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天炙療法
06-10
天灸療法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外治療法,它是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膚充血、發泡,甚至化膿,有如灸瘡。天灸的分類按其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為直接發泡法和間接發泡法。直接發泡法對皮膚的刺激作用較強,發泡程度較重,間接發泡法次之。臨床多用於治療哮喘,關節疼痛,過敏性鼻炎等難治疾病。有學者開展了天灸防治骨質疏鬆大鼠的實驗研究和天灸抗腫瘤的實驗研究,取得了肯定的療效。本文還討論了天灸可能的作用機理,一方面是對穴位皮膚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是藥物有效成份經皮吸收至體內而發揮藥理作用。並且提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BR>天灸療法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歷經千百年的臨床實踐,沿用至今。具有適應症廣,療效快捷,節省葯源,毒副作用少等優點。在傳統醫學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該療法理應得到深入研究並發揮更大的作用。<BR>一、灸療法的源流<BR>天灸,又稱發泡療法,它是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膚充血、發泡,甚至化膿,有如灸瘡。(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載有「治疔、癰、腫毒,以斑蝥一枚,無足、翅,捻破,復以針畫瘡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發赤起即揭去。」)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瘰癧未潰者,宜天灸,以毛茛鮮者搗泥,縛癧,帛束之。俟發泡棄之。」率先提出「天灸」一詞。《針灸資生經》第三中云:「用旱蓮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間使穴),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本草綱目》卷十七毛茛條中也記載:「山人截瘧,采葉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故呼之為天灸,自灸。」古人認為該方法對皮膚的刺激要達到一定程度——產生灸瘡,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針灸資生經》曰:「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泡瘡),其病不愈。」《小品方》也說:「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故現代把天灸定義為:「本法又稱自灸,因其敷貼藥物後,發泡如灸瘡而得名。」(高等中醫院校教材《針法灸法學》)天灸的分類按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發泡法和間接發泡法。直接發泡法是將藥物直接貼敷於人體敏感的穴位或患部皮膚上,對皮膚的刺激作用較強,發泡程度較重。間接發泡法又稱隔物發泡法。施灸時先用古銅錢(帶孔的)、帶空洞的膠布或消毒紗布安置於患部或穴位上,然後把發泡藥物貼敷在古銅錢、膠布洞、紗布層面上,這種方法能減輕藥物的強烈刺激,防止泡發過大,推遲水泡發生時間,起到緩衝作用。另外,臨床上還常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幾位對證藥物,與發泡藥物一起貼敷時用,以加強療效。而對那些藥物劑量較小,貼敷時間較短,當患者自覺皮膚微有灼辣,局部微現發赤,尚未發泡時即揭去者,屬穴位貼敷療法,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BR>二、臨床應用<BR>1、治療哮喘:孫氏用白芥子、洋金花、細辛、甘遂適量,調生薑水製成重5g的葯餅加麝香三伏天灸肺俞(雙)、膈俞(雙)、心俞(雙)等穴治療支氣管哮喘157例,其中痊癒51例,佔32.5%;顯效87例,佔55.4%;好轉11例,佔7%;無效8例,佔5.1%[1]。胡氏用毛茛草研細粉,用鮮生薑汁調膏備用,每次約4-6克。用膠布中間剪成綠豆大小孔,對準定喘、肺俞、膈俞等穴位貼好,取毛茛膏,狀如綠豆大小,放在膠布小孔內的穴位上,外用膠布覆蓋固定,至局部皮膚有小水泡時揭下藥膏,初伏、二伏、三伏各貼 一次,連貼三次為一療程,治療42例,經1~3個療程治療,總有效率為78.5%,控顯率為47.5%[2]。 <BR>2、治療關節疼痛:朱氏用斑蝥65g,雞矢20g,雄黃10g,麝香3g,冰片2g,研末。白蜜調糊,治療網球肘敷於肱骨外上髁壓痛點處,腱鞘炎敷於壓痛點上,肩周炎敷於肩*、肩井、天宗等穴,下肢關節炎敷於環跳、膝眼、足三里或阿是穴。