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茶葉的特點
.屯綠炒青產於安徽休寧、屯溪,條索勻整壯實,色澤帶灰泛光;香高持久,有熟板栗香。湯色綠而明亮,滋味濃厚爽口、回甘。葉底嫩綠、柔軟。
.遂綠炒青 產於浙江淳安,品質接近屯綠炒青。
.溫綠炒青產於浙江溫州,條索細緊稍扁、顯毫、色澤灰綠;香氣微濃,湯色淺亮,滋味鮮爽;葉底細嫩,綠中帶黃。
.舒綠炒青產於安徽舒城,條索細緊,色澤灰綠;香氣高濃,有蘭花香;湯色綠,滋味濃,稍有澀;葉底黃綠、柔軟。
.杭綠炒青產於浙江杭州,條索緊細,色澤綠潤;香氣清濃,湯色明綠,滋味尚濃;葉底嫩綠、明亮。
.湘綠炒青湖南產,條索尚緊、稍扁,色澤稍灰暗;香氣微濃,湯色黃亮,滋味尚濃;葉底黃綠。
.黔綠炒青貴州產,條索直而帶扁、顯松;香氣微濃,帶甜棗香;湯色清澈,滋味濃厚。
2)圓炒青它的品質要求:顆粒圓緊。圓炒青產於浙江嵊州、新昌、上虞等縣。要求顆粒圓結重實,色澤墨綠油潤;香醇味濃,湯色明綠、明亮;葉底勻嫩、明亮。因產地不同,品質又不盡相同。
.泉崗輝白產於浙江嵊縣泉崗。要求形似珠茶且捲曲,白毫顯露,色澤綠中帶輝白;香濃並有板栗香,滋味釅爽,湯色嫩綠明亮;葉底綠亮、勻整。
.涌溪火青產於安徽涇縣。要求外形顆粒似綠豆狀,多白毫,色澤墨綠泛光;香氣清香鮮爽,有蘭花香,湯色淺黃透明,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嫩綠顯黃。
3)扁炒青 它的品質要求:扁平光滑。因製法不同,品質特徵也有差異。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歷史上因產地和炒制技術的不同,分為「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塢)」5個牌號,解放後歸併為「獅」「龍」「梅」3個牌號,目前統稱為「西湖龍井」。在西湖龍井產區以外所產的龍井,統稱為「浙江龍井」,品質不及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具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質特點。其形狀扁平挺秀,光滑齊勻,色澤綠中顯黃,俗稱「糙米色」。沖泡後,清香若蘭,湯色清明,味甘鮮美,葉底勻一。
龍井茶要求原料細嫩,而常采1芽1葉,芽長於葉。清明前採制的稱為「明前」,清明後2~3天採制的成為「雀後」,穀雨前採制的稱為「雨前」。通常高級龍井茶的採制時間多在穀雨之前。採制1kg特級龍井茶,大約需要7萬~8萬個芽葉。
.浙江旗槍主產於浙江餘杭、富陽、蕭山等縣市。它形似中級龍井,但採制不及龍井茶精細。外形雖「扁平光潔」,但於龍井茶相比,個體瘦長,光潔度稍差,葉端帶有嫩莖。沖泡後,香氣清爽,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正,葉底尚明欠綠。
.老竹大方產於安徽歙縣和浙江臨安、淳安的三縣毗鄰地區,其中,尤以安徽歙縣老竹產的最為著名。相傳,明代隆慶(公元1567-1572年)年間,有一位名叫比丘大方的和尚於歙縣老竹嶺創製了此茶,遂以大方和尚之名命名,稱之為「老竹大方」。而頂谷大方又是大方茶中的極品。
老竹大方的品質特點是:外形似竹葉,扁平勻齊,挺直光滑,但較肥壯,色澤深綠有潤。沖泡後,香氣濃烈,有板栗香;湯色淡黃明亮,滋味濃醇爽口;葉底嫩綠顯黃。
4)特種炒青它是在製造過程中,雖以炒為主,但因採摘的原料細嫩,為了保持芽葉完整,最後當成品茶快乾燥時,改為烘乾而成。名茶有洞庭碧螺春、廬山雲霧、蒙頂甘露、南京雨花茶、金獎惠明、信陽毛尖、休寧松蘿、桂平西山茶、高橋銀峰、安化松針、峨嵋峨蕊、都勻毛尖、古丈毛尖、江華毛尖、凌雲白毫、南安石亭綠等。
.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吳縣太湖的洞庭山,以碧螺峰的品質為最好。「碧螺春」原名為「嚇煞人香」。相傳,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四月,康熙巡視浙江回京,途經蘇州太湖,當地巡撫宋葷以「嚇煞人香」茶進獻,受到康熙的讚譽,並賜名為「碧螺春」茶,從此更名為碧螺春。
碧螺春之「碧」者,碧綠之意;「螺」者,外形捲曲如螺;「春」者,採制於早春也。所以,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纖細,捲曲成螺,茸毫密披,色澤銀綠隱翠。沖泡後,清香幽雅,滋味甘醇鮮爽,湯色清澈明亮;葉底明綠柔勻。每採制1kg高級碧螺春,大約需要12萬~14萬個芽葉。
.廬山雲霧產於江西廬山。據載,廬山雲霧,始於東漢(公元25-219年),為當時梵宮寺院僧侶栽植,名曰「雲霧茶」。宋代時成為皇室貢茶。以產於廬山五老峰與漢陽峰之間的品質為最好。
廬山雲霧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壯實,色澤綠翠多毫。沖泡後,香氣鮮爽持久,具有豆花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勻齊。
.蒙頂甘露產於四川名山縣的蒙山,以蒙山頂甘露峰所產為極品。蒙頂甘露歷史悠久。相傳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前50年),人們用禪師吳理真親手栽植的「仙茶」製成茶葉,後人為紀念植茶祖師,遂定名為甘露茶。「甘露」一詞,在梵語中有念祖之意。以後,甘露茶之稱一直延續至今。
蒙頂甘露品質極佳,其特點是:外形緊卷多毫;色澤嫩綠有潤。沖泡後,芬芳馥郁,滋味鮮爽回甘,湯色清明;葉底嫩綠,秀麗勻整。
.南京雨花茶產於江蘇南京中山陵和雨花台一帶,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為新創製的特種炒青名茶。它的做工精細,風格獨特,可與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媲美。
