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南懷瑾(下)
06-10
第一章 大乘廣五蘊論---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由包卓立發起的這門課,到現在為止,也講了一、二十天了。現在該做結論了。但要做結論,首先要了解五蘊的道理,因此抽出安慧菩薩的《大乘廣五蘊論》來討論。 佛學經典有「經」有「論」,「論」是菩薩們引申、演繹佛的教法所作的著作。最初,世親菩薩提出《大乘五蘊論》,安慧菩薩將它擴充,寫了《大乘廣五蘊論》,把五蘊的道理作了仔細的分析。 修行以五蘊為基礎 佛法最重要的就是五蘊論,我們修行學佛,以及任何佛法以外的旁門左道,乃至魔道,一切的修持都離不開五蘊。根據佛法的歸納,生命就是一個五蘊。不管你是修持大乘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還是小乘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都是以五蘊為基礎。在這裡先為大家定義幾個名詞。五蘊就是五個範圍: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六根是根據五蘊分析出來的,指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識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與六根相對應的外在世界是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應六塵,中間靠六識起分別作用。六根、六塵、六識加起來一共十八,叫十八界。之所以叫「界」,是因為六根六識六塵各有它們自己的範圍與界限。與眼相對的是色,與耳相對的是聲,與鼻子相對的是香臭,與舌頭相對的是味道,與身體相對應的是飽飢冷暖等,與識相對應的則是各種各樣的思想情緒,它樣各有各的界限。好比說,耳朵不能看色,鼻子不能聽聲。所以十八界也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生命與外在物質世界發生的作用。六根、六塵合在一起也叫十二根塵。 「蘊」是新譯,梵名塞建陀,是積集的意思,有蘊藏、含藏在裡面的意思。也有人翻譯成五陰,是舊譯,有蓋住的意思。就好像說眾生清凈光明的佛性被蓋住了,不是陽面,而是黑暗、無明這一面。兩種翻譯都對。濃縮歸納來講,六根、六塵、六識,十八界的作用都屬於五蘊的範圍。《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誰都會念,誰都沒有辦法把五蘊空掉,所以說有般若極難。 我們現在研究這個做功夫的課題,會把許多秘密揭穿!因為我們不注重佛教的形式,好像隨便就把秘密都跟你們講了,你們不要因此而不曉得珍重啊!你們沒有多大的因緣和福報聽到佛法,現在聽了,要曉得回報給世界,發心把中、英文都整理出來。不能整理出來,罪過無邊啊!這裡嚴重告訴你們,不要輕易聽過去。 說色蘊 我們先介紹色蘊。用現代的話來解釋,色蘊是物質的、物理的,包括地水火風「四大」。所謂四大也就是四種大類的意思,地是堅固性的,水是溫性的,火是熱能,風就是氣,是動性。兩千多年前,科學還不發達,佛就簡單的把色蘊歸納為四大。嚴格來講,還應該加一個空大,一共是五大,但一般只提四大。 整個五大是屬於物的方面,四大是物質的,空大已經接近物理的了。注意,我們可以看見的天空的那個空是有相的空,屬於色法(色蘊),不是般若的空。我們身體的氣、脈、血、熱能,乃至拙火,都屬於色蘊的範圍。 講到這裡,我要特彆強調一點,一般人以為只有心是不生不滅的,其實物也是不生不滅的!心與物同等的功能!一般人把這一點都忽略了,或者根本就不清楚。諸佛菩薩也沒有直接講這一點,現在我直接明白的告訴你們,物的功能也非常偉大。雖然物的功能很偉大,對修行來講,注重的還是唯心的一面。但是,這樣講並不是說心與物是對立的,心與物其實是同一個根根,是一體兩面,用中國的哲學觀念來講,就是心物一元。但是,世界上的凡夫都困在物這一面,跳不出來,都被物所左右,被物轉動了。正如《圓覺經》上說的,「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所以,不管是大乘佛法還是小乘佛法,第一步都是要解脫物理的困惑,進入心的那一面,然後再用心轉物。 一般人修行打坐,不管是修持佛法,或者旁門左道,或者魔道,搞了半天,都是在那裡玩弄色蘊的變化,沒有什麼了不起啊!連佛法的邊都還沒有摸到呢!比如你坐在那裡盤腿打坐,不管你是修什麼法門,是修顯教還是密宗,乃至觀想什麼東西,反正你是四大這一堆東西堆在那裡對不對?你說,我坐起來這裡舒服那裡舒服,今天有個好境界,很清凈,明天境界不好,不清凈,這都是在色蘊的範圍。所有這些現象都只是說明色蘊在起變化,如果你認為這就是佛法,那是你自己認識不清,自己亂加註解,自我陶醉。 一切凡夫之所以不能解脫,首先就是因為被色蘊困在那裡。不要說佛法,要跳出三界外,就連你自己身體色蘊的三界你都跳不出來。比如說男女性衝動的問題,就與色蘊有關。不是說性衝動完全就是色蘊的關係,而是說色蘊很厲害,引動你的心理起作用。拿我們身體來講,從腳到橫膈膜這一段屬於欲界,男女性關係都是從這裡引動的;從橫膈膜到眼睛屬於色界;從眼睛到虛空則是無色界。 色身轉化的修行次序 如何轉化色身呢?密宗告訴你先修氣,再修脈,第三步修明點與拙火。我們前面研究了那麼多報告,都是在這個範圍里打轉。包卓立找來的那些美國人的資料,更是連拙火的影子都沒有,他們把那些修氣修脈的色蘊里發生的感受,當作是拙火,那是完全錯誤的。 身體四大很難轉變,地大的轉化最難,所以首先要修風大(修氣),修安那般那;風大轉化了以後,再轉化水大(修脈),脈包括血管、所有的微細神經,甚至細胞及遺傳基因;等風大和水大都轉化了,才能引發熱能,才開始轉化火大,修拙火;等這三樣都轉化了以後,才能轉化地大。地大轉化了,才能轉化色蘊的空大。所以這種轉變是有一定的次序的,而要達到這種轉變,達到最後的成就,需要修持各種功德、智慧和加持。 這個修行次序,道家講得很明白,一般人弄不清楚,只是在那裡胡鬧。道家《諸家氣法?元氣論》第五十六卷說: 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從此延數萬歲,名曰仙人。 第五十八卷說: 凡服氣斷谷者,一旬之時,精氣弱微,顔色萎黃;二旬之時,動作瞑眩,肢節悵恨,大便苦難,小便赤黃,或時下痢,前剛後溏;三旬之時,身體消瘦,重難以行;(已前贏弱之候,是專氣初脹所致,若以諸葯,不至於此也)四旬之時,顔色漸悅,心獨安康;五旬之時,五臟調和,精氣內養;六旬之時,體復如故,機關調暢;七旬之時,心惡諠煩,志願高翔;八旬之時,恬淡寂寞,信明術方;九旬之時,榮華潤澤,聲音洪彰;十旬之時,正氣皆至,其效極昌,修之不止,年命延長。三年之後,瘢痕滅除,顔色有光。六年髓填,腸化為筋,預知存亡。經歷九年,役使鬼神,玉女侍旁,腦實脅胼,不可復傷,號曰真人也。 一旬就是十天。修習服氣斷谷的人,開始很難,修習到一旬的時候,人的精氣會變弱,面色萎黃。修習到二旬的時候,肢節都會難過,都會主硬;大便先是硬的,屙不出來,接著是稀稀水水的。到三旬的時候,身體會變瘦弱了,這是氣開始變化所引起的。不要害怕,如果懂得用藥物幫忙,就不至於這麼嚴重了。到四旬的時候,面色慢慢好轉,思想專一,心裡頭也沒有什麼雜念妄想了。如此繼續修習, 到八旬的時候,智慧打開,喜歡寂靜,即使在人世間很繁雜牡胤?也很清凈了.到這個時候,各種方術都懂了,小神通也都有了,什麼葯治什麼病也都知道了。到九旬,人就很漂亮了。等到十旬的時候,就能與宇宙之氣相通、與天地正氣合一了。 修到第六年的時候,氣充滿了,身體比嬰兒還要嬰兒;腸子裡面很乾凈、變成筋了,不過腸子中間還有洞,還可以排泄。如果這時砍了他的頭,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白漿。到達這個程度,自己可以預知生死了,不過要想跳出生死,則還需要繼續修行。 這樣保持戒律清凈,修到第九年的時候,鬼神聽你指揮,天人伺候左右。如果是男的,女天人、空行女就來了,你就不用討姨太太了(眾笑)。如果是女的,就有男性的天人來伺候你了。這時,氣完全充實,不像你們幾位練武功的,兩脅還軟軟的,一抓就完了。最後,修道成功,到達真人境界。 這個服氣斷谷的經驗,都屬於色蘊的範圍,是真實不虛的,一般人只把他當成是道家的經驗,就忽略不注意了。 修行斷谷期間,有時會討厭吃東西,不必擔心,在這個過程中間,可以喝水,偶然也可以吃水果、或者一、二口東西,不過吃多了就會變成毒藥、障礙修道了。 練氣有時候會出汗、發癢、長皰、長膿,那是因為風碰到水,散開了,把身體里的濕氣都逼了出來。用卦相來表示就是(風水)渙卦。反過來是(水風)井卦,表示身上水分太多了,氣調不好,困在身體裡面,會出毛病的。 修氣的時候碰到火,就是(風火)家人卦,像包卓立最近鼻子紅紅的就是這種情況。反過來就是(火風)鼎卦,所以像丹田發熱啊,都是很平常的事,沒有什麼了不起,那不是拙火。再好比說(風地)觀卦,(地風)升卦,氣由下面往上升,這只是從字面上簡單解釋一下,真講起來內容很多。再比如(風山)漸卦,山就是背,這個卦相代表氣在督脈慢慢上升,如果透不出去,說明背部有風,督脈有風趕不出去。反過來就是(山風)蠱卦生蟲了,人會很不痛快,悶悶的。這是補充,現在還只是前奏,還沒有講到五蘊本身呢。 佛說五蘊 下面我們看《大乘廣五蘊論》的第一段。 佛說五蘊。謂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復云何。謂地堅性。水濕性。火煖性。風輕動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 「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大種所造色。」注意啊,梵文的語法與中文相反,與英文一樣,都是倒裝句。按中文的語法應該寫成「色蘊云何」才對。色蘊是什麼呢?色蘊就是四大種,以及通過質量互變,由四大種所變化、所構成的「色」——物質與能量。這個色後面還有解釋。 「云何四大種。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復云何。謂地堅性。水濕性。火煖性。風輕動性。界者。能持自性所造色故。」四大種包括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這裡的「地界」,不是講地方的界限,而是指「地大」的範圍。「水界」是指液體的這個範圍。「風界」是指風大的範圍。地是屬於固體的,具堅固性。水具有濕性,火具有煖性,風具有輕動性。四大各有其範圍,各有各的特性和功能。 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含藏了地、水、火、風四大種性。比如這個錄音機,是人造的化工產品,它有燃燒的功能,所以有火大的種性;溫度高了,它可以變成軟軟的液體,所以它也有水大的種性。依次類推,它還有地大和風大的種性。即便是水果,像西瓜,也可以燃燒,也含有四大的種性。實際上,基因本身就具有地、水、火、風四大種性。 這個研究起來很細緻很科學的,但科學最終一定要歸納到哲學的高度。所以當今世界的科學很需要與哲學再來一次會合,但現在還沒有做到這一點。 《楞嚴經》所講四大 關於四大,《楞嚴經》解釋得最清楚了,以風為例,《楞嚴經》講,「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同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寧有方所,循業發現。」也就是說,四大的本體、那個「性」本來就是空的,而只有真正空了,才能生出妙有,空與有是分不開的。四大本來清凈、自然清凈,它充滿法界,無所不在,而你能了知的那個量,取決於你智慧的大小,依賴那股業的力量,它超越了時間和空間。所以物的功能很大,這是《楞嚴經》秘密的秘密,多少次講《楞嚴經》我們都沒有講這些,因為一般人智慧不夠,聽不懂。他們研究《楞嚴經》,只注重七處征心,只知道在心性方面一功夫,弄不清楚物的這一面。 這裡再補充說明一下。什麼叫作「應所知量」呢?比方說,你功夫好,定力高,你的功能就強,所知量就大。再比如說,你在那裡叫:「哎呀,我的身體好痛啊!」旁邊人叫你忍一下,輕點叫,那個旁邊的人不曉得你痛的程度,你的所知量知道你自己痛的程度,他的所知量不知道。再比如說,小乘羅漢修到最高成就,可以證到空,可以解脫了。他認為那就是究竟,這是他的所知量,他只到達這個程度。菩薩境界的所知量就不同了,就超過這個了。真正到了大徹大悟、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就連「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都是戲論了,那個所知量又不同了。像你們現在聽課,聽同一個理論,同一句話,每個人理解的深淺也都不同,也是「應所知量」的不同。「寧有方所」,意思是這並不是死板一定的。「循業發現」,各人的業力不同,智慧不同,理解的就不同。氣派大的、智慧高的人了解得就多。四大所造色 ,云何四大所造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等。造者。因義。根者。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是為根義。所言主義。與誰為主。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 云何眼根。謂以色為境。凈色為性。謂於眼中一分凈色。如凈醍醐。此性有故眼識得生。無即不生。 云何耳根。謂以聲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耳中一分凈色。此性有故耳識得生。無即不生。 云何鼻根。謂以香為境。凈色為性。謂於鼻中一分凈色。此性有故鼻識得生。無即不生。 云何舌根。謂以味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舌上周遍凈色。有說此於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識得生。無即不生。 云何身根。謂以觸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身中周遍凈色。此性有故身識得生。無即不生。 四大所造出來的這個東西,在地球上來說,就是這個物質世界,在我們人來說,就是我們這個身體。我們每個人的業報不同,所以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這個色也不同。 云何四大所造色。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等。」那麼對於我們人來講,四大所造色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眼睛(眼根)、耳朵(耳根)、鼻子(鼻根)、舌頭(舌根)、和身體(身根),以及眼睛所看的色、耳朵所聽的聲、鼻子所聞的香臭味、舌頭所嘗的味道、以及身體的感觸。注意哦,嘴巴屬於身根,不是舌根。色聲香味觸是我們可以感覺、可以知道的,但是還有一個無法表達的那個作用,叫無表色,關於這一點,下面還會討論到。 地、水、火、風四大各有其界限和功能。各自獨立,水與火不相融,風跟地不相融,《圓覺經》上說「四大性離」,就是這個意思。但是四大又可以混合在一起,造出我們這個人的身體,造出宇宙間的萬物。這初聽起來很奇怪、很奇妙,所以叫做不可思議。這個的後面到底是什麼在起作用呢?下面接著就解釋了。 「造者。因義。根者。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是為根義。」這裡翻譯的不是很高明,但是也已經很好了。他意思是說四大之所以能造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聲、香、味、及觸一分無表色,是因為「最勝自在義、主義、增上義」三個因素。 所謂「最勝自在義」就是那個妙不可思議的、最高明的、最偉大的那個力量,是那個最初的第一因的功能。宗教家們無以名之,只好稱這股力量為神、上帝、佛菩薩。對一般凡夫,也可以叫它「業力」。它可以自在的變化出所有的東西。 「所言主義。與誰為主。謂即眼根與眼識為主。生眼識故。如是乃至身根與身識為主。生身識故。」這個第一因的功能動了以後,還有一個作主的因素叫「主義」。比如一個剛死的人,雖然眼睛還沒有冷卻,因為眼睛(眼根)損壞,那個眼識也就起不了作用。我們活著的人眼睛能看,是因為眼根完好,眼識才有了別作用,所以說「眼根與眼識為主」。同樣的道理,「身根與身識為主」,身體是由地水火風所組成的一團肉,人活著的時候,身識不起作用,身體就會有感覺,人死後,就失去觸的感覺了。什麼是身識呢?比如說,你睡著了,蚊子叮你,你「啪」一聲把它打死了,這時,你的意識不知道,是身識在起作用。再好比說,你們現在聽課,專心一致,意識完全集中在老師這裡,但是身子還有感覺,這種感覺並沒有通過第六意識,這是身識。打坐的時候,身識也會起作用,有人認識不清楚,以為它是魔障、或者菩薩加被、或者特異功能,那都是錯誤的。 「增上義」就是增上緣、助緣,有幫助、另加的意思。好比說,一個人的眼睛漂亮而不近視,就是增上緣好,遺傳就屬於增上緣的範圍。總之,以眼睛為例,眼睛能分別眾多形形色色的作用,是那個眼根「最勝自在義」。「主義」的功能,不近視、漂亮是「增上義」的功能。這三個「義」合攏起來「是為根義」,才「造」出眼根的功能。 眼耳鼻舌身 廣義的心與物包括範圍很廣,五蘊論把這個範圍縮小,主要討論人的生理與心理的關係。為了便於大家理解,首先向大家介紹佛學唯識學的一個名詞凈色根。凈,就是乾淨到極點的意思,凈色根就是色法的那個根根。我們很難找到另一個辭彙來解釋它的意思。當年翻譯這些經典的時候,玄奘法師帶領千餘人,費了吃奶的力氣才找到這個辭。現代科學進步了,我們把生命不斷的細分,發現基因可以決定我們的遺傳,是生命的根本。等到將來,科學進一步發展,人類還可以找出比基因更細的那個生命的根根。目前來講,你們可以暫且把基因假認為凈色根,這樣比較容易理解。你們要注意,密宗里講的紅白菩提也還不是凈色根。 「云何眼根。謂以色為境。凈色為性。謂於眼中一分凈色。如凈醍醐。此性有故眼識得生。無即不生。云何耳根。謂以聲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耳中一分凈色。此性有故耳識得生。無即不生。云何鼻根。謂以香為境。凈色為性。謂於鼻中一分凈色。此性有故鼻識得生。無即不生。云何舌根。謂以味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舌上周遍凈色。有說此於舌上有少不遍。如一毛端。此性有故舌識得生。無即不生。云何身根。謂以觸為境。凈色為性。謂於身中周遍凈色。此性有故身識得生。無即不生。」我們的眼睛這個生理組織所對應的外在境界是色相,它的體性是「凈色」。凈色很難解釋、很難形容,在古代,沒有別的物質可以比喻,把它比喻為凈醍醐,就好像把牛奶提煉所得到的那個牛奶精華一樣。因為有凈色這個體性、這個功能,所以眼睛可以配合眼識看東西。你們可以勉強把眼之凈色理解為眼神經,如果眼神經、或者組成眼神經的那個細胞壞了,眼識就生不起作用了,眼睛就不能看東西了。所以說,「此性有故眼識得生,無即不生。」如果眼睛瞎了,眼根壞了,眼識還是存在的。這一點《楞嚴經》講得很清楚,佛問阿難:眼睛瞎了的人能不能看見啊?阿難回答說:眼睛瞎了的人,眼是不會看的。佛回答說:你錯了,瞎子也會看,只不過他看到的是黑洞洞的,那是眼識的作用,眼識還存在。依此類推,耳鼻舌身意也是一樣的。好比說,有人得一種病,吃東西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就說明他舌頭上的凈色有問題了。再比如說,年齡大又有病的人,身體的一部分凈色死掉了,身體感覺就不會那靈敏了。給你們講這些,是因為這與你們打坐、做功夫很有關係,只有了解了這些,打坐中出現各種境界時,你才能曉得到底是那一部分出了毛病。很多人講自己氣脈動了,有這樣那樣的境界,其實那只是身識所起的作用,還不是真功夫、真般若。這裡主要告訴你,做功夫時有些是生理、物理的變化,有些是心理變化。許多人打坐這些都不懂,都分不清楚,把假的當成真的,那就成了魔障、魔境界。《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有這層意思,只是講得比較簡略而已。 色聲香味觸 云何色。謂眼之境。顯色。形色。及表色等。顯色有四種。謂青黃赤白。形色謂長短等。云何聲。謂耳之境。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俱大種因聲。諸心心法。是能執受。蠢動之類。是所執受。執受大種因聲者。如手相擊語言等聲。非執受大種因聲者。如風林駛水等聲。俱大種因聲者。如手擊鼓等。云何香。謂鼻之境。好香。惡香。平等香。好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順益。惡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違損。平等香者。謂與鼻合時無所損益。 云何味。謂舌之境。甘。醋。咸。辛。苦。淡等。云何觸一分。謂身之境。除大種。謂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饑渴等。滑謂細軟。澀謂粗強。重謂可稱。輕謂反是。煖欲為冷。觸是冷因。此即於因立其果稱。如說諸佛出世樂。演說正法樂。眾僧和合樂。同修精進樂。精進勤苦雖是樂因。即說為樂。此亦如是。欲食為飢。欲飲為渴。說亦如是。已說七種造觸及前四大十一種等。 「云何色。謂眼之境。顯色。形色。及表色等。顯色有四種。謂青黃赤白。形色謂長短等。」 這裡「云何色」的色,不是四大色法的色,是眼可見的境界,它指的是各種顏色(顯色)、長短方圓(形色)和有色相可表的「表色」。唯識中還有一個叫「法處所攝色」,也就是意識裡面所生的色。比如說,你打坐或做夢,自己意識深處呈現出五顏六色,其實外面並沒有那些顏色。再比如說,你入定的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動心,但可以看到山光水色與紅花綠葉,那就是法處所攝色。人死後到中陰靈魂境界,那個意識也可以看到五顏六色,那也是法處所攝色,這是更深一層的道理。 「云何聲。謂耳之境。執受大種因聲。非執受大種因聲。俱大種因聲。諸心心法。是能執受。蠢動之類。是所執受。執受大種因聲者。如手相擊語言等聲。非執受大種因聲者。如風林駛水等聲。俱大種因聲者。如手擊鼓等。」 現在講到聲音了,什麼是聲呢?聲是與耳根相對應的外境。這裡要特別注意執受兩個字,執受就是我們那個什麼都抓住的習氣。比如說,耳朵聽到聲音,意識馬上就有分別了,馬上就執著了,而且抓得很牢。年輕人談戀愛,情人的一聲哥哥啊(妹妹啊)能讓你心波蕩漾。再比如說,有的人對父母感情很好,自己已經是老頭子了,有時候還是會想他*的那個聲音,哎呀,我媽媽當時是這麼吩咐我的。雖然聲音是抓不住了,但是眾生在意識上都很執著,這就叫做執受。 那麼,那個能執受的是什麼呢?「諸心心法,是能執受。」第一個心字,是意識的根根,第七識,心法是第六意識。這裡是說,你的意識有執受的功能。那個所執受的又是什麼呢?「蠢動之類,是所執受。」什麼叫蠢動之類呢?就是那些含靈的、會動的,包括各種蟲,包括我們人。有靈性、有生命的眾生,聽了聲音意識就會抓住,是所執受。他這裡講得很仔細,把聲分成三大類:執受大種因聲,就是有執受功能的眾生所發出的聲音,好比說拍巴掌、語言之類;非執受大種因聲,就是沒有執受功能的物質所發出的聲音,好比說風刮起來,樹林的聲音;俱大種因聲,就是有執受功能的眾生和沒有執受功能的物質共同發出的聲音,好比說手敲鼓的聲音。 「云何香。謂鼻之境。好香。惡香。平等香。好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順益。惡香者。謂與鼻合時於蘊相續有所違損。平等香者。謂與鼻合時無所損益。」 香(氣味)是與鼻子相對應的境界,分為三類:聞起來感覺舒服的叫好香;聞起來生理和心理都感覺不舒服的叫壞香(惡香),好比說臭味;聞起來於五蘊相續既無損害又無利益的叫平等香。 「云何味。謂舌之境。甘。醋。咸。辛。苦。淡等。」 味道是與舌頭相對應的境界,好比說甜酸苦辣等。 「云何觸一分。謂身之境。除大種。謂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饑渴等。滑謂細軟。澀謂粗強。重謂可稱。輕謂反是。煖欲為冷。觸是冷因。此即於因立其果稱。如說諸佛出世樂。演說正法樂。眾僧和合樂。同修精進樂。精進勤苦雖是樂因。即說為樂。此亦如是。欲食為飢。欲飲為渴。說亦如是。已說七種造觸及前四大十一種等。」 觸所包含的範圍很廣,這裡排除四大,只講觸的一部分,叫觸一分。除了四大以外,觸還包括滑澀重輕冷渴等許多方面。當身體感覺很熱的時候,我們就想要涼快點;感覺很餓的時候,我們就想吃飯;感覺渴的時候,我們就想要喝水。涼快了、吃飽了、喝過水了,人就快活舒服了。這是從因與果的角度討論觸這個概念。這樣,我們一共講了「觸一分」的七種(滑澀重輕冷饑渴),再加上四大種,一共是十一種。再好比說,諸佛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演說正法,最高興的事情就是眾僧道友們相處融洽,修法精進,這些是諸佛的樂因,諸佛以此境界為樂。 什麼是無表色 云何無表色等。謂有表業。三摩地所生無見無對色等。有表業者。謂身語表。此通善不善無記性。所生色者。謂即從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顯示。故名無表。 三摩地所生色者。謂四靜慮所生色等。 此無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儀不善律儀等。亦名業。亦名種子。如是諸色略為三種。一者可見有對。二者不可見有對。三者不可見無對。是中可見有對者。謂顯色等。不可見有對者。謂眼根等。不可見無對者。謂無表色等。 前面講過了表色,現在回過頭來講無表色。這裡提醒大家注意,色法在佛經中有兩個意思,一是色相,好比說男女愛漂亮,叫作好色,色相的色。色法的另一意思是物理的、物質的,在我們人來講,我們這個四大(或者說五大)所構成的有形身體,就屬於色法的範圍。你們讀佛學書碰到這兩個字的時候,自己要注意分辨它的意思。「云何無表色等。謂有表業。三摩地所生無見無對色等。有表業者。謂身語表。此通善不善無記性。所生色者。謂即從彼善不善表所生之色。此不可顯示。故名無表。」這裡把無表色分為兩類:有表業所生色、三摩地所生色。「有表業者,謂身語表」,所謂有表業,就是身體動作、語言可以表示出來的那個業,那種力量。它有善、不善、及中性三種。我們之所以有某種語言動作,都是有原因的,都與我們以前所造的業有關係,都受那個業的驅動。而我們的語言動作又會造出新的因、新的業,因因果果,永遠不停。剛才我叫我們的翻譯官說話慢一點,她笑笑說:這是我的業力。這句話沒錯,其實,我們一個人的壽命長短、健康與否等等,都是我們過去、現在所有業力的表達。這個有表業可以產生出無相可表的色,叫有表業所生無表色。注意!雖然我們的語言動作是由第六意識發動的,我們每時每刻都會有思想有腦海中飄過,但沒有付諸行為的思想只屬於意念的範圍,不屬於這個可表色的範圍。 我們這裡有的朋友喜歡看看相啊,算算命啊,其實命和相也都是可以改的,所以中國人看相有一個大原則:「有心無相,相逐心生;有相無心,相逐心滅。」比如說一個人相很好,碰到什麼問題,忽然心中恨恨的,想要殺人,這時,他身上的細胞,他的臉相都會變了。再好比說,一個人生得一副大富大貴的相,但有相無心,道德行為很差,他的相也會慢慢隨心而變的。這是從色、相、業力所引出來的一段話。 「三摩地所生色者。謂四靜慮所生色等。」 這裡所謂三摩地所生色,是指得定以後,在定的境界里所生出來的色相。修道學佛打坐練氣功,常常會有些奇妙的境界,一般人不懂教理,認為很神奇,其實這些境界都是生命本來就有的,生命、宇宙本來就是這樣的玄妙。 一般人打坐,都在那裡「坐馳」,腦子裡思想不停,那是胡思亂想三摩地。有人坐起來,男孩子想女孩子,女孩子想男孩子,那是相思三摩地。這裡講的三摩地是正修行,是四禪八定的三摩地。當時的翻譯,不用四禪定,而是用四靜慮,這是唐代玄奘法師根據儒家《大學》的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濃縮而來的。 「此無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儀不善律儀等。亦名業。亦名種子。」 為什麼進入三摩地的定境會生出這些色呢?這都是我們多生累世善於守戒,或不善於守戒所積累的功德和不道德的業力造出來的。這個業也叫種子,所以我叫大家專心念咒念佛,這個善的意念就會變成將來的種子。就像唯識學講的,我們現在這一生作人做事的遭遇,是前生的種子在這一生的現行,而我們這一生的作人好壞,又會變成未來的種子。 我們定中所生的色,是無表色,只有自己定境里知道,它是我們過去、現在那個業力種子的發現。無表色不是科學儀器可以測驗到的。有一次,我的老師袁先生閉關打坐,看見有蟒蛇從座下鑽出,他難過得都要掉眼淚了,因為那說明他的那個瞋心的根根還沒斷掉。「如是諸色略為三種。一者可見有對。二者不可見有對。三者不可見無對。是中可見有對者。謂顯色等。不可見有對者。謂眼根等。不可見無對者。謂無表色等。」 