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的經濟學分析
歧視的經濟學分析
本文來自《經濟學家茶座》第64輯,內容未經編輯。作者於冠為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2011級本科生;孔凡茹為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11級本科生。
本文共計2848字,閱讀約需要3分鐘
一
在新聞媒體上,時常出現關於歧視的新聞。如2005年深圳一家派出所打出「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和「凡舉報河南籍團伙敲詐勒索犯罪、破獲案件的,獎勵500元」的橫幅,激起一些律師的義憤,這家派出所也被告上了法庭。儘管如此,對河南人的歧視在現實世界中仍不絕於耳,甚至在兩岸鬧得沸沸揚揚的「茶葉蛋」風波,最終挨板子的也是河南人。這使得一些河南籍人士異常氣憤,世界著名的生物學家施一公先生就公開表示以自己是河南人為榮。
從世界範圍看,除地域歧視外,性別歧視、人種歧視,政治觀點歧視、宗教歧視、民族歧視等也普遍存在,並對經濟、政治、文化等有著廣泛的影響。這使得歧視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議題。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貝克爾的博士論文就應用國際貿易的方法研究歧視問題,從而開啟了經濟學帝國主義的序幕。
什麼是歧視?歧視是否是被歧視者受損、歧視者得益的零和博弈?如果歧視者自己也受損,歧視為什麼還能存在???本文試圖綜合應用演化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和信息經濟學相關理論介紹經濟學視角下的歧視。
二
儘管歧視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但對歧視下定義非常困難。經濟學將歧視與偏好聯繫在一起。以僱傭地域歧視為例。假定兩個求職者在其他方面的特徵完全相同,但來自地域不同(A地域和B地域),僱主因為歧視A地域的人,僱傭了B地域的人。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定義歧視的價格。如果A地域的人願意以低於B地域人的薪水求職,該僱主可能會考慮僱傭A地域的人。當A、B地域其他條件相同的兩個人工資差異到某一程度,在該程度,僱主僱傭A、B地域的人無差異,該工資差異就是歧視的價格。
在上述定義下,我們可以快速地知道,在競爭市場上,能生存下來的歧視都是有效率的,即除非地域差異代表著真實生產率的差別,否則歧視程度深的僱主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具體分析如下:假定有兩位僱主生產同一商品,第一位存在地域歧視,第二位不存在地域歧視。那麼第二位僱主就能以B地域人的工資和B地域人的工資減去第一位僱主歧視價格之間的工資水準僱傭A地域的員工。如果歧視背後沒有真實的生產率作為支撐,從競爭力的角度看,第二個僱主的企業的競爭力要強於第一個僱主的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第一個企業會失敗。因此,生存下來的僱主一定是沒有地域歧視的。
因此,從演化的角度看,能夠長久生存下來的歧視背後都有競爭力的。如男性在擇偶時偏好腰細的女生,歧視腰粗的女性,偏好年輕的女性,歧視年長的女性,偏好具有豐乳肥臀的女性,歧視微乳瘦臀的女性,背後具有繁衍的考量在內。而這種歧視是具有效率的,即沒有歧視的男性將會在演化中被淘汰。又如,在就業市場上的性別歧視背後是兩性生產率的真實差別:相對於男性,女性因生育和哺育等因素,在人力資本投資方面往往不如男性。這使得女性的生產率在許多情況下不如男性,僱主如果對女性就業不歧視,即男女同工同酬,也容易在競爭中被淘汰。
三
微觀經濟學的一大原理是「貿易能使每個人過得更好」,沒有真實生產率差異作為支撐的歧視相當於對貿易設置障礙。應用國際貿易理論可以推導出以下結論。
