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
[返回]1 拼音
yín xiè bìng
[返回]2 英文參考psoriasis[朗道漢英字典]
[返回]3 概述銀屑病為病症名。又稱牛皮癬。是一種非傳染性良性慢性炎症皮膚病。屬祖國醫學「松皮癬」「銀錢癬」等範疇。病因目前尚未明了,可能與病毒或鏈球菌等感染、代謝障礙和內分泌障礙等因素有關。患者有明顯的家族發病史,並有遺傳傾向[1]。
銀屑病(Psoriasis)俗稱牛皮癬。祖國醫學稱銀屑病為「白疕」,是常見的慢性,複發性,炎症性的皮膚病。其特徵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男性多於女性。春冬季節容易複發或加重,而夏秋季多緩解。病程日久,頑固難治。1984年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其患病率為0.123%,約佔皮膚科門診的5%~6%。男性患病率高於女性,然女性比男性發病高峰早10年。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但主要與遺傳、病毒和細菌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機能障礙、神經精神障礙和免疫功能紊亂有關。本病西醫治療多從細胞學角度出發,有些方法雖療效很好,但停葯即複發,尚難以根治。
銀屑病中醫又名「白疙」、「疙風」、「蛇風」、「松皮癬」等。隋朝《諸病源候論·乾癬候》曰:「乾癬,但有匡郭,皮枯索癢,搔之白屑出是也。」其癥狀與銀屑病較為相似。然白疙作為一個病名,始見於清代《外科大成》:「白疙,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疙,俗呼蛇風。」《外科證治全書》對其描寫較為細緻:「白疙,一名疙風。皮膚燥癢,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漸至肢體枯燥坼裂,血出痛楚,十指間皮厚而莫能搔癢。」《醫宗金鑒·外科心法》曰:「白疙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癢多不快,固有風邪客皮膚,亦有血燥難榮外。」以上文獻對銀屑病的描述雖較為粗淺,然而,關於其皮損特徵和病因病機已有了一定的認識。此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提到艾灸病處及奇穴治療癬病,其經驗尚有一定的可借鑒之處。
現代中醫治療銀屑病,在1956年就有外治法的文獻報道。80年代,內服法日漸引起重視,運用溫陽補腎法和搜風祛濕解毒法治療本病。70年代,新的中醫中藥療法迭出,如採用中藥加長波紫外線(黑光)照射療法(又稱中藥光化療法)、洋金花麻醉療法及中藥抗腫瘤療法等。80年代起,在用中醫中藥治療取得臨床療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動物模型,並利用電子顯微鏡等各種新技術,研究和探索中醫中藥治療銀屑病的作用機理,發現採用活血化瘀法可調整機體微循環障礙,包括調整神經血管的紊亂。據觀察,中藥治癒的銀屑病患者,雖不如西藥見效快,但對治癒者多能延緩複發時間,有的甚至可鞏固多年而不複發,副作用亦少。用中醫中藥治療,有效率在90%以上。鑒於目前各地判斷療效不一,其痊癒率則在30%~63%,複發率為25.3%~50%不等,綜觀幾十年來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已取得較大進展,但是尋找一個規律性較強,療效較高,經得起反覆驗證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痊癒率,減少複發率,仍屬必要。
[返回]4 診斷要點本病診斷要點:①皮疹好發於四肢伸側,尤多見於肘、膝關節伸側,且多為對稱性。頭部亦常發生。②皮疹為大小不等的紅斑,上有較厚的銀白色鱗屑,颳去鱗屑可見點狀出血現象。進行期可有同型反應,有時發癢。③病程長,易複發。[1]
[返回]5 治療措施本病目前尚無滿意的治療方法,多數只能達到近期療效,但不能制止複發。
1.一般療法 首先樹立病人的信心,穩定情緒。消除誘發本病發作的因素。積極控制感染。禁忌辛辣飲食和飲酒,進行期病人禁用刺激性較強的外用藥。
2.全身治療 對任何型泛發性銀屑病均應該以全身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的原則要選用副作用小,複發周期長的藥物。在用藥期間定期觀察肝、腎功能及血常規的變化。
(1)免疫抑製劑
1)氨甲喋呤(MTX) 為抗葉酸類抗腫瘤葯,是比較早用於治療銀屑病的細胞毒藥物。對各型銀屑病均有效。適用於關節炎型、紅皮病型、膿皰型銀屑病及泛發性尋常型銀屑病,用其他療法治療無效者可選用氨甲喋呤。主要作用於細胞DNA合成,阻止DNA產生而抑制細胞核有絲分裂。用藥方法,意見不一,目前一般為15mg/周,最大劑量為50mg/周。可採用口服,肌注或靜脈給葯的方法。此葯對肝臟的毒性反應較重。可引起肝臟的廣泛纖維化和肝硬化。對造血系統有抑制作用,主要表現白細胞下降,對血小板亦有影響,嚴重時可有全血下降。故在用藥期間定期複查肝功能和血常規,此外要嚴格選擇適應症。對肝腎功能障礙,貧血,白細胞降低及妊娠婦女禁用此葯。
2)乙亞胺 又稱亞胺154,或雙酮嗪。主要是抑制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從而產生抑制細胞生長的作用。用法成人一般每日300~400mg分2~3次口服,一般在用藥3~4周後有顯效,顯效率58%~88%。其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造成白細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近年來有報道使用本葯發生白血病的報告,因此使用該葯時定期複查血常規。為減輕白細胞減少的副作用,可以輔助給鯊肝醇,利血生等升白細胞的藥物。該葯缺點是停葯後容易複發,為避免複發,可採用皮疹消退後小劑量較長時間的維持方法,每日雙酮嗪可減至100mg,甚至隔日用100mg,複發情況可大炎減少。如因用雙酮嗪停葯後複發,再用雙酮嗪常較初次應用效果差,所用劑量需比初次要大。
3)羥基脲 用於頑固性銀屑病和膿皰性銀屑病均有肯定療效,能減輕全身性膿皰性銀屑病的膿皰,發熱和中毒癥狀,其主要作用抑制DNA的合成,用量為成人每次0.5g,每日2~3次,4~8周為一療程。毒性反應主要是白細胞和血小板的減少,對肝臟的毒性較小。