「不可見無對色」是指不是眼睛看得見的,與眼不相對的那個色。比如說,我們眼睛可以看見紅色、藍色,知道這是葡萄,那是蘋果,這是看得見的,有對的,相對的。物質世界是有見、有對的,物理世界是不可見無對的。我們藉助儀器可以看見的東西,像細胞也都還屬於肉眼可見的範圍,還是可見的、有對的,而那個能量的東西是不可見的、無對的。 講到這裡,給大家作個總結。色分三種,一種是「可見有對」,好比說顏色、長短等;一種是「不可見有對」的,好比說我們的眼根,自己無法看見;還有一種是「不可見無對」的,無表色屬於這個範圍。 受蘊和想蘊 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增勝取者。謂勝力能取。如大力者說名勝力。 「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首先為大家解釋一下受這個字,用現在的話來講,勉強可以叫它感覺。為什麼說勉強呢?因為感覺是我們四大生理的反應,是機械性的。但這個生理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心理,會帶給我們痛苦與快樂,所以「受」不僅僅是感覺,它還包括了心理的反應。這裡他說,受就是識之領納,領就是感覺的意思,納就是歸納、吸收,領納在心,就是放在心上了。比如說,你年輕的時候受過很多苦,現在想起來都還會難過,其實那個苦早就像夢一樣過去了,但你把它領納在你的心裡了,這就是受的道理。 我們現在活在這個世界,是受報應來的,有的人報應好,一輩子無病無痛,一輩子不知道傷風感冒是什麼。相反的,有人則是一天到晚生病。像我們吃完飯,坐在這裡研究佛學,覺得蠻有福報的,不像其他人,跑到什麼大富豪啊,迪斯科啊,在幽暗的燈光下跳來跳去,皮鞋踩來踩去。雖然我們覺得那樣很痛苦,但他們覺得那樣也很享受啊,這就是各人的受、報不同。你打起坐來,氣脈通了,身體舒服,那個三摩地的境界就是受,是你的善報,是你修善業才能達到的。 受有三種,一是樂受,就是說,一件事,一句話過去後,自己很舒服很高興,還希望下一次再碰到。一種是苦受,就是說,一件事情過去後,自己希望能逃避開,以後再也不要碰到那樣的事。最後是不苦不樂受,既不近切希望它再來,也不逃避,無所謂。《心經》中說:「無色無受想行識」,可是一般人做功夫都還在色蘊受蘊的範圍。我們前面討論的那些修苦行的人,甚至那些放光動地的境界,也都還在色蘊受蘊之中。他們的那些境界是用功的很好表現,但還不是佛法,不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明心見性。 受與思想有什麼不同呢?嚴格分析起來,受是領納進來,不是思想,是「念」。所謂「念」,就是習慣性的會放在心上,是一種習慣性的力量。好比說,你特別喜歡某種東西,或者你想念你的情人,你會念念不忘,就是這個道理。 「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增勝取者。謂勝力能取。如大力者說名勝力。」 中國字很奇妙,思、想、念三個心理境界各有其範圍。「思」是比較細緻的,「想」我們馬上就會講到,而「念」則屬於後面要講的行蘊了。這裡說,「想」具有很大的力量,能夠抓住東西或境界。所以說,信宗教的人,誠心祈禱,往往會有好的結果,那是因為想的增勝力、加強力的作用。再好比說,修密宗的人都要觀想,就是利用想的力量,如果在講話做事時,你也能清晰的觀想到觀音、文殊菩薩像的話,在密宗中就叫觀想成就了,那已經很難了,已經是相當高的功夫了。 關於行蘊 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云何余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是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 云何觸。謂三和合分別為性。三和。謂眼色識。如是等。此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為觸。與受所依為業。 云何作意。謂令心發悟為性。令心心法現前警動。是憶念義。任持攀緣心為業。 云何思。謂於功德過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業為性。此性若有。識攀緣用即現在前。猶如磁石引鐵令動。能推善不善無記心為業。 云何念。謂於慣習事心不忘失。明記為性。慣習事者。謂曾所習行。與不散亂所依為業。 云何三摩地。謂於所觀事心一境性。所觀事者。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心一境者。是專註義。與智所依為來。因心定故知實了知。 云何睡眠。謂不自在轉。昧略為性。不自在者。謂令心等不自在轉。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極成昧略。此善不善及無記性。能與過失所依為業。云何尋。謂思慧差別。意言尋求。令心粗相分別為性。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別粗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 云何伺。謂思慧差別。意言伺察。令心細相分別為性。細相者。謂於瓶衣等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云何心不相應行。謂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謂此與彼不可施設異不異性。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天。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如是等。 「行」這個字很難解釋。首先,行是心的狀態,所以修行也叫修心。也就是說。修行要從自己的心理狀態修起,要改正自己的思想,要隨時注意修正自己的起心動念。打坐只不過是修行的一種,只是幫助你養成一種習慣而已。如果自己的行為不改,那種修行是沒有用的。注意,思想是沒有表達出來的行為,是未表的色,行為是已經表達出來的思想。所以,我常常叫人家學佛要先讀《普賢行願品》,先要發大願,而且不光是思想發大願,還要貫徹於行動。 「行」還有動力的意思,比如說太陽、月亮時時刻刻都在轉動,那就叫行。有人說,胡適之提出,中國文化是靜態的,那種說法並不正確。中國佛道儒從來沒有講靜態,因為靜態不過是動態里的一個現象,是一種緩慢的動。易經乾卦的第一句話就是「天行健」,天就是宇宙,意思是說宇宙永遠都在動。如果天不動的話,宇宙生命就會毀滅了。其實死亡也是一個動態,所以宇宙生命本來是活動的。生死輪迴是動的,不生死輪迴也是動的。佛入涅槃也不是死亡,而是證得生命最初的那個活動的能力。其實沒有一個真正的靜態。宇宙就像圓桌、圓球一樣,是圓的,永遠在動。我們把圓的看成是直線,那是因為我們人為的把它切了。在小範圍內,圓與直線很相似,所以沒有真正的靜態。其實,動就是靜,靜就是動,沒有靜也沒有動,沒有陰也沒有陽,這是形而上的法則,很高很妙的。佛法真正到了最高境界是不動也不靜,即動即靜的。比如說阿羅漢入定,自己以為不動了,其實還在動。大菩薩、佛境界也一樣的,不是不動,是慢動。「云何行蘊。謂除受想。諸餘心法及心不相應行。云何余心法。謂與心相應諸行。觸。作意。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是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無記心。故名遍行。」 這裡說,行蘊包括了受、想兩蘊以外的所有與心相應和不相應的狀態。所謂與心不相應的,是說我們心理無法配合、無法轉變的東西,一共有二十四種,比如佛法的規律、時間、空間等。舉例來說,你打坐入定七天,你覺得很快,好像只有半個鐘頭,但是宇宙運行的時間還是七天,一點都沒法改變。與心相應的狀態就很多了,我們所有的意識心理狀態都屬於行蘊的範圍。行蘊不是你「想」出來的,好比說,我們很多思想是自己冒出來的,我們並沒有去著意想它,那就是行蘊。行蘊包括很多,我們只挑出下面幾個重要的來討論。 「云何觸。謂三和合分別為性。三和。謂眼色識。如是等。此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為觸。與受所依為業。」 廣義來講,行蘊里的「觸」這一部分,包括很多,像我們的身體就充滿了觸的作用,冷暖滑澀都是我們觸的感受。其實,我們的眼睛看見東西,耳朵聽到聲音,這裡面都有觸的作用。嚴格來講,我們的生命時時刻刻都與外面的物質與物理世界進行交感和交流,通過意識的作用產生痛苦和快樂。我們的生命,外在物質和物理世界,以及意識合在一起叫三和合。以眼為例,眼睛看外面物質世界的色相,就像照相一樣沒有分別,但與意識配合後,就會知道這是紅的,那是藍的,這個好看,那個不好看。所以,眼睛、外在的色、意識這三緣和合起來後,就有了分別作用。這樣,三緣和合後,心會發生各種苦、樂、喜、怒等形態,我們將這些心理、生理狀態領受吸納進來,就會產生一種力量和業力,這叫作觸。「云何作意。謂令心發悟為性。令心心法現前警動。是憶念義。任持攀緣心為業。」 什麼是作意呢?作意直翻就是「作成意識」的意思,「謂令心發悟為性」,就是說作意是一個使我們內心開悟,「喔,懂了!」這麼一個作用。另外,作意能「令心心法現前警動」,能令我們心中起警動的作用。好比說,別人很客氣,倒一杯茶給我們,我們馬上說「哎喲,不敢當!」這就是警動。作意還有第三層意思,「是憶念義,任持攀緣心為來」。比如說,我們到一個地方,一個我們很尊敬或者不認識的人,突然很客氣,為我們倒茶,我們馬上說「啊呀,不敢當!」我們心中對這個印象深刻,記在心裡了,這叫「憶念義」。同時,我們心還會攀緣,「哎呀,某人倒茶給我,真不好意思,下次有機會,我要請他喝茶!」這個攀緣心會造成一個業力,這就是作意的第三層意思。 「云何思。謂於功德過失及以俱非。令心造作意業為性。此性若有識。攀緣用即現在前。猶如磁石引鐵令動。能推善不善無記心為業。」注意,思與想不同,思屬於行蘊,想屬於想蘊。關於想,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很重要,在五蘊中獨佔一蘊,而且想蘊是五蘊的重鎮。中文裡,經常把思與想連起來用,叫思想。比如說國民黨、****都經常說:「某人思想有問題,應該抓起來!」我一直反對這樣做,我說,你們要搞清楚,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思想,思想一定有問題,有問題才會有思想,你難道要把天下人都抓了嗎?所以說,說別人思想有問題要講清楚,是男女思想有問題,還是政治思想有問題,還是經濟思想有問題,不能扣大帽子。這是講到「思」,順便提到的。這裡的「思」,是指對於自己所做的好事、壞事、不好不壞的事,很自然的有一種反省的力量,根據西方心理學的分類,這叫監察意識。就是說,我們心中有某一個思想時,旁邊還會有一個東西在監察這個思想。比如我們想吃某個東西,馬上又想到,哎呀,我不能吃,吃了恐怕會肚子痛,這就是監察意的作用,思的作用。這裡說,那個反思的作用構成了一種力量,意識的業力,再加上我們心意識的攀緣作用,我們的反思與反省就會隨時呈現於心中。好比說你做一件不好的事,或者你想追求某個女孩子,「剪不斷,理不亂」,你隨時都會想到她,她隨時都在你心中,就像磁石隨時能吸鐵一樣。這個思的力量很大,能導致我們善的行為、惡的行為、和不善不惡的行為。注意,想是比較粗的,我們平常都在妄想之中,思則是比較細的,會在「想」的後面自動起作用。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我們講的這些心理狀態都屬於行蘊的範圍。說到行蘊,你們要了解佛在《解深密經》講的一個偈子, 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就是我們的心理思想作用。佛在這裡打了一個比方,我們這個生命一生下來,那個心意識作用就像長江、黃河的流水一樣,千秋萬代永遠在流。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股水在流動,其實仔細分析起來,每個水分子都各有自己的作用與性能,非常複雜,非常細密。所以佛說,我對於沒有智慧、愚笨的人,不願意講這個道理,因為怕他們聽了以後,誤以為生命功能有一個究竟我的作用。其實,根本就沒有一個我,根本無我。你真懂了這個道理,你就懂了行蘊。 修行就是轉動切斷這個種子的瀑流,如果你僅僅是念念佛,打打坐,禱告禱告,而你的思想瀑流從來沒有清凈過,那不算修行。當然,打坐、念佛、禱告也有用,幫你練習練習。 「云何念。謂於慣習事心不忘失。明記為性。慣習事者。謂曾所習行。與不散亂所依為業。」 前面講到「想蘊」,講到「思」,現在講「念」。一般情況下,思、念、想的意思差不多,尤其中國文化比較文學化,有時甚至會將兩個字連起來用,像想念、思念,用的真是很美。古人作詩、作對,怕重複用字,更是把這三個字換著用。這是中國人的習慣,不喜歡太邏輯。但是在佛學中,這三個字代表的意思很不同。什麼是念呢?我們前面講過想、觸、思,因為想,或者思,或者觸等等,在你心中引起一個影像,你永遠丟不開,永遠不能忘記,「心不忘失,明記為性」,這就是念。相思病就是一個例子。再好比說,你從小受的教育,別人的虐待,或者別人的愛,雖然已經過去許多年了,但是你仍記在心中,不能忘懷,這也是念。 一般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或者禱告「阿門」,只是嘴裡念念而已,根本就沒到心裡去。我就笑他們,這樣念,你什麼門都不會有!念,就須要隨時放於心中,隨時記得,那才是真正的念。好比說,我們這位律師朋友明天要出庭打官司,如果今天有人請他跳舞吃飯,不管他今天晚上多麼開心,他還是丟不開明天要出庭這個念頭,這才是念。 修行的重點在念,要把修行變成一個習慣,不能渙散、散亂,要念念清凈。大家學打坐修禪,定要明白一個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只是讓你的身體休息一下而已,禪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於說氣動啊,脈動啊,特異功能啊,都不算什麼。就好像你點蠟燭,旁邊一定會有黑煙,大家如果把黑煙當成了光,那就大錯特錯了。 「云何三摩地。謂於所觀事心一境性。所觀事者。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心一境者。是專註義。與智所依為業。因心定故如實了知。」 這裡是講三摩地的總原則。三摩地是定的境界,「於所觀事」,對於心裡想要明白了解的事(注意!觀不是用眼下看),能「心一境性」就是三摩地的境界。什麼是心一境性呢,就是一心不亂,專心一致的意思,就好像打靶時,子彈要打在靶子的中心。注意,定是與智慧配合的,有了定才能發出真正的智慧,而且,只有心定了,你才可以隨時了知,你所了知的也才會究竟、徹底、真實。那麼,修行所觀的是什麼呢?「所觀事者,謂五蘊等。及無常、苦、空、無我等。」修行人要心一境性的內觀自己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變化。氣脈的變化,屬於四大的範圍,你要觀察得很清楚,同時,心不散亂。只有到了定的境界,你才能做到這一點,那個境界就好像一個擦得透亮的玻璃杯,即便是一點點灰塵,一點影像在動,都能看得很清楚。我們的心同時還要清楚的觀察到,這個五蘊的生命,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畢竟空的,一切作為畢竟無我,沒有一個真我的存在,我是假我,畢竟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是小乘的三法印。我們這次講五蘊的目的,是要配合大家研究做功夫的道理,所以就不仔細說明智慧般若解脫,也不準備把五蘊所有的細節都全部解釋,下面看睡眠這一段。「云何睡眠。謂不自在轉。昧略為性。不自在者。謂令心等不自在轉。是癡之分。又此自性不自在故。令心心法極成昧略。此善不善及無記性。能與過失所依為業。」 睡眠是一種習氣,一種生理習慣,是多生多世的生理習慣積累而來的。修持到家的人,能斷除了睡眠,不需要睡覺。普通人到了要睡的時候,一點精神都沒有,你說,格老子,我就是不睡,但你做不到,你一點都不自在,不能自己做主,你糊里糊塗就睡著了,所以叫做「昧略為性」。睡著了以後,思想都沒有了,一片無明,屬於貪瞋癡中「癡」的範圍。睡覺有時是惡業,有時是善業,有時是無記業。好比說,你今天很生氣,想要殺了某人出氣,但轉念一想,算了,先睡一覺,明於起來再說。但睡過以後,那個殺人心念的力量就減小了,這就是睡眠的善業。但是,如果你說,我今天太累了,等休息好了,明天就去殺他,那就是惡業了。我們平常睡覺是無記,睡完覺,第二天什麼都忘記了。一個悟道的人,如果太疲勞時,他心裡明白,自己需要睡一下,這也不算過失,這是一種休息的定境。所以說睡覺也有很多學問,也很有意思,運用之妙,也是很難的。 我們的心理狀態反映了行蘊的力量,現在我們只是講大概的意思,真正仔細分析起來內容很多。下面我們接著講外兩個重要的心理狀態:尋與伺。這個與功夫很有關係,在《瑜伽師地論》中有詳細的論述。「云何尋,謂思慧差別。意言尋求。令心粗相分別為性。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分別粗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云何尋」,什麼是尋呢?尋這個中國字的意思就是尋找。那麼在行蘊中,這個「尋」是指什麼呢?「謂思慧差別。意言尋求。令心粗相分別為性。」意思是說,我們在尋找一個東西的時候,思想會動,心會起分別作用。「意言者。謂是意識。是中或依思或依慧而起。」「意言」怎麼講呢?就是意識形態的意思。「是中」,這個中間,「尋」是靠「思」或者「智慧」而來的分別。 關於這個「思」的作用,給大家舉個例子,好比說有人修密宗的觀想法門,希望觀想到菩薩的相,這是想的作用,也有尋求的作用。有人「尋」不到佛菩薩的相,「老師啊,我那個佛像,怎麼觀想都觀想不起來!」我就告訴他,你放鬆一點嘛,不要想嘛,用思的作用輕輕帶一下就好了!「分別粗相者。謂尋求瓶衣車乘等之粗相。樂觸苦觸等所依為業。」好比說我要買一個桌子、花瓶,或者一件衣服,我就要上街去,這裡看看,那裡瞧瞧,要去尋找,這就叫作分別粗相。再比如說,你打坐屁股痛,有苦觸,或者,你打坐很舒服,不肯下座,這中間你也在尋找。苦的時候,你要找樂,樂多了,你覺得沒有味道,你又要去找苦。尋找到了,你就很高興,找不到,你會有失望之感。我們打坐想得定,那也是在尋找。許多人功夫做了幾十年,定境都沒有見過,所以說凡夫都在「有尋有伺有」。修行、打坐,修止觀,要修到心理上無尋了才對,等到了「伺」的境界,就又進一步了。如果達到「無尋無伺」,自心清凈,定境就出現了,那才是功夫。「尋」與「伺」的差別很微妙,比如說打獵、獵狗到處尋找目標就叫「尋」,如果獵狗蹲在那裡,等待獵物出現,就叫「伺」。再好比說我們投資作生意,有時候到處找項目,找投資機會,結果費了半天勁,什麼收穫都沒有,這是「尋」。可是等到運氣來的時候,那個發財的機會會跑到你面前來,那是「伺」。「尋」與「伺」是兩種心理狀態,用在做功夫上很細緻的。「云何伺。謂思慧差別。意言伺察。令心細相分別為性。細相者。謂於瓶衣等分別細相成不成等差別之義。」 他這裡翻譯解釋得不是很好,我們前面講尋的時候其實已經講到伺了。如果用中國禪宗的手法,那解釋得就很文學化,很妙了。 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一見便生擒, 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椿舊處尋。 一隻兔子橫躺在大路上,那蒼鷹在空中已看得清清楚楚,從空中衝下來把它活活叼走了。可憐的獵狗聞到兔子的味道,還有那裡尋呢,哪知道天上蒼鷹早已把兔子叼走了。獵狗就是那個尋的境界。這是禪宗祖師借用這個故事,來說明一般人用功、參話頭,不過是像獵狗一樣在「尋」找一個境界。還有一個故事,也是講「伺」的道理,有個徒弟看見師父在研究佛經,這位徒弟已經悟道了,就在外面吟了一首詩,講那個蒼蠅好笨,「百年鑽故紙,何日出頭時」,都一百歲了,還在窗戶紙上鑽,哪有出頭的日子呢?師父聽到這個,馬上放下書本,對徒弟說:「你一定悟道了,以前你叫我師父,現在我叫你師父。」經過這位徒弟的指導,這位師父也得道了。後來有人作了一首詩:蠅乃尋光紙上鑽,不能透過幾多難, 忽然撞著一時路,始信平生被眼瞞。 蒼蠅喜歡尋找亮光,所以在紙窗上鑽來鑽去,但無論如何也無法透過紙窗,飛出窗外。忽然撞到進來時的那個洞,才知道自己是被自己的眼睛騙了,原來那個洞就在這裡,這就是「伺」的境界。所以中國禪宗是很文學化的,用文學的語言表示出來,尋與伺境界的不同就很清楚了。「云何心不相應行。謂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謂此與彼不可施設異不異性。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天。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如是等。」「心不相應行」在唯識中叫做「心不相應行法」。這裡的「心」就是意識心,所謂心不相應行,是指那些無法與我們的意識心配合的東西,一共有二十四種。「謂依色心等分位假立」,我們的大腦、心臟是色法,為四大所造,這二十四種東西是依我們現有生命的想而假立的,不是真的。「謂此與彼不可施設異不異性」,這二十四種與我們的心可以說不同(異),也可以說是一體的(不異),但不是我們的意識心可以轉動或影響的,除非我們成了佛,達到心能轉物的境界。這二十四種下面都有解釋。「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天。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如是等。」像無想定、滅盡定等都和我們的意識心不相應,跟我們的意識心絕對是兩個世界,你無法用意識心去轉動它。還有,我們也無法轉動時間和「勢」,這一點這裡沒有提到。所謂「勢」,就是一股擋不住的力量,好比說颱風,大風來的時候,你完全無法擋住,等它過去,就什麼都沒有了。禪宗的方法與這些研究教理不同,古代許多禪師都穿得破破爛爛的,也不洗臉,不像那些大法師們,穿得整整齊齊,架子擺得很大。有這麼一位禪師,坐在路邊的茶館裡喝茶,當時茶館裡還有一位大法師,派頭十足,旁邊坐著許多皈依弟子,對這位窮兮兮的和尚不大理會。這位禪師要整整他們,就跑到他們面前說:「法師啊,嘿,看你這個樣子,佛法一定很高明啊。那你們都講些什麼法呢?」「嗯,我研究的是法相唯識學。」禪師說:「哇!了不起,那我向你請教一個問題,唯識學講百法,那麼,昨天下雨今天晴是那一法?」這一下那位法師就愣住了,曉得碰到高手禪師了,「哎呀,老禪師,請指教!」禪師回答:「那是二六時中,心不相應行法。」一天有十二個時辰,天氣隨時都在變化,但你的意識心無法把晴天變成下雨,也無法把下雨變成晴天,所以那是心不相應行法。 行蘊講到這裡,算是簡單的概括了一遍。真要細講,內容還很多。 關於識蘊 :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云何識蘊。謂於所緣了別為性。亦名心。能採集故。」什麼是識蘊呢?就是說對於外界一切的緣,心中明明白白,很明了。識的作用也叫做心,它能把外在的境界收攏來,好比說,我們小學、中學所學的中文、外文現在還都能記得,就是這個心、識蘊的作用。「亦名意。意所攝故。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此能採集諸行種子故。」 識蘊也叫做「意」。注意,這裡的心是總體的心,中間的作用叫做「意」,因為這個識包含在意內,「意所攝故」。我常常拿大海水作比方,那個大的波浪就好比說心所起的作用,叫第七識(末那識),大浪上面的波紋變化就好比是意(第六意識),而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蘊就好比是大浪上面的浪花,很細,叫做識。所以,這個識蘊包含在「意」裡面了。那麼識是那裡來的呢?是唯心所起。「若最勝心。即阿賴耶識。能採集諸行種子故。」作用最大的那個,叫阿賴耶識,它無形無相,能採集一切心理行為,將它們變成種子。所以,你這一生的行為思想是來世果報的因;而你這一世所遭遇的果,是前世種的因。所以,唯識有兩句話:「種子生現行」,過去種性帶來的每個人的個性不同,遭遇不同:「現行生種子」。佛學把過去、現在、未來的關係都說得很清楚了,我們這是用前生、今生、來生來說明這個道理。 「又此行相不可分別。前後一類相續轉故。」 再說,這個識蘊的作用,它的動的「行相」(行就是運動),有時候幾乎分辯不出來。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前後一律,連續的轉動,所以叫做輪迴,這是第二層的意思。 「又由此識從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起者。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 另外,得了滅盡定、無想定,或升到無想天的人,識暫時滅掉不起作用了,許多阿羅漢就在這個境界,但是,這只是把識的作用壓在那裡而已。「了別境界轉識復生。待所緣緣差別轉故。數數間斷還復生起。」等時間到了,重新出定的時候,如來藏里行蘊的作用開始,加上各種因緣湊合,那個識的作用還會生起。 「又令生死流轉迴還故。」 這個識的作用,讓我們在生死輪迴中轉圈。注意,在這個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惡的轉成善的,但有時,一念之差,無明起作用,也可以把善的轉成惡的,白的轉成黑的。一切眾生,都具備善、惡(不善)、無記的三種種子。沒有成佛以前,所有的種子都具備,就是缺三樣:聲聞(羅漢)、緣覺(獨覺佛)、成佛。其實嚴格來說,不是缺,而是說那個種子還沒有發出來。成佛以後,所有的種子都具備,不過,所有種子都被轉成白業了。所謂白業,就是純白純清的,純善無惡,也沒有無記性了。「阿賴耶識者。謂能攝藏一切種子。又能攝藏我慢相故。又復緣身為境界故。又此亦名阿陀那識。執持身故。」 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倉庫,能包藏現在、過去、未來的一切種子。同時,更嚴重的是,阿賴耶識還包含了我慢的種子。我們覺得很了不起,很聰明能幹,很漂亮,那就是我慢。甚至,那個最笨的人也會覺得「格老子就是笨,怎麼樣?」這也是我慢。我們心意識同時還會把這個四大和合的肉體生命抓得很牢,所以又叫「阿陀那識」。 「最勝意者。謂緣藏識為境之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相應。前後一類相續隨轉。除阿羅漢聖道滅定現在前位。如是六轉識。及染污意。阿賴耶識。此八名識蘊。」那個藏識,或者說第八阿賴耶識,起用以後,如果沒有成道,就會生生世世與我癡(沒有智慧)、我見(我的主觀成見)、我慢(我了不起)、我愛(我所愛)相應,永遠輪迴生死。除非你能夠得道,大阿羅漢果,得滅盡定,把這個識蘊空掉,把行蘊轉過來,否則無法跳出輪迴。色受想行識(包括前六識、第七識、和第八阿賴耶識)都包含在阿賴耶識裡面,它們是識的八個層次、八個部位。佛的五蘊法相到這裡就講完了。 色陰境界的憨山 包卓立:現在五蘊已經講完了。我們首先想請教老師,怎樣把五蘊的知識應用於我們的修行。另外,希望老師能用五蘊的概念,對前面講的案例作一個評價。好比說,他們是否走了彎路,中否可以做得更好,以及他們的修行到了什麼程度。最後,請老師說明一下,五蘊與第六、七、八識的互相感應關係。 懷師:你的這三個問題,每一個都可以寫成一本一、二十萬字的書,我們先拿憨山大師年譜里記述的例子作說明。比如憨山大師二十八歲時,有一次來到河北省的盤山。山上一個茅蓬里住著一位修行的老和尚,憨山大師去看他。古時修行住的茅蓬一般是不關門的,像我過去在農村生活,那時,即便全家人都在農田裡幹活,家裡門也是開的,看門的只有雞啊、狗啊、貓啊。我們給人家送東西,老遠就要叫:某某在家嗎?家裡有人嗎?叫了半天,沒人應,就知道家裡沒人,送的東西擺在那裡就行了,也不用留條子。所以中國農村當時就是這種自然社會,外國也是一樣的。不像我們現在,不但要關門,還要兩三道鎖。這是講到茅蓬順便提到的。那位師父看見憨山來,並不理會,繼續修行。到晚上吃飯了,老和尚自己做飯,自己就吃了。憨山見老和尚吃飯不叫他,就自己拿碗添飯吃,老和尚也不罵他。到第二天,憨山就知道了,到晚飯的時候洗米做飯,老和尚回來不說話就吃,憨山也跟著吃。每天晚上,老和尚都會到盤山頂上經行,雙手甩開,大步一圈一圈的走,憨山也跟著他這麼一圈一圈的走。有一天晚上正在經行,憨山突然好像身心都空了,看見大海,整個世界都在一片光明之中,舒服清涼極了,這時當然沒有雜念妄想。老和尚已經知道了,故意問他:「怎麼樣?」注意哦,這時他們才開始說話。憨山說:「一片光明中」。 根據《華嚴經》,這種境界叫「海印發光三昧」。如果你坐遠洋輪船,在大海之上,到了深夜,滿天沒有片雲,大海與天連成一片,人站在船上,身心皆空,那個情景就是這個境界。老和尚說:「哼,這有什麼了不起,我住山三十年,夜夜經行都在這個境界裡頭。」這種境界屬於《楞嚴經》里講的色陰(色蘊)範圍,等於密宗講的氣脈起了變化。這當然也是個好的境界,不過與「道」無關。 