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故里與黃氏家廟|史話河洛
06-10
仁厚恤黎民清正守朝綱北宋平民宰相呂蒙正 劉育章 在偃師市佃庄鎮東部,有一個只有2000多人的村莊,原名塢流村,後人把它改稱「相公庄」,其原因是為紀念北宋寒窯出身的名相呂蒙正。 呂蒙正,字聖功,生於後晉開運三年(946),河南洛陽人, 977年北宋丁丑科狀元,988年被拜為宰相,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他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皇帝為狀元寫詩賜宴就是從他開始的定例。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直接從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個書生宰相、狀元宰相,是宋朝當宰相經歷過三朝的兩個人之一。 其祖父夢奇是後唐的戶部侍郎。父龜圖,任後周的起居郎,是門下省(宰相議事處所)的官員。祖、父兩輩在古代都屬高官。 坎坷的少年生活呂蒙正的父親呂龜圖妻妾眾多,其母劉氏失寵於父,他與母親一同被父趕出家門。母子無親可投,流落到伊河北岸,飄泊到今偃師市佃庄鄉相公庄村東,住在一個破窯里,無門無窗,暑天燥熱難忍,冬天寒風刺骨。呂母靠打雜工紡線賺錢糊口,呂蒙正便去河灘拾柴禾、地里剜野菜幫襯度日。村裡有學堂,呂蒙正每次在回家途中,都站在學堂外聽學童讀書,也能背誦一些。呂母在娘家讀過「四書」「五經」,便去村裡找了幾本殘舊書,趁晚上紡線時教蒙正認字識理。呂蒙正勤奮好學,有時母親不懂的功課,就去村學堂請教先生。先生見他孜孜好學,也樂於施教,還贈給他一些紙筆墨硯,呂蒙正進步很快,學習成績比一般學童優異。一年除夕,呂蒙正家已無隔夜糧,呂母含淚紡紗,呂蒙正低頭看書,這時窗外傳來陣陣鞭炮聲,呂蒙正望著桌上幫鄉鄰寫春聯剩下的紅紙條,擰眉一想,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幅含藏字、諧音的一幅謎語門聯,橫批為:「南北」。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大年初一清早,窯洞外圍了許多人,紛紛議論呂蒙正的春聯,都說看不懂。這時村裡一位靠給別人放羊度生的窮老漢走過來,聽別人一念春聯,哈哈笑說:「我那草庵也該貼副這春聯兒,寫得貼切!寫得貼切!」眾人更是不解,拉著老漢問究竟。老漢哈哈一笑:「這不是寫他家的生活嘛」。上聯隱藏缺「一」,諧音為「缺衣」,下聯少「十」,諧音為「少食」。橫批無「東西」。合起來就是「缺衣少食,無東西」,寫出了他家的凄涼生活,短短一副對聯,訴盡世態炎涼,可謂神來妙筆矣!呂蒙正說:「正是如此!像這種窮年,值得高興么?」窮鄉鄰們於是七嘴八舌憤憤然罵起了世道的不公。正是這種幼年貧困的生活,使呂蒙正身居高位後,仍能始終不忘百姓的疾苦,敢於犯顏直諫。呂蒙正十八九歲時,呂母因勞累過度去世。呂蒙正白天出外打工,晚上回窯苦讀。一天呂蒙正到洛陽城幹活,見南關熱鬧異常,湊近一看,見一座高大門樓上,搭著一座彩樓,兩旁紅柱題聯:「綵球為媒選佳婿,金榜題名配淑女」,橫額為「天作之合」。門前紅紗燈上寫著「劉府」兩字。門旁紅紙寫著:「凡被綵球擊中者,不論貧富貴賤,定然招為佳婿,決不反悔。」 原來,南關劉員外家的小姐月娥,芳齡十八,長相是百里挑一,心地善良,她看不慣紈絝子弟的浪蕩,讓提媒說親的都碰了釘子。劉員外無奈同意月娥的意見:拋綵球招婿。隨著鼓樂聲,丫環扶著劉小姐登上彩樓,只見她如出水芙蓉、似下凡仙女,麗而不俗。她以彩扇半遮著羞紅的粉臉,朝樓下巡視。樓下的王孫公子,錦衣華服,瞪圓雙眼,踮起腳尖,伸頸張口,垂涎三尺,恨不得伸手把劉小姐攬進懷裡。