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字經》略解之佛教緣起篇
06-10
佛教《三字經》略解之佛教緣起篇 來源:佛音收集 前言 佛教起源於印度,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在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後,逐漸為中國社會所認識、接受,並最終與中國文化相融合,協調發展,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綜觀佛教在中國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傳入期(兩漢——東晉),二、獨立期(東晉——隋唐),三、融合期(隋唐——宋明)。就第三期佛教論,又可分兩個階段。前期的重心主要在思想學術方面,即所謂的雅文化層面上,如中國化佛教宗派的形成,即是其典型的表現。後期則主要是在民間世俗方面發展,即落在所謂的俗文化層面上,其表現如大量通俗的佛教普及、勸世類作品的問世。而這後一類工作,對佛教的發展來說,往往顯得更重要些,這當然是由宗教的性質所決定的。《佛教三字經》就是這種類型的文字。 《佛教三字經》,原是明蜀東忠州聚雲寺吹萬老人仿效儒家《三字經》的體例撰寫的一本佛教啟蒙讀物,當時敏修長老為此書作了注釋。清光緒年間,普陀山印光法師又將此書重新修訂,將原文改動了十分之三,注釋改動了十分之七,並作了序言,再由石埭楊文會(仁山)居士印行流通,定名為《佛教初學課本》。 據印光法師序言所述,《佛教三字經》的主要內容是「略敘如來降生成道,說法度生;列祖續佛慧命,隨機施教;及與古德自利利他嘉言懿行」等事迹和法理,世人通過誦習是文,可「知佛經之要義,明祖道之綱宗」,其最終的意義「是在後進之發心造修焉」。顯然,這是一本佛學入門書,主要內容是以韻文的形式,提挈佛法的主要精神,辨析佛學的基本義理,介紹佛教的主要宗教。因此,出版這樣的一本書,對於一般的讀者了解佛教文化確實可起到初學課本的作用。 按照本叢書的出版體例,我們除將原文中的專業名詞、用語加以注釋外,又在每節後增加一篇「講解」,目的能使全書的內容更加全面些。筆者對原文的段落也作了適當的調整,並劃分出《佛教緣起》、《中國佛教》和《佛法概論》三大章,每章節前加上篇名,從而使全書的脈絡顯得更清晰些,讀者在閱讀時也會感到比較方便。 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只是對佛教文化作純知識性的介紹,即便「講解」部分許多詳細的演述、闡發,也只是根據原文中所蘊涵的思想加以梳理、貫通,使之條理化,以方便讀者能更全面、準確地認識佛教而已。筆者認為,這樣也許會來得更客觀些。應該說,這是筆者在撰寫本書時所抱的態度,如確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當然也是筆者所希冀的。[NextPage] 一、佛教緣起 1、法界生起 無始終,無內外, 強立名,為法界。 [法界]:佛教把凡是意識思維所依止的對象皆稱為法界。通常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就事象上說,法是諸法,通括宇宙一切的存在;界為分界,即事物的類別。世間各種存在,因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態,故稱為法界。二、從理體上講,凡一切存在的本質即是法界。在大乘佛教中,法界與真如、實相、真際等成為同一概念,是存在的最高原理,被視為宇宙萬物和佛道的根本、依據。 法界性,即法身。 [性]:指事物的本質,本然之性。具有種子、本體和不變的含義。[法身]:即佛的真身,是佛教修行者所獲得的最高果體,因它是以正法為體,體現諸法之本質的存在,故名法身。 因不覺,號無明。 [覺]:全稱覺性,是佛教的最高智慧。指能覺察明了世間一切的真相和究竟,斷絕世間一切煩惱,脫離生死苦海而至成佛的智慧。[無明]:也叫妄心,意為愚痴、迷惑。就是不明世間存在的真相,迷戀於一切虛妄的假象。佛教以「無明」為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 空色現,情器分, [空色]:空,是存在的基本特性。佛教認為,一切存在都是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即因緣所合,沒有獨立的體性,所以叫空。色,是指一種有形體相狀的存在,與心念思維相對,相當於物質的概念。佛教認為,空與色只是個相對的概念,並非截然對立,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與色的分別乃是因眾生的「無明」而生起。 [情器]:情,全稱有情,眾生的通稱。因眾生有情見心識,故名。佛教把凡有眾生居住的地方通稱為有情世間。器,即器界,也叫器世間,與有情世間相對,指一切眾生所依住的國土。因國土世間容納眾生猶如器之盛物,故名。佛教認為,有情世間與器世間的形成,乃是因眾生的業力(語言和行為)所招致的結果。 三世間,從此生。 [三世間]:有兩種說法:一、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和五蘊世間。眾生世間是由各種生命的要素所構成的世間,也就是說是眾生的思想行為(業力)所感應相召的果報體。國土世間是一切眾生所依賴的生存活動所在。五蘊世間是構成生命的五種因素:色、受、想、行、識,其中色相當於物質現象,其他皆屬心理(精神)現象。五蘊世間即是物質世間和精神世界的總和。二、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有情世間即眾生世間,器世間即國土世間,正覺世間就是佛國世間。正覺,意為真實的智慧,也就是佛。 迷則凡,悟則聖。 [迷則凡]:迷,愚迷,迷惑。就是不明佛法的道理,不明人生的真相。凡,凡夫,也就是佛教常說的有情、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六類(六道)。[悟則聖]:悟,覺悟,明了佛教真理,通達世間一切的究竟。聖,指已經覺悟、超出生死輪迴的得道者,分佛、菩薩、緣覺、聲聞「四聖」。 真如體,須親證。 [真如]:真是真相、真實不虛;如是如此、如常不變。真如即是法界體性真實如此不面目,也就是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恆常如此、究竟不虛的真實存在。[證]:證果,證道。是專指佛教徒通過實踐修行獲得對佛教真理的悟解,把握住存在的究竟和人生的真相。 講解 宗教直接面對著人生,試圖用自己的方式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和困惑,所以對於存在的究竟也必然要予以關注。佛教本無意討論人生以外的問題,然在探究人生和存在的真相時,卻產生了有關宇宙的理論。其實,從佛教本身的角度出發,佛教的宇宙觀即是一種存在論。佛教認為,宇宙的存在既沒有起始,也沒有終點。說大,宇宙是無邊無際;說小,卻又可以顯現在一點微塵之中。佛教認為,存在的最高原理不能用有無、大小、內外等具有分別性的概念來界定,任何名詞都不能確切地指述存在的原有相狀和性質。但為了表述上的方便,仍可以給定一個名詞:法界。而這個「法界」,既不能看作是「有」,又不可視其為「無(空)」。若是「有」,卻是一法不立,緣起性空,無一事一名可指稱;若是「無(空)」,卻又涵攝一切,彰現萬法。佛教認為,法界的真性乃是同體一如,真妄平等的。而它對眾生言,可稱之為「法身」,也同樣是凡聖不二,無有判別,為各界眾生所固有。 從佛教的角度看,芸芸眾生由於未能體認法界的真性,迷於假象,不明究竟,隨境起念,無明心動,見空見色,說有論無,而有種種的分別、執著。佛教認為,眾生因無明生起各種惑見煩惱,造作諸業,故有生生死死的輪迴流轉,終日在茫茫的孽海中沉淪漂浮。至於通常所謂的凡夫與聖者,眾生與佛,乃至各種世間的分別對立,也無不由此而轉出。所以佛經上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此即法界無名。按照佛教的說法,凡夫不明此理,迷失自性,終日渾渾噩噩,追逐外,在生生死死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了無解脫之期。但是,這並不是說凡聖永隔,眾生永遠不能得到超脫,始終與佛無緣。佛教認為,心、佛、眾生本無差別,佛性人人具足,只是凡夫被客塵遮蔽,不能顯現。所謂迷者眾生,悟即是佛,聖凡的區別僅在這迷悟之間。世人若一旦泯滅一切差別之相,徹悟法界真性,了達自身本來面目,則即凡而轉聖,與佛無異了。不過,道在行而不在言——這是一切宗教都強調堅持的。佛教認為,究竟的理體,是超言絕慮的。如拘泥於名詞概念,以常人的分別思維,憑藉邏輯的方法去求索,則可謂南轅北轍,愈求愈遠了。佛教認為,學佛解脫需有一種真功夫,必須通過親身的實踐修行,以切實的體驗,才能感悟到道的究竟,證得自性佛的存在;才能轉假為真,脫俗成聖,得到究竟實在的享用。[NextPage] 2證道成佛 證者誰?釋迦尊, [釋迦尊]:即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釋迦是族名,意為能仁,指能施眾生以慈悲仁愛;牟尼意為寂默,即清靜自在,沒有任何的執著煩惱。釋迦牟尼也可譯為釋迦族的聖人。釋迦佛本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是公元前六—前五世紀古印度一個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凈飯王的太子。因為佛是個大徹大悟的得道者,所以為人天世間所共尊,而被稱為「世尊」。 大悲願,示誕生。 [悲願]:悲是一種同情、憐憫之心。即是見眾生的不幸而生起的救濟、拔除世間一切苦難之心。願是一種十分堅決、迫切地要求達到某一目標的心志。悲願乃是佛菩薩(追求佛道者)大慈悲心所發出的為濟渡眾生脫離苦海的誓願。[示誕生]:根據佛教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在此生(迦毗羅衛國王太子)之前已經悟道證果了。