李女士:書上說這位老和尚「夜夜經行此境但不著,則不被他昧卻本有。」 懷師:對,不要貪圖這個境界,這有什麼了不起呢?這不過是四大生理變化所反映的現象而已。你不要執著於它,否則就會被這些境界騙走了。所以這個老和尚很了不起,當然,能達到這個境界也很不容易,很了不起了。注意,這種境界不是只有打坐才能達到,站著、經行、睡覺做得到,那才是修行啊!憨山三十歲時,在五台山習定修行,他住的地方有個溪流,轟轟隆隆很吵。如果像我們現在這樣講話,聲音太小,聽不見,需要大聲喊。憨山在那裡打坐靜不下來,一氣之下,「格老子,我就到溪水旁邊的橋上,在那個最吵的地方打坐,讓你吵個夠。」開始時水聲很大,後來就什麼都聽不到了,進入了一種定境。不知道過了多久,出定了,才發現飯鍋里的飯已經長綠毛了。這樣算起來,起碼過了十幾、二十天了。這又是一個修行境界,像你們諸位打坐修行,連想都不敢想。三十一歲時,一位姓胡的平陽太守請憨山到自己家裡過冬。當時有人想請太守題詩,那太守胸無點墨,把古今詩集放在茶几上,準備等一會偶爾翻一翻,得點靈感。憨山碰巧翻了一下詩書,也準備吟上一首詩。忽然,靈感來了,一口氣寫了三十幾首詩,從前學的詩書詞賦都出來了,就算渾身都是嘴巴,也沒法把腦海中出現的那些詩詞都寫完。當時,沒有身子的感覺,整個身體好像要飛起來了。這樣過了一天,第二天他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文字習氣來了,是「禪病」。但是怎麼辦呢?沒有辦法,只好睡覺。睡覺果然有效,睡醒後接著就打坐,一下子就覺得身體沒有了。後來太守家的小傭人來敲門,但是沒人應,胡太守就把窗子打開,發現他在打坐,怎麼叫都不醒。好在憨山以前就告訴過這位胡太守,用引磬一敲,入定的人就會出定了。這時,憨山入定已有五日,但憨山已經不記得是怎麼一回事了。這是憨山大師的一段修行公案。中國歷代禪宗祖師們也都有類似的實證用功經驗,但是不像西藏與印度那樣記錄於案。大禪師們認為,這些境界都是小玩意,沒有什麼了不起,都不大理會。所以,達摩祖師說中國有大乘氣象。當然,我不是說現在的中國人了不起,現在的中國人是起不了。憨山大師的修行經驗,是他的學生寫的。以前不叫傳記,叫年譜,老師把每一年的經過講出來,然後由學生記錄整理出來。年譜是到明朝才開始有的,以前古人都不太寫自己,不像現在人,動不動就寫自傳、回憶錄,都是說自己怎麼了不起,看了以後你就知道,其實都是起不了。這些修行境界不是究竟,不是道,修行的人很容易被這些境界擋住。不過,以現代科學觀念來講,這些經歷也確實應該寫出來,給大家一個參考。所以我主張大家多研究、多寫。這是第一點。 第二,你們注意,憨山大師的經歷很特別,他很有天才,但就是喜歡走修行的路線,父母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他出家。憨山有一位很了不起的師祖(師父的師父),見他很有天才,沒有馬上同意他出家,而是請老師來教他世間的一切學問。拿現代話來講,就是物理、化學什麼都要他學一學。等憨山到了十幾歲的時候,在學問上就已經很有成就了。注意哦,他這時還沒有出家哦!這時師祖就問他,「你看你這一生要作什麼呢?」憨山還是決定出家,這個決定與他小時候的一個故事有關。那還是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和他談起讀書做官的事。他問母親:「功名考取做什麼?」「做官啊」母親回答。「官做到什麼最大?」他接著問,「宰相啊」,母親回答。「那宰相以後呢?」「罷了」。母親回答所謂罷了,就是退休的意思。憨山說,「那多沒意思,作了宰相還不是罷了,不如我去作佛吧!」所以師祖問他的時候,他還是決定出家。根據佛法的規矩,年滿十八,父母同意,而且自己真發願才可以出家,不然則犯了佛的戒律。如果有家人,還要得到家人的同意才可以。所以說出家可不是一件很隨便的事,佛的戒律是很有道理的。憨山的母親是拜觀音菩薩的,有一天,她夢見觀世音菩薩抱著一個小孩子給他,接著她就懷孕了。等到憨山九歲的時候,有一次,他在廟子里讀書,聽見和尚說,念觀世音菩薩的經能夠救苦救難,他就向和尚要了這本經,讀完後就念給媽媽聽。媽媽覺得很奇怪也很高興,不知道兒子怎麼會有這本經,而且念起經來有模有樣,像老和尚似的。十歲的時候,憨山就想要出家了。母親說:「那要看你有沒有這個福報了」,他說:「我有這個福報,就看你舍不捨得!」母親說:「只要你有這個決心,我就捨得。」憨山十九歲正式出家,見到棲霞山很有名的雲谷禪師。出家後,他看佛經、修行,在二十八歲到三十一歲的四年之中就有了那些境界。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在我看來,他在那個年齡應該沒有動過慾念,沒犯過手淫,沒有講過戀愛,沒有破過身。這樣的人,一旦開始修行,功夫進步會很快。所以,佛法的比丘戒和小乘戒都叫你戒淫慾。淫慾不僅僅指男女關係,還包括手淫和意淫。還有一個關鍵,大家恐怕都沒有注意到,三十一歲以後,他就開始宏法了,關於他功夫的記載也就少了。這之後他的名氣很大,儒、佛、道都通,著述很多,應該說是明朝以後出家人中著述最多的了。他可以說是影響了一個時代,到明朝末年的時候,甚至皇太后都皈依他,作了他的弟子。而當時的皇帝受西方文化影響,信天主教,因此與母親有衝突。講到這裡,我想起台灣廣欽老和尚的故事。廣欽老和尚一輩子不吃飯,只吃水果,在台灣很有名。當年,他曾在福建泉州的清源山洞入定,一定就是幾十天。他雖然不認識字,但大家都說他有道,也有些靈感(不算是神通)。我上山拜訪他,他講的是閩南話,我不會講,我講的是國語,他也不會聽,但是我們可以對答。當時旁邊沒有人,有人我就不好問了,我說:「聽說你在泉州山洞入定,有這麼一回事么?」他說:「有啊,當時,我住在茅蓬里,入定以後,後山頂廟子里的和尚不懂,以為我死了,要把我抬出去燒了。當時弘一大師在那裡掛褡,他問和尚們作什麼,和尚們告訴他,山頂有個住茅蓬的人死了。弘一大師說,慢一點,看樣子恐怕是入定了,不是死了。所以弘一大師敲引磬叫我出定,是他把我救出來的,否則,恐怕早被那些和尚燒掉了。」我接著問他:「師父,那個時候,你恐怕不超過三十歲吧?」他說:「對啊!你怎麼知道?」我說:「我想是這樣的。」我是故意逗他的,他也不曉得。我說:「你以後就沒有再經歷過這樣的定境了吧?」他說:「沒有,後來就來台灣了。」我說:「為什麼呢?」他說:「宏法太忙了」,我笑了一下,就不現談了。 你們再看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宋徽宗致和三年的四月,四川嘉州地方忽然一陣驟風,吹倒了龍淵寺內的一株老樹。赫然發現樹榦中有一個入定的和尚。皇帝命令迎入京城(時在八月)。老和尚出定後卻問,「我哥哥慧遠法師在哪裡?」慧遠法師是東晉時代的人,在廬山創辦了凈土宗念佛法門。大家告訴他,現在是宋朝了,幾百年前的人,怎麼是你哥哥呢(嘉泰普燈錄》卷廿二)?原來這位老和尚是晉朝四川嘉州龍淵寺的主持慧持法師,他入定過了幾百年(《釋氏稽古略》卷二),到宋朝才出定。像這各修行的經驗裡面有很多問題,我們要走科學的路線,好好研究。其實佛法就是科學,你佛經講五蘊講八識,分析得那麼清楚。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他們用功以後能有這樣的定境呢?他們的境界都屬於什麼定境(三摩地)呢?他們的定是否都是同樣的境界呢?如果用五蘊的道理來講,他們是受那一蘊的影響呢?我提了很多問題,你們要研究,明天你們要講話,否則有什麼用?談戀愛,打架也還要有個對象呢,你們要是提不出問題來,我就沒有對象了,就沒有意思了。 說定 ,定的境界也叫三摩地,佛經上說「百千三昧」,就是說,有成百上千個三摩地的境界,各有不同。好比說,剛有同學寫毛筆字,進步入了寫毛筆字的定境,忘我了,忘了外面的時間與空間,沒有其他妄想了,一心都在書法上,這叫書法三昧。畫畫的人可以進入畫畫的三昧,讀書的也可以進入讀書三昧。這些都是屬於普通的,比較小的定境。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那些修行人的定境。像廣欽老和尚儘管只吃水果,並且已經修行幾十年了,而且還有那些定境,但是他的背是彎的,像羅鍋一樣。 很多人打坐都有這個羅鍋的問題。你看中國畫上的那些老和尚,也都是彎腰駝背的,沒有一個像雕塑的菩薩那樣端容正坐。如果這叫作打坐入定,那我何必學這個呢?我學羅鍋就好了。你看你們自己打坐坐得好的時候那個樣子(師表演昏沉樣),那是小昏沉,還算不上大昏沉呢(師接著表演彎腰駝背點頭樣)。這算什麼定呢? 還有,達摩祖師到中國傳法,面壁九年,結果日本人就學會了面壁,每個人打坐都要找一個地方面壁,背向外面打坐。我就笑他們,修行不是修腿,也不是看壁。你說修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另外,你們已經聽了移喜磁磋嘉女佛的修行故事,還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等,這裡面都有很多問題值得研究。我們現在只是把問題提出來,等到後面再討論。憨山大師入定後,叫不醒他也喊不醒他,最後是靠引磐才能出定,這又是什麼道理呢?你們現在也學了一點佛法了,也要買把磐,作個準備,萬一什麼時候會需要,也能幫助人家,否則,人家告你麻醉,告你引導自殺,你還要去法院,還要消災呢!不過,我想你們是不會入定的,你們那是五漏之身,是個漏得一塌糊塗的破房子,怎麼會真正入定呢? 如果真有人打坐入定了,千萬不要搖動他,否則,他出定後身體會受傷。中國古代的《神尼傳》里有很多這樣的記載。比如說,徒弟不知道師父入定了,拉師父的手叫師父起來吃飯,結果手像麵筋一樣越拉越長。當然,放開以後,手還會自然收回去,但是出定以後就受傷了,不過,這是可以治的,重新入定後氣脈還可以重新轉過來。 還有一個故事,是唐朝時候的事。有一位禪師是修水觀的,徒弟去看師父打坐,結果看不見人,只看見房間里一池水,徒弟好奇,就往水裡丟一個小瓦片。師父出定後身體就有問題了,於是問徒弟:「我剛才打坐,你來看過我嗎?」「我來叫師父吃飯」,「那你做了什麼?」徒弟回答:「我見都是水,就丟了一個小石頭進去。」師父吩咐徒弟說:「我再打坐入定,你把那塊石頭撿走就行了。」這樣以後就沒有事了。 陳女士:禪師入定的時候對石頭沒有感覺嗎? 懷師:這時,色身的四大、氣脈都已經轉變了,這些人修行都是很有功力的。那位禪師進入水觀境界的時候,已經沒有身見了,我就是水,水就是我。所以看不到人,只有水。所以說物可以變心,心也可以變物。《神僧尼傳》中記錄的很多高僧尼姑都很了不起,隨煬帝的父親楊堅,就是神尼帶大的。除了水觀外,還有人作樹觀、入「樹觀定」以後就變成樹了。另外,修光明定的人作火觀,入火觀的時候人就看不見了,只能看見一團亮光。如果在房子里打坐,房子也不會燒,只是房子也看不到了,只見到一團火光。中國古時候這種記載很多,有人以為著火了,跑去救火,到地方才知道沒有起火,只是有人入定了。但是這個火觀的火也真能燒起來哦!再比如說,大阿羅漢有神通,但平時一般不會示現給大家看,等他現十八變給你看的時候,說明他快要死了。十八變就是左邊出水右邊出火,或者左邊出火右邊出水,身體下面出水上面出火,或者下面出火上面出水。他會把虛空變成實體,實體變虛空,可以在虛空中行、坐、飛行,等這些示現完了以後,就一陣火光走了。這些大阿羅漢走的時候不用柴火,僅用自己的三昧真火就可以燃燒了。所謂三昧真火,就是說在定中,他調動火大把自己焚化了。如果他調動的是水大,他就會變成水了,如果調動氣大,就會變成風了,如果調動空大就會空了,沒有了。這些佛法都需要實證的,沒有那麼簡單。有的修行人走的時候會化成彩虹,這種情況與上面講的差不多,不過道理不同,境界又不同了,這就是所謂百千三昧。有時候,我們身體一邊是冰的痛苦,而另一邊卻在發燒,或者下面寒上面卻發炎。我們的情緒有喜怒哀樂,我們的身體每分每秒都不同,都在變。如果你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思想、身心,那就是很大的定力了,很難做到哦!這個定與前面講的定又不同了。大家不要以為打坐、念佛、拜佛就是修行,不要以懂了理論就是修行,那樣的話,你連修行的影子都沒有呢!所以我常說,只有兩個人是真修行,一個死了,一個還沒有投胎。所以研究教理固然重要,但光研究教理而不修行也沒有用。根據唯識學的教理,有五種情況屬於無心地:睡眠、悶絕、無想定、無想天、大阿羅漢的滅盡定。悶絕就是昏迷過去,比如麻醉、植物人都屬於悶絕。「無心」就是沒有意識思想的意思。 比如說無想定、無想天、空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這四種定與悶絕有什麼不同呢?滅盡定與無想定的差別又在那裡呢?這些問題你們都不會想的啦,你們隨便去打打坐還可以,那是休息、好玩。我以前就講過,世界上最享受的就是打坐,但要真學佛修道,就要很認真的研究了。佛經講了四禪八定的大原則,但是沒有講放光變彩虹之類的。除了《楞嚴經》五十種陰魔講這些境界外,其他佛經都不談這些,都不談神通,因為神通都是唯物唯心的變化,都是無常。沒有這個身體,你就什麼都不通了,有人說沒有身體還中可以有神通,比如說「鬼通」,那我問你,你看見過鬼嗎?趙教授:無想定是一個定境,無想天是一個果位,為什麼把兩個並列放在一起呢? 懷師:得了無想定境界的人還有一個肉體存在,而你若進了無想天你就不是這個肉體了,差別就在這裡。好比說你拿了博士學位,那只是說明你到了那個境界,你若當上教授或者總統,那就表示你到了那個果位,教授與總統就好比是不同的果位。注意!五位無心地也包括滅盡定,滅盡定並不是斷滅相。斷滅相是佛學名詞,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斷見,一是常見。什麼是斷見呢?好比說×××××××信仰唯物哲學,他們認為生命死了就是死了,沒有輪迴也沒有三世因果,就像這香煙一樣,抽完就沒有了,不會再回來,這就是斷見。什麼是常見呢?比如說基督教和天主教認為生命死了還存在,等到末日的時候再復活,再聽上帝的審判,這是常見。再比如說,印度有學派認為輪迴是一個階段,而我們既然有輪迴,可見有個生命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是永遠存在的,其實這也是錯誤理解了佛法,也落在了常見。斷常二見都不對,佛法是智慧的見解。一般人不是落於斷見就是落於常見,學習佛法最怕的就是落在兩邊,落在斷常坑。好比說剛才講的滅盡定,那是一種方法,一種功夫。如果你得了滅盡定就認為一切滅了,修道成功了,就落在了斷見上。滅盡定或者無想定是功夫,是可以求證來的,而那個斷見是見解的問題,屬於理解、智慧這一面。 趙教授:為什麼說斷常兩見都不對呢?如果說輪迴不說明生命常在,難道說輪迴說明生命不常在嗎? 懷師:大家注意!輪迴並不說明生命常在,輪迴只是說明生命的變化,到最後是沒有一個東西的。落在空不對,落在有也不對,什麼都不對,連「什麼都不對」這種說法也不對。 小乘佛法講的是「斷惑證真」,認為斬斷一切迷惑,一切妄念,什麼都沒有了就是道,這是錯誤的,是斷見。實際上,我們的貪嗔癡慢疑這些「惑」是非常非常的,不是切得斷的。好像說你今年五十歲了,你以為五十年前的事就沒有了,都斷了嗎?其實,五十年前的事都有,都還存在,你一回想,它不就都來了嗎?你說這算不算有呢?今天不是昨天,明天也不是今天,所以說它是非「常」。可是,你說它沒有嗎?今天也就是昨天,明天也就是今天,所以說它也不是「斷」。這是本體論,這才是菩提道,這才是佛法,至於那些功夫,不過都是花樣外表而已。 「修行恐落斷常坑」,所以你面對現實不對,逃避現實也不對,半面對關逃也不對,說不對也不對,說對也統統不對。佛法、菩提道是離四句絕百非,哪能四句呢?就是空、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所謂百非,就是不對是不對,不對不對也還是不對,就是說一百個不對(非)也還是不對(非)。什麼打坐啦,四禪八定,那也不是道,不定也不是道,倒定不定也不是道。放光不是道,不放光也不是道。如果放光是道,那何必修一輩子呢?電燈泡就得道了。你死了能化為彩虹又怎麼樣呢?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如果靠你照亮的話,那我還不如買個電筒好了,如果你說彩虹好看,那我還不如看電視呢! 道、菩提,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這真正是很難講!禪宗有個公案,沒有正式記載,相傳的,說有一個人修行了幾十年都沒得道,於是就回家了,還是做個普通人。夜裡抱著太太搞了一半,突然就悟道了。 趙教授:我們沒有嘗過悟道的滋味,只有悟了以後才知道什麼是「道」。懷師:「隨順世緣無掛礙,涅槃生死等空花。」這是張拙秀才的詩,有沒有道?那個就是道!在用功方面,《楞嚴經》有一句話:「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注意,這只是方便說法哦!以禪宗的規矩,這兩句話也要打棒子的,歇也不是菩提!但是,誰又真能做到狂性自歇呢?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禪師悟道了,在內褲上寫了一個佛字,徒弟模仿師父,也在內褲上寫了一個佛字,師父告訴他:「你怎麼可以這樣,不得了啊!」徒弟說:「師父,你不就是這樣嗎?」師父說:「哎呀,不能跟我學啊!」結果徒弟的身體統統爛掉了。師父是悟了道的,可以這樣玩一下,沒悟道的人不可以隨便這樣。 還有一個禪宗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小孩跑到大殿,對著佛像撒尿,和尚嚇壞了,說:「你這個小孩怎麼可以這樣?」小孩回答說:「佛經上說,十方三世都有佛,不在這裡屙,你叫我在那裡屙啊?」對啊,佛無所不在,你叫他在好里屙呢?憨山大師走的是中國禪宗大乘佛法的路線,先漸修然後到達頓悟,與西藏、印度許多人的行路線不同。像憨山大師那種經歷,要是在西藏或者印度,烘托一下,宣揚一下,講起來就不得了啦。 第二章 密宗有關的修行---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五蘊 五行 五方佛 包卓立:前面講了如何利用五蘊的知識去理解那講過的案例。現在我手頭上有一份英文資料,它說色是物質的,就好像是啤酒上那些細的泡沫;受則像是肥皂水吹的大泡泡;想就像海市蜃樓;行就像芭蕉樹;而識就好像人的幻覺。 懷師:這種說法是西藏一般學佛的人,根據佛說的五蘊,再加上密宗的一些道理而來的,佛並沒有完全這樣講。我們現在還沒有對五蘊做總結論,也還沒有把佛學經典與西藏佛學作比較。你們剛才講的這些比喻與做功夫都是有關係的。把色蘊比喻為聚沫,受蘊比喻為大泡沫,想比喻為海市蜃樓,這樣比喻不是很恰當。其實整個學佛本身就可以被比喻為海市蜃樓,例如釋迦牟尼佛當時說法的時候就說過,一切如夢如幻,這就是海市蜃樓的意思了。 行蘊講的是一個動能,按道家來說,就是宇宙萬物那個生生不已的功能。剛才他說識蘊是虛幻的,從佛學的理論來講,這個說法有問題,識蘊是非空非有,不能完全認為是虛幻的。他的這五個比喻犯了一個錯誤,引用諸葛亮的話來說,叫作「引喻失義」。講邏輯(也叫因明)是可以用比喻的,但這裡這種比喻不當。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或者是算命、看風水的陰陽家,中國人用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也就是相當於佛學的五蘊,這其實也是個比喻。東方屬木,為什麼呢?因為生命力最強的是草木,生生不已,就像唐朝詩人白居易的詩所描述的: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草木具有很強的生髮力量,我們地球最初形成的時候,首先出現的就是草木,就連從一千多年前的墳墓里挖出來的種子,經過培養,還能重新發芽成長。木屬於行蘊,代表那股生生不已的力量。南方屬火,火屬於想蘊;北方水屬於受蘊;西方金屬於色蘊;而中央戊已土屬於識蘊。中國陰陽家有兩句話:「四象(太陰、太陽、少陰、少陽)五行皆藉土,九宮八卦不離壬。」這是地球文化,土能生長萬物,含藏萬物,識蘊也有這個功能,所以識蘊屬土,這是聽到他們的比喻而聯想起來的。 李居士:五蘊也叫五陰,老師剛才說行蘊代表了那股生生不息的力量,似乎代表的是「陽」的那一面,而不是「陰」的那一面,那為什麼不叫「五陽」呢?懷師:在佛學裡,修持沒有成就以前叫阿賴耶識,叫作眾生的妄心,那是陰的一面;而修行成佛以後,就不叫阿賴耶識了,叫如來藏識,那就是陽的一面了。修行並不是斷了什麼,而是回到本來。五蘊是對凡夫眾生講的,成佛以後就不叫五蘊了,叫五方佛,這是密宗所用的秘密,現在都給你們講透徹了。空本身就是有,空就包含了一切,能生一切萬法。密宗自己認為比顯教高,其實密宗是佛涅槃後,佛弟子們中的一派,他的修法屬於「一切有」部。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都認為空、般若第一。這裡要特別提出來的是,本性是不生不滅的,唯心的那個作用是不生不滅的,唯物的也是不生不滅的。這個秘密《楞嚴經》里有講,以後我們作總結論的時候還會提出來講。你轉識成智成佛以後,色蘊(金)就變成了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在西方極樂。行蘊(木)則轉成東方琉璃世界,東方藥師佛和阿閦佛在東方琉璃世界。想蘊(火)變成了南方寶生佛。受蘊(水)變成了北方不空佛。而識蘊(中央)則變成了毗盧遮那佛。古今中外,古往今來的一切佛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所以釋迦牟尼佛,乃至阿彌陀佛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而已。真正的佛,總體的佛,就是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是色界天成佛的,是報身佛。所以說唯心可以成佛,唯物也可以成佛,不過要真正轉物就需要真功夫真本事了,所以說學佛是一個大科學。這些都是大秘密,是佛學的內幕,現在都替你們揭穿了。大毗盧遮那佛的密宗修法是最大的一部,包括了日本的東密和西藏的藏密,中國翻譯成大日如來,日本人就拿大日來炫耀自己。 李居士:如果這樣分的話,那不是說,在西方極樂世界,只是轉化了色蘊而已,其他四蘊都沒轉呢? 懷師:不是,由於各人業力不同,所以轉的方面不同,但最後還是唯心的。這裡他只是用這個來說明唯物與唯心是一個根根,物與心都是不生不滅的,不過他用宗教的言語一講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時輪金剛 包卓立:下面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段是從時輪壇城裡翻譯成英文的,壇城的內容一般是不允許翻譯的,我們很幸運,這一段剛好被翻出來了。這段講的是人身體的發育過程,他說,卵受精以後先開始發育的是脈,脈是由四個元素組成的,共有五個:督脈、任脈、中脈、左脈、右脈。色蘊是基於血肉來的,想是基於血來的,受蘊是基於呼而來的,行蘊是基於吸而來的,識蘊是基於熱而來。 懷師:這樣翻譯都有問題,不知道藏文原文是怎麼講的。不能說色蘊是基於血肉來的,說血肉是基於色蘊來的還差不多。其他的那幾點也都不對。在西藏的密宗來講,時輪金剛是個大法,他們認為時輪金剛有十二人頭在那裡旋轉。時輪金剛的灌頂威力很大,要想得到時輪金剛法門的灌頂非常困難。 宗喀巴大師是西藏黃教的祖師,他修的最大法門是閻曼德迦(Yamantaka),藏文也叫十三尊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有三個牛頭,十八隻手,三十六隻腳等。 時輪金剛幾乎和十三尊大威德一樣的嚴重,所以在西藏是很大的法。現在我要揭開時輪金剛修法的秘密,首先向十方諸佛抱歉,還不僅僅是向諸菩薩抱歉。時輪金剛的修法其實與長壽佛、藥師佛的修法是相通的。時輪金剛有十二個頭旋轉,代表了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年十二個月。藥師佛也有十二大護法神,他們是一個系統的法門。這是首先對時輪金剛作的一個說明,許多喇嘛活佛們也不見得懂。我始終不肯講密宗,講出來怕有些人也許會拿毒藥給我吃呢。按這材料講,生命首先發育的是脈,這句話還馬馬虎虎過得去,不過,他沒有講生命與風大的關係。佛其實在《入胎經》里很仔細的講了生命發展的過程,佛說,懷胎時,每七天一個變化,有一個風輪在轉動。所謂風輪,就是中國人講的氣,不過不是空氣的氣,好個風代表的生命的能量,無以表之,只好用氣字來代表,其實也就是行蘊的轉變。 另外,出入氣是生滅法,不能說受蘊、行蘊是基於出入氣,只能說地水火風四大的變化與脈的關係密切。我們的每一個細胞都具備了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不能說它是屬於心肝脾肺腎或者什麼經脈。好比說唯識法相宗講八識,按西藏說法,好像眼耳鼻舌身前五識都在身上,屬於外面,第六意識在腦裡面,第七識在身上的海底,第八阿賴耶識在中脈,這種固定的說法都是不通的。關於這一點,《楞嚴經》曾經提到,比如說我同時打你的頭、膀子、和腳,你不會說只有頭痛,或者只有腳痛,或者只有膀子痛,它們三個地方會同時反應痛。所以說,識無處不在,不能硬性把它歸為身體的某部位。 重要的第六意識 戴教授:你說不能這樣分類,可是修拙火就與第六意識有關啊! 懷師:修拙火當然與第六意思有關係,與四大也有關係啊!任何一種修法,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都與第六意識有關係,都是靠第六意識的功能來的,包括最後成佛也是靠第六意識來的。這是回答你問題的第一點。第二點,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對拙火作總結。不過既然你提到這個問題,我就先說明一下。我們前面討論的密宗修法的那些境界都是在生理的、唯物方面的,那些修行法門都屬於佛法的加行法,不是究竟的方法。那些修氣所發生的境界,都是四大的變化所引起的。比如說,修氣、修安那般那可以轉變風大,這之後修脈則轉變水大,然後修拙火轉變火大,風、水、火都轉了以後,最後轉變地大。整個色身的轉變是修報身的過程,是唯物的、生理的部分,不過,要做到這些,都要靠意識的力量。許多學密宗的人,都被這些唯物轉變的種種現象迷惑住了,以為這就是佛法,其實這只不過是佛法的加行法,不算什麼了不起。中國禪宗祖師們走的是大乘路線,對這些境界都不大記載,而在西藏,則特別重視記錄這些色身轉變的過程。 風大、水大、火大、地大都轉變了以後,還不算是成就報身,要到涅槃的時候,才達到報身成就。化一道虹光,或者大阿羅漢的十八變,都只是四大變化所發生的各種功夫現象而已。真正的佛法在智慧、菩提那一面,不是這個功夫現象。這些顯教密宗的修法秘密,《楞嚴經》上都有,大家都沒有去看,也看不懂。 拙火與成佛 現在我們先回憶一下以前講的內容。我們的課是從包卓立介紹的美國人修習拙火的案例開始的。所謂拙火是印度瑜珈修持的專門名詞,密宗,尤其是密勒日巴那一派,非常重視修氣、修脈、修色身,也就是修報身成就,而修拙火定是修報身的重要法門。 拙火的印度梵文本名叫軍荼利,拙火是中文的意譯,表示它是生命本能上就有的功能。對普通人來講,它處於睡眠狀態,如同死了一般。所謂「拙」就有笨笨的、傻傻的、潛伏在身體內部的意思。也有人把拙火翻成靈能或靈力,拙火是從元朝開始用的中文翻譯。 密宗、印度瑜珈或婆羅門教等,經常用一條半睡半醒的蛇來表示拙火,通常的畫面是一條身體盤起,頭翹起來的蛇。中國的道家,比如說北方道家的真武大帝——也叫玄武大帝,就有一種說法:在武當山上供奉的玄武大帝,前面有龜蛇二將,蛇盤在那裡,與烏龜成交媾狀。這個造型代表了道家,也代表了拙火,不過在道家不叫拙火,而是叫「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現在藏密以及印度瑜珈,正向歐美和全世界傳播,到處都有人在講拙火,那麼有沒有人真正明白拙火的道理,真正修習到拙火的成就呢?在我看來,答案是「沒有」。有人自己標榜有功夫、有成就,以我來看,別的功夫沒有,有的只是莊子講的「吹功」。包卓立看了很多案例,也懷疑是這種情況,所以要我作個說明。他介紹的那些美國案例,都是自以為有拙火,其實他們的經歷不過是第一步修氣的反應,而且還談不上是真氣,也談不上修脈,更談不上拙火了。從修行的次序來講,第一要修氣,第二修脈,第三步才修拙火。現在後世的人學藏密,動不動就隨便講什麼修氣脈,甚至講什麼男女雙修,他們對修持的次序,對雙修欲樂定與拙火、氣脈的關係都不清楚,都在那裡亂搞,如果這樣學密宗,那是離佛法越來越遠了,這是第一點要說明的。第二,密宗很重視修氣、修脈、修拙火。密宗流行以後,全世界都好像以為,只要到了拙火發動就成佛得道了。在這裡,我可以肯定的下一個斷語,這種觀念是絕對錯誤的!修習拙火在佛法中只能說是加行法的方便法門,雙修的欲樂定的方法也是加行法的方便法門,這些與明心見性悟道成佛,與佛所說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以說根本不相干。但是,你們也不要片面理解我講的這句話,真正得道成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人,他的氣脈一定是通的,他的拙火一定是發動的,他自然就會到那個境界。所以說,你也不能說修氣脈拙火毫無價值。這裡主要是想提醒大家,學佛要有正知正見,要明白學佛的最高目的是證得無上菩提、明心見性而成佛成道,並不是成就拙火,拙火只是輔助的。假如說有人理通了,明心見性了,但是氣脈不沒有通,這個還不算真成就,還要悟後起修、做功夫。