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幫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如何幫孩子建立安全依戀 當孩子誕生時,我們做父母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希望孩子一生幸福快樂, 然後才是成才。孩子心理健康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會幸福快樂,否則即使多麼有錢有地位或取得多大的成就,也未必會幸福。尤其現代社會的成功更多的依靠社會交往與人合作,心理不健康的人在人際交往上也會遇到困難。所以我們在養育孩子時,幫孩子建立健全的心理是第一重要的,然後是身體健康和智力開發。怎樣才能使孩子心理健康呢?幫助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戀是核心。心理學家已經證實安全的依戀感沒有建立起的孩子長大後情緒障礙的幾率是高達百分之七八十。 科學證實新生兒從第二天就能靠嗅覺辯認出媽媽。孩子象海綿一樣的多感官的吸收學習,學習的過程中孩子是不斷的發現規律,如果沒有規律孩子還會去創建規律。孩子這樣學會複雜的語言,學會爬行到走路,學會和人交往。一般孩子七八個月時,就會認生了,心理學家把這叫做「陌生人焦慮」,當媽媽離開時,孩子會哭鬧不安,這個被稱為「分離焦慮」。孩子對媽媽或者長期照顧自己的人產生的依賴,信任和愛也就是依戀。出生後孩子漸漸發現規律,只有持續照顧他的父母或爺爺奶奶才是最愛他的,他的生存是離不開他們的,他就對他們產生深深的依戀。大自然為了生命的延續,安排了父母和孩子的愛,否則生殖養育是如此麻煩痛苦的一件事,沒有愛在其中,不管動物和人類又怎麼會去繁殖後代呢?我們人類和猴子和貓狗一樣,都是無條件的關愛我們的孩子。只有孩子感覺到這種無條件的愛時,他才會有安全感,這也是孩子生存的條件。有了安全感,孩子才會有信心專註的去探索外部的世界。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建立起安全依戀呢?心理學家M.Ainsworth設計了『陌生情景「來測定。就是媽媽把孩子帶到一個新的擺滿玩具的屋子裡。然後媽媽離開,觀察孩子在媽媽在場時和離開後及回來後的反應。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在媽媽在場時很主動的探索周圍,媽媽離開時哭鬧一下,但很快就投入的玩了。媽媽回來後擁抱親吻他以後,他能很快平靜下來接著玩。這樣的母子依戀就是安全依戀是健康的。有一部分孩子是媽媽離開時沒有反應,回來時也不擁抱他,他也對媽媽迴避,孩子對媽媽的依戀很弱。這是迴避性依戀。最後一種是矛盾性依戀,孩子在媽媽在場時也不能放心的去玩,媽媽離開時孩子大哭很不安,媽媽回來後,孩子會緊緊的抱著媽媽,同時也對媽媽表現出憤怒和抗拒。孩子對媽媽的情感非常強烈,又沒有安全感。這類孩子在長大後更容易出現情緒和行為問題。不容易專註,他們在婚戀時對對方有極大的依賴。 之所以有這樣不同的母子情感方式,是和孩子和媽媽的依戀形成原因分不開的。孩子怎樣和媽媽建立起情感和信任關係,安全的依戀呢? 首先是皮膚接觸,即對孩子的擁抱愛撫,孩子一出生後,接受信息最主要的是通過觸覺,所以母乳餵養的孩子容易和媽媽建立起這種健康的情感,另外就是給孩子做撫觸。不能老是給孩子裹的緊緊的,媽媽要光肌膚的抱著孩子,把愛和情感傳遞給孩子。經常給孩子做按摩。再者是通過語言和持續的關注,及時的給孩子以正確的回應。