4)環孢素A(cyclosporin A. CyA)作為新一代免疫抑製劑,自1979年Mueller首次報告治療嚴重的銀屑病有明顯療效以後,CyA越來越廣泛用於治療各型銀屑病。該葯治療銀屑病的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國內已有許多應用CyA治療嚴重性銀屑病的報道,用法CyA開始劑量為5mg/(kg · d)分兩次口服,顯效後逐漸減量,不良反應常有胃腸道反應,乏力,尿路刺激及血壓升高等。由於CyA免疫作用是可逆的,故停葯後容易複發。目前國外已研究胃腸外使用CyA治療銀屑病,主要是皮損斑塊內注射及封包。由於CyA價格昂貴,不宜廣泛推廣使用。新山地明(Sandimmun Neoral)是一種新型的環孢素A微乳化劑,對紅皮病型,膿皰型,關節炎型等銀屑有極好的治療和緩解作用。
(2)皮質類固醇激素 儘管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各型銀屑病有較好的療效,目前一般不主張內用此葯。因為應用劑量較大,時間較長,足以引起嚴重激素副作用。而且在減量或停葯後造成嚴重的銀屑病複發或變為膿皰型銀屑病。當紅皮病型銀屑病曠日持久而無法控制病情時;當泛發性膿皰型銀屑病引起高燒造成病人痛苦癥狀不能用其他藥物解除時;當急性關節型銀屑病嚴重損害關節時,可以考慮應用皮質類固醇製劑。一般應用強的松每日60mg或相當劑量其他激素製劑。注意觀察激素的副作用。
(3)維生素類
1)維生素C 可每日靜脈注射或靜脈點滴維生素C 3g,一個月為一療程。有人認為維生素C可提高皮損內cAMP的水平,抑製表皮細胞的增殖而發揮治療作用。
2)維甲酸 是一系列維生素A的衍生物,常用有芳香維甲酸,如依曲替酯對膿皰型銀屑病有很好的效果,常用劑量為0.5~1mg/kg,主要副作用為致畸和肝臟的損害,因此育齡婦女和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4)抗菌素類 臨床上許多銀屑病患者應用抗菌素治療收到滿意療效。如雙效青黴素80萬U肌肉注射,每日1次,15天為一療程;紅霉素成人每次0.75~0.9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15天~30天為一療程。天津市長征醫院用紅霉素,潔黴素,磷黴素,先鋒必素等靜脈點滴治療尋常型銀屑病收到滿意療效;甲碸黴素治療膿皰型銀屑病可試用,口服每次0.25~0.5g,每日3次或肌肉注射0.4g,每日2次。
(5)免疫調節劑 對免疫功能低下的銀屑病患者可試用免疫調節劑如胸腺因子D注射液,每日10mg肌注,隔日一次其副作用輕微。也可用左旋咪唑,150mg/d,每周服藥3天,停葯4天,一般可用藥1~3個月;也可用轉移因子。均有一定治療效果。
(6)中醫藥治療 祖國醫學稱本病為「白疕」。中醫認為銀屑病的主要病機為血熱毒盛;氣血虛風燥引起,中醫治療本病的方法和有效方劑甚多,天津市長征醫院皮膚科,根據本病的病機分別用清熱法,活血化淤法和養血法進行辨證論治。
清熱法治療血熱型銀屑病,相當於進行期,以清熱涼血為主,處方:生地、元參、杭芍、茅根、牛子、知母、荊芥、防風、升麻、甘草等。作者用該方治療銀屑病98例,總有效率84.7%。最近又用該方水煎劑濃縮浸膏進行對錶皮細胞和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該葯能直接抑制角朊細胞的增殖和抑制IL-6的產生,從而證明該方治療銀屑病有效的機理。
活血法治療血淤型銀屑病,相當於靜止期,以活血化淤為主。處方:土茯苓、叄棱、莪術、紅花、赤芍、歸尾、甘草。
養血法治療血虛風燥型銀屑病,相當於靜止期,病情遷延日久。處方:熟地、蜂房、當歸、首烏、白芍、天冬、麥冬、玉竹、甘草。
此外還可以用中藥製劑川芎嗪注射液或脈絡寧等治療。例如川芎嗪200mg加入5%葡萄糖液體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或用脈絡寧20mL加入5%葡萄糖液體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30天為一療程,均有一定療效。
(7)針灸治療:取肺俞、大椎、風門、肝俞、脾俞,均以三棱針點刺,然後拔罐,留罐5~10分鐘,再取胸5~6、腰1~2夾脊穴,行針20分鐘。隔日1次[1]。
3.外用藥方法 對局限性的皮疹可以選用外用藥治療,其原則為角質剝脫劑及細胞抑製劑為主。在進行期不宜用刺激性強的外用藥物,以免誘發紅皮症。
(1)蒽林(anthralin) 可抑製表皮細胞的增生,外用治療銀屑病有一定療效,臨床常用0.1%~1%蒽林軟膏,糊劑或乳劑。主要副作用是對皮膚有刺激性,不宜應用外陰部位的皮疹,蒽林製劑可以使皮膚變黑,污染衣服。
(2)皮質類固醇激素 可抗細胞有絲分裂作用。臨床常用的有膚輕鬆,氯氟舒鬆軟膏或霜劑對銀屑病有較好的近期療效。主要副作用如長期局部外用可引起皮膚萎縮,多毛,毛細血管擴張等。
(3)鈣泊叄醇(calcipotriol) 是維生素D2活性代謝產物,骨化叄醇的類似物,為1991年世界首次上市治療銀屑病新葯,該葯對角朊細胞分化和增生有強的調節作用。鈣泊叄醇軟膏50μg/g治療輕度或中度銀屑病是有效和安全的。
(4)氯甲喋呤霜 氨甲喋呤(MTX)治療銀屑病療效肯定,但毒副作用大。國外張國毅等外用0.1%氨甲喋呤霜治療頑固性銀屑病54例,同時作血清MTX濃度監測,氨甲喋呤治療組有效率83.3%,血清中未測得MTX,未見明顯全身副作用。結果表明,外用0.1%氨甲喋呤霜治療銀屑病有效。
4.其他療法 可根據病情適當選用礦泉浴,中藥浴,焦油洗浴紫外線叄聯療法,光化療法等均可選用。
5.1 療效標準目前各地尚無統一標準,根據所見文獻,擬訂如下:
臨床痊癒:皮損全部消退或僅殘留幾個不明顯的小塊皮損。
顯效:皮損消退70%以上。
進步:皮損消退在30%~70%之間。
無效:皮損消退30%以下,或未被控制,反而加重。
5.2 分型治療(1)風熱
治法:疏風清熱。
處方:炒牛蒡子9克,桑葉9克,蟬衣6克,銀花15克,連翹9克,紫草9克,板藍根30克,丹皮9克,生地12克,赤芍9克,玄參9克,白鮮皮15克,生甘草6克。
加減:咽干痛加桔梗、山豆根;脫屑多加徐長卿。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消風散加減。
(2)血熱
治法:涼血解毒。
處方:生地30克,赤芍12克,丹皮12克,板藍根15克,草河 試車15克,紫草15克,白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白鮮皮15克,威靈仙15克,槐花30克,生甘草6克。
加減:風盛癢甚加苦參、蒺藜、防風、秦艽;斑疹泛布呈紅皮病樣:加水牛角、生石膏;夾雜濕邪力口夏苡仨、亨吁、防己、澤瀉;口渴心煩加花粉、山梔;便秘加麻仁或大黃。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犀角地黃湯加減。
(3)血燥
治法:養血活血,滋陰潤燥。
處方:生熟地各15克,當歸12克,丹參12克,雞血藤30克,赤白芍各9克,玄參15克,天麥冬各9克,知母12克,制首烏9克,土茯苓30克,甘草6克。
加減:瘙癢甚加白鮮皮、苦參;皮膚乾燥皸裂加玉竹、知母、地骨皮;沖任不調加旱蓮草、女貞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四物湯合沙參麥門冬湯加減。