佛說的顯教經典翻譯成中文的有五、六千卷,但並沒有講到修氣、修脈、修拙火的問題。這些都是印度後期的佛法,在初唐的時候傳到西藏,再由西藏傳到全世界的。藏密的這種修法,配合印度的瑜珈,才有了修氣修脈修拙火這種說法。如果嚴格的站在人類歷史發展的立場來講,應該說印度文化受了中國道家的影響,或者說後期的密宗受了印度瑜珈和道家綜合的影響,才產生了這些對人體生命功能的理論研究和經驗。這是從學術考據的立場來看這個問題。四加行 密行 苦行佛菩薩所說經典,以及後世弟子們的著作五千多卷,表面上來看沒有提到氣脈拙火的修行,其實,顯教經典里也講了,只是一般研究佛學的人都是書獃子,只懂學理,自已沒有修持,所以不了解。佛經的顯教經典,經常提到四加行的方法,它對小乘的聲聞緣覺以及菩薩、或者凡夫修行成佛都很重要。所謂加行,按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對好的材料進行加工,把它變成成品。四加行就是暖、頂、忍、世第一法。從三國以後到唐宋元明法的歷代法師們,都是這樣解釋四加行的:暖——就是把我們的惡念慢慢轉成善念,善念慢慢轉成清凈沒有妄想的境界,功夫到了暖法,全身軟綿綿的,如嬰兒一般。頂——就是達到很高的清凈境界,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忍——就是忍受,修忍辱波羅蜜,妄想截斷了,超然獨立。世第一法——就是能斷一切法,作人到達了頂尖,但仍未超出世間。一般講學理的人都是把四加行說成是心理道德的修養,當然這樣講也不為錯,但是,四加行實際上講的是修行的功夫境界。比如大家念佛修行,真正能得「暖」的人不多,如果雜念妄想惡念去掉了,都轉成善念了,四大也就轉化了,人就會隨時都在「暖」中。注意,生命就是一個「暖」字,萬物都是溫暖的春天裡成長,如果冷卻了,就是死亡。得暖以後,功夫達到了,則頂脈打開了,也就是所謂的與佛菩薩法界合一了,這就是「頂」的境界 「忍」有切斷的意思,到了「忍」的階段就一切切斷了,一切停住了,一切空了。所以「忍」才是大家,這之後才達到「世第一法」。有一部經典,是彌勒菩薩講的《現觀莊嚴論》,過去一直沒有翻譯,是幾十年前太虛法師的弟子法尊法師到西藏留學帶回來的。中文翻譯的文字不是很高明,用的是玄奘法師翻譯的體裁,不過,也已經很不錯了。 所謂「現觀」就是現量境界,「莊嚴論」是專門講四加行的。修氣、修脈、修拙火屬於四加行暖頂忍的範圍,所以說,顯教密宗本來就是相通的,只是一般人沒有學通,所以就越來越不通了。前面講的那些現代美國人修行的案例,都不是拙火,所以後來我們就提出移喜磋嘉、瑪吉瑙准兩位女性成就者,以及密勒日巴、甘波巴等這些有拙火定成就的男性來作討論。注意哦!我只是說他們有拙火定成就,我沒有說他們有別的成就哦!你們注意,這些人拙火發動以前,都經歷了幾十年種種的苦行修持,都受了很多磨難。現在有些學密宗的人,不了一點點,叫人家灌了一下頂,就以為是學密宗了。我就笑他們,拿水灑一灑就叫灌頂嗎?要想真正灌頂,你首先自己要修持到某個程度才行,到那時候,諸佛菩薩自然給你灌頂!我可以明白的給你們講,你修持到四加行「暖頂」的程度,灌頂可以初步有作用了。真正的大灌頂是在快要成佛的時候,那是十地菩薩以上的灌頂位(或者叫灌頂地)法王子,再一個身就可以成佛成教主了,那時的灌頂才是真正的灌頂。學密宗的人很容易著相,常常在那裡癡人說夢,哦!我昨天夢中又得感應啦,等等。真正達到拙火定,得到氣脈成就,要很多苦行,很多功德。我們介紹的那幾位西藏祖師(編按:移喜磋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的拙火成就,算是比較標準的了。包卓立:達到拙火定成就是不是一定要經過苦行呢?懷師:是的。比如說你生活環境很好,但是你需要天天修持,念經拜佛,念咒子修定,即便你是帝王,如果要修行,也需要這樣做。另外你還要作功德,要救世救民。菩薩行本身就是苦行,不是說一定要去討飯住山洞。住山洞是小乘的苦行,大菩薩入世,難行能行,做不到的能夠做;難忍能忍,救世救人,這種苦行比住山洞、討飯、吃素還要難。換句話說,苦行有明顯的苦行和秘密的苦行兩種,秘密的苦行在佛經里也叫密行。不苦行磨鍊自己,就不能消去多生多世累積的業,就不可能成就。在印度現在還有很多人是修苦行的,我也自認為一輩子到現在,一直在修苦行。為什麼要修氣脈拙火那麼我們為什麼要修氣脈修拙火呢?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都沒有拉開帷幕直接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就明白的告訴你們。我們這個父母所生,四大和合的身體,是業力所生。來到這個世界的眾生善業少,惡業多,所以我們全身都是惡業的習氣。這個習氣在佛學裡面,尤其在密宗裡面有專門的名詞,叫業氣,我們生命活著就是業力這股氣。我們的業氣是受惡法污染的業氣。拿現代話來說,生理與心理是互相影響的,所以有時我們希望念頭清凈,不起雜亂妄想,但是我們做不到,因為我們受四大生理的影響,我們被業氣緾住了。所以說,病痛、煩惱、煩惱障、所知障這些障礙,固然是唯心的,但也會受四大業氣的影響。四大業氣太深,就清凈不了,守戒也守不住,想得定也定不了,慧力也發不起來,因此須要修氣脈修拙火,轉化四大的業氣。修氣修脈修拙火是修色身、報身的最好方法。修色身首先要利用安那般那呼吸法修氣。《達摩禪經》、天台宗止觀的修法,乃至天台宗小止觀六妙門的修法,都是從安那般那入手的。密宗密勒日巴所修的六種成就法等等,也是從安那般那入手的。其實,我們除了鼻子的呼吸以外,全身十萬八千毛孔,乃至五臟六腑也都在呼吸,都在安那般那,但是一般人不了解這一點。任何人,只要還活著,就自然會呼吸,但是一般凡夫不知道把心與呼吸配合為一。假使一個人能修到隨時心氣合一,在道家也叫心息相依,他的功夫就差不多了。修氣可以修到念住氣住,我們念頭動的時候思想就會動,呼吸就會跟著動,安那般那出入息就會動。如果思想真正停住了(注意不是空了,空也是一種住的方法),出入息一定會停止,這就是修息了。我們生命活著的這股業氣就是一股風力,這股風力力量很大。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里把這股風力分為大刀風、小刀風兩種,我們身體有時會感覺痛,就是因為氣在身體裡面,像一把刀一樣在割你。等氣都順了,念住了,呼吸住了,色身的風大就起了變化。關於安那般那呼吸法,我只是講一個大原則,幾句話就講完了,你們不要以為修起來很簡單。普通一般人修行,也許一輩子也修不到那個成就。如果懂了方法,真正的好好修行,也許三天就可以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有的弟子聽佛一講完這個法門,就到達了那個境界。氣通了以後,就可以開始修脈了。我們身上的脈屬於水大,血管是粗的脈,肌肉裡面的纖維是細的脈。比如說北京那位盧醫生講,我們身體很多毛病都出在肌肉上,肌肉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是一塊一塊的。相反的,肌肉是一束一束的肌肉纖維組成的,而每一條纖維就是一條細的脈管。當你氣住脈通,把這些微細的脈管都打通了,你就可以得樂了。這種樂比男女交媾的快感要高很多,有了這種樂你就不要結婚了,所以佛經上講,菩薩有內觸妙樂。關於修氣修脈的道理,道家用下面幾句話作了總結: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然後粉碎虛空。修氣等於轉變風大,把業力之風轉成善行功德之風。修脈等於修水大,把業力所產生的水大變成清凈光明,用唯識的語言來說,就是變成凈色根的水大。打通氣脈需要很多年,以及很多功德和苦行。氣脈通了以後,拙火自然發動,可以得暖了,這是修火大的階段。你們知道那些自然作物,那些稻子麥子,都需要在適當的溫度下才能成長,我們的生命也一樣,只有在這種溫暖的情況下,才能真正健康成長,生生不已。五臟六腑也屬於脈的範圍,氣脈通了,拙火發動了以後,五臟六腑就會轉變了,這之後開始轉變骨頭。所以說,前面總結的那個道家的色身修行次序是對的,你們不要忽視了那個資料。拙火發動不一定都是從下面開始,真正的拙火發動是全身一起來的。我年輕的時候,有位學密宗的同學跟隨我講:「我拙火發動了,丹田都是燙的。」我告訴他:「你小心一點,趕快吃藥,那不是拙火,是發炎。」有一種病叫骨蒸,感覺身體骨頭都是發燙的,那是病態,不是拙火。真正拙火發動以後,身體都是鬆軟的,你會忘記了身體的感覺,身體是一團清凈光明,有內觸妙樂。用雙修也能達到這種境界,不過那是個危險的道路,跳不出來就墮落了。關於雙修,密宗有個秘密的口訣:「精不降則樂不生。」一般凡夫做不到這一點,精一降就放射了,所以男女交媾消耗一次,生命就消耗一次。精降樂生就是精化氣了,密宗只有這句口訣,後面就沒有了,現在我把我的密宗口訣告訴你:「氣不定則光明不起」。氣不凝聚,身體內的有相光明就不會顯現,「神不凝聚,則雜念不會清凈」。我把這些秘密都告訴你們了,你們不要出去亂傳。神由寧靜變成澄清,然後會很清明,就像晴朗的天空,萬里無雲萬里天。修氣修脈到達拙火定的境界時,只是說明你轉化了色蘊和受蘊,還不是成佛境界。修氣修脈修拙火是修定的一種共法,除了學佛以個,阿修羅、天人、一切外道都可以達到那種境界。佛的不共法是至高無上的般若成就,但是一般修密宗的人都是在境界上轉,那樣就著相了,就變成外道法門了。所以說般若智慧很重要,如果認識錯了,就離菩提越來越遠。氣脈打通的現象李居士:我有三個問題。精神病的人大腦一定有毛病,這是不是因為他的氣升不上來?第二,道家講打通任督二脈,與我們講的修氣修脈有什麼關係呢?第三,氣脈打通的外表現象是什麼?自己怎麼知道氣脈打通了?懷師:你說得對,精神有毛病的人是因為氣上不來。至於道家講的打通任督二脈,那不過是修氣的初步而已,不是真正的打通氣脈。氣脈打通的人,內部外部都是有標準的有特徵的,不過我不想告訴你們外部特徵,否則有人就會拿這個尺碼去量別人了。從內部來看,氣脈打通的人會有內觸妙樂,神凝氣聚,隨時都在空定之中,身體感覺如同虛空一樣。講到這裡,有兩個要點要提醒你們。修氣修脈修拙火定的次序,並不一定是一步一步來的,並不是那麼死板。根器好的,前生修行過的,善心善行功德多的,有智慧的人,可以很快就拙火發動,而且不一定按步驟來。有時拙火先動,氣脈隨後,有時脈先動,氣與拙火隨後,沒有一定的步驟。但是,一般來講是按我們前面講的次序來的。總之,修行沒有善行功德智慧則一切免談。這是第一點。第二點,修氣修脈修拙火屬於功夫,不是佛的獨有法門,阿修羅、天人、外道都可以做到那個境界。關於這一點,佛經和密宗的經典上都沒有直接講清楚。這種修法是證得菩提前修的一種方便,也是修行的一種功德。拙火定 雙修 火光定拙火定是從化樂天到他化自在天的欲界天天人的修法,雙修也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雙修的原理是「以欲除欲」,或者用中國禪宗的話講,叫作「以楔除楔」,就好像一個釘子釘在木頭裡取不出來,再拿一顆釘子釘進去,就可以把原來那個釘子打出來了欲樂定與拙火定有很密切的關係,眾生都在欲界之中,性慾發動的時候就是拙火在動,但是一般人認識不到這一點,無法把那個性慾的衝動化掉。所以說道家講的煉精化氣是通過拙火化的,就是這個道理。關於拙火,老子也曾提到。一個男嬰兒睡足了,神足氣滿以後,生殖器就會翹起來,那個時候並沒有欲,那就是拙火,嬰兒長大就是靠這個拙火。等長大以後,一有慾望,配合心理的作用就會想要發泄,一旦發泄就消耗了,下墮了。雙修欲樂定的修法,可以幫助你化精為氣。我在這裡只是講個大原則。身體不健康,或者老年人,很難自己發動拙火,中國人叫那種狀態是「弔兒郎當」。所謂吊兒就是那個東西,所謂郎當就是說那個東西不行了,只能在那兒搖鈴了。對女人來說,沒有拙火的時候人就乾癟了,胸部也鬆了。老年人如果還有感覺的話,說明身體還健康,是好事。嬰兒可以很自然的就把精化掉,對大人來說就很難了。那種感覺來的時候,不要配合男女的心理慾念,把它清凈空掉就可以化精為氣了。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很難,有一個秘訣,那就是用安那般那(出入息)法門。有些學佛的人很傲慢,看不起這些欲界天人的修法,聲稱三界天人是其護法,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你要知道,要想死後作個天人也不容易哦,你要做很多的善事,要經過修持才可以啊!《楞嚴經》上介紹了二十五位菩薩的圓通法門,其中有一位菩薩,他原來的淫慾很重,通過修火觀而得火光定。注意火光定與拙火定的修法不完全一樣,但是拙火發動的現象與火光定的現象有相似之處。修火觀真正得定的話也會發動拙火。這是給你們囑咐一下,不過你們都還沒到那個境界,不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等你們到菩薩境界的時候,就會懂了。我們這裡有同學在靜坐的時候,曾經看到一位帶著火焰會放光的菩薩,那位菩薩用的就是修拙火的方法。你看到的那個火併不是真正的火,那是智慧的火焰。得拙火定以後身體都空了,沒有障礙,心中十分清明,有內觸妙樂,是一種很好的定境。注意,拙火發動以後如果不繼續修持,它還是會重新「休息」的。修氣修脈修拙火是轉變四大色身,是轉變這個業氣之身的最好最重要的一個修法,但是拙火定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修氣從安那般那入手,飲食、男女慾念都要遵守一定的戒律。等到修脈的時候就可以變化氣質,是由氣到質的變化,這些都需要很多年的專修功夫。道家氣脈系統與密宗的區別包卓立:為什麼修任督二脈是修氣而不是修脈呢?懷師:道家講的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是中國傳統文化、傳統醫學裡提出來的,與密宗的三脈七輪很不同。任督二脈和奇經八脈是生理的,是四大身體現有的現象,只要保養得好,它本來就是通的,不用做什麼特別的功夫,如果不通的話身體就會生病了。從宋元明清一直到現在,道家都很重視任督二脈。所謂打能任督二脈,就是把氣吸到丹田,然後用意識的引導作用,從海底從肛門引上來進入督脈,上到頭頂,然後再沿任脈回到丹田,這樣叫大周天。這樣引導呼吸通氣脈,只能說是普通的氣功,是很低層的。真正修持修道是更高一層的,要由定發慧,修到身心轉變成佛的境界。現在中國文化成了氣功文化,甚至也不是真正的氣功。在古代,學氣功有四步,第一是學武功、運動、練拳。武功又分內外兩種,有兩個內涵。「內練一口氣」,也就是訓練用意識控制呼吸的出入,不是密宗的修氣,也不是安那般那出入息;在外功方面是「外練筋骨皮」。等武功練好以後,才是第二步練氣功。氣功原則上講,是練「吐故」,把身體里的碳氣排出去,和「納新」——吸進親鮮的氧氣。等氣功修好了,進一步修道功,也叫內功。修道功有點類似密宗的觀想,要用意念的作用作導引。道功練好了,才到第四部修禪功(不是禪宗),修清凈法門。這是你們問到任督二脈順便講到的。有人修大周天時怕氣漏掉,忍屁不放,這樣會把小便小腸的毒氣都用意念引導到頭上來,結果臉色發黑髮紫。有人覺得自己滿面紅光,還自以為是有道之士,其實不是有糖尿病就是有心臟病或者血壓高。所以道家宋元以後,修任脈、督脈奇經八脈,真正修成功的人很少,幾乎沒有,因為大家都太著相,太執著於後天的妄想。包卓立:道家講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是屬於修氣還是修脈?這些修法屬於四加行的那一方面?拙火的修法是否相當於四加行的暖?雙修是修氣還是修脈?雙修是不是修拙火的另一種?雙修與四加行又有什麼關係?懷師:這些都是大問題,要詳細研究需要幾十萬字,很嚴重。一般人,包括你們,對道家也外行,對佛家也不怎麼內行,自己也沒有真正好好做功夫,跟你們很難講。現在不想直接回答你的這些問題,因為講起來太複雜,扯開講太長了,等將來有機會再討論。總而言之,這些修法互相之間都有一點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煉精化氣也好,鍊氣化神也好,這些修法的目的都是幫助你轉變色蘊、受蘊,換句話說,都是幫助你轉變生理,轉變本身業氣的方法。大家這個要點都沒有抓住,回家以後也沒有好好參究,光知道聽,聽完了也沒有了。這叫作沒有心得,沒有回到自己身心做功夫上面去體會。這點很重要。現在轉回來給大家作總結論,歸納起來,修氣修脈修拙火和雙修都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不能說誰高誰低,差不多,修氣修脈修拙火與四加行也有相關之處,不同的是正統佛學很重視心理狀態,根據心理結使、習氣的不同,修行所能達到的成就也會有所不同。好比說雙修的法門,雙修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發動拙火,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它修氣修脈最後發動拙火,然後配合心理化解男女性慾的根本習氣與結使。總而言之,佛學統統要歸結到心理方面的功夫。修氣修脈修拙火可以幫助我們轉化這個父母所生、業氣所生、受痛苦煩惱的罪報之身。轉化了以後,我們才能慢慢證到一個很正規的三摩地定境。換句話說,我們轉個方向,不配合心理的狀態來講,如果修氣修脈修拙火成功了,得了拙火定,身心解開了,可以說破除了我們世俗欲界的身見(沒有身體了)而得了一種定境,這種定境也可以說包括了一、二、三、四禪定所能達到的定境。第三章 如何修法報化三身---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這次的課的緣起,主要是因為許多西方人迷信密宗,結果都走了岔路,包卓立為了幫助他們,提出來研究實驗做功夫這個課題。那麼佛法到底是什麼呢?在中國文字中,佛法的代號很多,佛、如來、菩提、般若、法身等等,這些名詞都代表了那個東西。用現代的觀念來解釋,佛就是宇宙眾生一切生命的本體。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一切眾生,只要覺悟了就是佛,因此真正的佛法不是宗教,沒有宗教的形式,沒有形象,也不是盲目的崇拜。那個本體也叫如來,它沒有來也沒有去,它沒有動也沒有靜。如果你明白了這個道理,這個智慧就叫般若,這個大的境界就叫涅槃。所以追求宇宙萬物生命的根本,才是佛法的真義。拿宗教哲學來講,這就是宇宙的第一因、初因、最基本的東西,你叫它神也好,阿拉也好,總之它就是那個東西。用西方哲學的語言,這屬於本體論。這是你們首先要了解的。所以真正修行就是要找這個東西。按佛學名詞來講,成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就是體(本體),沒有形相。報身是本體的顯現,有形相。報身也叫報應身,有善報、惡報、不善不惡報。成佛得法身的人,為度眾生而重新來到世間或者其他眾生的世界,那個叫應化身。所謂應化,就是因有所「感」而有所「應」的意思。好比說你們有問題問我,我就講了這個課,這也是應化。化身是一個變化的作用,所以中國人講化有千百億化身。修行就是要找回法身成佛,那才是大成就。佛法本來是破除一切迷信,破除一切偶像崇拜,一切究竟皆空。但是到了後期,佛法受到釋迦牟尼以前就存在的,多神印度文化的影響而有了很大變化。印度人崇拜很多神,有很多密法和修持方法,龍樹菩薩等,把這些各種各樣的修法系統化,像灌香腸一樣融於佛法之中,根據這個新的教法,毗盧遮那佛代表了法身佛,是本體,一切佛,包括釋迦牟尼佛,包括阿彌陀佛,乃至一切眾生一切萬有,都是毗盧遮那佛的化身。它的報身是色界天的盧舍那佛。從這裡產生了後來的密宗。化身代表了變化,變化就是輪迴,變化就是一定是無常,不是永恆。中國道家把這個宇宙萬有叫作造化,也就是這個意思。比如我們人類,自卵子受精後,就根據父母的遺傳基因不斷生長變化,我們隨時都在生長,我們隨時也都在死亡。我們靠食物、水、空氣、日光等生存,我們變化萬物,萬物也變化我們。中國唐朝有一位年輕的道家神仙,名叫譚峭,他寫了一本書,叫《化書》,用我國當時所了解的物理原理,講解了宇宙的造化作用。他認為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大的化學鍋爐,我們的生命不過是鍋爐里的一分子,隨時都在與其它分子互相變化。他說:摶空為塊,見塊而不見空;粉塊為空,見空而不見塊。把虛空捏攏來就變成塊,等於說我們生命從虛空中來,但是一旦基因精蟲卵子變成了人,我們見塊(見人)而不見空了;不過,當我們把這塊物質的東西打碎變成了虛空,我們就見空不見塊了。這個宇宙一切萬有都在變化之中,沒有停留,沒有永恆,一切無常。在變化的就是那個本體法身的功能,它是無相、無聲的,看不見也摸不著。從現象認識本體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如何了解那個本體的功能呢?我們是通過本體功能變化所帶來的有形有相的現象來認識本體,認識法身與化身的關係。就像我們剛才引用的譚峭的話,不管我們見的是空還是塊,都是一個現象,這個現象有形有相,這個現象就是報身。其實就是那麼一個東西在三個層面上輪轉。這是顯教、密宗、道家的大原則,你們不要被一些宗教的外形迷惑了。就像人,變成白人的樣子,看上去就是白人,變成黃皮膚,看上去就是東方人的樣子,其實都是一個東西變的,不要因為樣子不同你就不認識了。話雖如此講,但本體是無形無相的,無所在無所不在,你怎麼能抓得住那個本體呢?你怎麼去求證那個本體呢?所以釋迦牟尼佛到最後傳禪宗法門的時候沒有講話,只是拿著花微笑了一下就講完了。這就是禪宗的教法,當時大家都不懂,只有佛的大弟子迦葉尊者懂了,佛也知道了,這就是禪宗有名的「拈花微笑」。換句話說,我們生命的本體、清凈法身本來如此,從來沒有動過。禪宗祖師們走的路線是「直取無上菩提」。本體掌握以後,還要留個舍利子作什麼呢?身體發光等等,這些也都不過是狗屁事情。輪迴死亡都沒有什麼可怕了,死與生不過是昨天與今天,進房間與出房間一樣普通,本體從來就沒有動過,生命涅槃一切皆空。這是禪宗的路線。龍樹菩薩怎麼講本體呢?他寫了一部《中觀論》,裡面講了有名的中觀「八不」,也叫中觀正見:「不生不滅」,沒有生過也沒有死過;「不去不來」,「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是一元論也不是多元論,也沒有兩樣,其實仔細講起來不止八個啦,比如說不善與不惡,不空也不有,等等。有了這個正見,什麼功夫啦、妄想啦,一概放下就是了。 所以《大乘起信論》講了兩樣東西:妄想與真如。沒有妄想了就是那個東西,起了妄想了,本體就動了。就像水,起了波浪就不是水了,但是波浪是水做的,等波浪沒有了,還是回歸到水。成功了以後還會不會死呢?當然還是會死,會不會生呢?當然還是會生,不過生與死沒有什麼可怕的,所以悟道的人說:「涅槃生死等空花。」得到清凈境界是唯心所造,混亂的境界及煩惱痛苦也是唯心所造,只要心放下了,就接近那個本體了。所以佛在《楞嚴經》中,開頭就告訴阿難:「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你即使現在得到了各種三昧,各種定境,甚至你可以放光動地,那也不過是心理思想功能的一種變態,不是真的。換句話說,假如說你修到可以在空中飛,你去美國還要不要買機票呢?恐怕還是要買,否則太累了,偶爾飛飛還可以。再比如你身體會放光,你恐怕還是需要裝電燈。至於說臨死時化為虹化,那種神通又有什麼用?舍利子也不過是爛骨頭,佛之所以留下舍利子,不過是為了向你示現一下,表示確實有這麼回事,法身有這麼個功能。凡是你修成功的東西,就一定壞得了,不修就沒有了。而佛的境界是不生不滅的,不修也不壞,這到底是什麼呢?你找到這個東西才是大徹大悟。法身本體是本來空、徹底空,空也是空。你們今天坐在這裡聽課,五十年以後你還在這裡嗎?這個房子還有嗎?你說你修持好,神通高,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最大的目連尊者,比密勒日巴、甘波巴神通還高,那又怎麼樣呢? 佛說:神通沒有用啊!你會放光動地,但是你逃不過一個東西,那就是無常,最後一切還是會歸於沒有的。那些聖人,那些會飛的、放光動地的,而今何在啊?都會過去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法身本來清凈,管它未來與過去!該生就生,該死就死,不生不死就不生不死,都不過是偶爾玩玩的,是水上的泡影。佛在《金剛經》上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菩薩也不過是夢幻泡影,一個大魔術師而已啊!他的魔術比我們演得好一點,是法身境界。法身可沒有三摩地哦!三摩地是法身的用和相,它本身沒有三摩地,一切三昧都是唯心所造。三身的修法以我們以來講,我們的心意識是最無常的,我們的思想情緒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永遠不會停留。但是我們對每一個思想情緒都有知覺,這是法身變成報身所起的作用,是唯心的。所以禪宗祖師臨濟大師說:「赤肉團上有一位真人」,每個人都有一個沒有位子的真人(人的那個根本的人);「常從汝等面門出入」,每天在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里跑進跑出,找不到自已的本來。所以雲門大師也說:「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我有一個寶貝,被這個身體限制住了。柏拉圖也認識到這一點,所以他把世界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精神世界,一個是物質世界。法身本體功能起作用以後,一方面產生了我們的思想意識,一方面產生了我們的四大肉體。所以法身形成了宇宙萬有,包括眾生生命。法身有這樣的功能,可見不是空的,認識到這一點以後,再迴轉來改變自己的身心,這是修報身化身的原理。那麼修持的方法呢?戒、定、慧。幾乎所有的宗教,所有的聖賢都是走的這條路。所謂戒就是從我們的心理、生理、思想與行為入手,去惡為善,達到最後無惡無善,畢竟清凈的境界,接近法身。所謂定,就是把散亂無常的心寧靜下來,歸到清凈本來的境界。戒定圓滿後,你就可以自然見到萬物的本體,回到本體的功能,與本體合一,慧是自然產生的。宇宙生命的本體是空的,但可以生萬有,空與有是同一個根源,是一體的兩種功能。心與物也是同一根源,物能轉心,心也能轉物。現代人很可憐,精神思想都受物質的影響和左右,而修行就是用本體的功能去轉物。現在我們每一個生命都是化身,因為我們各人的心理思想、行為、個性以及業力不同,所以我們的化身也不同,但是我們的根根統統是一樣的。修行就是要轉變我們的受苦受樂,以及受不苦不樂的受報之身,最後證得法身。為了讓大家對三身了解得更清楚,給大家打個比喻。清凈法身就好比是不起波浪的大海水,報身就好比是大海水所起的波浪,而波浪上面的水泡和泡沫就好比是化身。我們現在就是波浪裡面的水點。修行就是回到本來清凈的地方。藥師佛修成佛了,所以有了東方藥師佛,等將來彌勒菩薩修成佛了,就會有一個彌勒佛。修成後,菩薩們還會發願回到這個世界上來度眾生。趙教授:我本來是海底的一顆水珠,不知道是誰把我推上來變成水花了。懷師:(指著一位做過船員的同學)他在海底做了很久的海精,大概是他把你推上來的(眾笑)。告訴你吧,是因緣聚會,是因緣所生。四禪八定前面我們把法報化三身的修路線和原則,以及顯教密宗等等,作了一個簡略的歸納。要證得宇宙萬有的自性,不能光在理論上轉圈,要經過實際求證才可以。世界上各國宗教及聖賢,都有他們修持求證的方法。所以佛說眾生煩惱八萬四千,對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煩惱,諸佛菩薩的方便法門(修證法門)也有八萬四千,各有各的三昧(三摩地)。要想求證到本體成佛的境界,必須從身心兩方面著手,佛法尤其偏重於心,要使心沒有煩惱妄想,達到清凈,得到定境。這裡的定屬於功夫,每一個定境,佛學中也叫三摩地,都有它的境界和現象,不同的境界有不同的現象。佛所講的原則是共法,是其他外道以及一切宗教共通的(共有的),不是佛法里獨有的方法。佛法特有的方法叫不共法,不共法就是菩提、涅槃。修定的共法,也就是修定的那個原則叫四禪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大阿羅漢的滅盡定,叫九次第定,不論是對大、小乘,還是顯、密教,四禪八定都非常重要,東南亞流行的南傳佛教尤其推崇這個。關於四禪八定,我已經給大家講了不知道多少遍了,大家好象都聽了,但是沒有真正作研究,沒有真正聽懂,都漏掉了,所以你們大家修的是漏盡通,都是漏盡的菩薩。其實佛法已有幾千年了,現在全世界也有很多人研究佛,都知道這個名詞,但都只是跟著佛的嘴巴,拿佛的口水講一講而已,幾乎沒有人真正做到,真正成就的。初禪就是「心一境性,離生喜樂」,心專一在一點上,思想境界都專一了,變成習慣了,然後有分離解脫之感而生出喜和樂。拿出教理來講,「喜」是心理的境界,「樂」可以說是身體的境界,但是喜與樂幾乎是不可分的,生理與心理是合一的,我們這裡只是勉強作一個分類。修行也叫「修為」,有修持有作為;也叫行持,有堅持不斷的行為和動作的意思。達到初禪境界的人,已經超越了欲界,進入初級色界天人的境界了。配合這個功夫,如果同時轉化和減輕了心理的結使和五見,可以進入小乘羅漢的境界了,可以說得到初果羅漢的果位了。這在佛學中叫「預流果」,預流果就是預備候補的意思。「結使」是佛學的專有名詞,就是心理的貪嗔癡慢疑根本煩惱的習氣(師手作結繩狀)。結使的「結」就好比是我們用線結的一個結子,「使」是指有那麼一個意念,指使我們的心理、個性和情緒,我們自己作不了主。這個「結」不僅僅是這一生打下來的,它多生多世都在那裡,我們的理性不想這樣作,但被它驅使去作,所以叫結使。