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百家爭鳴
閱讀原文
本文摘自《人類出路》,作者:張國群,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君主制國家最突出的矛盾,就是人與權的矛盾,尤其對於一個大國而言。所有的大權都集中到一人之手,即令這個人是天才,是聖賢,也必須勤勤懇懇、嘔心瀝血才能治理好國家。
如果面向全國選擇,或者面向一個較大的族群選擇,也不難選到這樣的人。偏偏家天下的君主國家別無選擇,只能選擇皇帝的兒子而且嫡長子。如果碰巧是個有德有才且勤奮的人,那麼就是全國人之福了。不幸的是,更多的時候,這個人只是個平庸之輩,或者是個有身體、精神等方面缺陷的人……全國的大權集中到這類人的手上,後果可想而知。
更可怕的是,既然大權集於一身,就更易成為爭奪目標,當權者被不安及恐懼感折磨在所難免,即使是性情溫和的人,坐上皇位後被異化成為暴君,也是常有之事。這方面中國的例子俯拾即是。還是舉羅馬的例子吧。奧古斯都?愷撒假裝是羅馬的首席公民,他的4個繼承者卻神氣了起來,模仿東方帝王的奢侈生活,其中兩個堅持要作為神靈受人崇拜。但他們都沒有安全感,這種心情像幽靈一樣折磨著他們,終於將他們異化成了嗜血的暴君和怪物。4人中,提比利烏斯是個勤勤懇懇的官吏,接位時並不殘忍,但接位後卻將所有認為危險的人物全殺害了,因而得到了暴君的稱號。凱尤斯是個25歲的青年,接位前很得人心,僅僅當了4年皇帝,就得到了瘋狂揮霍和慘無人性的惡名。克羅狄烏斯是個有書卷氣的中年人,繼位後卻要用征服來安撫自己恐懼的心靈。尼祿是個17歲的少年,熱愛詩歌、繪畫和音樂,皇位使之很快就成了一個沉溺酒色和殺人成性的暴君。
不受制約的皇權,還會在各種肉麻的吹捧和極盡能事的討好下,發生千奇百怪的異化。所以,君主制國家在人與權這個主要矛盾的主導下,其運行規律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所幸的是,中國不同於羅馬。中國有近兩千年封建制積澱的厚重道德和文化的維繫,只亡朝,不亡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在秦國已實行了百餘年的郡縣制推行到了全國,最初將全國劃為36郡,後來隨著領土擴展增至40餘郡,郡下設縣。既然在全國廢除了封建制,原來六國的貴族階級被消滅了,奴隸也隨之自由了。他們在春秋時期瓦解了井田制,在戰國時期趁亂掠奪了國有土地,國亡之後,他們的土地當然又都收歸國有,交給百姓耕種。耕者有其田,生產力得到很大的解放。老百姓本應大唱讚歌才對,秦始皇為什麼反而成了暴君呢?
秦王朝統一中國後,歐亞大草原上的匈奴繼蚩尤之後,又開始掠奪中國了,而且來勢兇猛。再者,全國統一後百廢待興,如度量衡需統一,語言文字需統一,農田水利需統一整治,宮殿陵墓需要大規模開建……尤其是道路亟須統一修建。更大的壓力來自突然取消封建制的反對之聲。當年商鞅在秦國率先取消封建制,儘管取得了明顯成效,卻遭五馬分屍。現在推行郡縣制未見成效,卻已有那麼多貴族的利益被剝奪了,其中很多貴族還連命都丟了;近兩千年的封建制已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和基因中,廢除封建制就意味著儒家文化的根被拔掉了,以儒家為主的知識分子,在思想觀念和感情上難以接受,是可以理解的。在這種背景下,必須區分輕重緩急,先讓那些得到田地的農民休養生息。此外,對那些反對郡縣制的讀書人,也應該盡量寬容一點。
可是秦始皇又是怎麼做的呢?他把六國的兵器統統收集到首都咸陽銷毀,就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可以高枕無憂、率性而為了。他同時既大修長城,又廣修道路;還興建阿房宮,開建始皇陵等,因而必須增徭加賦,必須嚴刑峻法。這樣一來,得到了田地的農民感到如牛負重,失去了對秦王朝的認同。秦始皇對那些多嘴多舌的讀書人,甚至乾脆來個焚書坑儒,讓天下噤聲,從此聽到的全是阿諛奉承。他讓統一後的中國變成了一個火藥筒,自己卻一心去求長生不老,且真的認為自己會長生不老,將仁柔的太子扶蘇遠調去北方邊關,結果自己在巡視途中,因丹丸中毒而喪命,讓無能而又兇狠的小兒子胡亥有機可乘,與宦官趙高、丞相李斯聯手,害死哥哥扶蘇而篡位。如果是扶蘇繼位,秦帝國也許還有救。秦始皇儘管是雄才大略的千古第一帝,卻斷送了江山。他的才幹應不及其祖先秦孝公。
