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的影響

一、亞當斯密的生活及時代背景

亞當斯密是蘇格蘭籍英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他所著的《國富論》成為了第一本試圖闡述歐洲產業和商業發展歷史的著作。這本書發展出了現代的經濟學學科,也提供了現代自由貿易、資本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的理論基礎。亞當斯密生於蘇格蘭伐夫郡的可可卡地(Kirkcaldy),在大約14歲時,斯密進入了格拉斯哥大學,在「永恆的」(斯密如此稱呼他)哈奇森的教導下研讀道德哲學。斯密在這個時期發展出他對自由、理性、和言論自由的熱情。在1740年他進入了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但他後來說「在牛津的時期對他後來的畢生事業沒有多少影響」,他在1746年離開了牛津大學。1748年他在亨利·霍姆·卡姆斯(HenryHome)的贊助下開始於愛丁堡演講授課。最初是針對修辭學和純文學,但後來他開始研究「財富的發展」,到了他年近30歲時,他第一次闡述了經濟哲學的「明確而簡易的天賦自由制度」,他後來將這些理論寫入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一書里。

《國富論》一書是斯密最具影響力的著作,這本書對於經濟學領域的創立有極大貢獻,使經濟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西方世界,這本書甚至可以說是經濟學所發行過最具影響力的著作。國富論一書成為針對重商主義(認為大量儲備貴金屬是經濟成功所不可獲缺的理論)最經典的反駁,在這本書於1776年出版後,英國和美國都出現了許多要求自由貿易的聲浪。這些聲浪還認為當時經濟的艱難和貧窮是因為美國獨立戰爭所造成的。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被說服相信了自由貿易的優點:英國政府和議會依然繼續維持重商主義多年。

英國是歐洲資本主義制度長生和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到斯密生活的時代,英國已經是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在十八世紀中期和後期,英國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經濟領先地位。而此時手工業仍然是資本主義生產的主要形式,但這個時期手工技術向及其生產過渡的端倪已經日益明顯。斯密的理論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結構和內在規律在理論形態上的科學的反映,亞當斯密對當時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可估量。

二、亞當斯密的主要經濟理論

1.經濟增長理論

斯密關於經濟增長問題的基本構思:經濟增長是一個宏觀問題,它表現在社會財富和國民財富的增長上,因此,國民財富的性質和來源必須得到說明。國民財富的增長決定與兩個條件,農業生產率和從事生產勞動的人數,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是分工,從事生產勞動的人數多寡和人口增減有關,更取決於資本的豐歉。國民財富的增長,在一個封閉的社會裡,要受到本國資源和技術條件的限制,通過對外貿易則可以突破這種限制而利用外部條件促進增長,因此研究經濟增長問題必然涉及對外貿易問題。經濟增長既然是一個宏觀問題,它與國家的決策就必然密切相關,因此,研究竟增長問題就應當研究經濟政策。經濟增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從長期看,一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有多種前景,因此,不僅僅要注意經濟增長的現狀,還應當研究其未來。可見,斯密的經濟增長理論涉及幾個方面的問題:國民財富的性質,人口變動,資本積累,對外貿易,經濟政策和經濟增長前景。

2、價值與貨幣理論

為了闡明支配商品交換的規律,斯密首先對價值的意義作了解釋。他在著作中說道:「價值一詞有兩個不同的意義。它有時表示特定物品的效用,有時又表示由於佔有某物而取得的對他種貨物的購買力。前者可以叫做使用價值,後者可以叫做交換價值。明確區分了商品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是斯密的一個貢獻。

亞當斯密還認為,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確認勞動是一切商品價值的源泉,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是尺度,這是斯密在政治經濟學上的重大貢獻。他不僅證明生產商品耗費的勞動決定商品的價值,而且對價值的性質作了分析。

在貨幣的起源和本質問題上,斯密雖然未能從價值形式發展中掌握它,從而那個科學地加以闡明,但他知道,貨幣是在商品交換髮展中,適應交換的客觀需要,自發的從「許多種類貨物」中分離出來作為「共同衡量標準」或「共同價值標準」的一種貨物。

3.工資與剩餘價值理論

斯密在《國富論》中結束了價值理論之後,立即轉入分配理論的論述。這是因為按照他的邏輯,商品的價值是有三種收入(工資、利潤、地租)決定的,而三種收入如何決定,必須在此之後做出理論回答。

