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拍打+刀功+撞牆+貼牆+扭腰
06-10
拉筋+拍打+刀功+撞牆+貼牆+扭腰--------有病治病,無病則健體強身延年益壽的秘訣
一,拉筋法《錯位筋縮淺談》香港作者朱增祥。該書對人體痛症的病因有了一種全新的解釋:長時間不變的姿勢不僅導致筋腱萎縮,而且形成骨頭錯位,這種細小的筋縮和錯位用CT掃描等儀器看不見,卻造成了各種莫名的病症,而其中最顯而易見的是頭暈、胸悶、頸椎痛、腰痛、手腕痛等等。民國時期「十大近代名醫」朱南山後裔朱增祥醫師經過五十年臨床經驗,創出一套拉筋法,讓患者在專家指導後自行拉筋治療,效果顯著。中醫雖然沒有專門針對筋縮的療法,但各種撐拉的方法在習武、氣功、瑜加鍛煉中一直存在。道家有一種說法:筋長一寸,壽延十年。所以長壽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軟的筋骨。目前西醫還沒有筋縮的概念,很多病人被治療了很久還不知病因何在,比如有的筋縮就被當作腰椎間盤突出。拉筋過程中,一般醫師認為當患者感覺到筋被拉緊疼痛時便要停止,以免拉傷筋肌。其實正是因為筋縮了,不易拉開,所以愈緊愈要拉,愈痛愈要拉,不然它就愈縮愈緊了,它被拉過痛點後就會松多了。但也不是不顧一切拚命拉!沒病痛的人想避免筋縮可每天拉筋。平日堅持拉筋就是最好的保健法之一。1,卧位拉筋法(如下圖):①.將兩張安全穩妥、平坦的椅子擺放近牆邊或門框處; ②.坐在靠牆或門框的椅邊上,臀部盡量移至椅邊; ③.躺下仰卧,右腳伸直倚在牆柱或門框上,左腳屈膝落地,盡量觸及地面,雙手舉起平放在椅上(見圖),做十分鐘。期間左腳亦可作踏單車姿勢擺動,有利放鬆髖部的關節; ④.移動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腳轉換,再做十分鐘。 一般拉完一條腿下來走幾步,會發現身體一邊重一邊輕,如此對比即可找到拉筋的效果。如果某人很難堅持幾分鐘,則說明身上的病痛越多越嚴重,拉起來也會越痛,但多拉幾次其病痛就會好轉。每天拉二十分鐘,有病治病,無病則延年益壽。2,立位拉筋法(如下圖): ①、找到一個門框,雙手上舉扶兩邊門框,盡量伸展開雙臂; ②、一腳在前,站弓步,另一腳在後,腿盡量伸直; ③、身體正好在與門框平行,頭直立,雙目向前平視; ④、以此姿勢站立三分鐘,再換一條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鐘。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周圍、背部及其相部分的筋腱、韌帶。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療肩頸痛、肩周炎、背痛等症。3,拉筋的作用:拉筋的直接療效是祛痛、排毒、增強腎功能,間接療效則數不勝數。其原理何在? 首先,十二筋經的走向與十二經絡相同,故筋縮處經絡也不通,不通則痛。拉筋過程中,胯部、大腿內側、腘窩等處會有疼痛感,說明這些部位筋縮,則相應的經絡不暢。拉筋使筋變柔,令脊椎上的錯位得以複位,於是「骨正筋柔,氣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處的痛、麻、脹等病症因此消除、減緩;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脈和膀胱經,這對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因為督脈是諸陽之會,元氣的通道,此脈通則腎功加強,而腎乃先天之本,精氣源泉,人的精力都仰賴於腎功能的強大。督脈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腦髓,故脊椎與腦部疾病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任督二脈在人體上是個循環的圈,各種功法要打通的任督二脈即是此意。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系統,也是抵禦風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經通暢,則風寒難以入侵,內毒隨時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癥狀自然消除、減緩。膀胱經又是臟腑的俞穴所在,即脊椎兩旁膀胱經上每一個與臟腑同名的穴位,疏通膀胱經自然有利於所有的臟腑。按西醫理論解釋,連接大腦和臟腑的主要神經、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兩邊的骨頭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掃清了很多看得見看不見的地雷、障礙的疾病隱患。 第三,拉筋拉軟並改善了大腿內側的肝脾腎三條經。許多醫書都介紹,此三條經通暢則人的腎功能強悍。因此有的書鼓勵人練習劈叉,但這對普通人畢竟難度太大,還是拉筋最方便。這三條經的不暢也是生殖、泌尿系統病的原因,比如男人的陽痿、早瀉、前列腺炎,女人的痛經、月經不調、色斑、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等等,皆因此而生。所以男人要想增強腎功能,女人要想治癒各種婦科病,最簡便有效的辦法之一就是拉筋。此法簡單有效,在家和辦公室皆可實施,不受天氣、場地限制。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 拉筋既是治療,也是診斷。比如凡拉筋時膝痛而不直,則定有筋縮症,筋縮則首先說明肝經不暢,因為肝主筋,而肝經不暢脾胃也不會好,因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如胯部、腘窩(膝蓋反面)痛說明膀胱經堵塞,腰有問題。膀胱與腎互為表裡,共同主水,凡膀胱不暢者腎經也不會通暢,浮腫、肥胖、尿頻、糖尿病等皆與此相關。躺下後後舉的手臂不能貼到凳面,則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舉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懸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縮嚴重,不僅有腰腿痛症,可能內臟也有諸多問題。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就是個由軟變硬的過程。嬰兒氣血最暢,故最柔,老子因此用嬰兒形容柔,人長大後氣血逐漸不暢,身體也因此逐漸變硬,人死則徹底成為殭屍。4,拉筋與壓腿、瑜珈、牽引、舞蹈的區別: ①、其最大區別是,拉筋簡單、有效,即學即會,對絕大多數各類腰、背、腿痛症患者,可一次性當初見效,可謂立竿見影; ②、適用面、普及面很廣,男女老少咸宜,家裡、辦公室皆可,防病、治病、健身皆有效; ③、牽引、跳舞、壓腿、瑜珈均處動態,容易失控受傷受傷,惟拉筋處於靜態,但拉筋時間和強度可自己掌握,無論仰躺還是站立式拉筋都不會轉動腰部和關節,所以不易拉傷,安全指數較高; ④、拉筋法將筋拉得更徹底,將從頸椎到腰背、膝後、腳跟、髖關節及大腿內側的筋全部拉開,對全身病灶和不通的經絡有「地毯式轟炸」的掃蕩作用。而其它運動多隻拉開局部的筋; ⑤、拉筋時既可閉目養神,又可聽音樂、冥想,可謂「革命生產兩不誤」。 5,拉筋與其它中醫外治法的比較優勢: 首先,拉筋人人都可以練,因為它簡單易學、療效顯著,絕大大部分人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學會。我研究、嘗試過各種中醫外治手法後,發現無論是針灸、點穴還是按摩、推拿,都必須對中醫經絡、穴位有一定的了解,如果不花相當的時間,掌握經絡的走向和原理對於一般人有難度,要記住常用穴位都不易,掌握幾百個穴位就更難了。 