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 民族—— 我們從哪裡來
06-10
中華民族篇 一、 我們從哪裡來 宗族是民族的細胞,民族是分子,民族由宗族組成;民族是組成國家的分子,宗族的歷史與民族的歷史不可分。研究宗族的歷史必須研究民族。研究民族的歷史是研究宗族的根:也是研究國家的根。 人類的來源,我們從哪裡來,這是古老而亘久的話題。這個問題需要全人類學、生物學、考古學等學科來研究,本處只從中華民族史,簡略說中華民族的來源。從而說明童氏宗族的來源。這就得從遠古史開始。 在中華民族流傳的傳說和神話里,有無數的解說;在文字誕生以前,人類的來源和進化演變的歷史,以及湧現出大量的重要的傑出人物和重大的歷史事件的記述,全靠代代口頭相傳來保留在人們的記憶里,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初旳歷史。無數的傳說和神話就是民族史的一部分。「神話傳說的內核和基礎是真實的歷史「(董重光《世界三皇五帝十紀與中國上古歷朝年代通考》)。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直到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才出現文字,那時的文字出現在簡單的陶器上,以及表現語言的記號、繪畫、雕塑,其中以結繩、刻削符號、畫圖形來記事。後來發明以圖形記事,形成後來的象形字、會意字,那時的記事簡單,多在器物上。黃帝以前的歷史怎樣?,在史書里,有很多記載。這裡以傳說和神話為參照系,以歷代文獻為據,結合考古發掘發現古遺址、古墓中的文物和古化石的 1,、分析研究,用現代科學手段,找到了人類的來源和進化演變的過程,以大量的事實和數據證明:人是從古猿猴演變進化而來。這在中國目前發現1000多處舊石器群的研究中,就有了證明。1956年在我國雲南省元謀縣,考古發現中國境內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又叫元謀猿人;元謀直立人,是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前的原始人類。1963年,在中國陝西省藍田縣,考古發現原始人類,在藍田發現,因此叫藍田猿人;藍田直立人,是距今約八十萬年前的原始人類。1927年,在中國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洞里發現北京人的化石,經研究認為,距今最少在六十萬年前,是直立人,叫北京猿人。大量事實說明人類的來源,也就是說中華民族的祖先的來源,是從古猿猴演變進化而來。 二、人類進化的歷史情況 宇宙間任何事物,是在不斷發展演變的。人類在歷史長河中,在勞動中不斷演變進化;在其過程史上,從使用的工具來說,有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從人的集聚組織結構來說,有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和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這是遠古時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使用簡單的工具到逐步進化到使用比較複雜的工具。這個過程經歷了約三四百萬年的時間。 「大約在400萬---200萬年前,估計就出現了可以直立行走的『猿人』。他們的前肢從而解放了出來,逐漸發展成為雙手。在後來 2、的幾百萬年里,這種『生物』的腦量增長了三倍,從猿人變成能人。這時他們可以使用石木工具。由於這個時期的主要工具是用石頭做成的,因此人類歷史的頭50萬年就稱為石器時代。」(以色列~尤瓦尓。赫拉利類著《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我國境內元謀人就是生活在舊石器時代,使用原始的石器;直到燧人氏,才開始使用火,到北京人才使用天然的火,燒烤食物,驅寒、抵禦野獸,過著洞穴群居生活,以姿勢動作表達思想和交流意見。1933年在北京西部周口店龍骨山頂洞內,發現距今有一萬八千年前的人類,這就是北京人。那時人類依靠採集漁獵提供生活資料,懂得人工起火,以血緣關係組成固定的集團,過著集聚的氏族生活。那時的山頂洞人,一般的壽命不長,模樣,與現在的人基本一樣,改變了頭部猿的特徵。這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的基本情況。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不是突然變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這是從考古中發現大量的石器來劃分人類歷史發展情況的。這是考古學上,劃分石器時代的最後一個階段。新石器時代,開始於距今約九千年前,當時人類廣泛使用磨製石器,發展了農牧業畜牧業。生活資料有了一定的可靠來源。開始定居生活,能制陶和簡單的紡織、築草房等。在中國境內,2016年5月20日湖北日報記者海冰、王方報道:在長江松滋段江心洲發現,距今8000年史前遺址,關洲遺址,總面積約16000平方米,是為文化層,即古代人類活動留下來的痕迹,遺物等形成的堆積層。該遺址發現有 3大量獸骨和密集成層分布的魚骨,同時出土有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磨製石器,以及大量原始陶器,可知當時已從漁獵時代向農耕時代轉變。生產類石器及大量陶器,尤其是炊器的發現,進一步說明人類已處於比較穩定的定居農業階段。這為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人類生活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這時是以氏族血緣關係組成氏族原始社會,母系是氏族的主體,占支配地位,當時是群婚,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按照母親血緣關係確定人的關係。後來生活中重型的勞動,漁獵、製造石器工具,主要由男子來承擔,男子在生產生活中逐漸起主導作用。這經歷了一個漫長時期,逐步由「母系氏族公社」過渡到「父系氏族公社」時期。這是相當於在考古學上說的青銅器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隨著社會的發展,畜牧業和農業開始有些分離,男子的作用不斷加強,逐漸代替母系在經濟生活中和氏族公社中的支配地位,形成以男子為中心的大家族(氏族)。人們開始以父親的血緣關係確定親屬關係。財產開始以繼承父親來計算,逐步出現財產私有和貧富分化的現象。 要了解歷史的發展狀況,這裡需進一步從幾種文化和遺址來說說:在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的文化,主要有「仰韶文化」、「半坡氏族遺址 」等。 「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1921年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村首先發現,因此稱仰韶文化。這分布於黃河中上游地區。 4仰韶文化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有豬、狗等家畜。生產工具以磨製的石器為主,常見的有刀、斧、錛、鑿等。打制石器仍佔到一定的數量。骨器相當精緻,陶器上繪有黑、紅色花紋的彩陶。所以也曾被稱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大約在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3000年 「半坡氏族遺址」。是中國母系公社的遺址。在西安市東郊半坡村。這個遺址反映了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母系氏族生活在黃河流域母系公社的情況。從考古發掘表明:半坡氏族已普遍使用磨製石器、骨器、弓箭。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都有所發展。種植的作物 栗和蔬菜,飼養禽畜:如雞、豬、狗、牛、羊等,他們使用的陶器以紅色為主,上面繪有彩色花紋。圖案多為動物形象。半坡氏族的居民能夠建造房屋,在村落里過著定居生活。公元1954年開始對半坡遺址進行發掘,公元1958年在遺址上建立半坡博物館。 「河姆渡氏族遺址」,是中國母系氏族社會遺址。在浙江餘姚市河姆渡村。這個遺址反映了距今約七千年前的文化。考古發掘發現,河姆渡氏族的人們使用的生產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鑿,農耕用的骨耜、木耜和狩獵用的骨鏈等。使用的陶器為黑陶。農業和畜牧業有所發展。種植作物以水稻為主。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當時已有木結構房屋。人們過著定居生活。公元1973年開始對河姆渡遺址進行發掘。 「大汶口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一種文化。公元1959年 5首次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發現。這距今約五六千年。其中晚期處於父系氏族公社的早期,距今約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的生產工具以磨製的石器為主,還有不少精緻的骨器、角器和牙器。陶器也很多,有灰陶、紅陶、黑陶、彩陶。其中灰陶最多。晚期大汶口文化的墓葬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私有財產,並且有了明顯的貧富分化情況。一些富有的家族擁有很多的糧食、家畜和成套酒器,各墓中的隨葬品也有多寡懸殊,有的大墓隨葬玉器多達一百件。 「龍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公元1928年首次發現於山東章丘縣龍山鎮的城子崖。這分布於黃河中下游地區。龍山文化處於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同時又從事飼養,漁獵和採集。生產工具有很發達的磨製石器,出現了石鐮、蚌鐮。陶器已開始用輪制,主要有灰陶、黑陶。沿海地區的龍山文化多有薄而光澤的黑陶,故又曾稱為黑陶文化。龍山文化的年代大概在公元前2800年至前1900年。 這是上古時代的進化情況。 三、 人類遠古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 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人類進化的歷史,其中有無數的重要的傑出人物。在其進程中,表現為特別突出,被人們稱頌的有三皇五帝。 1、「皇」和「帝」的意思:「皇」:君主、大、美的意義。《白虎通》曰:「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總,美大之稱也。」古 6稱神,「帝」:《白虎通德論》引《禮記·謚法》曰:「德合天地者稱帝」。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問文》曰:「德侔天地者稱皇、帝。」《易緯》曰:「帝者,天號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稱之曰帝。天子者,繼天治物,改正一統,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養生人,至尊之號也。」 、2、 歷史上的「三皇」。 遠古史上有「三皇」,上古史有「五帝」。遠古的「三皇」說法不一。實際「三皇」不是《中華姓氏源流通譜》(詹招琳撰)所說的「燧人氏、伏羲氏、神龍氏」這三位。實際這只是三皇中的後三皇。 遠古史上的三皇:有初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在道教典籍《洞神八帝妙精經·九皇圖》里有記載:在「初三皇」中有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之分。「中三皇」中有中天皇、中地皇、中人皇之分,「後三皇」中,又有後天皇、後地皇、後人皇之分。盤古屬於初三皇中的初天皇。史上把「三皇」說成是「天皇、地皇、秦皇;也有的說是天皇、地皇、人皇。而多數是指伏羲、女媧、神農。這都不夠正確。 盤古是初三皇中處於三皇之前,盤古是初天皇,盤古之長子赫天、次子管九都是初三皇之一,盤古之子為初地皇,盤古的四世曾孫金輪王為初人皇。中三皇是黃帝以前所稱的:中天皇、中地皇、中人皇,在《太平御覽》卷七八引《春秋緯》云:「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為九州長天下也。」司馬貞補《史記~秦皇本紀》:「古有天皇、有 7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泰皇即人皇。後三皇:有後天皇、後地皇、後人黃。即燧人、伏羲、神農。《白虎通義·卷一·號》:「三皇者,何謂也?謂伏羲、神農、燧人也。」3、歷史上的「五帝」。 五帝之稱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說法。這裡列舉五個時期的說法。 ① 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帝堯朝時始稱 ② 伏羲、神農、黃帝、堯、舜------夏朝始稱。 ③ 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商朝始稱。 ④ 黃帝、顓頊、帝嚳、堯、舜-------西周朝始稱、 ⑤少昊、顓頊、帝嚳、堯、舜------春秋時代始稱。 本宗譜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 中華民族的歷史,《拾遺記》卷一「唐堯」曰:「帝堯在位,聖德光洽,河洛之濱,得玉版方尺,圖天地之形。又獲金壁之瑞,文字炳列,記天地造化之始。」上古中國曆朝歷代,一直有比較完備的歷史,地球演化和人類演化的歷史都記載的清清楚楚。 這裡做一個簡單的敘述。 東漢建安時,皇甫謐著的《帝王世紀》開篇,將天地開闢劃分幾個時期,云:「天地未分,謂之太易。元氣始萌,謂之太初 。氣形之始,謂之太始。形變有質,謂之太素。太素之前,幽清寂寞,不可為象。惟虛惟無,蓋道之根。 道根既建,由無生有。太素質始萌,萌而未兆,謂之龐洪,蓋道之干。既育萬物成體,於是剛柔始分,清 8濁始位。天成於外而體陽,故圓以動,蓋道之實。質形已具,謂之太極」。這描述了宇宙進化的緩慢過程,說明天地形成的過程, 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思想。在中華民族的神話傳說里,一直流傳著盤古開天闢地的事績。 四、遠古上古時期傑出人物 (一)盤古開天劈地 盤古,又稱盤古氏,混沌氏,為傳說中的神話人物,是中國開天闢地創造人類世界的始祖。最早在三國時吳國徐整著《三五歷記》說:在太古時候,太空中漂浮一個巨星,形如雞蛋,巨星內部一個名為盤古的人,在其中孕育了一萬八千年,才有了生命,當他有了知覺的那一刻,便迫不急待的睜開眼睛,可是周圍是黑暗的,什麼看不見,他急切間,拔下自己的一顆牙齒把它變成巨大的神斧,他一直用這斧頭開鑿,要把自己從圍困中解脫出來,經歷了不知多少年的努力,最後一斧頭,一聲巨響,巨星成為兩半,頭上的一半,化為氣體,上升為天,下面一半成為地,宇宙間開始有了天地。天日高一尺,地日厚一丈,盤古也越來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藝文類聚》卷一) 盤古開天闢地,其中「盤」有說是「盤問、盤詰的意思」,「古」是以前就存在的事物,意即早已存在的「道」。意即追索早已存在的「道」,可以開闢地。。 其後有南朝梁任昉所著《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 9《五運歷年紀》、《古今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廣博物志》均有類似記載。明董斯張在引《五運歷年紀》云:「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述異記》載:「今南海有盤古墓,亙三百餘里,俗云:「後追葬盤古氏之魂也。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以盤古為姓。」