為了教化眾生,給世人樹立學佛的信心和了解求道解脫的途徑,以大悲願力,特從天國凈土——兜率內院降世人間,經過入胎、住胎、出生、成長,然後學藝、出家、修行、證果,向世人示演一個常人皆能見能行的學道成佛的全過程。 處王宮,求出離, [出離]:佛教術語,專指出離生死苦海。佛教認為,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充滿著罪惡和苦難,稱為「五濁惡世」(穢土)。雖然就現象言,人世間是有苦有樂,但一切無常,樂非常樂,究竟是苦;生死煩惱,苦海茫茫,這個世界自是無可留戀,必須儘快地與之脫離,求生到佛國凈土,方能永斷煩惱痛苦,所以叫出離。 夜逾城,人不知。 [夜逾城]:據載,凈飯王得知悉達多太子欲出家學道,便想盡辦法將太子守護防衛起來,不讓他出宮半步。但悉達多此時出家的心念已堅,終於在一個月色昏暗的晚上,乘衛士和宮女們不備,走出宮外,飛逾城牆,去過他欣慕已久的出家生活,探尋人生的真諦。 入雪山,修苦行, [雪山]:在印度北疆有高聳的大山,終年積雪,人跡罕至,為古印度出家者理想的修行之外。又據中國史書記載,此山即中印交接處的喜馬拉雅山。 六年間,習寂定。 從定起,出山來, [寂定]:也叫「定」,是一種修持工夫。行者修此法時必須使心關注一境而不散亂,方有相應的功效,所以又稱「寂定」,也叫「禪定」。禪定法在古印度一直比較流行,佛教也把修定作為最基本的宗教實踐之一,認為通過這個法門能夠超越世俗的分別思維,獲得一種非邏輯演繹所有的智慧,並視其是通向涅槃解脫、證道成佛的必要途徑。 坐樹下,心鏡開。 [樹]:特指菩提樹,又名畢缽羅樹,貝多樹等。原出摩伽陀國,以常綠喬木。因佛陀曾坐此樹下悟道,故名菩提樹。 天龍喜,魔膽落, 天龍:全稱「天龍八部」,鬼神的總稱,共分八大類(八部),即一、天眾,各界天神;二、龍眾,此神身長無足,有神通,住海中,能呼風喚雨;三、夜叉,一種能食鬼又能食人的鬼神,有三類:一生地上,一生空中,一生天上,其特點是勇健、輕捷,能飛騰土遁;四、乾達婆,稱樂神或香神,常侍天帝司樂;五、阿修羅,意為非天,是一種極兇狠之神,神通非常,據傳修羅神並不完全聽從釋迦牟尼佛的言教,且常與佛陀的近神帝釋天作對,故而被視為非神、非天、非人之類,不受歡迎;六、迦樓羅,亦譯「金翅鳥」,大鵬金翅鳥身,金剛面,有雙手又腳,專食毒龍,毒蛇,整日盤旋於佛的頭頂,為佛護衛;七、緊那羅,歌神,善歌,能以歌唱誦佛理,頌讚佛陀;八、摩睺羅迦,蛇首人身,善說法化度眾生。以上八部鬼神曾受佛的教化,歸敬佛法,成為佛教的護法神。[魔]:梵語魔羅的簡譯,意思是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有內魔和外魔兩種。內魔是指自身的無明煩惱,因無明煩惱導致人心神顛倒,遠離正道,故稱為魔。外魔就是一類專門與佛為敵,企圖引誘眾生誤入邪道的魔王及魔眾。據傳(外)魔不但邪惡,且「魔力」很大。 睹明星,成正覺。 [正覺]:是一種唯佛所有的最高智慧,它能夠悟察人生的真諦和世間一切存在的真相(本質)。因常人的聰明智慧是有所偏而不全面的,只有到了成佛以後,才具有不偏不倚的全知全覺,所以稱「正覺」。又正覺乃佛所特有,故「成正覺」即是成佛。 講解 前面談到,佛教認為悟道成佛必須靠自身的宗教實踐去體驗、親證。那麼,對於芸芸眾生來說,證道是否可能,又如何通過修行去證道,如此等等,對於每一位學佛者來說,都是首先需要得到了解和解答的。而佛教祖師釋迦牟尼的一生可以說為信徒們作了最好的演示。「佛為一大事因緣示現於世」,這個「大事因緣」就是向世人揭示佛性乃每個人所具有,成佛的可能性含有普遍意義,眾生之間的平等其本質即體現在這上面——後世的學佛者正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釋迦牟尼佛之所以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出現的事實。 釋迦牟尼佛並非虛構的人物。與常人一樣,釋迦牟尼也是通過他母親十月懷胎而出生。在以後的二十九年世俗生活中,他開始成長、學藝、結婚、生子……等等,現種種平常之相。當然,作為一個王太子,釋迦牟尼在宮中的生活可謂養尊處優,享受著人間一切的榮華富貴。不過在他的內心深處,卻並未感到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他在深思:人生的價值不在於物質的擁有和享受,世俗的榮譽、名利和地位也只是曇花一現,這一切的背後,往往是私利、虛偽甚至罪惡;人生的本質意義肯定不在這些方面,人應該有更高層次的追求。 釋迦牟尼的父王自然希望兒子能繼承王位,在政治上有一番大的作為。但是就釋迦牟尼的天性而言,他並不十分看重這種世俗事業的成功,他有自己的理想目標和價值標準。王子生有一顆善良而敏感的心靈,具有一種超塵脫俗的氣質。在幾次外出巡遊的途中,王子目睹世上種種痛苦,感到財富、美女和地位等那些為世人所艷羨、追求的東西,並非那麼可愛,不能常葆永遠,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在他一個人靜下來的時候,那些在巡遊途中所見到的景象不時地在腦海中出現。王子苦苦地思索著,有時甚至在美女環繞、一片歌舞聲樂中,他也會心不在焉地獨自出神。王子看上去一副鬱鬱寡歡的樣子,顯得更加深沉了。