南京雨花茶的品質特點是:形似松針,條索緊結,長直圓渾,兩端稍尖,白毫披面,鋒苗挺秀,色澤墨綠,齊整勻一。沖泡後,香氣濃郁高雅,滋味鮮醇回甘,湯色清澈碧綠;葉底勻嫩明亮。
.金獎惠明產於浙江景寧,以敕木山惠明寺和祭頭村一帶的產品最為正宗。曾於公元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因色、香、味、形俱優,而獲金質獎。
金獎惠明的品質特點是:條形細緊壯實;色澤綠翠光潤,白毫披布。沖泡後,香氣清高,帶惠蘭香;滋味鮮爽醇濃,耐沖泡;湯色翠綠、清澈;葉底細嫩、綠亮。
.信陽毛尖產於河南信陽和羅山。以香清、味醇、湯明、葉嫩,享譽於我國華北、中南地區。主產地為「五山兩潭」,即車雲山、震雷山、雲霧山、天山、脊雲山;黑龍潭、白龍潭。其中,以產於信陽車雲山的品質最佳。
信陽毛尖的品質特點是:條形細緊圓直,色綠光潤,白毫顯露,且有鋒苗。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有熟板栗香;滋味醇厚,飲後回甘生津;湯色明凈、碧綠;葉底嫩綠勻整。
.休寧松蘿產於安徽休寧。據載,為明代佛僧大方創製於休寧松蘿山,故名松蘿,其炒制歷史已有400多年。
休寧松蘿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捲曲;色澤銀綠光潤。沖泡後,香氣高爽持久,滋味濃厚回甘,湯色綠翠,葉底綠亮。
.桂平西山茶產於廣西桂平西山,以嫩、翠香、鮮為特色,在明代時已享盛譽。相傳西山茶原出西山寺,是寺僧從江南引種茶樹和學得製法而成。至今,西山茶炒制技藝精湛者仍為西山庵院尼姑,其所制茶品,色、香、味、形堪稱上品。
桂平西山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微曲;色澤綠翠。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甘爽口,湯色清澈綠明;葉底嫩綠,明亮成朵。
.高橋銀峰產於湖南長沙市郊高橋,是1959年新創製的名茶。高橋銀峰茶細嫩,滿披白毫。由於要求原料細嫩,加工精良,所以產量不多。
高橋銀峰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呈波形捲曲,銀毫顯露;色澤銀綠光潤。沖泡後,香氣高爽持久,滋味醇厚鮮爽,湯色明綠清高;葉底嫩綠明凈。
.安化松針產於湖南安化。它是在總結當地歷史名茶「芙蓉青茶」「雲台雲霧」的基礎上,經研究改進,於20世紀60年代初問世的。雖然該茶歷史不長,但已聞名國內,列入上品綠茶之列。
安化松針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細直秀麗,形似松針;色澤翠綠,白毫顯露。沖泡後,香醇濃烈,滋味鮮爽,湯澄碧翠;葉底嫩勻。
.峨眉峨蕊產於四川峨眉山,主要產地在黑水寺、萬年寺、龍門洞一帶。峨眉名茶很多,除峨蕊外,著名的還有「龍門茶」,以及20世紀70年代新創製的「竹葉青」等。峨蕊由1芽1葉的初展芽葉炒制而成,採制期在清明前10天左右。由於原料細嫩,又產於高山,因此具有典型高山茶的特點。
峨眉峨蕊的品質特點是:干茶條索緊細纖秀,密布茸毫;色澤顯綠裹銀,有光潤;又有嫩香鮮爽之氣。沖泡後,香氣濃高持久,滋味醇厚爽口,湯色明綠清凈,葉底嫩綠柔軟。
.都勻毛尖產於貴州都勻,主產在團山、黃山、哨腳、大槽等地,產茶歷史悠久。相傳明代時,都勻毛尖已列為貢品。
都勻毛尖的品質特點:條纖細,披白毫,香清高,色黃綠。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鮮濃,湯色清澈;葉底勻綠泛黃。所以,都勻毛尖的品質風格有「三綠透三黃」之說,即干茶綠中帶黃,湯色綠中透黃,葉底綠中顯黃。
.古丈毛尖產於湖南古丈,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名茶。歷史上,唐代和清代曾先後被列為貢品。現被評為全國名茶。
古丈毛尖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鋒苗挺秀;色澤翠潤,白毫顯露。沖泡後,香氣持久,滋味醇爽,湯色清澈,葉底嫩綠。
.江華毛尖產於湖南江華,生產歷史悠久。據說,五代時已列為貢品。當地認為,要炒制好江華毛尖,必須「金、木、水、火、土」五行齊全、協調。「金」是指炒茶用的鍋,「木」是指炒茶用的燃料,「水」是指一切炒茶工具必須洗凈,「火」是指炒茶火溫,「土」是指採用不同土壤生長出的茶芽,炒茶技術應分別對待。由於江華毛尖做工講究,因此,茶葉品質上乘。
江華毛尖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捲曲,芽葉壯實,白毫顯露,色澤翠綠。沖泡後,香氣馥郁芬芳,滋味清鮮甘甜,湯色嫩綠明亮,且耐沖泡;葉底嫩綠厚軟。
.凌雲白毫又名凌樂白毛茶,產於廣西凌雲、樂業,尤以產於青龍門一帶的玉洪、加尤兩地的白毫茶品質最優,素以「色翠、毫多、香高、味醇、耐泡」五大特色聞名中外,是我國名茶中的新茶。
凌雲白毫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狀實碩大,銀毫滿披,色澤銀灰透翠。沖泡後,香氣清高,有熟板栗香;湯色清澈明亮,滋味濃厚鮮爽,耐沖泡;葉底芽葉肥嫩柔軟。
.南安石亭綠又名石亭茶。產於福建南安的九日山和蓮花峰一帶。因蓮花峰有石亭,遂取名石亭茶。相傳宋代延福寺和尚凈業、勝因兩人,在當地蓮花峰岩石間發現茶樹後,經悉心栽培,精心採制,製成了作為僧家供佛的珍品茶。根據當地記述茶事的摩崖石刻考證,石亭綠名茶已有近千年歷史了。它以「三綠三香」的品質風格而聞名於世。「三綠」是色澤銀灰帶綠,湯色清澈碧綠,葉底明翠嫩綠。石亭茶隨著採制季節的變化,常伴有蘭花、綠豆、杏仁3種芳香。可謂:綠翠奪目,茶香撲鼻,沁人肺腑。
南安石亭綠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灰綠。沖泡後,芬芳馥郁,滋味濃厚鮮甜,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整。
