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子午流注養生法(嶺南經方書院內部講稿)

中醫子午流注養生法

主講:樂洪瑀老師

我今天主要講「子午流注」——十二時辰與人體十二經絡及臟腑的關係。首先我想講一下中醫的一些概念性的問題,使大家在後面的內容中便於理解。中醫首先講到一個大的概念『整體觀念』。那我們在理解過程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天人相應」、二、「因天之序」、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是中醫元典《黃帝內經》主要理論基礎,它不僅僅是內經的模式,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模式,這裡的『天』是指天地之間的人所感應到的大自然。「因天之序——就是按著天它在變化當中的順序規律作息,春夏秋冬,寒暑往來,就與太陽同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最樸素最正確的養生方法。

「天人合一」——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應從三個方面闡明,一是怎樣合?天人合一主要提到的一個詞就是「合」,天和人之間首先是『天人同構』——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大自然有山脈河流,人有經絡血脈、、、第二就是『天人同德』——天有風雨雷電,人有喜怒哀樂。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身心來與天同德,以人心串合天心。第三是『天人感應』——我們往往看到的很多,比方陰天或者是要下雨的時候風濕的關節疼痛就明顯多一些,陽光普照的時候就會少一些。天晴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也會好一些。潮濕天或者陰天的時候人就會鬱悶!這三個方面體現出我們『天人合一』。『整體觀念』——體現了人和大自然整體統一性,在後面也會講到人自身也是一個整體統一的機體。讓我們感受小宇宙與大宇宙之間的關聯性。

概念二是陰陽,我們聽到的陰陽可能比較多,我們修道的書上也有很多地方談到陰陽二字,『人得天地之氣生,本於陰陽,人是稟天地之陰陽之氣而成的。』從字面上講陰陽,我們的左部首「β」在古文字寫的是象形字,一座山右邊上面是個「日」下面幾撇就是日光的光芒照在山頭上,這就是「陽」;什麼是陰呢?就是山坡上沒有陽光,今日有雲就是「陰」。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怎樣運用陰陽。首先要知道的是陰陽必需是相互關聯的一些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的概括,它既對立又是統一的,陽體現在積極的、向上的、光明的、火熱的,陰體現在消極的,沉悶的、黑暗的、寒涼的、火為陽、水為陰,如: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頭為陽,足為陰,六腑為陽,五臟為陰,背為陽,腹為陰,你看這些都是相互關聯的。

萬物負陰而抱陽,陰平陽密精神乃至,它們相互依存對立統一、「陰得陽而泉源不絕,陽得陰而生化無窮。」修行上我們知道,純陽是仙,純陰是鬼,半陰半陽是人,陰陽不平衡就是不健康的人,那我們陽氣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呂洞賓就是純陽子,陽就是修到位了。從陰陽當中,從養生上首先就是要身體健康,體現在身體的陰陽平衡,不能平衡,就像一個翹板一樣出現失衡產生不舒適的感覺了。中醫常說的有陽虛陰虛,有陽亢,陰盛。我們身體陰盛,就表現出萎靡不振,陽盛就表現出急躁不安。陽虛就手腳冰冷畏風怕寒,陰虛就會出現潮熱盜汗,虛火上炎,大致就是這樣。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現象。在陰陽中還體現出其無限可分性「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大不可其數,然其要一也!如一天中晝為陽,夜為陰,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上半夜為陰中之陰,下半夜為陰中之陽。「陰陽」在中醫的辨證施治中推其為總綱。

概念三:就是「五行」。五行歸五臟,五行在我們治病辨證用藥的過程中,有著深刻的意義,所以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先解釋一下五行「木、火、土、金、水」它們所引申的意義,「木」引申為曲直,生長、生髮、條達、舒暢的意思。我們看見的草,樹木都是向上升展的,它對應我們的春天,在五臟中它對應我們的肝,我們怒髮衝冠,情志上的怒不舒暢,這些都與肝木有關係。我們說木生火,火是炎上,溫熱,升騰的一種狀態。所以肝火旺則怒。「火」在我們的五臟當中它屬於「心」,在心火過旺時也會出現一些升騰的一種狀態。易急躁!這些都和木、火有關「肝火旺則心火旺,舌為心之苗,還會出現口舌生瘡,難以入睡等等、、火生土,土的表現播種,生化,收穫,主承載,受納的,這是土整個延伸的含義。土在我們的五臟中屬於脾胃,那我們脾胃能生化氣血,為後天之本。身體和五臟全部靠脾胃所生化的氣血來滋養。土生金。「金」呢?「金曰從革」,不行就給你砍掉,所以這就是金,它引申的意思就是清潔,蕭降,收斂,在我們的五臟當中它對應的是肺,在四季當中它屬於秋天。秋,就是樹葉凋落,落葉歸根。重新變革,金生水,水曰潤下,具有滋潤向下的作用。「水」在我們的五臟之中屬於腎,腎主水,主收藏,是一個收藏的器官。

概念四經絡。經絡是指連接身體器官的管道和通路,經是主幹,絡是網路既分支,經絡與五臟之間的關係是:在臟腑當中它們分有陰陽,我們的腑屬陽,臟屬陰。這裡有個概念「表裡」表是外在的,里是主內的,表裡即是內外相聯的關係。