這些變化連他周圍的臣僕們都強烈地感受到了。他的父王和母后曾想方設法要使兒子振作起來,卻不見效果,他們讓兒子與美如仙子、賢惠溫柔的耶輸陀羅公主成親,但還是不能根本改變王子的精神狀態。 其實,王子並沒有消沉。生死煩惱,相煎何急!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人生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亘古至今的問題,用現代人的話來說,此乃人類所無法排遣的憂患意識——王子思考問題是如此深刻,如此博大。王子試圖依靠他的知識和聰明來探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對治,去尋找人生的出路所在。然而,以前學過的那麼多知識卻無濟於事,平時那些令人嘆服的聰明才智也不管用。答案始終像霧中的月亮一樣,遙遠而朦朧。不過有一點卻是可肯定的,就是人生無常,俗世不可戀。這一觀念縈繞在他的心中,已經是根深蒂固了。雖然如此,王子還是堅信人生一定另有出路,一定可以找到解決人生苦難的途徑。 有一次,王子在路上碰見了一位出家修行者,只見他漫步徐行,神色泰然,顯得十分從容和自在,透出一股優雅而清高的氣質,給人以親近、欣慕之感。在當時的印度社會,出家之風十分盛行,認為它是通向人生的解脫之道,被視為大丈夫行徑。王子已經產生出家求道的念頭,但是了的父王一心想要他繼承王業,卻千方百計設法留住王子,甚至可以說將他軟禁了起來。然而,那種令人厭倦、窒息的宮廷生活反使王子出家求道的願望一天比一天強烈。終於,在某個月色朦朧的夜晚,王子乘身邊的侍衛和宮女酣睡之時,悄悄悄離開了王宮,萬出了他人生道路上的關鍵一步。 王子出家後,到處雲遊,尋師問道,但沒有得到對人生問題的圓滿解答;又跟隨當時幾位成名的「仙人」修行,然效果也並不理想。於是王子決定實行苦修,入雪山靜坐習禪。一晃六年過去,王子的禪定功夫已臻極高的境界,進入到四禪於——天的最高處。但它並沒有給王子提供有關人生問題的有效答案,所以這種苦修方法最終還是被王子捨棄了。看來,光靠苦修死參(禪),不能帶來徹底的解脫和自在。六年的深山苦修,幾乎與塵世相隔絕,而王子的身形也顯得十分消瘦和羸弱,他慢慢地下了山,到尼連禪河中洗凈身上的污垢,並接受一位少女供養的乳酪,逐漸恢復了體力。 在身心得到重新調整以後,王子又在一顆大樹底下端坐靜思,並發誓:「若再不證道,決不離此座。」這是一次心靈深處最激烈的決戰,那無始以來積聚著的邪見濁念不時地泛濫,各種幻影魔境一刻不停地來擾亂侵襲。然而,王子畢竟有深厚的禪定功力,他首先便自己保持在一種不驚不怖、不喜不憂的狀態中。接著,又極其清醒地追索那些雜念假象的來頭根由,靜靜地觀照,看著它們逐一消失,最終都無影無蹤,唯有遠方的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歷歷在目;漸漸地連自己的身心也不知在何處,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了,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快、自在。黎明來臨,王子仰望著晨星,心中已無任何掛礙執著,發出一種祥和的光輝。至此,王子終於大徹大悟,證道成佛了。[NextPage] 3啟教傳道 啟大教,說《華嚴》; 《華嚴》:佛經名,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為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宣講的第一部經。該經主要講法界毗盧遮那佛(法身佛)的顯現,一微塵映世界,一瞬間含永遠;宣說「法界緣起」的世界觀和「圓信」、「圓解」、「圓行」、「圓證」等法門。該經有三個譯本:東晉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華嚴》、唐實叉難陀譯的《八十華嚴》、唐般若譯的《四十華嚴》。 剎塵海,現寶蓮。 [剎塵海]:剎,意為國土。塵,微塵,數量眾多的意思。海,廣大的意思。剎塵海即是無數國土的意思。[蓮]:蓮花。佛教以蓮花表示清凈的功德,清涼的智慧。佛教以此比喻眾生從煩惱得到解脫。佛教上說凡由俗世往生佛國凈土的眾生,都是從蓮花中托生的。佛經中描述佛菩薩也皆以蓮花為座台,代表著他們清凈的功德和莊嚴的法體。 愍凡愚,不能聽, 隱尊特,顯劣應。 [應]:即應身。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和應身。應身是為世人所能見的佛的應化身,此身能隨著教化對象的不同和需要顯現不同的身形。 說阿含,第二時。 [阿含]:意譯「法歸」、「無比法」、「教」、「傳」等,即「傳承的教說」。《阿含經》是早期佛教經典的彙集,主要內容是論述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因果報應和生死輪迴等佛教基本教義。[第二時]:根據佛教天台宗的判教理論,將佛陀一生的教法劃分為五個階段,稱作「五時」。