(2)烘青綠茶
它是以烘培方式進行乾燥製成的綠茶。除了部分烘青名優綠茶直接供消費者品飲外,多數烘青綠茶,主要通過精製後,用來作為窨制花茶的茶坯。烘青綠茶的香氣,就多數而言,不及炒青綠茶高。
1)一般烘青綠茶的品質特點外形條索緊直,色澤深綠有潤。沖泡後,香氣清新,滋味鮮醇,湯色清明,葉底明綠。
2)精製後的烘青綠茶的品質特點條索緊結細直,平伏勻稱,色澤深綠油潤。沖泡後,香氣較醇,湯色、葉底顯黃。精製茶經鮮花窨制後,外形與精茶基本相同。但其內質,特別是香氣發生了較大變化,香型依鮮花品種而異,均具有明顯花香,香氣鮮靈,清高純正。另外,滋味由鮮爽變為濃厚,澀味減輕而苦味略增;干茶、茶湯、葉底都略黃。烘青綠茶的名優產品有黃山毛峰、顧渚紫筍、太平猴魁、敬亭綠雪、天山綠茶、江山綠牡丹、峨眉毛峰、六安瓜片、覃塘毛尖、南糯白毫、峽州碧峰等。
.黃山毛峰產於安徽歙縣黃山。據載,明代中葉就已負盛名,以香高、味醇、芽葉細嫩多毫為特色。其中,尤以產於黃山豐產台、桃花峰、松谷庵、雲谷寺、慈光寺、弔橋庵等處的為最佳。特級黃山毛峰還有許多別稱,諸如仙人峰毛峰、天都峰毛峰、黃山蓮心、天都雲霧等。
黃山毛峰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細嫩稍捲曲,有峰毫,形似雀舌,奶葉(又稱魚葉)呈金黃色,稱為金黃片;色澤嫩綠油潤,俗稱「象牙色」。沖泡後,香氣清鮮高長,湯色杏黃清澈,滋味醇厚回甘;葉底厚實成朵。若是細嫩的黃山毛峰,開水沖泡後,芽葉豎直懸浮湯中,繼之徐徐下沉而立,宛若春蘭待放,頗具觀賞價值。
.顧渚紫筍產於浙江長興西北的顧渚山。據載,唐代時就列為貢茶。當時,在顧渚山設有規模宏大的貢茶院,專門監製紫筍茶送京城作貢。顧渚貢茶院從唐代大曆五年(公元770年)興建,至明代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革罷」,歷時長達660餘年,以後雖因貢茶減少而衰落,但仍未作罷,直至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還有貢茶「起解北京繳」。所以,紫筍茶是我國名茶中產制歷史最悠久的茶品之一。自從顧渚貢茶院創建以來,紫筍茶已四易其品:唐時為蒸青碾壓餅茶;宋時為蒸青、研膏、模壓龍團茶;明時為炒青條形散茶;20世紀70年代末的紫筍茶,已改製為半烘炒的條形茶,現列為浙江省的一類名茶。
顧渚紫筍的品質特點是:外形卷疊,銀毫顯露,色澤綠翠。沖泡後,清香馥郁,滋味鮮醇;湯色明亮,葉底嫩綠。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太平的猴坑一帶。已有近100年的產制歷史。1900年,猴魁茶曾在南京南洋勸業會上榮獲優等獎;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1916年又在江蘇商品陳列會上榮獲金牌獎。
太平猴魁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挺直壯實,葉裹頂芽,有「兩刀(葉)夾一槍(芽)」或「二葉抱一芽」之稱;芽藏峰露尖,頂尖尾削形成兩端尖細狀,故有「尖茶(猴魁茶的前身)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弓彎」之稱;色澤蒼綠勻潤,茸毫披露。沖泡後,香氣濃高持久,有蘭花香;滋味厚實而鮮醇;湯色綠翠明亮,葉底肥壯嫩勻。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沖泡四次仍留香」之說。質量上乘的猴魁,開水沖泡時,杯中茶葉成朵,升浮沉降,葉翠湯清。
.敬亭綠雪產於安徽宣城敬亭山,始創於明代。敬亭綠雪茶名的由來,說法不一:一為民間傳說,說是有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叫綠雪,為民上懸崖採茶,失足身亡,人們為紀念綠雪,遂將敬亭山茶取名為綠雪。二是神話之說,講這種茶經沖泡後,雲蒸霧蔚,茶杯之上浮起團團祥雲,杯中雪花飛落,如天女散花一般,而這個天女就是綠雪姑娘。三是形象之說,講此茶沖泡後,杯中朵朵茶葉垂直下沉,好似「綠樹叢中大雪飛」,故而得名。
敬亭綠雪的品質特點是:形似雀舌,挺直飽潤,芽葉色綠,白毫如雪。沖泡後,香氣清鮮持久,帶有蘭花香,滋味醇和鮮爽,湯色清澈碧綠,葉底嫩綠明亮。因此,有人將它概括為:「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綠勻嫩香氣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飄。」
.天山綠茶產於福建寧德、古田、屏南三縣的天山山脈,尤以里天山、中天山和外天山所產的茶品為最優。天山綠茶的採制歷史久遠。生產工藝經多次變革,宋代生產的是團茶和餅茶,明代改製成「茶餅」,清代以後又改製成炒青茶,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改製為烘青茶。歷史上,天山綠茶的花色品種很多,除部分失傳外,多數已經恢復,如天山雀舌、鳳眉、明前、清明等茶品。另外,還新創製了一些茶品,如天山毛峰、天山銀毫、清水綠、四季春、毛尖、馨綠、郁露等。
天山綠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壯實、嫩勻,色澤翠綠、油潤。沖泡後,香氣芬芳帶珠蘭,滋味鮮爽回甜耐泡,湯色清澈明亮,葉底鮮翠嫩勻。一般認為天山綠茶具有「三綠」,即色澤翠綠、湯色碧綠、葉底嫩綠。
.江山綠牡丹又名仙霞化龍,產於浙江開化。仙霞嶺產茶,久負盛名。宋代稱仙霞茶為「奇茗極精」,明代稱仙霞茶為「綠茗」,並定為御茶。清代以後,綠茗絕跡。20世紀80年代開始恢複試制,因這種茶色澤翠綠,形似牡丹,故而命名。
江山綠牡丹的品質特點是:條直似花瓣。形態自然,猶如牡丹,且白毫顯露,色澤綠翠誘人。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鮮爽,湯色碧綠,葉底成朵。