我們每個人的個性都是結使來的。所謂五見就是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譬如我們修行學佛,把六根放清凈,閉眼或者開眼盤腿打坐,我們說:「哎呀,他入定了!」那是開玩笑的,盤腿打坐勉勉強強可以說是「習定」,練習定的境界。盤腿打坐只是練習定的一個方便,一個方法而已,其實,各種宗教的禱告也都是打坐的一種形式。佛法打坐的形式主要是七支坐法,這裡面有很深的道理,等以後再討論。什麼是心一境性心一境性有三個層次:身(身體),口(嘴巴),意(意識思想),三者都要進入專一境界。之所以用打坐這個方式,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習慣於動,甚至坐在那裡都要歪著坐,眼睛沒有事地要東看西看,打坐至少是讓你的生理有一個假裝的靜相。打坐的時候,嘴巴也休息了,不說話,意識也要專一於一個東西。有的方法要求嘴巴唸咒、唸佛號或者唸佛經,但那也是為了讓你得止。這是修定的基本原則,所有的修法,不管是佛法還是外道,都要遵循這個路線。譬如說修白骨觀,嘴巴不說話,身體站著、睡著、或者盤腿坐著,意識觀想自己為一個白骨。這個法門也須要專心一致、心一境性哦!心專一了,不理會別的什麼思想和感覺,把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境界,這才叫白骨觀,誰做到了?現譬如說呼吸法門,修安那般那,你要專一的聽自己的呼吸,要把心理和風大的呼吸配合,把二者統一。心就是呼吸,呼吸就是心,其他雜念妄想丟開,把這種境界變成一個習慣,誰做到了?譬如念佛,你用嘴巴或者在心裡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念至整個心裡都是這個佛號,其他雜念不起。將這種專一念佛號的境界變成一種習慣,心一境性,誰又做到了?你們修行打坐還要問一問,你今天坐了幾次啊?我坐了兩次啊,三次啊。我就笑你們,坐了一次,你就好象對得起祖宗十八代了,好像打坐都是為了別人。打坐的時候,你要靜下來,思想都寧靜了,心專一了,自然感覺到一個清凈狀態,並把這種境界變成一種習慣。所謂變成一種習慣,不是說只有打坐的時候才這樣,要做到不管是走路也好,睡覺也好,做事也好,時時刻刻都在這個境界中,那才是心一境性。我們再看密宗,他們是身口意三方面一起來,手裡叫你拿著杵啊,搖著鈴啊,嘴巴里叫你唸著咒語,心裏面還要觀想四臂觀音、曼達拉等等。我們前面研究的移喜磋嘉、密勒日巴、甘波巴等都是用這種方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首先都必須要做到專一,心一境性,並把它變成一種習慣,行住坐卧都在那個境界上才可以。中國禪宗標榜的是直指人心明心見性,號稱沒有方法的方法。但到後來就慢慢演變為參話頭了。所謂參話頭就是提起一個懷疑的話頭在心中研究。譬如說:「生從那裡來?」「死了有沒有?」「念佛的是誰?」「哪裡來?哪裡去?」等等,就叫做話頭。話頭也要參到心一境性,然後才能談得上開悟不開悟,這也是初禪的第一步。再譬如說我們一般人學靜坐,或者天主教、基督教、回教的禱告,也都是要心一境性。譬如有人不用任何方法,只是閉目養神,思想來去也不管,一切清清楚楚,這個叫空心靜坐。至於它的價值與好壞,它的般若智慧與功力,我們暫且不談,這也屬於一種定,也要心一境性。甚至像哲學家、科學家,他們用思想研究一個問題,會專心到忘我的地步,心中除了他們的問題外,沒有任何別的雜念。道家有個詞,形容得很好,叫「精思入神」,精密的思想已經到了進入神話中那個神的境界,這也是一種定了。所以管子說:「思之,思之,鬼神通之」,用很專一的思想來思維,到最後突然靈感發了,什麼都知道了,這也是一種境界哦,接近初禪了!所以講,有成就的人都有他定的修養的一面,這樣給你們講你們就可以了解了。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和哲學,都要達到心一境性這個狀態,並把它變成習慣,忘記了時間和空間,永遠在那個境界。但是世界上誰做到了?有些人想錢、名利、男女,到了發瘋的境界,那也是專一啊,但那不是道,那是病態,他是走岔了路,我們叫他神經病。中國武俠小說有個名詞,叫走火入魔,那也是專一啊。所以佛說四禪八定是共法,是佛道以及外道共同的一個法和原理,但並不是佛法。我們用現代化的邏輯的辦法,把顯教、密宗給你們分別講清楚了,也告訴了你們心一境性的道理。現在回過頭來,看一下前面講的那些祖師們,他們證道非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不可。你們大家也在學靜坐,你們大部分不過是坐在那裡閉眼休息一下,等於睡眠,不是靜坐修道,大家要反省一下自己了。我們前面介紹的那些男女祖師們,乃至中國一般修禪的,都是真正下過功夫後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的。不經過這樣的修證功夫而想要證悟成佛,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沒有經過這樣的功夫,你一生所學都是枉然,沒有用。你可能會說,有些人智慧很高,像六祖啊,中國其他的禪宗大祖師啊,包括像有些密宗的大祖師們,他們似乎沒有經過這些經歷就悟道了,那是因為他們多生累世所積累的戒定慧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注意哦!他們那個空是般若的空,不是空無邊處定的那個空;他們的心一境性是大乘的心一境性,比一般的心一境性要高很多,這是我們對心一境性的研究分析。所以我經常講,一般人都不懂,把顯教、密宗跟普通的佛的教理都分開了,其實,顯教就是密宗,密宗就是顯教,你懂了學理就明白這一點了。中國有四個字「好學深思」,要深入研究。叫你證得空性,不是叫你不用大腦。修行證道如果不用頭腦,會越來越笨,來生變豬,豬也變不上,都變昆蟲了。這是很嚴重的事,不要搞錯了,往畜牲道去修了。正確的修持方法再加上時間,當你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時,你的身心,包括氣脈,當然要起變化。要達到那種境界,也許要幾十年,也許一百年,也許三、五天,這就要看各人的根器,看你前生所種的種子了。像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很多弟子聽他說法後,當下就得阿羅漢果。唯識有兩句話:「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多生多世修行的種子,生出你現在的情形,你身心的變化也許很快,也許很慢,不是呆定的。身心的變化也許伴隨著痛苦,也許伴隨著快樂,身體有時候痛苦,有時候是舒服,總之會有各種反覆的變化。前面講的西藏那些修行人身心變化的境界,很令人響往,但也令人望而卻步,「哎呀,我怎麼受得了那種苦行,我沒有那麼多功德啊!」初禪——離生喜樂初禪是「心一境性、離生喜樂」,心一境性我們剛講過了,那麼什麼叫「離生喜樂」呢?「離」就是對人世間的厭離心,對人世間有脫離之感,這是初步。然後,慢慢氣脈打開了,你可以得喜樂了。這個喜不是普能發了財,或者討了一個好老婆,或者嫁了一個好男人那種喜,是法喜充滿,無比的快樂。到了這個程度,你有分離之感,身心可以分離了。如果身體衰老了,不想留在人世間了,也可以馬上走,如果再想來,找一個身體投胎就是了。佛把什麼都告訴你了,可是一般研究佛學的人,甚至研究唯識學的人,只知道在嘴巴上講講四禪八定,而不經過各種各樣的修持,所以永遠不能了解佛法的深意。佛法越來越衰沒了,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普通人懂了一點佛法的道理,或者有一點體會,也會很高興快樂。但這只是一種心理上偶然的反應,也是很好的,對現有的生命也會有幫助。但要想修證做功夫,這個是不算數的。你看那些有成就的祖師們,都曾經離開塵世去專修,也許即生成就,也許兩生,也許很多生,不一定的。如果走大乘的路線,修菩薩道,一方面有家庭,有事業,一方面還要修持,那需要大智慧,大功德,大氣派。修菩薩道要一邊入世做事情,一邊隨時有慈悲心,在大願,利世利他。這個比出世專修還要難,也許成就比小乘還要快還要大。要達到初禪境界就要修持,或者叫行持,在大乘叫行願。行願所培養的功德必然會引發身心的變化。在密宗他們是用修氣修脈修拙火的方法。如果自己的拙火發動不起來,也可以用修火觀的方法。至於說哪種方法更適合你,沒有一個呆定的說法。但有一點,不管你是用什麼方法,要想有成就都需要修持自身的功德,這個功德包括自己心理行為的轉化。功德到了的人,不修氣脈,拙火也會發動起來,四加行裡面的「煖、頂、忍、世第一法」的境界,也都會來。有些人初步有一點功夫,他的傲慢心就來了,而且脾氣瞋恨心就越來越大,越來越討厭別人,看不起別人,這樣就走向外道魔道了。所以說修定是共法,就是這個道理。孟子說:「人之患、好為人師」,不是說不可以為人師,傳道是應該的,但是要做到不受人家恭維,不被這些事影響了自己的靜修,所以這句話里戒定慧包含了。如果你有功夫以後,更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得到的一切,不過是眾生本有的自性功能,因而發起更多的慈悲心、布施心,那就是佛法了。同樣的道理,修密宗的人尋找上師,要對上師很嚴格的考察,如果一個人吝嗇沒有慈悲心,就不是一個好的上師。換句話說,上師對弟子也要作嚴格的考察,看這個人有沒有資格作學生。四禪八定加上佛法小乘境界,以及大阿羅漢的滅盡定,都不是究竟,這不過都是法塵影事而已。欲界的喜與樂現在我們討論的是真正修證做功夫的事,不是普通的學理,所以需要把顯教密宗融會貫通起來研究。如果拉開來講,這個課題涉及到人體生命科學的很多方面。但簡單的歸納起來講,「喜」是心理方面的境界和現象,「樂」是身體生理方面的反應。喜樂的境界有大有小,我們普通講的喜樂都是欲界的事。譬如飲食,看到好的菜,心裡很高興,就是喜,吃得很舒服就是樂。但吃飽了以後又生病,不舒服。如果拿男女作比喻就更清楚了,兩個人情啊愛啊抱在一起,有了性慾就性交做愛,就會高興、有快感,喜樂都包含在裡面了。男女性高潮的快感只有一剎那的時間,喜樂都過去以後,兩人身心都空空洞洞的,嚴重的甚至有虛脫的情況,因為這是普通的喜樂。 一切眾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離苦得樂,包括修道成佛也是這個目標。譬如欲界天人也和我們一樣,仍有男女飲食的慾望,他們交合還是五欲(色聲香味觸)之樂。但是與我們人相比,天人的修養層次高一點,他們的福報大一點,喜樂也比我們高一點強一點。欲界天分六層,人道以上的有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忉利天),以及再上面的焰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以性這個問題來講,四大天王和三十三天的喜樂比我們高了,但是和我們人一樣,還是從「笑視交抱觸」中得喜樂。眼睛要看漂亮的,耳朵要聽好聽的,像「我愛你」啊、「達令」啊之類的,還要聞氣味對不對,還要接吻呀等等,總之身心都要接觸在一起。天人境界比我們高,福報比我們大,因為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結構與我們不同,至於說有沒有悟道,那完全是另一回事。在三十三天以上的欲界天,就不一定是笑視交抱觸了。焰摩天的天人是「執手為樂」,手一握住就達到喜樂的最高境界了。再高一點的天人,連手、身體都不用接觸了,笑一笑就達到那個最高境界了。再高一點到化樂天和他化自在天,眼睛一看,甚至連看都不需要看了,意識一溝通就可以了。所以說天人境界比我們高,不像我們,要身心合一才能達到很短暫的一點點喜樂。我們人類的性交需要精氣神合一,比我們高一點的天人境界是精交,再高一點的是氣交和神交。所以說密宗的欲樂定的修法是欲界天天人的修法,不是佛法中最高最了不起的,但也可以變成最高最了不起的,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智慧了。這是為了要讓你們了解禪定之樂而對一般的喜樂作的一個補充,要詳細討論的話,涉及到生理學醫學的知識,我們就省略了。戴教授:到達初禪境界還有身見嗎?懷師:到初禪還是有身見。你們要注意,我們現在研究的禪定境界都在講功夫這一塊,而有否身見是思想境界的問題。譬如我們很生氣,要跟人家打架,那時你可能忘了自己,暫時忘了身見。五見都屬於慧的見解範圍,不是功夫的境界,這個邏輯上的差別你們要搞清楚。再譬如你初步得喜樂的時候,都還在身心兩個方面,偶然也可以忘記身見。如果你能通過慧的見解真正忘了身見,你的初禪的禪定就會更大一點了。李居士:色蘊、受蘊解脫了是不是就可以去掉身見了?懷師:不一定,身見的根根在心意識的第七識上面。等於說你可能沒有性行為了,但那並不代表你淫根已經斷了,因為你心理可能還有性慾。輕安的境界的喜樂不同天人境界的喜樂,其程度也不同。在佛學中我們只是用喜樂二字來說明那種不同的感受,其實這兩個字並不能準確的表達那個境界,所以你們不要執著於這兩個字。「輕安」也可以說是一種喜樂,得到輕安境界的人,已經過了拙火發動的境界,但用輕安來描述那種境界,也不是很準確。初禪的喜樂比天人喜樂還要高,其實清凈的定境本身就是一種喜樂,而欲界的喜樂有點執著於其中的意思。打坐的喜樂與性交所發出的喜樂不同,打坐時,氣脈打通的地方就會有喜樂的感覺。包卓立:輕安的境界有清涼的感覺,可是拙火發動不是暖的現象嗎?懷師:暖是輕安的前奏,清涼也是輕安的前奏。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里說,你用功打坐時,頭頂有清涼之感,這個算輕安了。不過由頭頂發起的輕安有時會退掉的,如果清涼從腳底或者海底發起,一直通到上面就不會退掉了。這種都還只能算是小輕安,大輕安就不得了了,身體的氣脈拙火都過了,整個身體是輕靈的。所以說輕安有大小程度的不同,真到了廣大的輕安的境界是可以得神通的,身體可以飛了。一個月前,一個南普陀的和尚來看我,他在東南亞學了安那般那呼吸法門,和四禪的修行秘訣。據他老師說,身體某部位有覺受是初禪,某部位是二禪,某部位是三禪,某部位是四禪。他說這是南傳佛法。我聽了笑一笑,不好講他對不對,其實也不能講對不對,真修安那般那呼吸法門,開始是鼻子呼吸,慢慢功夫深了以後就不用鼻子呼吸了,變成零呼吸了,到達那個程度,你身心的感受也不同了。等呼吸到達住的時候,就更不同了,再達到歇,就又不同了。所以說不能說他不對,但如果說這裡是初禪,那裡是二禪,那裡是三禪,那裡就是四禪,那就不對了。這裡為大家總結一下初禪境界。要達到初禪喜樂的境界,需要經過很多修持和苦行,但是最重要的還是靠智慧,靠自己行為功德的修持,靠轉變貪瞋癡慢疑的心理結使。借用中國古代大禪師的一句話,「一片白雲橫谷口,幾多歸鳥夜迷巢」,理路不通,道理不通,就會像迷巢的飛鳥一樣,找不到自己的窩了。有時境界會突然出現,可是要保住那個境界卻非常難。二禪 三禪 四禪二禪是「定生喜樂」。注意哦,雖然不談心一境性了,實際上還是心一境性哦。心一境性的境界很多,你可以定在空無邊處定,或者識無邊處定等等。心一境性了,自然就可以達到離生喜樂的境界,二禪當然還在心一境性的境界上,心本來就是清明的,所以進入二禪後就不提心一境性了,不過這個新的層次和境界又不同了。四禪八定的這個翻譯法歷代都沒有動過,大家都沒有異議,只有玄奘法師把「禪」翻譯成「靜慮」,把四禪譯成初靜慮,第二靜慮,第三靜慮和第四靜慮。不過不管是靜慮也好,定也好,都是從儒家《大學》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來的。這是學理方面,我們不再多講。定生喜樂,注意這幾個字,二禪這個「定」,有定的境界,比初禪大了,所生出來的喜樂也比初禪更進一步了。這個二禪的喜樂連佛菩薩,連那些祖師們也只能講到這裡,沒有更好的形容詞來解釋翻譯了。我們只能勉強地說,二禪的喜樂境界比初禪更清凈、更偉大。有同學曾經對我說:「我得了這個境界以後,好像過幾天就沒有了。」我說:「其實你都在那個境界里啊!只是你自己不了解而已。」這好像一個窮人忽然挖到寶,高興得三天三夜都睡不著覺。慢慢錢越來越多了,他就不會睡不著覺了,這時的煩惱是怕錢少了才睡不著覺。喜樂、輕安境界得到了,大家自己不知道。所以我經常用古人的一個比喻,一個人挖井,第一天、第二天……第一個禮拜,嚇,成績好得很,挖出好多泥巴。等你挖出一丈、兩丈深的時候,你就慘了,挖了好幾天才一筐泥,其實這個成績同你剛開始是一樣的,而且更深、更細、更難,只是你自己沒有感覺而已。喜樂的境界跟這個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二禪定生喜樂比初禪更定,喜樂的境界更擴大、更嚴重了。二禪已是色界天天人的境界,包括三個層次:少光天、無量光天、極凈光天,都在光中。講到這裡,要提醒大家研究三界天人表。前面討論的修行人做功夫的報告,尤其是修密宗的人的報告,都是與離生喜樂和定生喜樂的境界有關,禪定的喜樂境界和禪定本身的境界,包括四禪八定以及第九次第定,都是意識狀態所造成的。意識與五蘊配合,或者說與色陰、受陰、行陰配合,就會發生這種境相,這個原則首先要把握住。二禪的境界是天人境界,是意識狀態和受陰配合所產生的。三禪是離喜妙樂,包括少凈天、無量凈天、和遍凈天的境界。到三禪,已經超過了喜的境界,只有樂的境界。這種樂與欲界天的飲食男女之樂不同。四禪是「舍念清凈」,舍掉了煩惱、假想、妄念,這個已經超過了那些喜樂的境界。換句話說,有喜有樂還是受陰的感受,還是念的作用。有一點特別值得注意,如果拿佛學唯心的道理來看,色受想行識都是一念,到了四禪「舍念清凈」的境界,這些喜樂感受的念都沒有了,完全是清凈的境界。注意,清凈並不是空哦!這種清凈境界已到了色界天的最高層。配合天人境界共有九層,分別是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稱有頂天),不同天的三摩地境界也不同,但都屬於舍念清凈。普通人以為心境清凈了,就是四禪的舍念清凈境界,這是完全錯誤的。須要說明的一點,舍念清凈不是空定,不是小乘的空定,更不是般若空的境界。另外,舍念清凈還是意識的境界,還沒有離開意識的作用。所以說三界都沒有跳出意識的範圍,你看,意識有這麼大。如果意識修持到能舍一切雜念妄想而得清凈,那也是很大的功德哦,但還不是佛法。所以說四禪八定是共法,是佛法與一切外道等的共法,道理也就在這裡。其實,做到舍念清凈已經很難了,一切神能、一切生命的特異功能,都還是從這些禪定出來的。普通人,乃至學佛的人,有幾個真修到了這個境界呢?四禪都離不開意識狀態,這一點要首先認識。這是四禪,下面我們討論四定。空無邊處定佛學的很多境界都有很微細的差別,比方佛學講到,唯識的無心位(這裡的心是指意識心)分五種:睡眠、悶絕、無想定、無想天、和滅盡定。無想定是三摩地的境界,無想天是無想定所得的天人果位。再比方密宗紅教講的「大幻化綱境界」,裡面提到五、六種中陰境界。人死後到投胎之前的這個階段是一個中陰,是生死的中陰;從醒到睡眠是另一個中陰;呼吸的出入氣之間是一個中陰等等。所以中陰境界也有很多微細的差別。我們研究打坐、學佛、做功夫,就要學習認識自己定的境界。四禪八定里的四定,就是四種三摩地的境界,屬於三界天里的無色界,已經超越了色界。無色界,顧名思義,已經超越了物理(色界)、物質(欲界)世界,完全是精神世界的現象。 四禪八定裡面的四定,就是空無邊處定(也叫色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需要了解的一點是,從四禪到四種定,不一定是像樓梯一樣,非要一層一層上不可。你可以修空無邊處定進入初禪,再由初禪到四禪,或由初禪到三禪、到二禪或任何一個境界,都沒有一定的。不過,四種禪定的境界,在功夫修行的層次上不同,有非常微細的差別。那麼,空無邊處定的「空」是什麼呢?給大家作個比方,一個人學佛、打坐用功,有時候會說:「哎呀,我今天念經念咒,都不知道自己的身體了,好像進入了空的境界。」這只是偶然之間忘了色陰和受陰而已,還不是這裡講的空的境界。再比如,有人研究念頭之間顯現的那個階段,會說:「剛才好像沒有我了」,實際上,一瞬間那個沒有我的境界也是受陰,仍然是意識範圍之內。所謂空無邊處定,確是一種空,硬是做到有個空的境界,當然離不開意識的指導。比方我們坐飛機,當飛到三萬公尺以上時,看到天空的那個感受。假想沒有坐飛機,而是你就在那個高空,這個空的境界,比較我們坐在這個房間里空的境界,是完全不同的!這是一個物理的空的境界。空的力量很大,這個原理用於武器研究,就能造出毀滅性很大的原子彈。但是空也有生長萬物的功能,正如佛早就說過的,「空」包含了地水火風空覺識等七種東西。過去佛學講到這裡,大家都不從物理科學的角度研究,只是一帶而過了。如果你真想修這個空無邊處定,打坐時,兩腿一盤,什麼都不管,將自己身體丟掉,進入地球外面太空的那個空的境界就可以了。這時你的意識當然還是清楚的。所以佛經翻譯時,也會把空無邊處定譯成色無邊處定。這個境界里有光明,可是灰濛濛的,也可以有各種顔色,不一定是亮光,但有個光明的境界。等於我們在高空中看到的那個虛空,虛空也是個東西,但不能叫它物理的或物質的。這就是空無邊處定的道理。識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個名詞在佛經上只是提了一下,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均沒有作詳細的解釋,好像忽略了,但是它很重要。識無邊處定是意識境界,連帶包括第七識及阿賴耶識的作用。這個識不是我們平常所指的:思想能感覺,耳朵能聽,嘴巴能說,眼睛能看等等意識相互配合的作用。識無邊處定的這個「識」,是精神境界的範圍,不是「空」的了。換句話說,空無邊處定是個「空」的境界,有個空,是虛空的境界;而識無邊處定是個「有」的境界。我們不用去觀,不用去觀想一個什麼佛像、空之類,而只是把我們的精神意識合於物質的作用,把它放到無量無邊的偉大境界裡頭,這個就是識無邊處定。換句話說,我們的身心都沒起作用,可是有個知性,知道一切,在虛空中有個虛空的知覺,都知道。這個是識無邊處定。宋朝理學家程明道(顥)有兩句詩講:「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這位理學家也是講究靜坐的,也有其偉大的境界。這個境界接近識無邊處定,也可以說就是識無邊處定的境界,有思,但不是不是想。這是「有」的這一面,不落在空無邊處定的「空」的那一面。這個境界沒有喜樂,什麼氣脈也都不在話下了。無所有處定無所有處定,中國古代的大善知識們,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這個翻譯。從表面意思來看,「無所有」不就是空嗎?不是已經有一個空無邊處定了嗎?無所有,什麼都沒有了,對不對?這個無所有同「無想定」又有什麼差別呢?無所有不是什麼思想都沒有嗎?由此我們想起明末清初的大哲學家顧亭林的一個比喻。顧亭林也曾研究過佛學,他的理解是佛學沒什麼好研究的,它就是兩個桶,一個桶空的,一個桶有水,佛學就是把那桶水倒過來倒過去,倒來倒去還是那麼一桶水。乍一聽好像滿有道理,智慧高的人聽完只是一笑,你說倒來倒去還是一桶水,但到底還是兩個桶啊,一個是空一個是有,可見你不懂,還是個笨桶。要修無想定,硬是需要用意識修練,把它變成無想、沒有思想,等於是把思想包住了、壓住了。修到無想還是外道,不過修到無想也不容易,無想定是色界天高層的天人境界呢。無所有處定比無想定還要高一點,是無色界的境界。無所有處定等於《莊子》第一篇<逍遙遊>里描寫的一個境界,其中講到,北冥有條魚化為鳥,從北極飛到南極。《莊子》這裡是比喻氣脈,講的是物理的變化,大家以為他只是比喻而已,其實,他是比喻又不是比喻。<逍遙遊>的最後兩句是:「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什麼都沒有了。用佛法的四禪八定來講,這個講法就是無想的,無所有處定了。《莊子》這句話很妙,很有學問。「無何有之鄉,廣漠之野」,無邊的虛空,無邊際的空,這個地方什麼都沒有,初看起來和空無邊處定差不多,其實很不同。無所有處定是意識自然達到的境界。用言語只能表達到這裡了,需要大智慧才能了解。無想定是把思想排斥掉而達到無想,人的身心如木石,但有知性,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是無想。在這個無想定的境界,這個知也是無想。得到無所有處定的境界也是很偉大、很了不起的。這都是三界天人的境界,當然已經超過物理現象的色界了。這裡我們順便補充一個文學典故。一個人修到「無何有之鄉」的境界,連大沙漠都沒有了,當然還有自己,那個情景一定如唐朝大詩人陳子昂的一首詩所寫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文字沒有那麼多的辭彙,所以只能用無想定、無所有處定等等,來描述這些不同的境界。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第一個學的就是無想定,以他的聰明和能力,修了三年才修到。然後他說這個不是道,就拋棄了。你說你不學這個,你學得到嗎?要達到這個境界不容易啊,這個境界的果報是無想天,那是無色界的高層呢!非想非非想處定再來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定」。非想,不是一般的思想,沒有了思想,不知道了。非非想,並不是不知道。這個定境是什麼?與識無邊處定有什麼差別呢?非想就是說不用很強烈的分別意識思想,但是它有知,有知性、知覺。非非想,這個沒有空,也不談有,是這麼一個境界。嚴格講,這個同獨影境差不多。比如當我們睡下,將睡非睡的時候,或者走路時,一件事情忘記了,腦子裡忽然顯現出另外一個思想,不是用心來的,這個就是獨影顯現出來的意識境界,跟非想非非想有類同之處。再好比說,你很疲勞了,回家就靠在沙發上,說你沒有睡,其實你睡著了;說你睡著了,你又知道,叫你時你還會回答:「我沒有睡呀!」這也類似非想非非想這個境界。再舉例說,假設你觀想一個菩薩或一個佛,修到身心皆忘,但又不是很清明的時候,沒有用心,又好像知道這麼一個境界。所以觀想時也會產生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我們有時候修行作觀想,作曼陀羅,認為到達了觀想成就,其實是落入這個境界里,自己還搞不清楚。實際上觀想與識無邊處定是相通的。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先修了三年的無想定,修成後,講了四個字:「知非即舍」,知道這個不是道,只是一種功夫,用心理作成的功夫,它修得成就壞得了。因此他走了,找到更高明的老師,修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又花了三年。修成後又是四個字:「知非即舍」,這個也不是道,還是心理造成的一種狀況,沒有離開意識思想。因此他又離開,去修其它的外道。接著他修了六年苦行,二、三十歲的人餓得像七、八十歲的老頭子,但苦行仍不是道。直到最後,拋掉所有這一切,證得菩提,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們這裡暫時不講了。現在我們研究這個四禪八定的境界,初禪、二禪、甚至三禪,都還未離開生理的色陰和受範圍,離不開氣脈的感覺狀態。到了四禪定的境界,已經不談氣脈了,氣脈已經通了。但是,達到這個境界是否就是成佛得道了?還不是。所以佛在《楞嚴經》上告訴阿難:「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意思是說,現在,你就是修到九次第定,也還不過是意識的境界。「法塵」,與第六意識相對的叫法,包括一切思維、知覺、和感覺;塵,外面的灰塵,還不是本身。「分別影事」,心意識的分別所產生的,由思想功能變化而來的,還只是道的影子,不是道的體。釋迦牟尼佛當時對阿難講:你不追尋生命功能的本體,只在這些功夫境界上轉,距離道還呢!但是從另一個方面講,一切賢聖、阿羅漢,一切菩薩,他們的功夫都到達一定的境界了。當然有些禪宗祖師們,不走功夫的路線,直取無上菩提也是有的,這裡不談這個路線。但到底他們只是了解了最好的,最清凈、美麗的,真善美的一面。相反的,不是真善美的那一面你還沒有去見,沒有走完全程。要走過全程,必須要漸修四禪八定,任何一程都要走到,直到菩提,這才是了不起的事。阿羅漢的滅盡定我們把四禪八定給大家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下面為大家講解一下小乘阿羅漢境界的滅盡定。羅漢進入涅槃時,會跳到虛空現十八變給你看,完了以後,自己用三昧真火,在空中引起定中的火大,把自己化掉,不用汽油或瓦斯。羅漢成就最後走的時候有四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我所有的生命,到這一生已達到盡頭,該做的事已經做了,人世間欠的帳該還的已經還了,不再回來了,證得滅盡定,一切智慧都不用了。滅盡定是證得涅槃境界的一種現象,而涅槃是道體。以大乘菩薩、佛的境界來講,羅漢境界是「有餘涅槃」,並非佛菩薩境界的無餘涅槃。所以,羅漢進入滅盡定涅槃境界,八萬四千劫後非出定不可,出來以後重新修行,回心向大,走大乘路線,最後成佛,得無餘涅槃。得了滅盡定還沒有跳出三界外,以禪宗來講,得了滅盡定是「擔板漢」,走到了「空」的一邊,還不能起妙有。換句話說,這個境界只能讓你避開八萬四千劫,最後出定,重新走大乘路線才究竟。得到滅盡定的人,氣脈當然已經通了,所以他可以調兵遣將一樣,隨意調動自己的四大,要想調動火大當然可以做到。