第一時為「華嚴時」,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說《華嚴經》,此經屬大乘無上法門,解悟者少。第二時為「鹿苑時」,也叫「阿含時」,佛在「華嚴時」後十二年,在鹿野苑為根底淺者講《阿含經》小乘經典。第三時為「方等時」,佛在「鹿苑時」後八年,說《維摩經》、《金光明經》、《楞枷經》等大乘佛法。第四時為「般若時」,佛在「方等時」後二十二年,說《般若經》,宣傳諸法皆空之理。第五時為「法華涅槃時」,佛在「般若時」後八年,說《法華經》和《大涅槃經》,闡發佛陀出世本意和佛教終極之理。 四諦法,接小機。 [四諦]:梵文意譯,因它是佛陀所揭示的有關世間眾生問題的究竟之理,所以又叫「四聖諦」。一、苦諦,是總說世間一切究竟是苦的道理。二、集諦,是闡明造成世間各類苦痛的原因。三、滅諦,是斷除世間諸苦之源,達到學佛修行的目的,即學佛者獲得的涅槃解脫、清凈自在的理想境界。四、道諦,是指除滅世間諸苦、得到超脫的修行法門,也就是佛教的一切教法。四諦是佛教的基本教之一,漢地佛教界和學術界通常把它劃歸小乘佛教的範疇內。[小機]:「小」即小乘、小道;「機」又稱根機、根器,含有一種屬性、機能的意思,佛教特指眾生所具有的學道的宿世基因。小機就是指唯求自利不思利他的修行者,一般是指佛教的小乘行者。 證四果,出生滅。 [四果]:又稱四果羅漢,即通常所謂的羅漢,是小乘佛教的最高境界。羅漢有三義:一、「殺賊」,意思是殺盡一切煩惱之賊。二、「應供」,意思是應受天人的供養。三、「不生」(或「無生」),意思是進入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迴。[出生滅]:生滅是指眾生生生死死的生命流轉現象,出生滅就是出離塵世,超脫輪迴。 演方等,破法執。 [方等]:大乘經的通稱,根據天台宗的判教理論,以佛陀開演大乘初期的教法為方等時,參見本節「第二時」注。[法執]:也叫「法我執」,指執著於感官司和意識所對的存在現象,錯誤地認為它們有實在的體性。 第四時,談般若, [第四時]:參見本篇「第二時」注。 [般若]:梵文音譯,意譯智慧,全稱「般若波羅蜜」謂通過智慧達到涅槃超脫。佛教般若的理論,主要是講世間一切均為因緣所生,無實在的自性,究竟是空,提倡如實地把握存在,無有偏執。佛教般若類經典屬大乘經,參見本篇「第二時」注。 二乘轉,教菩薩。 [二乘]:指聲聞、緣覺二乘。聲聞,意為聽聞佛陀的言教而得道者。聲聞行者以四聖諦法為修學的依據,最高的果位是阿羅漢。緣覺,又叫「獨覺」、「辟支佛」,意為出生於無佛之世,能自覺觀察十二緣起之理而得道者。此二乘都以自身解脫為最高目的,所以習慣上又稱之為小乘。[菩薩]:全稱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的意思,薩埵意為眾生。菩薩的特點是能自渡渡人,以慈悲心利益世間一切眾生,以成就佛道為最高目的。 開顯圓,法華會, [顯圓]:顯指顯教,指佛陀應大眾的需要公開宣說的言教,又佛教密宗通稱其他一切非同宗的佛教派別。圓指圓教,指佛陀開演的圓滿圓融的教法,按天台宗的解說,圓教是釋迦牟尼佛宣講的最高的大乘佛法,以《華嚴》、《涅槃》和《法華》諸經為代表。[法華會]:指釋迦牟尼佛開講演說《法華經》的法會,按天台宗的判教理論,此會在佛陀一生說法的最後階段,參見本篇注「第二時」。 學無學,得授記。 [學無學]:學是有學,即是尚待修習進趨的學佛者。無學即是修習已至最後階段,完成本期之「學業」,無需再學,也就是學佛者已達到該修習系統的最高境界。根據佛教的說法,聲聞乘行者共有四個果位(階段),第三果以前為有學,至第四阿羅漢果為最高的果位,故稱「無學」。[授記]:佛陀預記弟子將來在什麼時候可以成佛及成佛後的有關情況。 《涅槃經》,最後說, 《涅槃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該經主要宣說如來常住不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等教義。根據天台宗的判教理論,此經是佛陀一生中所宣講的最後一部經典,在「第五時」教,參見本篇注「第二時」。 顯真常,扶戒律。 [真常]:真是真實不假,常是常住不變。真常特指佛陀的教法和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是究竟實在的。[戒律]:是佛教徒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有具體可以依之而行的戒規條文。 五時教,如是說。 [五時教]:天台宗的判教理論,參見本篇「第二時」注。 亦融通,亦分別; [融通]:融是圓融,通是通達。意指佛陀在任何一個時教的說法中皆遍含其他時教義理。 化道圓,歸真際。 [化道圓]:化是教化、引導,圓是圓滿。意指佛陀根據眾生不同的情況,相應地實施教化,最終導入究竟圓滿的境界。[真際]:究竟真實的境界。是佛教所稱的最高真理,即事物的真實性質,存在的究竟,也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 講解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後,以佛眼遍觀世間眾生,發出深深的感嘆:奇哉!