(4)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通絡。
處方:當歸15克,赤芍9克,丹參15克,生地12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川芎9克,叄棱9克,莪術9克,茜草9克,白鮮皮15克,凌霄花9克,青皮6克。
加減:皮損斑塊增厚明顯加鱉甲、皂刺;關節腫痛加豨薟草、威靈仙、防己。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桃紅四物湯加減。
(5)血虛
治法:益氣養血,祛風止癢。
處方:炙黃芪30克,潞党參12克,炒當歸12克,赤芍12克,生熟地各15克,雞血藤30克,玄參15克,麥冬9克,白蒺藜9克,白鮮皮15克,白芷6克,烏梢蛇9克,麻仁9克。
加減:血虛便秘加蓯蓉;夜寐欠佳加夜交藤、合歡皮、柏子仁;瘙癢甚加珍珠母、靈磁石;有瘀證加桃仁、紅花。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四物湯加減。
(6)風濕
治法:通絡活血,祛風除濕。
處方:桂枝9克,當歸12克,雞血藤30克,忍冬藤15克,桑寄生9克,防風9克,桑枝9克,絡石藤9克,羌活9克,防己9克,秦艽9克,豨薟草12克,烏梢蛇9克,懷牛膝9克。
加減:關節疼痛加老鸛草、制川草烏;關節變形加穿山甲、透骨草,或全蠍、蜈蚣、蟬衣。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蠲痹湯或獨活寄生湯加減。
(7)濕熱蘊毒
治法:祛濕清熱,涼血解毒。
處方:龍膽草9克,黃連3克,大黃6克(後下),蒼白朮各9克,生槐花9克,丹皮9克,野菊15克,蒲公英30克,苦參9克,白鮮皮15克,土茯苓30克,漏蘆9克。
加減:壯熱心煩加石膏、知母;皮損泛發、熱毒甚加水牛角、大青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加減。
療效:上述各型共治療2215例,總有效率為91.7%,臨床痊癒率為58.3%。
5.3 專方治療(1)復方狼毒膠囊
組成:狼毒90克,苦參60克,叄七粉30克,麝香1克。
用法:將諸葯研末和勻,裝入膠囊,每粒含葯0.3克。成人始用藥的5天,每天1次,每次1粒;再5天,每天2次,每次1粒;之後每天3次,每次1粒,直至痊癒。此葯宜飯後服用。但應注意,狼毒有大毒,須嚴格控制劑量,最多一次不超過3粒。服藥2周後,可能出現輕微噁心、腹痛、腹瀉等副作用,一般不需治療。
個別瘙癢嚴重者可配合外用「癬消液」(紫荊皮、大黃各15克,蛇床子、百部、花椒、冰片各10克)。用白酒500克,將上藥浸酒內,3天後取汁塗患處,每天2~3次。
療效:共治療250例,臨床痊癒190例,顯效27例,進步2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8%。隨訪半年,複發7例,佔2.8%。
(2)黃芪桂枝湯
組成:黃芪50克,桂枝15克,當歸15克,防風15克,連翹15克,甘草10克。
加減:進展期加生地、金銀花、花粉;靜止期加丹參、赤芍、薏苡仁、花粉;瘙癢甚加白鮮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212例,臨床痊癒172例,顯效19例,進步1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6.7%。平均治療24天。
(3)復方土茯苓湯
組成:土茯芩25克,補骨脂25克,莪術25克,牛蒡子25克,山楂25克,丹參25克,烏梢蛇15克。
加減:血熱加白鮮皮;血燥加何首烏;皮損以頭部、上肢為甚加白芷、藁本;下肢為甚加獨活。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局部用藥渣洗敷效更好。
療效:共治療200例,臨床痊癒105例,顯效57例,進步31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6.5%。對痊癒者隨訪5年,複發6例,佔5.7%。
(4)大黃合劑
組成:大黃9~12克(後下),烏蛇肉、雞血藤、白茅根、茜草根、生槐花、白鮮皮、土茯苓各30克,丹參、生苡仁、地膚子各15克,澤瀉9克,木通、川連各6克。
加減:頭部皮損多加全蠍、蜈蚣;皮損色鮮紅加生石膏、龍膽草、黃芩、山梔。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療效:共治療200例,臨床痊癒168例,顯效24例,進步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9.5%。
(5)菝葜槐花涼血湯
組成:菝葜50克(先煎),槐花30克,茅根30克,土茯苓30克,生地30克,紫草10克。
加減:風熱甚加荊芥、防風、銀花;濕毒甚加萆薢、苦參、木通、川柏;肝腎陰虛加杞子十白蒺藜、旱蓮草、女貞子;沖任不調加仙茅、杭白芍;癢甚加白蘚皮、烏梢蛇、珍珠母。
用法:每日1劑,菝葜先煎1小時,分2次服,半個月為土療程。另配合「復方丹參片」,每日3次,每次4片。病情嚴重者,輔以「艾葉洗方」。外治:艾葉60克,苦參10克,紫草6克,拉拉藤30克,野菊花30克,生甘草10克,煎後待溫連渣擦洗皮損處。
療效:共治療101例,臨床痊癒32例,顯效40例,進步17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88.1%。
(6)生地飲
組成:生地3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茯苓15克,生梔子15克,連翹Z0克,土茯苓30克,滑石20克,防風12克,蟬蛻12克,甘草10克。
用法:日服1劑,20劑為一療程。藥渣加陳醋1000毫升浸泡2小時,然後擦洗皮損處。
療效:共治療98例,臨床痊癒37例,顯效29例,進步2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5.9%。
(7)菖蒲叄黃洗劑(外用)
組成:石菖蒲30克,黃柏30克,黃芩30克,大黃30克,白礬30克,艾葉30克,射干30克,薄荷30克,知母30克,狼毒20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0毫升,煮沸5分鐘,冷卻至40℃左右。熏洗、濕敷,並稍用力揉搓患處,每次洗浴30分鐘,每日2次。每劑可用2天。同時配合液氮冷凍法,即以棉團直接凍融患處,持續3秒鐘,連續2次,即為治療1次,1周2次。
療效:共治療60例,臨床痊癒42例,顯效1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7%。隨訪23例,複發11例,佔47.8%。
(8)復方斑蝥酊(外用)
組成:斑蝥2克,半枝蓮10克,叄棱15克,七葉一枝花20克,紅花15克,甘草10克。
用法:取50%乙醇1OO毫升,將上述藥物浸泡1個月,過濾後裝瓶。用時塗患處,1日2次,不要塗到正常皮膚。
