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的中醫辨證論治

牛皮癬(白庇)

屑病即牛皮癬,是一種慢性具有複發傾向的紅斑鱗屑性皮膚病。本病相當於祖國醫學中所說的(「白疤)」,又名「蛇虱」。

現代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尚未得出肯定的結論,大致認為與遺傳、寒冷潮濕、精神刺激、感染等方面有關。本病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但以青壯年為多見。一般夏季減輕或緩解,冬季加重或複發。

【病因病機】本病多因七情內傷,氣機壅滯,郁久化火,心火亢盛, 毒熱伏於營衛;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腥味發物動風之品,脾胃失和,氣鬱化熱,復受風熱毒邪而發病。若病程日久或反覆發作,陰血耗損,氣血不和,化燥生風或經絡阻滯,氣結血凝,肌膚失養而致本病。

【臨床表現】皮疹初起為淡紅色點狀斑丘疹,逐漸擴大或融成斑片,邊界清楚,表面覆蓋乾燥的白色鱗屑,刮除表面鱗屑,露出一層淡紅髮亮半透明薄膜,稱為薄膜現象。再刮除薄膜為細小的出血點,稱為點狀出血現象,以上為本病的兩大臨床特徵。患者常伴有皮膚瘙癢,口乾舌燥,大便秘結,心煩易怒,小便溲赤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舌苔薄白或黃, 脈弦滑或數。

辨證分型

1、 血熱:新出皮疹不斷增多,皮損潮紅,新出皮疹不斷增多,迅速擴大,鱗屑覆蓋不住紅斑。鱗屑刮除後,有薄膜現象及篩狀出血,可有同形反應。常伴有口渴咽干、心煩易怒、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熱證。舌紅苔薄白,脈弦滑或數。,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活血。

方葯:涼血活血湯加減(白茅根、紫草、生地黃、板藍根、生石膏、赤芍等)。

隨症加減:熱盛明顯者可加羚羊角粉、生玳瑁粉等;而熱毒偏盛者,宜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作用.加用五味消毒飲(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等;並酌情靜點清開靈、雙黃連、魚腥草等;有紅皮症傾向者加西黃九(西黃、乳香、沒藥、麝香)等。成藥則可選用龍膽瀉肝丸(龍膽草、柴胡、澤瀉、車前子、梔子、生地、當歸、木通、黃芩、甘草)、瀉肝安神丸或復方青黛九等。若皮損的出現與婦女經期、懷孕、分娩有密切關係,並伴有神疲乏力、心煩失眠、口乾舌燥、潮熱盜汗等臨床癥狀,則為合併沖任不調之證。治則調和沖任,理氣和血。方用一貫煎加減(女貞子、早蓮草、當歸、生地黃、熟地黃、柴胡、枳殼、香附、益母草等)。伴有更年期綜合征者加坤寶丸。

【病寨舉例】

某女,25歲,因全身起疹,奇癢半個月就診。患者半個月前患「急性扁桃體炎」,約l周后全身出現點滴狀紅色丘疹,瘙癢明顯,皮疹逐漸增多。曾在外院給予皮質類固醇藥膏外用,未見好轉,皮損泛發全身,遂來診。

刻下症:咽痛,口乾口渴,瘙癢難忍,煩躁不安,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查體:頭皮、軀幹、四肢散在點滴狀、米粒至黃豆粒大小紅色斑丘疹,表面附著少許銀白色鱗屑,鱗屑強行剝離後基底可見篩狀出血點。下肢部分皮損融合成片,沿抓痕處可見同形皮損。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Ⅱ度腫大,充血。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略數。

陳氏處方:紫草10 g,白茅根15 g,板藍根15 g,茜草10 g,元參10 g,北山豆根6g,胖大海10 g.土茯苓15 g,槐花15 g,生地黃炭10 g.銀花炭10 g,丹皮10 g,赤芍10 g.白鮮皮10 g,熟軍6g,百合30 g0 21劑,水煎服,每日l劑。