秦始皇把個火藥筒留給了秦二世,秦二世又絲毫不知去做拆引線的工作,結果氓隸之人陳勝、吳廣押著900遷徙之徒去守衛漁陽,因大雨誤期面臨斬首,便索性揭竿而起,秦帝國很快土崩瓦解,綿延幾百里的阿房宮被項羽一把火燒了,據說大火3個月不滅。秦王朝二世而亡,僅僅維持了15年。接下來是楚漢相爭的故事。沛縣的小亭長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最先打入咸陽,功最大;楚地的項羽勢最大,因為項羽不但軍事實力最強,而且還打著楚懷王的旗號。滅秦後,劉邦被封漢中做漢王,項羽則把自己封到楚國做楚霸王,原來的楚懷王自然升格為皇帝。還有其他一些起義軍首領被封到各地做了諸侯。原來六國的一些諸侯後裔也被人擁戴為諸侯王。中國似乎又恢復了封建制。但是休養生息不足一年,劉邦便帶兵殺出漢中,要滅掉項羽,統一中國,做秦始皇第二。
雙方打了4年,項羽在烏江自刎而死,劉邦奪得天下。從秦帝國經過楚漢相爭的大動蕩再建立漢朝,實在是一種必然,因為已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封建制如果順順噹噹就過渡到了君主制,那反而說明封建制在中國並非根深蒂固。所以,劉邦統一中國的功勞不亞於秦始皇,而他統一後的所作所為則比秦始皇高明得多。
漢王朝剛建立,匈奴又洶洶而來。楚漢相爭的幾年匈奴遠離了,一般認為是被強大的秦帝國軍隊嚇走了,其實暫時嚇退匈奴的應該是那座長城,因為一個在短時間內能建雄偉長城的民族,顯然是不可戰勝的。據《資治通鑒》記載,這次的匈奴首領單于是「殺父代立、妻群母」之後,率眾而來。劉邦親率30萬大軍抗擊,沒想到在平城被40萬匈奴圍了7天7夜,如果不是花千金買通了單于之母暗中說情,匈奴網開一面,劉邦怕是要在平城一命嗚呼了。
與貴族出身的秦始皇不同,小吏出身的劉邦深知國家久經戰亂,必須與民休息,因而對匈奴得咬牙忍讓,採取和親政策。和親政策持續了幾個朝代。劉邦死後惠帝繼位,實則呂后當權,再到文帝、景帝時期,都是對匈奴儘力忍讓,對百姓則儘力減徭輕稅,讓百姓休養生息。結果,中國建立中央集權以來,有了第一個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日益富強的時期,史稱「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其實是有深刻背景的,這背景就是既面臨匈奴的外壓力,又面臨日益強大的諸侯國的內壓力,文、景二帝不得不勵精圖治。內壓力在景帝時已初步解決了。景帝朝時對中央政權有一個最大的威脅——「七國之亂」。原來,君主制國家既然是「家天下」,所以劉邦在平定了造反的外姓王后,新的政策是「異姓不王」,皇帝的兒子們一出生即可封王。而那些公爵、侯爵們的封地一般都很小,王子們的封地則很大。在劉邦內心深處,也許認為把土地封給自己的嫡親後人,一定可以放心了。沒想到僅僅幾個朝代之後,這些封地多、兵將廣的宗親們,單獨都有了力量造反,更別說七國聯合了。七國要奪中央的權,要更加擴大所有王子們的封地,實際上是要把中國分掉,讓中國再回到封建制。幸虧景帝朝中央政權已很強大,經過一場生死博弈,中央政權獲勝了。