和孩子說話時要充滿愛意的看著孩子,即使很乖不哭不鬧的孩子在1,2個月時也要常常擁抱親吻孩子,告訴孩子你愛他,永遠愛他。很多媽媽包括我自己就是因為孩子很乖,常常很少抱孩子,很少和孩子交流。長期這樣,容易形成孩子對媽媽的感情迴避。 第二,媽媽們要常用心的去體會孩子,觀察孩子,了解了孩子後,就能及時的給孩子正確的回應。心理學家也發現證實了及時和正確給孩子回應的人最容易和孩子建立起依戀。不會說話的孩子用哭來表達他的需求,但是哭聲背後是有不同的原因的。媽媽要能懂得辨別孩子的哭聲,餓了給孩子餵奶,無聊了陪孩子玩。孩子也就能建立起對媽媽的依賴。 第三,常常逗孩子玩和笑也是母子親情建立的重要方式。做各種遊戲逗孩子笑。3個月的孩子就應該常常笑出聲。 第四,表達對孩子的愛。抱孩子四處走動認物時,要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到新的環境時,即使孩子很專註的看周圍,也要常和孩子進行目光交流。更要經常看著孩子在心裡告訴他你有多愛他。再小的嬰兒也懂得愛需要愛,媽媽要常常能感覺到非常愛孩子,捨不得離開他一小會兒。照顧他給他餵奶都是一種幸福,真正覺得孩子特別可愛。不是在孩子生病時心疼才是愛,這種愛意是每個善良的人都會感覺到的,如果只有這時才感覺到,那媽媽的情感體驗和表達就有問題了。而且愛是要表現出來的,媽媽要讓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愛,常誇寶寶,批評孩子對孩子厭煩不能使寶寶感受到愛。更不能對寶寶說,如果不這樣媽媽就不愛你了之類的話。愛孩子是無條件不需回報的。對孩子態度要始終如一,不能在心情好時愛死了,情緒不好時冷淡孩子更不能發泄在孩子身上。 第五,制定規則有規律的生活來幫孩子建立起依戀。孩子感受到媽媽的依戀這個規律需要媽媽幫他建立,言語和行為的不統一都會使孩子矛盾迷惑。家人也不能開玩笑說,媽媽不要寶寶了之類的話。孩子4,5個月或更大後,更離不開媽媽,需要有人陪伴有人一起玩。媽媽和其他親人們應該很早就讓孩子規律的生活。讓孩子知道這個規律,大人們做事吃飯,勞動工作時,他要自己玩自己學習。當然前提是大人們要有規律的生活,告訴孩子幾點就屬於和他一起的時間,大人守承諾,孩子也會自然的接受這個事實,在大人們吃飯時他自己玩,大人們幹活時,他也自己玩著等著媽媽結束工作。媽媽要上班了,怎樣讓寶寶順利過渡適應媽媽白天離開的生活? 當媽媽產假結束要上班時,提前幾天就要告訴孩子,而且讓孩子有一個適應時間。試著白天短暫的出去1,2小時,讓孩子等著你回來。逐漸延長,孩子就明白媽媽去工作了不是不要自己了,媽媽工作完就會回來陪自己的。媽媽是永遠愛自己的。媽媽也可以把自己的衣服或照片給孩子以安慰。這樣孩子和媽媽的情感依戀就不會變成其他類型。3歲前的媽媽工作應該一定要準時回家,不要加班和應酬。否則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和承諾都會產生懷疑。 孩子如果沒有和媽媽建立起安全的依戀,對愛的渴求會持續一生。在和他人交往時會覺得沒人喜歡自己。潛意識裡的這個核心價值觀會影響他管理情緒,建立自信。會讓他自己覺得自己無能,會帶來恐懼,恐懼和需求的矛盾產生所有的行為問題和情緒障礙,如拖延,動力不足,抑鬱焦慮等。我們做媽媽的也可以想我們的很多習慣是緣於幼年時和媽媽的依戀不健康帶來的,所以我們更不能讓我們的寶寶再受我們經歷的痛苦。相信我們的寶寶會更加幸福快樂成功。
推薦閱讀:

趙小蘭—說給孩子
孩子應該散養嗎?
這三個時辰出生的孩子是福星,可以旺父母,提家運!
自製菠菜手擀麵,孩子吃了兩大碗

TAG:孩子 | 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