其次,其它外治法對於手法、力度、用具等等都有更嚴格的要求,稍不注意就會出錯,而且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像拉筋這樣男女老少咸宜。 第三,中醫一直沒有一種像西醫那樣普及的保健用具,如聽診器、體溫計等等,拉筋凳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一空白,並能讓任何人籍此生動地體會中醫和經絡的原理、療效。 6,關於拉筋的禁忌和注意事項,書中描述如下: ①,凡有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症、長期體弱的患者等最好要循序漸進,不可一開始就太過用力和時間太久。因為有筋縮的人在拉筋時一定會痛,忍受疼痛時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有骨質疏鬆的患者慎防骨折、骨裂;體弱者也可能因疼痛而暈厥,所以不要「好心做壞事!」凡老人、病人都不宜操之過急,可放一小枕頭將頭稍稍抬高,以避免血沖腦部。先從3分鐘開始,第二天逐漸5分鐘,8分鐘,只要長期堅持,就會日久見效果。 ②,如在拉筋時發現患者手腳發麻、冰涼、臉色變青、出冷汗,西醫稱之為過度呼吸綜合症。處理辦法是,用紙袋或者塑料袋罩住口鼻,形成封閉系統,約5分鐘後癥狀會消失,恢復正常。二,拍打功:1,拍打手法:①,用實心掌展拍。拍打時感覺疼說明拍對了。②,手掌每次拍打皮膚時可加上從手掌向體內注入清氣之意念,手掌離開皮膚時,可加上手掌抓出濁氣的意念和動作。③,大面積拍打時整個手掌、手指部分全部用上,比如拍打膝蓋正面。如被拍打部位面積不大,如拍打膝蓋反面的腘窩,可以手指部分為主拍,拍時腕關節可靈活抖動。④,拍打力度越大越好,越痛越好,只要能忍受;開始拍時稍痛,隨後痛感會降低。⑤,拍打時若口中念佛、念經或念祛病消災咒,則效果更佳;念的內容由個人喜好自定。2,拍打順序(一般是從上往下拍打):①,先拍頭頂,次拍頭兩側,再拍後頭,後頸部;②,拍雙肩,可左手拍右肩,右手拍左肩;肩的前部、外部、上部、後部都拍到;③,拍兩側胳肢窩及兩脅內側,心臟病、肺病、乳腺疾病患者尤其要多拍此處;④、拍雙肘關節內側,其範圍應包括內側全部經絡,從內側下沿心經到外側邊緣的肺經、大腸經,以及正中間的心包經;⑤、拍打雙膝,雙手先拍雙膝正面,可用整個手掌包住膝蓋拍,其次拍膝內側、外側及膝後的腘窩;⑥、此程序完成後,可根據本人病情隨意拍打全身任何部位,哪裡有病灶就拍哪裡,渾身無處不是穴。比如各類痛症可拍打病灶處,癢症患者除拍打患處,還可拍血海、風市、曲池等穴位;各類婦科病(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痛經等)、男科病(如前列腺類疾病、陽痿、早泄等)、腎虛、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腎病、肝病患者,可沿大腿內側一直拍到大腿根部,並可重點拍打大腿根,再拍小腹、腰腹部。減肥者可拍打腰腹等肥處,有奇效,如果配合拉筋療效更佳。3,拍打時間和頻率: 1)、 一天的任何時候都可以拍打。 2)、 身體健康者,單純保健,每次可拍打頭、肩、胳肢窩、肘、膝等處1-5分鐘,每天1-2次,多次不限; 3)、 亞健康者,某些部位功能不佳,除拍打以上保健部位外,可在病灶處加長拍打時間,一般每處拍5-30分鐘,每天1-2次,更多次不限; 4)、 自感不適,或有明顯病灶者,除拍打保健部位外,可重點拍打病灶處半小時以上,比如膝蓋痛、肩周炎、頸椎病、頭痛、失眠患者,可重點拍雙膝、雙肘,拍打次數不限,但每天起碼1-2次; 5)、 大病患者,如肩不能舉、腿不能走,或被醫院診斷為牛皮癬、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患者,建議從頭到腳拍,拍雙肘、雙膝及其相應病灶部位可拍打一小時以上,上不封頂,每天1-3次,待病情緩解後再酌情減少拍打時間; 6)、 通常拍打幾次後再拍打不易出痧,但這時仍應定期拍打,權當吃藥打針或服用營養品。因為無論出痧與否,只要拍打就會疏通經絡,起保健、治療功效。 7)、 拍打時間和頻率如同拉筋,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這正是中醫的美妙之處。無論有病沒病,出痧與否,都可每天拍打。一次拍打不能完成也可分幾次拍打。拍打不同於吃藥,沒副作用。如果患者出現嚴重疲勞反應,可休息幾天後接著拍。4,補充說明:1),不管拍哪裡,在剛開始拍的幾分鐘,都會出現紅色、青瘀、紫紅色斑點或包塊等。拍出後,請應繼續拍至少30分鐘—1小時左右,把拍出的淤塊再拍散化瘀(也就是讓淤紫變回紅色)才可停手。一般2-4天內就可以恢復。如果拍幾分鐘出淤塊後就停止,恢復的時間則稍長一點,要大概5-8天。2),患者應盡量自己拍打,因為手上全是穴位,心經和心包經都經手上。一拍打就可形成一個循環的經絡,氣血行走更暢通。平時坐看電視時是最好的拍打時間。三,刀功1,刀功,又叫刀療法,即直接用菜刀的刀刃(沒有寫錯,是刀刃,不是刀背)在痛處砍,但頻率要稍快。此法在台灣很火,還有專門的刀療協會。2,其基本手法是,只可上下砍,不可滑動刀、切割刃。最好要重一些的刀,用其自重來砍,這樣就無需很大力。如果刀不夠重,自己可以稍微加大些力氣,直到痛處紅腫。刀如果不夠鋒利,則盡量磨鋒利些。因為越鋒利,刀氣就越強,才能更深的刺激病灶,把病氣引發出來。砍到輕微出血也沒關係,日後會自然癒合,不會留下痕迹。3,每次刀砍時間宜在3-10分鐘之間。4,痛處和刀具應消毒過,至少簡單清潔過。5,全身從頭頂到腳板,都可以砍。哪裡痛就砍哪裡。如果發現不痛,則無需砍。覺得痛就越要集中力量砍,盡量砍到紅腫了才停手,如果沒有紅腫或者淤青出現,則無效。痛則不通,是因為筋絡淤堵所以需要砍。砍過後,疏通了筋絡,氣血自然運行流暢,過兩天,痛處自然就會不痛。6,砍前最好醫患雙方都散步幾分鐘,點一炷香禮佛,砍時最好念佛、道家口訣、秘訣,如藥師佛心咒、藏密六字真言等。(經常幫人砍者尤須如此)說明:剛開始很多人肯定不敢砍,可以先試著用刀刃輕輕貼近和觸碰痛處,然後再慢慢加大力度。簡單一試就知怎麼砍了。如果砍一次沒有完全的愈全,可以等淤腫消掉以後再砍一兩次。刀療後次日的效果四,撞牆功:1,撞牆功動作要領: 背牆而立,雙腳肩寬,腳與牆的距離以自己的鞋為單位計算,約1.0-1.5隻鞋的長度,人站直後,深呼吸然後往牆上後倒,觸牆剎那讓吸入的氣被牆撞擊而擠出,並發出輕微自然的聲音。每天撞200次,每次10分鐘左右。撞牆的時盡量讓整個後背平整的撞向牆壁,同時發出一個夯實的聲音。2,撞牆功的道理和作用:1)、打通督脈及兩邊共四條膀胱經,一條督脈就可以治多少病,數不清啊!而膀胱經上有所有的背俞穴,就心俞、肝俞、腎俞、脾俞等等,這意味這所有內髒的病皆可治療,程度不同而已;2)、震動了胸腔、肺部、心臟,也震動了下部的肝脾腎等,與其相關的病也直接、間接都治了;3)、震動了脊椎,令整條脊椎都處于震顫狀,相當於正骨,調整了所有不正的關節、筋腱、纖維等等;4)、脊椎痛大腦、腦髓,打通所有與腦部相關的經絡、神經、血管等等,對大腦相關疾病極有幫助;5)、撞牆的剎那要吐氣,如同氣球被突然一擊,胸中之氣突然向所有該出的地方擠出,打通所有不通的氣脈,排除胸中濁氣,心中塊壘。3,補充說明:1),初撞者一般都會發出兩個聲音,比如很多人剛開始都是上肩先碰到牆壁,然後屁股再碰到牆壁,這就會產生兩個聲音,這是不對的。但沒有關係,慢慢的調整撞牆的位置和姿勢,隨著次數的增多,自然會慢慢的平整撞向牆壁,只發出一個夯實的聲音。2),如果撞向牆壁發現身體的臟器不舒服,或者很痛,可以適當的調整一下身體的方向、力度或者角度,以身體不難受為準。3),初撞者一般都會撞完後頭暈腦漲,或者出現手麻,腳麻,小腹緊收,胸口鬱悶,打嗝吐氣等狀況,這都是正常的,也多數都是氣沖病灶的反應,不應驚慌。隨著次數的增多,就會越來越感覺神清氣爽,精神愉悅,精力充沛。台灣首富王永慶就是每日堅持練習撞牆功而活至92歲。 