劉小姐正失望時,忽見人群後站著一個窮小伙,雖衣破身瘦,面有飢色,卻眉清目秀,氣宇不凡,且顯得忠厚善良。姑娘略一思忖,將手中綵球瞄定拋了過去。再說呂蒙正自知人窮無福,只是站在後邊瞧熱鬧,豈知綵球忽然降落自己懷裡,待在無意中接住之時,又聽得周圍一片嘩聲,才明白成了劉小姐的意中人。忙隨著劉家僕人進到府內,向臉已氣成白色的劉員外施禮:「岳父大人在上,請受小婿一拜!」 劉員外強壓怒氣,擺擺手說:「慢!小女綵球拋偏誤中了你,送你十兩紋銀快快離去吧!」呂蒙正剛想分辯,劉小姐已走下彩樓,向父親稟明,投的正是這位青年!劉員外氣得瞪圓雙眼,發怒嚷道:「好!你跟著這窮小子受窮受苦去吧!我只當沒養你這個閨女!」把兩個人趕出了家門。呂蒙正領著劉小姐回到破窯。呂蒙正問:「這窮日子,你能過得嗎?」劉小姐笑答:「郎君與我情投意合,就是喝水也心甘。」二人當日在破窯拜過天地,結為夫妻。呂蒙正婚後仍在寒窯苦讀,有時為了讀書誤了外出幹活賺錢,忍飢挨餓是常事。 一日,呂蒙正討得一條黃瓜,在橋頭之上欲切成兩半,一半已用一半分與夫人,卻失手掉於水中。呂對天長嘆:天欲誅我,我何能生?憤身跳入河中,但卻沒有被淹死。有次中午,他外出路過定國寺,正遇寺內敲鐘,僧人持缽去吃齋飯。他正飢腸轆轆,忍不住也上前去,掌勺僧人見狀熱情地給他盛了碗齋飯。吃飽後回家路上呂蒙正思忖著,這裡有齋飯周濟窮人,我何必為糊口奔波呢?省下時間讀書多好!從此,他就在家埋頭苦讀,等聽到敲鐘,就去討碗齋飯吃。日子久了,僧人討厭這個混齋的窮鬼了,就把先敲鐘後吃飯改為吃罷飯才敲鐘。呂蒙正幾次都化不到齋飯,心裡明白了僧人用意,提筆在寺牆上寫了句自嘲的話:「呂蒙正,運不通,十度化齋九度空,惱恨僧人飯後鐘」。 有一次過年沒錢買豬肉,呂蒙正硬著頭皮問人賒了一隻豬頭,回家剛好煮熟,債主就上門了,討債不成,便把煮熟的豬頭拿走了。呂蒙正感慨地提筆寫了《過年》:「可憐可憐真可憐,煮熟豬頭要現錢。有朝一日時運轉,日日天天都過年。」 呂蒙正人窮心志高,他有一首《道窮詩》,很見氣概,詩道: 「舉目紛紛說我窮,我窮不與別人同。 滄田百畝如流水,茅屋三間尚古風。 架上有書隨我讀,瓶中無酒任佢空。 腰間拔出青龍劍,斬斷窮根永不窮。」 呂蒙正家貧如洗,為了安慰妻子,便在牆上題詩一首:富家之女嫁貧夫,明日端午樣樣無。 莫把節日空過了,舀瓢清水煮粥糊。 劉月娥買小糧回來,看到了窯壁上的詩句,深深領會到丈夫的心情,便詼諧地和了一首:何人壁上亂題詩,明日端午我不知。有朝一日時運轉,天天端午正午時。 呂蒙正聽到妻子的吟誦,想到當年劉月娥不嫌自己貧寒,今日依然堅貞不移,同甘共苦,深為感動。從此,他日夜攻讀,刻苦求進,後來又遊學龍門,利舍院老僧為他鑿山為洞,棲身9年,後來這個山洞便叫「呂文穆公讀書龕」。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呂蒙正中了狀元,那年31歲。此後這個寒窯不僅留傳下來,而且他的故里塢流村,也改稱了相公庄。 呂蒙正中狀元後,授官作監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太平興國五年(980),拜左補闕,知制誥。八年,任參知政事。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呂蒙正拜為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監修國史。後又於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兩度入相,與宋初開國元老趙普齊名。 內修其身,外在達人呂蒙正為官清廉,生活儉樸,自古有「天下第一清官」之稱,其為人剛正不阿,清正自律,直諫敢言,質樸寬厚,以正道自恃,在士大夫中享有盛譽。作為國家重臣,呂蒙正主張對內實行仁政,對外實行民族和解政策,對遼國實行妥協,以求太平。