據考證,盤古墓位於廣西來賓市。 1、盤古所誕生的時間 大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大約距今六億年前,(地球在46億年前誕生??)地球進入古生代。古生代經歷主要有六紀: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二疊紀距今約三億七千萬年到二億二千五百萬年之間,地球上出現類似哺乳動物的爬行動物。這之後進入中生代:經歷有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白堊紀距今一億三千五百萬年到一億兩千萬年之間。仍屬恐龍時期,出現早期有花植物。之後地球進入新生代。 新生代第三紀分為五世,即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約在一千二百萬年時,地球出現了。 新生代第四紀,經歷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早期約在距今三百萬年----一百五十萬年之間。此時出現完全形成的人。中國的元謀人誕生。更新世中期,約在距今一百五十萬年----一百萬年之間,中國出現了藍田人和北京人。更新世晚期,約在距今五十萬年-----十萬年之間。中國出現馬壩人。 10 中華民族的創世始祖盤古就在這一時期誕生。大約在距今三百萬年到一百五十萬年之間,出現完全形成的人。 西方人說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創造男人亞當,然後又用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夏娃,此後才有了人類。我們中國人則認為世界是由盤古開天闢地後,由女媧創造了人類。 2、 盤古的貢獻 盤古欲用自己的身體創造充滿生機的世界,他微笑著倒下,把自己的身體獻給大地。在剎那間,左眼飛上天空變成太陽,右眼飛上天變成月亮,兩眼中的液體撒向天空,變成萬點繁星,他的汗珠變成地面的湖泊,血液變成奔騰的江河,毛髮變成草原和森林,呼出的氣變成清風和雲霧,聲音變成雷鳴。他的頭化作東嶽泰山,腳化作西嶽華山,腹部化作中嶽嵩山,左臂化作南嶽衡山,右臂化作北嶽恆山,從此人間有了陽光雨露,大地有了江河湖海,萬物滋生,人類繁衍。(據《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從盤古的事迹,體現了中華民族嚮往光明,為人類造福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3、盤古墓。 盤古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創造世界的聖祖,在南海修建了盤古墓,方圓三百餘里。傳說墓中仙居著盤古氏之魂。今廣西桂林,還存有盤古祠,年年有人到廟裡去祭祀。 4、對盤古時期的世界,考古已經有了重大發現。 古人所推斷的時間,竟然大體上與科學考證相吻合,這是讓人吃驚的。 11 1965年,中國地質工作者在雲南省元謀盆地的大那烏髮現了兩枚170萬年前早期直立人的鏟形門齒化石。1968年,在肯亞的特卡那湖東部的庫彼弗拉,考古界發現了距今261萬年前的礫石打制的石器。 1972年又在其地層下35.5米處發現270萬年前的人類頭蓋骨化石,其頭骨化石,經研究認為腦容量為700多毫升,肢骨和現代人相似。這說明此時人類已經能夠直立行走。1986年歲尾,中國地質科學工作者在雲南元謀盆地發掘出七枚人齒化石,經專家科學檢測,確定為距今270萬年以前的人齒化石。1987年,雲南省聯合考古隊再次對元謀縣的竹柵、小河地區進行考古發掘,先後出土了人猿頭骨一具(含八枚牙齒)、上頜骨一件(含三枚牙齒)、下頜骨二件(含六枚牙齒)、單個牙齒三百七十七枚。考古隊將其命名為「東方人」牙齒化石。專家認為:此次在小河村蝴蝶梁子發現的古猿牙齒化石,系「蝴蝶臘瑪古猿」(新種),距今約為400萬——300萬年以前,它是「東方人」的直系先祖。蝴蝶人(300萬年前)、東方人(270萬年前)、元謀人(170萬年前)都具有鏟形門齒特徵,他們都生活在我國雲南省境內。這就有力證明:他們是黃色人種的祖先,也就是中華人種的祖先。 (二)有巢氏有巢氏,簡稱「有巢」,號「大巢氏」。五氏之一,是昊英氏(昊英氏是大伏羲氏族的一個重要支脈,主要居住在今洛陽市以西黃河以 12南的澠池縣境內)之後的又一位遠古時代部落首領,居住在古黃河下游一帶,有巢氏生活在距今約5500~5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史傳有巢氏是人類原始巢居的發明者、巢居文明的開拓者。由於年代久遠,沒有文字記錄有巢氏是何方人氏。有巢氏的傳說在先秦古籍即有記載。《莊子·盜跖》曰:「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韓非子·五蠹》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著名歷史學家呂振羽在《中國歷史講稿》中指出:「到了有巢氏,我們的祖先才開始和動物區別開來……從此就開始了人類歷史」。 1、生平事迹 人物起源。遠古時期,有巢氏率領古人築巢為室,古人得以安居一處。最早的巢居又稱為「樹上居」,顧名思義,是建在樹上的,後來才延伸到了平地上。 上古昊英之世,古人居無定所,飽受禽獸蛇虺荼毒。後來,有位聖人發現,在樹上建築房屋,既可擋風遮雨,又能躲避禽獸,古人欣喜無比,紛紛效仿,爾後擁立這位聖人為王,號「有巢氏」。從這個樸素的名號看來,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位創造了歷史的平民英雄。有巢氏實際上代表著當時人類發展的一個階段,從原始的山洞居住發展到建造房屋的階段,是進步的一個標誌。在流傳至今的史籍的縫隙中,後人只能捕捉一點關於他的流光碎影。《遁甲開山圖》記載有巢氏王天下百餘代。 13 築巢而居 在《路史》記載:「昔載上世,人固多難,有聖人者,教之巢居,冬則營窟,夏則居巢。未有火化,搏獸而食,鑿井而飲。檜秸以為蓐,以辟其難。而人說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木處巔,風生燥,顛傷、燥夭。於是有聖人焉,教之編槿,而盧緝藋,而扉塓塗翳,以違其高卑之患;而違風雨以其革有巢之化。故亦號有巢氏。駕六龍,從日月,是曰古皇。龜龍效,圖書畀,於是文成而天下治。 其為政也,授而弗惡,予而弗取,故天下之民皈仁焉。其及末也,有禮臣而貴,仕之專而不享。欲削之權,懼而生變,有巢氏遂亡。居於瓕及盤領。 後有巢氏。巢父友許繇、樊豎。繇居沛澤,其道日光,堯朝焉,而逭之。父適聞之,洗耳於頻。豎方飲其牛,乃歐而還。」 建立巢國,。《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人們非常感激這位發明巢居的人,便推選他為當地的部落酋長,尊稱他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選為部落酋長。各部落的人都認為他德 14高望重,有聖王的才能,一致推選他為總首領,尊稱他為「巢皇」,也就是部落聯盟總部的大酋長。有巢氏「王天下」時期,關注人生,胸懷民眾,為民謀生,為民造福,功高德隆。「巢皇」有「傳二世」說(《春秋緯命歷序》其八《因提紀》),也有「百餘代」說(《通志·三皇紀第一》)。《逸周書·史記解》:「昔者有巢氏,有亂臣而貴任之,以國假之,以權擅國而主斷,君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是說有巢氏的統治,因亂臣而結束。 2、名號由來 稱大巢氏 《始學篇》記載:「上古皆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通志·三皇紀》記載:「厥初,先民穴居野處,聖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 《中國遠古和原始社會的傳說及近代考古學的發現》說:「有巢氏,又名『大巢氏』,因教民巢居而得號。」 《漢語大詞典》解:「巢,有巢氏的省稱。南朝宋鮑照《河清頌》:『窺刊崩石,捃逸殘竹,巢風寂寥,羲埃綿邈。」《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縹渺峰放歌》云:「叟童雞犬寂無喧,別有天地疑巢軒。世人不信桃源記,誰知此是真桃源。」 (按:此詩為明代詩人黃周星所作。)「巢軒」,是指遠古時期的兩個帝王、中華民族兩個功德顯赫的祖先——有巢氏、軒轅氏(黃帝)。這裡以「巢軒」代指遠古之世。《漢語大詞典》此條註解是將「巢」釋為堯時的高士巢父。《大辭典》解: 15「燧巢:指古代的『燧人氏』和『有巢氏』。唐張九齡《龍池聖德頌》:『燧巢之前,寂寥無紀;書契而後,煥炳可觀。』」《中國民族史》云:「燧、羲、巢、農,及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等,事迹較可憑信者,必在距今五千年前後也。」 後人追贈 「有巢氏」稱號是後世之人,根據傳說而給「首創巢居」的人追贈的榮譽性稱號。《韓非子》記載:「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而民說(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 按:上列文字摘自「諸子集成」本《韓非子》。《太平御覽》卷七十八皇王部「有巢氏」條引錄此文,略見異同。「禽獸眾」作「禽獸多」,「蟲蛇」作「蛇虺」,「民悅之」作「人悅之」。唐著名詩人陸龜蒙歌頌說:「詞雲太古萬萬古,民性甚野無風期。夜棲止與禽獸雜,獨自構架縱橫枝。因而稱曰有巢氏,民共敬貴如君師。」文化學者林河說:「在燧人氏之前,人類都是無名的,所謂『有巢氏』、『燧人氏』並不是他們的『自稱』,而是後人的『他稱』。」 氏族代號「有巢氏」是那個發明巢居的人的稱號,也是這個人所在的氏族的代號。「有巢氏」 因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為他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的稱號便漸成為氏族的代號。《莊子·盜跖》記載:「且吾聞之,古者禽獸多而人少,於是民皆巢 16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寧業高、寧業龍考證說:「『有巢氏』不是神而是個聖人(或者是一個英明的人類群體)……『有巢氏』不僅代表著一個原始氏族,也代表著一個歷史時代,代表著中國文明史肇端的典型標識。」 (《論有巢氏功德與古巢國演延》) 時代名稱 「有巢氏」是那個發明巢居的人的稱號,也是這個人所生息的時代名稱。「有巢氏」 因為功德和地位,自然成為他所在氏族的領袖人物,領袖人物的稱號便漸成為他所生息的時代的名稱。國學大師錢穆從人類歷史文化演進視角分析得很有道理:「中國古代歷史傳說,極富理性,切近事實,與並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滿神話氣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時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時期,庖犧氏代表畜牧時期,神農氏代表耕稼時期。此等名號,本非古所本有,乃屬後人想像稱述,乃與人類歷史文化演進階段,先後符合。此見我中華民族之先民,早於人文演進,有其清明之觀點與合理的想法。」 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認為:「據我們的考察,有巢氏時代的原始人群並不是生存在這樣的一個樂園;反之,而是生存在一個冰雪皚皚的蒙古高原之原野。」 古代尊稱稱「大」,「大」者,尊也,敬也。古代用「大」於人稱,往往體現德高、位重、輩長之類。王棕材《世本集覽通論》論:「古人名號與 17國,多以『大』稱者,『循蜚紀』有大騩氏、大敦氏,『因提紀』有大巢氏,『禪通紀』有大庭氏,又黃帝師大填,顓頊師大款,黃帝臣大撓、大隗、大丙……伏羲後有大風,少昊後有大費,諸書稱舜曰『大舜』,禹曰『大禹』。」稱「巢」,與有巢氏其人築巢之事迹功德有關。稱「氏」,這是古代的一種名稱樣式。古文獻中,有關傳說式記載的遠古時代帝王,幾乎一律地都享受這樣的稱謂。 3、史料記載 《太平御覽》卷78引《遁甲開山圖》云:「女媧氏沒,大庭氏王有天下,五鳳異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五代,皆襲庖犧之號。」 《遁甲開山圖》中提到:「石樓山在琅玡,昔有巢氏治此山南。」(《藝文類聚》卷十一引)《林邑記》中提到:「蒼梧已南,有文郎野人,居無屋宅,依樹上住宿,食生肉,采香以為業,與人交易,若上皇之人。」(《太平御覽》卷一七二引) 宋地理學家周去非說;「深廣之民,結柵以居,上設茅屋,下豢牛豕。其所以然者,蓋地多虎狼,不如是,人畜皆不得安,乃上古巢居之意歟!」(《嶺外代答》卷四) 《路史》記載:「昔載上世,人固多難,有聖人者,教之巢居,冬則 18營窟,夏則居巢。未有火化,搏獸而食,鑿井而飲。檜秸以為蓐,以辟其難。而人說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4、主要成就 相傳遠古昊英之世,人少而禽獸眾,為防禦野獸侵害,有巢氏教人構木為巢,白天採摘橡栗,夜晚棲宿樹上。《莊子》載:「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即有巢氏時代。 史書上說:上古時人類少而禽獸多,人類居住在地面上,經常遭受禽獸的攻擊,每時每刻都存在著傷亡危險。在惡劣環境的逼迫下,部分人類開始往北遷徙。他們來到今山西和陝西一帶,受鼠類動物的啟發,在黃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裡面,用石頭或樹枝擋住洞口,這樣就安全了許多。但是北方氣候寒冷,許多人寧願留在危險的南方,也不肯往北遷移。這時候有巢氏出現了,他指導人們用樹枝和藤條在高大的樹榦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頂都用樹枝遮擋得嚴嚴實實,即擋風避雨,又可防止禽獸的攻擊,人們從此不再過那種擔驚受怕的日子。傳說,有巢氏排除了兄弟姐妹間的通婚關係,同一族團內部的同輩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女子為「妻」,女子只能選擇其它族團的男子為「夫」。就是說甲族團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團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為夫妻,這便是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許甲(乙)族團的一群男子夜裡到乙(甲)族團和那裡的一群女子過性生活,第二天早晨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團去,不準 19許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團。而女人一生都不准許離開本族團。這種族外群婚相對於血緣群婚,顯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有巢氏的功德,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穴居進入巢居的文明進程。 5、故里爭辯 巢湖傳說 著名史學家鄭樵(1104—1162年,今福建莆田人)。在《通志·三皇紀》云:「厥初,先民穴居野處,聖人教之結巢,以避蟲豸之害,而食草木之實,故號有巢氏, 亦曰大巢氏。」 鄭樵注重實地考察,在《通志·氏族略》中從姓名學定義得出新的見解:「巢氏,有巢氏之後,堯時有巢父,夏商有巢國,其地在廬江,子孫以國為氏。」康熙《巢縣誌》沿革志進而確載:「羅泌《路史》稱有巢氏。」羅泌(1131—1189年,今江西吉安人),其《路史》記述上古迄兩漢事,考證精賅,保存大量的古代史料和佚聞,堪可採信。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和縣猿人遺址、銀山智人遺址和凌家灘遺址相繼發現,巢湖流域被公認為是古人類最早的發源地之一,打破了長期以來長江和巢湖流域被認為不可能是人類發源地的歷史論斷。距今約30萬年的和縣猿人、 約20萬年的銀山智人和5500年前凌家灘遺址,印記了人類祖先從猿人到智人,再到現代人的進化歷史,展示了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期人類創造的古代文明,包括有巢氏所開拓的原始時代,由穴居進入巢居的文明時代。