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另一面:秩序井然_

日本地震另一面:秩序井然2011-03-17 09:53:00 來源: 時代周報 (廣州) 跟貼 180 條 手機看新聞

在人們的印象中,剛剛發生了地震和海嘯的日本充滿了死亡和核泄漏的陰影,但事實上,這個國家很平靜、秩序井然,甚至是在災害最嚴重的地方。

2011年3月14日,仙台空港,地震引發海嘯毀壞的房屋。郭楊 攝

2011年3月15日,被海嘯衝擊後的仙台港的貨品儲藏倉庫外,速食速食麵散落一地。

大廳,等待辦理登機手續歸國的乘客排起了長隊。

這裡是日本。

一個剛剛在3月11日下午1時46分經歷了9.0級地震和10米高海嘯的地方。截至16日18時,日本警察廳確認,在地震和海嘯中死亡的人數已達4164人,失蹤者7843人。而福島第一核電站1-4號機組都因受損發生事故,5號機組的冷卻水位在下降。

在人們的印象中,這裡充滿了死亡、地震、海嘯和核泄漏。

但事實上,這個國家很平靜、秩序井然,甚至是在災害最嚴重的地方。

東京形勢

地震的影響已經波及到了日本全國,首都東京也不例外。

在東京,記者路過的每一家便利店中,擺放食品和飲用水的貨架多數都已空空。而在超市,由於搶購食品的人太多,超市不得不限制人流。

除此之外,東京人民還得忍受斷電的不適,由於福島核電站停止運轉,東京電力公司管轄的範圍已出現了1000萬千瓦的缺口。整個東日本不得不進行限電措施。據電力公司14日發布的公告稱,其管轄範圍內的1都8縣實施計劃停電。所有承包商分為了5組,從上午6時20分始至晚上10時,每隔3小時依次停電。

為了優先供應受災的東北六縣(宮城、岩手、福島、青森、千葉和茨城),各個省份的燃油也受到了限制。在東京,加油站外面往往是幾百米的長隊。地鐵也因此受到影響,部分線路因為斷電不得不停止。這對靠地鐵上班的日本民眾來說是個重大的考驗,很多人只好提前幾小時出門,自行車因此一度在東京脫銷。

東京人民的井然有序並未因這些不便而深受影響。災害面前,這個民族表現出了令人敬佩的素質。

在明治大學讀國際政治博士的李永澍說,地震發生時他和大家一起下樓,然後在操場疏散,後來他才發現,自己的導師伊藤剛教授一直在辦公室里繼續工作。

福島市政府公務員高成志一也感受到了強烈的衝擊波,但按照往常訓練的那樣,等待地震停止後,他在關閉了各種電器後才離開市政府大樓。

幾乎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日本就作出了反應。

海嘯肆虐的地方

除了少量的房屋損壞,地震並未對日本造成太大的損失。

從東京一路到仙台的十幾個小時的路途中,記者只看到了10多條公路開裂,還有幾座房屋被震塌。但地震引發的海嘯,幾乎毀掉了日本東北地區所有靠海的地區。

福島、宮城和岩手三縣被認為是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根據NHK的廣播,其中受災嚴重的宮城縣收容了34萬人,而福島縣收容了7萬多人。

宮城首府仙台,這個名字來源於神仙升天傳說的城市,因為魯迅的文章《在仙台》而聞名中國。而如今,它在電視里被反覆播放的畫面,是仙台機場被海嘯沖毀的一瞬間。據宮城縣統計,在這次海嘯中,宮城一共遇難3096人。

3月15日,席捲仙台機場的海水已經退去,附近所有的民居變成了一片廢墟,汽車被海嘯洶湧的海浪推起,砸向居民區,躺在客廳,架在房頂,橫在超市,甚至還有一架附近航空學校的教練機。

大片的淤泥里,你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物品:手機、電飯鍋、書籍,被子……甚至還有高爾夫球杆。你甚至可以因此勾勒出一個日本家庭的大致模樣。但現在,這一切都不復存在,就連墓地都被海嘯沖毀,青石做的墓碑折斷在泥地中。

「在我26年的搜救生涯中,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的情景。」日本海上保安廳的上圷先生說,地震發生後,他立即駕駛直升機開始救人。

在飛機上,他看見了自己一輩子難以忘記的情景。「浪變成了牆,幾米高,朝岸邊推進,無堅不摧。」上圷先生說,巨浪過後的地方,沒有任何東西倖存,十幾米高的大樹,瞬間就被沒過了樹頂。有人曾經試圖駕車逃跑,但很快,海嘯追上了他,連一個泡都沒有冒,就不見了。

