南北戰爭時畢業於哈佛大學,參軍後在格蘭特將軍的部隊里任職, 後任加菲爾總統的陸軍部長。 次子愛德華· 貝克· 林肯 (1846年至1850年),四歲時夭折於斯普林菲爾德。三子威廉·沃利斯·林肯 (1850年至1862年),十二歲時病死於白宮。幼子托馬斯·林肯(1853年至1871年),是林肯最寵愛的孩子。托馬斯從小熱情活潑,淘氣可愛,他和林肯之

間真摯的父子之情使總統在最痛苦的戰爭年代得到不少安慰與快樂。林肯被刺身亡時托馬斯年僅12歲,不久隨母遷回斯普林菲爾德,6年後先其母而病故。

推薦閱讀:

美國籍巴西女畫家Maria.Nash繪畫欣賞
美國新移民如何為父母申請旅遊簽證延期
阿喵和小白的美國大選對話錄(下篇)
美對朝『斬首行動』計劃曝光!一旦開戰,美軍會選用哪種模式?
「雙非」學子美國「公立常春藤」大學逆襲之路

TAG:美國 | 主義 | 偉大 | 總統 | 亞伯拉罕·林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