他說:「隋唐幾十年間,四次征伐遼羯,百姓負擔沉重,痛苦不堪。隋煬帝全軍覆沒,唐太宗自運土木攻城,無功而返。治國之要務,在於對內修明政治,國力強盛了,周邊的少數民族就會前來歸附。」呂蒙正為官清廉,朝野盡知。《宋史·列傳》里記載了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朝士,家藏古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獻以求知。其弟伺間從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過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復敢言。聞者嘆服。以為賢於李衛公遠矣。蓋寡好而不為物累者,昔賢之所難也。呂蒙正設宴訓誡官員更是被傳為美談。據史書記載,太宗至道初年(公元995年),呂蒙正升為右僕射出任河南府通判兼西京留守。那年河南部分縣遭受旱災,但是地方官為了政績沒有呈報災情,百姓叫苦連天。有一天,呂蒙正來到新安縣,看到老百姓把樹皮都吃光了,心情很沉重。他隱瞞身份,問一位老者:「老人家,今年年景這麼壞,差糧怎麼繳?」老者說:「年景歸年景,差糧歸差糧,誰敢少繳?可是今年官家沒減差糧,反而還增加了農器稅……」呂蒙正吃了一驚:「什麼是農器稅?」老者憤憤地回答:「就是使用的犁耙、鋤、杴也要納稅。官家說,天旱,旱不住農器傢伙……」呂蒙正接連視察孟津、偃師、嵩縣,每到一處都把老百姓吃的樹皮、乾菜、草根、糠麩要上一些打成包,寫上姓名帶回去。 接著呂蒙正又來到受災最重的嵩縣,命隨從進了知縣私邸,聲稱呂僕射路過此地,有急事,想儘快吃點現成的飯就走。知縣拿出自己做好待用的飯菜,呂蒙正一看,有肉有酒。臨走,他向知縣要了一點食品打包,寫上「嵩縣李少甫所獻」的字樣。他又察看了幾個縣,有的知縣正在賑災,但多數縣都在粉飾太平,有的還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為了教訓這些貪官,他通知各縣知縣到河南府赴宴。宴會設在公堂上,呂蒙正發言了:「今天請諸公光臨,兩餐連開,第一餐我們嘗嘗老百姓吃的飯菜。」僕人端上兩盤食物,一盤是榆樹皮做的窩窩頭,一盤是菜糰子。知縣們哪裡吃過這等食物,只噎得干伸脖子。第二餐開始,山珍海味擺滿了桌面。每上一道菜,呂蒙正就介紹:「這是嵩縣李少甫大人所獻。這是……」眾地方官很是慚愧,雖有佳肴,但難以下咽。這時,呂蒙正緩緩地說:「在場諸公都是朝廷命官,一方官長,萬民父母,第一餐是大旱之年老百姓的請命書,第二餐是官員生活用餐,用『天淵之別』來形容不過分吧?有的官員賑濟災民,我替全境百姓謝謝你們。而有些父母官有災不報,災荒年還給百姓增加農器稅,縱然朝廷不治你們的罪,難道你們就沒有一點良知嗎?」眾知縣無不慚愧,河南的吏治得到整肅。呂蒙正在任期間,除掉貪官污吏無數,是出了名的大清官。 呂蒙正第一次當宰相時,正好趕上蔡州知州張紳貪污,呂蒙正免了他的官。有人對皇帝說,張紳家裡很有錢,不至於貪污,一定是呂蒙正貧困的時候找張紳要錢,張紳沒給他,所以他在報復。皇帝便讓張紳官復原職,呂蒙正居然也不為自己辯白。等到後來查到張紳的真實罪狀,皇帝對呂蒙正說,張紳果然貪污,呂蒙正既不分辯也不道謝。宋太宗讚歎曰:「呂蒙正有大臣體」。 呂蒙正還以敢言著稱。淳化四年(993年)元宵節之夜,宋太宗趙光義在端拱樓上宴請百官,自詡登基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天下一片昇平景象。呂蒙正聽了並不以為然,離座奏道:「皇上乘輿所在,士人、百姓聚集,故繁盛如此。臣嘗見都城外不數里,饑寒而死者甚眾,不必盡然。願陛下視近以及遠,蒼生之幸也。」太宗聽後,驟然變色,許久,緩緩點了點頭:「卿乃金玉良言也!」其坦率直言於此可見一斑。