羅漢分兩種,一種兼修神通,一種不兼修神通,所以羅漢不一定有神通。由此再迴轉來看那些密宗祖師們,大部分都是走四禪八定小乘的路線,最後,充其量不住滅盡定的涅槃,往生他方佛菩薩的國度去了。對於這個苦難的娑婆世界,都有點逃避的味道,因此都被禪宗祖師們列入半吊子的範圍里了。四禪八定與四加行四禪八定是共法,既然是共法,你要學佛求證形而上道這個本體,自然也離不開這個共法,你不要認為是共法就看不起。不管是顯教還是密宗,都是從我們的根本老師釋迦牟尼佛那兒來的。釋迦牟尼佛本身的修證,就是從共法開始的,這是第一點要了解的。釋迦牟尼佛以後的那些密宗大祖師們,不管是紅教、白教、黃教、還是花教,都曾經過嚴格的禪定修持。他們記錄下來的那些境界,都屬於禪定的範圍,都離不開氣脈的變化。修氣脈修拙火充其量都是在初禪、二禪,最高不過三禪的境界,但這樣說並不代表做到這點很容易。這是第二點總結。前面講到很多人的入定經驗,像有名的憨山大師山上入家和在弟子家入定,慧持法師入定好幾百年,以及現代的廣欽老和尚入定的經驗。他們入定後身心皆忘,甚至不知道入定有多少天,都是靠引磬才出定的。什麼都不知道的定境也有很多差別,一種是無想定,一種是無所有處定,一種是昏沉,不包括空無邊處定。空無邊處定還有空的境界。其實昏沉不是定,把它算作定境的一種是我講話的方便。那麼這些案例都是什麼定呢?是無想定還是無所有處定?還是昏沉定?現在一般人學佛打坐第一個困擾是思想停不了,好像每個人都想入定,其實你問他入定是什麼意思,他也不清楚。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叫作定呢?難道佛法的目標就是什麼都不知道嗎?如果這就是佛法,那我還何必學呢?吃安眠藥就可以了,再不然學成木頭石頭一樣,那不是比我們講的那些定的境界還厲害嗎?山門外的那對獅子在那裡一千多年了,那是成佛得道了嗎?所以「定」是一個大問題。我提出這些問題是叫你們參究,要大家懂得教理。光知道呆板的打坐而不通教理,就是外道,就是魔道。所謂外道就是「心外求法」,到本心以外去找佛法。所謂魔道就是被迷糊住了,被魔悶住了,自己不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再其次,像憨山大師、廣欽和尚那樣證到什麼都不知道,一入定就是好多天也很難啊!他們的氣脈總應該有點通了,否則,一個身體有障礙不舒服的人,別說入定好幾天,就是讓他連睡三、四十個種頭他也做不到。打坐不一定是「定」,打坐是練習進入一種定的姿勢。「定」的境界在佛法中也叫三摩地,舊譯中簡稱三昧。三摩地有很多種,所以佛講有「百千三昧」。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可以進入對應某一種煩惱的三摩地。因為煩惱不是有意修持來的,所以煩惱不叫三摩地,只有修持的成果才叫三摩地。比如作水觀的人,把身心都融化為水的現象現前,那是水觀的三摩地;作火觀的人整個身心進入很深的定境,別人只能看見一團火光,火光裡面還有身體的形象,這是火觀的三摩地。佛法真正的修定修止觀之路,與四禪八定有什麼關係呢?每一個禪定過程都有四加行的暖頂忍世第一法,因此彌勒菩薩特別講了一部《現觀莊嚴論》,講解四加行的重要。四禪八定裡面的四個定境,用現代的話來說,屬於精神狀態,跟生理有關聯但又不同。實際上四禪八定都沒有離開第六意識的範圍。籠統來講,可以說修氣脈、得初禪、二禪、三禪比較偏重於生理的色陰、受陰區域。四定修好了,你的氣脈一定也有一點通了,否則你無法得定。四加行是這些定的前奏,沒有四加行的基礎你無法得定。其實,暖頂忍世第一法,也在那個定境裡面,就好像我們今天晚上喝的湯裡面放了醬油、鹽、白糖、辣椒,你覺得很好喝,你也不會去管裡面是醬油還是鹽,或者別的什麼東西,其實那個湯包括了所有這些成分。四禪與四定沒有什麼固定的搭配,四定其實也是一個方法,可用在四禪的任何一禪裡面。憨山大師在五台山入定,出定後好像忘記了一切,虛雲老和尚在終南山入定幾十天,也有類似的情況。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有時候出定後連人都不認識了,你們沒有真實修持經驗,不懂。但是嚴格來講,這種定不是正定,屬於唯識講的昏沉的無心,等於一種睡眠和悶絕。憨山大師是明朝的大師,我不好公開講,你們文字上最好不要記載,記載了很多人要罵我的。我倒不怕罵,祖師自己也知道那不是清明的定境界。所以,你們不管是學密也好,學顯教也好,都要把般若中觀唯識三樣搞清楚。但是很可惜,一般人都把唯識當成哲學研究了,其實唯識是一個非常嚴重的講修證用的書。紅教六種中有,,我們有的同學修過紅教,紅教裡面講六種「中有」(生死中有、夢境中有、妊娠中有、禪定中有、法性究竟期、轉生中有)。比如說,我們人從死後到重新投胎是一段中有,這段的中有身也叫中陰身,死後靈魂重新投胎,變成胎兒出來。我們活著的這一段也是中有,從白天醒著到夜裡睡著了,這個中間又是一個中有。所以我常常問一般參禪用功的人,你知道自己是怎麼睡著的嗎?注意啊,當你靠有枕頭上要睡著的那一剎那是什麼樣,你知道嗎?一般人聽了我的話就去注意了,結果又睡不著了。不注意呢,就又昏沉了,一般人就是這樣。我們的念頭在夢與醒之間也是一段中有。一個念頭過去了,後一個念頭還沒有生起,有時候好像楞住一樣,這一段也是中有。我們呼吸一進一出之間也是中有,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里告訴我們,有個「中間息」,指的就是這個。修安那般那修止息,我所以常常罵你們修數息觀都在亂修,不是叫你光數呼吸啊!又不是學會計!中有認識清楚之後,你就可以把握昏沉與散亂中間是什麼了。如果拿本體來講,散亂不是定,昏沉也不是定,散亂與昏沉都是本體來的,就好像黑暗與光明都是一個東西所變的。不過我們現在是講功夫,不管你本體不本體,黑暗就是黑暗,光明就是光明。那麼在黑暗與光明中間是不是也有一段中有呢?那個好像亮又好像不亮的東西是什麼?認識清楚這個,你就懂得用功了,上起路來就快了。鐵牛定禪師公案現在我用禪宗的方法,叫你們參一個公案,注意,不是參話頭。我特別把《大事因緣》這本書印了,希望你們大家注意。書中有這麼一個公案,有一位叫鐵牛持定的禪師,很用功,已經參禪很久了。有一天,大家在禪堂打坐,都很嚴肅,他老兄卻躺下來睡覺了。這可不得了,按禪堂的規矩,這樣做是犯規矩的,要打棒子,不是打屁股,是打背。嚴重的時候,一個香板打下來膀子就脫掉了。不過師父都有本事,馬上就可以給你重新把膀子接起來。如果沒有這個本事的話,千萬不要隨便拿香板打人啊!他師父曉得他已經領悟了,把他叫起來問他:「怎麼可以犯規矩呢?你說,你的心在那裡?」鐵牛持定就作了一個偈子:鐵牛無力懶耕田,帶索荷犁和雪眠,大地白銀都蓋覆,德山無處下金鞭。他說,我好像一條牛在耕地那麼辛苦,帶著身上的繩索和犁地的鐵犁,倒在雪地里就睡了,整個世間都被一片白色覆蓋,德山師父向那裡打我呢?嘿!大悟了,不處罰了,你們參參這個公案。凡夫定與頑空定剛才有同學問到,如果有人入定十幾天,醒來以後所有的事都記得,這算不算一種定?答案是,不一定。不過要了解這一點,需要看五蘊解脫的道理,這個我們馬上就要講到,現在只作一個初步的說明。佛在顯教的經典里講到:「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制心一處就是一種定的初步,凡夫也可以做得到。佛有一次作過一個試驗,叫國王找一位被判死刑的犯人來,令犯人頭上擺一盆洗臉水,手裡拿兩盞燈,如果犯人能三天三夜不動,油燈不熄,就恕犯人無罪。如果犯人頭動了,洗臉盆倒下來,油燈就會熄,犯人就失去了這次免罪的機會,就要被處死。這個犯人很感謝,結果三天三夜沒有動。所以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是一種定境,是凡夫的定境,也是一種功夫,不過不是般若,不是修道的禪定。所以,我常常說,任何功夫,不管是練武功也好、氣功也好,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假以時日,自會成功。現在給你們講一個我個人的經驗。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有一個階段,自己試驗頑空定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無想定,不是空無邊處定,就是拿一個空的觀念,把其他都丟掉。結果,三個月以後,拿起筆來一個字也不會寫,所有寫過的書,看過的東西,也都忘記了。嘿!這個境界太可怕了。慢慢的,通過思想回憶,五天以後都恢復了。這個也說明記憶這個東西是非斷非常,你若想把它斷了,則什麼都沒有了,你要把它提起來,則什麼都有了。這些都是實際求證的經驗。總而言之,不要以為進入定境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常入這種定,死後來生的果報是畜牲道,變豬,這點要特別搞清楚。 換句話說,你為什麼智商主低呢?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與腦有關,左腦的某一部分,如果長期不用,會達到白癡的境界,活著是白癡,死後變畜牲,這樣的修行不如不修。另外,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里也再三提到這一點,大家要特別注意。但是你們不要聽了就不敢打坐,不敢入頑空定了。哎呀,我拜託你,你能入頑空定我還向你頂禮呢,你們是連頑空也頑空不了啊,尤其像那些腦筋時時刻刻活動的人,能做一天白癡也不錯。第四章 五蘊解脫修證次第---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前面講了五蘊以及四禪八定,現在我們講五蘊解脫和修證次第。我把《楞嚴經》的重點和秘密抽出來,取個名字<增補楞嚴法要串珠修證次第>。你們許多人雖然都讀過這個經典,但是怕都沒有注意到這些重點,因此就拿原文,帶領你們讀書。《楞嚴經》講五十種魔境,就是說修持走岔路的境界有五十種。現在人不知道,實際上,像國內氣功、特異功能,包括印度、尼泊爾歐美那些莫名其妙的修法,這些魔境,佛當年都已經講過了。大家看不懂,因為翻譯用的是古文。其實佛說的都是有科學根據的。如果把五十種魔境配合現代科學,詳細作個說明,對人類的貢獻應該很大,但是沒有時間去做,這個世界人太多,讓他瘋一下也不錯。色陰解脫與楞嚴大定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楞嚴經》卷九---一七九頁。)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道場兩個字翻譯得很有趣。四十年前,一位中國教授在美國史丹福大學教禪學,他翻譯了很多禪宗典故寄到台灣,要我給他修改。我看了就頭大。修改還不如自己寫!他是位老先生,怎麼給他改呢?當時我有個學生,年紀比我大,要是現在還活著,已經超過一百歲了。我這位學生曾留學加拿大,我說,你看英文,看完後告訴我內容。他看了就笑:「老師啊,他把禪宗祖師講的道場譯成了墳場。」我說:「他沒有錯啊。」他是沒有錯,他小的時候在中國大陸,一定看到過和尚給死人念經,送到墳上,叫做「作道場」。所以他把道場翻譯成墳場了。他當然是錯了,什麼是道場呢?道場就是修道的場合,密宗叫曼陀羅或壇城。你今天在這個位置上兩腿一盤,或者打坐,或者念佛,這裡就是你的道場。也不一定講打坐不打坐,所以佛告訴你,行住坐卧都行。不過,靜坐是求證道業方法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姿勢,尤其是盤腿跏趺坐,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採用的。所以這裡講,你坐在道場。你注意啊,他中文翻譯得太美了,很容易一下就讀過去了,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不肯用心。「銷落諸念」,一切雜念自己不起了,注意不是你把它壓下去了。「銷落」等於下雪時雪飄下來自己化了,雜念都掉下來,雜念自己清凈了。「其念若盡」如果你所有的雜念都乾淨了,清清楚楚了,注意,我把念都解釋成雜念了,到下一句就清楚了。「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那麼你就內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可不是雜念,不是妄想,很自然的,中間一個雜念都不上來,道家有一句話,「煩惱無由更上心」,此時,外界對你沒有任何影響,即使是一把槍頂在你頭上,你都沒有生氣和煩惱,來吧,打死就打死吧!比如參禪、念佛、或念咒,開始時雜念非常多,等你制心一處,專心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慢慢雜念沒有了,就連念咒這一念也沒有了,一切離念,離開妄想。「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如三摩地。」一動一靜之間,都一直保持雜念自然清凈的境界,沒有變動。一動一靜是講生活的形態,尤其是在家人,還要去辦公室工作,還要做事,在動中也要保持這種境界。或者趕快去辦公室一兩個鐘頭,處理完事情回來,再進入這種狀態。「憶忘如一」,不管你是用心去保持這個境界或者不用心去保持都一樣。這裡的「憶忘」兩個字,一個代表用心加上保持,一個不需要用心保持,它反正在這個境界中。「當住此處,入三摩地」,應該這樣入三摩地,這是定境。如果盤起腿打起坐來只是在禪堂有定境,放掉腿就什麼都沒有了,那不是修定,那是修腿。你們應該提問題啊,你們不提,那好,我幫你們提。世尊,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求得制心一處呢?您老人家告訴我,達到這個境界氣脈是否通呢?答案是:不用方法。這個《楞嚴經》所講的「楞嚴大定」,等於《華嚴經》裡面講的「法界自性」。以我們中國話來講,要「體任天然」任是一切放下,連放下也不要,很自然就達到那個境界,這裡其實也是講專一,不過這個專一不像小乘,要加一個什麼方法或者念一句佛、咒子或者作一個菩薩本尊的觀想等。這裡是自然就達到的。體任自然,銷落諸念,在智慧里,這就叫做「法界體性自性智」。當然你也可以走小乘的路線,那是別的法門了。從現代生理科學的立場告訴你,在這個境界上,氣脈一定寧靜,氣住就達到止息的境界,呼吸幾乎沒有了,但是還有一點,心脈也快要打開了,所以講心與物是互相影響的,氣脈不調和,色身四大沒有調好,雜念思想就不會停下來,氣就寧靜不下來,注意,佛對這個一點沒有明說,這是我加進來的,很值錢啊!色陰區宇「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佛他老人家真是很慈悲,又為你作了一個比喻。他說,到了這個境界,就好像是一個眼睛好好的,沒有瞎,沒有近視,也沒有老花的人,被關在一個黑暗的房子里,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被關到一個極其黑暗的房子里的經驗?(有人答:「有,停電的時候。」師答:「關那麼一下下不算數。」)密宗有一個方法,叫「閉黑關」只准七天,房間不大,可以通風,裡面有床鋪,有洗澡的地方,可能還擺一張桌子和椅子,當然還有佛像,你一個人裸體在裡面打坐,一點光都沒有,這是修眼通,也可以說是修天眼用的。處在黑暗久了,慢慢會有亮光了,那個亮光不是太陽光,不是月亮光,也不是燈光,是真實能看見的光哦!至於這種亮光在物理上叫什麼,我現在不告訴你們,要參考現在的物理學、光學的理論。佛是說你上面的這個境界,就好比是有眼睛的人處於黑暗裡,我給它加上褲子啊衣服啊,根據自己的經驗,把它形容得更仔細,你們不要被我的話騙住了。所以現在學佛不懂科學就免談了,佛都知道這些道理,不過,他老人家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不是現在,如果現在他老人家再來說法,就會加上科學了。黑暗中那個隱隱的光是有相的光,不是自性的光明,不過於宇宙自性和你自性也有關聯。在黑暗的房子里,什麼都看不見,可你心裡特別清楚。像我們原來帶兵的時候,最好的處罰就是關禁閉,不是正式坐牢,而是把你關在暗室里,一點亮光也沒有,一點聲音也聽不見,普通人在這種情況下會怕哦,當然,如果把我關進去,那我正得其所哉,正好打坐。這時你的心孤零零的,只有個精性,心裡頭自己思想都很清楚,可是自性的智慧光明還沒有發出來。「心未發光」是說還沒有發智慧的光芒,無相的,心裡頭還沒有透亮,沒有大徹大悟的那種境界。「如明眼人,處大幽暗」那個黑暗裡的亮光是有相的光,是物理的作用。心光不是物理的作用,但是文字只能用光字來形容、來代表。現在很多學密宗的人,動不動就把「心光」的光看成有相的光,都錯了,有個電影里演中陰境界時,也用那麼一團光,我告訴大家,這樣理解中陰光,人就更難得度了。你以為中陰時還真有一片光明來接你啊,有是有,是「心光」,不是有相的光。像我們常說:這件事情我沒有想通,突然靈光一現,我想出答案來了,這也是心光。佛說到了這個境界叫「色陰區宇」。色陰是身體四大(地水火風)加空大所變化作用範圍,還不是道,憨山大師在盤山頂上經行時,看到整個的海天和世界,在一片光明之中,那是生理變化,也是在色陰區宇。下面佛會講十種魔境,講修行過程中的岔路,十種還只是講原則而已,許多練氣功的人,也有一點心得,有時也會有清凈的心境,但很容易從這裡走到岔路上去,很容易入魔。魔者磨也,就是自己迷糊了。你說沒有外魔嗎?也有啊!外魔內魔一起來的。這也是在色陰區宇。如果能把十種陰魔配合現代醫理和物理講出來,是很大的貢獻。這裡補充兩點,要修一個閉黑關的關房很難,需要雙重牆壁,不能透一點光,但是空氣要流通。這是一。第二,其實,我們現在閉眼打坐就是「如明目人。處大幽暗」啊!不過不是在房裡頭,而是在爸爸媽媽借給你的這個身體的房間里打坐。這都是在生理、唯物的範圍內轉哦,都還是色陰區宇的範圍。 色陰解脫 超越劫濁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佛接著打比方說:如果像白天張開眼睛看東西一樣,一切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看到天空,看到空靈的境界了,這才叫色陰盡。在生理方面,現在氣脈完全通了,跳出了生理的範圍,這叫色陰盡。這段色陰的討論是講生理的,物理的,不蓋在無明中,發生光明了。到達這個境界的人,不再受這個物理世界及社會環進境的影響了,但是還沒有成佛證得菩提。為什麼呢?因為這還在妄想境界,心念想念還在。但是,也就是靠這個堅固妄想,才能達到這個境界。你若思想不堅定,學學就退道,那你還達不到這個境界呢?雖然這個不是道,不是菩提,可是功夫能做到這一點,那已經不得了啦!通過定的境界再加上般若的開發,你可以到達色陰盡了,不過這裡不用什麼方法,只是講銷落諸念,一切雜念都放下,一切都銷融掉,進入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是修大乘菩薩的境界。在這種三摩地的定境里,自然包含了四禪,至於說用那一個定,到這時,連四定這個念都要放下,四禪八定已經微不足道了。但是四禪定的經歷就在裡面了。所以大可以包小,但小不能包大。從欲界到無色界的三界,四禪八定,乃至小乘的滅盡定,都沒有離開第六意識的範圍。注意第六意識並不是什麼壞東西,轉了就變成妙觀察智,還是那個第六意識,重要的是看你怎麼用。《楞嚴經》裡面講的十種仙,壽可達萬歲,長生不死也都是靠這個堅固妄想,所以從作用的角度來講,堅固妄想作用很大。當然這還不是菩提道。 為什麼我們有色陰區宇呢?因為自從無始以來我們這個生命都在堅固之中,所以叫「堅固妄想以為本」。我們的色陰區宇就是我們這個肉體色法。包括地水風火,我們一入胎,有了這個地水風火的生命,就有這個色陰區宇了,甚至入胎以前,生死中陰的時候也有,在唯識學中叫「法處所攝色」是在意識境界中,自己有個地水風水空的物質觀念。好比說,在夢中,本來是個夢,我們還是覺得有個身體,那個身體是法處所生的色,換句話說,自無始以來,我們認為這個身就是我,身見很難忘掉。那麼身見又是怎樣來的呢?是堅固妄想來的。所以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牢籠一樣,把我們困於色陰區宇,就是雲門禪師所講,「中有一寶,秘在形山」被形體關住了,空不掉。要解釋色陰區宇,達到色陰盡,需要銷落諸念,那時就好比十方世界,一切幽暗都沒有了。但是用什麼方法達到這一點呢?大乘的方法不是四禪八定一步一步做工夫了,而是用智慧的解脫,就像永嘉大師所說的:「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一步步做工夫,慢慢進去,那是「生因之所生」,所以永嘉大師的方法是不用方法,等於《楞嚴經》講的無門為法門,這是真正的大秘密。一般人只是把這些當作是顯教的教理,這些都錯了。了因之所了,「了」就是了,放下就是了。換句話說如果用數學公式來表達,「道」就是「了」,「了因之所了」的「了」是減法,一減一等於零。零就是零。「生因之所生」的「生」是加法。在《圓覺經》上佛說:「一切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眾生都錯了。把四大肉身誤認為是自己,「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把六根六塵接觸的反應當成了自己的心,所以身心兩方面都認錯了。我們今天父母所生的四大之身和六根,都是第二、三重的影子,自性功能本來在那裡,沒有動過,所以《圓覺經》是很高的華嚴境界,本來也是佛境界。如果你真正認識到這個色身不過是四大假合之身,一切放掉,管他生也好,死也好,苦也好,樂也好,根本不去理它,那就是大乘根器了。 有人問這時氣脈通了沒有,有兩個答案。第一,你這句話本身就說明你堅固妄想的習氣沒有變。第二,告訴你,真的放下了,氣脈當然就轉變了。佛在《楞嚴經》第三卷就告訴你了:「返觀父母所生之身」,迴轉來看看父母所生的這個身體,「若存若亡」,好像有好像沒有,幾十年,或者一百年,隨時都會走掉,我們的身體不過是我們借住的一個房子,如果你真能明白這個道理,明白自身的體相,不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不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一切放下,就對了。問題是大家就是放不下。比如你們大家學佛打坐,眼睛一閉,坐在那裡,都是悶在牢籠里一般,所以禪宗祖師罵人:「黑漆桶一團」,等於一個東西放在桶里,蓋住了出不來。一般人打起坐來很難跳出色陰的範圍,動不動就在那裡做功夫,可見身體這個牢籠很厲害的,色陰的範圍很嚴重。如果你的心不在身體上搞什麼氣脈了,不為它所轉了,就像《楞嚴經》一開始就告訴你的:「虛空生汝心中,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整個虛空在你心裡,猶如一片浮雲在太空里一樣,那麼渺小,你的心、本體有這麼大,整個身體,整個世界有多麼渺小啊,為什麼還要管這個身體呢?這樣你認識本來之後,再「返觀父母所生之身,若存若亡」,就是這樣的,本來空的。不管你是走大乘還是小乘路子,若真能轉化色陰,銷落到空了,於虛空合一,連虛空也銷落了,就像道家講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這時還沒有到家啊!「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就是打破色陰的牢籠了,算是色陰盡了。虛空粉碎,大地平沉是一個比喻,已經是虛空了,還粉碎什麼呢?地球都毀滅了,沒有時間空間了,更沒有肉體這些觀念了,都打破了。李居士:色陰盡的物理現象或者說標記就是「若目明朗,十方洞開」好像站在高山之頂,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都是亮的,整個虛空都沒有障礙了,不像「處大幽暗」的時候,什麼都是黑的。包卓立:「十方洞開」,這種境界是不是暫時的?不修就沒有了?像西藏有一些記錄,有的大法師曾經有一段時間可以看得很遠很遠,什麼都可以看見,但是過一段時間就沒有了。懷師:真的達到「十方洞開」這個境界的時候,所有的脈統統都打開了,而且這種成就不是暫時的,至於你說的那個大法師的情形,他只是中脈打開了而已,還在色陰範圍。氣、脈、拙火都是色陰範圍。之所以跳不出來,是因為無始以來自已的堅固妄想這個根根沒有破掉。道家「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也還是在色陰範圍。破這個堅固妄想還是要用第六意識,還是用堅固妄想去破它,這叫以楔出楔。色陰區宇還包括生理,物理方面。下面講不同的東西了。 受陰解脫 超越見濁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一八二頁)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一八六頁)「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這裡文字用得很妙。講色陰區宇是從「汝坐道場」開始,這裡換成「彼善男子」了。在《金剛經》中,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大乘菩薩境界,不管你是男是女,到了菩薩境界都稱童子,所以文殊菩薩又稱文殊童子。這裡佛說,諸位先生們,諸位兄弟們,修定修止達到色陰盡的境界,你見到一切佛的心就和我們的心一樣,一切眾生心等於一切佛的心一樣,這一點你看得很清楚,好像明鏡中的影像一樣。注意啊,這時你還在定中啊!在奢摩他(止)的境界里啊,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念頭,都像影像一樣飄過來飄過去,無所謂,好像是空的,很輕鬆。你們用功有時也會有這個境界啦。這時你自己覺得好像已經懂了,明心了,但還不能起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佛作了一個比方,此時的情形,就等於我們在睡覺做夢,好像被鬼壓在那裡,心裡很明白起心動念都很清楚,但叫不出聲,手腳都在,也感覺得到,但就是動不了,被它壓得死死的,很害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夢呢?因為「心觸客邪」,有靈鬼,或者魔障,或者因為身體里有病,總之,都是邪氣碰到你的身體,而使你的心起這麼一個反應。這種情形叫受陰範圍。受是怎麼來的呢?無始以來,我們生命多生累劫,觸受都搞慣了,受苦、受樂、非苦非樂、喜憂,這些都是受陰解脫不了而來的。還沒有離開身見的作用。「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前面講到睡著了,被鬼壓住了,後來一下子醒了,鬼也沒有了,身體也不受壓了,這時身心可以分離,隨時可以把這個身體丟掉,要走就走,可以解脫這個身體了,功夫到了這裡,觸受都沒有了。等於道家講的陽神出竅一樣,不過道家講的陽神出竅還有一個影子,這裡連影子都沒有了,身心都無所謂了。此時,去住自由,沒有障礙了,要留在身體里也可以,要走也可以。這是受陰盡。修行到這種境界的人,智慧打開了,觀念思想不會有偏差了,不會被小乘的五見(邪見、身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所縛了。色陰盡的時候是超越劫濁,不再被現實的物質世界所困住,不像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的這批人,被電腦等等這些物質文明所困。到受陰盡,超越了思想見解,得正見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虛明妄想」。色陰的時候,是被堅固妄想抓得牢牢的,到受陰,是被虛明妄想抓住了。好比說你坐在公園裡,思緒飛得好遠好遠,可能想到阿拉斯加去了,這就是虛明妄想。受陰境界有觸受兩面,有十種魔境,都是虛明妄想來的。要想妄想不虛明了,還需要小心用功。正如神秀大師講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受陰盡得意生身「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受陰盡了,就好比是人睡覺不受夢魘壓力了,但不是成道,還沒有得漏盡通。六根都不漏了,一念不生,得無生法忍,念念清靜了叫漏盡通。普通天人有五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沒有漏盡通。只有佛的弟子,小乘阿羅漢或者大乘的菩薩才有漏盡通,尤其是大阿羅漢,得漏盡通,六根都不漏了。換句話說,不動心了,等於中國孔子講的對境心不起,起而不起,不是完全不起,起了也像是沒有起。佛說,到受陰盡的時候,雖未證得漏盡通的涅槃境界,但是心已經可以離開身體了。此時,要死就,要留也可以留。那個舒服程度就像小鳥出籠一般,到這個程度,當然比道家所謂出陽神高明多了。不過這個時候,壽命沒有盡,業力沒有完,如果想要早走,逃避痛苦,那是犯了殺戒。這是順便提到的。這時如同經歷了菩薩的六十聖位一般(六十聖位包括三漸次,十信、十住、十迴向、四加行,十地,妙二覺等),對佛菩薩的境界都能體會了。這就比道家的陽神高了,天上人間任意寄居,隨便你的意思。寄居,只是掛褡一下,偶然住住。苦難的人世間需要我來就來一下。 