療效;共治療32例,臨床痊癒8例,顯效2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0.6%。
5.4 老中醫經驗朱仁康醫案
楊××,男,10歲。1978年12月2日初診。身起紅斑鱗屑已2年,全身皮膚大片潮紅已3月。1974年冬季,頭皮出現兩塊皮癬,以後軀幹四肢皮損逐漸增多,始終未見消退。1976年9月曾在某診所治療,服藥後很快發現全身皮膚大片潮紅,大量脫屑,癢感劇增。叉經某醫院治療,潮紅面積仍日見擴大,層層脫屑,呈紅皮症象,大便干。
檢查:全身皮損約佔體表90%,基底潮紅,上蓋銀白色片狀鱗屑損害及大量痂皮,剝落後則裸出潮紅面,以頭皮、臉面、胸背、兩腿為重。面部可見搔痕及少量滲出。舌質紅絳,苔光,脈象細滑。中醫診斷為「白疙風」(西醫診斷為「銀屑病紅皮症」)。證屬血熱生風,風燥傷陰。
處方: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麥冬9克,玄參9克,丹參9克,麻仁9克,大青葉9克,山豆根9克,白鮮皮9克,7劑,水煎服。
外用玉黃60克搽擦。
12月10日二診,葯後四肢皮膚潮紅減輕,頭皮、軀幹仍見屑多,潮紅而癢。上方去丹參、山豆根、麻仁,加紫草15克,地膚子9克,10劑,水煎服。
12月21日叄診,全身皮膚潮紅明顯減輕,脫屑、痂皮亦漸減少,尚癢。宗上方加蒼耳子9克,繼服10劑。外用藥同上。
12月31日四診,軀幹部皮損基本趨平,亦不潮紅,頭皮鱗屑亦少。舌尖紅,脈細滑。繼服上方加麻仁9克,10劑,水煎服。
1977年1月11日五診,軀幹、頭皮、上肢皮膚已趨正常,兩腿尚見鱗屑發癢,繼服上方去蒼耳子,加天門冬9克,10劑。
1977年1月21日六診,小腿、臀部尚留小片皮損,癢不甚,大便略干。上方去丹皮、赤芍,繼服15劑。
2月8日七診,基本痊癒,只留小腿稍有脫屑。舌尖紅,苔凈。上方去大青葉,10劑後全退而愈。
按: 紅皮病型銀屑病的發病率約佔銀屑病1%左右,常因尋常型銀屑病治療不當引起。此患兒的皮損面積占體表90%,大片,潮紅,有大量脫屑,層層剝落,瘙癢劇甚,舌絳苔光,大便秘結,顯然是血熱傷營,風燥耗陰之證,重用大劑生地、丹皮、赤芍、丹參、紫草等以涼血;玄參、麥冬、麻仁等以滋陰潤燥;大青葉以清熱;參用白鮮皮、地膚子、蒼耳子等以止癢。由於辨證正確,處方合理,在治療的兩個月中,始終以上方為基礎增損,病情逐漸減輕,乃至痊癒。
5.5 用藥規律(1)內服方用藥規律
在所收集的136篇文獻報道中,篩選了54首治療銀屑病的內服方劑。經統計,應用頻度在100例以上,計有84味中藥,茲列表如下:
應用頻度(例) | 報道文獻(篇) | 葯 物 |
2700~2800 | 36~48 | 當歸、生地。 |
2100~2400 | 28~35 | 丹參、赤芍。 |
1800~2000 | 20~28 | 土茯苓、白鮮皮、甘草。 |
1200~1600 | 11~24 | 防風、紫草根、川芎、荊芥、金銀花。 |
800~1100 | 9~22 | 雞血藤、連翹、苦參、牛蒡子、丹皮、地膚子、白茅根、大青葉、烏梢蛇、槐花。 |
500~700 | 3~20 | 蟬衣、熟地、紅花、板藍根、牛膝、苡仁、桑寄生、黃芪、僵蠶、山豆根、山梔、玄參、全蠍。 |
300~400 | 3~10 | 生石膏、花粉、陳皮、草河車、莪術、萆薢、蜈蚣、木通、大黃、凌霄花、麥冬、桃仁、—點紅。 |
201~299 | 2~8 | 白芷、黃芩、黃連、首烏、白花蛇舌草、石斛、玉竹、桂枝、沙參、茜草、羌活、黃柏、澤瀉、茯苓、烏梅、拳參。 |
101~200 | 2~6 | 知母、桔梗、制附子、蜂房、威靈仙、貝母、蒲公英、浮萍、野菊、紫花地丁、皂刺、天門冬、白芍、白蒺藜、甲珠、叄棱、通草、忍冬藤、蛇蛻、地龍。 |
從上表可見,具有滋陰養血的當歸、生地使用頻率最高,報道文獻也最多;其次是具有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的丹參、赤芍。此外,土茯苓、白鮮皮、銀翹、紫草、防風、荊芥之類的清熱解毒、祛風燥濕葯的使用也較為普遍。
從銀屑病的用藥情況來看,體現了滋陰、養血、涼血、活血、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治療原則,這與其病理特點和臨床表現是相吻合的。
(2)外用方用藥規律
外用方可以單獨運用,也可配合內服藥共用提高療效。臨床上使用的外用藥主要有膏劑、酊劑和洗劑。現將其使用情況列表如下:
應用頻率(例) | 報道文獻(篇) | 葯 物 |
>600 | 2~4 | 百部、紅花。 |
>500 | 3~6 | 甘草、苦參、土槿皮。 |
>400 | 3~6 | 白鮮皮、防風、透骨草。 |
≥300 | 2~3 | 連翹、赤芍、菊花、防己、白蘞、麻黃、金銀花、蒲公英、地丁。 |
>200 | 2~4 | 蛇床子、白礬、地膚子、土茯苓、大黃、川椒。 |
>100 | 2 | 黃芩、雄黃、黃柏、艾葉。 |
從以上用藥來看是比較專一的,主要為清熱解毒、燥濕、祛風殺蟲、活血涼血類藥物,與內服藥的運用較為一致。塗於患處,有較好的止癢去屑作用。
5.6 其他療法(1)針灸
①刺血拔罐
取穴:大椎、陶道、肝俞、脾俞穴、胸5~6夾脊穴、腰1~2夾脊穴。
操作:先用叄棱針在上穴點刺,然後拔罐5~10分鐘,起罐後放血0.3~0.5毫升。再取胸5~6,腰1~2二夾脊穴電針20分鐘,隔日1次,15次為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87例,臨床痊癒71例,顯效16例,總有效率為100%。隨訪有3例複發,佔3.4%。
②耳穴割治
取穴:a.耳輪腳末端;b.肺、心。
操作:敷藥製備:Ⅰ號藥粉:生白鬍椒和川椒各半,碾細末過篩,裝瓶備用。Ⅱ號藥粉:艾炭、血餘炭、野菊花、馬齒莧、地榆、苦參、蛇蛻、大楓子、乳香、沒藥等煅後,研末和勻,備用。
兩組穴任選1組。耳穴常規消毒後,用手術刀自上而下輕劃一刀,長約3~4毫米,以出血為度,由外側向內排列割治(刀口間須有一定距離),然後撒上一層藥粉。第1組穴撒Ⅰ號藥粉,第2組穴撤Ⅱ號藥粉。用膠布固定,3~4天取下即可,1~2周割治一次,5次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忌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療效:共治療603例,痊癒359例,顯效145例,進步81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97%。
③穴住埋植
取穴:主穴:阿是穴。配穴:曲池、足叄里。
阿是穴位置:脊椎旁開2寸,將第7頸椎至第2骶椎分為五等份(即5個埋線點),兩側共10個埋線點。
操作:患者反坐在椅子上,埋線點處皮膚常規消毒,用1%普魯卡因作皮丘形局麻。然後將針芯抽出1.5~2厘米,取0~2號羊腸線1.5~2厘米塞入套管針的前端與針芯接觸,左手拇指、食指繃緊皮膚協助右手將針自局麻處順脊柱方向平行斜刺入肌層約2.5厘米左右,然後邊退針管邊推針芯將針拔出,羊腸線即埋入肌層,再用無菌紗布壓迫固定。一般15~20天1次(視羊腸線吸收情況而定),3次為一療程。第一次埋線不配合其他穴位,以後選1~2個配穴直刺埋線。進針時要觀察針口有無溢血,以免線埋人血管。