凌家灘遺址自公元1985年被發現,經過文物考古部門的五次大 20規模發掘,認定遺址其年代距今5500—5300年之間,是長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時代人類聚落遺址。經遙感測定,凌家灘遺址的總面積達160萬平方米,發現了大型祭祀,紅陶塊砌成水井和建築遺迹,以及墓葬和大量的玉器、石器和陶器,足以佐證,凌家灘遺址是已存在政、軍、神三權的有巢氏聚落中心。 20世紀90年代,安徽科技出版社出版方克逸主編《巢湖》,在人物篇明確記載:有巢氏「因居巢得名與有巢氏發明巢居有關,而被視為巢湖人。」2006年,巢湖籍學者寧業高研究員、錢玉春副研究員,合著的《中華始祖有巢氏論綱》,通過當代考古文物考證古今文獻,論證,巢湖流域是有巢氏生籍地望。2007年,凌家灘遺址第五次考古發掘,發掘領隊張敬國研究員,從M23墓葬所出土的300餘件豐富文物分析,墓主人當是聚落中心的神權領袖。在遠古時代,血緣氏族是人類從原始人群轉變到氏族部落的重要標誌之一,其基本特徵是族民對先祖充滿緬懷心理和崇拜意識。據此足以佐證:凌家灘的先民就是史料所記載的有巢氏,凌家灘遺址就是有巢氏時代的聚落中心,有巢氏的生籍地望就在巢湖流域。 巴蜀傳說荊楚之地也流傳著有巢氏的傳說。春秋時期,晉楚交戰,楚共王「登巢車以望晉軍」。這裡的「巢車」,是在八輪車上樹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轆轤,然後將一個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於窺探 21敵軍動向,如同鳥巢一樣。顯然,這種「巢車」與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無聯繫,古人先在樹上巢居,爾後才有了創造巢車的靈感。漢代揚雄《荊州箴》曾有「南巢茫茫,包荊與楚」之句,這裡的「南巢」即是荊楚之地,夏代末年,這裡生活著一個叫南巢氏的部落,是夏的同盟部族,夏桀還曾來此避難;後來,南巢逐漸成為荊楚之地巢居民族的通稱,有學者認為,有巢氏可能正是來自於荊楚之地眾多的巢居民族。再或者,有巢氏是來自於巴蜀之地的一個古老部落。宋人羅泌的《路史》有過這樣一條記載:「有巢氏居於 」。清人張澍在《蜀典》一書中認為,這個「 巢」,不是西南夷昆明族,便是一個叫彌牟鎮的地方,而彌牟鎮就在今天的新都縣。透過甲骨文,似乎能找到另一條線索。歷史上,周人對一個叫「巢」的小國並不友好,不遠千里派兵征討,似乎有什麼深仇大恨,蜀人與周人也有過節,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銅器上,巢、蜀連在了一起。學者譚繼和認為,巢、蜀兩國可能相距不遠,巢國與蜀國相連,它的得名,或許源於部落巢居的傳統。昆明族,彌牟鎮,靠近蜀地的巢國,無不彰顯著有巢氏與巴蜀之地的神秘聯繫。 (三)華胥氏 1、華胥氏簡介:? 華胥,也稱華胥氏,風姓,生於華胥國(今西安藍田縣華胥 22鎮)(見《竹紀年書全編》《陝西通知志》《光明網.·8000年前 藍田曾現「神仙國」.》光明網[引用日期2015-08-2)關於華胥的記載最早見於《列子·黃帝》,其後上百種典籍均有記載。華胥是中國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中傑出的部落女首領,相傳她踩雷神腳印,感應受孕(《山海經·內東經·郭注》),生下伏羲和女媧,是人類始祖母,即「人祖」,是中華民族的根。(《春秋世譜》)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帝和黃帝,華胥是炎帝黃帝的遠祖,華胥從而成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相傳八千多年前,華胥為了生存,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游徒,足跡遍布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文化,開創了中華文明史。(見《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盛典在陝西藍田舉行》新聞).「華夏」和「中華」中的「華」字皆源於華胥(一說是源於華山,地址位於陝西)。華胥逝世後,卜葬故里孟岩,即今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歷代文獻典籍的記述表明,華胥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她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2、生平考證 在古史文獻里,她頗具神話色彩,「蛇身人首,有聖德」。又雲其「履巨人之跡,意有所動,虹且繞立,因而始娠,生帝於成紀,以木德王,為風姓」華胥是上古時期母系氏族社會傑出的部落女首領,伏羲和女媧的 23母親,即《春秋世譜》所載「華胥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媧」。同時她也是炎帝和黃帝的遠祖,中華民族的始祖母,《國語·晉語四》所註:《世本》原著載「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曾祖母華胥氏。」除最早記錄華胥的《列子》外,《莊子》里也兩次提到「赫胥氏」,即「華胥」。「赫」與「華」都是「胥」字上端余燃的火光:直接描述是「赫」,是「亮」,用植物頂端的花朵來比喻,就是「華」,是花。 華胥氏族處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文字初具雛形,語言以「華」音為基,華代表一起美麗(繁盛)的事物,古作「光華」解,因為上古時代崇拜太陽與火,因為稱「華」,如火華,由於花果瓜菜有艷麗的「光華」,故又以華稱瓜果,如樹華,甲骨文「胥」字演變的「華」字,就是一株掛著果實的花樹。後因避免「光華」和「花華」混淆,才創造了「花」字。因此,華胥時代前期,可能是太陽、雷電與火等光華崇拜(自然靈崇拜),後期則是花華崇拜(植物靈崇拜)。華胥一族就是用世間美麗繁盛之物來做族名,而華胥作為族長自然也因此為名。 3、感應受孕有關華胥感應受孕生伏羲的古籍很多,《帝王世紀》、《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潛夫論·五德志》、《緯》卷十一、《河圖握矩起》、《孝經·鉤命訣》、王嘉《拾遺記》 等文獻,均記載華胥於雷澤,履大人跡有娠而生伏羲。相傳華胥外出,在 24雷澤湖邊,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別大的腳印,好奇的用腳踩了一下,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生下伏羲。 4、華夏共祖 華胥生下伏羲和女媧,開闢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開卷有載,正是由於華胥生養了伏羲、女媧,再由伏羲女媧結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華民族。有關華胥和伏羲女媧的傳說很多,最著名的有:女媧補天、女媧造人、伏羲畫卦、伏羲女媧兄妹結婚,延續人類,黃帝夢遊華胥國等,所以華胥是中華始祖,華夏之根,民族之母。殷函、尹紅卿編譯的《史記·五帝本紀》說: 「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華胥開始,她是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華胥生太昊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黃帝。因黃帝以前文字記載不詳,司馬遷著《史記》時,對歷史考證非常嚴謹,所以,從黃帝開篇。」 可見,從華胥到炎帝、黃帝,是中國從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演變過渡時期,前後是一脈相承的。有關華胥傳說流傳至今,在漢族民間廣泛傳播,而少見於古籍記載的是伏羲女媧兄妹結婚這個傳說。傳說華胥氏族的成員在一次大水災中,遭受了滅頂之災,只有伏羲女媧兩兄妹,因為坐在葫蘆里,被漂到了藍田與臨潼交接的驪山上,才倖免遇難。當他們看到這個世界就剩下他們兩個人,為了人類延續,結為夫妻。在結婚前,他們對天發誓說:若蒼天允許我們兄妹結為夫妻,繁衍人類,四山之煙聚而滾磨合。發完誓,他們兩個人把磨石推下溝去。這時只見四山之煙,果然 25聚合,再看磨扇也緊緊的合在一起,於是兩人結為夫妻。後人為了紀念伏羲、女媧結合,繁衍人類的功勞,就把他們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滾磨盤的溝叫磨盤溝,並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種廟,後來因人種廟名字不雅,改稱仁宗廟。(華胥氏的來歷.西部網[引用日期2015-06-5])經過近十年的調研論證和史料搜集,華胥陵的真實性得到了越來越多專家學者的認可。此後,對於華胥的研究和華胥陵的考古保護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它標誌著被人們遺忘了近百年的華夏始祖母華胥,重新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從文史材料中走向真實生活。 5、華胥的生平成就。 華胥的成就集中體現在《藍田縣誌·羲母廟碑》的記載中:「其開物成務,八卦泄天機之蘊,六書肇文字之源,記干支作甲歷為曆象之示,正姓氏制嫁娶為婚姻之祖,慮民所統也,則龍師龍名上相下相以定其分,憂民不知食也,則造網養蓄教庖置廚,以成其化。太昊、女媧德被一時,功垂萬事,故茲不忘聖德,宜先不忘聖德之所由,不鞅聖功,宜先不歿聖功自所生。」在《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中,也有類似記載:《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惟永壽二年,青龍在涒嘆,霜月之靈,皇極之日。魯相河南京韓君,追惟太古,華胥生皇雄,顏母育孔寶,俱制元道,百王不改……皇戲統華胥,承天畫卦。顏育空桑,孔制《元孝》,俱祖紫宮,大一所授。」 華胥和子女伏羲、女媧及其後裔,共同創造了燦爛的華胥文化。 26華胥文化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 華胥文化對人類歷史文化的主要貢獻有:「制嫁娶之禮,使遠古人類逐漸擺脫亂婚、群婚的狀態;「造網罟教漁獵」,發明了漁網捕獵,成為畜牧文化的源頭;「作書契以帶繩結」,有了簡單文字;「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方之氣,乃畫八卦」,開始了人類從規律上認識大自然,後來被炎黃的後裔逐步發展成為《易經》;「女媧作笙簧」,產生了人類最早的樂器,成為中華音樂的起源。 6、華胥國 華胥氏族活動的時間範圍大體在距今8000 年至6000 年之間,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之一。華胥所統治的地域,在列子《列子·黃帝篇》被稱為華胥國:華胥國位於今藍田縣華胥鎮,《綱鑒易知錄》引注和《竹書紀年前編》徐文靖箋都記載了這一點。至今華胥鎮保留有一塊關於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間有華胥國三個大字,左邊有伏羲肇娠,右邊有黃帝夢遊的字樣。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的張中和認為:大量的史載、遺物,可資佐證:三皇時代的部落中心即華胥國。華胥的姓氏為風,是現西安市藍田人。她處在8300多年前,既是三皇中女媧和伏羲的生母,又是華胥國末期一位傑出的部落首領。是華夏民族在上古時代,與天地八荒進行抗爭和孕育文明的領軍人物。 社會科學院的張新斌認為:華胥是以母權製為代表的前伏羲時 27代的人物,是中華人文母祖,是中華民族前華夏民族的重要源頭。陝西藍田保留有華胥的遺迹,並有藍田猿人的發現,二者都是早期人類文化的體現,並有著內在的聯繫,以二者為代表的藍田文化,是中華文化源頭。 這些專家學者的研究都得出同一結論,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由於秦始皇的收繳焚毀列國史籍,使華夏文化在長達550年的戰亂後再遭浩劫,而存於咸陽宮最後記錄上古歷史的孤本,也因為項羽火燒咸陽而灰飛煙滅,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馬遷在《史記》中開始把黃帝作為中華之祖,結果華夏、中華的「華」字反而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 7、、東方說 民國學者王獻唐考證:「泰帝為伏羲,以居泰山而有此號。後裔居曲阜者,襲其舊稱。華胥為東方伏羲之舊族,散居泗水一帶,泗水、曲阜接壤,並在一方。」《淮南子·地形訓》及《楚辭·天向》:「華即日,太陽也」。 泗水有華胥山。雷澤即伏羲出生地:古謂在魯西南,今考實生於泰山南麓泗水與新泰交界的今華村水庫及華胥山和賀庄水庫一帶。華村水庫周圍有東、西、南、北四個華村;其東毗鄰著華胥山,即今之黃山寨;東南是賀庄水庫,即古雷澤處,又名服澤。華胥山一帶原為華胥國,漢置華縣,因山而名。這一帶便是原始華族的聚居地,也是華族的發祥地,與當今考古研究新成果相共鳴。王獻唐在《炎黃氏族 28文化考》中認為:「伏羲發源祖地,證以現存地名,山澤名,殆即今泗水一帶。春秋時,華胥山一帶曾設華胥國,因山而名,漢置華縣。這裡還有古華渚,今稱大黃溝。華胥山在今泗水縣城東北大黃溝鄉與新泰交界處,現今多稱黃山或黃山寨,華族、華山,黃族、黃山交糅形成中華始祖地。華胥山之陽、小安山之陰的環抱之中,形成一個東西寬五華里、南北長八華里的橢圓形盆地,古稱「華胥池」或「華渚」,居中的原始村落為華胥村(簡稱華村),是為漢代泰山郡華縣縣城故址。1959年這一盆地(華胥池)建成華村水庫,原來的華村隨之分為四個村落遷居岸上,拱衛著華渚祖籍之地。伏羲廟座落在華胥池上的一個小山頭上,此廟已毀,僅存遺址。沿安山向東延伸即為伏羲山,史載有女媧廟,現僅存遺址,在其廢墟上仍立有元代延祐四年【1317年】的、(華胥山石臼處)《重修伏羲廟碑》,主要鐫刻捐贈者的名字。泗水源頭的兩大支流———黃溝河(華祖河)與洙水,所分別形成的華胥池(華村水庫)和雷澤湖(賀庄水庫)流域,是東夷昊族集團最初的搖籃。其南泉林鎮東有雷澤湖,現已涸,但當地百姓仍呼其為雷澤湖,即為古雷澤。這一帶便是原始華族的祖居地,也是華族的發祥地。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今泗水東有黃山、黃山寨或黃粟山,乃華胥山訛變……伏羲發源祖地,證以現存地點、山澤名,殆即泗水一帶。 8、文化源頭國學家顧實先生在《華夏考源》中說:「胥、雅、夏等古字相通, 29華胥就是華夏,華胥文化和我們幾千年的華夏文明關係極其密切。」「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代《尚書·武成》: 「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中原的華夏族還是邊遠的少數民族,沒有不順從(周武王)的。而周武王統治的周王朝定都之地在豐鎬二京,即今日之西安,華胥氏族的活動範圍內。 顧實在《華夏考源》一文中,認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華夏即華胥也。……華胥特為華夏,遂為吾種族之名」。章太炎在《中華民國解》中說: 「大略說中國古代以『夏』為族名,以『華』為國名。又說『夏』從夏水(即漢水)得名,『華』從華山得名。」徐旭生在《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認為,中國古代部族的分野,大致可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華夏集團地處古代中國的西北,主要由炎帝和黃帝所代表的部落組成 。他在該書中還論證了秦嶺在古代通稱華山,而漢水古名曾稱夏水 。「古史辨」派認為,「華」與「夏」古字相同,「華」即是「夏」,「夏」即是「華」。故華夏之「夏」,一為中國人說,夏字象舞蹈者; 二為大禹治水說,夏字象農夫治畦;三為圖騰族徽說,夏字象蟬或爬蟲; 四為夏水說,族名取自水名,而夏水位於雍梁之際,古夏水自然發源於秦嶺腹地;五為夏國說,先有夏國,後有夏族、夏人之稱。這些認識都已接近「華夏」所指的本原。 