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心律失常:常見室上性心動過速及心電圖表現
圖 2 竇性心動過速示例圖
圖 3 房速伴 2:1 房室傳導:P 波頻率在 160-180 次/分,II 導聯負向,aVR 導聯正向,和竇律明顯不同
圖 4 房速發作時的「溫醒」現象,注意 P 波形態和頻率的逐漸變化
圖 5 Bix 法則:II、III、aVF 可見倒置的 F 波,位於 RR 之間,另一 F 波重疊在 QRS 波內,形成房室 2:1 傳導,造成特有的「150 次」現象
圖 6 減慢房室傳導後,F 波清晰可見,房撲診斷一目了然
4
房顫
前面提到的竇速、房速、房撲等,節律均相對規整,而發顫發生時,P 波完全消失,代之以 f 波,頻率常在 340 次/分以上,變得完全沒有規律,稱之為 iregular iregular,即無規律的平方。甚至部分患者房顫持續時間長,心房纖維化,f 波振幅極低,低到在心電圖上無法識別,只能通過絕對不齊的 RR 間期反推房顫的節律(圖 8)。房顫示例見圖 7。
圖 7 房顫:可見振幅相對較高的 f 波
圖 8 f 波振幅極低,只能以 RR 間期絕對不齊反推為房顫
圖 9 規律的窄 QRS 波心動過速,頻率 200 次/分左右,無可辨別的 P 波
圖10 AVNRT:可見 I 導聯的假性 q 波,II 導聯的假 s 波及 V1 導聯的假 r 波,均由逆傳 P 波引起。
圖11 12 導聯心電圖可見明顯預激,長 II 導聯提示為 PSVT,可見 R 波中間的逆傳 P 波
6
學習室上速的建議
(1)結合多份心電圖進行比較:
室上速是心律失常領域的藝術,藝術在於精雕細琢,多份圖的比較,如竇律圖、發作起始、發作終止等不同情況圖的比較,可以幫助你從細微處入手,發現線索,破解心律失常的本質。如逆 P 的觀察、假性 q 波、假性 s 波、假性 r 波的識別均在於此。
(2)結合臨床及病史:
千萬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心電圖是為臨床診斷而服務的,不能為了讀圖而讀圖,患者年齡、性別、心律失常是否具有突發突止的特點、是否有血流動力學障礙等一系列臨床信息,可以幫助我們進行初步的判斷和鑒別診斷。如兒童及年輕人房室折返性心動過速常見,心臟擴大的患者合併房顫的幾率增高等。
(3)巧妙分類:
室上速種類繁多,根據傳導系統解剖及室上速發生的部位分類,有助於記憶,如發生於竇房結的竇速、竇房結折返性心動過速,發生於心房的房速、房撲、房顫三部曲,交界區參與的 AVNRT,旁道參與的 AVRT 等,多結合心動過速的機制進行巧妙分類有助於記憶。
(4)主動學習,結合腔內電生理,進一步提高:
當然,我這裡只能是拋磚引玉,為大家介紹最基礎的室上速判讀,如果想對室上速有進一步學習和理解,閱讀相關專著、進行腔內電生理學習是必不可少的。
來源:瑞穎常青
推薦閱讀:
※八卦和六十四卦圖表
※關於數據可視化設計中色彩的一些思考
※13. 圖表
※五運六氣( 內經古典理論圖表 - 遺篇 )
※PPT小白如何快速做出既有邏輯又好看的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