現在我們就開始談談十二經絡,十二經絡是:手之三陽,手之三陰,足之三陽,足之三陰,共計十二經。三陽是指手足少陽,手足陽明,手足太陽,少陽「少」的意思就是小也,即陽氣初生的時候,陽明即二陽,「明」——明著,陽氣已著;太陽「太」——大也,即三陽。三陰經是指:手足厥陰,手足少陰,手足太陰,厥陰「厥」——極也,為一陰;少陰「少」——小也,即二陰;太陰「太」大也即三陰。前面講到經絡臟腑的表裡關係,現在我將從經絡臟腑氣機運行銜接規律向大家逐一交流:手太陰肺經,交手陽明大腸經,交足陽明胃經,交足太陰脾經,交手少陰心經,交手太陽小腸經,交足太陽膀胱經,交足少陰腎經,交手厥陰心包經,交手少陽三焦經,交足少陽膽經,交足厥陰肝經。臟腑經氣的運行,按上面順序其陰陽整體的走向:手之三陽,從手——走頭交足之三陽,足之三陽——從頭走足——交足之三陰,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胸,交手之三陰,手之三陰從胸走手,交手之三陽——此體現陽經總匯於頭「頭為督陽之匯」因此頭是不怕冷的,而通於頭的陽經在項部運行,我們在過冬時習慣圍圍巾以固護陽氣,其禦寒的作用勝過一件棉襖。按照經絡的走向,我們通常順經為補,逆經為瀉,那麼就是說,在目前流行的敲經絡,敲膽經啦,拍打心包經,常使用的這些保健方法,均源於此理論基礎。

我在後面會和大家具體就哪條經絡,還有哪些穴位對我們的身體有特定的保養和治療作用,

和大家一起探討,在我們學中醫時列有一表格,這樣一目了然讓大家更容易明了。

四季

五行

五臟

五腑

五體

五華

五竅

五液

五德

五志

七情

五聲

五音

五味

五色

小腸

長夏

憂思

大腸

膀胱

驚恐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們人體以中醫的理論將其歸納出以五臟為中心相互關聯臟腑的系統,例如:肝在體為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液為淚、其五味是酸、在神為魂、在情志為怒、其德為仁,其方位為東、四季應春、五行為木等等;這些中醫的理論,在四診時都可以體現出來,如:肝有問題,目黃視物模糊,說明肝有濕熱,現代醫學稱肝炎,越嚴重目黃越歷害,肝血不足則筋無力,握力就差,爪甲無光澤,凹凸不平有紋不光滑,情緒易怒等等。前面我們講到,中醫中的天人相應的問題在上表中,五臟與東、南、中、西、北相應;與春、夏、長夏、秋、冬相應,那麼縱伸的講中醫與傳統文化中的《周易》,亦有不可分割的關聯,醫門中講「不明易難成大醫,在方位中東方屬木,屬肝為青龍,主生髮,而西方屬金,屬肺為白虎,若有圖案我們可表達得更清楚,你看青龍飛騰而回首,意為生髮不能太過;而西方白虎下山之勢而抬頭,並非低頭直衝,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樸素的哲學唯物理論,均應升中有降,收中有放陰陽開合,整體統一,求中和,顧大局,以上每一個臟腑有其對應的整體論在後面十二經絡臟腑中,逐一給大家分享。

這些概念東西初步了解之後,我們就來說一下十二時辰。與經絡臟腑的關係和在養生方面,日常生活中該怎樣去面臨和調節。現在要講一講「子午流注」這個十二時辰在臟腑經絡中有何重要性現代中醫界把其稱為時間醫學,就是說在什麼時間我們的身體會是什麼狀態,怎樣調適我們的身心使身體更健康。