療效:共治療579例,痊癒342例,顯效116例,進步93例,無效28例,總有效率為95.1%。
④穴住敷貼
取穴:神闕。
操作:敷藥製備:升麻9克,葛根30克,赤芍10克,生地30克,大楓子9克,丹參9克,甘草9克,水牛角粉9克,冰片6克,諸葯研末過120目篩,裝瓶密封備用。
令患者平躺於診斷床上,暴露臍部,將藥粉填滿臍眼,外貼膚疾寧膏固定。每24小時更換1次,7次為1療程。
療效:共治療106例,臨床痊癒42例,顯效32例,進步24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92.45%。此法對急性進行期療效要高於靜止期。如對膚疾寧膏過敏者,改用他法。
(2)單方驗方
①豬苓注射液
組成:豬苓。
用法:上藥經水煮酒沉法,製成每毫升相當於原生葯0.5克的針劑,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成人每日2次,5~12歲每日1次。連續用藥2周以上。
療效:共治療265例,臨床痊癒83例,顯效67例,跡步,9例,無效36例,總有效率為86。4%。隨訪痊癒者,有13例複發,佔15.7%。此注射液對病程短、年齡小、皮損為點滴狀及細胞免疫力偏低者療效較為滿意。
②狼毒棗
組成:陝西或河南產狼毒60克,大棗500克。
用法:狼毒切成碎片,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鐘,過濾除渣,入大棗浸泡20分鐘,再用文火煎至藥液蒸發完為止。成人每次服6~7枚大棗,每日3次,飯後服。小兒及體弱者酌減。
療效:共治療53例,臨床痊癒42例,有效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0.6%。痊癒者中有1例複發。
③去屑丸
組成:馬錢子35克,硃砂6克,核桃仁12個,水銀35克。
用法:先用香油或豆油將馬錢子炸鼓起來,軋成粉末;核桃仁放入鐵鍋內炒焦軋細。將上叄味葯拌勻,然後加水銀做成15個雞蛋黃大小的藥丸備用(水銀需先單獨加適量香油,碾好後再加入上藥中)。用時,令患者洗清肚臍,然後將一藥丸放入肚臍固定,24小時後更換新藥丸。用過之藥丸可外擦皮損處。
療效:共治療52例,臨床痊癒28例,顯效2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2%。痊癒者用藥為15天~3個月。此藥丸對點滴型及進行期銀屑病患者療效較佳。
④野芹菜方
組成:新鮮野芹菜的莖和葉。
用法:用新鮮野芹菜莖和葉揉搓成團,在患處反覆揉擦,使葯汁完全濕染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擦2~3分鐘。進行期患者不宜直接擦用,可將莖、葉搗出的汁塗於患處。
療效:共治療5例,均在10天內臨床治癒。隨訪1~3年,無複發。
5.7 其他措施急性期病人一般不宜飲酒及食辛辣刺激物,避免物理、化學物質和藥物的刺激,防止外傷和濫用藥物,注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清除感染性病灶。此外,尚需解除精神負擔,居處乾燥,避免潮濕。
[返回]6 病因病機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近年來大多數學者認為與遺傳,感染,代謝的障礙,免疫功能障礙,內分泌障礙等有關。
1.遺傳 根據臨床所見,本病常有家族史,並有遺傳傾向。國外曾報告有家族史者30%~50%,甚至有個別人強調達100%。國內報道有家族史者為10%~20%左右,關於遺傳方式,有人認為系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伴有不完全外顯率,亦有人認為系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或性聯遺傳者。雙親之一患銀屑病,其後裔發病率較健康者子女高3倍之多,若雙親皆患銀屑病,其後裔發病率更高。
近年來發現組織相容抗原(HLA)與銀屑病明顯相關性。國外報道銀屑病患者HLA-B13、HLA-B17的抗原頻率明顯增高,但亦有報道銀屑病患者HLA-B3、HLA-CT7、HLA-W6增高者。我國銀屑病患者除HLA-B13、HLA-B17抗原比正常組明顯增高外,而HLA-DR7、HLA-A19、基因頻率也增高。HLA-BW35、HLA-DR9、HLA-C7、HLA-DQ基因頻率降低。目前認為銀屑病受多基因的控制,同時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
2.感染 臨床實踐證明銀屑病的發病與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腺炎有關。有6%的銀屑病患者有咽部感染史。我們發現很多兒童的銀屑病與扁桃腺炎有密切關係。例如有一位母親和她的叄個孩子同時患急性扁桃腺炎,病情控制後,有叄個人發生了銀屑病。這種病人用抗菌素治療有效。摘除扁桃腺後,皮疹可有明顯好轉或消退,說明感染是銀屑病發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有的學者認為本病的發病與病毒感染有關。有人證實在棘細胞內有嗜酸性包涵體,但也有人否認其存在。有人在逐鼠身上進行接種,有類似本病的皮損出現,並在其組織切片中發現包涵體。但其發病率僅佔7.5%,有人在雞胚胎上進行實驗接種,其成功率為86.7%,本病細胞核分裂旺盛。脫氧核糖核酸(DNA)增多,因此病毒學說似有一定根據,但至今尚未能培養出病毒。
最近國內劉正玉等人研究人巨細胞病毒(HCMV)感染與銀屑病發病之間的關係,檢測了86例銀屑病患者血清HCMV特異性抗體IgM、IgA和尿HCMV-DNA陽性率。結果顯示,銀屑病患者HCMV活動性感染率明顯高於對照組,且病人尿中HCMV-DNA陽性率也明顯高於對照組,說明銀屑病患者體內存在著活動性HCMV感染,其發病與HCMV活化有一定關係。
3.代謝障礙 對銀屑病血液化學,皮膚組織化學和皮膚病理生理的研究,未能獲得有意的成果。過去有人認為銀屑病的發病與脂類代謝紊亂有關。目前關於本病的病因已不能認為由類脂質代謝紊亂引起的。而多從酶代謝的改變來進行研究。在正常人的表皮內有四種酶,而在銀屑病患者的皮損內則缺少其中二種,皮損治癒後,其中兩種酶又重新出現。已知銀屑病的皮損內缺乏環磷腺甘(cAMP)這是一種表皮抑素(Epidermal chalone)可抑製表皮細胞分裂,保持細胞生長和消失之間的平衡。另一方面cAMP有激活磷酸化酶的作用,因而也影響糖原的代謝。如表皮糖原增多,可引起表皮細胞有絲分裂增加,轉換率增快。但是銀屑病的代謝異常是多方面的,並非僅有cAMP缺乏,而在皮損表面內環磷烏苷(cGMP),遊離花生四烯酸,多胺類等增加對錶皮細胞增殖也起重要作用。