第一,如果歧視群體的規模較大,則存在最優的歧視率(相對於國際貿易的大國最優關稅率)使歧視群體的收益最大。這個論斷存在的前提是歧視者能組建卡特爾設置統一的歧視率。但卡特爾天生是不穩定的,每一個歧視者都有偏離歧視(即不歧視被歧視者)以獲取超額收益動機,最終的結果必定是每個人不歧視。為了維持卡特爾必定需要對偏離卡特爾的行為進行懲罰,而這個懲罰往往依賴法律來維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取消種族隔離制度前的美國都出台「歧視」法律對白人偏離卡特爾的行為進行懲罰。儘管如此,一些白人企業家為了獲取超額利潤仍在法律禁止僱傭黑人的行業偷偷僱傭黑人,由此可見市場競爭的力量。
第二,如果被歧視的群體規模較大(相對於國際貿易中的大國),那麼歧視者(相對於國際貿易中的小國)的福利會因為歧視行為而受到凈損失。政府為維持歧視,「歧視」法律對不歧視行為的懲罰力度應該比歧視群體規模較大時更大。
第三,當被歧視者受到歧視時,最優策略是不對歧視行為做出針鋒相對的反應,即歧視歧視者的反向歧視,尤其是被歧視群體的規模較小時。歧視相當於設置貿易障礙,減少了被歧視者的福利,如果被歧視群體採取反向歧視,相當於貿易障礙的進一步擴大,被歧視者的福利也會進一步下降,除非該反向歧視能促使歧視者放棄歧視策略。
對於上述論斷,我們以婚姻為例說明之。假設A地域的人對B地域的人有歧視,即A地域的人不太願意娶(嫁)B地域的女性(男性)。這使得A地域的男性(女性)可選擇的適婚對象的選擇減少,會降低A地域男性(女性)的福利,除非A地域是「大國」,通過該歧視能大幅度降低B地域女性(男性)的價格(即存在最優歧視率)。在此時,A地域的單個年輕男性(女性)發現如果不歧視B地域的女性(男性),其選擇範圍可以擴大很多,福利水平能大幅度提升,他(她)就會選擇不歧視,因此A地域的民眾的婚戀歧視的長久存在,背後必定有強制力量在維持。此外,如果B地域女性(男性)對A地域的男性(女性)進行反向歧視,會進一步減少B地域女性(男性)和A地域男性(女性)結婚的可能性,即其婚戀選擇機會進一步減少。因此,反向歧視有損於被歧視者的利益。
四
上述邏輯推理存在一個前提條件是信息完全,即歧視者和被歧視者均具有完全的信息。而現實世界是一個不完全的世界,因此,要了解歧視,我們還需要分析不完全信息下的歧視行為。
現在的用人單位大多設置種種條款,最高學位和第一學位是常見的要求。如不少單位要求(明的或暗的)求職者本科畢業於211和985大學,這被一些學者戲稱為出身的基因歧視。為什麼要設置這樣的規定?我們可以從信息不完全的角度理解這個規定。
用人單位希望找到適合本單位的高效率員工。211和985大學及一般大學都存在適合該單位的潛在員工。如果信息是完全的,不需要貼標籤(即區分學校檔次),該用人單位就能找到合適的員工。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不得不為尋找合適的員工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較於一般大學,211和985大學的學生整體上素質較高,適合該單位的學生比例較大。從節約成本的角度看,像大海撈針一樣的從一般大學尋找適合的員工,還不如直接將條件限制在985和211大學。
這也可以解釋某地居民往往將偷竊和搶劫行為的增加歸因於外地人數量的增加,即外地人歧視。本地居民和外來人員都可能成為小偷和搶劫者。但因在本地犯罪的成本較高,外地人犯罪的概率會高於本地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該地居民會做出該判斷。因此,地域歧視產生的可能原因是某地大規模出現另外一個地區的居民,犯罪等行為也隨之上升,從而造成該地域民眾對另一地域民眾的歧視。
當你連續受到某個地區人傷害的時候,你就會對該地域的人貼上負面的標籤,這是信息不完全下的理性反應。該標籤可能並不意味著你不和該地區的人打交道,而是你在和其打交道時會更加謹慎,會收集更多的信息。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好玩的現象,某人對某地人有偏見(歧視),但其不少朋友卻是該地人(收集更多信息後發現某些人和自己脾氣相合)。
END
本文轉自自「經濟學家茶座」,使用圖片來自百度。
推薦閱讀:
※心想不事成——法律無效定律
※經濟學的思考方式:代價是什麼呢?
※呼籲取消西方經濟學的教育教學!
※肥宅快樂水普及了,肥宅快樂稅還遠嗎?
※研究七十年代工業生產的新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