二診:服用上方21劑,皮疹全部消退,遺留色素減退斑。

【按語】

該患者因衛表不固,復感風熱之邪,邪氣上犯,故咽痛;表邪人里化熱,則證見口乾口渴,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質紅,脈弦數;熱迫血分,外發肌膚,則證見紅斑、鱗屑;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風邪襲表,則皮疹瘙癢。陳氏辨證屬血分鬱熱,兼感外毒,發於肌膚之證。因血分鬱熱又復外感六淫邪氣,而使血熱內蘊,郁久化毒,毒熱壅滯肌膚而發病。血熱盛,則氣壅血凝或郁滯成瘀,使氣血不暢。瘀血閉塞,經脈阻滯,熱瘀互結,故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養陰通絡為大法進行治療。方中紫草、白茅根、茜草、生地黃炭、銀花炭、丹皮、赤芍涼血話血不留瘀,板藍根、北山豆根涼血解毒,槐花、土茯苓除濕解毒,元參、胖大海利咽解毒,白鮮皮疏風止癢,百合養陰安神,熟軍瀉熱通便。諸葯協同使熱去毒清,益陰活血,脈絡得通而皮疹消退。

3.血燥型

主證:皮損淡紅,鱗屑較多,可以覆蓋住紅斑。原有皮損部分消退,皮損乾燥脫屑。伴口乾咽燥。舌淡紅苔少,脈緩或沉細。

治則:滋陰養血,話血潤燥。

方葯:養血解毒湯加減(當歸、何首烏、黃精、丹參、雞血藤、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等)。成藥可用潤膚丸。

【病案舉例】

某男,30歲,固身起疹3年就診。患者3年前無明顯誘因頭部及肘部起疹,搔起白屑,後皮疹逐漸增多,逐漸發展至軀幹及四肢。

刻下症:口乾咽燥,偶有瘙癢,便干溲赤。

查體:頭皮、軀幹、四肢散發淡紅色浸潤丘疹,皮損乾燥脫屑,上覆蓋稍多鱗屑。舌淡紅苔少,脈緩。

處方:麥冬10 g,沙參10 g,生地黃10 g,熟地黃10 g,女貞子10 g,旱蓮草10 g,枸杞子10 g.何首烏10 g,丹皮10 g,丹參10 g,雞血藤10 g,桑葉10 g,黃芩6g,當歸6g,菊花10 g,白蒺藜10 g。14劑,水煎服,每日l劑。

二診:服用上方14劑,皮損中心出現消退趨勢。

三診:原方續服28劑,皮疹全部消退,遺留色素減退斑。

【按語】

陳氏認為血燥型銀屑病乃因陰血內耗,奪津灼液,陰血枯燥而難榮子外所致。故以沙參、麥冬、當歸、生地黃養血益陰,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何首烏益腎養陰,桑葉、黃芩、菊花疏風清熱養陰,丹皮涼血,丹參、雞血藤活血化瘀,白蒺藜疏風止癢。諸葯台而養血和血、益陰潤膚,肌膚得以榮養,脈絡通而皮疹得以消退。

