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舞

民間舞蹈介紹

  創作於民間,流傳於民間,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傳統舞蹈。它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樣式。民間舞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鬥爭、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由於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歷史、自然條件和風俗習慣的不同,因而民間舞蹈的風格和特色迥異。  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的基礎。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和各民族的古典舞蹈都從民間舞蹈獲得靈感、素材和新的表現手法。如風行世界的古典芭蕾由義大利的一種民間舞蹈演化而成。我國在世界上享有盛譽的《荷花舞》、《孔雀舞》等,都是由民間舞加工改編而成的。

 

民間舞蹈荷花舞

  女子群舞。戴愛蓮編導,喬谷、劉熾作曲。此舞根據甘肅民間舞蹈「走花燈」重新創作。  「走花燈」是流行於隴東一帶的秧歌「小場子」,又名「磨影子」、「火盆架子」。演出時,由一名老漢領導一群兒童扮演踩燈,腳下套著燈盤,四周插上各色花雜,邊唱邊舞。1952年改排為《荷花燈》,刪去了老頭,兒童改成姑娘。次年,在此基礎上加工、提煉,改名為《荷花舞》。

 

民間舞蹈孔雀舞

孔雀舞  女子群舞。是金明的又一佳作,首演於1956年,作曲:羅忠熔,首演者:中央歌舞團資華筠、崔美善領銜。  高高山崗上,一隻開屏的「孔雀」,抖動著美麗的翅膀衝下山來,一雙雙「翅膀」化作了「孔雀姑娘」,踏著象腳鼓與 鑼的敲擊聲,和著優美的旋律,簇擁著「鳥王」翩翩起舞——飲水、照影、沐浴、飛翔……  孔雀是聚居在西南邊陲的傣族古代圖騰崇拜——宗教藝術的遺存,一直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民間流傳的傳統「孔雀舞」只有男性表演,舞者身背象徵翅膀的沉重道具,限制了形體的自由與舒展。編創者突破傳統——嘗試以女性來展示孔雀的美麗,在服飾上也進行了革新——去掉沉重的道具,代之以墜滿孔雀羽毛的寬擺長裙……這個舞蹈於1956年首次在全國舞蹈會演中亮相,就以其新奇和青節」獲金質獎。(圖為現代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表演的舞蹈:雀之靈)雀之靈  粗粗看去,《雀之靈》也不外乎是擬人化的孔雀。但它與人們看慣了的傣族孔雀舞(無論是民間流傳的,或是藝術家加工的舞台藝術品)存在明顯的變異。  編導楊麗萍為自己的舞蹈定名《雀之靈》,體現了創作者對作品深刻內涵的自覺追求。舉手、投足間看似孔雀「迎風挺立」、「跳躍旋轉」「展翅飛翔」……卻遠遠超越了形態模擬,而是舞者——「孔雀」——靈與肉的交融、呈現。她所獨創的手臂酥軟無骨般的顫動,於纖細、柔美中迸發出生命的激情……

 

民間舞蹈霸王鞭

  又名「打蓮廂」、「金錢棍」、「打花棍」。過去傳統節日中常見的一種舞蹈形式。  舞者手拿三尺左右的竹桿,兩端挖成小缺口,各串銅錢一疊;也有在木棍上繪上花紋,不裝銅錢的。表演時用右手抓住竹桿中間,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敲擊自己的肩、腰、背和四肢,或在地上敲打,或與其他舞者對打。這時,錢響代替鑼聲,拍打代替鼓節,是一種實用的簡單樂器。舞姿有「掃地盤子」、「黃龍纏腰」、「跑馬射箭」、「仙女摘花」、「滾龍蓮香」、「觀音坐蓮」、「雪花蓋頂」等。形式且歌且舞,人數不拘。表演生動活潑、歡騰跳躍,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解放前,農民遇上災年外出逃荒,常利用這種歌舞形式做為討飯謀生的工具,戲中多表現打蓮廂的藝人被豪門貴族子弟凌辱的內容,正是勞動人民在舊社會飽受壓迫和過著痛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解放後,內容有了新的改革和發展,昔日以打蓮廂討飯賣藝為生的人們,今天又打起蓮廂唱起了對新生活的讚歌。

 

民間舞蹈花鼓燈

  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安徽北部淮河流域。歌舞者,扮男的叫「鼓架子」,動作粗獷有力,多跟頭武技;扮女的叫「拉花」(「蘭花」或「臘花」)用手帕、扇子和岔傘起舞,打著花鼓用來興歌起舞。通常在農村的夜晚,花燈照耀著的廣場上演出,歌聲和鼓聲像海浪一樣飄蕩,故叫「花鼓燈」。  舞蹈形式有大場和小場:大場就是「鼓架子」引「拉花」出場,接著舞岔傘,最後是變換隊形的大型集體舞;小場多為兩三人搶手帕、搶板凳等具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引場並無固定的形式,或歌或舞,或邊歌邊舞,唱到雙方情不自禁時就舞了起來,這種從歌到舞一條線連接的人物心理,層層轉化的細緻刻畫,就是「引場」的過程。  此舞的歌、舞相對獨立且有聯繫,一般是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在歌唱中,已孕育了人物的心理動態,在舞蹈中,自然就體現了那已賦有生命的人物形象,使舞蹈更加光彩和富有魅力。  《花鼓燈》舞蹈藝術的風格,熱情奔放,剛勁有力,洒脫大方,詼諧幽默。這是淮河兩岸人民純樸、粗獷、開朗、樂觀性格特徵的表現。這種性格特徵融匯貫穿於花鼓燈的音樂旋律、鑼鼓節奏之中,表現在花鼓燈舞蹈的動律、速度、節奏、調度、身段土產中個方面,具有強烈的地方特徵和濃郁鄉土氣息。