首先寅時(3:00—5:00)寅時肺經當令。

為什麼從這兒開始講呢?因為寅時是我們體內氣機剛好生髮的時間,在十二時辰當中,與四季對應的寅月,實際上就是指正月,也就是一月。立春也是在這個時段,所以我們老祖宗找時辰與經絡對應是很細微,寅時肺經當令它起始的時間,是早晨3至5點鐘,肺在我們的《黃帝內經》裡面把它封為「相傅之官」,從官職來說他是一國的丞相。它起到調節的作用,相當於國務院總理。肺主氣、主治節、朝百脈、通調水道這時就是國務院派發一天工作的時候,把體內的血按需分到全身,任務很清楚的分配下去。在3:00—5:00,有統計資料,心臟病在這個時候很容易發作,主要原因就是在它分配血液的時候,聚在心裡的血要調到別的地方工作了,本身心臟供血不足。到朝百脈的時間,血往外分配,因此寅時心臟發病率高。肺與大腸相表裡,[寅時後就是卯時大腸經當令,寅時後氣血分散,接著上廁所,遇上大便難排,用力不當,氣隨之而脫。會出現生命危險。老人易早醒,寅時或卯時起床前,首先在床上躺3到5分鐘,同時可以在床上做做舒展,伸伸懶腰,平衡一下氣血,平衡好了以後,再起床。不至於氣血突然的移動,身體比較差的,在床上我們可以按摩腹部,圍繞著肚臍按摩還可以用我們的勞宮穴對著我們的神闕穴,也就是對準我們的肚臍帶動下面的腹肌向左右各揉36下,這樣做做再起身是很好的養生方法。可通大便,肺主要的功能主氣,司呼吸。它會通過鼻子到支氣管再到細的支氣管。從解剖學叫肺泡,我們人體整個肺泡的空間,全部組合起來就有足球那麼大。我們在練肺活量的時候,有的人空間就大,有的肺活量沒有開發,可能就小一些。我們的做事也會因為肺活量而受到影響。通調水道是什麼意思呢?肺在五臟當中把它說成是水的上源。腎主水是水的下源。從五髒的整個布局來說,肺就相當於我們天上的雲,雲里含的就是水。因為它有這樣的一個布局,就可以包住我們的火,相對應的心。心從你出生一直到你最後一口氣,它是從來都不休息的。它是不停的動,也就是不停的在摩擦著,如果沒有肺裡面的水,罩住保護心,那這個火,肯定會把我們的五臟燒壞,所以它通調水道,它通腎源,從它這再往下看。因為我們的肺,它主治節管分配。假如出現口乾的話,它的根是在腎,腎氣足了就不會出現口乾。他下面的陽氣不足,中間呢?即脾胃,水谷存於胃,象鍋一樣是靠我們的腎陽裡面的火足來燒沸的。燒滾了它才會往上送。這個水上面才有蒸氣,蒸氣上來到我們的上源,是不會再產生口乾了,所以在自然界來比較,如果我們的地下沒有了陽氣,就像師父說的,我們的兜率天,那兒會經常看到有些霧,別處都沒有,就是因為那個地方陽氣(地氣)可能就比較旺,它就可以把這個地方的氣蒸騰起來。如果你的脾胃裡面的水過多,你的陽氣不足也不行,如果你的脾胃裡面的水剛好腎陽也足,這樣就可以把熱氣蒸上來,下面熱氣往上面升,上面的水又能夠自然的降下去,而且還能通過我們的脾胃,送到我們的腎裡面這樣才能夠達到平衡。天上有雲有陽光我們叫做風和日麗、在氣壓的變化下變化雨露降落,風調雨順,雨下到我們的地上,土地上如果沒有樹木,沒有涵養水份,地氣又不夠,此時此地就無法風調雨順了。夏天我們坐在樹下,往柏油路上看的時候,好似有火焰上蒸,其實就是蒸騰的土中之水汽,到一定的時候,它變成雲,再降落到地下,他們是這樣交換的。那我們人體也是一樣,脾胃屬土,脾胃不好,脾土下面的腎氣不足這些均與自然界的現象一樣,因此我們珍愛自然這是本份啊!還有一個特點肺主宣發,蕭降,宣發,蕭降是什麼意思呢?它把這個氣吸進去以後往上宣,就是出氣。蕭降,就是往下送到我們的各器官,肺居高位,有了這些功能,才能完成它的職責。我有個朋友3——5點鐘的時候,胸口好出汗,這個時候在這個部位出汗,其實就是一種心火內盛加胃中濕熱的表現,中醫把其叫做「冰包火」晚上應該是陰重的時候,他為什麼會出汗呢?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汗呢?那就是他氣不夠的一種現象,氣在整個的功能當中分五個功能。氣足它就有溫煦的作用,它有防禦的作用,把氣血往全身推,把血液推到四肢的末梢來溫暖,還有一個就是固攝的作用,年齡大了容易遺尿,就是因為他的腎氣不足不固了。氣還有生血的作用,氣旺則血旺,它有這五大功能。在這個時候它是氣不足引起的,這個時候剛好到肺經當令,肺主氣嘛,到五點時候,出現這個汗,心火又過旺,汗是心之液,肺主氣時,才有力往外面排了。首先它借了肺氣,肺我們剛才已經強調了,外和皮毛,開竅於鼻,皮毛汗孔才是全身最大的呼吸換氣系統,他出現這種情況就很容易理解了。還有一些頑固性的皮膚病,很難治療的。皮膚病不好的原因,其實和我們的脾臟有關係的。脾臟的關係引申來說就是土生金,頑固性的皮膚病,不單單因為是菌啊!還有濕毒啊!無論怎麼樣,我們在治療皮膚病的時候,我們應該考慮到我們的脾土好不好,因為土生金。脾土不好就會在我們的皮膚上反映出來了。鼻孔的呼吸肯定抵不過全身的毛孔。皮膚病用中醫的理論來說,就是身上有毒氣往外排,病症就反映在我們皮膚上。我們只有從補脾的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治療它,我治療了一個患皮膚病三、四年都沒被治好的患者。我給他介紹了一種中成藥,「參芩白朮散」它就是一個補脾的,它的組方本意就是土生金,所以我就告訴大家這個方子, 。手太陰肺經,它的起始點是在我們的胸部鎖骨下。如果我們經常敲打我們的胸部這個起始穴,就可以通暢我們氣機,肺經就講這麼多了,很啰嗦,我希望把所學到的講出來,總是詞不達意,請諒解。