但值得提出的是有的學者認為在決定表皮細胞增殖和分化中,cAMP與cGMP的比例非常重要,銀屑病患者表皮細胞的增殖,分化不全和糖原積蓄的原因是由於低cAMP和高cGMP,但未被完全證實。
此外腺苷環化酶的活性在銀屑病中表現異常,腎上腺素對此酶的刺激反應很低,但對前列腺素E2反應較高,因此銀屑病的表皮細胞膜β-腎上腺素能受體活性是降低的。而前列腺素在調節環核苷酸也起重要作用。環核苷酸對細胞的增生反應是直接對細胞高分子物質的合成發生調節作用。也就是cAMP直接調節DNA的合成,所以cAMP對細胞分裂和酶的生成發生直接作用。
4.免疫功能障礙 銀屑病與免疫的關係一直受到廣泛重視。臨床上用免疫抑製劑,常用的有氨甲喋呤(MTX),乙亞胺環孢素A等治療本病效果顯著。銀屑病患者存在多種局部或系統性免疫功能異常,本病與HLAB13、B17等抗原表達高度相關等均提示本病也是一種免疫性疾病。目前關於本病的免疫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比較流行的看法是,銀屑病是由活化的T細胞引起的表皮細胞增生性疾病。銀屑病皮損的真皮層有活化的T細胞浸潤,這些細胞釋放γ-干擾素,誘導表皮細胞合成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8,白細胞介素6細胞因子等,吸引中性粒細胞在表皮浸潤,導致真皮血管擴張,引起皮膚炎症。此外單核細胞和表皮細胞釋放的白細胞介素6和白細胞介素8等還是促進表皮細胞的增生。由此使銀屑皮損形成了表皮異常增生和皮膚炎症共存的病理特徵。關於銀屑病皮損T細胞活化的始動因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可能與感染、外傷、神經精神因素等有關。
5.內分泌障礙 銀屑病與激素的關係,早已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病與妊娠,分娩,哺乳期,月經期有關。我們在臨床上觀察到,部分銀屑病患者在妊娠期皮疹減輕或消退。Chuzch曾觀察43例,在妊娠期間38%患者皮損消退;國內劉承煌等報道169例銀屑病患者中6.2%患者與內分泌有關,有5例在妊娠時皮損痊癒或減輕,但產後加劇。徐顏春等報道,測定19例12~45歲女性銀屑病患者血漿的雌二醇水平,明顯高於正常對照組,而血漿孕酮水平明顯低於正常對照組。因此他們認為血漿雌二醇水平的增高及孕酮水平的降低可能促發或加重12~45歲女性屑病患者的皮損。但是有的婦女在妊娠皮損加劇或惡化,因此也有的使用長效避孕藥治療本病獲得一定療效的報道。綜上所述,可見本病與內分泌的變化有一定關係。
6.其他 如精神的創傷,外傷或手術,潮濕,血液流變學的改變,以及理化因素及藥物刺激等,對銀屑病患者的發病也有一定關係。
目前對銀屑病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內因多由七情所傷、飲食不節;外因多為風、熱、濕諸邪客於肌膚。在發病及病變過程中均可涉及五臟。其病機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熱 過食魚腥、厚味、辛辣之品,致脾失健運,郁滯蘊熱,或因情志不舒,氣機壅滯,郁久化火,毒熱蘊伏營血而發於肌表。
瘀 風、熱、濕諸邪客於肌膚,或久病成瘀,以致經脈阻滯,氣血凝結,肌膚失養而發為此病。
虛 病久或肝腎不足,陰血虧損,化燥生風,肌膚失於濡養。
銀屑病有血熱、血虛、血瘀、血燥之分,其苔脈不一,證候有異,虛實有別,也常可風濕、濕熱、熱毒雜至,相兼為病,是謂內外因均可導致此病的發生。
[返回]7 辨證分型綜合古今醫家的經驗,可歸納為下述七型:
1.風熱 初發或複發不久。皮疹發展迅速,紅色或深紅色丘疹、斑丘疹及小片紅斑散佈於軀幹、四肢,亦可見於頭皮、顏面,素麵覆有銀白色鱗屑,易脫屑,剝落後有點狀出血,或偶見同形反應,伴瘙癢,發熱,周身不適,口渴咽干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2.血熱 多見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進行期,或紅皮病型銀屑病。皮損不斷增多、擴大,或泛發全身礦皮疹嫩紅、潮紅,鱗屑較多,瘙癢甚,有點狀出血,或同形反應,伴心煩口渴、便秘溲赤。舌質紅絳、苔薄白或微黃,脈滑數或弦數。
3.血燥 多見於尋常型銀屑病的靜止期或退行期。病程日久,皮膚乾燥,皮疹呈硬幣狀或大片融合,有明顯浸潤,表面鱗屑少,附著較緊,強行剝離後基底部出血不明顯。很少有新皮疹出現,全身癥狀多不明顯。舌淡,苔凈,脈弦細。
4.血瘀 多見於銀屑病久治不愈者。皮損硬厚,多為錢幣狀、地圖狀,少數為蠣殼狀。皮疹暗紅,經久難退,鱗屑附著較緊,時有瘙癢,面色暗黑,口乾不欲飲。舌質偏暗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或薄黃,脈細沉或澀。
5.血虛 皮損大多呈大小不等之點狀或斑塊,色暗淡,乾燥,脫屑,基底淡紅,瘙癢較甚,或見有稀疏新疹出現,常伴頭暈,心悸,乏力,目糊昏花,面色萎黃,關節酸痛。舌質淡胖,苔薄膩,脈細。
6.風濕 多見於關節型銀屑病。除有尋常型銀屑病的紅斑、丘疹、銀白色鱗屑、點狀出血等皮損外,還可見關節腫脹疼痛、屈伸不利,尤以手足等小關節多見,指趾末端關節受累也較為常見。舌質紅,苔白膩,脈弦滑而數。
7.濕熱蘊毒 多見於膿皰型和膿皰性紅皮症型銀屑病。皮損泛發全身或局限於兩手足掌跖部。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膿皰,成批出現,此起彼伏,結痂與鱗屑相兼附著皮損上,皮膚皺褶處濕爛,結膿痂,甲板受損,或肥厚、渾濁,伴壯熱、心煩口渴,顏面紅赤。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
[返回]8 病理改變尋常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是表皮角化過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區域內可見中性白細胞構成的小膿腫,稱Munro氏小膿腫。顆粒層明顯減少或消失。棘層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寬,可與鄰近表皮突相吻合,真皮乳頭延呈杵狀,其上方棘層變薄。乳頭內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故臨床上出現Auspitz氏征。周圍可見淋馬細胞,嗜中性白細胞等浸潤。
關節炎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與上述尋常型銀屑病相同,在此不再重複。
紅皮病型銀屑病的病理變化主要為炎症反應比較明顯,真皮上部水腫顯著,其他與尋常型銀屑病基本相似。
膿皰型銀屑病人與連續性肢端皮炎的病理變化的特點是在表皮內形成較大膿皰即Kogoj膿皰,主要在表皮上部,皰內主要為中性白細胞,其他變化與尋常型銀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較輕。