無論是徐旭生的《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還是顧頡剛的「古史辨」派,他們都把「華夏」或「華夏族」的起源指向了西北,指向陝西,指向關中。 30 9、華夏圖騰華胥與中華民族的圖騰「龍」,存在著一定的推理關係。古籍文獻多講「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伏羲」,雷澤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龍神,雷之聲就是龍的發音,和雷相伴的閃電就是龍的形狀。因此,伏羲便是龍神的兒子,女媧便是龍神的女兒,龍的兒女自然要生得「龍身而人面」,就像漢代畫像石畫得那樣。這也是「龍的傳人」一說最早的源頭。伏羲和女媧是有「龍祖」之稱的,那麼,龍祖的媽媽華胥自然就是「龍祖之祖」了。 10、人物評價 「華胥氏生伏羲、女媧;伏羲、女媧生少典;少典生炎、黃二帝。」華胥因此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華夏之根、民族之母。作為上古時期華胥國的傑出女首領,華胥在八千多年前,在面臨重大危機的時刻承擔起了延續氏族生存的重擔,帶領遠古先民們不斷的游徒,足跡遍及黃河流域,創造了中國的漁獵、農耕等文化。華胥為中華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貢獻,因此被後世大量載於史冊,流傳數千年而不中斷。這些歷代文獻典籍的記述表明,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中華,形成了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她彰顯出了中華民族的同根、同源和血脈親情,因此華胥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華胥作為伏羲、女媧共同的母親,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是中華民族始興和統一的象徵。華胥文化作為人類文明的一大淵源和基礎,孕育和影響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體,各族人民對華胥作為 31華夏始祖母的崇敬和禮讚,作為一種特色鮮明的文化現象,不僅是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不竭源泉,也是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強大動力,更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11、後世紀念 華胥陵:華胥陵的遺址在全國只有一處,就是藍田的華胥陵。華胥陵也稱羲母陵,位於西安市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是華胥安寢的陵地,北枕驪山,南臨灞水,隔河與白鹿原相望。華胥陵原周長200米,高8米,封土堆南北長80米,東西寬40米。陵區古柏參天,附近分布著同華胥有關的「畫卦台」、「華胥窯」等遺迹。每年農曆二月初二,中國民間流傳的「龍抬頭」的日子,華胥陵的祭祀活動延綿成俗,已成為海內外華夏兒女尋根祭祖的聖地之一。 據《太平寰宇》記載:「藍田為三皇故居,境內華胥陵」。明清時期編纂重修的七部《藍田縣誌》均載有「藍田有華胥氏陵,尊廬氏陵,女媧氏谷遺址,史稱三皇故居。」華胥陵周圍分布著許多同華胥陵氏與之有關的人文遺址、遺迹。有華胥溝、三皇廟、毓仙橋、阿氏村(媧氏村)、女媧堡、補天台、人宗廟、磨合山、華胥窯、畫卦台等。宋家村至今還保存著一塊明代記載「三皇」功績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華胥國」字樣,左右兩邊分別刻有「伏羲肇娠,皇帝夢遊」八個字。這些都是十分珍貴人文遺址與實物,也進一步印證了《陝西通志》所載:「羲母陵在(藍田)縣北三十五里」的記錄。12、國家公祭 32 2006年3月1日,陝西藍田舉行首屆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恢復一度中斷的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恭祭人文元祖華胥氏的傳統。2007年03月20日,世界華人聯合會、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促進會、華夏文化紐帶工程組委會、中國史前文化研究院、黃陵基金會、藍田縣人民政府等10多家單位,共同主辦了丁亥年龍頭節恭祭華胥氏大典,4萬多人參加了恭祭儀式。2010年3月17日,庚寅年龍頭節,全球華人婦女公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上萬名群眾參加公祭活動。2011年03月06日,全球華人精英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舉行。2012年2月23日,「壬辰年龍頭節,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本次大典的主題為「龍騰盛世 鳳舞華胥」。2013年03月13日,「癸巳年龍抬頭節,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省藍田縣舉行,來自海內外的千餘名華人參與本次恭祭。該大典主題為「弘揚華胥文化,傳承中華文明;凝聚全球華人,打造祭祖聖地」。2014年3月2日,農曆二月初二,甲午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華人同胞及當地百姓萬餘人虔聚華胥陵前,祭拜華胥氏始祖,同祈祖德成萌,子孫康健,國泰民安 2015年3月21日,農曆二月初二,時值乙未年龍頭節,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鎮孟岩村華胥陵廣場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及海外各界人士,虔聚華胥陵。:記者 張麗 ) 2016年以「遙思始祖懿德,追念始祖英靈。」為主題3月10日,農曆二月初二,丙申年全球華人恭祭華胥氏大典在陝西藍田縣華胥鎮華胥陵廣場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華夏兒女代表一萬餘人, (四)燧人氏 1、燧人氏簡介。 燧人氏(生卒年不詳):風姓,簡稱燧人,尊稱 33 燧皇、天皇,位列「後三皇」之首。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於商丘,為華胥氏之夫、伏羲與女媧的父親。一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奉為「火祖」。商丘因此被譽為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被中國文聯授予「中國火文化之鄉」稱號。燧人氏死後葬於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的燧皇陵。 華夏文(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65-06)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燧人氏燧人氏是中華民族可以考證的第一位祖先。 2、生平事迹 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國進入原始社會的初級階段。原始人類,燧人氏 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獵取生活必需品。那時的人,吃的是動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莖或葉片,穿的是獸皮或用植物編織的物件。用石塊等作武器,抵擋野獸的侵襲。因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傷害,人的壽命極短。那個時代,由於動物屍體中之磷的燃燒,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壓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極端乾燥下因吸收太陽熱量而引起的大面積燃燒,原始人類經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時可以見到連續不斷的森林大火。但那時的人卻不認識火,視為怪物,視火為不詳,繞火而行,避火而居。(三皇五帝。山東博物館官網.2011-05-10[引用日期2015-06-15])隨著中國原始人類數量的不斷增多,在商丘終於出現了一位智者。之所以稱其為智者,是因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為。別人繞火而行, 34他卻哪裡有火便向哪裡去;別人避火而居,他卻經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別人撿到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隨手扔掉,他發現被火燒死的小動物總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細細品嘗。通過長時間體驗,他發現了火的妙用。在寒冷的時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陽光下,身體比較舒服。吃被火燒熟的動物肉,比生食動物肉少了一股難聞的腥味,且口感較好、胃覺舒服。於是,他號召周圍的人把捕獲的動物或採摘的植物根莖放在火上烤著吃,使人類慢慢克服了生食的習慣。他帶領周圍的人在寒冷的時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曬太陽,使人類找到了抵禦寒冷的辦法。 智者認識了火,知道了火的廣泛用途。但自然界中的火併不是到處都有,隨時存在的,再大的森林大火總有熄滅的時候。為了使人類時時處處都能找到火與用上火,智者開始了艱難地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經過千百次試驗,終於找到了鑽木取火與點石擊火兩種方法,使中華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與取火技術。由於鑽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於是人們便把發明人工取火技術之人尊之為「燧」,稱為「燧人氏」。遠古人相信燧,跟隨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為首的遠古人類氏族部落,這個氏族部落被後世形象地稱為「燧明國」。 中華民族素有崇拜「鼻祖」的傳統,對火的發現者並教會人類使用取火技術的人,尊之為「燧皇」與「火神」或「火祖」。 3、主要成就 【人工取火】 火的現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有火;打雷閃電的時 35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後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並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傳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有了火,人類開始熟食生活,引起了生理的極大變革,使人類從動物中徹底分離出來。火的應用,使人類焚林而獵,開始利用自然去征服自然,因而豐富了人類的食品,從而使人類的肉體的有機結構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大腦結構變得複雜,聰明才智得到發揮。 【結繩記事】距今約三萬年時燧人氏發明搓繩技術,創造「結繩記事」,為禽獸命名,立傳教之台,興交易之道。那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生活中有許多事全憑大腦記憶,但時間久了,有些事情往往會被遺忘。燧人氏用柔軟而有韌性的樹皮搓成細繩,然後將數十條細繩排列整齊懸掛在一處,在上邊打結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先發生的事打在裡邊,後發生的事打在外邊。為了能夠記錄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細繩染成各種顏色,每種顏色分別代表一類事物,使所記之事更加清楚。 36 【百獸命名】 在燧人氏以前,人們把所有的動物都叫作「蟲」。燧人氏經過細心觀察,把這些動物劃分為四類:天上飛的稱作「禽」,地上跑的稱作「獸」,有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蟲」,沒腳的爬行動物稱作「豸」。 【十項發明】 燧人氏是中華民族的創立者,他為後世子孫留下了十項重大發明,這十項發明是:●距今約五萬年時發明了「鑽木取火」,繼而又發明「燧石取火」。●距今約四萬年時始作大山扶木紀曆,在昆崙山頂觀察天象以明天道,始為山川百物命名。燧人氏在昆崙山立木觀察星象祭天,發現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啟發,燧人氏始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萬物,而人為萬物之尊。燧人氏以風姓為人類命名,對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緣上的限制,使人與獸有了嚴格的區分。這是人類早期的倫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天道觀。天、地、人始於無名,成於有名。有名則天地開明,人乃文明。● 距今約三萬年時燧人氏以右樞天乙(天龍座a星)為北極星。●距今約二萬年時燧人氏創立「氏族圖騰徽銘制」,始立姓氏為風。距今約二萬六千年時,燧人氏以太乙織女星(天琴座a星)為北極星。●距今約一萬五千年時,燧人氏發明大山榑木太陽曆。●距今約一萬四千八百年時,燧人氏發明《河圖》、《洛書》(柯約 37耶勞創《河圖》,柯諾耶勞創《洛書》)、星象歷,創造人類早期的符號文字。(注:有些是後世托古之作品河圖洛書,也不都是他發明的,有的是後人為了尊崇他。)●距今約一萬二千年時,燧人氏發明「陶文」,創造「十天干」。●距今約一萬一千年時,燧人氏創立八索準繩圭表紀曆。●距今約一萬年時,燧人氏發現天綱、天紀、太極印與太極渦旋宇宙生化模式。●約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總結天道大發現,建立遠古文明。 4、文獻記載燧人氏是傳說中第一個發明人工取火的人,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記載。《屍子》云::「 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拾遺記》云:「燧明國有大樹名燧,屈盤萬頃。後有聖人,游至其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實,山居則食鳥獸,衣其羽皮,近水則食魚鱉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腸胃。於使(是)有聖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鑽燧出火,教人熟食,鑄金作刃,民人大悅,號日燧人。」《三墳》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鑽木取火,有傳教之台,有結繩之政。」《漢書》亦有「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記載。清末著名學者尚秉和先生說:「火自無而有者也,其發明至為難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實藏火,不知幾經攻治,幾經試驗,始鑽木得之。其功又進於有巢,而即以是為帝號,可見當時之 38詫為神聖,而利賴之深矣。」又說: 「或謂火化而食始於庖羲,故以為號,豈知燧人既發明出火,其智慧豈尚不知炮食?