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朝的燈具

2015-03-06 品相一一燈光美學專家 品相一一燈光美學專家

從中國的燧人氏鑽木取火,到西方的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火,對火的崇拜一直貫穿人類文明的歷史。火帶給人溫暖與光明,對火的利用和控制,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而燈具的發明,則是古代人民利用火的最佳範例之一。中國古代燈具種類繁多,歷史悠久,特別是在兩漢時期,各種造型的燈具湧現,造型華麗,設計精巧,堪稱古代燈具設計的代表。下面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漢代燈具。

與鼎形銅燈類似,器物一半蓋掀起以移軸為支持,翻在另一半蓋之上成為燈盤的燈,又稱為軲轆燈,漢代時最為流行,有的為方簋形,有的為耳杯形等,而最有特色的是卧羊銅燈。

滿城漢墓出土之西漢羊形銅燈▼

西漢羊形銅燈,燈通高18.6厘米,長23厘米,1968年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現藏河北省博物館。此燈作卧羊形,羊昂首、雙角向前捲曲、身軀渾圓、短尾巴,通體無紋樣裝飾,羊的背部和身軀分鑄,用燈時,提拉羊臀上的小鈕,翻開羊背平放於羊頭之上成為燈盤,燈盤略呈橢圓形,後端有小流口,羊腹中空,可能用以儲存燈油,當燈置而不用時,可將燈盤內剩餘燈油由小流嘴注入羊腹,羊背再順勢翻回原位。

燈盤展開時▼

羊本為六畜之一,是上古人們肉食的主要來源,先秦大夫之祭,牲羊,稱「少牢」,商代青銅禮器上多有羊的形象,上古時「羊」常用作「祥」 的假借字,《釋名·釋車》曰:「羊,祥也;祥,善也。」羊也就具有吉祥之意,羊型器物漢代深受人們的喜愛,後漢李尤《金羊燈銘》記:「金羊載耀,作明以續。」就是當時人們人祈吉求善的意願的確切反映,且除了羊之外,尚有多種祥瑞之獸成為燈的造型。

滿城漢墓出土之西漢朱雀燈▼

朱雀燈1968年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高30厘米,盤徑19厘米,現藏於河北省博物館,

朱雀昂首翹尾,嘴銜燈盤,踏於身軀捲曲盤龍燈座之上,龍首上揚。而朱雀展翅若飛,嘴銜環形凹槽狀燈盤,燈盤內分三格,每格各有一燭釺。

朱雀燈燈盤▼

仔細查看,朱雀的嘴和足兩處均有接鑄的痕迹,說明朱雀、盤龍、燈盤是分別鑄成後再鑄接為一體,朱雀源出於鳳凰,為四神之一,傳說能它能給人世帶來祥瑞,工匠在鳥的雙翅和尾部陰刻以纖細的羽毛紋飾,使此朱雀造型更為優美生動,而整個燈體又顯得厚重平穩。