.峨眉毛峰產於四川雅安。因原產於雅安鳳鳴,故原稱鳳鳴毛峰。現今的峨眉毛峰,繼承了鳳鳴毛峰的製作方法,採用烘、炒結合的方法,揚烘青綠茶之長,避炒青綠茶之短,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炒制技術,從而使該茶問世不久,就跨入了全國名茶的行列,1985年在葡萄牙舉辦的第24屆世界食品評選會上,榮獲國際金質獎。
峨眉毛峰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細緊勻卷,秀麗多毫,色澤嫩綠油潤。沖泡後,香氣高鮮愉悅,滋味醇甘鮮爽,湯色微黃而碧,葉底明綠勻整。
.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金寨和霍山三縣之毗鄰山區。因以齊雲山蝙蝠洞一帶的茶品為最好,故而又稱齊山名片。據查,六安茶自唐以來,一直享有盛名。六安瓜片則問世於1905年前後,它是汲取蘭花茶、毛尖製造之精華而創製出來的,分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個產區。產量以六安為最多,品質以金寨為最優。
六安瓜片的品質特點是:外形似瓜子單片自然平展,葉緣微翹,色澤寶綠,大小勻整,不含芽尖、梗莖。沖泡後,清香高爽,滋味鮮醇,湯色碧綠,葉底厚實。
.覃塘毛尖產於廣西貴縣的覃塘。20世紀70年代初創製,1981年和1989年兩度被評為全國名茶。
覃塘毛尖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纖細圓直,色澤綠翠,毫鋒顯露。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厚,湯色黃綠,葉底明綠。
.南糯白毫產於雲南西雙版納的南糯山。創製於1981年,曾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南糯白毫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披白毫,有鋒苗。沖泡後,香氣馥郁清純,滋味濃厚醇爽,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成朵。由於南糯白毫內含物質豐富,所以,經飲耐泡。
.峽州碧峰產於湖北宜昌境內西陵峽兩岸的丘陵山地。這裡唐時屬峽州管轄,加之此茶色澤翠綠,鋒毫顯露,因而被命名為峽州碧峰,屬於烘炒型條茶。
峽州碧峰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緊細圓直顯毫,色澤翠綠油潤泛光。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醇爽口,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齊。
(3)蒸青綠茶
蒸青綠茶是用高溫蒸汽殺青而製成的,這是我國古代茶葉製作的一種工藝。唐代時傳至日本,相沿至今,如日本的玉露茶、玉綠茶、番茶等都是採用蒸汽殺青製作的。而我國自明代起,已改用鍋炒殺青,很少有採用蒸青的。只是由於對外貿易的需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也生產少量蒸青綠茶,以供出口。蒸汽殺青與鍋炒殺青相比,蒸汽殺青製成的綠茶具有「三綠」風格:干茶色澤深綠,茶湯淺綠,葉底青綠。但香氣較悶,澀味稍重。蒸青綠茶現存茶品很少,這裡僅介紹兩種著名的蒸青綠茶:恩施玉露和中國煎茶。
.恩施玉露產於湖北恩施,主產地是恩施的五峰山。是我國目前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蒸青綠茶之一。恩施產茶,遠在宋代。恩施玉露的創製,則相傳始於清代康熙年間(公元1662-1722),為恩施芭蕉黃蓮溪一個藍姓茶商所制。因當時此茶外形緊圓挺直,色綠,珍貴如玉,故取名玉綠。直到20世紀30年代,才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圓光滑、纖細挺直如針,色澤蒼翠綠潤。沖泡後,香氣清爽,滋味醇和,湯色淺綠,葉底綠翠。
.中國煎茶 產於浙江、福建、安徽三省,主要銷往日本。
中國煎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細緊挺直,呈針狀;色澤鮮綠,或深綠油潤有光。沖泡後,有清香,滋味醇和稍澀,茶湯呈淺黃綠色,葉底青綠。
2、 紅茶的特點與識別
紅茶,屬全發酵茶,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製成。有紅條茶和紅碎茶之分。
(1)紅條茶
它是我國的傳統紅茶。因製作方法不同,紅條茶又有工夫紅茶和小種紅茶之分。紅條茶一般要求滋味醇厚帶甜,湯色紅艷明亮。
1)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的獨特茶品。它因初制時特別注重條索的完整緊結,精製時需費工而得名。工夫紅茶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細緊,色澤烏潤。沖泡後,湯色、葉底紅亮,香氣馥郁,滋味甜醇。因採制地區不同,茶樹品種有異,製作技術不一,因而,又有祁紅、滇紅、寧紅、川紅、閩紅、湖紅、越紅之分。
.祁紅主產於安徽祁門,所以,又稱祁門工夫紅茶,是我國傳統工夫紅茶中的珍品,有100多年生產歷史,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祁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秀而稍彎曲,有鋒苗;色澤烏黑泛灰光,俗稱「寶光」。沖泡後,香氣濃郁高長,有蜜糖香,蘊含蘭花香,且滋味醇厚,回味雋永,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鮮紅嫩軟。