撞牆功五,貼牆功:(如下圖)動作要領: 1)人面對一堵牆、一扇門或者一面鏡子站立,鼻尖觸牆,腳尖也觸牆; 2)鼻尖貼牆慢慢下蹲,直到雙腿徹底彎曲,完全下蹲,雙臂抱住下蹲的雙腿; 3)鼻尖依舊貼牆,身體緩慢起立,直到完全直立; 4)重複第一次下蹲的動作; 注意事項:此法看似簡單,但剛開始有難度,主要是腎氣不足之人無力蹲穩,起立乏力,重心容易向後傾斜倒地。所以剛開始練時必須將腳尖稍稍後移,具體尺度自己把握,保持重心穩定即可,然後緩慢下蹲、起立。做功時一定要專註於脊椎的直立和身體平衡,否則一不留神就會向後倒。下蹲、起立的次數由自己把握,多少不限。但每次起碼應有九次以上,然後以九為單位逐漸加大到十八次,八十一次等等。 扭腰功 貼牆功1貼牆功2六 扭腰功:扭腰功是一套有效的強腎功法,簡便易學,收效迅速,且不受場地、時間限制,在家裡、辦公室和旅途中都可以練習。增強腎功能就意味著增強了精力、性功能、記憶力、骨骼,減少落髮、黑斑和皺紋。此外,它對所有腰胯以內的疾病都有療效,比如生殖系統、泌尿系統的疾病,如前列腺炎、膀胱炎、腸道疾病、便秘和婦科類疾病等等,而且還可以減肥,其減肥區域在腰、胯、臀、腹部,正是贅肉最多的部位,所以此法令男女老少皆大歡喜。 動作要點(如上圖): 1、雙腳按等同雙肩距離站立,身體略微前傾;雙腳腳趾緊緊向下抓住地面; 2、雙手用力撐開,掌心朝內護住丹田處(肚臍下方),兩隻手拇指、食指形成的空白正好在丹田處形成一個空空的方形,雙肘自然彎曲至90度左右,與雙手在用力時形成固定位置; 3、以脊椎為軸心,兩胯帶動整個臀部向左做圓形扭動,經身體左側、後方,最後從右方返回,使整個肚皮和胯部正好轉完一個180度的圈,以此動作連續做20下,即轉20圈;轉圈時雙肘和雙手都在原位置固定不動,就像新疆舞里腦袋移動而雙手不動的動作; 4、向左方的轉圈扭動做完20個之後,在以同樣的姿勢向反方向轉動胯部20次;做完後再向左方轉動20次,如此反覆變化方向轉動; 5、在整個練功過程中,口須微張,與鼻孔一同呼吸,不可緊閉; 注意事項:剛開始練習時最易犯的錯是手和臂沒用力緊張,因此不固定,導致手臂與雙臀不由自主地跟著一起扭。所以要注意雙臂、雙手在扭動時緊張不動,只讓臀胯扭動,這樣扭腎氣提升很快。此外,要注意雙腳腳趾緊扣地面,這樣既固定了身體,又接通了地氣,還打通了腳上的經絡。平時除了練扭腰功,還用提肛來配合,療效會更顯著。比如開會、坐車、走路的時候,都可以堅持提肛,時間越長越好。經過幾次練習後動作會逐漸標準。 需要主意的是:無論刀療、拉筋、撞牆、拍打等法,只要實踐了就一定會激活體內氣血,導致有氣沖病灶的現象,即病灶或身體某部位出現痛、麻、酸、脹、腫、癢、大小便、打嗝、放屁、長痘、出疹等等現象,這說明身體正在排毒,筋絡穴位等正被打通,均為正常並且是可喜的現象,請繼續並堅持下去!如果幾種外治手法同時做,效果會更好!!關於氣沖病灶的解釋: 當氣機運行到有明顯病變或不正常的經絡時,氣行受到強大的阻力,這是因為所有氣質性病變的部位,經絡都處於淤滯或堵塞狀態(氣滯、血淤、痰凝、濕聚等),氣要通過受到病變的阻礙,就形成了兩個相反的力,衝擊力和阻滯力,病變部位受到外力的衝擊就會出現明顯的反映,如:疼痛、發熱、出血、及其他類似於病情加重的反映。這便是氣功界通常講的「氣沖病灶」。道家氣功把這一階段稱之為「脫胎換骨」前的「大死大活」過程。 氣沖病灶的過程,少則幾分鐘、幾小時、幾天,多則幾個月,有的病情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種疾病的學員,甚至經歷幾年的氣沖病灶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長短(撇開精神因素和念力調控的因素)是以修鍊者自身所積聚的能量的量級和體內需要修補的疾病的性質、嚴重程度及病變部位的多少來決定的。七,以上外治手法到底能治多少種病?有人問拉筋拍打刀療撞牆等外治手法到底能治多少種病?《醫行天下》作者蕭宏慈回答:不能肯定的回答能治療某種病,只能這麼說,拉筋撞牆拍打等只是疏通了人體12條筋絡,打通了各個穴位的通道,調節了陰陽平衡,讓氣血歸於正常平穩的運行,讓精、氣、血的盈虧恢復平衡。形象的說是相當於啟動了人體內的殺毒系統,在有病毒的地方或者病毒剛出現的時候立即將其殺死。因此可以簡單的下個結論:只要堅持每天做,幾乎能治百病!而且從長遠來看還能起到治未病的作用,也就是能把絕大部分的病扼殺於萌芽狀態。這也是道醫所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醫道哲學,如能每天堅持,對於預防疾病,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和影響。拉筋發明者朱增祥和《醫行天下》作者、拉筋的推廣者蕭宏慈:蕭宏慈朱增祥以上大部分資料摘自《醫行天下》一書,作者蕭宏慈,湖北松滋人。畢業於對外經貿大學。曾在北京、江西、西藏等地任大學教師、鄉村教師、國家幹部。80年代留學美國獲MBA。先後於紐約、香港、洛杉磯、北京、上海職事投資銀行業。參與北京奧運開幕式整體策劃。深信生命承載著中醫藥走向世界的大事因緣,現行腳證悟佛道並踐行神奇土家族醫學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偏癱與弱視。其中醫術師從多位民間正骨、點穴奇人、道家醫學高人。目前兼任香港匯金資本國際有限公 精解蹲牆功近一段時間,蹲牆功以其法簡效宏再次成為許多武術愛好者首選的武功修鍊及養生方式但是敝人發現不少練此功的朋友並未收到預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修習之後沒有什麼特別感覺與進展;二是修習的前幾天感覺還不錯,但到了一定程度就難有什麼進展;三是有些病症並未改善,甚至加重了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沒有明確功法練習的要領換言之,就是沒有掌握心法二是不明功法怎樣逐步遞進,怎樣進入更深的層次三是功法的選擇不對路要解決以上的問題,需要對面壁功的功法;心法(要領);功理;功用做一全面了解所謂「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只有對功法做到真正了解,練習起來才能真正得心應手,受益匪淺 一;蹲牆功功法: 找一面光滑筆直的牆壁,面壁而立,兩腳尖與鼻尖均接觸牆壁緩緩吸氣的同時,下蹲,鼻尖;腳尖與膝蓋同時接觸牆壁,不得離開,蹲到底為止緩緩吐氣的同時,百會上領,緩緩站起,腳尖;鼻尖與膝蓋均接觸牆壁,不得離開(上述過程,身體與頭部都要保持正直,絕不能左偏右歪)站直,稍事休息,然後繼續重複以上過程剛吃完飯最好不要練蹲牆功,練功後一小時內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後盡量避風二;蹲牆功心法(要領):下蹲時候的心法,一定要有這個意識:不是我的身體在下蹲,而是我的骨盆在將整個脊柱節節下拉,要悉心體會骨盆下降過程中將脊柱緩慢拉長的感覺上起時候的心法,一定要有這個意識:不是我的雙腿在用力支撐身體上起,而是由我的百會穴上領,把整個脊柱由上到下,由頸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後到兩條腿緩慢地向上拽起來,要悉心體會脊柱緩慢回縮的過程以上兩點就是蹲牆功的心法(要領)明白了以上心法,武友也就可以明白有的老師教功法時要求下蹲時意守丹田(其實就是骨盆),上起的時候意守百會的個中深意了大家也可以知道所謂的心法(要領),目的其實很明確,就是要在下蹲時用骨盆將脊柱緩慢拉長,而在上起時以百會引領脊柱緩慢回縮,蹲牆功所練習的正是脊柱的一伸一縮,一張一弛。三;蹲牆功對脊柱的修正及其養生功用:蹲牆功的養生功用表現為兩點其一,蹲牆功能夠對脊柱錯位與偏斜進行修正因此,蹲牆功對腰椎間盤突出與骨質增生;彎腰駝背等脊柱系統的錯位及偏斜,具有相當的治療與預防作用為什麼會有如此的效果?根據實驗,如果一個人在正常站立狀態下脊柱長度為50厘米,他正常蹲下時的脊柱也只是被拉長3厘米左右(合每個椎間大約被拉長0.1厘米)而在蹲牆狀態下,則可以拉長到10厘米左右(合計每個椎間被拉長0.3厘米)這是多麼大的差異!