也許正因為存在內外壓力,才迫使景帝廢了柔弱的太子劉榮而讓劉徹繼位,這就是英武蓋世、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他一繼位就實施了「眾建諸侯小其國」的「推恩令」,即將各諸侯國的國土,平分給各諸侯王所有的兒子,從而杜絕了同姓諸侯王國再造反的後患。漢武帝一生做了四件大事:文治、法治、武攻及派張騫出使西域建立絲綢之路。漢武帝一繼位即下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由他「親策問以古今治道」,還御筆硃批人事部門的奏章:「不舉孝,不奉詔,當以不敬論;不察廉,不勝任也,當免。」我們前面已說過,中國歷代帝王是以防禦為主而極少擴張,即令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也只是征服百越而建立了桂林郡,其餘全是防守,修築萬里長城就是傾全國之力防守。唯獨漢武帝一生都是以征服和擴張為主。漢武帝首先是鐵拳砸向西北方的匈奴。至於匈奴如何成了擊垮羅馬的「鎚子」,下一章再交代。
由《資治通鑒》的記載不難看出,匈奴各部落尚處於伙婚制階段,甚至是以母系下傳。他們在中國西北方的草原安家後,需要一個自我進化階段,所以才會接受漢朝的和親政策,但他們一邊享受和親政策的種種好處,一邊並未停止過對漢朝的掠奪。他們儘管沒有大舉入侵,但經常萬騎入境,殺官吏,掠財物,搶人口,甚至一次掠走千人。從公元前202年劉邦登基到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繼位,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裡,他們已習慣了漢朝的只防禦不反擊政策,所以也就養成了撈一把就走的習慣。沒想到會突然遭到反擊,而且漢軍竟會深入他們的境內作戰。從此,雙方的仗是越打越大,越打越殘酷。
下面只舉兩個人的例子,就足以說明與匈奴作戰的持久性和殘酷性。一是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王昌齡《出塞》)說的就是這位飛將軍李廣。他一生與匈奴大小70餘戰,是聞名古今的抗擊匈奴名將。他一生廉潔,得到賞賜就分給部下,平時與士卒共飲食。他年薪2000石,可是40多年來家無餘財。他臂如猿,力似牛,射技極佳,每射必中,曾一箭穿石。他帶兵,在缺水缺糧的地方見到了水,士卒不飲完,他不走近水;見到了糧,士卒不吃完,他不嘗一口,士卒因此都樂為他死。可是,一次與匈奴會戰,他帶的軍隊迷路了,結果誤了軍期,按法令是一定要對簿公堂的。他一世英名,不願回國後面對刀筆之吏,同時也為了把責任一人擔下來,竟自刎而死。他死後,三軍皆哭;百姓聽說後,無論老幼皆哭泣失聲。
另一個是李廣的孫子李陵。李陵一次帶著5000人與匈奴十幾萬大軍遭遇,被匈奴大軍團團圍住,仍然堅持了10天,轉戰千里,殺敵超過己軍幾倍之多。其交戰的慘烈程度,《史記》和《資治通鑒》中都有較詳細的描寫。這裡摘錄《古文觀止》中李陵答蘇武書中的一段: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五將失道,陵獨遇戰。而裹萬里之糧,帥徒步之師,出天漢之外,入強胡之域。以五千之眾,對十萬之軍,策疲乏之兵,當新羈之馬。然猶斬將搴旗,追奔逐北,滅跡掃塵,斬其梟帥。使三軍之士,視死如歸。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意謂此時,功難堪矣。匈奴既敗,舉國興師,更練精兵,強逾十萬。單于臨陣,親自合圍。客主之形,既不相如,馬步之勢,又甚懸絕。疲兵再戰,一以當千,然猶扶乘創痛,決命爭首,死傷積野,余不滿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舉刃指虜,胡馬奔走;兵盡矢窮,人無尺鐵,猶復徒首奮呼,爭為先登。當此時也,天地為陵震怒,戰士為陵飲血。單于謂陵不可復得,便欲引還。而賊臣教之,遂使復戰。故陵不免耳……
