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的「聯合國」(4)
06-10
四、伏羲與女媧 前面我們已經談到,考古學中的趙寶溝文化,與傳說中的伏羲氏,都與龍有關,所以,伏羲氏就屬於趙寶溝文化所在的部族。而考古學中的仰韶文化,與傳說中的女媧氏,都與蛙有關,所以,女媧氏就屬於仰韶文化所在的部族。 可是,在考古學中的這一南一北兩個文化集團,為什麼又在傳說中成為了「兄妹」呢?為什麼他們還在傳說中「結婚」了呢? 我們先來從字面上理解一下「伏羲」這個名號的含意。 「伏羲」之「伏」,從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個人,一隻狗,一起趴在地上的意思。「羲」:上面一個「羊」,說明這個人是個牧羊人;下面的左邊,是「禾」下一個「丂」;「禾」,表明這個人在牧羊的同時,也從事農業生產;而「丂」,字形上有如從天上垂下一條龍,字義則有心源、心性之意,是描述這個人的宗教信仰,說明他是龍的傳人;而「禾」與「丂」的右邊,是一個「戈」,表明這個人在進行戰爭。「羲」從「兮」音,有號角吹得兮兮無力之意。綜合「伏」和「羲」兩個字的意思,就是表明,伏羲這個人來自北方的草原,牧羊,也從事農業生產,是龍的傳人,而他們正在進行戰爭,在戰爭中他們處於不利的地位,只能以伏擊的方式與前來進攻的敵人進行周旋。 一個被視為人類始祖的人,為什麼其名號的本意竟是這樣的呢? 很顯然,這個名號,是一個部族的後人們,對其先輩的謚號,是一個部族的後人們對他們先輩之功績與苦難的緬懷與紀念。 那麼,這些緬懷自己部族先輩的人們,都是誰呢? 毫無疑問,就是後來的黃帝部族。 理由之一:倉頡創造了文字,而造字的倉頡,是黃帝手下的大臣。其二,黃帝、炎帝、蚩尤,這三大勢力集團中,哪個勢力集團信奉龍神呢?就是黃帝勢力集團。黃帝之死,謂之「龍去鼎湖」,黃帝是「乘龍升天」的。而炎帝是神農氏的後裔,他們「牛首人身」,信奉的是牛神。蚩尤則「面如牛首,背生雙翅」,信奉的是牛神和鳥神。其實,蚩尤也是來自於神農氏部族。 了解到「伏羲」這個名號的來源和本意後,我們對史籍中記載的關於伏羲氏的一些事迹,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三皇本紀》記載:「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於是始制嫁娶,以儷皮為禮。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作三十五弦之瑟,木德王,注春令,故《易》稱帝出乎震,月令孟春,其帝太皞是也。都於陳,東封太山,立一百一十一年崩。按皇甫謐,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 另有文獻記載,伏羲「卒於宛丘」。 在這裡,庖犧氏、宓犧氏和伏羲氏,被統稱為庖犠氏,而因為做了不同的事,又被分別冠以三個不同的名號。 為什麼要被冠以三個不同的名號呢? 「犧」,是一個「牜」加一個「羲」,意思就是用「牛」作為祭品來祭祀「羲」這個祖先。而「宓犧」,就是在生活安逸的時候祭祀祖先。「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意思就是說,因為能夠用漁網捕魚,漁獲量大幅提高,生活安逸了,所以,就在安逸的生活中祭祀祖先。「庖犠」,就是在廚房裡用上好的祭品祭祀祖先。「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意思就是說,因為能夠飼養牲畜,所以,就能夠選擇最好的牲畜來祭祀祖先。而「伏羲」,實際上就是最後一個艱苦卓絕,值得紀念的遠祖。 再聯繫到前面的「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我們就可以想到,宓犧、庖犠、伏羲三個名號,實際上是概括了一個部族的發展史。 這個部族,曾經是燧人氏部族的一部分,其分支始祖,是華胥氏。華胥之「華」,是指信仰,是說他們崇拜花果樹木的光華,這相對於傳說中燧人氏崇拜火之光華,是一個大的轉變;華胥之「胥」,是指他們有許多小的功勞,值得記敘。華胥氏有些什麼小的功勞呢?他們在洪水中因禍得福,開創了漁獵生產,雖然沒有製作出漁網,產量不是很高,但是,可以從遷徙生活轉變為定居生活了。他們定居於甘肅天水地區的成紀這個地方,開始探索農業、畜牧業、手工製作業等一些生產的路子。而正是在探索生產的過程中,他們製作出了漁網,於是「結網罟以教佃漁,故曰宓犧氏」,後來,他們又養出了牲畜,於是「養犧牲以庖廚,故曰庖犧」。 