太宗崩,真宗即位,當營建永熙陵(宋太宗陵)時,呂蒙正不忘太宗不拘一格重用自己的知遇之恩,傾其家財三百萬,以助殯葬。還伏首哭泣數日,以報君臣之情。 呂蒙正襟懷坦蕩,不計人過。初任參知政事(副宰相)進入朝堂(百官治事之所)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著呂蒙正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參知政事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在朝班的同事非常憤怒,下令追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不讓查問。下朝以後,同事們仍然憤憤不平,呂蒙正則說:「一旦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為好。」人們無不佩服呂蒙正胸懷大量 。作為宰相是需要向皇上和國家推薦人才的,呂蒙正恰是這樣一個推薦人才不遺餘力的人。他知人善任,樂於助人。例如他看到賓客富言的兒子富弼聰明好學,驚嘆說:「這個孩子將來的功勛事業要遠遠超過我。」因富言家境貧困,呂蒙正就資助富弼,讓他與自己的幾個孩子一起讀書。後來富弼果然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賢相。呂蒙正作為一朝宰相,對下屬是寬厚長者,並注重提拔獎掖後進之人,可對皇上,他從不拍馬逢迎。有一次,宋太宗讓呂蒙正選一個有才能可以擔負重任的人出使遼國,呂蒙正覺得一個姓陳的官員最稱職,就把名字呈上,宋太宗不同意。第二天,宋太宗問人選好了嗎?呂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宋太宗還是不同意。當第三次問及時,他仍以此人呈上,氣得宋太宗把呈上的文書擲到地上,憤憤地說:「卿為什麼如此固執呢!」呂蒙正拾起文書平靜地說:「臣不是固執,而是陛下不能體察諒解啊。出使遼國,只有這個人最稱職,其餘的人都趕不上他。臣不敢為了討好陛下而誤了國家大事。」群臣此時都屏氣不敢說話。宋太宗氣沖沖走下朝堂後,又回過頭來說:「呂蒙正的氣量是我不如的啊!就依你的吧!」這位官員出使遼國,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與趙普一樣,呂蒙正對自己的親屬多有裁抑。盧多遜當宰相的時候,他的兒子初次當官便是正七品的員外郎,後來成為常例。輪到呂蒙正當宰相了,他卻說,我當年考中進士,是以甲科及第,也只授了一個九品的京官,何況天下有才能的人終老山野都沒有當上官的人多了去了,現在我兒子還小,要是受這樣的恩寵,恐怕陰德有損,就以我當年入仕時候的官補給他吧。於是這項制度自呂蒙正開始,就改成了宰相之子僅授九品京官。宋朝凡三次居於相位的只有趙普和呂蒙正,《宋史》將他與李昉、張齊賢、賈黃中並列,評價說,李昉被盧多遜所誹謗而不計較,呂蒙正受張紳所玷污而不申辯,張齊賢被同僚所連累而不說明,賈黃中推薦人才而不居功。這四個人都是賢能宰相,進退有禮,善始善終,不是道德非常高尚的君子,又怎麼能做到呢?呂蒙正身後事 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呂蒙正辭官還鄉,於洛陽南州坊築造宅第,建園伊水之上,人稱「呂文穆園」。據宋代的園林典籍《洛陽名園記》和《邵氏見聞後錄》記載,唐宋時期洛陽地區著名的園林有19座,「呂文穆園」是其中之一:「 呂文穆園在伊水上流,木茂而竹盛,有亭三,一在池中,二在池外,橋跨池上,相屬也……」園內花木掩映,池塘曲欄,環境秀麗,景色迷人。利用自然水系,因地制宜,這是該園的一大特點。木茂竹盛,清澈的流水,直可謂是「水木清華」了。另一特點是三亭一橋的園林建築藝術設計手法,成為宋以後的園林藝術中的楷模,是造園中經常採用的亭橋的手法之一,亭橋結合往往成為園林中很重要的景觀建築。