卯時(5:00—7:00)手陽明大腸經當令

既然我們的大腸在值班,這個時間是我們大家排便的最佳時間,大腸主津,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就是我們的消化吸收是在我們的小腸完成的,最後走到大腸把多的水分再吸收,大腸主津,是指小腸過來的食物殘渣再重吸收,把大便變的更加乾燥一些就排出體外。我們都有體會,看到小孩,或者我們自己用紙巾擦屁股,結果紙幣還是乾淨的,這就說明大腸主津完善得很好,大便又不便結這樣最好了,我們可以從大便上看出我們的疾病,它在腸胃的最下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轉化所剩就是大便,肺和大腸相表裡。我們有時便秘了,把牙咬著往外面拉,我們為什麼會咬牙,咬牙的作用是什麼呢?原因就是它借用腎氣的力量來排大便,牙為骨之餘,腎主骨,司二便!便秘指的是我們的大腸吸收得太過了,大腸裡面它有熱,一下把水分蒸幹了,只能用滋潤的葯,不能用通的葯,因為越通越會傷我們的氣,越通大便就越干。外面減肥的,越來越年輕的中小學生都便秘十幾年,常吃泄下的葯,有些藥物保健產品大部分是通泄的這一類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長得太胖了。所有的減肥藥泄下的比較多,因為大便通順所有的營養還沒有吸收就排出體外,吃了這種泄葯以後,又沒有補氣的藥物到位,所以很容易傷到氣,因此便秘的不能用泄葯,最好加用補腎的,用潤腸的,養血的葯。因為津和血,我們的汗都通過血管滲透壓出來的,這種水,甚至包括剛才我說的津,它們都是屬於血里的成分。這樣的病就需養血,補氣的方法來治療便秘,不要盲目的到外面的藥店去買通便的瀉藥吃。如果一定要用大黃這樣的葯,大家都很清楚大黃是很好的泄葯,大黃用得好可以救我們的命,但是用得不好可能就毀了我們的元氣,甚至我們的命。如果這個人已經腑實症,口舌生瘡,煩躁不安,夜卧不寧,整個人看起來很躁熱不安,開始說糊話,看起來甚至奄奄一息了,舌頭上面的熱像,已經長了芒刺,這個時候才能去用這樣的葯。大黃又叫將軍,這個時候要斬將關之時,就看醫生的水平,是不是能看到這樣的情況。行內有個說法,用好大黃與附子,橫行天下無雙。醫生想成名的話,往往在別人病得快要死的時候,你頃刻間能救人於危亡。當然作為醫生應該教人不生病,是最好不過了。拉肚子是我們的大腸的吸收能力變弱了。吸收的能力降低了。拉肚子常見為結腸炎,結腸下面就是我們的直腸,結腸有問題出現拉稀,一是大腸毛病,二是脾的升清作用有問題,脾氣濕對水濕代謝運轉失調,即使大腸它有完成主津之功能,但是脾的升清運轉 的能力下降,大量過量的水濕來到大腸,其分擔不了這是一方面,在調理治療上,也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常用藥有保濟丸之類,整體調理腸胃,我們可用摩腹的方式,順時針為補從右升,橫,降,這是順著我們的腸胃的整個表現以降為順,以和為順,以往下降為補,所以我們如果打嗝就是我們的腸胃有問題,這樣才會看病。如果你是放屁,沒有人說我的屁多去看病的,當然屁太多也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一順就為補。我有一些患者他吃了葯後的表現就是放屁。有很多的腸胃病患者,如果你吃了這個葯連屁都不放,那這樣的方子就有問題。我看了我們東華寺的醫務室,有一半就是腸胃的葯,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別人送來的,也說明我們這裡大量的人有腸胃病症。為什麼我們這大多數人的腸胃會不好呢?後面我們將會講到脾胃。

辰時(7:00—9:00)早上是足陽明胃經當令

胃當班了脾胃倉廩之官,五味出焉,五味酸苦甘辛咸,有不同的營養,皆由它接納,在我們的經典上有說,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從食管這兒下去水穀食物全部儲存在它這兒,靠它來腐熟。我們寺院就很好,六點一過就吃飯,不存在不吃早餐,趕時間這樣的問題,早上7:00—9:00在社會上是剛剛上班時間,來不急了就不吃早餐。剛好胃當令的時候,你一定要吃,還吃好,要吃的像皇帝的御膳那樣好,早上我們吃的任何東西就像黃金一樣珍貴,它是最易被吸收的。如果我們晚上吃得很好,那都是把黃金變成垃圾在吃。我們說把早上吃的最好的食物都有拿到晚上吃,確實那個時段我們是把好菜當作垃圾吃。宴請親朋好友都有是在晚上,並且還有的人吃到深更半夜,這種生活永遠談不上養生,都是在摧殘自己的身體,所以我們胃經當令時一定要記住,要在早上吃好的,早上吃好了以後,身體一天的營養都靠早上來供養。我們所說的午時,那時心經當令,午餐只是補充一下,過去的養生家修行人都是過午不食。所以胃在休息的時候你還在吃,吃了後就要消耗你的能量。所以早餐是非常重要的,早上吃的好。這樣才對得起自己的身體。那怎麼樣吃才為好呢?我們都有一個自然接受的能吸收的標準。胃以喜為補,如果你吃進去的食物,令身體不舒服就少吃點。並不是好吃就吃多,那是不對的,首先的標準是你的胃喜歡能夠接納,如果吃了後胃部不舒服,你就不要吃那些來刺激它。胃主受納,先把五穀雜糧裝進肚子里,攪拌,就像蒸籠一樣,先蒸熟,以降為主,以和為順,食物從口到胃到小腸大腸肛門排出。胃氣是下行的,,看我們放屁很少去找醫生,如果胃氣上逆出現打嗝,呃逆嘔吐這些現象,那就是出毛病了!