況炮者裹肉而燒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僅發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尚秉和在《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中還說:「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於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幾,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實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關矣,水之冰者可燠飲,居之寒者可取溫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猶後也。當夫登台傳教,廣播為用之時,萬民之感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發達美備耳。其創於燧人,無疑也。」 《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遺記》:「申彌國去都萬里,有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其人不死,厭世則升天。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雲霧出於中間。折枝相鑽,則火出矣。後世聖人變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萬物;乃至南垂。目此樹表,有鳥若(號鳥),以口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鑽火,號燧人氏。」同書卷七八引《禮古文嘉》云:「燧人始鑽木取火……遂天之意,故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棗杏之火」的傳說(見《藝文類聚》卷八七引《九州論》)。 5、歷史地位 燧人氏發明人工取火,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的新紀元,被尊為「三皇」之首,奉為「火祖」。火的發明使人類有了可以創造的溫暖,對遠古人類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條件, 39是人類群居思想的產生提供了根源。火的發明創造了中國家文化的妊娠期。燧人氏被稱為「中國的普羅米修斯」。 6、活動地區《太平御覽》卷八六九引《屍子》云:「燧人上觀辰星(即星宿),下察五木,以為火也。」這裡所說的燧人上觀的辰星,所對應的是什麼地方呢?《左傳·昭公十七年》說:「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宋衛陳鄭乎。宋,大辰之墟也;陳,太皞之墟也;鄭,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意思很明白,大辰即大火,宋國國都商丘是大辰星的分野,可見燧人氏觀辰星的位置理應在宋國商丘(今商丘睢陽)境內。( 中國睢陽政府網[引用日期2015-06) 據專家考證,睢陽是燧人氏作為天皇時,在瞿水、睢水流域的中心都邑,所轄區域涉及今河南東部及山東、江蘇、安徽部分地區。另有專家考證,燧人氏活動的區域很大,從西北到中原廣大地區,都有燧人氏的足跡。雷澤就是其主要活動區域之一。皇甫謐在《帝王世紀》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周禮》註:「雷澤在成陽」。《史記·五帝本紀》曰:「舜耕歷山,漁雷澤。」(註:雷澤,兗州澤,今屬濟陽。)《漢書·地理志》載:「濟陽郡成陽,雷澤在西北。」屬於古雷澤地區的今山東鄄城、荷澤一帶,與當時燧人氏作為天皇時的中心都邑商丘睢陽比鄰相近。 7、後裔分布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幾乎遍布中華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茲 40氏、華胥氏、赫胥氏、讎夷氏、雷澤氏、盤瓠氏等。主要分布在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茲山;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縣、禮縣、康縣、鳳縣,直至秦嶺以南的華陽;東至古東夷的山東、江蘇部分地區。燧人氏的直系有衣氏 、允姓、依姓、殷(古依衣通用讀依聲燕聲後讀穎聲)姓、風姓、嬴姓、子姓、婼姓,分布在其旁圍。 8、考古發掘 在北京周口店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證據。這些證據包括灰燼、炭塊和燒過的骨頭和石頭。由於有的灰燼成堆出現,說明北京人已經懂得如何能夠使火不向四周蔓延,也就是說,北京人已經會管理控制火了。北京人用火的證據的發現是當時所知道的人類最早的用火記錄。另一方面,北京人所擁有的管理控制火的能力說明,北京人也不是最早用火的人類群體,人類最初開始用火的時間還應該提前。後來,其他國家的人類學家也在非洲等地更為古老的直立人遺址中發現了許多用火的遺迹。例如,在安哥拉發現的原始人舊石器文化中就有用火的跡象。從各種跡象來看,人類用火的歷史應該在一百萬年以上。在甘肅大地灣遺址和陝西半坡遺址里,每個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個火塘,而且必然設在進門處,這一位置設置透露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單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應該設在房子的中間,效果才最好。設在進門處,說明火塘還有另一個重要作用,那就是防 41止野獸半夜偷襲。人類發明了住房之後,隨之就發明了門,用封堵房子進口。其實門也是有一定複雜性的東西,門的發明很難說是一個聖人靈機一動就發明出來。中華先民發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並沒有門,而是用火來作門防止野獸進入房內的,火塘就是最早的門。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說明,那時候的中華先民已經認識到野獸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來驅逐野獸。先民們就利用這一原理,或用火驅趕圍捕野獸,或者用火保衛自己,從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由此還說明,成熟的用火技術是人們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術保障,人類的生存空間因此大為拓展。由此可以想像古人發明鑽木取火的方法同樣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燧人氏是在數代人探索和知識積累基礎上,在某一天由一個痴迷者機緣巧合,點燃了第一株人工火苗。只是由於年代久遠,那位點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名被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或許那時候的人們根本就沒有名字。當後來的歷史中突然有一天人們關注火的時候,為了說明問題,而稱之為「燧人氏」,其實含義無非是「發明鑽燧取火的老祖宗」的意思。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頭髮現了燧人氏晚期遺址,遺址中發掘出兩種陶片,一種為夾沙深灰陶,一種為夾沙紅褐陶。經科學考證,其生產年代距今約在一萬二千年前。南庄頭遺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萬二千年前,華夏先祖已經能生產製作陶器,這是中華人種從原始時代向文明時代過渡的重要物證。9、後世評價 42 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中說:「人工取火的發明,對於遠古人類的生活無疑起了極為重大的作用,引起後人極大的重視……這樣的傳說固然夾雜著後代的生活內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著樸素的遠古人類生活的史實背景。」 恩格斯說:「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還是超過了蒸汽機。因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後與動物界分開。」趙朴初:「燧人取火非常業,世界從此日日新」。 【陵墓】 燧皇陵位於商丘市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始建於何時已經無從知曉。其冢高約10米,身圍松柏環繞。冢前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的手書碑刻,及後世刻的石像生,是人們為紀念燧人氏而立的。 商丘市政府對燧人氏陵,近些年來不但進行了整修,而且還擴建了陵園,樹立了各種各樣的石雕,栽種了花草樹木,使陵園成了有遊覽價值的景觀。 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二,這裡都有一個盛大的古廟會,從全國各地前來朝拜者數百萬人,紀念華夏民族始祖燧人氏。1992年4月16日,國家旅遊局在燧皇陵舉行「黃河之旅首游式取火種儀式」。2005年7月15日,中國第十屆運動會在燧皇陵用鑽木取火的方法取得了「華夏文明「之火。(中國文聯網2009年03.-12「中國火文化之鄉」授牌儀式在京舉行?) 43 (五)伏羲氏 1、伏羲簡介: 伏羲(生卒年不詳),風姓,燧人氏之子。《史記》中稱伏犧,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一。傳說其生於成紀,一說生於讎夷。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伏羲是古代傳說里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一,是中國醫藥鼻祖之一。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2、生平經歷 神秘出生 上古時代,華胥之渚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一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於是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周代古籍《古三墳》記載,伏羲為燧人氏之子,因燧人氏為風姓,伏羲也為風姓。伏羲生日為農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區有在農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風俗。伏羲長大後,代父親燧人氏為天下主。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封禪泰山。伏羲取蟒蛇的身,鱷魚的頭,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紅鯉的鱗,巨蜥的腿,蒼鷹的爪,白鯊的尾,長鬚鯨的須,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龍的傳人由此而來。伏羲仰觀天上的雲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閃,看地上會刮大風、起大霧又觀察飛鳥走獸,根據天地間陰陽變化之理,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而製成網,用於捕魚打獵。他還創造了文字替代在繩子上打結的記事方法。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並以所養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3、主要成就: 從歷代典籍的記載看,伏羲的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立八卦,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蘊含的「天人諧和」的整體性、直觀性的思維方式和辯證法思想,是中華文化的原點。 (二)伏羲教民漁獵。教民作網用於漁獵,提高了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 (三)、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四)、始造文字,用於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形式。 (五)、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六)、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4、人物評價「三皇五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其世系位序的排列在春秋戰國到秦漢時期即已確立。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之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左傳》、《管子》、《周易》、《莊子》、《國語》等先秦典籍都有關於伏羲的記述,在正史中,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余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肯定了伏羲的歷史地位。近一個世紀以來,隨著考古和對遠古各部族研究的進展,學界對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了新的認識。一般認為,中華民族早期血脈來自於華夏、東夷、苗蠻三大族群,到秦漢之際形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血脈。炎帝和黃帝是華夏族的代表,伏羲是各族共同尊奉的先祖。在當代社會,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伏羲創世神話和祭祀伏羲的習俗。伏羲作為「有大智」的思考者和發明創造者,作為各民族團結協作、尋求生存與發展的歷史象徵,對中華民族的文明進步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5、家庭成員 據《古三墳》記載:伏羲氏,是燧人氏之子,繼承燧人氏的風姓,故伏羲氏為風姓。據《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記載:伏羲和女媧的母親是同一個人:華胥氏。伏羲和女媧兄妹倆居住在昆崙山上,為了繁衍後代,兩人結為夫妻。締造了人類,在春秋時期,有任、宿、須、句、顓臾,都是伏羲的後裔。據《史記》記載:宓妃,她是伏羲氏的女兒,淹死在洛水中,成了洛神。 6、軼事典故 八卦祖師 傳說伏羲因為製造八卦,人奉之為神,尊其為八卦祖師。遠古時代,人對大自然一無所知。天氣會變化,日月會運轉,人會生老病死,所有這些現象,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人們遇到無法解答的問題,都問伏羲,伏羲解答不了時,感到很茫然,人們為此每天提心弔膽地過日子。伏羲經常環顧四方,揣摩著日月經天,斗轉星移,猜想著大地寒暑、花開花落的變化規律。他看到中原一帶蓍草茂密,開始用蓍草為人們卜筮。有一天,伏羲在蔡河裡捕魚,捉到一隻白龜,他趕快挖了一個大水池,把白龜養了起來。一天,伏羲正在往白龜池裡放食物,有人跑來說蔡河裡出了怪物。他來到蔡河邊一看,只見那怪物說龍不像龍,說馬不像馬,在水面上走來走去,如履平地。