原來世間一切眾生都具有如來清凈德性,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悟,若能離卻妄想,如來的一切智慧德性即能顯現。於是佛陀開講《華嚴經》,將自己體悟到的真理如實地宣說出來,用法界緣起為理論基礎,揭示圓信、圓解、圓行、圓證的法門,以使世人入佛知見。但在與會的聽眾中,除一些大菩薩能領受、悟解其中的義旨外,其他人卻如聾如盲,不能理解經中之法理,無法接契佛陀的思想。為適應眾弟子的根機,佛陀改用比較淺顯的教義,從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基本教法入手,闡演法理。 先前悉達多太子出家時,有憍陳如等五位近臣跟隨釋迦王子,後五人因見王子放棄苦行,接受了牧女供養的乳糜,以為王子已退墜了修道的初心,便懷著不滿離開了王子。現在佛陀想到首先應該去化度他們。佛陀在回鹿野苑的途中,接受了諦婆婆和跋利迦等諸商人的供養,並接受他們的請求,為之授皈依法,於是就有了佛門最早的在家信眾——優婆塞。佛陀到了鹿野苑,憍陳如等五人得知王子已證道果,深感受慚愧,表示悔過,並請佛為他們說法開示,願出家學道,作佛弟子。佛知五人原來因不明苦的究竟及解脫之道,才會有見他放棄苦行而感到失望離去。於是佛陀就從「苦」的問題著手,對症下藥,為他們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四聖諦法主要內容是講人生是苦及各種苦的類型,分析苦的根源和斷滅苦的方法,最後解脫成道。五人從佛受法,證得清凈聖果——阿羅漢果,成為佛陀最早的出家弟子——比丘。至此,世間三寶悉已具足。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佛寶是釋迦牟尼佛,法寶是佛法——四聖諦法,僧寶不是出家眾。 佛說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屬《阿含經》範圍,後人稱此為小乘教。至後,佛陀由淺入深,向弟子們揭示大乘法理,引導弟子趨入佛乘。小乘的最高境界是證阿羅漢果,大乘則以成佛為究竟。佛一生弘法傳四十九年,最後講說《法華》、《涅槃》兩部大經,回小向大,揭示佛法的根本和通向終極之道。 佛法是一味的,後世佛學者將佛陀一生的教法劃分為若干階段,其實這只是大體而論。佛說每一經雖然有顯有隱,但根本旨趣卻無二致,沒有衝突。從印度佛教的歷史發展進程考察,可以劃分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有瑜伽、中觀兩系)——密教這樣一個演進階段,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每一個歷史時期以某一類佛教為主流,並不就等於排斥其他類型佛教存在的可能性,只不過相對而言不夠顯著或隱伏不彰罷了。至於《阿含經》所述的法義,也不能簡單地以小乘教視之,這些教義同樣也是大乘法理的基礎。 從憍陳如等五人隨佛出家開始,以後不斷地有人投入佛,使僧伽隊伍不斷擴大。佛陀有教無類,無論是王公貴族、富商大賈,還是平民百姓,乃至妓女屠夫,凡願隨佛學道的都一視同仁地予以接受、指導。在佛門中,大家過著團結、互助和平等的生活。弟子中不論他在世俗的地位怎樣,只要一入佛門,就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印度社會上那種嚴密的階級種姓等級劃分制度,在僧伽集團中,卻是找不到的。早期佛教不提倡任何個人崇拜和偶像崇拜,包括對佛的崇拜。僧團都過著集體民主生活,凡有重大決定或措施一般都是經過集體討論以投票表決方式進行的。僧人以出家先後定尊長,而不論他世俗年齡的高低。凡德高望重的僧人,自然成為僧團的領袖。 僧伽集團內部有一套齊全而嚴密的戒律制度,人人都有得遵循,誰都不能搞特殊化。出家人必須過獨身生活,嚴禁任何性行為。出家人如想過世俗生活,可以正常提出退出僧團還俗,還俗之後一旦要求再歸入僧團,佛門依然予以接受,佛教允許這樣往複三次。僧人不得從事生產經營等謀利活動,也不許蓄藏任何財物,每天靠沿戶乞食為生,實行過午不食制。另外,佛教對佛弟子還制有許多戒規條文,諸如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灑等,總共達數百條。 早期佛教沒有永久性供僧人居住活動的寺院,僧人或個或團體過著雲遊生活。當然佛陀在世時,僧團成員大多追隨佛陀從事各類宗教活動,不過也不是固定一處。佛陀一生說法佈道,雲遊的行跡遍布大半個印度。 原始佛教的許多制度,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有的被繼承保持下來了,有的在新的社會環境中逐漸改變,有所增減。但萬變不離其宗,都圍繞著成佛求道的目的而開展的。[NextPage] 4結集三藏 雙樹間,吉祥逝。 [雙樹]:特指古印度中天竺拘屍羅那城跋提河邊兩棵娑羅樹,據傳,佛在此涅槃。[吉祥逝]:指釋迦牟尼佛涅槃時的情景:頭北面西,右脅而卧,沒有一絲痛苦、眷戀之情,安然吉祥地逝去。 荼毗後,分舍利。 [荼毗],梵文的音譯,意為「焚燒」、「火葬」。印度的一種葬法。佛教僧人死後,往往也將屍體火葬。