【治則】調理氣血,清熱祛風,止癢。

【取穴】委中、耳背青筋、膈俞。

【剌法】委中、膈俞、耳背青筋均可用鋒針點刺放血。

【病案舉例】

例1 石某某,女,17歲。

主訴:四肢、軀幹起皮疹,瘙癢已月余。

病史:患者既往有牛皮癬史 , 一月前原因不明,全身起皮疹,漸增大如斑塊狀,皮膚紅,瘙癢,口苦咽干,不欲飲,大便秘結,夜眠不安,煩躁氣急。

望診:舌尖紅,苔薄白。

切診:脈弦細。

查體:四肢、軀幹部均有斑狀皮損,搔之脫屑,皮膚紅。

辨證:血分鬱熱,風邪侵襲而發病。

治則:調理氣血,清熱疏風。

取穴:委中、膈俞。

刺法:以鋒針緩剌委中放血;以鋒針點刺膈俞出血後拔火罐,以使出血充分。

患者每周治療兩次,2診後癢減,7診後皮損消失,臨床痊癒。

例2 張某某,女,20歲。

主訴:全身起皮疹3年余。

病史:患者於3年前腹部起丘疹,漸擴大到全身多處,搔之脫屑,但發病位置以腹部及腋下為重,稍癢,知覺不敏感,納食一般,二便正常。

望診:舌質紅, 苔黃。

切診:脈弦滑。

辨證:氣血不調,肌腠失密,風邪侵襲。

治則:調和氣血,祛除風邪,潤膚止癢。

取穴:委中、耳背青筋。

刺法:以鋒針緩刺放血。

患者每周治療兩次。放血治療3次後,刺癢減輕明顯,6次後鱗屑減少,共計治療12次,丘疹完全消失,癢止,臨床痊癒。

【按語】牛皮癬,銀屑病均為西醫病名。此病大致相當於祖國醫學中的「白疤」,又名「蛇虱」。關於中醫所稱之牛皮癬一病, 其描述「狀如牛領之革,厚而且堅」的皮損,並非是此病,而是西醫的神經性皮炎。

祖國醫學關於本病的記載和描述較詳,如《外科大成》說:「白疕,膚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屑,俗呼蛇虱,由風邪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外科證治全書》中說:「白疕(一名疕風)皮膚燥癢,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從中醫文獻記載看,白疕即西醫的銀屑病,其發病原因多由血燥化風所致。

此病由氣血不調、營衛空虛、腠理不密、外感風邪所致,如因病久血中鬱熱,血燥亦可生風,故本病與風有直接關係,又有內外之別,然所生之風皆與氣血失調有關,故氣血失調為患病之內因,臨床上以委中、膈俞、耳背青筋等放血,是調和氣血而疏風也。

筆者在臨床中,運用放血療法配合中草藥治療銀屑病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齡為14歲到50歲之間,其中14-30歲8人,佔2/3;30-50歲4人,佔1/3。病程在1年以內3人,1-5年3人,5-10年1人,10-20年4人,20年以上1人。其中進行期7人,佔58%;靜止期3人,佔25%;還有1人為消退期,另1人為亞急性期。

2.血瘀型

主證:病程日久,皮損肥厚浸潤,顏色暗紅,經久不退。可伴心情鬱悶,腹脹,女性有痛經。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細緩。

治則:活血化瘀,行氣軟堅。

方葯:話血散瘀湯加減(丹參、當歸、川芎、桃仁、紅花、三棱、莪術、枳殼、陳皮、黃芪等)。

隨症加減:若皮損面積大,久治不愈,皮色暗紅者尚可加藏紅花、三七粉等。成藥可選用銀樂丸、話血消炎丸等。

【病案舉例】

某男,35歲,因全身起疹10年,加重1月就診。患者10年前患「咽炎」,軀幹及四肢出現紅色丘疹,經「抗感染」治療後,很快消退。後每於秋冬季反覆發作,時輕時重,病程遷延。此次發病迅速,皮損為泛發點滴狀,色鮮紅,全身瀰漫性紅斑,大量鱗屑,陣發性劇癢。伴有急性扁桃體炎。

刻下症:身熱咽痛,口乾口苦,大便乾燥,小便黃。

查體:頭皮、軀幹、四肢散在鮮紅色丘疹、斑丘疹,上覆銀白色鱗屑,刮之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部分皮疹融合成片,為浸潤肥厚的斑塊,顏色暗紅,上覆多層較厚銀白色鱗屑。手指甲有頂針樣凹陷。舌紫暗,脈澀。

陳氏處方:白茅根15 g,板藍根15 g,生地黃15 g,紫草IO g,茜草10 g,丹皮10 g,赤芍lo g,羚羊角粉0+6 g,沙參10 g,麥冬10 g,當歸6g,金銀花10 g,土茯苓15 g,槐花15 g,生薏苡仁15 g,熟軍10 g。水煎服,每日l劑。

