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首
杜牧《遣懷》古詩原文賞析及翻譯註釋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詩文解釋】 我漂泊江湖之上,過著困頓失意的生活,為消除內心的鬱悶,行裝中總是少不了酒。而平日里交往的又都是腰細體輕的歌妓。十年揚州的生活,真如一場大夢,而夢醒之後,才覺察到自己所得到的是青樓妓館中傳遍的薄情郎的名聲。【詞語解釋】落魄:流落不偶。楚腰:楚靈王好細腰。青樓:此指妓家。薄倖:輕薄,用情不專。
翻譯飄泊江湖生活潦倒,常常載酒而行。放浪形骸沉溺美色,欣賞細腰輕盈。十年揚州不堪回首,竟是一場春夢;留連青樓,只落得個薄情郎的聲名。
賞析這是作者回憶昔日的放蕩生涯,悔恨沉淪的
【詩文賞析】 唐文宗大和七年(公元八三三年)四月,杜牧在揚州淮南節度使牛僧孺手下任職。杜牧才華橫溢,但生活小節上不拘小節,於是牛派了三十名兵士每天晚上暗中保護杜牧,對此杜牧一無所知。大和九年,杜牧被提升到京都長安任監察御史,在送別宴上杜牧得知牛一直掌握他的行蹤,暗中進行保護,於是感動得流下了熱淚。到京都後,杜牧牢記牛的囑咐,沒有過象揚州那樣醉生夢死的生活。為此寫下了這首詩《遣懷》。 曾經的繁華如過眼煙雲,揚州十年恍若南柯一夢。想當年,落魄江湖之時,秦樓楚館,放浪情懷。如今醒悟,回思往事,捫心自問:得否?失否?這首詩,是杜牧追憶在揚州當幕僚時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 詩的前兩句是昔日揚州生活的回憶:潦倒江湖,以酒為伴;秦樓楚館,美女嬌娃,過著放浪形骸的浪漫生活。「楚腰纖細掌中輕」,運用了兩個典故。楚腰,指美人的細腰。「楚靈王好細腰,而國中多餓人」(《韓非子·二柄》)。掌中輕,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見《飛燕外傳》)。從字面看,兩個典故,都是誇讚揚州妓女之美,但仔細玩味「落魄」兩字,可以看出,詩人很不滿於自己沉淪下僚、寄人籬下的境遇,因而他對昔日放蕩生涯的追憶,並沒有一種愜意的感覺。為什麼這樣說呢?請看下面:「十年一覺揚州夢」,這是發自詩人內心的慨嘆,好象很突兀,實則和上面二句詩意是連貫的。「十年」和「一覺」在一句中相對,給人以「很久」與「極快」的鮮明對比感,愈加顯示出詩人感慨情緒之深。而這感慨又完全歸結在「揚州夢」的「夢」字上:往日的放浪形骸,沉湎酒色;表面上的繁華熱鬧,骨子裡的煩悶抑鬱,是痛苦的回憶,又有醒悟後的感傷……這就是詩人所「遣」之「懷」。忽忽十年過去,那揚州往事不過是一場大夢而已。「贏得青樓薄倖名」—最後竟連自己曾經迷戀的青樓也責怪自己薄情負心!「贏得」二字,調侃之中含有辛酸、自嘲和悔恨的感情。這是進一步對「揚州夢」的否定,可是寫得卻是那樣貌似輕鬆而又詼諧,實際上詩人的精神是很抑鬱的。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能算短暫,自己又幹了些什麼,留下了什麼呢?這是帶著苦痛吐露出來的詩句,非再三吟哦,不能體會出詩人那種意在言外的情緒。 前人論絕句嘗謂:「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胡震亨《唐音癸簽》),杜牧這首絕句,可謂深得其中奧妙。這首七絕用追憶的方法入手,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三、四兩句固然是「遣懷」的本意,但首句「落魄江湖載酒行」卻是所遣之懷的原因,不可輕輕放過。前人評論此詩完全著眼於作者「繁華夢醒,懺悔艷游」,是不全面的。詩人的「揚州夢」生活,是與他政治上不得志有關。因此這首詩除懺悔之意外,大有前塵恍惚如夢,不堪回首之意。
悵詩杜牧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①芳時:花盛開的時節。喻青春年少。 傳說杜牧游湖州,識一民間女子年十餘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後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嘆其事,故作七絕《悵詩》。前一句是說自己尋春賞花去遲了,以至錯過了美好的時機;後一句是曲筆,本已懊喪至極,卻偏要自我安慰,表示對春暮花謝不用惆悵,也不用怨嗟。傳說是否可靠姑且不論,這兩句詩確是反映了惆悵滿懷、懊喪至極的情緒。委婉蘊藉,情真意摯,韻味悠長。 賞析:關於此詩,有一個傳說故事:杜牧游湖州,識一民間女子,年十餘歲。杜牧與其母相約過十年來娶,後十四年,杜牧始出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嘆其事,故作此詩。這個傳說不一定可靠,但此詩以嘆花來寄託男女之情,是大致可以肯定的。它表現的是詩人在浪漫生活不如意時的一種惆悵懊喪之情。全詩圍繞「嘆」字著筆。前兩句是自嘆自解,抒寫自己尋春賞花去遲了,以至於春盡花謝,錯失了美好的時機。首句的「春」猶下句的「芳」,指花。