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理解孟子的「非人」之說?

怎樣理解孟子的「非人」之說?孟子說:「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朱熹註:「人之所以為心,不外乎是四者,故因論惻隱而悉數之。言人若無此,則不得謂之人,所以明其必有也。」僅就孟子這段話來分析,朱注「人若無此,則不得謂之人」,或許不錯。如把孟子的有關論述,再加上孔子的有關論述一起研究,則朱注的理解是不正確的。退一步說,即使僅就孟子這段話而言,朱注也是有問題的。孟子原話是「無惻隱之心,非人也。」「心」前無「人」字。而朱注「人若無此」,在「此(惻隱之心)」前加上「人」字,便背離孟子原意了。朱注「則不得謂之人」,似有罵街之嫌。我們雖不必說孟子「非人」之說絕無此意。然孟子講的是客觀規律,以理服人,感情因素的干擾是極小的,是微不足道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均見《孟子?公孫丑上》)「人皆有之」的「人」,是所有的人,包括善人、好人、仁人,也包括惡人、壞人、不仁之人。「人皆有之」是沒有例外的。因此,「無惻隱之心,非人也。」「非人」者,動物也,如馬牛羊雞犬豕等。這些動物是不能於惡人、壞人、不仁之人混為一談的。仁人與不仁之人雖皆有惻隱之心,但發展不同。「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擴而充之的就是仁人,,沒有擴而充之的就不是仁人。如果擴而充之的是其暴虐之心,那就是不仁之人了。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孔子此言表明,不仁之人是人的一種,而不是動物。2006年8月6日《北京晚報?世界新聞》發表了一則消息,正副標題分別是「為何有人賭博成癮」「美國科學家發現人腦存在『賭博區』」。人的大腦皮層神經細胞約有一百四十億個,孟子稱之為「端」。孟子不僅發現了仁之端、義之端、禮之端、智之端,而且還說過「父母之心,人皆有之。」(《孟子?滕文公下》)可見,孟子發現的「端」不止四個。孟子說:「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二人都有弈之端、射之端,一人擴而充之的是弈之端,另一人是射之端,結果就不同了。今天,美國人發現了賭博區,也就是賭之端,進一步證明了兩千多年前孟子關於端與擴而充之論述的正確性。總之,不論好人還是壞人,大腦里的億萬個端是相近的,而怎樣擴而充之卻是大不相同的。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孔子說的是宇宙規律,萬事萬物都是這樣的。所謂「相近」,就是總體上相同,而許多具體情況又不同,也就是大同小異。例如,八大行星都圍著太陽轉,是其大同;每個行星都有自身的情況與特點,是其小異。任何事物發生的同時都具有天賦(性),即具有客觀規律。同類事物的性是相近的。而所謂「相遠」,就是相距甚遠,就是大不同,就是大異。事物在發展過程(習、運動、擴而充之)中,由於時間、地點、條件的變化,每一具體事物都是各不相同的。毛澤東同志指出:「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矛盾論》)每個人的大腦里都有網癮之端。這是內因,是與生俱來的。性相近也。這種天賦雖難以改變,但可以擴而充之,也可以不擴而充之。擴而充之就會形成網癮;不擴而充之就不會形成網癮。是否擴而充之?要視外因的條件而定。習相遠也。至於該擴而充之便擴而充之,不該擴而充之便不去擴而充之,要想掌握得恰到好處,以至於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那就要有「擇善而固執之」(《中庸》)的功夫了。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朱註:「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惡,則我從其善而改其惡焉。是二人者,皆我師也。」不善之人是人的一種,而不是豬狗牛羊。孔子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智)?」(《論語?里仁》)「昔孟母,擇鄰處」,良有以也。
推薦閱讀:

理解「窮養兒富養女」的「三重門」
多一點理解,多一份包容
地磁極一直在變化嗎,怎麼理解磁鐵 S 極指南而地磁 S 極指北?
舞伴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女子無才便是德」

TAG:孟子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