伏羲走近水邊,那怪物竟然來到伏羲面前,老老實實地站那兒一動不動。伏羲仔細審視,見那怪物背上長有花紋: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伏羲薅一節蓍草梗,在一片大樹葉上照著龍馬背上的花紋畫下來。他剛畫完,龍馬大叫一聲騰空而起,轉眼不見了。大家圍住伏羲問∶「這是個啥怪物呀?」伏羲說:「它像龍又像馬,就叫它龍馬吧。」 伏羲拿著那片樹葉,琢磨上面的花紋,怎麼也解不開其中的奧妙。這天他坐在白龜池邊思考,忽聽池水嘩嘩作響,定睛一看,白龜從水底游到他面前,兩眼亮晶晶地看著他,接著向他點了三下頭,腦袋往肚裡一縮,卧在水邊不動了。他面對白龜聚精會神地觀察起來。漸漸地,他發現白龜蓋上的花紋中間五塊,周圍八塊,外圈兒十二塊,最外圈兒二十四塊,頓時心裡亮堂了,悟出了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惟一陰一陽而已。伏羲畫出了八種不同圖案即八卦圖。 7、史書記載 《史記·太史公自序》、《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禮記》、《永樂大典》、《左傳》均有記載 。伏羲廟,是國家AAAA級景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天水市區西關伏羲路,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後經九次重修,形成古建築群。自1988年開始,每逢龍誕日(農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廟舉辦「天水伏羲文化節」,舉行祭祀、朝拜儀式,祭祖活動。2012年11月,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擬於天水伏羲廟中軸線以北建設人文始祖伏羲祭祀廣場,並建99米高大型伏羲塑像。 8、太昊陵 太昊陵,全稱淮陽太昊伏羲陵,又名伏羲陵,俗稱人祖墳,即伏羲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太昊陵佔地875畝,規模宏大,始建於春秋,增制於唐代。 (六)女媧 1、女媧簡介: 女媧:姓名:風裡希(或鳳里犧),時代: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時期,人類始祖。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又稱媧皇,別名: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並建立婚姻制度;後因世間天塌地陷,於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2、人物淵源 上古神話 女媧,據考古出土的文物遺址、遺迹和彩陶紋飾提供的史前人類與洪水抗爭及對生殖崇拜的生活印跡信息,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於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稱號亦有媧皇、靈媧、帝媧、風皇、女陰、女皇、女帝、女希氏、神女、陰皇、陰帝、帝女等,史記女媧氏,風(或為鳳、女)姓,是古代傳說中的大地之母。一說她的名字為風裡希(或為鳳里犧),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對萬物救助巨大的上古女神。相傳她是華夏族的母親,創造了生命,又勇敢照顧生靈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生萬物。傳說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重立四極天柱,平整天地。另外傳說女媧製造了叫一些叫笙簧[、瑟、塤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記載中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婚姻女神。 在古代宗法制下:父權、夫權、男權成為三座牢牢壓抑著女媧神話發展的大山枷鎖,使得其拆分為三類性質:一、作為上古賢王、人族先靈、聖母祭祀的女媧:肯定其作為人類之母與地母三皇的身份;二、作為福佑社稷、補天之神,得以祭拜的女媧,確認其作為伏羲之妹(兼下任繼任者)與補天聖女的身份;三、祭祀供奉女媧所有神職業位:才是完整一體的創世始先神形象。 3、歷史地位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的母親。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對象。 先秦文獻古籍《史籀篇》、《楚辭》、《禮記》、《山海經》、《淮南子》和秦漢以來的《漢書》、《風俗通義》、《帝王世紀》、《獨異志》、《路史》、《繹史》、《史記》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 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 二是具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 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50 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女媧的地位時有變化,有時在三皇之上,有時在三皇之內,有時在三皇之下。據說原因有三:一、神話傳說中女媧化生萬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二、傳說中伏羲、女媧既為血親又為夫妻,均為一家人,列入三皇時有時兩個人都選中,有時只選一人作為代表,具在三皇之中;三、尚書在經書中的顯赫地位使得它所宣傳的伏羲、神農、黃帝三皇觀點為大多數人認可,而且女媧所在的是母系社會,之後是父系社會,以男為尊,所以在三皇之下 4、軼事典故 【創世傳】 女媧神話中,從最初的女媧化神然後到女媧化萬物到女媧造人、補天,這一系列的女媧補天(有想像圖)功績,都是在天地對立的狀態中展開。女媧之前是無天無地無人的狀態。自女媧誕生之始,她先以身化神,神的出現導致天的誕生,然後女媧以身化萬物,緊隨著萬物的出現,地也出現,這個時候天地一片祥和,《山海經 ·大荒西經》、《楚辭·天問》、《說文解字》等秦漢典籍,對女媧記載可以看出,女媧自身化成了萬物與神族,與世界各民族創世神話中古神隕落後身體器官化為萬物(與諸神)的思路一致。由於後來的盤古神話及其它少數民族創世神話中也有身體化生萬物與諸神的內容,這項肯定也更增加了幾分可靠性。 51把女媧與各國記錄的古代創世神話進行比較,實則這種描述表示創世之始,未有一切之先,神用來創造的材料只能是自己的軀體。 「女媧信仰是我國起源於原始社會的最早的民間信仰之一。」蘭州大學教授、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顧問柯楊說,學者們從《山海經》、《淮南子》、《楚辭》、《風俗通義》、《水經注》、《獨異志》、《太平御覽》等古籍的研究中得出結論,認為神話傳說人物之一的女媧,最突出的業績是「摶土造人」、「鍊石補天」、「制笙簧」和「置婚姻,合夫婦」等。這些議論當然都是對的,但有一點卻往往被人們所忽略,那就是民間活態神話傳說中所反映的女媧是世間萬物的創造者。 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女媧正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人的傳說。有的活態神話還說女媧的肉體變成了土地,骨頭變成了山嶽,頭髮變成了草木,血液變成了河流,就像創世的盤古大神一樣。這些活態神話傳說,乃是古老信仰在當今民間的延續,值得人們格外重視。古人認為雞、狗、豬、羊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牛、馬代表地和天。所以班固《漢書·律曆志·上》中才說:「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這是把正月初七叫「人日」的來源之一。許慎《說文》中也強調指出:「媧,古之神聖女,化育萬物者也。」這就是說,女媧不但是鍊石補天的英雌和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偉大的自然之神。 【兄妹傳說】 52 相傳風袞部落的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一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生下伏羲。伏羲人首蛇身。伏羲也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妹妹(一說姐弟,為華胥氏走婚所孕,華胥氏所處母系社會後期)叫做女媧,號曰女希氏(有蟜氏)。《詩·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又《帝王世紀》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面。」《宋書·符瑞志》也說:「大昊庖犧之母,居華胥之渚,履巨人跡,意有所動而生大昊。」 還有傳說女媧與伏羲血親相婚,與伏羲建立了婚姻制度與規矩法度。《三家注史記·三皇本紀》記載女媧在伏羲去世後管理族人,並製造了一些叫笙篁之類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鼻祖之一。 一說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女媧部族活動的地域,古史多有記述。《世本·氏姓篇》載:「女氏,天皇封弟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天皇指伏羲,弟讀如娣。汝水源於今河南嵩縣龍池曼山西麓,流經汝陽、郟縣、舞陽、汝南、新蔡至淮濱入淮河。汝本當做女,蓋因是女媧族的居住地而得名。這說明女媧族的居住地域南達汝水沿岸。《隋書·地理志》記河內郡濟源縣有「母山」,即王母山。北宋《新定九域志》卷一說:「皇母山,又名女媧山。其上有祠,民旱水禱之。」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六《河南一》說:「太行山,一名五行山,亦名王母山,又名女媧山。」這說明女媧部族活動的地域北達濟源、孟縣境內的太行山南麓。 53 女媧的陵墓古史也有記載,但說法有別。有傳說女媧活動於黃土高原,她的陵寢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東的侯村。女媧陵的存在時間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當地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前後,均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還有山西芮城說、河南陝州說、河南任城說、山東濟寧說,等等。從以上文獻記載可以看出,女媧氏的活動地域,大體是在以今洛陽為中心,南自汝水、北抵太行,西起潼關,東到今山東西部的廣大地域。關於女媧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 【漢族傳說】 女媧時代母系農耕文明,是以歷史唯物主義原理的社會發展規律敘說人們,女媧和伏羲時代的民族,正好處於母親氏(部)族社會,向父系氏(部)族社會過渡的時期。處在這個時期的華夏民族,基本上是按母親的世系進行傳承的,所以就在漢文古籍中便說她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只是當時民族,也正在逐步向父系社會過渡。於是他們才會推舉出像伏羲那樣,被後世敬奉的男性始祖來,並且將這位男姓始祖描繪成,是「神」和女性結合後降生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按《雲芨七簽》卷100輯《軒轅本紀》所云:「黃帝游華胥國,此國神仙國也。」註:「伏羲生於此國。」可見,傳說中的華胥,不僅是生伏羲的「伏羲之母」,而且還是傳說時代漢族的一個國名,或者說是一個氏族、部族名。所以,誕生伏羲的華胥國, 54就是現在民族學家們說的,實行氏族(部族)內通婚的母系氏族(部族)社會。在這樣的母系氏族(部族)社會裡,流行的是氏族(部族)內,輩份不同的男女,自相婚配、繁衍後代。因此,傳說中的伏羲和女媧,彼此既是血親、又是連為一體的夫婦。當時的漢族,不但清晰地知道其母華胥氏;同時也由於社會的發展,促使他們能夠推測,或者說杜撰出其之父,乃是留下「大跡」,卻又無可追溯的「神」。 母系農耕時的早期治水 在漢族的傳說中,女媧除了摶黃土作人,繁衍人類之外,還有一項功績就是補天。從文字記載來看,女媧補天的最後目的,主要乃是「積蘆灰」、「止淫水」。在《淮南子覽·覽冥訓》這則女媧補天的傳說中,女媧所斷殺的巨鰲和黑龍,其實都是被漢族認定為興風作浪、為害人民的水怪。女媧斷鰲足和殺黑龍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水怪以平息水災。所以說,她的目的就是為了平息水災和治理水患。 女媧為補天所煉的五色石,與其說是為了補天,不如說是為了治水。對於從事農耕漢族來說,水患和水利是歷來是首要關注的大事;五色石料和蘆灰,都是早期治水的重要必需品。所以,女媧補天的傳說所折射出來的,應該是母系氏(部)族社會時的人類,在自己女性首領帶領下,進行較大規模的「止淫水」的治水歷史。同時,這樣大規模的早期治水也反映出了,女媧時代的華夏民族,母系氏(部)族社會農耕文明的繁榮情景。 【三苗傳說】 55關於女媧的傳說在中國各民族的傳說最多,這說明了母系社會是人類的重要組成階段。至今中國雲南的苗族、侗族還將女媧作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民間流傳的各種傳說,不同的民族因語言文化差異有不同的叫法,儺(nuo)公儺娘,粳兄粳妹,諾亞諾娃,亞儺兄妹,東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傳說原來的人類被大洪水淹死完了,只剩下伏羲兄妹,後來的人是伏羲兄妹的後裔。這段傳說比較系統,伏羲兄妹的母親生了它們12兄妹,王龍,王蛇,王雷,后羿(後蟻),王素(可能是王燧-燧人),儺兄,儺妹(還有傳說是儺兄儺妹是老祖婆的孫子孫女)等。12兄妹爭執不休,其中最小的王素最聰明,那天比賽爬山,結果王素鑽木取火,把山燒了。母親就著急呀,在山下提醒,王龍下水,王蛇鑽洞,王雷沒地方躲,結果被燒了,王雷脾氣暴躁,一心想要找王素報仇,每次都被王素聰明地躲過。母親病了,說是只有王雷的肉才能治她的病。王雷當然不願,不過還是要找王素報仇,最後陷入王素的陷阱被關了起來。那天儺兄去種地了,其他人都不在,只有善良的儺妹看管王雷。王雷騙說快渴死了,向儺妹討水喝,軟磨硬泡,儺妹心腸軟還是給了他一碗粥。王雷就說,要是有碗清水就更好了,於是儺妹就給他碗清水。王雷剛喝完,便雷光大作,破開牢籠出來了,拔下一顆牙齒送給了儺妹,算是報答,說見天門開時種下。雷聲隆隆,天門開了,而那雷神牙種下怎麼都沒反應。後來儺兄將它按次序種於八方(八卦相應的屬性可能跟農耕有關),最後長出了一隻巨大的葫蘆(古語音,仆, 56伏羲氏有葫蘆崇拜)。天河倒懸,這時飛來一隻啄木鳥,把葫蘆掏空然後儺兄儺妹就鑽了進去。葫蘆隨著水不斷升高,期間收了很多動物。一直升到天上,找到了王雷。要王雷收了洪水,王雷不聽。然後就是打架,王雷怕了,之後答應收了洪水。儺兄就說了:「你立即收了洪水是要摔死我們呢?」沒辦法,王雷只好招來10個太陽把洪水晒乾,但是水干之後就陷入了大旱,人都死完了。儺公請來后羿(後蟻),后羿飛上扶桑樹(傳說是人神兩界連接的神樹)用尾針把太陽射了下來,儺公就覺得沒了太陽就沒有光明了,就在下邊要后羿留兩個,一個在白天出來,一個在晚上出來,扶桑樹也被后羿踩斷了,從此人神兩界便不能方便地來往.其實原因是他們的母親借王雷之手毀滅他們,他們的爭鬥會毀了這個世界,當然她稱病也是假的。其中還有一段是儺兄儺妹三次占卜(與仆古音相通,可能也是伏羲留下來的),兄妹成婚。在不周山山頂往兩個方向滾碾子,結果在山腳碾子撞在了一起;在兩邊生火,煙在天上合在一處;結果儺妹害羞呀,就說你要是追上我就嫁給你,圍著山跑,儺妹在前邊跑,儺兄在後邊追,然後有人看著急了呀,土地公就出來跟儺公說:「你轉過身朝那邊跑不就得了?」最後和儺妹碰面。儺妹出嫁了,害羞呀,就拿扇子遮住臉。