而開頭一個「自」字富有感情色彩,把詩人那種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心情充分表達出來了。第二句寫自解,表示對春暮花謝不用惆悵,也不必怨嗟。詩人明明在惆悵怨嗟,卻偏說「不須惆悵」,明明是痛惜懊喪已極,卻偏要自寬自慰,這在寫法上是騰挪跌宕,在語意上是翻進一層,越發顯出詩人惆悵失意之深,同時也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懊惱至極的情緒。後兩句寫自然界的風風雨雨使鮮花凋零,紅芳褪盡,綠葉成陰,結子滿枝,果實累累,春天已經過去了。似乎只是純客觀地寫花樹的自然變化,其實蘊含著詩人深深惋惜的感情。此詩主要用「比」的手法。通篇敘事賦物,即以比情抒懷,用自然界的花開花謝,綠樹成陰子滿枝,暗喻少女的妙齡已過,結婚生子。但這種比喻不是直露、生硬的,而是若即若離,婉曲含蓄的,即使不知道與此詩有關的故事,只把它當作別無寄託的詠物詩,也是出色的。隱喻手法的成功運用,又使此詩顯得構思新穎巧妙,語意深曲蘊藉,耐人尋味。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賞析 詩的頭兩句寫景。第一句攝取的是遠鏡頭,揚州一帶遠處青翠的山巒,隱隱約約,給人以迷離恍惚之感;江水東流悠長遙遠,給人以流動輕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像江南雖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黃,表現優美的江南風光。這兩句是從山川物候來寫揚州,為後兩句詢問韓綽別後的情況作墊襯。最後兩句的重點在於探問韓綽在清風明月之夜,是不是和歌伎們倚簫而唱,歌舞通宵。 青山隱隱水迢迢,(遠景描寫——詩人站在江邊,隱約遙見江對岸青山逶迤,隱於天際,江水如帶,迢迢不斷。)(「隱隱」和」迢迢」這兩對疊字,不但畫出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江南風貌, 而且隱約暗示著詩人與友人之間山遙水長的空間距離,那抑揚的聲調中彷彿還蕩漾著詩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盡江南草未凋。(詩人站在江北,遙想江南的秋景——此時時令已過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蕭條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卻還未凋落,還是青山綠水,風光依舊旖旎秀美。真是很懷念遠在熱鬧繁花之鄉的朋友啊。) 二十四橋明月夜,(江南佳景無數,但我記憶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揚州二十四橋上的明月夜色。)(徐凝《憶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裡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即吳家磚橋,因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簫於橋上而得名。但無論如何,明月照在揚州名勝二十四橋上,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深深的惆悵情思,引人遐想。這樣的月色、這樣的夜色多麼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處教吹簫?(「玉人」,既可藉以形容美麗潔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從寄贈詩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來,此處玉人當指韓綽。)(韓綽,我的老友,當此秋盡之時,你每夜在何處教美人吹簫取樂呢?)(詩人本是問候友人近況,卻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與韓綽調侃,問他這樣,不但韓綽風流倜儻的才貌依稀可見,兩人親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溫,而且調笑之中還微微流露了詩人對自己經歷和遭遇的感嘆。)(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彷彿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蕩在青山綠水之間。詩人以調侃的語氣問韓綽,實際上是對江南風光和對遊人歡聚的無限嚮往。)
推薦閱讀:
※改寫唐詩《贈汪倫》
※唐詩、宋詞、元曲10大巔峰之作
※爭論了一千多年的兩首唐詩
※智永楷書集字《五言唐詩》
※全唐詩補編·增訂(8冊)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