很快,上圷救起了第一個人,這個人被困在樓頂上;接著他又發現了幾個人,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救援變得緩慢。工作了48個小時,最後被他營救上來的只有20多個筋疲力盡、瑟瑟發抖的人。但幾乎每個人都掙扎著朝他鞠躬道謝。

「我現在已經不做指望了,這些海邊沒找到的人應該都死了。」上圷先生搖搖頭,這個鬍子都已花白的中年人露出了一種令人看了都難過的表情。

3月15日,日本將搜救方針改為加快尋找遇難者遺體。這一天,群馬縣派出了大批警察來到仙台機場增援,他們和自衛隊一起再次對這個區域進行搜救。因為餘震和海嘯的威脅,救援隊被分成幾個小組,除了必需的挖掘工具外,每個小組的組長還獲得了一根白色棒子。「如果發生地震,我們就立即揮舞棍子。」一位小組長說,這樣大家就會立即找地方避難。

「第一天我們還能找到活人,後一天就沒有看見了。」來自愛知縣春日井陸上自衛隊第10師團的士兵說,第一天地震發生後,他們就來到了這個地方搜救,而今再次搜救,更大程度上是為了加快遺體的挖掘。

曾經幾乎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們以為自己發現了倖存者,因為他們帶來的搜救犬在一堆廢墟前狂吠不止,十幾個隊員頓時圍了上去。但經過半小時的排查,搜救犬的訓練員最終做了一個終止的手勢。

在仙台的若林地區,警察們已經開始對這個地區進行消毒,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令人難受的消毒水味道。

悲慘的救援

從14日開始,從各國趕來的國際救援隊進入了震區。但迄今為止,包括中國救援隊在內,沒有一支救援隊找到任何倖存者。

甚至,他們連遺體都很少尋獲。

「情況比我們當初預計的嚴重得多。」來自澳大利亞救援隊的安德森說,這次日本海嘯甚至超過了2004年的印尼海嘯,他們14日便進入了仙台,但目前只找出了兩具遺體。

安德森說,海嘯使大量房屋變成了廢墟,現場一片狼藉,很多村落都是全村覆滅。而海嘯退去後遺留的大量淤泥,使他們的搜救工作變得特別緩慢。

他們曾經寄望於搜救倖存者,但很快,搜救工作便擴大到了挖掘遺體。而這同樣也非常緩慢。

儘管已在岩手市轄下的大船渡市整整搜救了3天,但中國救援隊同樣毫無所獲。他們對之前接到的求救信息疑似點進行了仔細排查,但沒有發現任何生命跡象。中國救援隊隊員說,海嘯襲擊了11平方公里的地區,一些房屋甚至被平移了100多米。15日,他們排查了78座房屋,但一無所獲。他們能做的只是把這些房屋做上標記,給其他的救援隊伍參考。

但偶爾也有好消息傳來,3月15日,在宮城的石卷,救援隊發現了一棟在海上漂流的房屋。在小樓二層,他們發現了一個幸運兒。

核泄漏中的英雄

國際救援隊深入了災區各地,唯獨繞過了福島。這個縣曾是江戶時代會津藩的治所,在激蕩幕府歷史中扮演過重要作用,現在則因核泄漏的威脅,變成了一個危險的代名詞。

地震和海嘯損壞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機組,5天的時間裡,1-4號機組相繼發生爆炸,5號機組冷卻水位下降。在嚴峻的形勢下,日本首相菅直人最終在15日發表講話,要求必須保住核電站。

事故發生後,400名東京電力公司作業員進行了緊急搶修,但在付出了包括自衛官在內15人受傷的代價後,依然未能阻止機組的氫氣爆炸。情況已處於失控邊緣,大部分作業員開始後撤。

福島居民的後撤範圍,已從最初的20公里變成了如今的30公里。15日,當地政府給每個居民發放了防輻射藥物。警視廳(相當於中國的公安部)也開始隨時測量空氣中的放射性指數。

感受到核威脅的居民開始離開這個地方,另一些人則因缺乏燃料,被迫滯留於此。也有人毅然決定留下,準備死守福島核電站的最後一道防線。

東京電力的新聞發言人15日宣布,有50名技術核心小組成員自願留了下來,繼續搶修核電站機組。其中一些成員目前已經出現了嘔吐等不適癥狀。

堅固的學校和開放的縣廳

學校、體育場所和政府大樓,都變成了避難所。

據日本官方統計,在死亡和失蹤的1萬多人中,國立和公立學校死亡10人,負傷69人;私立學校死亡2人,負傷57人。各地約有250名學生下落不明。死亡者主要是靠近震中的岩手縣、宮城縣師生。這一比例在全部死亡人口中並不起眼。