儺兄形象是紅臉突目,傳說是被10個太陽曬的了,儺妹聰明用手帕蓋住臉,所以依然白凈,女媧是婚嫁之神,生育之神,這也就是傳說中中國婚嫁習俗,用珠簾或者蓋頭的原因,還有就是宗親不能成親的規矩,可能也是女媧在位時定的。 57 這段傳說中可能包括兩個女媧傳說,一個女媧是造人的女媧,也就是12兄妹的母親,第二個就是婚嫁生育的女媧,也就是儺妹。 【民間傳說】 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再次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只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雲宵,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媧放眼望去,大驚失色,只見此石吸收日月精華以後,頭重腳輕,直立不倒,大可頂天,長相奇幻,竟生出兩條神紋,將石隔成三段,縱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媧急施魄靈符,將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後,獨缺姻緣輪迴神位,便封它為三生石,賜它法力三生決,將其三段命名為前世、今生、來世,並在其身添上一筆姻緣線,從今生一直延續到來世。為了更好的約束其邪性,女媧思慮再三,最終將其放於鬼門關忘川河邊,掌管三世姻緣輪迴。當此石直立後,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緣輪迴者更是絡繹不絕。 【傳說列表】 女媧造人 女媧為創世神,但創造既包括自然界的創造,也包括人類的創造,因而女媧又是造人之神。根據傳說,某一天,她經過黃河的河畔,想起開天闢地以來,創造了山川湖海、飛禽走獸,改變原本一遍寂靜的世界。但是,女媧總覺得這世界還是缺了點甚麼,但又一時想不起是 58些甚麼。當她低頭沉思,看到黃河河水裡自己的倒影時,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世界上還缺少了像自己這樣的「人」。於是,女媧就參照自己的外貌,用黃河的泥土捏制了泥人,再施加神力,泥人便變成了人類。 女媧高媒 女媧造了女人和男人,女媧想它們是人,總會有死的一天。死了怎麼辦,再做一批太麻煩了。於是女媧去求上蒼,安排男婚女嫁,並使人們結合,於是有了婚姻,故又被視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之神。女媧制樂女媧創造了瑟、笙簧、塤等中國的傳統樂器。女媧賜酒 女媧摶黃土做人。初,日耕夜息,無歡。女媧憫,化甘露為酒,賜凡間。飲之醇美,解勞頓、舒筋血。聚則飲,愈歡。眾念女媧之賜身,調之健,悅之心,感其恩,以酒敬之。後遂成禮,以酒敬天,自之始。 女媧補天 根據《淮南子·覽冥訓》、《列子·湯問》等典籍記載:遠古時代,四根天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女媧不忍人類受災,於是煉出五色石補好天空,折神鱉之足撐四極,平洪水殺猛獸,人類始得以安居。其它古籍記載有差別。《論衡·談天篇》、《史記·補三皇本紀》 59記為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交戰,共工用頭去撞世界支柱不周山,導致天塌地陷;《淮南子·天文訓》記為共工與顓頊之戰;《淮南子·原道》記為共工與高辛氏之戰;《雕玉集·壯力》記為共工與神農氏之戰;《路史·太吳紀》記為共工與女媧之戰。 女媧補天是一個很著名的傳說。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的第一回即引用這個故事。有學者認為,不周山暗喻房柱,其實補天就是蓋房子,女媧補天的故事,其實是講有媧氏這個人很聰明,會鍊石蓋屋。 5、歷史變遷 神話演變 女媧神話的第一批的古書籍記載是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和《楚辭》(雖然《說文解字》記載西周末年的周宣王太史籀所作著作中有媧字,但已亡佚,僅作傳言)。儘管二書中的記載還比較模糊朦朧,但今人多肯定其以造人為職能的始母神神格意向。袁珂先生就將《楚辭·天問》中的記載詮釋為:「女媧作成了別人的身體,她的身體又是誰作成的」詰問。丁山先生則更為明確地認為這兩句話說明:「(至少)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固已盛傳女媧造人的故事了。」至於《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女媧的說法:「有十位神人,名字叫女媧之腸。是由女媧的腸子變成的。居住在栗廣的原野上,緊挨著道路。」 袁珂則以晉人郭璞注為解「或作女媧之腹」又雲「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並以漢人許慎和劉安的話作為參證。丁山也認為這「顯然又是孕毓人類的寓言」。雖然如此,這些 60記載當中,仍然沒有明確提出女媧造人的說法。 除了造人之外,先秦典籍中女媧為樂器始神(發明笙簧等)的記載也應該是女媧造物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似乎尚未引起學者們的足夠注意,尤其是它在移位到文學中的浪漫題材,更是缺少關注。《禮記》與《帝王世紀》、應劭《世本·作篇》作「女媧作笙簧」,可見孔疏不誤。這短短五個字的記載卻成為後代文學家馳騁才華的平台。古籍中最早明確提出女媧造人故事的是《風俗通義》,這則故事雖然正面描寫了女媧造人的事迹,顯示出女媧始祖母神格的地位,但毫無疑問,其中已經烙上人類社會變遷的影子。「摶黃土作人」被認為是人類文化史上制陶技術的發明在神話中的投影,而所造人類產生富貴貧賤之分,則是人類進入等級社會的反映。這說明,神話一旦離開了它自身的生長土壤,它的形態就要隨著新的生長土地而呈現出新的姿態。同時,女媧還是人類得以延續的婚姻之神。《風俗通》云:「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羅泌認為:「以其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皋禖之神,因典祠焉。」這應該是人類進入婚姻制度之後所賦予女媧造婚神話的痕迹。 6、造人記載《風俗通》中有關女媧的短文: (1)民間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干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 61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說,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的人只是女媧用繩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2)女媧在神祠里禱告,祈求上蒼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兩性婚配。其它典籍中有關於女媧的記載:《太平御覽》:女媧在造人之前,於正月初一創造出雞,初二創造狗,初三創造豬,初四創造羊,初五創造牛,初六創造馬,初七這一天,女媧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覺得太慢,於是用一根藤條,沾滿泥漿,揮舞起來,一點一點的泥漿灑在地上,都變成了人。為了讓人類永遠的流傳下去,她創造了嫁娶之禮,自己充當媒人,讓人們懂得「造人」的方法,憑自己的力量傳宗接代。《淮南子·說林訓》提出了女媧與諸神共同造人之說,當女媧造人之際,諸神一起來襄助她:「黃帝造出女男性別,上駢造出耳朵眼睛,桑林造出胳膊手掌,女媧所以能多般轉變創造化育。」漢末學者高誘註解:「黃帝,是古代的天神,在開始造人的時候,造出女男性別;上駢、桑林,都是神的名諱;女媧,是天下共主的王者。多般轉變創造化育,這裡說創造化育(人類)的社會進化大業並非只是一個人的功勞。」後續時代提出另一種傳說,女媧是與伏羲為兄妹繁衍人類。《獨異志》卷下:從前宇宙初開時,天地之間只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下,而天下未有別的人民。相議想為夫妻,又自覺羞恥。兄即與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請將天上的雲都合起來一 62團,要不就把雲散了吧。」於是天上的雲立即合起來,兄妹倆就成了夫妻。中華民族都是倆人的子孫後代。《風俗演義》表訴:凡有女媧廟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媧廟求子的習俗。雖然,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卻浸透著一種原始生殖崇拜文化。原始時代,部落戰爭十分殘酷、頻繁,而且全靠人力對抗,死亡者眾多。所以,人們期望女性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興旺,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根據上古神話的描述,開始她使用黃土捏人,但因為速度太慢,便使用柳條甩泥土的方式造出大量的人。先前用黃土捏出的人是達官貴族;後來甩泥土方式造出的人則是平民百姓。造人的方式存在區別,這樣的傳說也被認為是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時,統治者為了向民眾灌輸「天命論」,以達到維護統治的利益。 7、相關史籍 《楚辭·天問》:「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東漢王逸註:「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東晉郭璞註:「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說文解字》:「媧,古之神聖女,化萬物者也。」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列子·湯問》:「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媧氏煉五色石以補 63其闕;斷鰲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辰星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 《列子·黃帝》 :「庖犧氏、女嫡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繹史》卷三引《風俗通》:「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淮南子·覽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當此之時,卧倨倨,興眄眄,一自以為馬,一自以為牛,其行蹎蹎,其視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魎不知所往。當此之時,禽獸蝮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無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際九天,下契黃壚,名聲被後世,光暉重萬物。乘雷車,服駕應龍,驂青虯,援絕瑞,席蘿圖,黃雲絡,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揚其聲,隱真人之道,以從天地之固然。」《淮南子·說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東漢高誘註:「黃帝,古天神也,始造人之時, 64化生陰陽;上駢、桑林,皆神名;女媧,王天下者也。七十變造化。」)《淮南子·覽冥訓》:「伏羲、女媧不設法度,而以至德遺於後世。何則?至虛無純一,而不喋苛事也。」 《世本·帝系篇》:「女媧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一天下之音;命聖氏為斑營,合日月星辰,名曰充樂。既成,天下無不得理。」《博雅》引《世本》云:「女媧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世本·氏姓篇》:「女氏,天皇封娣媧於汝水之陽,後為天子,因稱女皇,其後為女氏,夏有女艾,商有女鳩、女方,晉有女寵,皆其後也。」 《風俗通義·卷一》引《春秋運斗樞》:「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皇者,中也,光也,弘也。含弘履中,開陰布綱,上含皇極,其施光明,指天畫地,神化潛通,煌煌盛美,不可勝量。」 《禮記正義·明堂位》:「女媧之笙簧。」孔穎達疏引《帝王世紀》:「女媧氏,風姓,承庖羲制度始作笙簧。」《潛夫論》:「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伏羲神農為三皇。其一者或曰遂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水經注》:「庖羲之後,有帝女媧焉,與神農為三皇矣。《詩含神霧》:「含始吞赤珠,刻曰:玉英生漢皇,後赤龍感女媧,劉季興也。」 65《抱朴子·釋滯》 :「女媧地出。」《春秋繁露》:「雨不霽,祭女媧。」《路史·發揮一》羅蘋注引《尹子·盤古篇》:「共工觸不用山,折天柱,絕地維。女媧補天,射十日。」;「……世遂有(女媧)鍊石成霞,地勢北高南下之說。」;引《風俗通》 :「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姻。」;「以其(女媧)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皋禖之神。「 《歸藏·啟筮》:「昔女媧……昭昭九州……平均土地。」上引:「……和合萬國。」女媧造人的神話正是含有母系社會的影子,並非純粹杜撰,是早期血緣時代之母系社會中女性佔據人口生產主導地位的反映。對於女性而言,男性在一開始處於劣勢。男性對於自己在人口生產中作用的認識來得較晚。父系社會的確立,主要並不是因為男性終於認識了自己在人口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是因為當物資生產(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和生產工具的生產)取代人口生產而逐漸佔據主導地位的歷史過程中,男性比之女性,具有特殊的有利條件。在血緣時代之母系社會的公社生活中,土地、房屋、森林、水源等生活、生產資料實行公有制,食品、衣服和其它生活必需品實行公有、分配製。而在此同時,外出作戰、漁獵、放牧的男性,則率先開始了諸如弓箭、魚叉、拋石索、獨木舟等武器以及小型勞動工具的私有化進程,並在以物易物的交換過程中,開始了對牲畜等生活資料的私人佔有。 66女性在這個過程中,有點不太重視。男性在私有制建立初期所具有的歷史有利條件,以及男性在物資生產過程中所具有的天生體能優勢,使得男性很快成為新的社會主角。人類歷史之父系社會取代母系社會的進程,乃是以人口生產為其主導的血緣社會向以物資生產為其主導的物緣社會的轉變。此一轉變一旦完成,社會的主要意識形態,便不再是血緣情結,而轉變成為物緣情結以至金錢情結。物緣關係即物質的依賴關係,成為此時人類社會群體的主要人際關係,功能要素。在此「物緣時代之父系社會」中,即使是「血緣關係」,也逐漸由女性為中心轉變成為以男性為中心。出土的文物說明,在突出女性性徵的女神塑像之後,世界各地都開始製造突出男性性徵的男神塑像。女性生殖器崇拜向男性生殖器崇拜的轉變,以及產翁制(一種在孩子出生之後,立即讓母親離開,而讓父親上床懷抱嬰兒,卧床坐月子的風俗)的發生,都說明:在物緣時代,女性不僅沒有掌握物質生產的控制權利,而且也失去了人口生產的主導地位。女性因之而由女神淪落為女奴,甚至淪落為神女即妓女。黃帝曾向之問道的素女一類人物,成為男性發泄性慾的工具。 所有這些女性性地位的低落,其實不過是一種非本質的表象。就其實質而言,女性性地位的低落,主要是因為她們沒有掌握物資生產過程中的物資所有權、生產控制權以及產品分配權。即使是在物緣社會之中,一旦女性由於某種歷史的機緣掌握了這些權利,她們的性奴役狀態就會頃刻瓦解,她們的性關係地位就會隨之提高。武則天的故 67事,可以使人們對此產生深刻的印象。近代一些婦女解放運動的女權主義先驅,之所以把目光注視著婦女經濟地位的提高和改善,正是基於對此實質的深切認識。 