[舍利]:梵文音譯,佛陀涅槃後火化所結成的一種呈彩色、堅固、珍珠狀的結晶體,被世人視為聖神吉祥之靈物。後世不少的學佛者死後火化往往也會產生舍利。佛教認為,只有那些勤於修鍊、功夫到家的學佛者其死後火化才會有舍利出現。 阿育王,變古制, [阿育王]: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國王。在位之初,專橫暴戾,窮兵黷武,除半島南端外,幾乎統一了全印度。後受佛教感化,實施仁政,以佛教為國教,推行倫理治國,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促進佛教發展的政策。在他任國王期間,舉行了佛教第三次結集;派遣傳教師四處傳播佛法,遠達中東、歐洲一帶;打開了原始佛塔,從中取出佛陀的遺留物,據說分成八萬四千份;送往各地,並相應地建寺立塔供奉。如此等等,使佛法大興。 碎寶末,造浮圖, [浮圖]:梵文音譯之訛略。意譯是「方墳」、「圓冢」、「錄廟」、「功德聚」等,即佛塔。主要用於安置奉舍利、經文和其他各種佛教法物,以後逐漸發展至專供後人朝拜、瞻仰之需。 役鬼神,遍閻浮。 [閻浮]:梵文音譯,又譯瞻部洲,也叫南瞻部洲。關於南瞻部洲的解釋非常多,比較流行的有兩種:一種解釋是印度和周圍地區稱南瞻部洲;另一種解釋是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方皆稱南瞻部洲,即地球。 優填王,始造像, 令後人,修供養。 [優填王]:與釋迦牟尼佛同時代的古印度國王。傳說釋迦牟尼佛升天為他母親說法,優填王思念佛陀,便令雕刻師刻造佛像,自此以後,佛像開始流行於世。 大迦葉,命阿難, [大迦葉]:全稱摩訶迦葉,摩訶是「大」的意思。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人,原尊婆羅門教,後率五百弟子歸投釋迦牟尼佛。因常修苦行(頭陀行),故稱「頭陀第一」。[阿難]:全稱阿難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釋迦牟尼佛叔父斛飯王之子,佛陀的堂弟。釋迦牟尼成佛後回鄉時隨從出家,因長侍佛陀,又長於記憶,故稱「多聞第一」。 結集經,石窟間。 [結集]:佛教事件。佛涅槃後,弟子們為保存佛陀一生宣說的教法,防止異端邪說滲入佛法,聚集一起,由一德高望重者主持大會,再由眾人推出合適的人選,登於高座,當眾述出佛陀所宣的教法,讓大家甄別、審核和通過,確定是符合佛之原義後,結集成佛經,流通於世。本條專指「第一次結集」,亦稱「王舍城結集」、「五百結集」、「上座部結集」、「窟內結集」等。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的第一個雨季,大弟子摩訶迦葉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主持召開了結集佛經會議,記誦佛陀生前教法,有五百餘人與會。結集時,由阿難背誦釋迦生前所講的佛法,優婆離背誦戒律,經眾人共同審定,當時確定按經、律分類加以整理。此為佛經的最初形式,但此時尚無文字輯錄。 修多羅,是經藏; [修多羅]:梵語音譯,意譯契經,謂佛所說法,契理契機,攝持化導,普被眾生。[經藏]:亦稱修多羅藏。佛教「三藏」之一。「經」是佛經,即佛陀宣說的教理;「藏」的原意是盛放東西的竹篋。南亞一帶的民俗喜歡用「藏」來置物。自從文字誕生後,佛弟子也將佛經作了系統的記錄整理,放置於竹篋(藏)內保存。又謂佛所說的法含藏事理,故稱經藏。經藏包括大乘經和小乘經。 毗奈耶,是律藏; [毗奈耶]:梵語音譯,意譯「律」,亦譯「調伏」、「滅」、「離行」、「化度」、「善治」等。佛教對僧伽集團所制定的禁戒。謂能調和一切思想行為和情感的作業,制伏滅除各種不正當的心念和行為。[律藏]:亦稱毗奈耶藏、毗尼藏。佛教「三藏」之一。是佛教中全部戒律條文的總結集。包括大乘律和小乘律。 阿毗曇,是論藏。 [阿毗曇]:全稱阿毗曇(達)磨,略作「毗曇」,意為對法、無比法、大法、論等。有二義:一是指解說、論證佛教經義的一種文體,成就佛果的方法和途徑。二是佛教「三藏」中的論藏,變稱阿毗曇(達)磨藏。本條是指後者。[論藏]:亦稱阿毗曇(達)磨藏。佛教「三藏」之一。是各種論說佛教義理文獻的結集,包括大乘論和小乘論。 正法隆,外道喪。 [正法]:文意是正確的教法,實即指佛教、佛法,是佛教相對其他宗教時所自稱。[外道]:佛教通常將其他一些非理性的宗教哲學派別稱之為外道。這主要是指古印度那些非佛教的宗教流派,據傳釋迦牟尼佛時代,古印度有九十六種道。 藏分三,部十二。 [藏分三]:藏即佛藏,指佛藏中分為經、律、論三藏。[部十二]:亦稱十二分教。指佛經在體例和內容上的十二種類別:一、長行,亦稱契經,直接敘述佛經義理的經文。二、重頌,亦稱應頌,以一定的句式(頌體)重新理說長行中的義理。三、孤起,亦稱諷頌,以像頌的形式宣說法義。四、因緣,敘說佛陀說法教化的緣由起因。五、本事,亦稱如是語經,敘說弟子們在過去世的各種事迹因緣。六、本生,佛陀敘述自己在過去世修行的經過和各種事迹。七、未曾有,記載佛為引導世人樹立學佛的信心而顯現出的各種神通奇蹟。八、譬喻,指為便於世人理解佛法,佛經中一部分用譬喻、假設的方法宣說義理的經文。