二診:患者鮮紅色皮疹變為淡紅,部分皮疹邊緣消退,出現色素減退斑。而仍有部分皮損較肥厚,浸潤稍著,鱗屑稍多。舌暗紅,苔略少,脈弦滑。

陳氏處方:紫草10 g,板藍根15 g,白茅根15 g,生地黃15 g,當歸6g,丹參10 g,川芎6g,三棱6g,莪術6g,鬼箭羽6g,全蠍3g,烏梢蛇10 g,女貞子lo g,旱蓮草10 g.枸杞子10 g,黃苠lo go水煎服,每日1劑。

三診:四肢及肩背皮損大部分變薄,顏色變淡,出現大塊色素減退斑。但小腿脛前皮疹仍較肥厚。舌紅少苔,脈沉。

陳氏處方:桃仁6g,紅花6g,當歸6g,生地黃15 g,白芍10 g,川芎6g,女貞子10 g,旱蓮草10 g,枸杞子10 g,黃苠lo g,板藍根15 g,牛膝10 g。水煎服,每日1劑。

四診:上方服用2周,皮疹大部分消退,遺留色素減退斑。繼續鞏固療效。

【按語】

陳氏認為該患者起病較急,皮疹泛發全身,皮疹鮮紅,並伴一派熱象之候,為血熱內郁,郁久化毒,毒熱壅滯而外發肌膚,表現為實證、熱證、毒證,其標表現為熱毒。但該患者病程較長,已近10年,病勢纏綿,又有熱毒郁內,易耗液傷津,而致氣血瘀阻,皮損浸潤的「虛、瘀、毒」本質,故需注意到其本為血瘀。在把握住清熱、涼血、活血大法的同時,宜適時給予養陰、益氣、解毒之品。

初診:以熱毒為主,一方面處以白茅根、茜草、丹皮、赤芍、當歸、金銀花、羚羊角粉等涼血活血之品,另一方面考慮到現代研究證實鋃屑病與超抗原的理論密切相關,故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加以紫草、板藍根、土茯苓、生薏苡仁等清熱解毒藥物。同時也要顧及熱盛傷陰,則不僅要涼血活血,還要護陰、救陰於未涸之時,投以生地黃、沙參、麥冬等清熱養陰之葯。治療中需注意到血得熱則行,得寒則凝。若一味只強調涼血,則可能導致血行不暢。故在毒熱之證予以控制,而「虛、瘀¨之證顯露之時,適當予以益氣養陰通絡之品以免此弊。

二診:以血瘀之證為主,陳氏以活血散瘀湯加減。在紫草、板藍根、白茅根等清熱解毒的基礎上加強活血化瘀的力量,又因病程日久,皮損肥厚,舌苔白厚而加全蠍、烏梢蛇。並予以黃芪益氣,女貞子、旱蓮草、枸杞子滋陰補腎,培補正氣。

三診:皮損尤以脛前多皮、多筋、多骨、少氣、少血的部位難治,陳氏以桃紅四物湯為主方,合用牛膝引血下行,用以活血化瘀散結,並加以益氣通絡之法,從而取得良好效果。該例病程較長,因熱毒郁內而致氣血瘀阻而發病,纏綿不愈,時輕時重,「虛、瘀、毒」為其發病之本;又因急性扁桃體炎驟然發展至全身為其標。所以開始治以清熱涼血解毒,數日後標象已解,遂改用活血化瘀、養陰益氣之劑,收到良效。陳氏認為這一病例不但說明了銀屑病的血熱、血瘀兩型不是截然分開的,而且也說明了在治療時需重視標本先後和謹守病機辨證施治。

刺血治療:

足背:耳背青筋,大椎,膈俞,足三里,陰陵泉,委中,尺澤。

配穴:根據相應部位加穴:頭面部加太陽和百會,血熱加心肺,血燥加心腧和肝腧,濕熱加肝腧和脾腧。

二部:腎上腺,腎,耳背。

針灸治療:

主穴:曲池,血海,足三里,膈俞,白庀(胸椎神道穿靈台結節點留針45)。

配穴:

血熱:大椎合谷,外關。

血燥,照海,合谷。

血瘀,內關,關元,三陰交。

血熱,濕熱,注意飲食,辛辣,溫熱。

治療方法

1.放血療法:

全部12名患者均用此方法,每周放血1次,12 次為一療程。

(1)放血穴位

主穴:曲澤、尺澤、曲池、委中。

隨症加減:頭部皮損頑固,可選加大椎、率谷、百會、太陽、印堂。

多次放血效果不顯者可加膈俞。

頑固皮損有肘膝以下者可加手足十二井穴(少商、商陽、中沖、關沖、少沖、少澤、隱白、大敦、厲兌、竅陰、至陰、湧泉)。

(2) 放血療法具體操作:將塑料布鋪在治療床上,取四肢穴時取卧位,取頭頸及手指穴時病人取坐位。

放血的穴位,要用2.5%碘酒消毒,然後以75%酒精脫碘;消毒後將彎盤放在穴位腔體下接血,穴位近端紮上止血帶,放血後針刺穴位處要用消毒棉球遮蓋,用膠布貼好。

(3)注意事項:三棱針進針不宜過深,過深則易穿透對側血管壁造成瘀血,不易吸收,而局部腫硬疼痛,影響下次治療。

血流不暢,不宜用手推擠,可用拔火罐協助。

放血時,如有噴射性出血量較多而血不止者,可將止血帶放鬆,血量可當即減少,血色多由深變淺。

針曲池、曲澤、委中穴時放血,應盡量在穴位附近選取血管刺之。

大椎、膈俞穴、點刺放血後,多需拔罐協助,使出血充分。手足十二井穴多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少量即可。

對於素有凝血不好的患者,應當特別注意,止血帶扎的時間不宜太長,針刺的不宜過深,血變而止,出血量不宜太多。

2.內服藥物:12人中間,除1人外均服藥治療,以服白瘡1號為主,佔8人;其餘服白瘡3號1人,服除濕丸1人,尚有1人曾自服 一段時期灰黃黴素。

3 .外用藥,除2人外,均用一般外用藥。

疔效判斷標準

1.基本痊癒:自覺癥狀與皮損基本消失,僅殘留數小塊皮損。

2.顯效:自覺癥狀顯著消退,原有皮損大部分消退,留有少數薄的鱗屑斑。

3.好轉:自覺癥狀減輕,皮損鱗屑變薄,基底炎症消退,皮損有部分消退。

4.無效:主客觀癥狀均無變化,甚者仍有新皮疹發生。

療效分析

1.治療結果:療程治療結束後,基本痊癒者3例,佔25%; 顯效3 例,佔25%,好轉6例,佔50% ;12例患者經治療後均有效,佔100%。

2.放血次數與病情開始好轉的關係:放血治療4次時,3例好轉,佔1/4;放血5次時,4例幵始好轉,佔1/3;放血7次時,6例好轉,占 1/2; 放血10次時,全部患者均獲得不同程度的好轉,好轉率為100%。

3.病情開始好轉與進行期和靜止期的關係:進行期患者放血治療 4-5 次後,好轉7例,靜止期患者為0, 靜止期患者好轉需經6次治療後,方逐漸好轉,故說明進行期患者療效優於靜止期患者,從而說明放血療法對進行期患者效果較好。


推薦閱讀:

牛皮癬的常規用藥:達力士跟得膚寶哪個比較好?
牛皮癬的飲食
牛皮癬的癥狀有哪些
牛皮癬治療
尋常型牛皮癬中藥藥方

TAG:中醫 | 牛皮癬 | 牛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