我們的胃從整個歷史演變過程來看,我們幾十萬年前就懂得用火烤熟食物再吃,其實在更早的時候,我們的人類是靠打雷閃電,留下火種,幾十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在用火。那麼我們人類用火都有幾十萬年了,我們人類的基因是要用火做出來的熟食才適宜吸收,所以我們就不能吃生食物,我們現在的營養學說,能生就生食,因為生食能保證營養不流失,其實在中醫的理論當中,我們不是這樣的理解,我們幾十萬年的基因已經是那樣,還有一點我們身體是恆溫的,我們的體溫高一點就會發燒,這種恆溫的身體你去吃點冰棍,吃點雪糕,吃大量的水果,就給我們的胃產生負擔,就需要調動全身的陽氣,首先調動脾陽,沒得調了就要調我們的腎陽,腎陽先天的元氣用完了,那麼這個人就從根本上變得虛弱了。所以我們的整個體質就會降低。我臨床看見很多人,他們的青春痘長在了眉毛上面去了。整個臉上長滿疙瘩,當然我們在看病的時候就還有望、聞、問、切的手法,額頭上長青春痘那是心火太旺,長在眉毛裡面,那是陽明胃經所走的部位,面頰是左肝膽;右肺胃;下頦是腎。我們人的身體整個氣機的運行就是左升右降。那我們肺胃居右,肺胃降,則不咳嗽,不反胃呃逆,寒涼生冷之物入胃,在這過程當中胃要裝這些生冷,需要熱能來腐熟,長時變成熱往胃中送,胃就產生鬱熱呀!有鬱熱吃冰的就更爽,所以就喜歡吃冰的了形成了惡性循環自己還不知道。還有一種青春痘的患者去請平庸的醫生,找的醫生也不了解真實的情況,以為是火就用清涼的葯,又是雪上加霜,所以有的人臉上的青春痘,從十幾歲一直治療到三十幾歲都沒有治好,全是吃出來的問題。生冷的食物對我們的身體影響是非常大的。我經常給病人講一句經典的話就是:「過食生冷,內傷脾胃,脾胃受損,百病由生。」離開母體後就是靠脾胃來供養身體,脾胃受損以後就不好辦了,我們沒有後天補先天的寶,所以小孩長不高,我們的成年人就是慢慢地把它給耗掉了。養生專家有句俗話是這麼說的,我們的元氣是父母送給我們的一壇煤氣,你把閥門打的小一點,它耗的時間肯定就長一點,但是,有的父母給他的本錢很足,可是他依然不能長命。比如說有的父母給子女的100升,有的父母給子女可能就80升,可能100升用得很快,一下子就用到了50升,而80升慢慢用可能很久還有60升,所以養生很重要。你要是養得好,這壇煤氣就用得慢,閥門開得小。用得長,社會上的現象,現在有的是工作的壓力,有的是生活中迫不得已,該睡的時候不睡,該吃的時候不吃,出現生活的節奏沒什麼規律。我們寺廟裡生活是很有規律,可是還會有這麼多胃腸問題,我想這給吃水果過量有一定關係的。我們寺里供養來的水果很多,我們不能一吃就吃個飽,既使有些水果是溫性的,但是過量攝入,讓胃去消化,還是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另外易傷腸胃的是吃飯速度太快,在進食中,我們如果能每口咀嚼36下,把食物變成稀糊狀,有充分的唾液酶滲入,更利於消化吸收,稀糊狀意味著減輕了胃的腐熟負擔,做不到嚼36下,細嚼慢咽還是非常必要!

我本身是學針灸,骨傷專業,養生是最近兩年才學習了這方面的知識,我現在就給大家幾個穴位,這幾個穴位,是我們北京的一位老中醫留下的方法。王樂亭先生他在北京用針灸治病號稱「金針王」他在北京是非常有名的醫生。他用的針據說有黃金成份鑄造的,他留給我們一套很有名的針法叫金針十穴,又叫老十穴。專治腸胃病。這十個穴位很簡單,我們自己都可以完成。如果用針就是十個穴位,如果用手揉按就減少兩下穴位,因為我們的手揉的面積比較大,有的威力比針還大,有時就手到病除,用手的話就是老八穴,只要用好了,甚至腸胃病都可以治療好。哪十個穴位呢?上中下三脘,還有我們的氣海,氣海就是在肚臍下的1.5寸的地方,這是單穴四個,還有對穴,就是肚臍左右的天樞穴,在肚臍的兩邊,就可以了。內關穴,這個地方可以調節我們的胃疼,也可以調節我們的心率,甚至坐車的時候頭暈,都可以掐這個穴位,手腕掌根紋上二寸(即自己的二指),還有我們最重要的穴位,足三里,足三里正確取穴是在我們的髕骨下外側,我們如果曲膝蓋的,在我們膝蓋外下方有一凹叫膝眼,往下一手掌寬 就在我們的脛骨(小腿摸得著的骨頭脊向外一扁指)交接的地方就是我們的足三里。足三里是一個長壽穴位。如果經常揉按或針灸足三里就可以增強我們的氣血,用手按就除去上脘和下脘,按中脘穴和氣海加三對對穴,它在我們的前面正中肚臍和胸骨下端的劍突連線中點,所有的胃疼痛、胃酸多、甚至我們的膽汁倒流都是因為我們的胃氣不降,這是王老的徒弟整理的,我有幸得到了這本書,臨床都很好用把這幾個穴位用好就不會得腸胃病。我剛說的十個穴位,希望能幫到大家。