通過蹲牆功的這種一張一弛,一伸一縮,脊柱中錯位與偏斜的椎體被自然回復到原位而蹲牆功起落的同時,也鍛煉了相應的頸部;肩部;背部;腰部肌肉與韌帶,由於這些軟組織堅強的維繫作用,複位的椎體很難再脫出,從而使根治脊柱椎體偏斜成為可能通過蹲牆功修鍊治癒骨質增生;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痛;輕微駝背;輕微雞胸等椎體偏斜錯位的病例不勝枚舉其二,現代脊柱醫學認為,「脊柱不正乃萬病之源」,不同部位的椎體出現問題能夠引起不同的內臟病症,僅以腰椎為例,第一腰椎偏斜可以引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擴張;第二腰椎偏斜可導致精力下降;尿床;腹膜炎;便秘;第三腰椎偏斜可導致腹瀉;浮腫;腎炎;蛋白尿;痛風;第四腰椎偏斜可導致坐骨神經痛;頭痛;難產;第五腰椎偏斜可導致膀胱炎;腹瀉;痔瘡;子宮內膜易位等等其它如頸椎;胸椎;骶椎錯位也可引起相關病症,在此不再贅述可以說,有數百種疾病都與脊柱不正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而通過蹲牆功對椎體偏斜的修正作用,由脊柱偏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上述病症也就被釜底抽薪而很快得以根治因此,有各種內臟疾病者不妨一試蹲牆功,相信很多朋友會從中收穫驚喜。 四;蹲牆功對脊柱系統肌肉的鍛煉及其技擊功用:修鍊蹲牆功在技擊上有兩個作用,一是極大而快速地增強腿腳實力,二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身體的抗擊力 為什麼蹲牆功能夠極大增強腿腳的實力?這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如前文所說,蹲牆功在一張一弛之間,矯正了偏斜的椎體,使脊柱正常進而使發力順暢內家拳講究「力由脊發」很難想像一條不正的脊柱能夠勝任高級的發力這是其一其二,請注意蹲牆功由百會引領軀幹上起的時候,頸椎部肌肉;胸椎部肌肉;腰椎部肌肉;骨盆(骶椎)部周圍肌肉;大腿部肌肉;小腿部肌肉依次分別收縮用力做功,而所有肌肉收縮所產生之力,其目的無疑都是使身體上升換言之,它們的發力最終都集中到一個方向這個方向就是,腿部肌肉的用力方向這時,腿部的發力早已不單單是腿部肌肉的發力,而是上述胯腰背,乃至頸部肌肉力量的集合這便造就了內家拳所夢寐以求的整體力「腿腳千斤力」即由此而來記得李紫劍先生在其軌跡拳學中提出,以「對爭」與「貫通」兩大概念來闡述樁功的發力奧秘其實,有心人不難發現蹲牆功正同時暗合了「對爭」與「貫通」的原理而通過蹲牆功的修鍊,之所以能夠獲得一定程度的抗擊力,正是因為通過對爭與貫通使習者的軀體成為一個整體,受擊打時的力就被整體傳導並共同承受,整體的抗擊力顯然要大於局部的抗擊力這就是抗擊力的來源。 五;蹲牆功的功法進階問題:蹲牆功有一定的進階性,每當修習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現功力進展極慢,這就意味著必須進入更深層次的修習了按照目前最流行的練法,首先是穿鞋練習,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求赤腳練習這是第一次進階其目的是,加強脊柱的拉長度然後,要求雙手持磚塊練習這是第二次進階其目的是,加強脊柱(尤其是腰椎)周圍肌肉的力量最後,要求雙手背於身後練習這是第三次進階這是最奧妙之處修習過蹲牆功的朋友都知道,蹲牆功對脊柱的拉伸最主要集中在腰椎部分,典型表現是,在下蹲時腰部後突異常明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蹲牆功在太極秘傳中被稱為「松腰」法,而不是松胯;松背法但是腰椎的伸縮與張弛是有限的,到了一定程度就難有進展如果偏要勉為其難,反而會造成腰部嚴重損傷這時我們就要把抻拉脊柱的重點從腰部轉移到背部(胸椎)乃至頸椎而轉移的不傳之秘,就是雙手緊背於腰部這樣,在下蹲時,腰部就因難以後突而不易拉伸而我們要下蹲,卻又不得不拉伸脊柱這樣,就只好棄腰椎而被動拉伸胸椎乃至頸椎由此,使胸椎乃至頸椎周圍的肌肉得以鍛煉加強,蹲牆功所造成的整體力也就隨之加大,功夫也就進一步加深修鍊蹲牆功伊始功效宏大,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少有進展的朋友們,從中應有所啟發。 對單純追求養生的朋友來說,敝人建議,在雙腳穿鞋能夠熟練完成下蹲上起後,直接進入到手背後的蹲牆練習這樣,就可以在修正腰椎之後,更快且更有效地投入到胸椎乃至頸椎的修正中來而對追求技擊的朋友來說,還是應以上述的三步走為準。撞牆功一、前言坊間常說:「撞牆」會受傷,千萬撞不得;而一般人未經查證,人云亦云,其關鍵乃在「未找到明師指導」,盲目地跟著瞎撞亂撞所致;使余視為「萬靈丹」的『撞牆』,失去其應有的光環,甚是可惜!所以想藉機來談談自己「撞牆」的經驗,以供有心學習者參考。二、源流 『撞牆功』又名「靠山功」,也叫「虎背功」,簡稱「撞牆」;乃楊式太極拳不傳之秘,昔均以正式投門拜帖之弟子方得真傳;『撞牆功』可說是太極拳練發勁的一個竅門、基本功,要練「透勁」也非此不可,為太極拳致用之無上法門。三、效用1可助通督脈,早成河車倒運之法,亦是通三關的捷徑,要練成太極拳發『勁』之功夫及挨打,非此不為功。2可活動五臟六腑,清除體內酸毒、廢物,使細胞活化、再生,強化免疫力與自療力。3適度撞擊背部「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穴道,強化臟腑之功能;另對泌尿、生殖系統之功能亦有助益。4使背部肌肉鬆柔,有助靜脈迴流,加速血液循環及新陳代謝。四、動作要領1量距離:兩腳與肩同寬,以太極拳~前七後三弓箭步,(左右弓箭步皆可)後腳跟貼近牆壁,測試後退時能很自然背貼牆壁,表示離牆距離適中。2落胯:稍下落即可,膝蓋不必彎太低,全身放鬆,上體保持正直。3撞牆:(1)重心由前腳往後推,臀部以上連背部,平順往牆面平靠,要出乎自然平靠,不可刻意出力往後仰靠,而雙手自然擺盪。(2)初期撞擊面在肩胛骨以下,一個聲音,不可出現兩個撞擊面或兩聲,否則不舒服。(3)撞擊剎那,應自然吐氣不可憋氣,至於是否搭橋,倘不致於咬到舌頭,則可順其自然。4離牆:由後腳往前推,能自然離開牆面,不可有刻意出力離牆之感;而背部離牆或豎直背部時,整個腳掌仍應緊貼地面,且膝蓋彎度要固定(微彎即可)不可有上下起伏之情事。五、注意事項1落胯、膝微彎,腰背才能鬆。 2靠牆或離牆時,身體則應鬆靜自然,不可有任何刻意動作。3靠牆時,注意胯部亦應隨上半身平靠,離牆時,則應藉由後腳往前推之力使臀部離開牆面,不可有絲毫用力之動作,且雙腳掌亦應緊貼地面,不可翹起。4背部離牆、上身豎直時,落胯之膝蓋仍應保持原姿勢,不可有上下起伏之動作。 5雙手要下垂,自然擺盪,不可僵硬。6呼吸要自然,尤在撞牆瞬間更不可憋氣。7牆面務須平整,撞時,應確實檢查,絕不可有凸起物,「撞大樹」則嚴格禁止,否則易使椎骨脫位,甚至半身或全身不遂之情事發生。六、要點解析暨探討1全身要求放鬆,不可出力或僵硬,尤在撞擊瞬間,更須如此;主在使體內臟腑能隨著身體撞牆而起到振動的作用,不致因出力而使肌肉韌帶緊繃,而影響臟腑運動之效果。所以全身要放鬆,尤其是腰背的放鬆在撞擊瞬間更須注意加點意念,使撞擊時能起到按摩「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各臟腑穴道之加乘效果;且腰背放鬆,又能使背部血液循環,尤其是靜脈迴流加快,不致因迴流慢,而影響頭部血液的供應。