蘇武因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並逼降。蘇武寧死不屈,匈奴便將其流放到最偏遠的北海(今貝加爾湖)牧羊。蘇武獨自一人,唯一做伴的就是那根出使的漢節,沒有糧食就挖野鼠、采菜籽果腹,但牧羊19年仍不變節。後來漢朝得知蘇武還活著,經交涉蘇武才得歸漢。在匈奴,蘇武與李陵見過面,知道李陵被捕後之所以降,是因為想找機會反擊匈奴以報效祖國,沒想到漢武帝卻因李陵投降而殺了李陵全家。尤其老母因自己被殺,李陵更為痛苦。蘇武深知李陵降後在匈奴的心境和處境:「自從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窮困,獨坐愁苦。終日無睹,但見異類……舉目無親,誰與為歡。胡地玄冰,邊土慘裂,但聞悲風蕭條之聲,涼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側耳遠聽,胡笳互動,牧馬悲鳴,吟嘯成群,邊聲四起,晨坐聽之,不覺淚下。」有氣節的蘇武知道李陵實際是個有氣節的人,漢武帝死後寫信勸李陵歸漢。可是後來又遭滅族之災的李陵,雖然降匈奴後從未反過漢,但也不可能再歸漢呀。當朝廷再派人來勸李凌歸漢時,李陵說:「歸易耳,丈夫不能再辱。」遂死於匈奴。
漢武帝生前雖然沒能滅掉匈奴,但是先後九次出擊匈奴,共消滅匈奴約16萬,受降5萬多人。特別是最後一擊,已基本將匈奴逐出了今天中國西北的大片土地,從此匈奴再不敢大舉侵擾中國了,百年匈奴邊患得到極大緩解。漢武帝在原來匈奴佔據的地盤設立了武威、酒泉、張掖、敦煌郡,還進軍樓蘭(今新疆若羌)、姑師(今新疆吐魯番)等地,同時移民幾十萬囚徒去幾千里外的西北屯田。正是因為匈奴勢力削弱,漢武帝才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得以成功,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也才得以構建。在北擊匈奴的同時,漢武帝也向中國的西南、東南、東北擴張。他派人招降貴州夜郎,劃歸犍為郡,又讓司馬相如招降邛都郡,還將雲南劃為益州郡,從此西南大部歸入漢王朝版圖。他征服南越,共設南海、蒼梧、儋耳等九郡,即今天的廣東、廣西大部分地區和海南島全部。他征服朝鮮,設樂浪郡、玄菟郡、臨屯郡、真番郡。他總共增設28郡,把漢王朝的疆域擴大了一倍以上。
了解了漢武帝的「武攻」後,再說漢武帝的「法治」。由李廣、李陵爺孫的命運,讀者想必已能感知,漢武帝的所謂「法治」,其實就是任用酷吏,嚴刑峻法,完全可以稱之為「殘暴」了。一個強大帝國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最容易走上擴張道路,而要擴張,要開疆拓土,就很難推行仁政,嚴刑峻法往往是必然的選擇。正是因為漢武帝對李陵實行嚴刑峻法,才會迫使其他將士在與匈奴作戰時,寧願戰死也不願被俘投降。再說其嚴刑峻法,並不是只對別人不對自家。請看下面的兩個例子。
漢武帝的妹妹隆慮公主,只有一個兒子叫昭平君,其娶了漢武帝的女兒夷安公主。但是只有隆慮公主最了解兒子也最了解哥哥,死前便用金千斤、錢千萬來豫為昭平君贖死罪。漢武帝也許是為了讓妹妹瞑目,同意了。後來昭平君殺了一個主傅,很多人請求漢武帝兌現對妹妹的承諾,免昭平君之死。可是漢武帝卻垂淚不止地說:「妹妹也確實只有這一個兒子,死前也曾託付給我,但是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因我妹妹而誣亂先帝之法,我何面目進入高祖皇帝的祀廟呢?況且又辜負了萬民。」之後硃批殺了自己的親外甥兼女婿昭平君。
漢武帝一生都想求仙長生不老,《史記?孝武本紀》幾乎全篇講的都是他的求仙故事。一些江湖術士聞風而來,充滿宮中。因長年征戰,加上嚴刑峻法,無論民間還是朝廷,對其嘖有煩言,這成了其最大的心病:怕別人暗中詛咒自己。那些江湖術士便乘機在宮中弄起了巫蠱,幾百個大臣及宮中之人因巫蠱而喪命。其中一個叫江充的術士,知道太子非常賢德仁厚,而且討厭江湖術士,如果漢武帝一死,自己絕無好下場,便決定對太子下手。要扳倒太子同時也得扳倒皇后,便誣稱太子、皇后宮中也有巫蠱,帶人將太子、皇后宮中掘地三尺,弄得太子、皇后的床都沒地方放。顯然是搗鬼,他還真的在太子宮中挖出了上有詛咒之符的小木人。這時擺在太子面前的有兩個選擇:要麼學秦始皇的太子扶蘇,要麼有所行動。其實,扶蘇當年接到秦二世送來的假遺詔時,大將蒙恬曾勸他先調查核實。他也想調查核實,問題是在他心目中父皇是極其殘暴的,如果等調查核實後再死,那麼死的就不止他一個人了,或許還有他的母后和妻兒。