但是,他們是如何從甘肅成紀,到達燕山之北的遼西的呢?這個,就有些模糊了。 而他們最開始是「蛇身人首」的,後來到了遼西之後,就「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了。 也有史籍記載說:「伏羲生成紀,徙治成倉」。 成倉就是現在的寶雞。而在寶雞之北,就有隴山(即現在的六盤山)。 可是,這個隴山之名,到底是取於何時呢?是伏羲還在這裡的時候,就取了呢?還是其後裔黃帝部族,後來又回到這裡之後,才取的呢? 不管這些,我們還是來看一看,伏羲氏何以在戰爭中處於了劣勢吧。 伏羲氏「木德王,注春令」,這說明這個部族曾經佔據了統治地位。 「王」是由《八卦》中的三畫相連而成的一個字。 三畫為天、地、人三才。 將天、地、人三才連接在一起的,就為王。 由此可見,王就是組織者、統治者。 可是,這個組織者、統治者不是部落內部的組織者和統治者,而是部落外部,凌駕於部落之上的組織者、統治者。 部落內部的組織者、統治者為長——長老或者酋長。他們是一心為公,不謀私利的。 而王則不同。王的產生,就是為了圖利。 在無利可圖的時代,部落之間就是殺和搶,不會有戰俘或奴隸,不會有征服與統治。只有在有利可圖的時代,部落之間才會有征服與統治,才會有戰俘與奴隸。也因此才會有王。 所以,王是農業社會之後才有的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關係。這個關係的本質就是征服與奴役,是臣服與進貢。 伏羲氏為「木德王」。 木對應的的是春天。春為一年四季之首。 所以,「木德王」的意思,就是有史以來的的第一個王。 考古學的事實也證明了,伏羲氏所在的趙寶溝文化,是突破燕山之阻,一路南下,征服了河南河北的裴李崗文化,威脅山東的北辛文化,直逼陝甘寧的仰韶文化。確實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華夏地區的統治者。 伏羲氏「都於陳,東封太山」。 陳,就是現在的河南淮陽。而太山(泰山),就是北辛文化的中心。 伏羲氏的這個戰略態勢,就是要包圍北辛文化所在的山東,在征服了裴李崗文化之後,進一步威懾和征服山東地區之北辛文化的意思。 可惜,他們「立一百一十一年崩」。 很顯然,受到威脅的北辛文化部族,必定會聯絡已經被征服的裴李崗文化部族,對伏羲氏所在的趙寶溝文化進行反擊,而在伏羲氏背後的仰韶文化部族,肯定也不會支持這個來勢洶洶的趙寶溝文化部族。這樣,伏羲氏就不得不「立一百一十一年崩」了。 伏羲氏最後「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陽高平之西也」。另有文獻記載,伏羲「卒於宛丘」。 「南郡」,就是現在的湖南湖北;「山陽高平」,就是現在的山東巨野等地;「宛丘」即現在的河南陳州。 無論哪種說法,伏羲氏,是沒有回到他們的故鄉遼西了。所以,他們最後的戰爭,也確實是打得很慘的。 我們再看女媧氏。 「媧」,一個「女」加一個「咼」。「咼」就是做飯的陶器。「女」加「咼」,就是女人用陶器做飯。這說明,是這個部族最先發明了陶器。 而這樣一來,女媧氏,就成了農業生產的開創者了。 因為,陶器的產生,並不是源於做飯,而是源於要保護植物的種子。做飯只不過是它在保護植物種子之後的一個派生功能。 考察許多文化遺址,凡是有陶器的地方,必有人工栽培;而凡是有人工栽培的地方,也必定就有陶器。但是,在只有非馴化種子而沒有馴化種子的地方,即只有自然採擷而沒有人工栽培的地方,就沒有陶器。這充分證明陶器與種子之間的關係,說明陶器就是為保護植物種子而創造出來的。 而女媧氏最先發明陶器,也就表明他們最先培育出種子,最先發展出了農業生產。 我們再看《三皇本紀》對於女媧氏的記述:「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天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另外,還有《淮南子·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這裡,「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說明了女媧氏和伏羲氏確實是同種同族,並且還曾經信仰相同,他們都曾經「蛇身人首」。 可是,伏羲氏就是宓犧氏和庖犠氏,而女媧氏則「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這就是說,按照歷史的敘述者黃帝部族的說法,伏羲氏是華胥氏的正統,而女媧氏雖然也是華胥氏的後裔,他們卻從宓犧氏時代起,就與宓犧氏分道揚鑣、另起爐灶了,他們叫「女希氏」。