大雲山漢墓1號漢墓出土之鎏金銅鹿燈▼

漢燈同樣可分為有檠燈和無檠燈,無檠燈中以行燈和卮燈可作代表。一般將沒有底座和立柱,只在燈盤下設三矮足,在燈盤一側裝扁鏨以供手持的燈稱為名拈燈或行燈。

江蘇徐州東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明光宮「銅行燈▼

江蘇徐州東洞山西漢楚王墓出土「明光宮「銅行燈,燈高9.3厘米,口徑10.7厘米,銅燈有柳葉形燈柄,可供行走時手持,手柄背面刻「趙姬家」三字銘文。

燈盤大小及燈釺位置▼

行燈的燈盤中一般只豎一枚尖錐狀燈柱,這樣的燈柱上是用來插放硬性燃火燈炷的,上古硬性硬燈炷一般以剝去麻皮的麻秸、束葦竹薪,松木,樺樹皮等物充當,即《淮南子·說林訓》所稱「麖燭」,《說文·丶部》:「主,鐙中火主也。」火主即燈盤中的支釘,此物或稱為燭釺或燈芯燈捻,桓譚《新論·祛蔽篇》中說:「余後與劉伯師夜燃脂火坐語,燈中脂索,而炷憔禿,將滅息。……伯師日:『燈燭盡,當益其脂,易其燭……火隨脂、燭多少、長短為遲速。」大意為燈將燒完熄滅,為繼續點燈,應當添加燈油、更換新的燈柱,而燈要浸在燈油中。雲南昭通桂家院子東漢墓出土一件行燈的燈盤裡殘存有燭渣和一小段尚未燒完的燈燭,此燈柱為八九根細竹條外面纏上一層3毫米的細纖維物質做成,直徑約1.4厘米,是現在所能見到最古老的燈柱。

不過行燈燈盤較淺,容油少,如果以卮狀器作為儲存燈油的燈體,燈火就能持久燃燒,這種燈即為卮燈。

江蘇徐州市博物館藏西漢豆卮組合銅燈▼

豆卮組合銅等高7.8厘米,直徑8厘米,由兩個豆形燈和一個卮形燈體組成,兩燈盤可旋開分別使用,亦可同時點燃。卮形燈體可以儲存燃料,卮底有一孔以插板鎖閉,開啟後可以承接燃料。合成後也為一卮燈,集燈和儲存燃料功能幹一體,便於出行使用,而河南密縣打虎亭1號漢墓中的「觀牘圖」石刻畫像中人物所手持的燈,正是這種卮形燈。

燈盤拉展開的豆卮組合銅燈▼

河南密縣打虎亭1號漢墓中」觀牘圖「石刻畫像中卮燈影像▼

除了連枝燈、行燈、器物形燈和動物形燈之外,漢代盛行各種人形燈。

四川出土西王母陶燈▼

四川曾發現過多件漢代陶質西王母燈,這件西王母雙盞油燈,高23公分,西王母高髻,正坐於龍虎座上。龍虎座的兩側各有一燈盤。西王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女仙之首,是仙山崑崙之神,崑崙上有不死之葯,傳說周穆王乘坐由造父駕馭的八駿拜訪過西王母,這引起過無數漢代人無數美好遐想,此件西王母陶燈,正是漢代人好仙思想的生動體現。

河北省博物館藏西漢「當戶」銅燈▼

西漢「當戶」銅燈,1968年河北滿城陵山中山靖王墓出土,高12、燈盤徑8.5、盤高1.6厘米,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此燈為一胡人擎燈造型,胡人左手按左膝,右膝著地,右手上舉支擎燈盤。燈盤和人俑分體鑄成,在胡人右臂之上用銅釘鉚合。

當戶燈細部▼

漢人著衣皆右衽,即衣服有兩前片,左邊那片包蓋右邊那片之上,也就是說領子看上去猶如應字母Y形,稱為右衽;而少數名族著衣皆為左衽,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也就是衣服右片包蓋左邊,此擎燈人身穿短衣而左衽,正為胡人。

當戶燈線圖▼

燈盤壁上刻有銘文:「御當戶錠一,第然於。」這裡的「錠」就是燈的意思,「當戶」則為匈奴的官名,《史記·匈奴列傳》雲: 「然至冒頓而匈奴最強大……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漢書·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戶之群列觀。」孟康注曰:「左右當戶,匈奴官名。」由此可見,這件銅燈表現的是匈奴官吏為奴僕舉燈的形象,衣尾束長狀拖曳於地,以穩定燈座不致傾倒。

雲南省箇舊市博物館藏東漢銅俑燈▼

與匈奴「當戶」燈類似,1989年雲南省箇舊市黑馬井村出士一件東漢銅俑燈,其人為西南少數民族人物的相貌。

雲南漢銅俑燈細部▼

此燈高40.5厘米,裸體坐狀,尖臉大眼,高額骨,連鬢胡,頭上用斜格紋帶束髮,《史記·西南夷列傳》有夜郎、滇、邛都的人皆魋結;嶲、昆明的人皆編髮的記載,由此可人物正是西南夷民,此俑雙手各平舉擎一燈盤,頭亦頂一燈盤。