巳時(9:00—11:00)它是足太陰脾經當令時

脾主運化的。我們的胃主受納脾主運化,所以說我們應該在辰時吃飯,剛好巳時來運輸轉化助消化。所以這麼好的時間,7:00—9:00我們一定要吃飽吃好,9到11點剛好脾當班就幫助你轉化了,你會吸收得更好,你的身體就更結實。脾主肌肉,主統血,因為我們全身氣血的來源都是由脾來運化完成的脾胃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脾主升清,脾得胃中的食物,在整個消化過程中,通過升清的功能將營養精微上輸心肺,用心陽化赤為血。另外升清以升托我們的內臟,如果升清之脾陽不足我們就會出現大便稀溏,肚子拉稀,不只是大腸有問題。主肌肉,脾胃吸收的好肌肉豐滿,最好的表現就是我們的四肢很發達。脾胃是後天之本。剛才也已經談到了我們在吃的時候要注意的事項。「不飢強食則脾勞,不渴強飲則胃脹。」「體欲常勞食慾常少,冬朝勿空心,夏夜勿暴食」要吃好以有熱能禦寒,夏夜不要吃得太多,現在是夏季不好睡覺,在深更半夜吃到很晚,那是完全違背原則,這些人不僅吃的飽而且吃的時間長,在不屬於脾胃消化的時令中,大吃特吃,真是傷身體,怎能長命呢?在七情當中還有一種就是思傷脾,思慮太多了就沒有味口,會茶飯不思。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呢?因為思則氣結。難道我們就不能思嗎?當然不是,我們可正思,你因事業而去正常思考傷的氣肯定少,你思而不解就不好。有一個辦法就是在你百思不得其解時,那就不去思不去解。其實我們大家都有讀過師父的書,師父在書中都已經講過了,你如果去解,就會越解越煩,人會得相思病,男女倆相愛,又不能在一起,就得了相思病,連身邊的樹就變成了他要想得到的心上人,哪兒還有胃口吃飯呢?這就成了病態的人,因學因業而思,在佛家裡來說叫做參話頭,你時刻的在參話頭,突然一下悟道了,這怎麼能說思傷身體呢?這樣的思反而助你成道。我們看書學習有時也會廢寢忘食,但是在學習中快樂當然就不會傷到身體。在《黃帝內經》中有說,叫諸濕脹滿,皆屬於脾,還有胃脹,這些都是因為濕引起的,因為裡面有濕氣鬱結,你的胃就更加脹了,所以就難有胃口,肥胖症就是因為脾胃不好,世面上用瀉藥,更傷胃。瘦要從脾胃上來調,肥也要從脾胃上來調,。因為它是後天之本,其不足造成的百病生啊!明清四大醫家之一李東垣的專著《脾胃論》,論述脾胃很全面,他認為很多問題是脾胃導致。脾胃開竅於口,所以我們要管住我們的嘴,不要海吃海喝傷了脾胃,而百病從生!控制我們的慾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不要讓妄念和妄思令氣結成結了最後打不開。

午時(11:00—13:00)是我們的手少陰心經當令

有養生的書上說,心經當令應小憩,你要把心養著,在我們的寺院就很好,中午的時候我們都有去打坐。在世間我們睡一下午覺就是最好的,因為在午時我們的陽是最旺盛的,就是陽極,任何東西到了極限就會轉,所以在陽轉陰的時候就保護好我們自己,保護好我們自己其實就是要平衡好我們的陰陽。在陽轉陰的過程,午時一陰生,修行者在修鍊中,叫做盜天機,天地的陰陽,在其轉換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抓住它,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小憩一會。打坐能夠激發它的能量那是更好,我們有些不懂打坐入靜入定能躺下一會也很好。坐著能夠入定,躺下能夠睡著,但躺著睡覺不要太長,二十幾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我跟師父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師父就說他睡覺的時候就幾分鐘。感覺身上的陰陽交匯就好了。就那幾分鐘,人馬上就精神了,馬上又可以做事,可以投入工作,在午時你在忙,也要抽點時間來午休一下,哪怕是休息十分鐘也是有必要的。心為君主之官,它是皇帝,君得安,下面才是百官順,所有的內臟才會聽話。所以我們要把心養好,「應恬淡,不激動,心平氣和。「心應虛,腹應實」。我們氣要充實還要把氣沉下去。我們的修行為什麼要從這裡打基礎,因為從這修不好,我們所有的就是空談。心主神明,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好像是靠大腦,其實是心。心主神明主血脈。我們所有的營養都有要從心中發出,所以它就是真主,他就是最高的指揮官。為什麼午時,要睡午覺,剛才已經講到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心屬火,火要降下去。水火既濟,又叫做心腎相交。心腎如果不相交,就沒有辦法睡覺,如果心在這個時候能睡上一覺,心能夠在睡覺的時候,把我們的火降到腎裡面,上面的火降到腎里使我們的腎水不寒,水上濟使我們的心火不烈,這也是我們陰陽平衡的過程。水火既濟,它們平衡了,心火和腎水交匯後也就不會使人煩躁不安,在心腎不交當中出現的最多的就是失眠。心本來就是火在我們的上面,沒能得到腎水濟給此火太烈上浮,它擾亂我們的神明,在這裡我就是給大家交流幾副成藥,心火盛,有感覺到口乾舌燥,夜夢多,我們就可以用天王補心丹,還有天王補心丸,這些葯在一般的藥店裡面應該都有,其實丹是最好的。丹在吃的時候最好是嚼一嚼,自古以來多用丹,現在工藝好了就做成了小粒丸,滋潤腎陰,又能降低心火。另有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均有滋陰益腎降火的作用!