意思是伏羲氏為陽,而女媧氏為陰。 不過,黃帝部族的這個歷史敘事,卻與我們現在的考古學證據是恰恰相反的。 考古學證據表明,仰韶文化與老官台文化,也就是大地灣文化一脈相承。而大地灣文化的所在地,就正在傳說中伏羲氏和女媧氏的老家——甘肅天水的成紀地區。反倒是趙寶溝文化,卻與其老家成紀地區相去甚遠。而且,傳說中,華胥氏崇拜花,恰恰是仰韶文化中,就有非常鮮明的花文化。這說明,女媧氏才是華胥氏的正統,而伏羲氏,才是真正的與他們分道揚鑣、另起爐灶了。 當然,不管到底誰正統,誰另起爐灶,反正,伏羲氏和女媧氏是分家了。 那麼,他們到底是什麼時候分家的呢?真的就是,女媧氏「代宓犧立」嗎? 女媧氏這個名號,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關。而伏羲氏的龍,音通農,其實也與農業生產有關。 所以,女媧氏和伏羲氏,不可能是分家於宓犧時代,而是分家於農業生產發展起來之後。 並且,在農業生產發展起來之後,這個部族就由庖氏之名號改為媧氏之名號了。女媧氏守土顧家,所以就繼承了媧氏的名號;而伏羲氏由於另起爐灶,所以,就失去了媧氏的名號。也就是說,女媧氏不是「代宓犧立」,而是繼承了宓犧氏的正統。 女媧氏「無革造,惟作笙簧」,就是說他們性格平靜,待人和樂。 而考古發現,仰韶文化中蛙文化的柔軟、寬厚形象,也印證了歷史的記述所言非虛。 女媧氏「不承五運,一曰,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 這就是說,他們不喜爭鬥,所以就沒有帝王之運。但是,因為他們功勞太大,所以,就被尊為三皇之一,而且,被視為每一個歷史循環中的第一個王,是謂「木德王」和「頻木王」。 那麼,他們有什麼樣的大功勞呢? 「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 在他們最後的年代裡,有共工氏和祝融氏在洪水爆發的時刻,於河北地區(冀州)進行大戰,而女媧氏就「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從而使天下太平,人們重新安居樂業。這樣的功勞還不大么? 那麼,共工氏是誰?祝融氏又是誰?「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是怎麼回事?「斷鰲足以立四極」是怎麼回事?「殺黑龍以濟冀州」是怎麼回事?「積蘆灰以止淫水」又是怎麼回事? 共工氏,其名號的本意,就是沒有祭祀權,只有使用工具在別人的壓迫下,從事生產的部族。結合文中戰爭發生在冀州的事實,他們當然就是河北地區裴李崗文化所在部族的後裔了。祝融氏,其名號的本意,就是在初春舉行祭祀,指揮大家從事農業生產的部族。這一點與伏羲氏的身份相吻合。而傳說中伏羲氏葬南郡,也就是死在湖南湖北。而湖南衡山,即五嶽中之南嶽的主峰,就叫祝融峰;許多傳說也提到,祝融氏在南方。這又與伏羲氏的去向相吻合。所以,祝融氏就是伏羲氏,只不過,是不同的名號代表了這個部族不同的地位和遭遇而已。 「煉五色石以補天」和「聚蘆灰以止滔水」,前面已經講過,就是女媧氏根據《五行圖》中五行生剋的原理,舉行宗教儀式而意圖制服洪水的事實。 「殺黑龍以濟冀州」,表明在這場戰爭中,女媧氏是支持了共工氏的。 因為,伏羲氏「有龍瑞,以龍紀官,號曰龍師」,伏羲氏部族中的各個部落,都是以龍命名的。據《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等等。而這裡的「黑龍」,很可能就是伏羲氏部族在河北的一個部落。消滅這個部落,對於扭轉戰局,促進河北地區的和平,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至於「斷鼇足以立四極」,這就要談到《河圖》《洛書》的出現及其意義,比較複雜了。 我們還是且看下回分解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鼎益豐馬小秋闡述《道德經》管理智慧,聲揚聯合國講堂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涉敘草案 中方投反對票
※粵語獲聯合國定義為語言?
※聯合國為周恩來降半旗的真正原因![敬禮]
TAG:聯合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