想陰解脫 超越煩惱濁譬如有人,熟寐寢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越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一八七頁)「譬如有人,熟寐寢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這時佛又作了一個比喻。這個情況就好比是一個人睡著了說夢話,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講話,可是他的講話話別人聽起來都能聽懂。達到這個層次的人,可以像菩薩一樣說法了,說的法與大菩薩、佛說的一樣,使沒有睡的人聽了他的話都懂了,可是他自己不知其所以然。你若問:「你怎麼會說出來?」這時他是自然就說出來了。所以,你不要輕視普通弘法的人,他雖然沒有到家,他講的話卻是菩薩的話。這是想陰的範圍,分析起來又有十條岔路。「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越煩惱濁。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浮想也就是妄想。如果心念如如不動,任運自在,一切妄想都沒有了,塵垢都洗去了,一念不生,悟了,生也無所謂,死也無所謂,為了度畜牲,就去投畜牲道,要走就走,這叫一倫生死。這時,從頭到尾都是圓滿清靜的。修到這裡,就是想陰盡了。修到這裡,一切煩惱都沒有了。前面講過,妄想有堅固作用,虛明作用,而我們之所以有想陰,是因為妄想的融通作用。所謂融通,就是融會貫通的意思,融會貫通了,則一悟千悟,一了百了,此心「一念不生全體現」,平常什麼都明白了,像大明鏡一樣。我們一般人都受想蘊的控制,隨時都被控制著。但是平時思想用在對自己身體的堅固妄想方面,很嚴重。有時候也會有虛明妄想來。有時候看佛經修持,忽然有所領悟,似乎很解脫了一樣,那個就是屬於妄想的融通作用。在想陰區宇,已經得意生身,自己可以自由來去,但還不能成形,而且生死也還沒有看通,還在現在這個身體里,等到想陰盡的境界,對六道輪迴、生生死死都無所謂了,生死涅槃等空花。含光默然不管時間長短,現在大家打坐至少可以了解什麼叫身心(思想的心)分開了。你閉眼打坐,好像被關在黑桶里一般,身體不動,思想來來往往、昏昏擾擾的,但是慢慢的,你可以把身體六根和思想往來分清楚了,能隨時清凈自己的思想念頭了。有了這麼一個基礎,即使心仍然被蓋在這個肉體裡面,能夠這樣清靜的人已經很少了,很不錯了。有了這個認識,估計你還聽得進我們這個五蘊解脫的課,否則是聽不進了。你們大部分人都是閉眼打坐,照古代嚴格的講,打坐並不完全是閉眼,眼睛應該是微微張開的。後來道家對這種方法叫「垂簾」,眼睛的上下眼皮,等於窗帘一樣,閉三分之二,留一點縫。根據古時候佛經的翻譯,做白骨觀也好,安那般那呼吸法門也好,都要眼觀鼻,鼻觀心。就是說眼睛三分之二關閉起來,看著自己的鼻尖,而鼻子與心窩子對成一條直線,然後不管眼睛,迴轉來觀自己的心念。另外嚴格地講,小乘修法是半閉眼睛看前面三步距離的地方,大乘修法是開眼對著前面五、六步的地方。 使眼睛去看的這個注意力是意識,我們一般人習慣性的會把眼識和意識配合起來去看。如果是開眼打坐,要把眼睛的意識拿掉,眼珠子開著,但沒有看,這種方法與閉眼的感受不同。你們平時閉眼打坐習慣了,讓你開眼你還受不了呢。如果你訓練自己把眼識拿掉,那你對於身心分開,思想與身體分開的體會就會比較清楚了。 這樣眼睛半睜半閉,用中國字來形容叫「含光默然」,那個樣子就像健康嬰兒睡覺那樣,眼睛有一條虛虛的縫。注意,只有腦力、神充滿了才做得到這樣,對現代人來講,我主張閉眼打坐,什麼道理呢?因為現代人用眼用腦太過度,神都不充滿,開眼打坐容易把氣神都提到腦上,算不定搞出毛病來,把神經搞錯亂了。為什麼眼睛要這個樣子?你看佛菩薩塑相都是這樣。我告訴你,比方借用道家的煉精化氣,鍊氣化神來說,神充滿了,你想閉眼都閉不住,自然會開開。但是眼睛開開並不是看哦。我不叫人走這個路線,因為普通人會習慣性地往前面看,這就不對了。有人打坐,在那裡規規矩矩地「眼觀鼻,鼻觀心」。我做給你們看,你們注意我的眼睛,它慢慢變成兩個眼珠向上去,前面一條白的線出來,這樣是不對的哦,這還是有意在看,是把眼睛硬拉到上面去看,這樣都會使精神出問題,是一種病態。你們用這個方法很容易這樣出問題,理由等一會兒告訴你們。眼睛巧妙得很,你們身心有時候觀照不清楚,就有這個毛病,所以在講行陰之前補充講一下。 七處征心 八還辨見這個是順便帶到,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廣東韶關六祖道場南華寺,我們有同學從那兒回來跟我講:「哎呀!那真是大祖師!我們拜下去,他的眼睛好像在注意我們一樣,我們換一個地方站,他的眼神好像就會跟著我們換一個方向。」你要曉得他的肉體眼睛是半開半閉的,佛菩薩塑相也是這樣,這可是個大關鍵哦。《楞嚴經》里佛開頭就講兩個要點,「七處征心」,跟阿難討論「心」是個什麼東西,心在哪裡?七次往返討論心的問題。佛說心不在外,不在內,也不在內外中間,不在虛空,也不是不在虛空。換句話說,心也在內,也在外,也在中間,也在虛空,也不在虛空,無所在也無所不在,全體內外、心物一體都是一個心的作用。所以你若真明白了這個心的道理,就不要守著自己這個肉體、和這個思想意識心,這些都算不了什麼。《楞嚴經》已經把這個大秘密告訴大家了,你們也都讀過《楞嚴經》,只是就這麼讀過去了,都沒有看懂。一般法師們講《楞嚴經》,也都是像鸚鵡學舌傳聲筒一樣的過去了,我們很多同學在外面講《楞嚴經》也是一樣的情況。不過,即便是傳聲筒,也還是了不起,還是有功德的。《楞嚴經》開頭講的第二個要點是「八還辨見」。八次辯論「看見」這個「見」字的道理,佛特別用眼睛來講這個道理,我們開眼可以看見光明,那是因為宇宙里有光,像太陽光、月光、星星的光,還有人造的電燈光等等。佛問阿難:「瞎子能看嗎?」阿難說不能看,佛說:「你錯了,瞎子也能看。看到裡面黑洞洞的,不像我們看到外面這個樣子。」開眼見光,閉眼見暗。這樣來回有八次辯論。佛就告訴阿難,明來暗去,暗來明就去,現象的變化是無常的,但能見明見暗的那個能見的東西,不在明暗上面。有人說,佛說的不如現在詳細,不如現在科學,那是亂說。當今科學雖然很詳盡,但對很多事情也還沒有定論。佛是兩千多年前講的,那真是了不起。你們現在學佛經很容易有主觀成見,不像我們當年看這些經典,那是完全聽他的,然後用自己做試驗,把自己的主觀都拿掉。佛說,你把光明還給太陽、月亮、星星,把障礙還給牆壁(如果是一張紙擋住你了,就把障礙還給那張紙),把一切都還完了,但還有一個東西沒有辦法可以歸還的,也沒有辦法還給虛空,那個東西不就是你那個能見的嗎?這樣分析完了,佛講了四句名言「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見道時,明心見性的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見道的本身不是物質的東西,離開物質的東西,離開現象的東西,不是眼睛看見的見所能達到的,這是談形而上的見。那麼佛為什麼在提出七處征心以後就提出眼睛談「見」呢?道家有一個最古老的經典,姜太公的《陰符經》,也有人說是姜太公的師父作的,到底如何不知道。《陰符經》就講「機在目,機在心」(眼心之機也),眼睛是心的開關,當我們休息好了,睡醒了,眼睛就要打開,做白天一切的活動。等疲勞了,就要走入黑暗狀態,走入陰境界,就閉上眼睛睡眠了。一陰一陽都在眼睛這個機關里,所以開眼見明,閉眼見暗。這兩句話可以用來修道,也可以是世法大政之治,大謀略的哲學。「機在目」,外面要觀察清楚,「機在心」,應用之妙就在於你的思想心了。為什麼講到這裡呢?因為前面講到一念之間有堅固妄想,有虛明妄想,還有融通妄想,大家平時都沒有看清楚,《楞嚴經》把這些言語文字表達不出來的秘密都告訴你了。眼睛能見色,見一切物理的現象,但是還有無表色,還有理念世界,那就不是物理的現象了,但與眼睛也都有關聯。講這些就是告訴你們,不能光聽色受想陰的理論,要自己試驗。現在要講行陰了。 行陰解脫 超越眾生濁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猶如睛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粘,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若此清擾熠熠元性 ,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一九七頁)行陰區宇前的想陰盡現象「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恆一。」修定修慧到想陰盡的時候,平常就沒有夢與想了,等於《心經》里講的「遠離顛倒夢想」。夢就是想、想就是夢,夢、想消滅以後就清凈了,而普通人不是在做夢就是在思想。這裡講的「沒有想」是真的一念不生,是自然的一念不生,不是壓下去的,壓下去就是無想定了。到這個時候,「寤寐恆一」,清醒與睡眠一個樣,這就很難懂了,一定要實際修持到那個境界才了解。三祖僧璨禪師的《信心銘》就講:「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如果你瞪著眼不睡覺,自然就沒有夢了,如果你心沒有分別沒有變異,也就萬法如一了。這裡的「夢想消滅,寤寐恆一。」是想陰盡的境界,只有到了想陰盡的人才曉得行陰,行陰是很難懂的。「覺明虛靜,猶如睛空,無復粗重前塵影事。」到這個時候,才是靈明覺知之境,永遠清楚,永遠清凈。佛作了一個比方,說這個時候就像萬里無雲,永遠是晴空萬里那個樣子。用中國文學來形容它,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時身心沒有粗重的感覺,很輕靈。這時也還能像普通人一樣做事。思想嗎?也可以!但是我們普通人做事都負擔很重,很粗重,而到了這個時候不管是吃飯也好,高興也好,罵人也好,都飄飄的,像做夢一般,又不是做夢。以前的事情也都像影子一樣。「前塵」不是以前的意思,現在所有的也都是前塵,我們睜眼閉眼看的,心裡想的,都是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鑒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這個樣子想陰清凈了,就慢慢進步了,看一切世間,整個物質世界,整個地球,山河大地,一切事和物,此心是「心如明鏡台」「如鏡鑒明」,完全清清楚楚,心不會被黏住,一切用完了就了無蹤跡了,心中還似明鏡一般。我們普通人想陰沒有盡,自己隨時都會被自己的思想騙住。《楞嚴經》不用騙這個字,而是用黏,像漿糊粘住那樣,普通人那個思想的灰塵一來就粘住了,慢慢越積越多,明鏡就不見了。想陰盡的人,一切灰塵來了都無法黏了,一下就溜過去了,連一點影子都沒有了,永遠「虛受照應」。那麼這時他還是起作用嗎?沒有想陰的人,作用比我們普通凡夫還要大,智慧還要高,更清明,只要一來就有反應,所以有時候你一起頭講,下面的結論我就已經很明白了,不用等你講完。所謂「虛受」就是像鏡子照東西一樣,「物來則應,物去不留」,一切都照應,都有反應。但過去了就過去了,沒有留。「了罔陳習,唯一精真」。這個翻譯太高明了。「了」就是明明了了,「罔」就是恍恍惚惚,一切事情都是不實在的。「陳習」就是無始以來陳舊的習氣,拿這一生來講,從小到大我們這個陳舊的習氣都是想陰的連續作用。想陰過了,習氣就真可以轉了。「了罔陳習」,是說不會被思想騙了,現代人經常講的「理性」也是思想。「唯一精真」的這個精,不是男女性交出精的那個精,這個精是形容詞,就是中國人講的精神的精。這裡是說到了這個時候,唯一那個精,是真的。真正的精就是心中很清明,沒有雜念,沒有昏沉和散亂,什麼都很清楚,那個是精真。色陰境界與醫學、生理學、解剖學,生化都有關係,受陰與神經系統,呼吸系統、五臟六腑、荷爾蒙系統都有關係。講到想陰解脫,「了罔陳習,唯一精真」就完全講到腦裡面去了,腦裡面的細胞都要起變化了,起真空爆炸式的變化。真精可能是間腦這部分起變化,這都是真的哦!我可不是在亂說。講到想陰盡,才知道行陰之難懂。整個太陽地球月亮的轉動,就是個行陰的作用。像我們思想停不了,感覺停不了,也都是行陰的作用。你今天還活著,還沒有死,這也是行陰的作用。甚至你死了以後進入中陰,再輪迴,那也是行陰的作用。再比如我們一生下來就要睡覺,也是行陰的作用。道家講打通任督二脈,我經常笑大家,叫你們不要有意去打通,他本身就是通的,它也是行陰的作用。這行陰最難辨,可是佛兩千多年前就講了,但是也還是沒辦法表達,尤其是這本經,翻譯成那麼優美的中文,就更難懂了。行陰區的宇的魔障「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達到唯一精真以後,你在那個定的三摩地境界里,對於生與滅的根本就很清楚了,某人要死了,會投胎變豬,或者會升天,對這些物理的變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些都是定中的境界,這個定並不是故意打坐才有的,你本來就在定中嘛!這時候你能「見諸十方,十二眾生」東南西北、東南角、東北角,西南角、西北角,上下一共是十方。一般我們都講六道,《楞嚴經》是講十二類眾生,若有色(有形有相的),若無色(沒有形象)都包括在裡面了。這時「雖未通其各命由緒」,雖然還不能完全看清一個人生命之來源,但已經能夠「見同生基」,能看到我們一切眾生的共同生命後面有個動力,已經能看清生命輪迴轉動的能源。這個生命能源「猶如野馬」野馬是引用《莊子》的,野馬不是一匹馬,是陽焰,虛幻的煙,好像有又好像沒有,所以莊子說「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拿現代比喻來講,好比說原子彈爆炸那個動力,好像有又好像沒有。但是一旦爆炸了,那個威力就大了,有聲音、有亮光、還有味道,你聞到還會死,色聲香味觸都有。佛經用了這些文學翻譯,現代的人,不把它當成野馬野狗才怪呢!講到「各命由緒」,給你們講個故事。大阿羅漢可以看到每個人生命八萬劫以前的事。有一次,有一個人向佛要求出家,舍利佛這些佛的大弟子們就在門口把他攔住了,吵了起來,不許他出家。佛在屋子裡打坐,問他們吵什麼,舍利弗說:「世尊啊,我們看了,這傢伙八萬劫來都沒有結佛緣,不能出家。」佛就笑了,「你們這些羅漢功夫修養只能看八萬劫,他八萬零一以前是條狗,同我結了緣。那時我是緣覺佛,已經涅槃了,人家給我立了塔,供舍利子。這時候,上面有人屙大便掉在這隻狗的尾巴上,它被驚跑了,尾巴一搖就把大便甩到了我的塔上,就是這麼個因緣,它就是可以出家了。」大便是狗最好吃的東西,所以那也是供養。生命的那個能源猶如陽焰一樣,它「它熠熠清擾」像閃電一樣,閃得很快,力量很大,很清,可是也很擾亂。熠熠就是形容有亮光的,嘩嘩閃的意思。這個生命能源是「浮根塵究竟樞穴」。浮根塵就是我們這個生命,我們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這個生命的中樞有個動力在動,這個動力,或者說這個行陰很厲害,這個東西不是思想。你打坐修到一念不生,或者念念清凈,你身上的任督二脈,十二經脈還在轉動,心臟還在跳動,這個作用就是行陰區宇,就是動能。這個中文翻譯得實在是太美了。翻譯這部經的人是宰相房融,被下放到廣東,就翻譯了般刺密帝帶來的這本經典。莊子之所以用野馬這個詞,也是有道理的,野馬這個東西是會亂跑的,塵埃也是用來形容野馬的。講到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點,「為浮根塵究竟樞穴」,佛在這裡講得很隱晦,但很有道理。我們人類的整個生命在腦部,所以我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書中講,人蔘就像我們人一樣,它的倆個根根在土裡,兩隻腳從上面長出來,人蔘一千年會變成人形。對我們人來講,我們的土是頭頂上的虛空,兩個腳就是人蔘兩個叉子,所以我們一切都在這個腦部。下面男女生殖器是神經末梢,整個中樞神經在頭部。佛講那個動力,「為浮根塵究竟樞穴」用的非常高明,所以那個生命的動力與我們的腦子關係很大。究竟樞穴大概等於我們現在講的間腦,所以道家講靈魂是從頭頂上出去,但這個並不是肯定的。第二點是,對應行陰區宇也有十種魔障。前面講過色受想陰,每一陰都對應有十種岔路,十種魔障。有人說怕打坐,因為怕走火入魔。告訴你們,你不用功的話,魔還不屑來看你呢,這些魔障你不用功還出不來呢。就好像一個男孩子被女孩子看上,那還不容易呢!講到魔境,有四句重要的話:「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如果你自己認為那些境界沒什麼了不起,心裡不執著,就是好的:相反就是入魔了。這四句話是要點,佛講到每種魔境都要重複說一遍。所以我經常告訴你們,不管碰到什麼境界,都要記住《金剛經》上的一句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換句話說,你若用得好,對魔境不執著,不被它騙走,魔境是你進步的一種考驗,是一種好事情。等於我們做人、做事業,如果沒有艱難困苦你就不會有進步。受到艱難困苦,你仍然不被魔住,那你就超脫了。「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這個有動力的行陰很清,可是也很擾亂,它無形無相,可是又有一點形象,有一點影子,好象黑夜裡一點亮光,它似亮光又非亮光。如果這個根本源頭的性質不動了,好象沒有波浪的,永遠乾淨,一澄到底的水那樣,就是行陰盡了。這時候沒有呼吸了,很久才有一下,但不是死了。這時可以超越眾生濁了,他要發願來這個世界就可以來,不發願就可以不來,可以定在那個境界。「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這也是一念起的作用,這個念很難懂了,等作結論時再說。「幽」就是看不見的,「隱」就是人世間看不見的,這個妄想有這麼一個功能,看不見也摸不著。在這種境界定久了就可以解脫了。光理論懂了還不行,還要功夫到,上面講到行陰,其實想陰、行陰,識陰都講了,說到底,五陰就是一念,一個人如果能夠把自己一念五陰檢查出來,那就不得了啦。識陰解脫 超越命濁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澈。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二○四頁)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二○九頁)識陰區宇前的行陰盡現象「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 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於涅槃天,將大明悟。」這裡和前面一樣的,你都還在那個定慧等持(平等保持)的三摩地境界,現在新的翻譯也叫三摩缽地。現在講到行陰盡了。其實呢,如果你真正懂了般若《心經》,「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你就知道,也無所謂盡與不盡,行陰也是本體的功能,重點是你要轉化它,就好象一個機器在轉動。所謂轉化就是把它停住,其實也不是停住,就是非常慢,靜態的意思。慢其實就是很快。好比說以物理學的原理來講,宇宙運行速度很快,可是我們感覺起來卻很慢。所以行陰儘是這麼個意思,當然無所謂盡與不盡,這裡之所以用「盡」這個字,是為了講話方便。世間萬有生命的就是行陰的作用,「幽清擾動,同分生機」是形容行陰的動性。所謂「幽清」是說它是看不見的,但有個東西在起作用。所謂「同分生機」就是說在沒有成佛以前,大家都共同有這麼個東西,這就是業力,也叫業氣,也就是投胎、轉胎這個東西。「同分」就是共業。顯教一般叫業力,一股力量的意思,密宗比較注重形象,叫業氣。這時,行陰「倏然隳裂」,啪!一下就打開了,破掉了,就好像物理上講的爆炸開了,與虛空合一了。這裡這個倏然用得很好。「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是說,行陰平常都沉得很深、很細,像螺絲釘釘在那裡,無法轉動,都生鏽了。「補特伽羅」就是生命一出來,就有的那個我執,我們入胎覺得有個我,剛生下來的嬰兒也覺得有個我,雙胞胎也會搶奶吃,都是只管我,不管他人。為什麼叫「酬業深脈」呢?這個我執是天生俱來的,也就是業力形成的第七識這個我,在世界上輪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善不惡有不善不惡報,都是業力,所謂輪迴就是還那個業力。這個東西像脈絡一樣很深,停不了的,所以叫「深脈」並不是說真的一條脈,是形容它像一條脈。現在倒轉來講,中陰身其實就是業力形成的,中陰身就是幽清擾動,沉細綱紐的那個東西。所以修行人,如果不能把業空掉、切斷的話,死了以後還會反覆,還有報應,該投胎你就躲不掉,還是要來,就像磁石吸鐵一樣,一感應就把你吸過來了,你就入胎了。這裡是說你修行到這一步,行陰盡功夫到了,「感應懸絕」,能夠隔離開來,自己作主,不受業力影響了,這時你「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快要開悟了。修行到這裡最難了,行陰難看清楚,不是光靠知識就夠的,非功夫到不可。所謂功夫到,並不是另外產生個什麼,那個清凈的涅槃境界是你本有的,涅槃就是自性那個境界,常樂我凈,不生不滅。講教理的人說:禪宗有人蔘話頭開悟了,那是你所理解的那個悟,你要功夫真悟了,非到行陰不可。當然五蘊里最重要的還是想陰,想陰一念空了,行陰慢慢跟著就上了,所以五蘊中想陰在中心,很厲害。想陰與第六意識有關,你要第七識無我,還是要靠第六意識來轉,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說「六轉呼為染凈依」,凡夫叫染依,會染污一切善惡,第六意識想陰轉清凈了,才能轉成凈依,才能進入行陰,把第七意識轉了。從行陰到識陰「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佛講到這裡給大家作了一個比方,說修行到這個時候「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我們先看這個文字,現在年輕人翻譯這種經典,一定會錯。這裡為什麼會用「如雞後鳴」呢?雞叫不就天亮了嗎?你們全錯了!因為你們沒有聽過雞叫,雞第一次叫大概是夜裡三四點鐘,天還沒有亮,等最後一次叫快天亮了。修行到這裡就好像被雞最後一聲叫醒那個時候,看看東方已經有一點亮了,這時行陰快要寧靜,快要轉過來了,自性的智慧光明出現,快要見道了。這一段是講行陰到識陰境界的過程,下面就要講到識陰了。「六根虛靜,無復馳逸」,這時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隨時隨地都在寧靜定境之中,外界來的事物都知道,但不會跟著它跑,即便不要定也是在三摩地的境界。我們平常人不同,眼睛看見一個影像就會跟著跑了,眼識也跟著轉了。耳朵聽到一個聲音,意識也會跟著跑了,有人喜歡音樂,身體都會跟著搖起來,要跳舞了,像馬一樣賓士放逸掉了。這時你「內外湛明,入無所入」,身心內外像水一樣湛清,清到極點,內外似水晶一樣透亮。此時外界境界通過六根進來,等於沒有進來一樣,沒有被黏住。這時你就能夠「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你能深深通達十方世界,知道十二類眾生的「受命元由」,知道為什麼有的會變人,有的會變狗,變老鼠,你能把那些因果看得清清楚楚。「觀由執元」,我們生命的來源都是因為起心動念來的。「由」就是「因」,「執元」就是本來的源頭,我們把它抓得很牢。「諸類不召」,修行到這個程度,如果自己不想轉世入胎了,即便是馬上曉得自己一念動可以生在無色界天,也可以不去了,自己甚至會笑自己怎麼會動這麼個念頭。這時,六道輪迴、十二類眾生,對你已經沒有那個吸引力了,已經不能感召你了。這時,「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看十方世界,一切法界,虛空無盡,都看得很清楚。「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一切都空了,一切妄念都平靜了,想陰也不起,受陰也無關,色陰變化就更不理了(但是一切都知道,心裡很明白),行陰也寧靜了。此時,你才會發現有一個東西,叫唯心,那個心意識動了會變成物質的,返本還源,那個物也歸到精神。這時,你才發現生命那個看不見的秘密,你才曉得心意識的功能有這樣的厲害,這才算進到了識陰區宇。識陰區宇也有十個岔路,十個魔境。識陰裡面的魔境就很嚴重了,以這個來講,聲聞、緣覺,羅漢,也都還屬於外道。聲聞緣覺都是佛的親傳弟子,但只看到了一半,只看到了「空」,沒看到「有」。其實準確地講,這十個並不是魔,前面的四十個都是魔境,這十個是外道,門外漢,還沒有認識到生命的本原。識陰盡的境界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凈。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澈。名識陰盡。」「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這時的定更清凈了。所謂定,就是把混亂的水變得清凈又清凈,等於化學提煉到達清凈的極點。這時的定已經進入慧中,知道一切眾生是共同一個東西來的,一個本體來的。這個東西在凡夫叫阿賴耶識,對大徹大悟的人就叫如來;如來藏就是涅槃,我們現在就叫它本體吧。我們一般人習慣的會用自己的六根(六門),眼睛會看,耳朵會聽,鼻子會呼吸聞香臭,舌頭會嘗味道,身體會感覺,意識會思想。但到這個時候,「銷磨六門」,無所謂分成六個作用了,就是一個「合開成就」。所以《楞嚴經》上面提到,很多眾生無目而視,不用眼睛就可以看東西;不用耳朵就可以聽聲音。比如蝙蝠在夜裡飛,它沒有眼睛而是靠感覺(聲覺)就能分別得很清楚。所以修行成功了以後,「合開成就」六根合攏一起用,鼻子可以當眼睛看,耳朵可以當鼻子聞,就不受我們平常習慣約束了;可以分開來用,也可以合攏來用,隨便你選擇,這是大神通了。其實也不是神通,而是生命本來具有的,你找到根源後就可以隨便用了。功夫到了,「見聞通鄰,互用清凈」,眼睛不用開已經看到了,耳朵不用聽已經知道了,這就是互用清凈。這個時候,「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整個空間、法界、無量的虛空,以及我們個體生理、心理,都像水晶一樣,「內外明澈」裡頭外面通明。這個時候才到「識陰盡」。所謂「盡」,是形容,無所謂盡與不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到了識陰盡的人,心意識道理完全搞清楚了,可以超越命濁了。我們的生命很濁,自己作不了主。父母生孩子,無法命令他來;孩子來投胎,也沒有辦法自己作主,莫明其妙,糊裡糊塗就進來了。所以生命很濁,一切無明,而且來的時候,還要靠精蟲卵臟,靠基因的演變。 據密宗講,蓮花生大士(釋加牟尼佛轉世)再來的時候,不經過男女關係不經過娘胎,是在蓮花苞中間,嘭的一聲,就出來了一個小孩,這就是超越命濁,可以自己作主了。這也等於道家有兩句話:「散而為氣,聚而成形」。這個「 氣」也還是形容,意思是說可以空掉,你找不到它在哪裡,它散到虛空之中;但只要念頭一動,就馬上可以有個形體,要變人或者菩薩,或者癩蛤蟆,只要一念就能「聚而成形」了。「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識陰境界的根根就是「罔象」好像有那麼個作用。比如我們的思想,一生下來就有了,你說它是個什麼東西呢?現在科學研究都說思想是腦波的反應,過去大家講是心的作用,都沒有一個定論。你不要以為思想一定是腦的作用,它這個東西是「罔象」沒有現象,沒有個實體,是虛無的,但它有這個作用。思想其實就是心意識的作用。眾生都被這些東西給騙住了,「顛倒妄想」都在妄想之中,把假的當真的,不曉得真的是什麼。我們認為現在一切生命的有,思想的有都是真實的,所以當空真的來的時候就害怕起來了,認為沒有了,所以是顛倒妄想以為其本啊! 這裡為大家補充說明一點。佛學總稱這個世界為五濁惡世。這個世界上的人思想都不好,這是見濁。這個世界的眾生到處都在爭,這是眾生濁;這個世界上的眾生每天都在痛苦煩惱之中,這是煩惱濁;我們的命本來不好,靠精蟲卵臟,現在甚至用試管嬰兒,都是髒東西做的,所以叫命濁;這個世界幾千年來隨時戰爭,隨時死人,隨時有問題,這是這個時代的劫數,這是劫濁;佛說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沒有一樣是好的,到處都是煩惱、痛苦、病痛。學佛修行本來是要解脫這些痛苦,但現在很多人是越學見越濁,煩惱越濁,命越濁,不學佛修道還好一點。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五蘊講完了,佛接著說:你們要發心啊,抓住我講的佛法道理,五蘊解脫法門。當我死了以後,把它傳給後代眾生,讓眾生普遍懂得這個修持的道理。有些人自以為有些特別功夫,你們要幫助那些眾生不要見魔,不要自己作弄沉淪造孽。注意,這裡佛用的是「自作沉孽」的「孽」字,而不是「業」,業有善業、惡業、不善不惡業,孽就不同了,孽完全是壞的。所謂「見魔」是指見解上的錯誤,這裡是說要幫助眾生得到佛的正知見。你們要「保綏哀救」,保護大家平安,要救他們啊!「綏」就是平安,「哀」就是大慈大悲;「銷息邪緣」,要幫助他們不要走錯了路;「令其身心入佛知見」,使他們身心進入佛的正知見;「從始成就」,從一開始就走這條大路(正路),「不遭歧路」,不要走岔了路。 