此時漢太子無論心目中關於父皇的形象還是關於自己的處境,都與扶蘇一樣,他決定選擇走扶蘇之路。無奈由於眾人的勸阻加上江充的猖獗和步步緊逼,鬼使神差般又讓他殺了江充決定自辯。這就導致了太子府兵和中央官兵交戰,又導致眾多官吏和數萬官兵的死亡,同時自盡的還有皇后。太子兵敗,帶著兩個兒子逃亡月余。不久漢武帝就有所醒悟,意識到太子是蒙冤,但已是騎虎難下了。沒想到釀成更大的悲劇:太子因被人發現而弔死,漢武帝兩個可愛的皇孫也喪命。至此也許讀者都會奇怪:如此窮兵黷武、殘暴成性的漢武帝,怎麼會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呢?這豈不是既荒唐又矛盾嗎?就讓我們探討一下漢武帝的心路歷程。
以反擊匈奴始的漢武帝,年輕時的崇高目標是建立蓋世武功,因而必須有很好的文治和極嚴的法治。也就是說,他最初只是把文治和法治當成了手段,而武功才是目的。所以,他最初只是因重文和選拔人才才尊儒術,並沒有到獨尊的地步。可是武功建立之後,他看到和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首先是「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被他耗盡,中原百姓負擔不斷加重。漢武帝的擴張與西方世界擴張的最大不同是,後者主要是為了掠奪,而前者只是為了開疆擴土。如他建立東南九郡後,只要九郡認可中央政府就行,並不在九郡征賦稅、募徭役。所以三國時代之後,中原內亂,把九郡幾乎遺忘了,九郡的人民並沒有因為脫離了中央政權而慶幸,而是懷念中央政權。這才有了在幾百年之後,冼夫人領導嶺南包括海南島人民主動回歸中央政府的事發生。漢武帝的擴張政策雖然有利於後世,卻加重了中原百姓的負擔。
其次是那麼多不該殺的功臣殺了,乃至殃及功臣的全族,漢武帝心裡就真的那麼平靜嗎?還是拿李陵為例。漢武帝並不想殺李陵全族,可後來接到報告,說李陵幫助匈奴人對付漢軍,才殺了李陵全族。再後來,證實幫助匈奴對付漢軍的是李緒,李陵因為從來不助匈奴,差一點被匈奴的閼氏殺了,匈奴的單于實在敬重李陵是一條漢子,把李陵送到遙遠的北方藏起來,才使之逃過一死。知道了這些,漢武帝心裡就一點也不難受嗎?
最後是太子和兩個皇孫的死,讓他悲傷至極。他徹底從求長生不老的夢中醒了過來,趕走了所有的江湖術士。這一醒悟讓他和秦始皇及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比,至少提升了一大層次,因為秦始皇和李世民都是至死不悟。李世民也是因為久服丹丸中毒,52歲就離開了人世。
在其痛苦的心路歷程中,漢武帝顯然對自己年輕時的崇高目標——建蓋世武功有過深刻反省。是呀,如果不根本調整擴張心態,擴張起來有個盡頭嗎?永無止境地征服下去,得到的只是土地,失去的卻是道德,是民心,是教育,是太平,是君臣和諧……是中華文明。所以,他在最後兩年,才會將「武攻」改為「武備」。他在《輪台詔》中諄諄告誡眾臣:「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此詔堪為中國皇帝第一個「罪己詔」!
所以,他才會從「文治」式的「尊儒術」,發展到真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只有儒家的根才深深扎在幾千年的封建制中,儒家才是封建制最嫡親、最正統的傳承;選擇了儒家才能繼承封建傳統、封建思想、封建文化、封建血脈……中國雖已不是封建制國家,但仍可稱為「封建國家」;選擇了儒家就意味著選擇了禮儀,選擇了仁政,選擇了保守,選擇了防禦。中國從此永遠不再對外擴張了!
正是因為這正確的選擇,才讓漢武帝站到了中國所有封建帝王中的制高點!
推薦閱讀:
※百家爭鳴話年運之四:論大運流年玄機(轉)
※《風生水起,百家爭鳴》(下)
※百家爭鳴新論
※轉貼「國學」,中國人何苦如此「自辱」? 百家爭鳴 百家爭鳴 心靈泉
※(27)八字命理百家爭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