我有一個朋友剛做完手術,西醫就叫它回家補一下血,於是問我吃阿膠行不行?午時,在生肖當中是屬馬的,你看馬性子很烈,抽一鞭子就不停,你不拉住它就跑死。我們的阿膠是用驢皮做的,驢就是倔驢嘛,你讓它拉磨,你要是打它一鞭,它有可能踢你一腳,這種驢的性格是收斂的,那阿膠是驢皮熬的在補血藥當中它屬於收斂補血。在你脾胃很差的時候,你的體內也很虛有濕氣的時候,這時你吃阿膠,你身體會很難受,我的朋友吃了之後就問我,我吃了阿膠之後為什麼身體越來越差,所有收斂性質的補藥,都有礙胃的情況,脾胃運化不動,反而傷我們的味口,胃脹氣,反而不自在,所以不是身體虛就補,首先你要清,把你身體里的邪氣清除掉,要把脾胃的陽氣提起來,把濕氣去掉之後再補。補藥不要隨便吃,所謂的「是葯三分毒」它有廣義之分,所有的葯如果不適合你,就是有毒的。狹義的毒就是毒素。體虛別瞎補。

未時(13:00—15:00)手太陽小腸經當令

小腸是受盛之官。小腸長度有5至6米,它在整個消化食物過程中吸收轉化輸送,在脾的運化推動下,把清的往上送,把濁的就往下送。,我們的中午這餐飯是承上啟下的作用,到未時午飯剛好轉化,吸收。心和小腸相表裡,有病的時候,小腸有熱,出現小便赤黃,俗稱「小腸火」。另外,會出現乾咳,往上找出路,有時放屁多,這就是小腸有熱的特徵,需要我們多喝水。另外喝一點茶葉,清腸,或者喝點竹葉茶,清心降火,便可以改善。

申時(15:00—17:00)足太陽膀胱經當令

它是最長的經,在它上面的穴位也是最多的。有67穴。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膀胱和腎相表裡,它儲存尿液,能夠往外排,就是靠腎氣氣化達到的,此經起於頭在背中線兩側直達腳我們的項背和後腦勺疼痛睏乏乃至頭昏時候,就是我們的陽氣上不來,此經不通,我們在保健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捏脊的方法,所有內臟對應的腧穴,在膀胱經上面都有穴位,西醫的解剖學也可以看到在膀胱經上有對應的神經節,就是把這個經脈一下給打通,不論有多少的穴位,不會捏脊就兩手順著經絡往下拍打,在家的夫妻可以相互的做,沒有對象亦可以用背來撞牆,這是個很好的養生方法。

酉時(17:00—19:00)腎經當令

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所有的技巧是靠腎精足,腎精腎氣足智慧就來了。所有的強壯也是因為我們的腎氣足。腎主藏精,還主生長發育。腎主骨主納氣。我們在上面講,肺主氣,肺是氣之主,腎是氣之根。有好多咳嗽的人吃了三天葯還沒有好的話,我們就要加補腎納氣的葯。腎主水,水是寒的,水濕引起的腰疼,不是特別勞累引起的腰疼,都有是因為你的脾胃受傷了,水濕運化不動,就存在了你的下部產生的一種腰疼,同時還要健脾。腎在我們的卦象上面是坎卦,坎中間一陽爻,上下是陰爻。中間的那陽爻我們在醫學上叫雷龍之火。雷龍之火上騰就是腎虛。腎精不足含不住這一陽,「飛龍在天,興風作浪」體內就不得平靜。我們身上很多的地方疼都是腎虛引起的,但是我們買大量的消炎藥物都是寒涼的,廣東人喜歡喝涼茶,喉嚨一沙啞就喝涼茶,可是很多時候不會因為實火引起的咽痛,是需要補腎水,需要早睡養好腎陰腎陽不致虛火上炎,這樣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酉時在生肖當中它屬雞,在民間我們熬雞湯,雞屬火它屬於陽性的,就用水燉來吃這樣我們吃進去身體易於吸收,達到平衡。我們還有一錯誤的觀念,就是腎的元氣在很大的程度上是補不上來的,腎是靠養的,它既然是先天之氣它怎麼能補呢?十二經脈都通達了所有的陽氣都有歸元了,腎自然就好了,只有養才能夠把腎的元氣補起來。民間我們在家人或去洗腳城泡腳,常擦湧泉穴是補腎水的。在寺廟我們出家人每天最好泡泡腳。如果你把腳泡好,堅持天天做,我們的舌干口燥的癥狀肯定也會少一些,因為我們的經脈入咽喉,繞舌根到廉泉穴,所以腎養好了後就不會口乾,腎水會上來滋潤。