.滇紅產於雲南鳳慶、臨滄、雙江等地,又稱滇紅工夫茶,屬大葉種類型的工夫茶,是我國工夫紅茶的新葩。它以外形肥碩緊實,金毫顯露,香高味濃而獨樹一幟,在世界茶葉市場中享有較高聲譽。
滇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肥壯緊結,重實勻整,色澤烏潤帶紅褐,茸毫特多。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分。產於鳳慶、雲縣、昌寧等地的滇紅,毫色多呈菊黃;產於勐海、臨滄、普文、雙江等地的滇紅,毫色多呈金黃。沖泡後,香郁味濃。香氣以滇西的雲縣、昌寧、鳳慶所產為好,不但香氣高長,而且帶有花香。滋味則以滇南的工夫紅茶為佳,具有滋味醇厚、刺激性強的特點。
.寧紅產於江西修水、武寧、銅鼓等地,又稱寧紅工夫,是我國最早的工夫茶之一,始於清代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寧紅以其獨特的風格,優良有品質,馳名中外。
寧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圓直、有毫,略顯紅筋,湯色烏潤帶紅。沖泡後,香氣清高持久似祁紅,滋味醇厚甜和,湯色紅亮稍淺,葉底紅勻開展。
.川紅產於四川宜賓等地,又稱川紅工夫,創製於20世紀50年代,是我國高品質工夫紅茶的後起之秀,以色、香、味、形俱佳而暢銷國際市場。
川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肥壯、圓緊、顯毫,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後,香氣清鮮帶果香,滋味醇厚爽口,湯色濃亮,葉底紅明勻整。
.宜紅產於湖北宜昌、恩施等地。這裡是我國古老的茶區之一,唐代陸羽曾將宜昌地區的茶葉列為山南茶之首。據載,宜昌紅茶問世於19世紀中葉,至今已有100餘年歷史。
宜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有毫,色澤烏潤。沖泡後,香氣純甜高長,滋味鮮醇,湯色、葉紅亮。茶湯冷卻後,有「冷後渾」現象產生,是我國高品質的工夫紅茶之一。
.閩紅系福建茶品,又稱閩紅工夫,由於茶葉產地不同,茶樹品種不同,品質風格不同,以致閩紅工夫又分白琳工夫、坦洋工夫和政和工夫。
△白琳工夫產於福建福鼎的太姥山白琳、湖林一帶,屬於小葉種紅茶。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細長彎曲,茸毫多呈絨球狀,色澤黃黑。沖泡後,香氣鮮爽帶甘草香,滋味清鮮甜和,湯色淺亮,葉底鮮紅帶黃。
△坦洋工夫產於福建福安、拓榮、壽寧、周寧、霞浦一帶。相傳,坦洋工夫為清代咸豐(公元1851-1861年)、同治年間(公元1862-1874年)福安縣坦洋村人胡福四所創製。其品質特點是:外形細長勻整,有白毫,色澤烏黑有光。沖泡後,香氣清純甜和,滋味鮮醇,湯色鮮艷呈金黃色,葉底紅勻。
△政和工夫產於閩北,主產地為政和,有大茶和小茶之分。大茶採用政和大白茶製成,是閩紅三大工夫茶的上品:外形近似滇紅,但條索較細,毫多,色澤烏潤。沖泡後,香氣高而鮮甜,滋味濃厚,湯色紅濃,葉底肥壯。小茶用小葉種茶樹原料製成,條索細緊,色澤暗紅。沖泡後,香似祁紅,滋味醇和,湯色淺,葉底紅勻。
.湖紅產於湖南安化、桃源、漣源、平陽、邵陽、長沙、瀏陽等地。據載,湖紅的產地始於清代咸豐三年的湖南安化,以後才逐漸向毗鄰地區擴大。直至今日,湖紅仍以安化工夫為代表。
湖紅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緊結肥實,鋒苗好,色澤紅褐帶潤。沖泡後,香氣高,滋味醇,湯色濃,葉底紅。
.越紅產於浙江紹興及毗鄰的諸暨、嵊州等地,又稱越紅工夫,於20世紀50年代由綠茶改制而成。越紅以條索緊結,重實勻齊,有鋒苗,凈度高的優美外形著稱。
越紅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挺直,色澤烏潤。沖泡後,香氣純正,滋味濃醇,湯色紅亮,葉底稍暗。
2)小種紅茶產於我國福建。由於小種紅茶的茶葉加工過程中採用松柴明火加溫,進行萎凋和乾燥,所以,製成的茶葉具有濃烈的松煙香。因產地和品質的不同,小種紅茶又有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之分。
.正山小種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肥壯重實,色澤烏潤有光。沖泡後,香氣高長帶松煙香,滋味醇厚帶桂圓味,湯色紅濃,葉底厚實,呈古銅色。
.外山小種品質特點是:條索近似正山小種,身骨稍輕而短,色澤紅褐帶潤;沖泡後,帶有松煙香,滋味醇和,湯色稍淺,葉底古銅色。
(2) 紅碎茶
它是國際茶葉市場的大宗茶品。它是在紅茶加工過程中,將條形茶切成短細的碎茶而成,故命名為紅碎茶。其與普通紅茶的碎末,不可混為一談。紅碎茶要求茶湯味濃、強、鮮、香高,富有刺激性。各種紅碎茶因葉形和茶樹品種的不同,品質亦有較大的差異。
傳統紅碎茶,是指按最早製造紅碎茶的方法,即茶葉經萎凋後茶坯採用平揉、平切,再經發酵、乾燥製成的紅碎茶,有葉茶、碎茶、片茶和末茶4個品種。
傳統紅碎茶的品質特點是:顆粒緊結重實,色澤烏黑油潤。沖泡後,香氣、滋味濃度好,湯色紅濃,葉底紅勻。
.洛托凡紅碎茶又稱轉子紅碎茶。這種紅碎茶採用的揉切工序是用轉子機揉切而成的。也分為葉茶、碎茶、片茶和末茶4個品種。
洛托凡紅碎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呈顆粒狀,色澤烏潤,或棕黑油潤。沖泡後,香氣濃,有較強的刺激性,湯色濃亮,葉底紅亮。
.C.T.C紅碎茶這種紅碎茶是採用C.T.C切茶機切碎而成的。採用此法生產的紅碎茶無葉茶花色。
C.T.C紅碎茶的品質特點是:緊實呈粒狀,色澤棕黑油潤。沖泡後,香氣濃郁,滋味鮮爽,湯色紅艷,葉底紅勻。