治療網球肘26例,腱鞘炎11例,肩周炎6例,關節炎8例,結果痊癒分別為23例,9例,0例,6例;好轉分別為3例,1例,4例,2例;無效為0例,1例,2例,0例[3]。龔氏用雄黃、斑蝥、麝香等葯發泡灸治療風濕性關節痛498例,治癒127例,佔25.49%;顯效184例,佔36.9%;有效167例,佔33.52%;無效20例,佔4.07%;總有效率95.93%[4]。 <BR>3、治療過敏性鼻炎:劉氏取白芥子、細辛、甘遂按5:3:2之用量研末,薑汁調成藥餅,三伏天灸肺俞、大杼、風門、膏肓、腎俞、脾俞等穴治療過敏性鼻炎556例,痊癒58例,佔10.4%;有效405例,佔72.8%;無效93例,佔16.7%;總有效率83.2%[5]。 <BR> 三、實驗研究 <BR>天灸療法雖然在民間應用廣泛,且對多種疑難病症有較好的療效,但其實驗研究卻較少報道。李學武教授開展了天灸防治骨質疏鬆大鼠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天灸可使去卵巢大鼠的血中鹼性磷酸酶的含量增加;在服用鈣爾奇D的同時,應用天灸可使股骨髓腔面積擴大的程度減弱,對皮質的面積影響不大,抑制股骨近1/3段礦鹽的丟失;並且服用鈣爾奇D同時用天灸還可使血中骨鈣素增加,血清抗酒石酸鹽酸性磷酸酶含量下降。使腰椎骨密度、載荷和剛度有所增加。說明天灸療法可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增加骨形成,同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骨吸收,減少骨量的丟失,提高骨骼抵抗外力的能力[6]。 <BR>辛氏[7]觀察了天灸「腎俞」、「命門」、「大椎」三穴對SAM-P10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含量的影響,三穴均為補腎壯陽要穴。結果發現,隨著月齡增加,T的含量降低,E2/T比值逐漸上升。天灸對E2含量影響不大,但可顯著增加T的含量,從而減小E2/T比值。 <BR>本人進行了天灸療法抗腫瘤作用的實驗研究。用辣椒、胡椒、清半夏、三棱等製成濃度為1g/ml的天灸膏,對S180荷瘤小鼠在「大椎」穴貼黃豆大小藥膏,於接種第二天開始治療,每次貼大約12小時,以局部紅赤發小水泡為度。隔日一次,共治療10次。其結果為腫瘤抑制率38.52%,且天灸組的淋巴細胞轉化率明顯高於腫瘤對照組,P〈0.01。腫瘤對照組的胸腺指數與脾臟指數亦明顯高於腫瘤對照組,P〈0.05。說明天灸療法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對腫瘤有治療作用。 <BR>四、討論 <BR>天灸屬中醫外治療法,其治療作用首先是刺激作用。對穴位的刺激作用,以疏通經絡,調理全身經脈氣血運行。對皮膚的刺激作用,擴張毛細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刺激皮膚的神經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達到止痛、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對古今文獻做一粗略的統計,發現不同天灸藥物治療疾病沒有特異性。如治療瘰癧的常用發泡藥物有十幾種,這些藥物中的大多數也可用於治療瘧疾等其它病症。由此推測古人選擇天灸藥物的標準主要是刺激性,凡能引起發泡的藥物都可應用。我國地域廣闊,植物藥品種繁多,分布不均,不同地區的醫生就地取材使用不同的藥物。現代臨床可選擇毒副作用小,來源充足,加工方便的藥物,製成成藥備用。 <BR> 另一方面,藥物的有效成份經皮膚表面的角質層、毛囊皮脂腺及汗管等滲透吸收進血液、淋巴液、內分泌液中,發揮一定的藥理作用。這與現代醫學推崇的透皮治療系統(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TTS)有相似之處。古人也認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葯,即內治之葯,所異者法耳。」臨床上亦出現用大蒜在某穴位施灸時,口中有大蒜味的現象。可見,藥物的全身作用不容忽視。常用天灸藥物中有不少是巨毒之品,如斑蝥、紅娘子中含有斑蝥素,可由皮膚吸收影響腎臟。這類藥物應盡量避免使用。但是,穴位用藥劑量小,經皮吸收在體內能達到何種血葯濃度,起到多大作用是尚未研究的問題。 <BR>此外,天灸使局部發泡化膿,但並不出現紅、腫、熱、痛和全身癥狀,只是發泡局部有暫時的泛紅、發癢,與病理狀態下的化膿性感染明顯不同。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天灸的作用機理,使其更好的發揮治療作用,甚至揭示新的生命現象。天灸,又稱發泡療法,它是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部,使局部皮膚充血、發泡,甚至化膿,有如灸瘡。(晉朝葛洪《肘後備急方》載有「治疔、癰、腫毒,以斑蝥一枚,無足、翅,捻破,復以針畫瘡上作米字,以之封上,俟發赤起即揭去。」)唐代孫思邈的《千金翼方》中有「治瘰癧未潰者,宜天灸,以毛茛鮮者搗泥,縛癧,帛束之。俟發泡棄之。」率先提出「天灸」一詞。《針灸資生經》第三中云:「用旱蓮草椎碎,置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間使穴),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本草綱目》卷十七毛茛條中也記載:「山人截瘧,采葉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故呼之為天灸,自灸。」