戌時(19:00—21:00)手厥陰心包經當令

它在《黃帝內經》上面稱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心的外麵包的絡脈,它代君受邪,外面所有的邪氣它先代收。它就像我們的御林軍一樣,把它照顧好了,很多的養生書上說敲打我們的心包經,中指到腋窩,撥我們的心胞經,撥的時候我們的手會麻,每次撥3到5下,會少得心臟病,人還會很開心。敲打我們的膻中穴,它在兩乳中間,在我們的現代醫學裡面它屬於胸腺,腺體屬於內分泌的,敲打胸腺我們的心情就舒暢了,還有我們合十鞠躬,就是讓氣往下聚,所以我們的釋迦牟尼佛發明這個動作是最好的,很符合生理,因為氣一聚,本身膻中穴主喜樂,心主喜樂,人就很歡喜,這些行禮的動作,顯出你的謙卑;真誠的施禮;謙卑心、;一生歡喜心即生。這個時間也是世間的人的娛樂時間,吃完飯很多人唱歌跳舞。接著就應該休息了!

亥時(21:00—23:00)手少陽三焦經當令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又叫孤府,它是孤立的,它只有其名,而無其形。但是在分布上,心肺屬上焦、中焦是脾胃,下焦是肝腎和膀胱,《黃帝內經》中描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其理解就一種功能的概括「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心肺作為水之上源象霧露一樣瀰漫,脾胃象管道運轉水源傳輸營養推動水的排出。下焦如同下水道,腎膀胱等器官將廢水排出體外,對於水濕在體內的形成,前面講到肺、脾、胃、腎、在其代謝中牽扯這麼多臟腑,臨床中想除去體內的濕氣,也是較慢,老百姓很喜歡煲祛濕茶如:土茯苓、薏米,赤小豆、車前草、白茅根之類,其實很多時候,用的這些均是利尿的祛濕葯,很傷腎氣,應加一些益氣和固腎的藥物,如:山藥、黃芪、党參、牛大力、桑寄生等,有些腸胃濕熱的現象,需用一些芳香化濕的葯:如藿香、佩蘭、砂仁、陳皮、豆蔻、草果,即健脾胃又除濁氣,你經常口氣重的就應用此類,脾胃健康腎氣一足,水濕自然循三焦之道。

「亥」,在《說文解字》中,是最後一個字,「一」字是排第一個字,為什麼要用「亥」字作為最後一字呢?這裡有「亥」字的古文是這樣寫的「亥」是一男子抱著懷孕的婦人睡眠的象形字,這意味著十二時辰最後一個時辰不是終結,生命亦如此,永無終結,而是孕育著新生命的開始。

子時23:00—1:00足少陽膽經當令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中精之府,膽中藏膽汁——肝泌出之精化物也!肝膽相照。膽經走人之兩側,你看我們思考問題,做決定時會撓耳撈腮,其實是刺激膽經,讓我們早做決斷;子時一陽生,這是我們應該睡覺的最後時限,此時入眠以養生髮之機,現代醫學研究,兒童的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的時間就是子時,成人骨髓造血也是這個時間,你在此時還不入眠,小孩子就長不高,成人就面青黑無光,出現黑眼圈,少陽膽經走於兩側,現在流行敲打膽經,在中醫理論中,少陽經有轉輸的作用,久病頑疾,加用舒肝利膽的方法,這些問題方可解決,那敲打膽經,當然對健康就很有幫助。

丑時:1:00—3:00足厥陰肝經當令

肝為剛臟,「將軍之官,謀略出焉」肝藏血主疏泄,人卧血歸於肝,肝血得養,則不易怒,現代人轉鐘不睡,我在珠海行醫,面對很多澳門人,都知道澳門是不夜城(上夜班的人很多,就經常見到肝火盛,陰血虧虛,易煩易怒的這種體質,肝主疏泄,是指肝木具有疏通和宣洩氣機的作用,其在五行中為木,應春季,木克土,臨床上,肝氣不輸會導致脾胃消化受影響,五行中相剋,本是一種制約,不足則無制,太過則受傷,所以我們經常看見到大怒生氣後,會吃不下會出現肝胃不和的現象,呃逆、脹氣,從食管到胃區,兩脅不舒暢,這時就要肝脾一起調理。總之早睡養肝血就可平衡體內陰陽,:「肝腎同源」「精血同源」這是說腎之精,肝之血,是相互轉換依存的,肝主筋,腎主骨,肝腎精血充實筋骨強健;其與先天之腎同居下焦其在五髒的地位中,獨顯重要。

最後借用《黃帝內經》的養生大法作為今日講述的結束語: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

如何作:

虛邪賊風

避之有時

恬淡虛無

真氣從之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因本人學識疏淺,在這神聖莊嚴的養正堂,我有幸與各位大德菩薩們分享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的養生文化,加之沒有講學的經驗,難免雜亂無章,詞不達意,耽擱各位的時間。佛菩薩慈悲!上師慈悲!各位大德慈悲!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別吵了,正確認識中醫看完這篇就夠了
民間中醫「張五下」:脊柱如同身體「開關」
【保命視頻教程】(中醫)全集系列 6
中醫養生的鏈接
胡氏中醫攻克頑難疾病系列--牛皮癬(銀屑病)案例

TAG:中醫 | 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