2撞牆時,氣衝督脈而上,傾身離牆時,頭上之氣引往任脈而下,形成撞牆一次,任督兩脈走一圈,即如氣功所謂:「小周天功」是也!3靠牆部位:撞擊面初期要求在肩胛骨以下,且撞擊瞬間只能出現一聲,除身體感覺較舒服外,另與臟腑器官多數在腹部有關;當然時日一久,撞牆時,應是整個背部(含肩胛骨與夾脊)都是撞擊面才對,倘只想撞擊背部某一點或面,亦無不可,但如在初學時撞擊面僅擺在膻中穴相對之「夾脊」上,會令人有不舒服之感,恐使初學者望而卻步,實不宜也!4雙手:宜自然下垂擺盪,即離牆時,手往前擺,撞牆時手往後擺;其好處是:手比較能放鬆,且藉著擺盪之力,有助身體的離牆與撞牆,減少初學者刻意出力之毛病,尤可藉機訓練盪手,體會手盪的感覺,俾早日達到「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之境界;至於是否要雙手互抱,置於丹田,一則使內氣集中夾脊,二則可免肩胛骨受傷之論,乃個人體會之層次問題,就隨學者之機緣與感受而定了。5步法:兩腳與肩同寬,採取太極拳~前七後三弓箭步,而後腳跟距牆邊之距離,乃依上半身重心能輕鬆自然靠牆離牆為準,至於鬆沉,則不論靠牆或離牆,則透過意念盡量讓全身放鬆(尤其是後腰背),使氣與重量能沉至整個腳掌支撐為原則。6呼吸:太極拳「呼氣」、「吸氣」均以鼻子自然行之(道家養生所謂:最好的調息就是不要去調息),重點是撞牆之瞬間,絕不可憋氣或停止呼吸,讓其自然吐出為宜(尤不可刻意由喉頭吐氣);至於是否須搭橋,端視會不會咬到舌頭而定,倘無此顧慮,則以自然為宜。7禁忌:孕婦、生理期、飽食者或手術未滿一年者勿練,而心臟病、高血壓、身體較弱或五十歲以上者,初期應由教練級陪練,且須特別強調:撞牆不在撞大力,而是要在全身完全放鬆之情況下,自然順勢靠牆,使臟腑兩側之肌肉與韌帶能在適度平衡中自然振動,淨化體內,倘如欲使力撞牆,則將使其效果大減,甚至會有不舒服之感。七、結語「撞牆功」,簡單易學又不佔空間,男女老少隨時隨地都可來上幾回,可說是最佳「不佔地方的運動」,倘大家都能有機緣接觸,請千萬別放棄或讓它從眼前溜過,因為它是讓你有機會享受人生的最佳工具,有了它,相信你的後半生將會是彩色的。補充:我現在詳細的講一下如何撞牆吧,和蕭宏慈的有些區別,但是我覺的更好些吧.1. 先撞背部的督脈,由上撞到下,大約10分鐘,每分鐘在25下左右.雙手自然前後擺動.及從大椎撞到命門.撞完一次後,接著在從上撞到下為第二次.2. 撞背部左側膏浣穴及左肩夾骨部位大約5分鐘.3.撞背部左側膀胱經約5分鐘4.撞背部右膏浣穴及右肩夾骨部位大約5分鐘.5.撞背部右側膀胱經約5分鐘6.撞牆時嘴巴要張開吐氣.,吸氣是自然,不要關注.7.撞牆時全身要放鬆,不要用力.8.總用時約10+5+5+5+5=30 分鐘9.道法自然,大道至簡10. 上乘功法,可除百疾,四季都可練.但最好在早晨太陽升起時.蹲牆功又叫面壁蹲牆功,由氣功、武術學者龐明先生傳出。我最初看到是在蕭宏慈先生寫的《醫行天下》。它是一個動作簡單而又效果顯著的健身方法,練習蹲牆有松腰、強化人體氣機和減肥等功效。說它簡單,是因為蹲牆只有兩個動作要領:一是面對牆壁,二是下蹲上起。就這樣一個簡單的連貫動作,若能認真練習會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練習蹲牆有什麼效果呢?首先,它有助於松腰,因此可以作為內家拳的基本功。其次,它可以強腎,是一種健身養生的良法。第三,它能夠強化人體混元氣的升降開合,是糾正體內氣機偏差的有效方法。第四,它能夠減肥,對冶腹部肥胖效果明顯。第五,它能夠防治感冒,不論是癥狀初起還是感冒已經比較嚴重,都可以通過蹲牆來改善相關癥狀。1.原地試蹲。首先試一下原地緩緩下蹲上起,下蹲時腳掌或腳跟不要離地,蹲至大腿與小腿相貼,然後上起站直身體。如果原地下蹲感到很困難,例如膝關節疼痛,就先不要練習蹲牆。2.尋找牆壁。初學者最好找一面比較光滑的牆壁來練習,例如門板或大櫃衣鏡,粗糙的牆壁會把鼻子擦痛。3.調整距離。調整距離有兩個內容,一個是調整腳與牆壁的距離,另一個是調整兩腳之間的距離。腳與牆的距離近一點,難度就大一些;雙腳分開一點,蹲起來就容易一些。一個合適的蹲牆距離既要能夠蹲下去又略感吃力。4.正式練習。找准合適距離以後,頭部正向牆壁,略收下頦,閉眼(初練階段可以睜眼)下蹲上起。下蹲時大小腿相貼,上起時身體站直,這樣為蹲牆一次,開始階段每次蹲牆20至50次。個人經驗是剛剛開始練習的時候早晨三九二十七次,中午三九二十七次,晚上三九二十七次為宜。5.增加強度。一是指增加蹲牆的次數,二是指加大蹲牆的難度。蹲牆熟練以後,如果以健身、減肥為主要目的,可以著眼於增加蹲牆的次數,每次蹲牆的次數從50增加到100、200甚至更多。以中等速度來蹲牆,蹲200次一般在20分鐘左右。如果以練功為主要目的,可以著眼於加大蹲牆的難度,這裡說的難度主要是指縮小兩腳之間的距離和腳尖與牆壁的距離,當脫掉鞋子光腳蹲牆時能做到兩腳併攏、腳尖抵住牆壁,通常會感到腰部比較鬆動,腹內氣機盎然,身體的整體性加強。6.結束練習。蹲牆完畢以後,兩手重疊在小腹上,按左—下—右—上的方向緩緩轉動20下,然後安靜片刻,再睜開眼睛,走動放鬆,結束練習。蹲牆雖然動作簡單,但初學者要想取得好的健身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蹲牆的時候要集中精神,要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上來,不要一邊蹲牆一邊思考別的問題。第二,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要一下子蹲得太快、太多、太難,練習以後不應該感到精疲力乏,而是精力充實,留有餘興。第三,初練蹲牆不要管呼吸也不需要意守,只要自自然然呼吸,認認真真做動作就行。第四,蹲牆不要仰頭或把頭側向一邊,蹲牆練習的全過程都要保持頭部中正,略收下頦,寧可拉開距離降低難度,也不要動作變形。第五,要注意蹲牆過程中的放鬆。上起的時候要注意頭頂百會穴上領,由頭部帶動上起,避免下肢或膝蓋的拙力。站直的一剎那注意下肢的放鬆,站直以後停留片刻再下蹲,有一個鬆緊轉換的空隙。第六,注意蹲牆前後衣服的增減。不要一下子脫掉衣服去蹲牆,應該蹲到身體發熱以後再逐件脫去衣服。蹲牆結束後馬上用干毛巾擦去身上的汗跡,迅速穿上衣服保暖,放鬆休息半小時以後再去洗澡。第一部分:面壁蹲牆功智能氣功博採眾長,功法中藏有眾多的練功訣竅。蹲牆功就是諸多小訣竅、小功法中最為重要的一種,是一種全身鍛煉的便捷方法。據聞,師傅要練此功時,總是借故把身邊的徒弟支走,自己偷偷練,由此可見蹲牆功受到練家的何等珍視。因此,想進行氣動健身及想長功夫的功友,對蹲牆功切莫等閑視之。蹲牆功的功用。本功的功法原理即通過任督二脈的修鍊達到丹田氣足圓活,尤其是對頸、胸、腰、骶、脊椎的伸拉、壓縮,可牽扯到常常運動不到的肌肉、韌帶、神經,從被動運動到主動運動,日久自然感應異常靈敏,而使肌肉、骨骼達到堅韌有彈性。就傳統而言,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鬆、靈活、氣血流通,一方面可增強腎的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隙」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活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於足,主宰於腰,行於四肢」的說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鬆,弊病甚多。其一,影響丹田蓄氣,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輕則背部酸痛、板直、頭暈,眉間悶脹、腹滿、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甚至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男性可出現遺精、白濁,甚至癃淋;女性則白帶增多,月經不調,小便頻數等。其三,練動動者(尤其往複轉身頻繁者),易使陰陽升降失衡,浮陽上騰於面,多呈滿面紅光而欠涵蓄,甚至於中風(即半身不遂)。那麼怎麼來松腰呢?