正如女人不會永遠甘心女奴的地位。隨著信緣時代(亦稱信息時代)的到來,女性真正開始成為女人。在這個全新的信緣時代,女性、男性已經無須白白耗費精力再去爭執人口生產的牛耳。兩性在物資生產過程中由於自然造物而形成的體能差異,也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變得無足輕重。當今時代,信息生產佔據主導地位。在此領域之中,就其自然本性而言的女性、男性,都不再具有天生的優勢。在超越兩性差別之信息生產過程中,女性和男性開始分有真正平等競爭的機會。儘管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真正平等競爭的機會,尚未完全由兩性均分。不僅如此,超越兩性差別之資訊的優勢,正在成為擁有生活資料和生產工具、控制物資生產和商品分配的重要條件。在這個以信緣關係即信息的依賴關係為人類社會群體主要人際關係、人類社會結構主要功能要素的全新的信緣時代,女性和男性的畸形發展(諸如神女和面首、吃青春飯之類)正在逐漸失去實際的意義;從而,女性和男性的本真狀態才有可能真正得以展示和顯現。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男女兩性才有可能形成真正和諧的互補關係。 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口生產、物資生產、信息生產這三種社會生產,不斷地變換著主導與被控的地位;隨著三種社會生產之主導 68與被控地位的變換,女性社會地位,也在不斷地變換。女性因此,由血緣時代之女神,到物緣時代之女奴,再到信緣時代之女人,逐漸完成了自己的歷史生成。女神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再復返;女奴的時代,正在一去不再復返;女人的時代,業已揭開歷史帷幕。這將是真正女人誕生的時代——女媧母系女權的詮釋。8、相關爭議:故里、出處。「南方說」和「北方說」兩大學派。南方說的依據立論有四條:(1)女媧、伏羲在中國古代典籍中的大量出現時間是較晚的,所以疑非漢族舊有之說,可能是後來接受了南方民族所傳的結果;(2)南方諸氏族中,盛傳著兄妹始祖型洪水神話,其中有的主人公兄名Bu-i,妹名Ku-eh,與伏羲、女媧音近,而事迹尤多相似,可證有關伏羲、女媧的神話與兄妹始祖型神話同出一源,而盛行於南方;(3)南方民族(尤其是苗、瑤族)中,存在著信仰,有奉祀伏羲、女媧的習俗;(4)女媧、伏羲人首蛇身形象,也是他們源出於崇蛇乃至稱作「蛇神」的南方民族(包括苗蠻、巴人等)的一個佐證。 持「北方說」的立論依據主要有四條是:(1)所謂南方少數民族兄妹婚神話中,兄名「Bu-i」,妹名「Ku-eh」,近於古音「伏羲、女媧」的推斷,是誤用了貴州黑苗、雅雀苗的語言,來比附漢古籍上的中古音;(2)伏羲,特別是女媧,在兄妹始祖神話中出現是有限的。楊利慧 69調查統計,在237則同類型漢族神話中,兄為伏羲的(包括妹為女媧的),有74則,不到1/3;妹為女媧的(包括兄為伏羲的),有52則,不到1/4。在少數民族的181個同類神話中,兄為伏羲(含異稱)的有34個,約佔18%;妹為女媧(含異稱)的,僅有5個,只佔2.8%,說明南方說、日益暴露出其取材上、資料上的局限,不免影響其立論的準確性;(3)從女媧與兄妹始祖型神話的聯繫上看,儘管漢代以前,女媧的身份可能同伏羲有些粘連,乃至出現了配偶關係,但有關女媧的神話與兄妹婚神話毫無干係;她的主要神話業績同其它其它神話也沒有什麼聯繫,直到唐代李冗的《獨異志》卷下,女媧才被明確地與兄妹婚神話粘連起來,成了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4)從迄今為止收集到的資料看,女媧神話的主要傳承者是中國廣大區域的漢民族。247個明確有「女媧」出現的神話中,235則是在漢民族中傳播的,佔95%以上。其分布地點,遍及華北、中南、華東、西南、西北、東北等各個地區,除迄今尚未見內蒙、西藏、雲南、海南及北京、天津外,幾乎遍佈於全國各省。綜上所述,不難看出,關於女媧信仰的起源地問題,學界是見仁見智、眾說紛紜,這對於推進女媧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啟迪 9、、三皇、地位 和女媧造人和補天神話相比,女媧女皇之治神話的文學移位過程最為滯澀,無繁榮而近夭折。這一強烈的反差說明神話在其走向文 70學的移位過程中,其移位的程度是要受到各種社會因素限制和制約的。在女媧神話中,有關女王之治的內容與其它內容出現的時間大致相同,但記載的內容比較模糊。首先引起人們注意的當是著名的「三皇」之說。 例如東漢王符《潛夫論》說:「傳說三皇五帝,很多人都認為伏羲神農合稱三皇。其中一人或者說燧人或者說祝融或者說女媧。其中是與非可就不知道了,」說明東漢之前關於「三皇」的說法至少有三種。那麼女媧緣何能夠取得三皇的尊位,她後來緣何又被排除( 三皇:伏羲、神農、女媧)在三皇之外,這個變化與其文學移位的程度有何關聯,都是很有意思的問題。有關女媧為女皇的說法,現有較早的材料是西漢時期《淮南子·覽冥訓》說:「伏羲、女媧不設法律制度卻以至高德性而流傳後世,為何,是因為達到了虛靜無為純粹專一的境界,而不是忙於瑣碎的政事。」這裡沒有明確女媧是什麼身份,但她能和伏羲並列,且屬於能否「設法度」和「遺至德」的人物,顯然已經暗示出其女王的地位。與《淮南子》大約同時代的《詩含神霧》的記載可為佐證:「含始咽下紅色的珠子,刻道:玉之精英生下漢代皇帝,後來赤龍感應女媧,劉邦興起的原因。」這個著名的劉邦誕生的故事似乎也暗示出女媧的至尊地位。也許是還有其它亡佚材料,也許是根據以上材料的推測,不久就出現了對女媧是三皇之一的猜測和坐實。應劭《風俗通義》引用《春 71秋運斗樞》:「伏羲、女媧、神農,是三皇也。」鄭玄則明確指出女媧是三皇之一:「女媧,三皇承宓戲者。」這種觀念到了南北朝時期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既定的事實——女媧已經成為社會上人們約定俗成的女皇的符號或代稱。《北齊書》:又正好太后被幽禁了,祖埏想讓陸媼成為太后,撰魏帝皇太后的先例,為太姬說話。對人說:「太姬雖說是女人,但實在是英雄豪傑,女媧以來從沒有過。」《祖珽傳》祖珽出於奉承的目的,將太姬比作女媧式的女中豪傑,說明女媧作為女皇角色在社會上的普遍認可。 唐代之前女媧能夠取得如此至高無上的地位,究其歷史文化根源,在於原始母系社會女性崇拜觀念的遺傳。女媧造人造物以及補天濟世的傳說,都是其神話殘餘。而作為母系社會女性崇拜的極至,女媧進入「三皇」之列是合乎歷史本來面目的。甚至有理由作出這樣的臆測,女媧當年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可能比人們當今的了解和認識要較高。對於甲骨卜辭中有關祭「東母」和「西母」的記載,過去一般將其解釋為日月之神。現代有人從原始的二方位空間意識出發,將東母西母分別解釋為女媧和西王母。從女媧在遠古時期曾經有過的「三皇」地位和母系社會女神的普遍地位來看,這種說法是可以相信的。神話的歷史移位,照樣需要適合的生存土壤。一個男權社會,尤其是儒家一統天下的中國封建社會,是可以有足夠的力量讓藉助母系 72社會女權觀念而在中國歷史的政治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女媧的女皇地位受到了質疑,並將其排擠出去的。司馬貞《補史記》:女媧氏也姓風,蛇身人首,有神靈的聖人品德,代替宓犧立號稱女希氏。沒有什麼功績,只有製作笙簧,所以《易經》不收錄。不接應五運,一種說法女媧也是木德的君王。這是因為伏羲的後面,已經有好幾代,金木輪番循環,轉了一圈又一圈。特別推薦女媧把她的功勞抬高而充任三皇,所以並列(連次)木德的君王」。(《三皇本紀》)載:鑒於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之前歷史的缺失,司馬貞以《三皇本紀》為其立傳。但其對三皇之一的女媧的態度,卻是承襲了漢代以來對女媧這一女性神帝的冷漠和貶低的說法。一方面,他無法迴避前代母系社會有關女媧聖德傳說的遺聞,承認女媧有「神聖之德」。另一方面,他卻為把女媧排除三皇之外尋找各種理由和根據。 首先,他對女媧造人、補天等人所共知的功德視而不見,認為女媧除了「作笙簧」之外,沒有什麼功德可言。並以此作為《易經》沒有收錄女媧事迹的原因。 其次,他還用秦漢以來的「五德終始」說來解釋女媧被排除三皇之外的理由。按照他的解釋,自伏羲後經過了數代,金木水火土五德循環了一圈,所以輪到女媧時應該又是木德。然而女媧無論是摶土造人,還是鍊石補天,都顯示出其土德的內質。所以女媧是「不承五運」。 73類似的說法還有唐代丘光庭:鄭康成以伏羲、女媧、神農為三皇。宋均以燧人、伏羲、神農為三皇。《白虎通》以伏羲、神農、祝融為三皇。孔安國以伏羲、神農、黃帝為三皇。明曰:女媧、遂人、祝融事經典未嘗以帝皇言之,又不承五行之運。蓋霸而不王者也。(卷一)可見女媧因不承五運而淡出女皇行列的說法到唐代已經相當普遍。而到了宋代理學家那裡,乾脆就赤裸裸地指出,作為女人,女媧和武則天一樣,根本就不應該出頭露面,過問政治:「處在高位的婦女,就是女媧氏、武氏,不尋常的變動,不可以說的,所以有黃裳的警告而不都說了。」同代的鮑雲龍在程頤的基礎上則更加直接地指出女媧之類女子參政的荒謬性:「陰數不能違抗陽數,臣子不能違抗君王,婦女不能違抗丈夫,小人不能違抗君子。程子說:臣處在高位就是王莽董卓之流。還可以說處在高位的婦女,就是女媧氏、武氏。不尋常的變動是不能說的。」於是乎,女媧一時間竟然成了女人不該過問政治、步入政壇的反面形象的代表。 明周琦也說:「女子主宰天下稱王,源頭在於女媧。女媧在開始建朝稱君的時候,人道還是不明確的時期。如今呂氏執掌國政在倫理正確的時間,不是女媧時期可以相比。變化也不如王陵、周勃的侍從。多少年不會危害劉氏。」儘管周琦的主要矛頭是要對準漢代的呂雉,因而還算給女媧留足了面子,說她在「人道未明之日」「王天下」應該還是情有可原的。但從根本上來說,女媧也都和呂雉同出一轍,都 74是屬於「婦居尊位」之類的大逆不道之舉。看了這些激烈言詞,人們庶幾不難了解父系社會中的男權主義在政治方面對於女子的介入是不可容忍。從而也就不難理解女媧女皇之治神話的文學移位,是遇到了何等強大的阻力。女媧女皇之治的神話,沒有在後代的文學殿堂中獲得像造人和補天神話那樣繁榮的生機,其根本原因在於女皇問題涉及中國封建社會的最為重要的王權觀念問題。作為上古母系社會殘餘觀念表現的女媧女皇之治的傳說,在進入父系社會後在男權的挑戰和排異下,逐漸淡出政權統治領域,而只是保留了對社會具有積極貢獻的造人和補天等等意象,使其在文學的移位過程中大放異彩。這個明顯的對比和反差,極為清楚地揭示出神話在其文學移位的過程中,是如何必然受到社會條件的制約和限制的這一歷史規律。 10、身、形象「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語出戰國中後期楚國詩人屈原《天問》之篇。關於《天問》對「女媧」的發問,東漢時人王逸注曰:「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其體,如此,誰所制匠而圖之乎。」而《天問》創作宗旨,王逸認為:「仰見圖畫,因書其壁何而問之,以渫憤懣舒瀉愁思」。從屈原對女媧形象的發問及王逸的釋義看,表明在戰國中後期的楚地,女媧似乎沒有形成一個較為固定的外在形象;更準確的說,在 75是時人們的心目中,尚沒有出現一個被社會普遍認同的女媧形象。故屈原在「仰見」圖畫於楚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之中的「女媧」形象後,發出了「孰制匠之」的疑問。而王逸對「女媧人頭蛇身」形象的解釋,儘管有所謂「傳言」之依據,可能更多反映的是漢人之看法。「人頭蛇身」的女媧形象,多與「人頭蛇身」伏羲的形象並存於漢代畫像石之中。顯然,這種畫像的出現,與兩漢時人將女媧與伏羲並列的觀念密切相關。山東嘉祥武梁祠畫像石屬於東漢時期。迄今為止,最早出現可能是女媧形象的是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畫,上有一「人首蛇身」神像,郭沫若等學者認為是女媧像,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屈原的《天問》,以「多奇怪之事」而見稱,射日的「后羿」,無夫而有九子的女神「女岐」等傳說中的人物事迹,均成為屈原質問的對象。與女媧傳說相關的另一重要人物——共工,《天問》中亦有「康回(共工名)馮怒,何故以東南傾」之語;但在古史傳說中與「女媧」關係最為密切的伏羲,在《天問》中卻未置一辭;於此,王逸似乎有所察覺,故在釋屈原「登立為帝,孰道尚之」的疑問時注曰:「言伏羲始畫八卦,修行道德,萬民登以為帝,誰開導而尊尚之也。」由於女媧、伏羲並列的觀念在漢代已經深入人心,且「登立為帝,孰道尚之」的疑問,又置於「女媧有體,孰制匠之」句前,王逸作如是解亦在情理之中。對王逸這一解釋,補註者宋人洪興祖不以為然,曰:「登立為帝, 76謂匹夫而有天下者,舜、禹是也。史記,夏商之君皆稱帝。《天對》云:『惟德登帝,帥以首之』。(王)逸以為伏羲,未知何據。」洪興祖引唐人柳宗元專為《天問》所作的《天對》「惟德登帝,帥以首之」來反駁王逸的「伏羲」說,以為是指「匹夫而有天下」的舜、禹。洪氏是說,較之王逸「伏羲」說可能更為合理,但亦有牽強附會之處。現代姜亮夫先生認為,依據《天問》中的「文法組織」:「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當作「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則辭義皆順遂矣」。此四句皆指女媧而言,「王逸不解此義,分「登立」二句屬之伏羲」。屈原如此發問,是因「自古皆以男子帝天下,女媧獨以女體,故疑而為問也」;而「女媧有體,孰制匠之」二語,姜先生則以為「文辭極奇僻生澀,疑有訛誤……則疑文中『有』字為『育』字之訛…」,『制匠』亦即上句『育體』之義……蓋南楚有女媧化生萬物之傳說,故屈子以女媧之又為孰所生為問也」。姜氏之說,將伏羲等排除此四句解釋之外,顯較王逸等注家解釋為勝;但改字釋文,雖然使「奇僻生澀」的文辭立顯通暢,但無其它版本之支持,恐為不妥。屈原畢竟是對可以直觀的女媧圖像發問,儘管後人不清楚是否如王逸所說的「人頭蛇身」像,但「一日七十化」的說法,至少可以表明,在戰國中後期,女媧「人頭蛇身」的外在形象,在楚地並沒有得到如同西漢以降的普遍認同。如是觀之,王氏之解,恐更符合屈原之意。至於伏羲,《楚辭·大招》中有「伏戲駕辯」之語,王逸註:「伏 77戲,古王者也,始作瑟。駕辯……曲名也,言伏戲氏作瑟,造駕辯之曲。」《大招》的作者,歷有屈原與景差的之說,並無定論。但無論作者是誰,僅可證明的是在戰國中後期的楚地,雖然伏羲的傳說可能已經流傳,但與女媧是否已形成關係密切的「二皇」形象,現有的文獻資料尚不足以說明。在戰國中後期,女媧尚未形成如漢代較為固定的「人頭蛇身」的形象,從成書於戰國中後期《山海經·大荒西經》中關於「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粟廣之野,橫道而處」的記載中也可以反映出來。其中及涉及到女媧造化萬物(當然也包括人)的神話,但並沒有關於女媧外在形象的具體闡釋。特別是在《山海經》的記述中,也沒有關於伏羲的直接記載。也就是說,「在絕大多數先秦典籍中,言伏羲者不同時言女媧,言女媧不同時言伏羲」。呂微先生認為這只是「針對文獻所作的形式分析得出的上述結論,近年來卻由於出土文獻研究的新進展遭到嚴厲的質疑。特別是長沙子彈庫楚墓帛書乙篇的成功釋讀,向人們展示了戰國中後期在楚地民間的一則可能是講述伏羲、女媧創世的神話文本,從而將伏羲、女媧對偶神話最早記錄本的上限提到了先秦時代」。關於長沙子彈庫楚墓帛書乙篇的釋讀,李零先生認為,據台灣學者嚴一萍和金祥恆考證「帛書所述傳說人物的頭兩位就是古書常見的伏犧和女媧,「女媧」之釋雖不能肯定,但「伏羲」之釋已獲普遍承認」。看來,楚帛書是否可以證明伏羲和女媧在戰國中後期就已並列出現於楚地,還是值得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78 女媧與伏羲在大多數先秦典籍中分言的事實,不僅表明女媧與伏羲分屬兩個不同的神話傳說系統,而且就女媧形象而言,基本還是一個造物女神的形象,而女媧從「未知」到「蛇身」形象的完成,則與兩漢時期的改塑密切相關。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中華五千年繪畫精品(下)
※中華詩詞大會可以走得更遠
※中華名將錄: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武將最多?答案竟然是宋朝?原因讓人想哭!
※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要效忠昔日的殖民帝國?
※臨汾:帝堯之都,中華文明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