掌跖膿皰病的病理變化為表皮內單房性膿皰,皰內有大量中性白細胞,少量單核細胞,真皮淺層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和嗜中性白細胞浸潤。
[返回]9 臨床表現根據銀屑病的臨床和病理特徵,一般可分為尋常型、關節炎型、膿皰型、掌跖膿皰病、紅皮病型、及連續性肢端皮炎六種炎型。
1.尋常型銀屑病(Psoriasis Vulgaris)臨床上最為常見,大多急性發病,迅速擴延全身。初起損害往往是紅色或棕紅色的丘疹、或斑丘疹。以後逐漸擴展,成為棕紅色的斑塊。皮損上覆蓋乾燥的鱗屑。邊界清楚,相鄰的損害可以互相融合。
本病的鱗屑呈銀白色,逐漸增厚,颳去鱗屑可出現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稱為薄膜現象。剝去薄膜出現點狀出血,稱為Auspitz氏征。薄膜現象與Auspitz征對銀屑病的診斷有特異性。有些病人的鱗屑又厚又硬,呈蠣殼狀,可以影響皮膚的伸縮。在關節面上的厚硬的鱗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膚髮生皸裂而感到疼痛。
尋常型銀屑病的損害變化較多,有的皮疹呈為鱗屑性水滴狀稱為點滴狀銀屑病;細小鱗屑性損害位於毛囊皮脂腺開口,稱為毛囊性銀屑病;如果鱗屑呈蠣殼狀稱為蠣殼狀銀屑病;有的損害不規則呈地圖狀,稱為圖狀銀屑病;臨床上最常見的損害是盤狀或錢幣狀,稱為盤狀或錢幣狀銀屑病。
尋常型銀屑病可泛發全身各處,但以四肢伸側最為常見,特別是肘部,膝部,可對稱發生,和骶尾部。頭皮損害也常見,可單獨發生,也可以和全身損害並存。頭部損害界限清楚,頭髮呈束狀,但不脫髮。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頂針狀」或凹陷不平。甲表面失去光澤,也可以變厚,呈灰黃色,甲板與甲床分離,其遊離緣可破碎或翹起,少數病人損害可發生在口唇、陰莖、龜頭等處。
尋常型銀屑病按皮損表現分為叄期:
(1)進行期 舊的皮損不見消退而新的皮損不斷出現。皮損浸潤明顯,炎症明顯,損害周圍可有紅暈,鱗屑較厚。這一期如針刺,刺傷,燒傷,外科手術等機械性刺激皮膚,一般在7~14天以後,刺激周圍皮膚出現典型銀屑病損害,稱為人工銀屑病(Psoriasis factitia)亦稱為同型反應(isomorphism),或稱K?ebne現象。
(2)靜止期 皮損長期沒有多大變化,基本無新皮疹出現,炎症減輕,病情穩定。
(3)退行期 損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縮小或變平。遺留下色素減少白斑或色素沉著斑。本病易反覆發作。部分病人開始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皮損加重,夏季緩解或消退。以後可長期不愈。少數病人臨床痊癒後可長久不複發。
本病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最近國外報道,部分銀屑病患者有內臟器官的病理改變,銀屑病患者可伴發閉塞性血管炎,肺部的異常,肝脂肪變性及灶性壞死,角膜結膜炎,男性患者可出現精液數量及質量的改變。銀屑病患者的內臟損害在治療銀屑病時均應引起重視。
2.關節炎型銀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又稱為銀屑病性關節炎。此型銀屑病除皮疹外,還可以有關節的病變,關節癥狀常與皮膚損害同時減輕或加重。但病人一般先有皮疹,而後出現關節癥狀。任何關節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關節,也可以是指(趾)間的小關節。脊椎關節及骶髂關節等同樣可被侵犯。並可有關節腫脹和疼痛,活動受限,亦可發生畸形,類似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骨質可有破壞性的改變而成殘毀畸形,稱為毀形性關節炎型銀屑病,重型關節炎性銀屑病常有持續性高燒及血沉加快,但類風濕因子常陰性。皮疹也可有濃皰型銀屑病的改變。X線顯示,部分病人關節的變化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相同,骨質可有局部的脫鈣,關節腔狹窄,有不同程度的關節侵蝕與軟組織腫脹。病程慢性,往往終年累月不愈。
3.膿皰型銀屑病(Psoriasis pustulose)
此型銀屑病少見,常無明顯誘因而急性發病,初起大片炎性紅斑,迅速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密集針頭至粟粒大小淡黃色或黃白色淺在性無菌的小膿皰,表面常有細薄的鱗屑,相鄰的紅斑可互相融合,呈環狀或回狀。邊緣部分往往有較多的小膿皰。少數病人在短期內,全身迅速發紅腫脹,有無數的無菌小膿皰。病人常伴有全身不適,先有寒戰,後有高熱,呈弛張熱型,皮膚有灼熱感。關節腫脹疼痛。幾天以後,膿皰乾燥結痂。病情可自然緩解,出現尋常型銀屑病的皮疹,若干天以後,又突然發作,病情屢次減輕及加重,病人常因繼發感染,全身衰竭或肝、腎的損傷而危及生命。
膿皰型銀屑病全身各處均可發疹。最常見的為屈側面,以後迅速增多,再延及全身。有時口腔粘膜及指(趾)甲也可受累。常者常有溝狀舌,指(趾)甲肥厚混濁或碎裂,甲板下可有堆積物或膿皰。
4.掌跖膿皰病(Pasf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 掌跖膿皰病包括掌跖膿皰性銀屑病(Pustular psoriasis of the palma and soles)和膿皰性細菌疹(Pustular bacterid)。
(1)掌跖膿皰性銀屑病 有人認為是限局性膿皰型銀屑病,以掌跖多見,損害常見於手掌的大小魚際及跖弓部位。也可以發展到指(趾)背側,初起時為對稱性紅斑,很快出現若干無菌的小膿皰,表面並不隆起,膿皰位於表皮內,逐漸擴大而互相融合,一兩周內乾涸結成痂皮,痂脫落後出現小鱗屑。但又出現新的膿皰,如此反覆不已。指(趾)甲可受累而變色或變形。甲混濁肥厚,有脊狀突起,自覺疼痛,身體其他部位可有不典型尋常型銀屑病的皮損,或是有成片膿皰性銀屑病的損害。有的病人有溝狀舌。
(2)膿皰性細菌疹 損害往往先發生於手掌或足底的中央,逐漸蔓延至整個手掌和足底,也可蔓延到手足的側面,初起時為水皰,迅速變成不含細菌的膿皰,幾天以後膿皰乾涸結痂變成棕色鱗屑,鱗屑脫落以後,又有新的膿皰出現,如此反覆不已,持續若干年,常跖皮膚可以發紅,增厚,表面有鱗屑。有些患者局部有瘙癢和疼痛,膿皰細菌培養陰性。
(3)退行期 損害的炎症基本消退,皮疹縮小或變平。遺留下色素減少白斑或色素沉著斑。本病易反覆發作。部分病人開始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皮損加重,夏季緩解或消退。以後可長期不愈。少數病人臨床痊癒後可長久不複發。