而蹲牆功是全身的運動,能調理周身氣機,所以對治療全身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的效果。練此功,還能儘快排除各種練功反應、糾治因練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種種不適。譬如,改變自己意識里的好多不良東西。一個人意識亂了之後,外面的東西很容易影響自己,本來很簡單的東西現在也變的很難了,不是以前那種自由自在的了,自己總想改變可總做不到,所以非要通過這種艱苦的鍛煉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外人能理解的。蹲牆功的動作要領。基本要領是:面壁而立,兩腳併攏,重心落在前腳掌上,兩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內,周身中正,腳尖頂著牆根,會陰上提,兩肩前扣,含胸收腹;全身放鬆,安靜片刻,讓思緒平和。然後腰向後放鬆,身體緩緩下蹲,下蹲時頭不可後仰、不可傾斜,要放鬆地下蹲,腰後突下蹲。可守下丹田,肩部放鬆前扣(向牆的方向前扣);尾閭前扣,命門後突。注意後背脊柱要一節節卷著柱逐節放鬆往下蹲,象貓兒一樣,弓著後背下蹲,膝蓋盡量不要超出腳尖等要求,同時注意全身放鬆,把注意力放在腰背部及尾閭部;徹底蹲下後尾閭可用力前扣一下,然後再緩緩上起;上起時,注意用百會上領,百會處好像有一根細線向上輕輕拽著脊柱逐節升起、抻動、拉直,如此為一次。練功時只要使精神專一於形體動作,使之合度即可,無其他特殊意念活動。初學者可以先在腳後跟墊本厚書,這樣可降低蹲牆的難度。可以每天把書撕掉幾頁,漸至撕完,蹲牆就慢慢合度了。蹲牆的三個階段。將蹲牆功作為一個獨立的小功法來鍛煉,根據其功夫層次由易到難,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一、初始階段。剛開始,有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兩腳的姿勢和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牆,離多遠以盡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為度。如年紀大或行動不方便的同志,可以兩腳尖高開牆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抱住樹、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一開始,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鍵是要堅持。年輕的身體健康的同志,則應盡量按標準的姿勢蹲。剛開始時可能比較困難,沒等蹲下去,就會往後倒,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精神高度集中專一,並加意念「一定成功」。每次下蹲30個為一組,每天蹲一組以上,多多益善(現在有的同志一次或一天能蹲數百,甚至上千、上萬個,收益頗大)。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隨著周身各部氣的充足,尤其是脊柱、腰部鬆動程度的提高,就能順利下蹲、上起了。此時就應轉入第二階段的練習。二、熟練階段。此階段在兩腳併攏,腳尖抵牆能完成蹲牆動作的基礎上,應注意「形松意充」,體會周身氣機的升降開合,同時增加蹲牆的次數和時間。三、提高階段。按標準姿勢能輕鬆自如地完成整個動作後,就不應再盲目追求數量(即蹲牆的次數),而應加大難度,提高質量。加大難度的方法如下:(一)赤腳蹲牆。赤腳,腳尖抵牆下蹲,同穿鞋蹲牆的感覺大不一樣。大大加強了對脊柱的抻拉作用。(二)撐臂蹲牆。這在難度、力度上又加了碼。蹲牆時,兩臂保持左右手舉成一字形,立丁字掌。進一步還可以配合手指的分合。上起時,大、小指分,二、四指分;下蹲時,二、四指合,大、小指合。注意不要使手碰牆壁。練此式更有利於通透上肢。(三)背手蹲牆。①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外,置於腰部命門。經過撐臂蹲牆,起落時身體平穩,不會後仰,就可以採取這種辦法。②兩臂置於背後時,兩小臂重疊,兩手互握對側肘關節。這樣做在蹲牆時還能起到很好的松肩作用。(四)拳抵鼻尖蹲牆。蹲牆時,可用一手握拳,橫置於鼻前,用拳眼對準鼻尖。熟練後,可加至兩拳相接,置鼻尖與牆壁之間,下蹲上起。此動作難度較大,但只要持之以恆,刻苦練習,久之自然合度。(五)蹲牆耗功。當蹲至大腿與地面平行時,定住姿勢不動,當作站庄來練,堅持的時間越長越好。若此時能在鼻尖前放置兩拳,剛效果會更好。(以上內容編自《面壁蹲牆功》一文,原文刊登在1998年的《智能氣功科學》雜誌,該文是根據龐明老師講課內容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注意事項注意:①自始至終,動作與呼吸必須協調一致,即氣吸至盡時下蹲到底,起立站直時氣呼完,意念守在下丹田處。②自始至終鼻、膝、腳尖不能離開牆壁,尤其是頭部絕對不能向左右偏斜(即眼不能左右看),否則使脊柱偏斜,影響功效。③呼吸在胸部不憋悶的前提下,越慢越好。蹲牆首先從身形入手,對照書本細扣全身各部。然後在身形正確的基礎上,逐漸加大練功強度,蹲牆前要組場,帶著混元氣蹲,意念導引形體放鬆。當然,蹲牆使形體很緊張,站庄是要放鬆的,從表面上看,二者之間有矛盾,怎麼協調還要靠自己。其實,站庄與蹲牆並不矛盾,目的都在於松腰,腰一松形氣就整了,神統帥形氣的功能也就強了。這兩種功都是智能氣功的基礎功。智能氣功特彆強調意識的作用,主動運用意識,強化形氣功能。這兩種功作為初練者來講,可先練站庄,把內氣練足了,再練蹲牆就不累了。蹲牆重點在於周身中正,含胸收腹,上起時不要單純的腿部用力,否則容易引起兩腿肌肉緊張。站庄時兩腿松不下來就會累。蹲牆之重點是以百會帶動,上起意注天上之虛空,下蹲意想地下之虛空,同時要善於運用「化」的意識,把全身的僵勁化開,尤其是脊柱、脊柱兩側的神經、血管。平時我們不注意放鬆,多年來造成僵勁充斥,要松腰就要把這些僵勁去掉。有些1,2歲的小孩子作蹲牆就很容易,大人就不行,關鍵就在僵勁去沒去掉,去不掉僵勁就達不到柔若無骨。所以在蹲牆的時候,可以想自己的骨頭沒有了,全身柔軟放鬆、氣充斥在全身各處,這樣蹲牆才輕鬆一點,不然蹲牆的時候臉紅脖子粗,就沒有練功的味道了,如此讓氣似乎慢慢的滲透到緊張的組織里,逐漸的緊張和疼痛消失了,將拙力、彆扭、緊張、疼痛等轉變為氣騰、自然、輕閑、舒適,這樣才能繼續安靜的蹲下去。以次通過蹲牆引動氣機升降,用心體悟,微妙自在其中,總之要在松靜上下功夫,主動將意念鎖定在運動過程中,將意念和意念的作用統一起來。通過運動,使體內氣機自然旺盛起來,並按照氣的自然軌道運行,使身體各部分的通透程度逐漸提高而不容易出現偏差。應該說,人的身體總要有通透不徹底的現象,在體內氣機旺盛到一定程度,就容易體察到這種不通暢的部分,特別是意念分布的不均勻更加劇了這種氣機衝擊的強度而感覺疼痛,形成了惡性循環。所以蹲牆的動作和打氣有點象,氣太足了,身體還消化不了時,就先慢一點打氣,等氣均勻了,再打一下,逐步通過運動主動打氣,用運動產生的高壓通暢身體(本質上還是通過運動調動了意識力)。不過,身體的素質提高需要一個過程,不能過激。如果想一下子蹲很多也不是什麼難事,比數量沒有意義,想體會出松的感覺也比較容易。關鍵是要堅持,不要一暴十寒。一次蹲1000個容易,每天蹲1000個,就需要很大的韌力了。這裡給各位一個訣竅,可以幫助大家在數量上和感覺上有個突飛猛進,但對於工夫有什麼好處。竅門很簡單:先實驗一下你一刻不停地蹲(閉眼、姿勢正確、呼吸勻細長、速率約為1個/3秒),看你最多能蹲幾個,一般約為30個;正式開始,每蹲30個,停下來,雙手敷於肚臍,靜養30秒(2-3個呼吸長),再開始蹲30個,再靜養,不斷循環;靜養時注意意守丹田,每次靜養後再蹲時,體會腰部都比前一次要有所鬆動。每停一次,都會愈加鬆動(腰部),感覺是愈加輕鬆,很多人就會興趣昂然,愈蹲愈高興,一致可以達到數百個。