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帛書《老子》通釋之「絕聖棄智」章

「絕聖棄智」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一章經常被作為老子愚民思想的證據與「不上賢」章(失傳本第三章)相提並論。對於「不上賢」章的內容已在該章的注釋中予以了澄清,此章的內容呢?理解本章的關鍵在於正確理解老子所謂「三絕三棄」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主體是誰,正確理解了論述主體則相應問題將不成其為問題。從行文的整體思路上來看,前文(「太上」章和「故大道廢」章)在論述了正確的理政方式之後,按照老子的一貫思路(也是正常的思路),此章當是論述作為理政主體的侯王將依照什麼樣的原則來達到「聖人之治」的要求。老子確實也是如此論述的,只是後人由於一方面無視《老子》的邏輯聯繫,一方面將《老子》對侯王的要求盲目擴大到民眾,致使產生了所謂「愚民思想」等等錯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對於此「三絕三棄」的理解,宋代呂吉甫的理解相當值得玩味:「聖人知天下之亂始於迷本而失性,惟無名之朴為可以鎮之也。夫「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乃所以復吾無名之朴而鎮之也。夫「絕聖棄智」,「絕仁棄義」,則不以美與善累其心矣。「絕巧棄利」則不以惡與不善累其心矣。內不以累其心,而外不以遺其跡,則「民利百倍」,「民復孝慈」,「盜賊無有」。因其論也,蓋「絕聖棄智」,「絕仁棄義」,「不尚賢」之盡也;絕而棄之,則非特尚而已。「絕巧棄利」,「不貴難得之貨」之盡矣;絕而棄之,則非特不貴而已。」此以老解老之法,有利於從整體上理解全文且相互呼應。王弼在《老子指略》中對此的解釋是:「既知不聖為不聖,未知聖之不聖也。既知不仁為不仁,未知仁之為不仁也。故絕聖而後聖功全,棄仁而後仁德厚,夫惡強非欲不強也,為強則失強也。絕仁非欲不仁也,為仁則偽成。」呂吉甫、王弼之解對於文章的解釋可以說是相當深刻了,只是他們沒有用文字明確地說明「三絕三棄」的主體,但從他們的注釋中我們還是完全可以看出此處的主體當是指侯王。只是後人對此忽略了而已。我理解,根據《老子》上下文的邏輯關係,此「三絕三棄」,包括後面提到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的主體都是侯王。此處的「三絕三棄」,其論說對象是侯王,是對侯王的要求。緊跟「三絕三棄」的,則是侯王按此要求施政的結果。只有如此解,從無論是邏輯的角度還是詞句的角度才能都講的通。「絕」雖然與「棄」是對文,但不應簡單的將其理解為「棄絕」之意義,「絕」在先秦還有「戒取」的義項,如《論語.子罕》「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在此文中可理解為侯王謹防自認為「聖」,侯王謹防自以為「智」。如此,正與「不上賢」,——侯王不把自己當作賢者,不以賢者為好相呼應。「絕仁棄義」並不是要求每個人都摒棄「仁義」的觀念,如果以為老子是讓我們擯棄「仁義」,則顯然是誤解了「仁」、「義」在《老子》中是作為政治觀念而非道德術語這一事實。從前面章節的文字中以及「上德不德」章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在《老子》中,「仁」、「義」是作為大道缺失之後才站到政治舞台上的為政理念。所以,此處的「絕仁棄義」是要求侯王遵循「循道為治」。盜賊, 郭世銘先生認為「盜」字除了做強盜解還有一個常用的意思即「小人」尤指讒佞之人。此說於此處(包括《老子》其他各處亦通。)此段可通譯為:君主不以聖人自居,不自作聰明賣弄智巧,則民利百倍;君主摒棄「仁」、「義」等偽詐的施政手段而因循天道以作為為政的綱領,民眾會回復到天然就有的孝慈本性;君主擯棄巧詐、利益的誘惑,便杜絕了讒佞小人。此三言也,以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此三言」指「三絕三棄」這三種觀點、三種主張。「文」,諸多大家都譯作文飾,顯然是沒有理解老子在說什麼。「文」有社會奉行的指導思想和據以建立的倫理規範的意思,在這裡當指統治者的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屬」:歸屬,統屬。這句話的意思是:上述三項主張,作為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是不夠的。還要有更加根本的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實際上,「此三言」是為天下的要求,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則是為身的要求。如此提,正合老子「貴為身於為天下」的「內聖外王」的理念。此段可通譯為:上述三項主張,作為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是不夠的。還要有對於君主自身的更加根本的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堅守自身淳樸自然的本性,減少克制私念慾望的誘惑。此章可通解為:君主不以聖人自居,不自作聰明賣弄智巧,則民利百倍;君主摒棄「仁」、「義」等偽詐的施政手段而因循天道以作為為政的綱領,民眾會回復到天然就有的孝慈本性;君主擯棄巧詐、利益的誘惑,便杜絕了讒佞小人。上述三項主張,作為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是不夠的。還要有對於君主自身的更加根本的要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堅守自身淳樸自然的本性,減少克制私念慾望的誘惑。
推薦閱讀:

老子 德道經(熊春錦)原文誦讀
122-老子注-清-陳澧
王中江:道與事物的自然:老子「道法自然」實義考論
老子《道德經》知天下:是以聖人 不行而知 不見而名 不為而成
老實人說話總吃虧,孔子和老子都提到兩個字,解決人際溝通障礙

TAG: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