本病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最近國外報道,部分銀屑病患者有內臟器官的病理改變,銀屑病患者可伴有閉塞性血管炎,肺部的異常,肝脂肪變性及灶性壞死,角膜結膜炎,男性患者可出現精液數量及質量的改變。銀屑病患者的內臟損害在治療銀屑病時均應引起重視。
2.關節炎型銀屑病(Psoriasis arthropathica) 又稱為銀屑病性關節炎。此型銀屑病除皮疹外,還可以有關節的病變,關節癥狀常與皮膚損害同時減輕或加重。但病人一般先有皮疹,而後出現關節癥狀。任何關節均可受累,包括肘膝的大關節,也可以是指(趾)間的小關節。脊椎關節及骶髂關節等同樣可被侵犯。並可有關節腫脹和疼痛,活動受限,亦可發生畸形,類似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骨質可有破壞性的改變而成殘毀畸形,稱為毀形性關節炎型銀屑病,重型關節炎性銀屑病常有持續性高燒及血沉加快,但類風濕因子常陰性。皮疹也可有濃皰型銀屑病的改變。X線顯示,部分病人關節的變化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相同,骨質可有局部的脫鈣,關節腔狹窄,有不同程度的關節侵蝕與軟組織腫脹。病程慢性,往往終年累月不愈。
3.膿皰型銀屑病(Psoriasis pustulose)
此型銀屑病少見,常無明顯誘因而急性發病,初起大片炎性紅斑,迅速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密集針頭至粟粒大小淡黃色或黃白色淺在性無菌的小膿皰,表面常有細薄的鱗屑,相鄰的紅斑可互相融合,呈環狀或回狀。邊緣部分往往有較多的小膿皰。少數病人在短期內,全身迅速發紅腫脹,有無數的無菌小膿皰。病人常伴有全身不適,先有寒戰,後有高熱,呈弛張熱型,皮膚有灼熱感。關節腫脹疼痛。幾天以後,膿皰乾燥結痂。病情可自然緩解,出現尋常型銀屑病皮疹,若干天以後,又突然發作,病情屢次減輕及加重,病人常因繼發感染,全身衰竭或肝、腎的損傷而危及生命。
膿皰型銀屑病全身各處均可發疹。最常見的為屈側面,以後迅速增多,再延及全身。有時口腔粘膜及指(趾)甲也可受累。常者常有溝狀舌,指(趾)甲肥厚混濁或碎裂,甲板下可有堆積物或膿皰。
4.掌跖膿皰病(Pasf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 掌跖膿皰病包括掌跖膿皰性銀屑病(Pustular psoriasis of the palma and soles)和膿皰性細菌疹(Pustular bacterid)。
(1)掌跖膿皰性銀屑病 有人認為是限局性膿皰型銀屑病,以掌跖多見,損害常見於手掌的大小魚際及跖弓部位。也可以發展到指(趾)背側,初起時為對稱性紅斑,很快出現若干無菌的小膿皰,表面並不隆起,膿皰位於表皮內,逐漸擴大而互相融合,一兩周內乾涸結成痂皮,痂脫落後出現小鱗屑。但又出現新的膿皰,如此反覆不已。指(趾)甲可受累而變色或變形。甲混濁肥厚,有脊狀突起,自覺疼痛,身體其他部位可有不典型尋常型銀屑病的皮損,或是有成片膿皰性銀屑病的損害。有的病人有溝狀舌。
(2)膿皰性細菌疹 損害往往先發生於手掌或足底的中央,逐漸蔓延至整個手掌和足底,也可蔓延到手足的側面,初起時為水皰,迅速變成不含細菌的膿皰,幾天以後膿皰乾涸結痂變成棕色鱗屑,鱗屑脫落以後,又有新的膿皰出現,如此反覆不已,持續若干年,掌跖皮膚可以發紅,增厚,表面有鱗屑。有些患者局部有瘙癢和疼痛,膿皰細菌培養陰性。
5.紅皮病型銀屑病(Erythrodermic psoriasis) 又名銀屑病性紅皮病(Erythrodema psoriaticum)本病多由於治療不當或其他原因使原來尋常型銀屑病或膿皰性銀屑病轉變為紅皮症。常見的原因是在銀屑病進行期應用刺激性劇烈的外用藥,或因內服某些免疫抑製藥物突然停用而發生急劇擴散成為本病。常見的如內服皮質類固醇激素,減葯過程中發生。
初起時在原有銀屑病皮損部位出現潮紅,迅速擴展成大片,最後全身皮膚2/3以上呈瀰漫性潮紅浸潤,腫脹,伴有大量糠狀鱗屑。其間可有片狀正常「皮島」出現,頭皮可有大量厚積污穢的鱗痂。手足可呈「手套」式「襪套」狀的皮膚剝脫。指(趾)甲變混濁,增厚或變形。本病可有發熱,全身不適,淺表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增高。紅皮症治癒後又出現銀屑病的損害。本病的病程較久,治癒後容易複發。
6.連續性肢端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 本病又名匐行性皮炎(Dermatitis repens)連續性肢端皮炎以無菌性的膿皰為其特徵,因此有人認為與膿皰型銀屑病為同一疾病。也有人認為是膿皰性銀屑病的一個亞型,但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應該是一個獨立疾病,本書將本病作為銀屑病一個型來敘述。
本病好發於中年人,多數是由外傷後引起,初發時為一個手指或足趾的兩側,出現無菌性小膿皰,幾天以後膿皰乾涸結痂,痂皮脫落後遺留下光紅的糜爛面,但不久又有新的膿皰出現,損害不斷擴展,可以侵犯整個指、趾、手背及足背。此病人很少成為全身性或擴展到遠處。本病主要侵犯手、足的肢端,偶爾可侵犯口腔粘膜,指(趾)甲受累比較常見。甲混濁失去光澤,變形,嚴重時可有甲脫落,甲床上可反覆出現無菌性小膿皰。病程慢性,反覆發作。
[返回]10 鑒別診斷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特別是皮疹的特徵及組織病理的特點,一般不難診斷。但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脂溢性皮炎 損害的邊緣不明顯,基底浸潤較輕,皮疹上的鱗屑呈糠秕狀,無Ausspitz氏征,頭皮部位脂溢性皮炎常伴有脫髮,毛髮不呈束狀。
2.玫瑰糠疹 損害主要發生在軀幹及四肢近端,皮疹的長軸與皮紋一致。鱗屑細小而薄。病程短暫,愈後不易複發。
3.扁平苔蘚 損害多發生在四肢,為紫紅色多角形扁平的丘疹,表面有蠟樣光澤。可見Wickham紋。口腔常有損害,常有不同程度瘙癢,組織病理具有特異性。
4.毛髮紅糠疹 損害多發生在四肢伸側,早期為毛囊角化性丘疹,在晚期斑片的皮損周圍仍可見到毛囊角化性丘疹。特別是第一指骨毛囊角化性的丘疹為本病的特徵。損害上覆蓋細小的鱗屑,不易剝脫。常伴有掌跖角化過度。
5.副銀屑病 損害上覆蓋細小鱗屑,無多層性鱗屑,無薄膜現象,無Auspitz氏征,多無自覺癥狀。
[返回]11 參考資料-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針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33.
[返回]相關文獻
推薦閱讀:
※銀屑病十一驗方
※銀屑病與白血病
※【綜述要覽】 特殊人群銀屑病的治療
※銀屑病辨證論治絕技2
※治療不死的「癌症」銀屑病 專家糾正六大誤區
TAG:銀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