 

 

民間舞蹈太平鼓

  舞具為一種有柄的單面鼓,形同蒲扇,用鐵為框,蒙以獸皮,柄下綴有數枚小鐵環。有的鼓面上畫有人物、花草,鼓框襯以絨球或花生穗。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拿一鼓鞭,邊舞邊打。  《太平鼓》主要流行於北方各地,明清盛行。東北地區叫「單鼓」;安徽淮北地區叫「端貢鼓」、「喜鼓子、;甘肅、寧夏、陝西地區叫「羊皮鼓」,帶有巫舞性質。北京民「迎年鼓」,生到舊曆10月以後,城內各街巷,兒童三五成群,互擊太平鼓,咚咚鼓聲,隨處可聞。  「太平鼓」的舞姿健康樸實,鄉土氣息濃郁,演出形式活潑多樣,鄉土氣息濃郁,演出形式活潑多樣,人數不限。擊鼓節奏複雜多變,鼓點短促清晰,驟如「爆豆」,隨著律動,舞者腰間的響鈴、鼓鞭上的鐵環,鏗鏘作響,清脆悅耳。打的方法有正面打,反面打,打鼓邊,敲手柄,手敲鼓,左右搖鐵環,上下顛鐵環等等。鼓在舞者手上,或旋轉,或拋起,有時兩手各耍一鼓,花樣繁多,變化無窮。解放後,流傳各地的《太平鼓》,除掉封建迷信的灰塵後,它那健康優美的藝術光彩更為絢麗。

 

民間舞蹈秧歌

  漢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起源於農業勞動,人們在田間插秧、耕耘,敲鑼打鼓,用來助興,後來成為一種唱腔和舞姿。不同地區,風格各異。  如,陝北秧歌,動作步伐穩健,兩臂甩動較大,挺胸昂頭,給人以健壯樸實的美感;山東鼓子秧歌雄壯有力,矯健豪邁,表現出農民質樸憨厚、堅毅不拔的性格特點;河北冀東地方秧歌,舞姿豐富,特別是屈腿、碎步,以及靈活多變的腰部、肩部、頭部動作,構成了它獨特的風格。歌、舞、樂三者結合,則是各地相同的。  在表演形式上,一般是舞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帕、綢等道具而舞。舞蹈開始和結束為大場變換隊形的大集體舞),中間為小場(由一人或數人表演具有簡單情節的歌舞或小戲)。從扭的身段看,舞者在一種舒緩靈活的舞姿下,高揚兩隻臂膀,猶如翩翩起舞的飛鳥,或用腳尖點地,或用腳跟擦地,進三步,退半步,洒脫活潑。從扭的花子(圖案隊形)看,在中國民間舞蹈里,獨具一格,隨著鼓點節奏,花子變化無窮,舞姿豐富多彩,熱鬧非凡。1942年「延安秧歌運動」以後,秧歌注入了新的內容,在人民革命建設事業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民間舞蹈腰鼓舞

  亦稱「打腰鼓」。原流行於陝北一帶的漢族民間舞蹈,多在年節喜慶時演出,有時也插入秧歌隊伍中,隨著秧歌隊邊敲邊舞。解放後幾乎遍及全國。  腰鼓呈長筒粗腰形,用寬布帶穿於鼓環中,斜掛在表演者的左側腰間,雙手各持一鼓棰,相互交替擊鼓,或雙手同時前後擊鼓。此舞的特點是,它的鼓點和舞蹈動作緊密結合,鼓點變化無窮,諸如起點、此點、流水、單點、花點、亂點、緊三棰等,表現出不同的節奏和情緒。舞姿有「踢腿」、「轉身」、「騎馬式」、「飛腳」等。集體表演的腰鼓隊形富於變化,有「卷白菜」、「九連環」、「十枝梅」、「丹鳳展翅」等。民間的腰鼓舞帶有競爭的性質,分兩隊比技巧和鼓點,愈比愈激烈、愈紅火。1942年以後,解放區的文藝工作者對原有腰鼓形式進行了改革,發展成為節奏激烈、動作奔放的群眾性舞蹈。新中國成立以後,腰鼓舞成為群眾在節日、集會時經常表演的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延安「魯藝」改編的《勝利腰鼓》,在1949年第二屆世界青年友誼聯歡節上榮獲集體一等獎。

 

 


推薦閱讀:

31項措施獲台多數民眾肯定 國民黨:人民對民進黨失信心
黃宗智:中國民事判決的過去和現在
葉劍英與中國民主革命的兩次歷史性轉折
各國民歌
中國國民性偏失與中國現代化

TAG:中國 | 國民 | 民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