而在地震發生後,很多人都自動湧入學校避難。「這個無需任何通知,學校就是避難所。」在東京工作的NHK華文播音伏怡琳說,學校和體育場館都是日本政府指定的避難所,那裡防災倉庫里都會常備淡水、毛毯、乾糧,設備管道採用軟管連接以防地震時破壞。震後,政府也會派人往這些地方運送食物和水。同時,這些學校里還有充電設備和流動廁所。

人們對學校的信任,來自於建築質量安全的保障。從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日本政府開始對學校質量進行調查,發現1981年前修建的學校受損嚴重,於是開始對學校進行翻修。

幾乎每年,所有的學校都會進行抗震檢查,如果發現問題,就會立即加固。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經歷了7-10日的抗震預備診斷、2個月以上的現場調查診斷、加固設計、施工和竣工多個環節。

「這裡面涉及多個部門,比如先由我們派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診斷,再由東京23個區共有的契約課選擇合適設計施工的單位,還有財政部門參與等等。」東京豐島區教育委員會施設情報課長礦野說。而根據施設情報提供的資料,所實施的加固主要集中在加固鐵骨、柱卷、免震構造化等細節。

學校最低的要求是能防6級地震,但一般來說,大多數學校都能抵抗7級地震,儘管這讓日本政府付出了大筆金錢。日本政府這些年的財政預算,都大幅度朝教育傾斜。

縣廳(相當於中國的省政府)和市役所也開放給了災民作為避難所—這也是日本的一貫傳統。除了必需的辦公場所外,所有房間都被用作了災民休息的地方。

「我們負責統計災民人數,為他們提供食物、飲用水,以及幫助回收垃圾。」地震過後,高城志一和兩位同事一道,被分配到了福島立橘高等學校避難所負責災民。

在3月14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1、3號機組,已經相繼發生爆炸,2號機組也被證實有爆炸的可能,但這個縣的公務員們沒有一個人離開。在這個避難所里,高城志一說,除非是接到撤離的報告,否則他會一直在這裡。「我不擔心輻射,相比之下,我們更擔心食物和水。」

高城志一說,進入避難所並不需要任何身份證明,無論是哪國人,是否居住在這個區域,都可以任意進入離自己最近的避難所。

平靜

從地震開始至今,儘管所有災區斷水斷電、物資極其緊缺,但未見任何媒體報道災區出現任何治安問題。

在避難所里,老人和小孩會優先得到照顧。在仙台市上山通(等同於上杉路)小學的避難所中,有工作人員分發完食物後,才發現忘記了一名老人。立即就有年輕人將手中的東西遞給了這位老人。

避難所里也沒有難聞的氣味和垃圾,所有進入休息區的人,甚至每一個進入避難所的人還被要求脫去鞋子,換上專門的皮拖鞋,以保持室內整潔。牆上還貼著各種指引,用多種語言寫成,除日語外還可見中文、英文、韓文,甚至泰文等。同時,為垃圾袋標明分類也是必須的,即使在這種危難的時候,日本人也沒有放棄垃圾分類的習慣。面對餘震,日本人民也表現得相當鎮定,14日的深夜,餘震再次襲來,仙台市役廳大樓開始晃動。睡在記者身邊的日本人抬起頭來觀望了一分鐘,見沒有大的動靜,又再次睡去。

而每一位離開避難所的居民,都會將自己的毛毯疊得整整齊齊,還向工作人員鞠躬致謝。

海嘯和餘震的威脅,也沒有使這個城市停止運轉。地震一發生,政府幾乎立刻就展開了應對行動。在宮城,地震發生後的第一天,仙台修復了主要地區的電力系統和網路,為了安撫人民,他們將每天的報紙和對市區的修復進展,張貼到了各個避難所的牆壁上。

這些消息並非都是樂觀且正面,相反,很多消息令人沮喪。每一份報紙上都充滿了「犧牲者以萬計,原子安全神話崩壞,沿岸一帶全滅」這樣令人恐懼的標題,幾位老人圍著看,低聲喃喃自語,神態平靜,遂又散去。然後一群陸上自衛隊第10師團的官兵圍上了看了一會,均無話,又散去。

日本政府則通過手機,及時將餘震信息和海嘯信息發到每個居民的手機上。戴著「宮城縣」袖章的政府工作人員,耐心地為每個求助者解決問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街上偶然可以看到警察和一些市民自發在巡邏或為過往車輛進行指引。