.L.T.P紅碎茶 它是指用勞瑞式(Laurie Tea Processer)錘擊機切碎而成的紅碎茶。採用此法生產的紅碎茶也沒有葉茶花色。
L.T.P紅碎茶的品質特點是:顆粒緊實勻齊,色澤棕紅。沖泡後,香氣、滋味鮮爽,湯色紅亮,葉底紅艷、細勻。
3.黃茶的特點與識別
黃茶製作工藝近似綠茶,屬輕發酵茶類。由於黃茶製造歷史悠久,我國有為數眾多的名茶均出自黃茶。主要的黃茶品種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莫干黃芽、霍山黃芽、溫州黃湯、鹿苑毛尖、北港毛尖、溈山毛尖等。
(1)君山銀針
產於湖南嶽陽的洞庭山。洞庭山又稱君山。當地所產之茶,形似針,滿披白毫,故稱君山銀針。一般認為此茶始於清代。因其質量優良,曾在1956年國際萊比錫博覽會上獲得金質獎章。
君山銀針的品質特點是:外形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泛光,有「金鑲玉」之稱;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甜爽,湯色淺黃,葉底黃明。頭泡時,茶芽豎立,沖向水面,然後徐徐下立於杯底,如群筍出土,金槍直立,湯色茶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
(2)蒙頂黃芽
產於四川名山縣的蒙山。蒙山產茶已有2000餘年歷史。自唐至清,此茶皆為貢品,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貢茶之一。
蒙頂黃芽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扁直,色澤微黃,芽毫畢露。沖泡後,甜香濃郁,滋味鮮醇回甘,湯色黃亮,葉底為茶芽,嫩黃勻齊。黃芽是蒙頂茶中的極品。
(3)莫干黃芽
產於浙江德清的莫干山,為當地的特種名茶。莫干黃芽採制於春季,茶品依次有茶芽、毛尖、明前和雨前幾種。
莫干黃芽的品質特點是:外形緊細成條,有如蓮心,色澤黃嫩油潤。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爽,湯色橙黃,葉底黃明成朵。
(4)霍山黃芽
產於安徽霍山,為唐代20種名茶之一,清代為貢茶。以後失傳,現在的霍山黃芽是20世紀70年代初恢復生產的。主產於佛子嶺水庫上游的大化坪、姚家畈、太陽河一帶,其中以大化坪的金雞塢、金山頭、金竹坪和烏米尖,即「三金一烏」所產的黃芽品質最佳。
霍山黃芽的品質特點是:形似雀舌,芽葉細嫩,多毫,色澤黃綠。沖泡後,香氣鮮爽,有熟板栗香,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綠清明,葉底黃亮嫩勻。
(5)溫州黃湯
產於浙江泰順、平陽、瑞安、永嘉等縣。品質以泰順東溪和平陽北港所產為最好。溫州黃湯始創於清代,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它以香清高,味鮮醇,湯橙黃,茶成朵而暢銷江南、華北、東北等地。
溫州黃湯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細緊纖秀,色澤黃綠多毫。沖泡後,香氣清新高銳,滋味鮮醇爽口,湯色橙黃明亮,葉底成朵勻齊。
(6)鹿苑毛尖
產於湖北遠安鹿苑寺,因而得名。鹿苑茶品質風格獨特,香、味俱佳,被譽為湖北茶中之極品。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曾被選為貢茶。
鹿苑毛尖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條索呈環狀,俗稱「環子腳」,白毫顯露,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沖泡後,香氣馥郁高長,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凈明亮,葉底嫩黃勻整。
(7)北港毛尖
產於湖南嶽陽北港邕湖一帶山地。據查,邕湖茶是唐代10種貢茶之一。相傳當年文成公主出嫁入藏時,曾帶去邕湖茶。此茶自唐至今,久負盛名,是歷史名茶之一。
北港毛尖的品質特點是:外形芽壯葉肥,白毫顯露;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醇厚,湯色金黃,葉底黃明。
(8)溈山毛尖
產於湖南寧鄉的大溈山,是我國古老的傳統名茶。在制茶工藝中,最後採用楓木或香黃藤燃燒熏煙,從而使茶葉具有煙香。對一般的茶來說,凡茶葉具有煙味、焦味和腥氣者,便認為此茶質量不好;但對溈山毛尖來說,帶有松香煙味,是質量上乘的標誌。
溈山毛尖的品質特點是:外形葉緣微捲成塊狀,白毫顯露,色澤黃亮油潤;沖泡後,松煙香濃厚,滋味醇甜爽口,湯色橙黃明亮,葉底黃亮嫩勻。
4.白茶的特點與識別
白茶是我國特產,屬輕微發酵茶。它對茶樹鮮葉原料有特殊要求,即要求嫩芽及其以下1~2片嫩葉都滿披白毫,這樣採制而成的茶葉外表滿披白色茸毛,使其色白隱綠,湯色淺淡,滋味醇和。白茶的主要品種有銀針白毫、白牡丹、貢眉等。
(1)銀針白毫
銀針白毫產於福建福鼎、政和等地,始創於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0年),簡稱銀針,又稱白毫,當代則多稱銀針白毫。但它不同於宋代所稱的白茶和現代的凌雲白毫(屬綠茶類)、君山銀針(屬黃茶類)等茶。
銀針白毫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挺直如針,芽頭肥壯,滿披白毫,色白如銀。此外,因產地不同,品質有所差異。產於福鼎的,芽頭茸毛厚,色白有光澤,湯色呈淺杏黃色,滋味清鮮爽口;產於政和的,滋味醇厚,香氣芬芳。銀針白毫在製造時,未經揉捻破碎茶芽細胞,所以沖泡時間比一般綠茶要長些,否則不易浸出茶葉汁。
(2)白牡丹
白牡丹產於福建政和、建陽、松溪、福鼎等縣。它以綠葉夾銀色白毫芽,形似花朵,沖泡後,綠葉托著嫩芽,宛若蓓蕾初綻而得名。於20世紀20年代初首創於建陽水吉,現主銷港、澳地區及東南亞等地。