東漢人形吊燈▼

1974年在湖南長沙徵集,燈高29厘米,燈長28厘米,由燈盤、貯油箱和懸鏈三個部分組成。燈盤呈扁圓形,盤心立燈釺;燈釺旁有小口,當燈盤中燈油過多時,燈油就會由這個小口倒流回貯油箱。貯油箱為人形,其身裸體,捲髮、深目、高鼻,作頭昂匍伏狀,雙手前伸托燈盤,人體中空貯油。

作為吊燈,其吊鏈由一覆碗垂吊三條銅鏈組成,下端分別系住裸人的雙肩和臀部,三條吊鏈長度和位置恰到好處,吊燈因而處於平衡狀態。覆碗形蓋頂上立一鳥,展翅開屏,其上方還有一條吊鏈和吊鉤用以懸掛整個吊燈。匠人在製作這件吊燈時,對燈的諸多結構做了精密的布置,燈蓋與燈盤不在同一條垂直線上,所以,燈蓋不會直接受到燃煙的熏染,另外三條吊鏈並不與燈盤相連,燈火燃起時,吊鏈不會檔光而產生投影,其整體設計,讓後世人大為讚歎,此燈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西哲亞里士多德有云:「關於製造過程,一部分稱為」思想「,一部分稱為」製作「——起點和形式是由思想進行的,從思想的末一步再進行的功夫為製作。」漢代的人形燈之人物形象,大多都為奴僕和俘虜或蠻夷屈從服務的姿勢,顯示著漢人權貴的一種驕橫跋扈,甲骨文的中「光」字作如下圖字。

甲骨文及金文中的「光」字▼

為一跪著的人頭頂火焰之狀,頭和頭髮都不能燃燒,頭之火應該是一盞燃油的燈,這是奴隸時代的典型畫面,而到了漢代,燈具中還能見到這種形象,在南方廣東廣西一帶的漢墓中,出土過多件人俑座燈,這些燈都屬於明器,而人俑形象與「光」本形幾乎一樣,可見人類是多麼難以擺脫野蠻!

廣東漢墓出土明器人俑燈▼

帶煙管的燈為漢代新創,煙管有單管和雙管兩種,其功能是將沒完全燃燒的油煙和灰燼導入貯水的燈體內部,從而保持室內的清潔,另外還能加強空氣對流,使燃燒充分,增大光亮。《釋名·釋車》:「釭,空也;其中空也。」釭也指中空的管狀物。所以這種中空有導煙管的燈就叫做釭燈,或直接簡稱曰「釭」,《漢書·外戚傳》記趙飛燕成為皇后「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銅沓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釭。」這裡黃金釭,指的就是這種燈。晉夏侯湛《釭燈賦》云:「隱以金翳,疏以華籠。融素膏於回槃,發朱輝於綺窗。」金翳、回盤都是現在所見到的漢代釭燈上的構件,又云:「取光藏煙,致巧金銅。」而藏煙,也正是釭燈的特性。

西漢三足鼎形帶罩單管釭燈,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1968年滿城漢墓出土的三足鼎形帶罩單管釭燈,鼎腹內壁有薄薄一層白色水鹼,證明其中原曾貯水,燈煙溶在水中,可使室內減少煤炱而保持清潔。這件燈的燈盤有兩層盤壁,插置兩片弧形屏板作為燈罩,燈蓋如覆缽,套於2燈罩之上,燈蓋頂伸出煙管,彎曲與下部鼎身聯通。

西漢江都王墓出土雙管釭燈▼

古代的燈都是燃油燈,點燃時間過長,釭燈煙管內廢氣充溢,空氣對流就受到影響,相比於單煙管,雙煙管燈的功能更具完善。這類燈具大多分體鑄造後在組合套裝,其煙道和燈座燈罩等部件,也大多可以拆卸,以便清洗和攜帶,而燈的造型,也有動物及人物等多種樣式。

