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書法知識《二》

書法知識《二》2.先秦書法—金文概論:除甲骨文外,在殷代的一種重要文字是金文。它的名稱也是由書刻的原料而來。  關於金文的起源,傳統的說法是: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1987年公布的新說法則是:一向被認為出現於甲骨文之後的金文,實際上早在甲骨文之前就已存在。  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的鐘或鼎上的一種文字。鍾多是樂器,鼎多為禮器。例如九鼎則為傳國重器,王都所億即鼎之所在,故稱定都為「定鼎」。鑄刻上面的文字,多為記事或表彰功德的內容。這種銘文,有的是凹下的陰文,有的是凸出的陽文。前者稱為「款」,是「刻」的意思;後者稱為「識」,是「記」的意思。所以金文也可統稱為「鐘鼎款識」。以後書法「款識」或「款式」的名稱即由此演化而來。  周繼殷,統治天下達800年之久,所以金文的形體是隨著時代而有所發展的。  殷代的金文和甲骨文相似,因是金屬鑄成的字,所以筆畫較甲骨文祖圓,形體也略較方正,行款一般是自上而下,自右而左:

  周初主文,從筆畫到結字,都與殷商甲骨文,金文接近。  例如,從有代表性的西周時的《大盂鼎》銘文(西周初期青鐧器,高約1米,重153.5公斤,銘文19行,291字,記載周康王策命其臣盂,以及對盂的賞賜)可看出這時期金文的特點,即筆畫往往首尾尖細,中腹肥重;字形大小、斜正不一,多具變化,風格尚似甲骨文。  西周自昭王以後,金文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出現了各個王政時期的代表作品。現以西周恭王(也有寫成共王的)時期(公元前946一前935年)《牆盤》銘文為例,可看出西周中期金文特點。盤,是盛行於商周時期的一種青銅器盥洗用具,上面多鑄有銘丈。《牆盤》銘文,1977年春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境內。銘分兩段,前段稱頌西周六世先王及時王的業績,後段列史牆家史,銘為史牆手筆。  這種銘文已具有下列特點:(1)筆畫圓勻,起筆、收筆、轉筆多為圓筆。這為以後篆書用筆打下了基礎。(2)字的結構比周初金文更加緊密、平穩。字形也比較有規律性,也為以後的文字統一奠定了基礎。(3)章法上也比較講究字距行列。有的嚴整規矩,有的顯得疏朗開闊。  金文,在筆法、結字、章法上都為書法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發展:最早的甲骨文隨著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為周代書體的主流,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據考察,商代銅器上便刻有近似圖畫之金文;其後繼續演進,至商末之金文亦與甲骨文一致。此種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緒延至秦漢。但商代器物和銘文皆少,秦漢以已至末流,所以應算周代為主流。  據統計,金文約有三千零五字,其中可知有一千八百零四字,較甲骨文略多。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保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  金文之全盛時期為周,周以平王東遷分為西周及東周──西周趨於端整雄渾,造成金文之黃金時代;東周因列國割據而形成地域特色──所以分別介紹之。  西周:  西周承殷末書風,直到成王時方產生獨特的風格,書體雄渾典麗而壯觀;在昭穆之後,則變為嚴謹端正。  學術文化之發展多少會受到社會及政治等因素的影響。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於天下統一,社會安定,加上周公制禮作樂,堪稱太平盛世,故書法家得以表現雄渾典麗之風格,內容亦有逐漸加長之勢,如大盂鼎即為此期最典型之傑作也。