白牡丹的品質特點是:外形不成條索,似枯萎花瓣,色澤灰綠或暗青苔色;沖泡後,香氣芬芳,滋味鮮醇,湯色杏黃或橙黃,葉底淺灰,葉脈微紅,芽葉連枝。
(3)貢眉
貢眉又稱壽眉,主產於福建建陽、建甌、浦城等地。貢眉多由菜茶芽採制而成,主銷港、澳地區。
貢眉的品質特點是:外形芽心較小,色澤灰綠帶黃;沖泡後,香氣鮮純,滋味清甜,湯色黃亮,葉底黃綠,葉脈泛紅。
5.烏龍茶的特點與識別
烏龍茶,又名青茶,屬半發酵茶。其品質既具有綠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紅茶醇厚回甘的滋味。烏龍茶因茶樹品種和產地的不同,茶品的風格品質也各不相同。
(1)武夷岩茶
產於福建崇安武夷山。武夷岩中心地帶所產的茶葉,稱正岩茶,其品質香高味醇厚,岩韻特顯;武夷岩邊緣地帶所產的茶葉,稱半岩茶,其岩韻略遜於正岩茶;崇溪、九曲溪、黃柏溪溪邊靠武夷岩兩岸所產的茶葉,稱洲茶,其品質又低一籌。
武夷岩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壯結勻整,色澤青褐油潤呈「寶光」;葉面呈青蛙皮狀少粒白點,人稱「蛤蟆背」。沖泡後,香氣馥郁雋永,具有特殊的「岩韻」,俗稱「豆漿韻」;滋味濃醇回甘,清新爽口;湯色橙黃,清澈艷麗;葉底「綠葉紅鑲邊」,呈三分紅七分綠,且柔軟紅亮。
(2)武夷名叢
屬「岩茶之王」,各具特色。在名叢中,又以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四大名叢最為珍貴。
.大紅袍在武夷名叢中享有最高的聲譽。它既是茶樹名,又是茶葉名。大紅袍產於天心岩九龍窠的高岩峭壁之上。古時,採制大紅袍需焚香禮拜,設壇誦經,使用特製器具,由資深茶師專門製作。大紅袍的品質很有特色,沖泡7~8次,尚不失原茶真味和桂花香。
.鐵羅漢是武夷山最早的名叢,茶樹生長在慧苑岩的鬼洞,即蜂窠坑。此樹生長茂盛,葉大而長,葉色細嫩有光。採制而成的鐵羅漢茶極為名貴。
.白雞冠其名早於大紅袍,茶樹原生長在武夷山慧苑岩的外鬼洞。相傳明代時,白雞冠茶,曾以「賜銀百兩,粟四十石,每年封制以進,遂充貢茶」,直至清代止。
.水金龜茶樹原生長在武夷山牛欄坑葛寨峰下半崖上,相傳此茶樹原屬天心寺廟所有,後由大雨將此樹沖至牛欄坑頭之半岩石凹處,為此,蘭谷山業主遂鑿石設階,保護此茶。20世紀20年代,天心寺業主、磊石寺業主、蘭谷山業主為此樹歸屬權花費數千金對簿公堂,足見此樹之名貴,此茶之珍稀。
(3)武夷肉桂
據載,最早發現於武夷山慧苑岩,另說原產於武夷山馬振峰。為武夷名叢之一,清代就已負盛名。
武夷肉桂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捲曲勻整,色澤褐綠油潤,葉背有青蛙皮狀小白點。沖泡後,肉桂香明顯,佳者帶乳香,沖泡4~5次仍有餘香,滋味醇厚回甘,咽後齒頰留香,湯色橙黃清澈,葉底紅亮,呈綠葉紅鑲邊。
(4)閩北水仙
它始於清代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品質獨具一格。有「水仙茶質美而味厚」「果奇香為諸茶冠」之說。產品自清代宣統二年以來,在國際、國內多次獲獎。
閩北水仙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重實,葉端扭曲;色澤暗沙綠油潤,呈蜻蜓頭、青蛙腿狀。沖泡後,香氣濃郁,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亮厚軟,綠葉紅邊,有「三紅七青」之說。
(5)政和白毛猴
它原產於福建政和縣,因此茶多毫,又形似毛猴,故稱之為白毛猴或白猴。製作此茶,外形側重「保毫」和「做形」,內質注重萎凋生香。
政和白毛猴的品質特點是:外形肥壯捲曲,白毫顯露。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醇厚,湯色橙黃,葉底明亮。
(6)安溪鐵觀音
原產於福建安溪,當地茶樹良種很多,其中以鐵觀音茶樹製成的鐵觀音茶品質最優。而在台灣,鐵觀音是一種用特定製法製成的烏龍茶,並非一定得用鐵觀音茶樹上采來的新梢製成,這與安溪鐵觀音的概念不同。安溪鐵觀音,以春茶品質最好,秋茶次之,夏茶較差。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閩、粵、台茶人及東南亞、日本人的珍愛。鐵觀音成為烏龍茶的代名詞。
安溪鐵觀音的品質特點是:條索捲曲、壯結、重實,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顯砂綠,紅點明,葉表起白霜。沖泡後,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留余香」之譽,滋味醇厚甘鮮,有蜜味,湯色金黃,濃艷清澈,葉底肥厚明亮,有光澤。
(7)永春佛手
產於福建永春。佛手茶系用佛手茶樹品種製成。該品種茶樹的葉片,形如香櫞柑樹葉片,所以,有人認為將這種茶樹命名香櫞比佛手更加貼切。佛手品種有紅芽佛手和綠芽佛手兩種,其中以紅芽佛手製成的佛手茶品質最優。
永春佛手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肥壯、捲曲,呈毫干狀;色澤砂綠烏潤。沖泡後,香氣濃郁,滋味醇厚,且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葉底黃綠明亮。
(8)黃金桂
產於福建安溪,由黃旦(也稱黃炎)品種茶樹嫩梢製成,又因其有奇香似桂花,加之湯色金黃,故稱為黃金桂。為此,早年銷往東南亞的黃金桂曾以其諧音「黃金貴」為商標出口。20世紀80年代以來,黃金桂多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黃金桂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細,色澤金黃油潤。沖泡後,有桂花香,滋味甘鮮,湯色金黃明亮,葉底中央黃綠,邊緣朱紅,柔軟明亮。
(9)鳳凰水仙
