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生命觀

茫茫宇宙之間,人是從哪裡來的?對於這個問題,曾經激起世界各個民族人們的探索熱情,也曾經產生過許多不同的說法。

古希臘神話認為,宙斯和奧林匹斯聖山上的眾神,是人類的締造者。信仰《聖經》的人,認為是上帝造的人,先有了亞當,後來又從亞當的肋骨培育出夏娃,在伊甸園裡產生了人類的後代。亞里士多德的解剖學著作,就說男人比女人少一根肋骨,因為改正這個諱莫如深的錯誤,曾經使早期的解剖學家深受教會迫害。

當然,中國古代的傳說不止一種,對於人類起源的看法也不一樣,有的似乎玄虛,如女媧造人的傳說;有的樸實,那就是中醫經典著作《內經》等對於人的生命來源正確描述。那麼,產生於幾千年的中醫學是怎樣論述人類起源的呢?

中醫學沒有上帝造人、神仙造人的說法,而是按著自然界自身發展的思路,解釋人類誕生的原因。《內經》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也就是說,人體雖然生活在地上,但是他們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天的空氣。人如果不呼吸,馬上就會死亡,所以古人把去世叫做「咽氣」。也有的說人的死亡是「沒氣了」,一個朝代即將滅亡的時候也可以形容為「氣數已盡」,不可挽救了。地氣形成的五味,也是人體生存所依賴的基本物質,所以在一說「人絕胃氣則亡」。

中醫非常重視人體的呼吸,重視氣,而對於心跳的認識則屬於相對次要一級,這是中醫與西醫不同的地方。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氣屬於主動的動力部分,血屬於相對安靜的部分。中醫認為,血液的流動,要靠氣的推動。所以中醫說,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虛的時候,無力推動血液運行,血液也會淤滯。

自然界里的氣,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流動的,是有溫度變化的。這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出於地球的自轉和日月星辰的旋轉。因此,有太陽的時候,氣溫高;沒有了太陽,氣溫就降低。春天的氣溫暖,夏天的氣炎熱,秋天的氣涼爽,冬天的氣寒冷,一直在變化不停。

中國古人很善於觀察,也很善於總結。「立竿見影」是一個成語,人們往往藉此形容辦事效率快,或者成效顯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立竿見影」是最早的科學研究。樹立一個杆子,測量日影的變化,這就產生了古代的曆法,也就闡明了太陽與月亮、太陽與地球的運動關係。因此,就萌生了古老的農業科學,當然,也給古老的醫學建立了科學的方法論:天人相應。

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四季的劃分,而且,又把四季進一步細化,5天是一候,3候是一氣,也就是15天一個節氣,6氣是一季,把全年分成24個節氣。在春秋戰國之前,人們就重視建立日曆,「授民以時」是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職責,違背了農時,就無法取得人民的信任,政權就不牢固。

如何保證月亮十五圓,那可不是一般的學問。歐洲人不講農曆,只講公曆,也就是只研究太陽與地球的關係,不研究地球與月亮的運動關係,所以,他們的月亮「隨便圓」。劉明武先生說,中國人的曆法是一個陰陽合曆的曆法,既有望朔,也有閏月,正是《易經》所說的「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來暑往而歲成焉」。

中國古代把一年劃分農曆24節氣,氣候與節氣是否相符,氣候降臨的早與晚,不僅與農作物生長有關係,也與人體的疾病發生與否,甚至與發生什麼病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農曆與中醫也有密切的聯繫。

值得重視的是,中國的農曆很注意遠期預測,在天氣很熱的時候,他們就想到了寒冬臘月,想到了陰陽氣的變化,因此說「夏至一陰生」。

農曆規定:「夏至三庚便數伏」,因此「夏至」之後到「數伏」,還有20來天。每年伏天為30~40天,最熱的時候是「中伏」。伏天是酷熱難耐的時候,但是在「初伏」到來之前的「夏至」,古人通過測量,知道日晷的影子已經到了最短的時刻,馬上就要發生轉化了,「重陽必陰」,因此就發出來第一份陰氣增長的預報:「夏至一陰生」。因此,夏至就是陰陽轉化的一個「拐點」。