「長信宮」燈1▼

「長信宮」燈1968年出土於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現藏河北省博物館。

整座燈由青銅分體鑄造,鑄成之後通體鎏金,鎏金也稱火鍍金或銀鍍金,大致的工藝流程是先將金與汞合金齊塗抹在金屬器物表面上,之後烘烤器物,汞遇熱化退,金則留存於器面,現存早期的鎏金器物為戰國的帶鉤,到了漢代,鎏金工藝已極為成熟精湛,「長信宮」燈可謂其中典範,二千多年的時間使燈上的金箔多有剝落,然而在燈光照射下,整個燈依舊金光閃閃,華貴非常。

「長信宮」燈細部▼

燈型為一坐執燈宮女,著內衣,外罩交領右衽寬袖長袍,衣袍緊身、曳地、寬袖、交領,此為漢代典型的曲裙深衣,實物可見馬王堆漢墓出土物。宮女面容長眉細眼,鼻正嘴小,梳髻覆簂,《釋名·釋首飾》云:「簂,恢也,恢廓覆發上也。」此簂亦即所謂的巾幗。

「長信宮」燈巾幗▼

整座燈分為頭部、身軀、右臂、燈座、燈盤和燈罩六部分,內體中空,各部均可拆卸,宮女右臂高舉,袖口為燈頂,整個右臂與燈罩上方的煙道相通,形成煙管,「長信宮」燈為單管型,因燈火燃燒而出的煙,由煙管進入燈具中空內部,從而避免燈火燃煙薰黑室內。燈罩由兩片弧形屏板合成,置於有槽的燈盤上,可以開合,猶如門扉,以調節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燈盤有一方銎柄,座似豆形,燈盤中心有一豎針型燈釺,可插蠟燭,各部件組合在一起時無法窺見內部,而長信宮燈出土時各部件散落一地,從當時的發掘現場的照片中當能看到燈盤與燈釺。

「長信宮」燈出土時狀況▼

燈座燈盤上刻有銘文9處,總計65字,分別記載了該燈的容量、重量及所屬者,諸多銘文刻於不同時期,其中有「今內者卧」、「長信尚浴」,今內指的是皇帝,長信即皇太后居住的宮殿「長信宮」,所以此燈定名為「長信宮」燈,燈上另有有6處「陽信家」銘文,在滿城漢墓的考古報告中,學者將「陽信家」定為西漢陽信侯劉揭之家,1981年5月,陝西漢武帝茂陵無名冢從葬坑出土了一批西漢銅器,其中有16件也刻有「陽信家」銘文,研究者認為「陽信家」為漢武帝劉徹之姊陽信長公主之家,故而「長信宮」燈最初也為陽信長公主之物,最後才歸中山靖王,成為其妻竇綰陪葬品。

「長信宮」燈侍女之坐姿及跣足▼

「長信宮」燈持燈宮女是端正的坐也。

古時跣足是在君前示敬之意,身份低下者登堂入室內都必須赤腳,《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記:「衛侯為靈台於藉圃,與諸大夫飲酒焉。褚師聲子襪而登席,公怒,辭曰:「臣有疾,異於人。若見之,君將之,是以不敢。」公愈怒,大夫辭之,不可。褚師出,公戟其手,曰:「必斷而足。」褚師聲子即因沒有赤腳而差點被殺,後世直到《隋書·禮儀志》仍要求雲「極敬之所,莫不皆跣。」此持燈侍女正是跣足,加之頭部微俯,整個身姿也因此給人以一種卑微而恭謹之感。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不少學者都說「長信宮」燈和其他類似燈具一樣,宮女中空的內部盛水以容納煙炱,其實此燈底部有大孔,並不能貯水,他們之所以因襲舊說,恐怕是從未近距離周詳地觀察過這座名燈的原因,治學不同於泛泛的欣賞,只有踏實地深入,方能淺出,不然稍不留神,種種特例就這樣不客氣地讓我們出洋相。