產於廣東潮州。傳說南宋末年,帝昞(趙昞,公元1278-1279年)南下潮汕,路經鳳凰山的烏崬山時,曾用茶樹葉止渴生津,效果甚佳,從此廣為栽種,稱為「宋種」。至今烏崬山還留有宋、元、明、清各代樹齡達200~700年的茶樹3700餘棵。據說此為製造鳳凰水仙的茶樹原種。
鳳凰水仙由於選用原料和製作工藝的不同,按品質優劣,依次可分為單叢級、浪菜級和水仙級3個品級。鳳凰水仙內銷閩、粵一帶,外銷東南亞各國。
鳳凰水仙的品質特點是:條索挺直肥大,色澤黃褐,俗稱「鱔魚皮色」,且油潤有光;沖泡後,香味持久,有天然花香,滋味醇爽回甘,耐沖泡,湯色橙黃清澈,碗壁顯金黃色彩圈,葉底肥厚柔軟,葉邊朱紅,葉腹黃明。
(10)安溪色種
產於福建安溪。20世紀50年代以來,為便於分類列等,將安溪烏龍茶分為鐵觀音、色種和黃金桂等3個品級。據20世紀80年代初統計,色種佔了安溪烏龍茶的80%以上,主要由本山、毛蟹、梅占、奇蘭、烏龍等茶樹品種製成。色種茶中的各種烏龍茶品目名稱,則與上述茶樹品種名稱一致。它們的色、香、味、形各具特色。
.本山品質特點是:條索壯實,梗如「竹子節」;色澤鮮艷,呈熟香蕉色。沖泡後,香氣似鐵觀音,但較清淡;滋味清純,略濃厚;湯色橙黃,葉底黃綠。
.毛蟹品質特點是:條索緊結,梗圓形,頭大尾小,色澤黃綠帶褐,尚鮮潤,有白毫;沖泡後,香氣清高,略帶茉莉花香,滋味清純略厚,湯色青黃或金黃色,葉底葉張圓小,葉緣鋸齒深、密、銳。
.梅占品質特點是:條索壯實長大,梗肥節長;色澤褐綠稍帶暗紅色,紅點明。沖泡後,香濃,有芬芳之氣,滋味厚,湯色深黃或橙黃,葉底葉張粗大,方脈明顯,葉邊緣鋸齒粗銳。
.奇蘭品質特點是:條索較細瘦,梗較細,葉柄窄,色澤黃綠或褐綠,較鮮潤;沖泡後,香氣清高,滋味甘鮮清純,湯色青黃或深黃,葉底葉張圓,頭尾尖,呈梭形,葉面有光澤。
.烏龍品質特點是:條索瘦小,頭尾尖,重量輕,梗短小,色澤褐,少鮮潤;沖泡後,有焦糖香,滋味清純稍薄,湯色青黃、淺黃或橙黃,葉底葉張薄,葉脈浮現,鋸齒粗鈍。
(11)台灣烏龍
台灣烏龍主產於台灣台北的文山一帶。台灣烏龍的產制技術和茶樹品種均來自福建武夷山,已有近百年歷史。它是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重的一種,近人稱它為「東方美人」,以讚美其殊香美色。如果在茶湯中加入一滴白蘭地酒,滋味更佳。目前,是台灣外銷茶的主要產品。
台灣烏龍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肥壯,顯白毫,茶條較短,含紅、黃、白三色,鮮艷絢麗;沖泡後,有熟果香,滋味醇厚,湯色橙紅,葉底淡褐有紅邊。
(12)台灣包種
它是目前台灣烏龍茶中數量最多的一種。按照發酵程度由輕到重,分為文山包種、凍頂烏龍和鐵觀音等幾種。其中,文山包種、凍頂烏龍發酵較輕,接近於綠茶;鐵觀音發酵較重,接近於紅茶。據載,台灣包種於150年前創造,成茶用方紙包成長方形包,故而得名。凍頂烏龍為清代咸豐年間(公元1851-1861年)從福建引種青心烏龍茶樹品種採制而成;鐵觀音為清代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1908年)從福建引入純種鐵觀音茶樹品種,種植於木柵漳湖區。
台灣包種的品質特點是:條索卷皺而稍粗長,色澤深綠,有青蛙皮狀灰白點;沖泡後,香氣芬芳,有蘭花清香,滋味圓滑甘潤,回甘有力,湯色清澈黃綠,具有「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
6.黑茶的特點與識別
黑茶屬後發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產量僅次於綠茶和紅茶,花色品種豐富。黑茶創製於11世紀前後。據載,北宋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就有用綠茶做色變黑的做法。目前,黑茶主要用來製成緊壓茶供應邊疆少數民族,因此,又稱邊銷茶,只有少量用來出口。
由於所選用的原料粗老,在製造過程中堆積發酵時間較長,所以成品黑茶色呈油黑或黑褐色,且外形粗大,粗老氣味較重。主要有湖南黑茶、四川邊茶、老青茶、普洱茶等。
(1)湖南黑茶
原產於湖南安化,現已擴大到桃江、沅江、漢壽、寧鄉、益陽、臨湘等地。湖南黑茶興起於16世紀末。以湖南黑茶為原料製成的緊壓茶有黑磚茶、茶磚茶、茯磚茶和湘尖等。
湖南黑茶條索卷折成泥鰍狀,色澤油黑,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味醇厚,具有煙香。
(2)四川邊茶
產於四川。一般來說,雅安、天全、滎經等地所產的邊茶專銷康藏,稱為南路邊茶,是壓制康磚和金尖的原料;灌縣、崇慶、大邑等地所產的邊茶,專銷四川西北部,稱為西路邊茶,是壓制茯磚和方包茶的原料。
(3)老青茶
主產於湖北蒲圻、咸寧、通山、崇陽、通城等地;此外,湖南的臨湘也有生產,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了。它是壓制青磚的原料。
老青茶分灑面、二面、里茶3個級別。「灑面」色澤烏潤,條索較緊,稍帶白梗。「二面」色澤烏綠微黃,葉子成條,紅梗為主。「里茶」色澤烏綠帶花,葉面卷皺,茶梗以當年新梢為主。
(4)普洱茶
它是產於雲南思茅、西雙版納、昆明、宜良的條形黑茶。歷史上的普洱茶,泛指原思茅區生產的,集中於普洱府所在地銷售的,以雲南大葉種茶為原料製成的曬青毛茶,以及用其壓制的緊壓茶。普洱茶湯色紅濃明亮,香氣獨特,葉底褐紅色,滋味醇厚回甘。普洱散茶條索粗壯肥大完整,色澤褐紅(俗稱「豬肝色」)或帶有灰白色。
經蒸汽塑形的普洱沱茶、普洱磚茶、七子餅茶等各種緊壓茶則外形端正勻整,鬆緊適度。其中普洱沱茶外形呈碗狀,普洱磚茶呈長方形磚塊狀,七子餅茶形似圓月。
推薦閱讀:
※老宋科普:茶葉的淵源(二)
※超實用主流茗茶樣本圖:怕買到黑心假茶?請先對照這15款茶葉外形
※中國茶葉有多少種
※喝茶能醒酒?千萬別拿自身健康開玩笑!
※什麼時間喝碧螺春最好
TAG:茶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