警告:不可一下就達到很大的數字,最好以比較小的數字為基數,逐漸增加。一般日常生活比較繁雜,在時間很少的情況下,量力而行,可以見縫插針,隨處練習,每次花個3-5分鐘,蹲幾十個,效果也不錯,最重要的就是蹲完後靜養收氣。(以上內容編摘自智能論壇的蹲牆練習貼子)第三部分:心得體會一、蹲牆的關鍵環節組場蹲牆--事半功倍的練法首先應明了蹲牆的主要功用是:松腰、松胯、垂尾間,調整氣機使之平衡,練周身的整體性。組場時先要調整身形:腳尖抵牆,全身放鬆,肌肉和肌健松馳不綳勁,重點體會脊柱和腰部的放鬆;用百會把身體領起來,似乎整個人晃晃悠悠吊在半空中,腿和腳好像感覺不到身體的重量。然後意想身體周圍及體內都是藍藍的虛空,體內外是一個整體。調整身形要和調神結合在一起,從而使精神處於集中、安詳、端莊、穩重的狀態。調神時意念一定要放到天地之間。要進入悠悠自在、恍恍惚惚的意境,這樣身體容易放鬆、內外氣能很好地融通。蹲牆之前認真組場,這樣練起來就比較輕鬆,不累,很容易進入氣功態。正確的身形引導氣機正常運行蹲牆頭要正,要有百會懸領的意念,下頦回收。兩耳根、大椎也要有向上領的意念;這樣做既可減輕腿部的力量,又可避免鼻子與牆的摩擦。尾閭要下垂,像有個東西墜著。上起,意念多在上面,但還要照顧到尾閭,稍加前扣的意念,同時還要提會陰,這樣命門就自然地向後放鬆了;下落,意念多放在尾間,要注意由尾閭拉著整個脊柱下蹲,不要用腰壓下去,腰部盡量向後放鬆。但頭部、耳根、大推還要有上領的意念。這樣上拉下墜,姿勢就基本正確了,不會有身體向左或向右偏的錯誤動作了。開始練蹲牆,感覺氣在背部升不上去,有疼脹感。只要把下頦收住了,注意下頦回收,經過幾天的練習,氣就通了過去,不適感就會消失。蹲牆初期,有的人未注意大椎上拔,氣沒能很好地上升滋養大腦,故神較疲乏,上課愛打瞌睡。後期,調整了姿勢與意念,頭部氣明顯充足,上課就不會打瞌睡了。蹲牆,切忌只求數量忽視質量,下蹲時如果尾閭扣得不夠,重心掌握不穩,至使脊柱左右擺動,時間長了會造成體內氣機不平衡。此外,兩腿必須均勻用力,這樣才能使體內氣機平衡。要使兩腿均勻用力,首先兩腳內側併攏所成的直線必須與牆垂直;然後,在蹲牆過程中,注意用百會領著,始終保持身體的中正,既不往左偏,也不往右偏。如果感覺到身體偏向某一邊了,可以用領百會來調整。兩腳掌要平鋪於地,使整個腳掌能均勻受力。剛開始蹲牆時,也許重心會落在腳後跟,且偏於腳外側或腳內側;這樣蹲的時間長了,往往感到受力的部位發麻、發木。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在受力輕的部位加重意念。這樣,不受力的部位就逐漸受力了,原來受力過重的部位也不發麻發木了。姿勢的正確與否,哪怕只有細微的不同對功效的影響也會相當大。每次蹲牆,只要認真地做到了尾間下垂,百會上領,大椎上拔,馬上就能明顯感到整個脊柱的牽拉。尾閭下垂主要牽動腰椎,大椎上拔則是牽動胸推,只有按要求做,才能對整個脊柱起作用,進而影響全身氣機的變化。還有些人未注意兩膝併攏,從而下蹲相對輕鬆;但是加以重視後,難度雖然較以前加大了一些,但一定會感覺骶髂關節被牽動了。練功時,手的位置對強度與功效也有很大影響。當手與牆或腿接觸時,難度頓減,脫離接觸後,腰肌所受的力隨即增強。至於手臂背後或撐臂,腰、腿所需的力氣則更大。運用意識是關鍵要練好蹲牆功,首先要從思想上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剛開始,大多是被動地蹲牆,只想如何把腰鬆開,意念過多集中在腰部,忽略了全身的整體協調性,意念貫注不進形體裡面,蹲得滿身是汗,兩腿酸疼,但收效不大。這樣練,蹲至大腿平時易後坐(後倒坐到地上);若蹲下不倒,起時也易後仰坐倒。當注意了百會、尾閭和腰部三個部位的配合後,這種情形得到了改變。腰部不但得到了相應的放鬆,同時氣在身中也能上下貫通。漸漸地,就能夠開始調整練功意識了,開始注重「神形並重 」第一步「神念形」的鍛煉。首先就用意念使自己和氣場緊密合在一起,腦子裡一發「蹲」的命令,就往下蹲,一發「起」的命令就往上起,指令非常明確。然後意念集中到整個脊柱上,隨著蹲牆動作的一起一落,每個脊柱也隨之一開一合,再後來,把意念集中到腰椎那兒,內視著腰椎的一開一合,以加強松腰的效果。這樣主動運用意識後,蹲牆不再覺得累了,一起一落輕飄飄的,每天都有新進步。在蹲牆有一定基礎後,可以意念集中在體內,下蹲時用神光看著脊柱往下落,耳朵聽著裡面的動靜,用形象思維想著腰椎被拉鬆開;起時看著聽著全身的氣機變化。隨著體察的深入,雜念也很少了,氣向體內滲透得也深了。這樣做,神和形就結合得緊密了,雜念不容易出來。「神念形」還有利於動作的準確、合度。在蹲牆時,如果跑神,身體就不容易保持合度;反之,意念如果能始終注意著自己的身體,就會控制身體不致變形。蹲牆的關鍵是使平時不易運動的腰部的肌肉、韌帶得到抻拉,使之氣血充足,從而達到松腰的目的。如果姿勢不正確,勢必延誤或阻礙松腰目的的實現。所以「神念形」在蹲牆中的運用,不但強化了神意的鍛煉,而且促進了形體和氣機的變化,加速了松腰過程。另外,在蹲牆過程中,應適當注意運用形象思維。下蹲時,要保持周身氣機的整體性,配合意念調整虛實,把意念放在大腳趾,這樣上起下蹲時易保持周身氣機的整體,意想身體內不利於氣機生髮的東西都通過腳心散到地下虛空;上起時想像虛空的靈陽之氣呼地一下貫通全身,滲透到每個細胞中,並加「把脊柱抻拉直」的意念。意念要照顧到腰椎及其韌帶、腰兩側肌肉,也可以貫注到背部整個脊柱、韌帶、肌肉,這樣可使腰部及背部放鬆得更好,取得最佳效果。按照上述要求蹲牆,體會著背部一點點地抻拉開,就感覺到氣在向里滲透,氣感越來越明顯,周身內外都被氣包裹著,越蹲越輕鬆,頭腦也越來越清明。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在蹲牆時,意識里不能有牆。要發揮意識的主觀能動性,進入面前無牆、四周都是空蕩蕩的狀態,這時,你也許會突兀地停一下,此時,很容易體會到一種虛無的境像--整個的身形和周圍的空間融為一體了……二、蹲牆的三個階段快蹲階段-----並非追求速度在剛開始練快蹲時,脊柱部位放鬆不下來,很緊張。為了儘快改變這種狀態,宜從兩方面加強:1、加大強度,數量增到400~500個/小時,鍛煉下肢的承受力;2、著重調整脊柱的放鬆,注意了百會上領、尾閭下垂,一起一蹲,調整脊柱的豎直,盡量改變用腰拱的毛病。約20天後,不適狀態就會消失;上起時,百會能夠主動上領。這之後,可以加快速度,加大難度,數量上升到700~800個/小時。練時,一開始快速,中間慢一些,調整一下,後面再快,這樣一個小時堅持下來,全身濕透。開始時大腿、小腿酸疼發木,結束後兩腿灌鉛一樣沉重。為了儘快過這一階段,蹲牆收功後要加強養氣。一般通過這一階段的強化練習,會使人的身心素質提高許多,丹田內氣明顯增強,腰椎部位靈活、放鬆了,腰部時常是溫熱的,整天精力充沛。或者以30個為一組,每蹲完一組養10秒鐘的氣,然後繼續蹲。隨著身體素質和熟練程度的不斷提高,蹲牆的速度由500個/小時到7O0個/小時,再升到950個/小時。快速蹲牆能磨鍊意志力。當連續快蹲400個左右時,就會感到兩大腿根部又酸又脹,腰部有疼痛感,小腿發抖,有點站不穩的感覺。這時就不想再蹲了,但是要馬上意識到,磨鍊自己意志力的時候到了。於是,就把速度放慢一點,用增加養氣的次數來咬牙堅持。酸痛的感覺是很難忍受的,當蹲到八九百個時感到體力不支,全身大汗淋漓,又不想蹲了,就採取「再蹲一個」的辦法往下拼,堅持完一個,再堅持一個,就是不停下來。不停頓地蹲下去使整個身體都在跟著呼吸,內氣也就隨之充足起來了;繼續蹲下去,感覺脊柱里的氣也充斥起來了,全身非常地輕鬆、舒適,體會到了蹲牆的奧妙。蹲著蹲著,感到胸腔里的氣打開了,腰腹部的氣也打開了,兩肋里的氣在自然做開合,呼吸非常通暢,隨著呼吸感到腳心、手心、百會也在呼吸。總之通過這種蹲法會讓一個人意志力大大增強,並增強體質,感覺全身變得更加強健有力了,全身氣機整合度提高了。每次蹲完後,會覺得全身通透,身體輕飄飄的,好像沒有了,又好像是在水中游泳一樣,特舒服。運用快速的練法,頭腦裡面來不及考慮其它的信息,能量充分地應用內化到自身形、氣裡面,同時能體會到時間、空間、大氣場及自我的混元整體性。