冬至的時候,剛開始數九,「冷在三九」,所以,冬至的時候,天氣還不太冷,最冷的時刻還未到來,然而,日晷的影子已經達到了最長,此後必將一天一天地縮短,陽氣已經萌動。所以,古人據此又發出來一份陽氣增長的預報:「冬至一陽生」。這就是「重陰必陽」所揭示的規律,冬至是陰陽轉化的另一個「拐點」。

由此可見,古人「立竿見影」,進行科學研究的結果是很可靠的。這說明,天地陽氣的變化,出現在氣候變化之前,天地的陽氣是動力,而氣候的變化,必須按照陰陽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內經》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古人靠著多年的客觀觀測,得出來陰氣、陽氣變化的規律。年復一年,屢試不爽。因此,他們堅信自己的主張:陰陽氣的變化,出現在氣溫的變化之前,是萬物變化的動力。

人是自然界自身發展而形成的,人體也要按著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而改變自己的節律。當然,知道這種變化規律,主動適應這種變化,就能保持健康防止疾病;否則,逆時而動,就有可能生病、短壽。

《內經》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講的就是人體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的密切關係。

人體出生之後,要靠自然物質的補充與營養。人必須不斷地與自然界交換物質,才能維持生命的狀態,古人稱之為「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

天的五氣,就是風、火、濕、燥、寒。這五種性質的氣候,是劃分四季的主要因素。

地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這五種滋味,是一切食物營養的基本要素。

五氣入鼻,藏在心肺;五味入口,先入腸胃。五氣、五味可以代表對人體有益的萬物。

在五行學說的指導下,五就是全部,五氣指的是全部的天氣,五味也就是天地萬物的所有滋味。人的生存離不開五氣與五味,離開了人的生命也就停止了。

因此說,古人對於自然,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敬畏,即所謂「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就是說,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才能生得自由,活得滋潤。如果人不能順應自然,不能從自然界不斷獲取物質,人的生命就結束了。

古人把氣看得很重要,認為「氣聚則生,氣散則亡」。具體到身體的內部,與氣有關的內容進一步豐富起來,比如把人劃分為有形的物質與無形的功能,叫做形與氣的關係。一個人必須形和氣相平衡,才是健康的。如果一個人太肥胖,一動就氣短,沒有力氣,活動不靈便,中醫就稱之為「形盛氣衰」;如果一個人過度消瘦,雖然力氣不小,行動靈活,但是不豐滿,甚至是皮包骨頭,就叫做「氣盛形衰」。

在氣與形的關係之中,氣為陽,形為陰。

身體里的氣進一步細化,就可以因為它分布的部位不同、作用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名稱,就有了肺氣、心氣、肝氣、脾氣、腎氣、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不同的稱謂。當然,這裡所說的「氣」,就像力學取得統治地位之後很多自然作用都被稱為「力」一樣,「氣」只是一個詞尾,肺氣、心氣、肝氣、脾氣的核心是前邊的臟腑,氣只是表示肺、心、肝、脾等臟器的功能。

曹東義,男,生於1958年,主任中醫師,現任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副院長,河北中醫學院碩士導師、河北省第四批師帶徒指導老師。中華傳統中醫學會會長、中國葯文化研究會葯食同源產業分會會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亞健康分會副秘書長、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中醫學會常務理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專業常務委員,《燕趙中醫藥叢書》執行主編、《中醫藥與亞健康》雜誌主編、《國醫年鑒》副主編。國醫大師鄧鐵濤、朱良春先生的徒弟。主持省和國家多項課題,發表論文180多篇,出版《中醫外感熱病學史》《中醫群英戰SARS》《回歸中醫》《捍衛中醫》《關注中醫》《中醫近現代史話》《永遠的大道國醫》《中醫大智慧》等著作18部。善於治療呼吸道疾病、風濕病,調理亞健康。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要送醫生紅包?醫生為什麼不敢收你的紅包?
能發現和醫生共同點的話題有哪些?
糖尿病醫生必看,關於飲食的那些有趣的科學研究
心理醫生勸告:做到這4招,保持樂觀心態就這麼簡單
你怎樣看待中國老師向著「醫生轉化」?

TAG:生命 | 醫生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