九、論議,以問答的形式論說佛法義理。十、無問自說,佛陀不待弟子們發問就直接向弟子們宣講的經文。十一、方廣,專指諸類義理方正廣大的大乘類經典、十二、授記,佛預示弟子們將來成佛時的種種情形。 遇有緣,作佛事。 [有緣]:緣是緣分、因緣,指對佛法有緣分的人。 講解 佛陀一生雲遊傳道四十餘年,在他八十高齡時,依然帶著眾弟子四處布教。當他由王舍城赴舍衛城的途中染上小疾,乃預言:「三個月之內入涅槃。」佛陀帶著病痛繼續前行,至拘屍那附近優婆伐檀那林停了下來。弟子阿難在兩棵娑羅樹中間為佛陀鋪下卧具。佛陀頭北面西(右側偃卧),左足置右足上,恬靜而安詳地躺下(佛教稱此為「吉祥卧」),準備入滅。其時眾弟子環繞在佛陀周圍,流露出一副眷戀不舍、悲傷痛苦的神情。佛陀帶著安然懇切的語氣囑咐弟子不必傷心,再次演說無常之道:「凡有生,必有滅;因緣和合,無有能超越生、住、異、滅之法則的。今夜五更,我將涅槃。我的肉體生命雖然離世而去,但我的法教依然留在世間。今後你們要依法而住,以法為師。」又叮囑涅槃後遺體荼毗(火化)。 佛陀的遺體火化後,燒出了大量的舍利子。這時,以摩揭陀國的阿闍王為首的八個國王,分別將佛陀的舍利請回,特建造舍利塔供奉,得令世人瞻仰膜拜,時時不忘佛陀的教法和功德。到了公元前三世紀時,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阿育王執政,統一了大半個印度。阿育王崇奉佛教,將佛教推到國教的地位。他以大量的財力資助佛教的發展,派出許多僧人到各地傳布佛教,並打開了舍利塔,將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送往各地,同時興建了同樣數目的佛塔供奉舍利,據說其中還送到了中國。 在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印度還沒有文字,佛陀一生的教法,都是由他直介面述,眾弟子口口相傳,靠背誦記憶流傳。記憶難免誤差,口口相傳也地發生差異,至於在理解上,各人難免要帶上各自的思想,同樣不可能是佛陀教旨的原版。佛陀在世時,弟子們凡遇到疑難、分歧,都可到佛陀處決疑,求得統一。佛陀涅槃後,僧伽內部各種意見的分歧越來越明顯。為了統一佛法,防止佛陀的真實言教被竄改混淆,大弟子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等眾比丘認為有必要召集大會,共同制定出大家認可的佛教經典。 在印度佛教史上,先後共有四次重要的結集。第一次在本篇中已有介紹。 約在佛陀逝世百年後,僧團中發生了關於戒律問題的爭論。當時印度東部毗舍離的比丘放棄對某些戒律的遵守,尤其是認為可向施主索取錢財,從而遭到了耶舍長老等的指責。於是耶舍長老在毗舍離召集七百比丘舉行第二次結集,重新審定經、律,通過了「十非法事」。第二次結集又叫「七百結集」、「毗舍離結集」。但是,第二次結集所產生的決議引起不少比丘的反對,反對者另外也組織了一次上萬人的「大結集」,並誦出經、律。自此,早期佛教開始分裂為「上座」(長老)和「大眾」(多數)兩派,原始佛教開始進入到部派佛教時期。 第三次結集由阿育王召集在華氏城舉行。由於阿育王大力扶持佛教,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於是有許多追求利養的「吃教」者混入佛門,致使魚龍混雜,佛教義理也摻雜了許多外道邪說。為整飭佛教,澄清法理,在阿育王的支持下,由國師目犍連子帝須主持,召集一千比丘參加,仍以會誦的形式重新訂出佛教經、律、論三藏。結集後,阿育王派遣傳教師人赴各地宣教,傳教的範圍遍及東亞、南亞、中亞,乃至西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第三次結集記載於南傳佛教,所以一般認為這是一次上座部佛教的結集。 第四次結集在大月氏貴霜國迦膩色迦(約78—120)王時期。由於部派佛教的不斷分化,異說紛起,互相抵牾,迦膩色迦王接受了脅尊者比丘的建議,在迦涅彌羅(今克什米爾)舉行由五百人參加的集會。第四次結集主要是論藏的結集。結集後,迦膩色迦王命人以銅為鍱,鏤刻成文,建塔封藏,以傳後世。以上是根據北傳佛教的記載。南傳佛教關於這次記載則有不同的說法,但也提到此次結集首次將巴利文三藏記錄成冊。 以上四次結集外,近代以來在緬甸還舉行過兩次結集。1857年,在緬甸貢榜王朝明頓王的主持下,在首教曼勒舉行二千餘名比丘參加的結集。這次結集以律藏為中心,對巴利文經典原文進行校勘考訂,歷時5個月完成。另一次結集在1954—1956年,緬甸聯邦政府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涅槃2500年,在仰光北郊召集大會,參加者有各南傳繫上座部諸國比丘2500人。這次結集完成的藏經,是目前最完善的巴利文大藏經。
推薦閱讀:
※若有人十一年中學此法。即於現身成阿那含。轉身便成阿羅漢
※藏傳佛教簡介
※妄念怎麼來的?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你眼中的佛教是什麼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