快蹲不要忘了加意念。剛開始只追求數量和速度,倒是一點雜念也沒有,精神特別集中。有時候,蹲著蹲著突然產生一個念頭:加上意念試試。於是就在上起時想百會,下蹲時想下丹田,沒想到,這小小的一個閃念,使人上起時「唿」一股氣衝到頭頂,下蹲時又「唿」一股熱氣沉到丹田,舒服極了。此外,快速蹲牆結束時要注意多往體內收收氣,養氣的時間長一點為好。快蹲時,精神活動能自然地注入形體,使周身的氣機成為一個整體。蹲了一段時間後,會感到肚臍和命門的部位彷彿是個能夠收縮的氣團。下蹲時,它連著周身內外的氣向里收縮,這時好像整個形體都不存在了;上起時,氣團由里向外膨脹,整個身體輕飄飄、空蕩蕩的。這時,蹲牆的過程就是大開大合的過程。快速蹲牆不僅調整了整個身體的氣機,使氣血流暢;而且強身壯體效果特別明顯。重在體察-----慢蹲階段慢蹲階段要求蹲牆速度慢下來,細心體察體內氣機,特別是體會脊柱的逐節放鬆下落或伸直,繼而體會全身那種周身融融的氣機整合狀態。這一階力求做到把動作輕鬆自如地完成。慢蹲的階段,感覺體內外的混元氣隨著身體的上起下蹲而上升下降。這時如果感覺身體通透得不好,可用意念調上方虛空之氣下降至腳,調下方虛空之氣上升到頭頂,前後左右的氣橫穿身體,使體之氣與虛空之氣相混化,形成一種恍恍惚惚的狀態,使自己的精神逐步內收,這樣就會覺得蹲牆是一種內在的享受。慢速蹲牆,要注重體察體內的氣機變化。蹲的時候要意想周身都是濃濃的混元氣,自身在混元氣海中上下穿梭,接受混元氣的洗禮,同時給自己加全身通暢、生命力旺盛的良好信息。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全身的通透性加強了。功夫者克攻也-----增加難度階段增加蹲牆難度階段是在動作標準以後,為了提高質量而安排的。由於快、慢蹲階段基礎比較好,腰松得也不錯,所以赤腳蹲和拳抵界尖蹲就有了可能。兩手背到身後,十指交叉,掌心向後往下蹲難度較大。開始時蹲不到一半就向後仰、栽跟頭;但是不能灰心,也不用著急,而是保持內心愉悅。 ①要想順利蹲下去,必須先得領百會、垂尾閭,使腰很好地放鬆。②循序漸進。一開始不要把十指交叉得很緊,把十指尖輕輕接上就行,隨著功夫上長,再一點一點叉緊。腳尖也可以先離開牆一點,能夠輕鬆蹲下去後,再逐漸向牆根靠攏。③心中要有必勝的信念,要想著一定能夠順利蹲下去,不要有「太難了,要倒了」的念頭。當蹲到半截,大腿用上了勁,鼻尖貼在了牆上,非常彆扭時,似乎找不著重心要倒了時,要加順利蹲下去,一定成功的意念。撐臂蹲牆,不僅可增強腿部力量,松腰以調節氣機,為練其它功法打基礎;還可以通透上肢,提高整體性。蹲到大腿水平,與小腿成90度,停留定勢幾分鐘。這時形體要放鬆,不能緊張,不能使濁力;但也不能鬆鬆垮垮的,否則身體重心就會不穩定,氣機也不整,腿容易打哆嗦。這時應該加強百會懸領的意念,身體松而不懈,做到這點,就必須用意念充斥,這也正是練自己意識靈明度的時候。平耗前,往往先勻速蹲上一百個把全身活動開了。然後再蹲成大、小腿成90度,一會兒就感到腿酸痛難忍,這時咬牙堅持,用意念體察酸痛的地方,酸痛感就會減輕,堅持的時間就會相應地延長。當實在堅持不住而蹲下去的一剎那,意念一下子隨著進入酸痛部位,身體突然感到「呼」地動了一下,這時腦子裡一點雜念都沒有了。再蹲牆感到非常輕鬆。蹲一半耗著,注意隨呼吸體會丹田、脊柱、頭內的變化,雜念少了,精神能專一於形體中了。這時千萬要注意放鬆脊柱的各椎骨,使氣向脊椎里滲。在加大強度蹲牆時,也會出現過腿酸不想再蹲的情況。在延長時間蹲牆的過程中,可能蹲得腿特別酸,腰部兩胯也發木了,蹲下去後,就不想再起了,如果一咬牙,百會一領,會陰一提的瞬間,身體當中也許有一股螺旋的力將自己帶了起來。長功的喜悅會使你忘記勞累。三、蹲牆的長功途徑蹲牆要練養結合、循序漸進蹲牆要注意練養結合。許多人剛開始蹲牆時,一心追求腳尖抵牆根,也不管別的,每次蹲完總是頸疼,胸憋,全身綳得很緊,進步不大。可以每隔一會兒就捧氣貫頂,這就是練養結合。光練不養容易導致蹲久了就累,且精神不易集中,雜念紛紜。邊蹲邊養--下蹲,兩臂放鬆,伸到地下虛空;上起,兩手捧氣上升兩臂微曲,意念送入下丹田。這樣蹲即快又不累,時間久了,丹田裡邊熱乎乎的,非常舒服。開始腳尖抵牆蹲不下去,若單是按較低的標準(腳尖離開牆)去練,以求自然過渡,需時較長。可行的作法是:可先蹲幾十個,然後逐步加難度,把腳往牆根靠。蹲不下去時,停一會兒,然後扣尾閭,往後放鬆腰,就能往下蹲一點了。在這樣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①不要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要逐漸增加難度,否則難以達到應有的進步速度。②不要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難度加大的過程,也是自己身體變化的過程,這個逐漸加大的難度是最適合自己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心情急,則不易安心,不利持之以恆地鍛煉。蹲牆功與智能切其他功法相互促進蹲牆、三心並站庄、捧氣貫項法三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蹲牆能增強練捧氣貫頂法的整體性,捧氣貫項法的整體性又能使三心並站庄更好地進入整體狀態。而蹲牆和三心並站庄,其主要目的都是松腰,兩者更是密不可分。蹲牆取得好的效果後,再站在就會明顯感到腰向後放鬆了(跟自己以前相比),大腿根部也空鬆了許多。在蹲牆之前,先做幾個俯身拱腰,活動一下筋骨,蹲牆時腰就不會緊;收功時,再做幾個俯身拱腰,一天都會覺得輕鬆靈活,精神舒暢。蹲完牆以後,周身通暢,再做轉腰涮胯時,覺得尾閭內有一根氣棒,帶動腰胯完成動作,意念一動,氣與形體自動。蹲牆貴有恆每天堅持蹲牆500個,身體里的氣機因此而有序化。蹲牆最大的收穫是:平凡的蹲牆磨鍊了一個人的意志力。在蹲牆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心煩不想蹲的現象,很想收功;這時,一定要堅持蹲,蹲到最心煩、最不想蹲的時候,會突然一下感到心煩、不想蹲的念頭消失了,在這一剎那全身由上到下、由里到外舒服極了。(以上內容編摘自《蹲牆有奧秘》一文,原文刊登在1998年的《智能氣功科學》雜誌,該文的副標題為:「中心」師資班97級學員蹲牆體會集粹)第四部分:蹲牆口訣一二三四五,蹲牆不怕苦;頭頂想藍天,下蹲氣入骨。面壁蹲牆功法妙,能松四肢能松腰;首先組場開關竅,兩眉外展面帶笑。上提頂、尾不翹,命門後突襠要吊;預備活動先做好,事半功倍方有靠。開始練功把腰松,意注脊柱上下通;六種韌帶神光照,八個竅點意念中。整個脊柱象氣道,通天徹地至虛空;向下蹲,尾閭抻,百會上提莫放鬆。往上引,百會領,尾閭下坐根要生;上彈下落要收氣,命門始終往後弓。天天引,勤作功,神輕氣整樂融融。練完功,要收場,收收氣,養一養;兩腳輕輕離開牆,俯身躬腰松一松。轉腰涮胯晃一晃,抖翎心寧四末齊,混元靈通長大功。我現在詳細的講一下如何撞牆吧,和蕭宏慈的有些區別,但是我覺的更好些吧.1. 先撞背部的督脈,由上撞到下,大約10分鐘,每分鐘在25下左右.雙手自然前後擺動.及從大椎撞到命門.撞完一次後,接著在從上撞到下為第二次.2. 撞背部左側膏浣穴及左肩夾骨部位大約5分鐘.3.撞背部左側膀胱經約5分鐘4.撞背部右膏浣穴及右肩夾骨部位大約5分鐘.5.撞背部右側膀胱經約5分鐘6.撞牆時嘴巴要張開吐氣.,吸氣是自然,不要關注.7.撞牆時全身要放鬆,不要用力.8.總用時約10+5+5+5+5=30 分鐘9.道法自然,大道至簡10. 上乘功法,可除百疾,四季都可練.但最好在早晨太陽升起時.推薦閱讀:
※想通過青蛙趴把腿變直,但是一直都趴不下去,兩腿頂多呈100度角,現在跨部酸痛,該怎麼繼續呢?
※筋長一寸,壽長十年!必練「拉筋術」
※治療婦科病――-從拉筋開始
※【運動養生】這樣的「拉筋術」,幫你撥慢身體衰老的時鐘!
TAG:拉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