古人認為該方法對皮膚的刺激要達到一定程度——產生灸瘡,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針灸資生經》曰:「凡著艾得灸瘡,所患即瘥,若不發(泡瘡),其病不愈。」《小品方》也說:「灸得膿壞,風寒乃出,不壞,則病不除也。」故現代把天灸定義為:「本法又稱自灸,因其敷貼藥物後,發泡如灸瘡而得名。」(高等中醫院校教材《針法灸法學》)天灸的分類按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發泡法和間接發泡法。直接發泡法是將藥物直接貼敷於人體敏感的穴位或患部皮膚上,對皮膚的刺激作用較強,發泡程度較重。間接發泡法又稱隔物發泡法。施灸時先用古銅錢(帶孔的)、帶空洞的膠布或消毒紗布安置於患部或穴位上,然後把發泡藥物貼敷在古銅錢、膠布洞、紗布層面上,這種方法能減輕藥物的強烈刺激,防止泡發過大,推遲水泡發生時間,起到緩衝作用。另外,臨床上還常根據病情需要選擇幾位對證藥物,與發泡藥物一起貼敷時用,以加強療效。而對那些藥物劑量較小,貼敷時間較短,當患者自覺皮膚微有灼辣,局部微現發赤,尚未發泡時即揭去者,屬穴位貼敷療法,不在本文討論之列。本療法根據本人經驗總結而寫,僅供讀者參考,了解一些常識,治療方案需結合臨床實際,具體細節並非本文所能概之,所以請勿盲目模仿與轉載,否則後果自負。想知詳情請與我們聯繫。一、歷史淵源發泡療法,包括鮮中藥發泡療法,古代稱為「天灸」,現代稱為「藥物發泡灸」,是指採用對皮膚具有刺激性的藥物塗抹或貼敷在穴位、病處,使局部皮膚充血、起泡,有如火燎之狀,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治療法。1 發泡灸源流之為「天灸」,王執《針灸資生經》卷三中說:「鄉居人用旱蓮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兩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為藥物發泡療法的應用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這表明,在宋代,以發泡灸療法防病治病已相當普遍。明、清時期:2 現代應用及研究近百年來,發泡療法越來越受到學者和專家們的重視,尤其是近十幾年來,在理論探討和臨床應用等方面,均有突破性的創新,並開始用於疑難痼疾的治療。例如發泡療法用於治療慢性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腮腺炎、風濕性關節炎、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變應性鼻炎、額竇炎、梅核氣、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強直性脊椎炎、胃脘痛均獲得滿意的療效。臨床例證不勝枚舉。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發泡療法治病機制在於調整機體的免疫功能,使亢進者下降,低下者升高,趨向協調平衡,正是《內經》「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理論的體現。綜上所述,發泡灸起源於戰國時期,奠基於晉代,定名於宋代 ,明清時期得到廣泛應用。近代,發泡灸已引起國內醫務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發泡療法的治病機制將成為研究的熱點,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定會大放光彩。二、客觀評價1、確有一定療效,但非秘方、也非祖傳族祖傳。在我國已有上千年的應用歷史。經文獻檢索,近年來也有數十位學者發表了相關的研究報告。儘管對配方作一些改良,但基本原理完全相同,療效也相似。「八五」攻關課題中有一個中醫藥項目主要診對發泡療法的基礎和臨床應用研究。這足以說明,發泡療法已納入現代中醫學研2、應加強病例的科學總結髮泡療法療效各家報道不一,有的甚至達到95%以上或達到100%,或治癒率高達90%以上,或稱之能將慢性疾病「一次根治」「一次治癒」,可謂比神葯還靈,這似乎有誇大療效之嫌。我們認為,應該建立統一的療效3、應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發泡療法雖然已有不少報道,但極大多數僅為病例總結,而且樣本較小,更缺乏基礎理論的廣泛和深入的研究,這樣就難於走向世界。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崇醫師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建議國內學者多申請一些這方面的研究課題,為發泡療法的機制研究作出貢獻。三、發泡藥物與其他用品藥物:發泡藥物應根據病情選擇。一般選用1~2種即可。各種藥物雖都能發泡,但其藥理機制不完全相同,所以應對症下藥。其他用品:治療盤、塑料紙、紗布、膠布、繃帶、75%酒精棉球、注射器一副等。四、操作方法1、擺好體位,根據不同的病情辨證選定穴位或部位,並暴露發泡部位。