由於汽油不足導致公眾交通受限和地鐵停運,大量仙台上班族利用自行車或者步行趕赴自己的工作現場。工作的時候工作,晚上去避難所,這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面對物資的緊缺,大家則用排隊來應對。

購買水如此,購買糧食如此,即使在加油站,即使面對幾百米的隊伍,幾個小時的等待,所有的人都沉默地等在車裡,無人按喇叭,也無人喧嘩。買不到東西的人也不會抱怨,只是默默地朝店員點頭致謝,然後轉身離開。

平靜和有序,並不是代表他們不害怕、不悲傷。「我當時嚇壞了。」在郵局工作的氏家女士說,她從來沒有覺得有這麼恐怖過,雖然她的房屋沒有受損,但餘震的威脅讓她不敢在家入睡,於是跑來避難所。但氏家女士說,儘管害怕,她依然會每天去上班,因為她覺得,如果要讓城市恢復運轉,每個人都應該發揮自己的力量,儘管,這個力量看起來是那麼微不足道。

前田女士跟自己的姐姐失去了聯繫,她知道的唯一信息是,海嘯發生時姐姐正駕車行駛在靠近海岸的公路上。

這5天,她一直拿著地圖仔細研究。在她的地圖上有各種紅點,那是指目前被封鎖禁止進入的關卡,還有用鉛筆做的大量塗抹,代表著「浸水地區」,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從茨城到青森,整條海岸線沒有被波及的地區很少。「海嘯發生時姐姐在岩手和宮城交界地區開車,現在失去聯繫。我就是想碰碰運氣,想自己去找一找。」前田女士突然捂住臉低聲抽泣,而在十分鐘前,她還掛著笑容給我們指路。

東京大撤退

儘管日本看起來一切仍然井然有序,但核輻射的陰影依舊籠罩在日本上空。自從美國的航母在距離福島160公里處掉頭回返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離開這個國度。

3月13日開始,各個國家開始號召自己的僑民離開這個國家。隨後幾天,這個趨勢開始加劇。

「我們必須要走了,政府要求的。」16日下午,安德森所在的澳大利亞救援隊撤離了仙台,澳大利亞電視七台的記者也被要求離開東京。而在幾天前,法國電視台、德國電視台和美國媒體也紛紛離開。

15日下午,中國政府發表了幫助災區中國公民回國的聲明,儘管政府一再強調,這不是撤僑,但還是讓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陷入了一種集體恐慌中。

而在國內的網站上,日本的核泄漏被渲染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地步,打開網頁,幾乎一條條都是關於核泄漏的壞消息。微博上,各種關於日本已經發生嚴重核泄漏、參加核泄漏的人員全部死亡的假消息漫天亂飛。「我發現,現在中國的消息,比我們日本快多了。」氏家女士說,她知道的最新消息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她在中國大陸或台灣的朋友告訴她的。這讓她對日本政府很不滿,雖然電視台和廣播都在24小時不間斷地播報最新情況。但跟中國相比,這些「消息更新得太慢了」。

「不是我願意走,而是我在國內的親人受不了。」在東京大學任教的吳麗說,中國國內的恐慌已經超過了日本,她這次原本不打算回家,但國內的親人直接就給她訂好了機票,讓她立即返回。

16日,回國的中國人已經佔去了半個成田機場。排隊辦票者從成田機場的北門一直排到了南門,一張回國內的機票被哄抬到了1萬多元人民幣。留學生陳策勵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他曾經打電話去航空公司訂票,但航空公司回復說,大多數票都已被旅行社訂完了。

但無論旅行社叫價多少,5日內的回國機票依舊告罄。不時有人四處詢問,哪裡可以買到回國機票,無論多少錢。

有些人為了買票,乾脆睡在了成田機場里。「求求你幫我把孩子帶回去吧。」一位中國婦女苦苦哀求記者。這位婦女說,自己已在日本呆了10年,買了明天的機票回國,為了保證有座位,她今天就住到了成田機場,但現在她依舊覺得很害怕,恨不得立即就走。

這種恐慌,儘管在機場的日本人都表示理解,但還是覺得有點過於緊張。「也許情況並沒有這麼糟。」一位在機場拍攝中國人大撤退的日本記者,終於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張子宇 龍婧 郭楊)


推薦閱讀:

對付堰塞湖,為什麼不直接把殲-20開過去丟兩顆導彈直接完事?多方便快捷 ?
災難和明天:逃生秘籍 有備無患
地震力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Part.5]
地震時躲進生命三角區是否靠譜?
地震自救小知識,你都了解嗎?

TAG:日本 | 地震 | 秩序 | 日本地震 | 另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