呂蒙正經常與故舊宴會園中,宋真宗曾兩度至此,登門看望。據史書記載:大中祥符年間,真宗拜謁永熙陵,抵達洛陽,稱讚呂蒙正為官清正廉潔,關注國家安危,值得推崇。並順便問他,哪個兒子可以委以重任?呂蒙正卻說:「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夷簡,任潁州推官,真乃宰相器也。」後來呂夷簡引起了皇上的重視,最終果然成了一代名相。這充分顯示了呂蒙正的知人善任,唯才是舉。公元1101年呂蒙正病逝,被追贈中書令,謚文穆。呂蒙正一門四世五相,掌北宋七朝政事,真可謂「宰相世家」。除呂蒙正外,還有呂夷簡,宋仁宗時為參知政事,晚年歸居洛陽。夷簡之次子呂公弼,居相位,事仁宗、英宗兩代。三子呂公著,居相位,事神宗、哲宗兩代。公著子呂舜徒居相位,事徽宗。呂蒙正有7個兒子都做官,從簡、惟簡、承簡、行簡、務簡、居簡、知簡,其中有個兒子後來觸犯了權貴,被刺配江州了,流落在永修縣九合鄉蕭家教書,後世代居住永修。後世有南宋「五呂先生」等理學大賢……其家族人才輩出,代代不乏。呂蒙正故里 走進相公庄,首先就見到了村口豎立著的兩塊石碑,一塊上書「呂蒙正故里」,為1995年呂正操將軍題寫;另一塊寫著「北宋呂氏五相紀念碑」。據當地村民介紹,以前村東頭還有一座「神道碑」,是人們在祭奠呂蒙正時所用,不過在「文化大革命」時被人拆除埋在了村小學的山牆下。我們來到了村東一片小樹林,這裡有一個兩米多深、直徑約兩米多的大坑,據傳這個大坑就是呂蒙正當年苦讀詩書時所居之地,也就是傳說中的「寒窯」。「寒窯」向東約25米,就是坐落在一個小土崗上的「小廟」,這是祭祀呂蒙正的祠堂。與「寒窯」一樣,「小廟」也是大門朝東開,但是鐵將軍把門,門上雖然留有聯繫電話,但是我們深思良久,最終沒有撥打。 「寒窯」前立有一碑,上刻「聖跡靈源」。「小廟」前也立有一碑,上刻「呂氏故園」。都是這幾年新刻的,宣示自個兒是呂蒙正裔孫的碑銘,有南人,也有北人;有小有成績的「人物」,也有沒啥能耐的百姓。小樹林大約有兩三畝地,倒是給呂蒙正留著的。其上,種了幾棵楊樹、槐樹,也野生出一些不知名的雜樹;種了幾棵辣椒、南瓜,也野生出一些不知名的雜草。同時還用水泥板搭了個象棋攤子,可能是人們閑暇之餘陪陪這位寒窯的宰相。如今,這座寒窯整座窯洞幾乎已經完全塌陷,僅剩下一部分窯頂,只有土堆中露出一塊塊碩大的青磚頭還能看出來這裡的古老。坑內豎立著一座石碑,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了,依稀能看見「大明崇禎年……」字樣。古碑高350cm、寬82cm、厚24cm,刻立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正月,差不多400年了。據考證,這是呂蒙正22代嫡孫、(北京)大明鴻臚寺主簿呂子立所立。《洛陽呂氏金石列傳》記載「堂(註:指寒窯處。應該有呂氏祠堂)春秋奉祀禮焉。天貴之子諱良臣,邑庠生,恪守成規,克遵家風,至良臣之子諱子立,於明朝授北京鴻臚寺主薄,崇禎六年(1633年)奉命回家修理祠墓,重修瓜亭,栽樹築牆,煥然改觀,非復以前之舊矣。」 西距寒窯不遠原有呂氏古墳,今已成為耕地,小麥也剛剛播種。呂蒙正的故事,流傳千年。他的醒世價值,在於勵志。人情冷暖,本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唯有發奮圖強,才能把握自己人生命運的起起落落。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讀呂蒙正《時運賦》後感
※呂蒙正生平小史
※呂蒙正的勸世文
※因果教育:佛門風範(呂蒙正)
TAG:呂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