  而至昭穆之後,書風漸變,筆畫由粗細相參而趨於均勻劃一;收筆與起筆亦由方圓不一,而變成圓筆;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書風極為嚴謹端正。端整典雅之頌鼎、典雅整贍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風之毛公鼎等,皆為此期之代表。  東周:  自平王東遷,周王室衰微,演變成列國紛爭之局面,由於諸侯自製銅器,書法因受其影響,呈現濃厚的地域色彩。列國銅器可概略分為東土、西土、南土、北土及中土五大系統;因北土、中土出土器物及銘文俱少,所以以東土、西土及南土為代表。  東土系──勁直峭拔  包括齊、魯、邾、莒、札、薛、滕諸國,以齊國為盛。其共同點為書體高長,筆劃變為直線,與西周之曲線筆劃異趣。齊陳曼簠之嚴整勁峭堪稱東土系之傑作。  西土系──古樸雄渾。  西土系包括秦、晉、虞、虢諸國,以秦最盛,其書體近似小篆,有古樸雄渾之風。  秦並六國,書法亦融合各地之風,遂產生較完美之書法,為秦代小篆奠定良基。南土系──柔美渾圓  南土系包括楚、吳、越、徐等國,而以楚最盛,書法柔美渾圓。值得注意的是徐國之器『王孫遺者鍾』書風與齊器較近,章法縱橫整齊,端整之中又有流麗之風;可知列國之書仍相互影響,東土、西土之分,也非絕對界限,交流亦不可能循後人所定之界進行。  秦代金文漸至末流,所存石刻書跡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一法度、衡石、丈石之業,皆刻或鑄於銅鐵之上,以頒行天下。其以曲線為主,間架平穩,整齊中寓變化,氣勢奔放,堪稱小篆之傑作,也為後代習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之完整資料。 3.先秦書法——石鼓 概論:繼金文的一種重要字體則是「籀文」。一般認為「籀文」也就是狹義所指的「大篆」。漢朝許慎《說文解字·敘》中說:「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  此即是以籀為人名,因人而名書體的說法,其它尚有不同說法。但是這種文字已無跡可考了,現在可以看到這種文字體系的,就是「石鼓文」。  石鼓文即是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刻石文字。石鼓共十個,每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是歌詠秦國君遊獵情況的,故也稱「獵碣」。近代考證,認為它是戰國時期的秦物。石在唐初被發現,後經歷代輾

轉,原有700多字,現已僅存200多字,其中一石文字全無。  《石鼓文》字勢雄強渾厚,朴茂自然。用筆勻圓挺拔:結體已趨方正;章法行列均衡、疏朗。它是秦系文字繼承西周書法特點的劃時代的優秀作品。歷代書家、名人讚譽和臨摹者甚多。蘇軾在他的《石鼓歌》中說:「上迫軒(軒轅黃帝)頜(倉頡)相唯諾,下揖冰(李陽冰)斯(李斯)同筘鞧」。意思就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倉頡對它也得表示稱讚、尊敬。歷史上的篆書名家,秦朝的李斯,唐朝的李陽冰,就是從石鼓文中培育出來的小學生。  後來的小篆,即是由這種文字脫化而來。  發展:三代傳世之刻石,以石鼓文最著。據說其文詞有詩經之遺風,書體則如「鐵索金繩,龍騰鼎躍」,當奉為石刻之祖,誠為至言。  石鼓之數凡十,高約三尺,直徑二尺余,本是「碣」,唐人不識,看它長的像圓鼓,便給它起了這樣一個名字。文字則刻於四周,內容多記狩獵之事,故又稱「獵碣」,但書體尚古,極為難解,歷經學者考訂之後大體可讀,體裁為四言詩,而修辭、用韻、詩風俱與詩經相近,應當是詩經時代的作品,旦大抵為東周秦國之書,大篆之代表作。  考石鼓文之書體,與東周西土系極為酷似,但較西周金文整練,且筆劃都是曲線,字型或長或方,隨字而異,間架勻整,布白寬舒,有疏朗之趣,行款整齊,縱橫成列,字體大小如一,益顯端整渾厚之風。  歐陽修又稱「其字古而有法」,並不難明白石鼓文的美麗。 
推薦閱讀:

鍾天鐸書法作品欣賞
我的Copperplate ES練習timeline
書法 —— 筆是骨,墨是肉,水是血
從邙山到八寶山

TAG:知識 | 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