燈通高48厘米,寬30厘米,重15.78公斤,如此之大之重的燈具實為稀見,加之銘文記錄,可以斷定這件燈具只能是皇家才能使用的奢華重器,現存的漢代的青銅燈具為數不少,唯長信宮燈結構最為複雜,結構也最為精巧,同時宮女的面目和表情刻畫細膩,人物整體線條與合理的比例。又使此燈成為一件優秀的人像雕塑,故而故而「長信宮」燈一直自出土復原後,即被奉為漢代藝術品中的巔峰之作,是一件獨一無二稀世珍品。

國家博物館藏彩繪鴻雁銜魚銅燈▼

彩繪鴻雁銜魚銅燈,高52.6厘米,長34.6厘米,寬17.8厘米,1985年山西省朔縣城西照十八庄一號墓地出土。

這座燈的造型為一佇立的銜魚水禽,水禽如雁,《說文·鳥部》記:「雁,鵝也。」《廣雅·釋鳥》云:「鳧,鴨也。」古時鳧、鴨、鵝、雁之名相通,這些水禽常連類並稱,所以人們又稱此燈稱為雁魚燈。

燈的所有部件都由青銅鑄成,雁額頂有冠,兩眼圓睜,頸長體肥,雁喙大張,回首銜魚一條。燈座設在雁身之上,一側有柄,燈罩由二塊弧形屏板合成,上部插入魚腹,下部插入燈盤圈壁沿中,可左右開合,轉動燈盤即能調節燈光,魚身為燈罩,而雁首和雁頸中空與雁身相通,為燈的導煙管,雁腹內盛水,燈炱由魚腹經雁頸煙管溶入雁腹水中。

彩繪鴻雁銜魚銅燈▼

雁身兩側鑄出羽翼,短尾上翹,雙足並立,掌有蹼,蹼大而平,以承載並穩定整個銅燈。這件燈具並沒有鎏金錯銀,而是施以漆彩,青銅器上的漆彩工藝,源於上古陶器漆物彩繪,西漢時更為發達,雁冠繪紅彩,雁、魚通身施翠綠,並在雁、魚及燈罩屏板上,用墨線勾出翎羽、鱗片和夔龍紋,雖歷經兩千多年,但銅燈出土時,燈上的這些色彩仍然艷麗異常。

漆彩是指以采自天然漆樹的樹脂,也就是將生漆髹飾於銅器表面,待其稍干後再施以丹砂等礦物顏料和靛青等植物顏料與原漆調和成的各種色漆,色漆干後器物表面即形成各種色澤合成的紋飾,在青銅器物上施以漆彩,不單單是為了色彩紋飾以作裝飾,其還有防止銅器鏽蝕,與現代金屬器材表面噴漆防腐防鏽類似。楚墓中漆彩多以紅、黃為主,紋飾流行氣雲紋。

雁魚燈在漢代十分流行,雁是季節性遷徙鳥類,冬南夏北,古代人視之為一種信鳥,傳說能保平安,另《儀禮·士昏禮》記:「昏禮,下達納采,用雁。」《儀禮·士相見禮》云:「下大夫相見以雁,飾以布,維之加索,如執雉。」,由此可見古人以雁作為締結婚姻的納彩或大夫相見的贄禮,官宦大家奉之為吉祥的瑞禽,有的燈僅僅以一隻雁足為燈。

雁足燈

以雁為造型的青銅器為數不少,歷年來出土的雁魚燈也不止一件,論造型生動、設計精巧、工藝考究,以山西省朔縣出土的這件為最。

除了羊燈之外,六畜中的牛也是漢代釭燈的常見造型。

西漢刺廟牛燈▼

西漢刺廟牛燈,通高50厘米,長40厘米,寬25厘米,1949年湖南長沙桂花園出土。燈體似如一水牛,雙耳下垂,體肥腿短,牛身中空,從肩背兩側作圓管狀向上豎延後向內折曲,與一帶喇叭狀罩扣合,牛身背馱帶柄圓燈盤,盤中立燈釺,邊緣設槽,用以安放屏板,腹部右側刻有「刺廟牛鐙四,禮樂長監製」銘文,或為漢景帝劉啟四世孫,也就是劉邦七世孫長沙王刺王建德宗廟之器,此燈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東漢雲紋銅牛燈,1975年江蘇睢寧劉樓出土▼