五陰解脫總結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想心計度。(二一一頁)這一段,佛講本體起用,講體與用的關係,很精要,等於密宗里紅教的《大圓滿》,或者白教,花教的《大手印》。「精真妙明,本覺圓凈。非留生死及諸塵垢,乃至虛空。」他說一切眾生本來自性是最「精」致最「真」實的。精真是形容詞,不要誤以為真有個什麼東西。這是說眾生本來明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覺」,一切眾生本來就有,只是他迷糊了。眾生的本來自性是能夠成佛,本覺的,是圓滿清凈的。「非留生死」,生死沒有留痕迹,「及諸塵垢」,一點塵埃都沒有,就像《心經》上所說的:「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乃至虛空,本覺裡頭也沒有什麼虛空,虛空也是個假象,物理世界乃至理念世界的虛空都是假象;「皆因妄想之所生起」這些假象都是眾生自己妄想生起的。「斯元本覺妙明精真。妄以發生諸器世間,」「斯」,就是這個,「元」就是根本的。這個根本的本來是佛,是「本覺」的,本來就是覺悟的,妙不可言的,它本來明白,來本就是精緻的,真善美的。「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妄想一動,才形成了物理世界、物質世界,乃至這個宇宙。「器世間」就是物理世界、物質世界。唯物是唯心變來的。妄想心怎麼會變成物呢?這就要配合現代科學哲學來研究了,人類正在往這方面走,但還沒有研究通。「如演若多,迷頭認影」演若多是一個人的名字。《楞嚴經》上講到,佛在世的時候,城裡有個瘋子叫演若多,他早起來照鏡子,越照越覺得自己漂亮,照了半天,慢慢的,他突然覺得自己的頭沒有了,就變瘋了,到處找:我的頭呢?我的頭呢?他的這個瘋病等到什麼時候才會好呢?佛說,等到有一天,他再去照鏡子:我的頭原來就在這裡啊!他就又好了,不瘋了。這裡是拿演若多作比方,說眾生都像演若多一樣,以為真的有個什麼,是迷頭認影。大家都像那個活寶演若多一樣,自己頭本來就在身上,卻對著鏡子照影子,自己以為頭掉了,就瘋了。也就是說,眾生本性本來就在那裡,卻拚命修行啊,明心見性啊,向外找一個東西,所以叫「迷頭認影」。再比如說那些練氣的,你生命中本來就有氣啊!你沒有氣就死了,還要外面的氣做什麼?這也叫「迷頭認影」。講到這裡想到密宗有個修法是對鏡子修的。你把四面上下都安上玻璃鏡子,用眼睛盯著看,慢慢的,自然就看見自己是個影子,慢慢地看見自己沒有頭了,也沒有身子了。這個方法不能隨便修,容易得離魂症。但是,如果你修好了,可以把自己空掉,靈魂可以自由了。這個不能多講,只露一點點給你們。「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眾生的這個妄想是沒有原因的,你們常問:「哎呀!我的這個是什麼原因來的?是沒有原因來的,本來就這樣,本來沒有原因,但為了表達給大家聽,就講一個因緣,說許多因緣湊合攏來就有思想啦!現在心理學分析一個人的心理,會牽扯到社會的因素,家庭的因素。那都是心理學家說的,其實那些因素本身就是妄想。佛法認為因緣分兩種:親因緣和疏因緣,任何東西都是相對的,都是很多因素構成的。既然很多因素構成了一個事物,那把這些因素都分析了以後,不就沒有個東西了嗎?所以佛法在妄想中立了一個因緣的道理。緣生本空,靠因緣湊攏來的本來就是空的。比如說一個木頭做的桌子,是靠了人工、木頭等等因緣而變成了一個桌子;木頭本身又是靠種子、泥巴等等許多因緣湊攏才有的。這些都是因緣的現象。其實因緣本身是個方便,佛是為了給你分析問題才提出來的。從哲學學派的角度來講,有的人不懂因緣,走的是唯物論的路線,認為這個宇宙是自然的,萬物是自然生出來的。宗教家則認為是上帝啊、天啊造就了一切。「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這個宇宙、生命、虛空,其實沒有個東西。你說沒有嗎?它也有。好比說電燈的光,也是幻象,它是靠電配合我們的眼睛這個因緣才有光可以看見,實際上分析起來中間沒有任何東西,都是空的,一切都是幻生幻滅,能生能滅的那個東西是本來清凈,沒有動過的。所謂因緣所生,或者自然來的,那都是些狗屁的理論。「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都是眾生自己的妄想、思想,美之名曰學問、道理、修道,其實都是自己的妄想在那裡估計、推測。「度」就是推測,「計」就是計算,佛自己講因緣,又推翻了因緣,也推翻了自然。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二一一頁)是五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二一二頁)「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佛接著說:「阿難啊!我告訴你啊,因為知道有個妄想起來,你們拚命問妄想是怎麼起來的,我就只好回答你,說妄想就是因緣所起。但「說妄緣無」妄想本來沒有啊! 「說妄因緣,元無所有」,妄想哪有什麼因緣啊?妄想就是因緣,妄想本來空的嘛!我說妄想是因緣所生,那也是為了方便,理論上說說而已啊!「何況不知,推自然者。」佛問阿難:現在你懂了嗎?你還是不懂啊!更何況那些不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呢?他們推測有個自然的作用,以為生命是自然來的。自然又是個什麼東西呢?你說是自然,虛空能掉下個人來嗎?你還不是要經過精子、卵子結合才變成一個人!其實自然是個假說,因緣也是個假說,都只是名稱而已。「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所以佛明白的告訴你,五陰的本原都是妄想來的,你真正懂了這個,就悟道了。「是五陰受陰,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這五個陰都是妄想所成的。佛很慈悲,又進一步為我們分析它的「因界淺深」,它的成因與範圍。色與空是色的邊際。觸就是接觸、感覺,離就是分開了。比如我打你,你就有觸痛的感覺,分開來觸受就沒有了,所以觸與離是受的邊際。記憶與忘記是想的邊際。所以禪宗祖師講,不要妄想,妄想一放就到空了,忘掉也就是丟掉。這個「忘」字加個心不好,應該用古文的「亡」字,亡就是丟掉,沒有了,不記他了,不念他了,是想的邊際。滅與生是行的邊際。識陰的邊際最難明白了,「湛入合湛,歸識邊際」你不動念,本來就清凈,能回到那清凈的本位,就是識陰的邊際了。「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色受想行識這五陰都是一念來的,沒有次序的,他們互為因果,重重疊疊,我們的生命來的時候,就是靠那麼一念動了,阿賴耶識變成中陰身來投胎,然後又和精蟲卵子一起,像攪牛奶一樣這麼一攪,就進去了。但你要解脫的時候,嘿,你還是要從「色除」,還是要從四大身心變化,氣脈,拙火處著手,你還是要轉化色陰。「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一懂了這個道理就空掉了,就進入了佛境界,所以叫「乘悟並銷」。如果你智慧不夠,道理雖然懂了,但力量還不夠,你還要「因次第盡」一步步,一點點來,庵提遮女問文殊菩薩也是這個問題:「師父啊,明知道生死是空的,卻就是被生死之流轉動了,跳不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文殊菩薩回答說:「其力未充」道理你雖然懂了,但上起座來你就是放不下,空不掉。所以要漸修,你要一點點做功夫才行。附錄---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說明講課期間,根據平常的習慣,課餘我們還經常就課堂上不清楚的問題繼續請教懷師,有時包卓立同學甚至還用他半生不熟的中國話,直接與老師溝通,說出幾個關鍵的字,用身體作一個動作,然後問老師:「是不是這樣?」「是不是這個意思?」有時候,我們旁邊的人不是很明白他在說什麼,但老師會笑著告訴他對或者不對。那種情形也真是十分的有趣,當然,這種溝涌方式也可能導致了一些理解上的偏差。老師課餘的開示只是點到為止,沒有長篇系統的論述,而且也沒有錄音。我們根據這些課餘開示,以及我們自己平時修持的心得,就上下冊分別整理出兩篇附錄,希望對廣大讀者能有所裨益。文字內容多是拾老師牙慧,並非完全自己的發明。但如有不準確的地方,咎在我等,敬請各位先進不吝賜正為感。包卓立 趙海英(佩瑜)二00三年九月四日晚於北京關於五蘊掌握五蘊的道理對修行非常重要,但一般人都不喜歡學習五蘊。覺得很枯燥。這主要是因為,大家不知道如何把五蘊的道理應用於實際修持,用於理解自己修行的各種經歷,判斷自己修行進步的程度,而把它當成了純粹學術的理論探討。從前面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到,那些發光動地的境界,都沒有超過五蘊的範圍,甚至都沒有超過色蘊與受蘊的範圍。生命就是一個五蘊,那些現象也都是生命本來就有的功能,沒有什麼神秘的。那些腦海里出現的光啊、佛啊、身體感覺的暖啊、樂啊等等,不過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互相交感的影像反應而已。且不說一般人修行打坐的身心感受,即使你得了各種三摩地的境界,那也不過是五蘊的作用,意識的幻象而已。放下對五蘊的執著,方能尋得本心。一切現象和境界都是暫時的存在,如夢幻泡影。但大家太執著於修行路上的風景線,因此迷失了本心。佛在《楞嚴經》上說,「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佛苦口婆心,把五蘊的道理做了仔細的分析,把各種境界和現象的範圍作了詳細的分類,就是為了讓我們知道這些現象都是心外之物,別受騙上當,正所謂「頻呼小玉原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關於凈色五蘊的理論中提到凈色一詞,現代科學還不知道凈色到底是什麼,凈色是比基因,DNA更基本的物質,它也是由四大及空大組成的。凈色只存在於生命組織中,像其它生命那樣,它也有生老病死。通過靜坐,使凈色更充滿和健康,所以身體感覺會更加靈敏。現代科學一直在尋找心與物的連接點,凈色即是這個連接的關鍵所在。事實上,我們的眼耳鼻舌五根的生理組織瀰漫著凈色,因此五根才能與五識一起配合起作用。以後,科學會知道到什麼是凈色,目前,只有那些得到很高三摩地境界的人,才能認識到什麼是凈色。譬如說,當修持者感到全身細胞都在喜樂境界的時候,就等於說他全身的凈色都啟動了。凈色瀰漫於我們的色身之中,每一個細胞都可以變成一個佛,佛經中有很多這樣的描述,修持報身成就就是把每一個細胞都轉化成凈色,這是修行的一個大秘密,西藏密宗也沒有把這點指出來。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前面介紹的很多三摩地境界和現象,在其它宗教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其實不管你是佛教還是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神道。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顯教、密教、道家、儒教,或者任何其它宗教,只要你專心修持,都可以達到四禪八定的境界。四禪八定是共法,是各種三摩地境界的概括,代表不同的心的清凈程度。所有宗教的聖者都有三摩地,否則他們不可能成為歷史上的聖人,就像《金剛經》說的,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不管你信仰什麼宗教,只要你進入一定的禪定境界,都有可能發生各種各樣色身的變化,這些現象並不神秘,生命本來就有這些功能。譬如前面提到過的神尼傳中的故事,入定以後,手可以像麵筋一樣越拉越長,西方天主教的修女也有類似的記錄。譬如說拙火,其它宗教描述的沒有佛學這麼詳盡。但也有類似的說法。在印度教叫「SHAKTI」,也就是精神力量的意思;伊斯蘭教的蘇非派叫分離之火;基督教則叫神火。再譬如說輕安的境界,在基督教神秘學裡,也有與輕安類似的概念,他們叫「洗足」,因為當輕安從足部發起時,感覺就像清風或柔軟的清涼之氣從腳上飄過。這種境界與性交所產生的喜樂截然不同。輕安境界開始出現的時候,腦下垂體會分泌有點甜味的荷爾蒙,有利身體健康。在希臘古文化中,這被稱作「神的食物」;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教派,稱為甘露;在中世紀基督教神秘學派,稱為聖酒;在密教經典中稱為神酒;在伊斯蘭的蘇非派禁慾神秘主義教派,稱為甜酒;還有很多其它各宗各派,包括中世紀的鍊金術,都稱此為長生不老的仙露。印度吠陀教義的《奧義書》這樣描述這種境界;當生命之火已經點燃,生命的氣息已經自在可控,甘露已經在身內流動,這時心才出生。這裡描寫的就是呼吸已止,甘露已生,即將到達三摩地的煉精化氣的過程,所以,世界上的各宗各教都是相通的,只是描述的方法和精細程度不同而已。再譬如說空無邊處定的境界,這是一個有形的空的境界。一切思緒妄念都沒有了,只有一個無障無礙、無量無邊的虛空。印度教大師阿什塔夫(ASHTAVAKRA)自己親身經歷了這個境界,他描述說:「我就像虛空一樣無量無邊,宇宙就像一個大容器,被虛空圍繞,被虛空充滿;不須放下、接受、或銷落什麼,這就是智慧;沒有黑暗,沒有光明,也沒有停止,這裡根本就是空無一物;沒有天堂,沒有地獄,甚至也無所謂解脫。修道人眼前無有一物。 唯識五位以唯識的分類,修行有五大階段: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究竟位。一個人要想修行,首先要積累功德智慧的資糧本錢就像開公司賺錢,首先要投資一樣。至少要積德行善,嚴守戒律,不放縱慾望。積累了足夠資糧,然後才到加行位。到了這個階段,修行者開始精進的修持氣脈拙火,修持各種三摩地及智慧,為見道位打下基礎。只有通過三摩地和智慧的修持,才可能截斷妄想,識得空性;沒有三摩地的定力,不可能真正見道。前面介紹的那些氣脈修持成就以及拙火,不過是加行位而已,只是為明心見性打基礎,還沒有見道。只有見道以後,才談得上真正的修行,這之前的修持不過是為見道所作的準備工作而已,正如禪宗五祖說過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但即使見道了明心見性了,仍然要悟後起修。所以叫修道位。最後一切圓滿了,得到了法身、報身,化身三身成就,才是究竟位,才是真正成佛。不管是禪宗、印度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還是基督教,都要遵守這個基本的修行次第。只有見道以後,才知道如何是真正修行。當然,各人根基不同,修行次第的表現形式不同,根器好的、智慧高的人,可能很快就可以直接見道,而不需經過前面的氣脈修持。有的人有很高的氣脈成就,也有拙火境界,基至各種神通,他們修持的功德很大,死後可能會轉到很高的天人境界,但這不代表他們已經見道。見道是智慧的成就,那些功夫境界是共法,明心見性才是佛法獨有的。四禪八定與三界天人以佛法來看,眾生痴迷。不斷在三界中生死輪迴,而修行就是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謂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色界比欲界清凈。而無色界比色界更清靜。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欲界是一個物質的世界,色界更接近於一個能量的、物理的世界,而無色界則好比是一個更高層的精神世界。欲界眾生最根本的煩惱之一是性慾,色界天天人已經沒有性慾的纏縛。我們人類屬於欲界眾生,當你修行達到四禪定的境界時,你的心就跳出了欲界,與色界天天人的境界一樣了;當你達到四空定的境界時,你心的境界就與無色界天天人的境界一樣了。達到這些禪定境界的修行人,他們身在這個世界,但心的境界已經與天人相合一了。初禪境界與道家的精氣神修行次序又有什麼關係呢?初禪已經超了欲界天,所以,要想達到初禪境界,首先要能作到解脫性慾、不漏精,在道家這是煉精化氣的階段,正是因為「精」充滿了才能達到初禪的身心喜樂境界。也可以說,此時你身體的細胞都轉化成凈色了,都充滿了生命本來的能量,每個細胞都在快樂之中。在煉精化氣的境界,氣機已經達到大腦,煩惱妄想減弱了。密宗說,精不降則樂不生;道家說,煉精化氣,精滿不思淫。把這些說法與我們上面講的聯繫起來,那麼初禪的境界與精、氣、神的轉化一定是密切相關的。同樣的,雙修的目標必定是通過修持拙火、空樂雙運,從而達到以欲除欲,並進一步進入初禪境界。注意。初禪境界已經超越了欲界天,屬於色界天了,所以不同的宗派的修持方法其實是相通的,一個智慧的修行人要學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根據歷史記錄,古時的基督教聖人和一些其它修行者都曾經進入到一種「極喜」的境界,事實上,眾生對自己的身體以及這個世界上的一切都抓得很緊不肯鬆手,如果能夠一念放下,放下對身心感受的執著,甚至放下身體這個念頭,身體內部氣的流動將更加通暢,你自然就會體驗到身心的喜樂。從這裡也可以看到,身心是一體的、合一的。達到初禪境界並不見得能夠解脫受陰,因為還有喜樂,只是說此時是樂受,不是苦受了。如何修持達到二禪的境界呢?熟練掌握初禪境界後,用你的般若智慧觀察那些更微細的心理結使和妄念,慢慢把這些微細的煩惱也放下,就能進入二禪了。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覺得自己沒有什麼進步,其實就像黎明前的黑暗,只要不執著於初禪的境界,不斷的精進下去,就是黎明,就能到達更深、更細、更清明的二禪境界了。從色身轉化的角度來講,初禪境界對應的是道家「煉精化氣」階段,二禪境界對應的則是「鍊氣化神」的階段,此時已經可作到氣住脈停,氣已止,脈已通,已經不需要口鼻的呼吸,身體所有的細胞都可以呼吸。道家名言:氣滿不思食,神滿不思睡,所以如果要修持道家的辟穀(禁食)最好是差不多達到初禪以後。當然,佛家與道家的修持境界不能絕對的一一對應,我們只是想說明,各種不同的修持方法其實是相通的,互相有關聯的。同修持二禪的境界一樣,要想達到三禪的境界,需要在二禪的基礎上,用你的般若智慧觀察那些更微細的心理結使和妄念。在初禪和二禪境界,既有心理的喜受又有生理的樂受。到了三禪境界,智慧已經能夠觀察到「喜」亦是塵,放下「喜」之束縛執著,即進入一個更清凈的境界。三禪叫「離喜得樂」,仍有生理的樂感,仍是色陰與受陰境界,但這種樂比初禪、二禪更加微妙,非欲界眾生那種粗樂感可比。三禪境界對應道家之「煉神還虛」階段,心境更空靈了,此時甚至脈搏都會停止了。 四禪境界比前面三禪更清凈,初禪到三禪仍在色陰與受陰境界,四禪已經跳出色陰與受陰的束縛,開始修持想陰了。一切喜樂境界都離不開第六意識的分別作用,到四禪境界,只有極細微的妄想及很淡的我執,很多阿羅漢由此境界證得解脫。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也可以說初禪是「有尋有伺」境界;到二禪與三禪是「無尋有伺」境界,一知便了;到了四禪則是「無尋無伺」境界,下面要講的各種空定境界也是「無尋無伺」境界。不過,這些仍是小境界的「無尋無伺」不是大境界的「無尋無伺」(編按:此段所說為別部傳承)前面講過,四禪的定的境界是分層次的,越到高層,定的境界就越大,所以修持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先從較粗的初禪、二禪、再到三禪、四禪逐步達到更微細、更廣大的禪定境界。但四定不同,他們都是屬於無色界,不能說哪個定境更高,只能說他們各有自己的定的特徵,修持時也沒有什麼固定的順序。當然四定在功夫修行的層次上有微細的不同,起觀的物件目標也是不同的,也可以勉強按清凈的程度排列。另一方面,四禪對應的是色界天的境界,四定對應的是無色界天的境界,因為無色界高於色界天,我們可以說四定高於四禪,但從一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不能機械的說無色界比色界天境界高,他們就像鹽與糖,只是不同而已。成道的障礙障礙我們得定的因素很多,總的來說貪嗔痴慢疑五毒是最基本的障礙。這五毒是眾生基本的習氣結使,會時時刻刻生出各種各樣的煩惱與障礙。正是這些煩惱與障礙將眾生緊緊束縛,使眾生不能得定。譬如說,打坐有進步,身體會生出樂感,但眾生對身樂感的貪戀會障礙你進入更高的定境,使你無法進步。有人甚至因為身體好了,反而生更強的慾念,身體積累起來的一點能量化作一江春水向東流。除了上面講的五毒以外五見也會障礙我們得定,進而得道。所謂五見是指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要想得定,進而得道,需要有正確的見地,見地對了,修行才能上路,但只有通過修持禪定,才能有心靈深處的轉化。否則你的轉化都是不持久的、不深刻的。譬如達到初禪境界的人,雖然還沒有完全空掉身見和我見,但身見、我見已經比較淡了、薄了;雖然還沒有完全空掉貪念、嗔念,但已經很淡了。而且已經沒有欲界眾生的慾念了。智慧需要「定水」滋潤,所以要想修行悟道,四禪八定是基礎,不管你是那種宗教,要有所成就,都必須修持三摩地,所以四禪八定是共法。但如果你不通教理,則很容易走入處道,所謂外道就是不識本心,心外求法。現在西方流行的催眠狀態以及薩滿教的「出神」狀態都是外道。他們無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意識,與修道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還有人追求靈魂出竅(OOBE)、通靈等等,這些人都是在精神病態的邊緣,對身心都會造成傷害。密勒日巴,甘波巴,移喜磋嘉,瑪吉瑙准等西藏大師都修習過各種禪定法門,得定以後,他們繼續精進,三摩地境界不斷深化,直至親證無上道體。其實,自心本來清凈,常在定中,一切三摩地也都不過是本心清凈的自然流露,眾生來來在定中,只因顛倒妄想不能證得。因此,修行的一般次第是,首先證得空定,然後以此為基礎,粉碎一切束縛,證得本心。修持三摩地是修行的基礎,《金剛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沒有空定為基礎免談修行成就。五見也叫見惑,會迷惑你的那些思想、見地;五毒也叫思惑。《楞嚴經》說:「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一般人即使見地對了,也還要經過長時間的修持才慢慢除掉思惑。當然智慧真正到了的,思惑自然也就解除,就像我們前面提過的大禪師們,他們似乎沒有經歷過那些身體的變化就悟道了,那是因為他們多生累世積累的戒定慧的根基深厚了,在道理上一下就悟道了。許多大師如印度的拉摩克利斯那(RAMAKRISHNA),瑜珈那達(YOGANANDA),目坦那達(MUKTANANDA),他們都有一定的三摩地功夫,有的也有一些般若智慧,但他們沒有一人是真正悟道的。在西方,有些人如RUDOLF STEINER,EDGAR CAYCE,他們有精神特異功能,但他們沒有上面講的禪定功夫,更免般若智慧和空性,也有人如MEISTER ECKHART,PADRE PIO,他們從未見道,但有一定的禪定工夫,聖經裡面的許多先知也一樣,雖然有一些定的功夫,但還沒有悟道。也有人的我執少一點,不會到處標榜自己悟道了,但卻高推自己的功夫境界。比如說,很多人靜坐以後身體比較健康了,氣機比較充滿了,就誤認為自己已經達到了空無邊處定或識無邊處定的境界等等。其實他們都還在色陰裡面打轉,那些境界只不過是身體氣脈摩擦在意識境界里的折射而已。反過來講,即使你悟道了,你也不見得馬上就有在空中飛行或者穿透牆壁的神通,除非你同時修持神通,相反,有人有神通,卻不見得有很高的智慧成就,所以不能簡單從一個的神通判斷他智慧成就的高低,比如說偉大的聖者孔子 ,他從來沒有示現過任何神通,而西藏的大修行人密勒日巴,示現過各種神通。當然我們不敢肯定說孔子就一定沒有神通,也許他只是不願標榜神通,而是希望以道德行為教導眾生,以免社會大眾誤入歧途。所以,當弟子問孔子鬼神之事時,孔子很巧妙地回答說:「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大儒王陽明也一度很熱衷各種神通變化,但他後來領悟到這並沒有很大的功德,因此知非即舍。根據柏拉圖《對話錄》記載,蘇格拉底可能也有神通,他能預見未來,但他也從未濫用自己的神通。像孔子一樣,他的主要目的是教導人們做人的道理,智慧與行持才是他教導的重點。修行路上歧途很多,所以需要真正悟道的明師指導, 如日本和尚HAKUIN開始修行時,第六意稍清凈了一點,得到了一點空的境界,但他以為自己悟道了,沒有人比自己更高明了,他回憶說「我的自我意識膨脹的像山一樣,我的傲慢心理像大海的潮汐一樣淹沒了我的覺性」高推自己境界在修行人中是很常見的,因此修行路上要處處小心,觀察清楚自己的貪嗔痴慢疑心理結使。幸運的是HAKUIN有一個好老師,DOKYO大師沒有印證他的經歷,後來HAKUIN還有很多境界,並多次以為自己悟道了,但他從來沒有得到DOKYO大師的印證,大師稱他是山洞裡可憐的魔鬼。所以不自欺欺人是很難的。當你修持到很高的禪定境界的時候,很容易走向歧途,佛在《楞嚴經》裡面把這些歧途總結為五十種陰魔,在修行的路上,佛被考驗過,耶酥被考驗過,移喜磋嘉被考驗過,密勒日巴被考驗過,任何認真修行的人都會被考驗。所以要切記佛講的:「現前縱得九次第定,猶是法塵分別影事」,「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南師:「銷落諸念」,一切雜念自己不起了,注意不是你把它壓下去了。「銷落」等於下雪時雪飄下來自己化了,雜念都掉下來,雜念自己清凈了。「其念若盡」如果你所有的雜念都乾淨了,清清楚楚了,注意,「其念若盡」,如果你所有雜念都乾淨了、清清楚楚了,注意,我把念都解釋成雜念了,到下一句就清楚了。「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那麼你就內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可不是雜念,不是妄想,很自然的,中間一個雜念都不上來,道家有一句話,「煩惱無由更上心」,此時,外界對你沒有任何影響,即使一把槍頂在你頭上,你都沒有生氣和煩惱,來吧,打死就打死吧!比如參禪、念佛、或念咒,開始時雜念非常多,等你制心一處,專心到某個程度的時候,慢慢雜念沒有了,就連念咒這一念也沒有了,一切雜離念,離開妄想。從現代理生科學的立場告訴你,在這個境界上,氣脈一定寧靜,氣住就達到止息的境界,呼吸幾乎沒有了,但是還有一點,心脈也快要打開了,所以講心與物是互相影響的,氣脈不調和,色身四大沒有調好,雜念思想就不會停下來,氣就寧靜不下來。。。輕安開始出現的時候,腦下垂體會分泌有點甜味的荷爾蒙,有利身體健康。在希臘古文化中,這被稱做「神的食物」;印度最古老的吠陀教派,稱為甘露;在中世紀基督教神秘學派,稱為聖酒;在密教經典中稱為神酒;在伊斯蘭的蘇非派禁慾神秘主義教派,稱為甜酒;還有很多其它各宗各派,包括中世紀的鍊金術,都稱此為長生不老的仙露。印度吠陀教義的《奧義書》這樣描述這種境界;當生命之火已經點燃,生命氣息已經自在控制,甘露已經在身內流動,這時心才出生。這裡描寫的就是呼吸已止,甘露已生,即將到達三摩地的煉精化氣的過程,所以,世界上的各宗各教都是相通的,只是描述的方法和精細程度不同而已。首先要能作到解脫性慾、不漏精,在道家這是煉精化氣的階段,正是因為「精」充滿了才能達到初禪的身心喜樂境界。也可以說,此時你身體的細胞都轉心化成凈色了,都充滿了生命本來的能量,每個細胞都在快樂之中。在煉精化氣的境界,氣機已經達到大腦,煩惱妄想減弱了。只有通過修持禪定,才能有心靈深處的轉化。否則人你的轉化都是不持久的、不深刻的。譬如達到初禪境界的人,雖然還沒有完全空掉身見和我見,但身見、我見已經比較淡了、薄了;雖然還沒有完全空掉貪念、嗔念,但已經很淡了。而且已經沒有欲界眾生慾念了。智慧需要「定水」滋潤,所以要想修行悟道,四禪八定是基礎,不管你是那種宗教,要有所成就,都必須修持三摩地,所以四禪八定是共法。只有通過三摩地和智慧的修持,才可能截斷妄想,識得空性;沒有三摩地的定力,不可能真正見道。前面介紹的那些氣脈修持成就以及拙火,不過是加行位而已,只是為明心見性的打基礎,還沒有見道。只有見道以後,才談得上真正的修行,這之前的修持不過是為見道所作的準備工作而已,正如禪宗五祖說過的「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但即使見道了明心見性了,仍然要悟後起修。最後叫修道位。最後一切圓滿了,得到了法身、報身,化身三身成就,才是究竟位,才是真正成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慧傳法師:青少年學佛生涯規劃—以星雲大師度化青年為例
※持真法師的【學佛入門】2
※為什麼學佛?
※學佛人不要看他人過失,不要聽他人過失
※學佛網與護龍古寺舉辦的彌陀誕法會圖片紀實--學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