斯密認為:「已過土地和勞動的全部年產物,或者說,五的全部價格,自然分解為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三部分。這三部分,構成三個階級人民的收入,即以地租為主、以工資為生和以利潤為生這三種人的收入。此三階級,構成文明社會的三大主要和基本階級。一切其他階級的收入,歸根結底,都來自這的三大階級的收入。」這樣,斯密就不僅解釋了資本主義社會各種收入的源泉----「土地和勞動的全部年產物」,並且一句三種收入的歸屬,解釋了資本主義社會三大基本階級的劃分。這個理論為斯密分析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分配方式提供了前提。

在剩餘價值的分析上,斯密比他的前輩都前進論文一大步。與配第、魁耐等古典學者把價值的源泉歸結為某種特蘇形式的具體勞動不同,斯密把它歸結為一般社會勞動。他最早地把剩餘價值的來源歸結於剩餘勞動,從而為剩餘價值理論的傳里奠定了科學基礎。

4、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理論

斯密在《國富論》指出,一國國民每年所擁有的生活必需品便利品對消費者人數的比例,決定一國供給情況的好壞。而這一比例手一下兩種情況支配:一、國民的素質,即勞動的熟練程度、技巧及其判斷力;第二、從事有用勞動的人數和不從事這種勞動的人數的比例。斯密關於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學說雖然存在一些矛盾,但在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史功勛卓著。他極大的超過了他的前輩及同時代經濟學者的眼界,對後來者也堪稱楷模。這一理論層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增長直至今日讓仍具有重大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亞當斯密經濟理論的影響

亞當·斯密並不是經濟學說的最早開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許多也並非新穎獨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統的經濟學說,為該領域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完全可以說《國富論》是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

該書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是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斯密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但是如果自由競爭受到阻障,那隻「無形的手」就不會把工作做得恰到好處。因而斯密相信自由貿易,為堅決反對高關稅而申辯。事實上他堅決反對政府對商業和自由市場的乾涉。他聲言這樣的干涉幾乎總要降低經濟效率,最終使公眾付出較高的代價。斯密雖然沒有發明「放任政策」這個術語,但是他為建立這個概念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

有些人認為亞當·斯密只不過是一位商業利益的辯護士,但是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他經常反覆用最強烈的言辭痛斥壟斷經營商的活動,堅決要求將其消滅。斯密對現實的商業活動的認識也並非天真幼稚。《國富論》中記有這樣一個典型觀察:「同行人很少聚會,但是他們會談不是策划出一個對付公眾的陰謀就是炮製出一個掩人耳目提高物價的計劃。」

亞當·斯密的經濟思想體系結構嚴密,論證有力,使經濟思想學派在幾十年內就被拋棄了。實際上亞當·斯密把他們所有的優點都吸進了自己的體系,同時也系統地披露了他們的缺點。斯密的接班人,包括像托馬斯·馬爾薩斯和大衛·李嘉圖這樣著名的經濟學家對他的體系進行了精心的充實和修正(沒有改變基本綱要),今天被稱為經典經濟學體系。雖然現代經濟學說又增加了新的概念和方法,但這些大體說來是經典經濟學的自然產物。在一定意義上來說,甚至卡爾·馬克思的經濟學說(自然不是他的政治學說)都可以看作是經典經濟學說的繼續。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雖然李嘉圖和卡爾·馬克思都堅持認為人口負擔會阻礙工資高出維持生計的水平(所謂的「工資鋼鐵定律」),但是斯密指出在增加生產的情況下工資就會增長。事實已經十分清楚地表明斯密在這一點上正確,而李嘉圖和馬克思是錯的。

除了斯密觀點的正確性及對後來理論家的影響之外就是他對立法和政府政策的影響。《國富論》一書技巧高超,文筆清晰,擁有廣泛的讀者。斯密反對政府干涉商業和商業事務、支持低關稅政策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他對這些政策的影響今天人們仍能感覺出來。自從斯密以來經濟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擱置一邊,因而人們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實際上他是使經濟學說成為一門系統科學的主要創立人,因而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推薦閱讀:

高速增長的最後二十年——簡析2018年中國經濟的一些趨勢 | 寧南山
國家納稅的標準是多少?
白宮內鬥出局者班農:中國摘走了自由市場的花朵,卻讓美國走向了衰敗
越南峴港為什麼可以舉辦亞太經合組織峰會?
扇形衝擊路線圖

TAG:經濟 | 理論 | 影響 | 亞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