牛燈中最精美的一件是1980年江蘇邗江縣甘泉2號東漢墓出土錯銀銅牛燈。

東漢錯銀銅牛燈▼

整個燈為一佇立之牛,通高46.2厘米,牛身長36.4厘米,牛背馱小圓亭形燈座,其上為帶短小把手的燈盤,兩片弧形豎菱形鏤空屏板構成燈罩,燃燈時金屬屏板往往燙手,所以屏板上多設了個小紐環,可代以工具,根據風向和使用者的需要,移動屏板開合,鏤空的菱形格狀孔,又使燈更為散熱和透光。

整個燈由器座、燈座、燈盞、燈罩、煙管五部分組裝而成,各部分均可拆卸,以便移動和清洗,最上部為穹窿覆碗形燈罩,覆碗的中央即為導煙虹管,下通牛首,牛腹中空儲水。以納由煙管導入的燈炱。

此牛體型肥碩,蹄足短矮,雙目圓睜,雙耳聳立,低首作嘶鳴狀,牛尾捲曲螺旋上揚,通體錯銀,飾以流雲紋、螺旋紋,並雜以龍、鳳、虎、鹿、鷹等瑞獸,紋飾飛動流暢、精緻飄逸,從而更承托出整個燈的富麗華美。

東漢錯銀銅牛燈錯銀紋飾及結構圖▼

錯金銀又稱金銀錯,是古代金屬細工的裝飾技法之一,戰國開始流行,先在青銅器表面預先鑄出或鏨刻出圖案、銘文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或者金鋪片,打牢堅固後再用錯石將其打磨光滑,利用金屬不同的顏色光澤來突出圖案和銘文,以達到特別的裝飾效果,這件錯銀銅牛燈可謂是當時錯金工藝的造極之作。

東漢錯銀銅牛燈細部▼

與牛燈一起出土的還有「廣陵王璽」金印及 「山陽邸」銘雁足銅燈,可知這座錯銀銅牛燈原主人為是光武帝劉秀第九子廣陵王劉荊,故而此燈與長信宮燈一樣,同為皇室大族所用的奢華之燈,工藝如此考究精細,也就順乎清理了。現藏於南京博物院,為該院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把消煙除塵的煙管與燈體造型的完美融合的設計絕非易事,同類燈具中,雁魚燈以雁頸為導煙管,長信宮燈以宮女衣袖手臂自然導煙管,都顯得流暢自然,而南京博物院藏的牛形錯銀青銅燈牛頭上多了一條煙管,湖南博物館藏刺廟牛燈牛的雙角上翹長彎,都顯得不協調。釭燈是漢代燈具在功能方面最先進的發明創造,在世界燈具史上處於領先的地位。西方的油燈知直到十五世紀才達芬奇發明出鐵皮導煙燈罩,18世紀時法國人肯開和瑞士人阿干德進一步用玻璃燈罩代替鐵皮燈罩,並完善了油燈和燈罩的一系列設計,從而初步解決了控制油煙污染的問題,不過中國釭燈發明雖早,但以後並沒有普遍流行,甚至幾近於沒落,探其原因,恐怕還是光照角度和光照有其局限性,工藝繁複,製造成本又大大超過其他燈具,尤其受到瓷器的影響。

推薦閱讀:

【西漢篇】第四十三篇·太上皇所屬·捕殺韓王信·東茅侯·將軍劉釗
漢朝官制
【資料篇】《兩漢刊誤補遺》原文校正·第一卷第十節·尚右一(和平尚左,戰爭尚右)
王立新論史:國士無雙的韓信為何非死不可?|漢朝|韓信

TAG:中國 | 漢朝 | 燈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