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從清軍手裡奪回明朝半壁江山,功績勝過鄭成功
明朝末期,留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恐怕就是民族英雄鄭成功。但還有一位人物,在南明最艱難的時期,卻能夠帶領明軍連戰連捷,從清軍手裡奪回了明朝的半壁江山。其功績相比鄭成功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後世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民族英雄。他就是南明永曆政權中的第一名將——李定國。
李定國出生於陝西延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十歲就加入了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並被張獻忠收為養子。張獻忠共收了四個養子,分別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排行老二。
在清軍入關之前,李定國一直跟隨張獻忠南征北戰對抗明朝軍隊,立下了赫赫戰功。
1644年11月,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年僅二十四歲的李定國被封為安西將軍,監管十六座軍營。李定國治軍有方,雖然年紀輕輕,卻在軍隊中擁有很高的威望。
明朝崇禎皇帝殉國後,各方勢力主要的敵人就變成了入關後的清軍。
1647年1月,張獻忠因在川北與清軍交戰時不幸中箭身亡。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則率余部進入雲貴地區繼續抗清。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下,李定國建議大西軍加入南明陣營,共同抗清。此建議得到了多數將領的支持。大西軍中為首的孫可望雖然心裡不太願意,但迫於形勢,只好答應。
1652年,以大西軍為主力的南明軍隊兵分兩路和清軍展開正面交鋒。東路軍以李定國為主將,進攻湖南。北路軍以劉文秀為主將,進攻四川。孫可望則統率「駕前軍」坐鎮後方。
在李定國的率領下,明軍勢如破竹大敗清軍,滿清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殺,敬謹親王尼堪戰死。李定國兩蹶名王,威震天下。另一邊,率領北路軍的劉文秀也在四川連戰連捷。雲南、貴州、廣西三省全部,湖南、四川兩省大部,廣東、江西、福建、湖北四省部分地區都相繼被收復。與此同時,位於東南沿海的明將張煌言、鄭成功也乘機發動攻勢,接連取得一連串勝利。南明政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可就在此時,留守後發的孫可望卻野心越發膨脹。他一方面想要取代南明永曆帝,一方面又擔心李定國戰功赫赫對自己形成威脅。於是,孫可望不斷給身處前線的李定國「穿小鞋」,同時又迫害永曆帝身邊的大臣。甚至永曆帝自己也經常遭受孫可望侮辱,性命堪憂。無奈之下,永曆帝只好派人持密詔讓李定國前來護駕。
永曆十一年(1657年)八月,孫可望親率十萬大軍討伐李定國。可兩軍剛剛交戰,孫可望軍中許多將士便紛紛倒戈,最後十萬大軍僅剩50餘騎心腹隨孫可望逃走。之後,孫可望便投靠了滿清,並將南明的情況和盤托出。
孫可望發動的內亂以及反叛行為,嚴重消耗了南明的實力,並讓清軍清楚的掌握了南明的許多重要情報。此後清軍開始全面進攻,驚慌失措的永曆帝一意孤行決定逃至緬甸,李定國只好率領孤軍留守雲南一帶和清軍作戰。
1662年,緬甸國王將永曆帝獻給了吳三桂,6月在昆明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李定國得知此事後,悲痛欲絕,二十多天後就病逝在勐臘(在瀾滄江以西)。在臨終前,李定國還囑咐兒子及部下:「寧可死到荒郊野外,也不可投降。」
推薦閱讀:
※林則徐虎門銷煙導致鴉片戰爭,對中國近代史來說是極大的錯誤嗎?
※你保衛的人值得你保衛嗎?北京城下的關寧軍
※清朝皇陵多被盜挖,為何明朝皇陵只有1座被挖掘
※崇禎帝向魏忠賢動手是不是錯誤的決定?
※叫「王勁松」的人都那麼會演戲嗎?反正他是演誰像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