敷藥前將痛點或穴位處清洗乾淨,局部消毒。2、將選定的藥物敷於確定的穴位或部位上。3、用消毒紗布包紮,以膠布固定敷藥,以防止藥物滑脫。4、敷藥後數小時,敷藥部位發熱、有少許疼痛(因個人局部皮膚情況不同時間有所不同)。隨著時間推移,病人感局部灼痛感,蟻走感,皮膚潮紅,盡量堅持一段時間,當灼痛感極強時,將所敷的葯取下,將小泡用消毒紗布包紮好或上扣一直徑約3cm的消毒瓶蓋,用膠布或繃帶固定。注意保持傷處的乾淨。禁止用水清洗傷處,避免感染。5、一般將葯取下之後,敷藥的部位皮膚表層紅腫,這時患者有些脹痛感。6~12小時後,傷處皮膚逐漸起泡,初為小米粒或黃豆大小的水泡,水泡會逐漸變大,最後溶成一個比較大的水泡或2至3個較大的水泡。待水泡內液體充盈、脹滿時,經常規消毒,用消毒針頭刺破水泡底部側面,抽出水泡裡面的白色液體。6、傷口癒合時可有傷處皮膚及周圍有些騷癢。幾天以後,結口處自行脫落,新長成的皮膚呈紫紅色,一段時間後,皮膚紫紅逐漸變淺變淡。發泡處的皮膚癒合復原後,根據需要還可再次發泡。五、適應症1、多用於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關節腫痛、肩周炎、網球肘、坐骨神經痛、腰肌勞損等。2、也可用於婦女痛經、過敏性鼻炎、牙周病、面神經麻痹、肝炎、瘧疾、小兒消化不良、慢性支氣管炎等。六、注意事項1、應用本療法前,首先要明確病情,按疾病需要,選擇發泡部位,然後按照規程進行操作。2、由於發泡的藥物多有腐蝕性和刺激性,對皮膚有一定的創傷,所以本療法治療範圍有一定的局限。故除本療法介紹的適應證外,其他病症一般不宜使用。有些發泡的藥物還有較大的毒性,所以發泡藥物禁止口服和亂敷。藥物敷用後應即包紮好,防止藥物外溢或滑脫。中藥發泡療法還有很3、發泡後,可以將水泡挑破,也可以不挑破讓其自行吸收。但要注意局部清潔,用消毒紗布包紮,預防感染。4、如病情需要在原發泡處進行第二個療程即在同一部位進行重複治療時,必須待發泡處皮膚完全癒合後再進行。5、發泡部位一般不會感染,癒合不留疤痕。如發泡處感染,即外塗或外敷消炎藥物。6、在治療一些急性或烈性傳染病(如白喉)時,應配合應用抗毒素、抗菌素或其他藥物。疼痛明顯時可服用一些止痛片,疼痛會越來越輕,直至傷口自行癒合。治療過程中注意飲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魚腥發物,避免冷水。天灸療法是古代冷灸法的一種,屬現代的「穴位敷貼」,是應用中藥貼於穴位上達到灸治效果的一種中醫外治法,最早見載於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宗懍《荊楚歲月記》。三天伏天天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 三伏天,在人體穴位上敷以辛溫、逐痰、走竄、通經平喘的藥物,可以驅散內伏寒邪,使肺氣升降恢復正常。像哮喘、小兒痙攣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肺部疾患,和一些久病陽虛證如五更泄、虛寒胃痛、腎虛腰痛等以及過敏性鼻炎、虛人感冒等由體虛、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一般寒冬季節發作較頻繁,癥狀明顯,這時,常以治標緩解癥狀為主,不便從本質進行治療。但到了夏天,這類疾病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正是根治的好時機。通過一些特殊的治療來補益人體元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預防冬季來臨時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癥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冬病夏治」。 慢支和哮喘均是呼吸道系統疾病,臨床上同時患有慢支和哮喘也不少見。慢性支氣管炎,以咳嗽、咯痰為主要癥狀,伴有喘息,每年發作累計3個月,並持續2年或2年以上者,發病率人群中3~5%。而50歲以上的患病率高於50歲以下的3~8倍。支氣管哮喘,臨床上反覆陣發性支氣管痙攣而致氣急、咳嗽、咯泡沫痰為主要症,發病地區不同,發病率有異,約為0.3~9.2%。中醫認為這與肺、脾、腎三臟有關。「肺為貯痰之器」,即是說肺氣虛弱,痰貯藏於肺內,咳和喘與痰停聚於肺有關。「脾為生痰之源」,脾是運化人體水濕,脾氣虛弱即運化失常,水濕停滯於體內而生痰。腎陽虛的人,則水液代謝失常,留於體內,積聚生痰,痰停留於肺則喘咳。腎氣虛則不納氣,即使說,呼出氣多,吸入帶有氧氣的空氣少,就上氣不接下氣則喘。內髒的虛弱,功能低下,這是致病的關鍵內在條件,這與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三伏天天灸,是利用三伏天氣候炎熱時機,在背部的五臟六腑俞穴,敷以辛溫、逐疾、走竄、通經、平喘藥物,溫煦陽氣,驅散內伏寒邪,提高臟腑生理和得高抗病能力。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從零開始學八字(十二):正財之初級含義和象法
※中醫治療各種失眠
※生理醫療應用舉例
※中醫關於女性閉經的辯證及其治療
※株洲養生專家張鳴談中醫婦科如何調理女性宮寒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