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盱眙大雲山漢墓不太可能是吳王劉濞墓 (原創)

盱眙大雲山漢墓不太可能是吳王劉濞墓 (原創)

盱眙大雲山漢墓不太可能是吳王劉濞墓 南京晨報《發現7大證據 盱眙大雲山漢墓墓主指向吳王劉濞》一文中的證據中有些值得商榷:   【證據】2  地點符合  現場:陶器殘片留下「東陽」二字  大雲山西漢大墓規模巨大,雖然經古代、近現代的盜掘及多年來開山採石的破壞,墓葬及墓園結構遭受破壞,但通過這次的考古勘探和發掘,基本確定出墓園的平面結構。雖然經過數月的發掘,在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但是到目前為止,帶有文字記載的並不是太多:一支竹簡,但是上面記載的內容還有待紅外線設備進行掃描確認;一個銅鼎,上面寫著「大官寺鼎」四個字,據考古人員介紹,大官寺是皇宮或王宮的一個機構;還有就是一個寫著「東陽」字樣的陶器殘片了。也正是這個殘片,再次將墓主的活動區域有了一個界定,肯定與當時的東陽有著密切的聯繫。而大雲山就緊鄰東陽郡遺址,古時就處在東陽郡的範圍內。 考證:墓葬正好處在劉濞的封地內  考古人員介紹說,公元前201年,因為在對陣項羽的戰鬥中有功,漢高祖劉邦就封堂兄劉賈為荊王,都三郡五十三城。在《漢書》中就有記載,「以東陽封賈」,意思就是說,當時東陽是劉賈的封地。因為當時此地距離中央政權比較遠,後來劉賈去世後,皇帝要選一個狠角色來鎮守此地。而此時,劉濞就成了最佳人選。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是皇族。而且,劉濞隨從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是個有勇有謀的厲害角色,這樣劉邦對其相當看重,就封其為吳王,而其封地就是當年劉賈被封的荊國,只是把荊國改成了吳國。」可見,東陽也正是吳王劉濞的封土,在大雲山選擇自己的墓葬地址,很正常。」 其中「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是皇族。而且,劉濞隨從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是個有勇有謀的厲害角色,這樣劉邦對其相當看重,就封其為吳王,而其封地就是當年劉賈被封的荊國,只是把荊國改成了吳國。」的考證,某些說法是與歷史不符的!

《史記》第一百零六:」劉仲子沛侯濞年二十,有氣力,以騎馬、將從破布軍,布走。荊王劉賈為布所殺,無後。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以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心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也,慎勿反。」可見,在封劉濞為吳王之前,劉邦並沒有見過劉濞,也就談不上「相當看重」之說了! 【證據】7  家族信息符合  現場:晚輩比1號墓主下葬早  在第二次到大雲山漢墓考古現場時,記者看到在1號墓的東南角,又發現了一座「甲」字形的大墓(7號墓),墓主的身份應該是侯一級的。據考古人員介紹,這個新發現的大墓位於陵園內東南區域,這一區域早前經發掘證明為建築區域。後經鑽探發現,在建築之下竟然有一大型豎穴岩坑,即7號墓。記者在現場看見,7號墓平面近似梯形,南北長26米,東西最寬處達18米。坑內木槨保存基本完好,南北長約15米,頂部向中心略微塌陷,頂板塌陷處發現了漂浮上來的車馬器和漆器。7號墓比2號墓的規模還大,但是級別顯然沒1號墓和2號墓高。  據考古人員介紹,在西漢時,有「尚右」的習俗,就是以右為尊,而從7號墓與1號墓和2號墓的位置關係上看,7號墓的主人應該是1號墓和2號墓主人的晚輩。「一般而言,這裡是墓主人大兒子安息之地。」  前天,記者獲悉,目前這個墓葬正準備發掘,不過現在已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信息:7號墓主人的下葬時間比1號墓主人要早。也就是說,1號墓墓主經歷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幸。  考證:劉濞的兒子曾被太子怒殺  據相關專家介紹,劉濞的吳國是當時較強大的同姓諸侯國。在文帝時,吳國與中央政府之間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最後導致漢朝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全面內戰———七國之亂。而這個不愉快的事情就是劉濞痛失愛子,而且這個兒子是不明不白被殺的。  事情是這樣的:劉濞的兒子吳國太子在京城與皇太子下棋時出現爭執,後吳太子無禮,被皇太子所殺。吳王劉濞痛失愛子,從此對皇太子懷恨在心,便加緊謀劃造反,發誓要報殺子之仇。最終在公元前154年,當漢景帝採納晁錯建議,決定削奪王國封地時,吳王劉濞便帶領楚、趙等6國公開叛亂。  劉濞「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不幸,與現在的墓葬格局似乎也有著一定的關係,「這種猜測也是有可能的。」考古人員表示。

根據《史記》第一百零六此條考證出現了了幾個錯誤:一是皇太子擊殺吳太子是因為吳太子無禮在先,被皇太子設計以博弈為名擊殺的,時間是在文帝時。二是劉濞並為因此而舉兵反,而是對皇太子「遣其歸葬」心裡不高興。「天下同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為?」最後又將吳太子「復遣喪之長安葬」此事也就就此結束,並沒有出現要報殺子之仇的情況;三是劉濞有謀反之意開始於高祖劉邦、惠帝劉盈、高後呂雉時期,但是在文帝在位的20餘年中由於文帝對其的大度和容忍,幾次免除了應治的罪,甚至是死罪,因此劉濞雖有謀反之意,但每次都放棄而沒有舉兵。四是到了景帝(前154年),由於景帝聽了晁錯建議,決定削奪王國封地,才引起了諸王的反感,於是在景帝三年正月發兵,即「七國之亂」,劉濞在東越被漢使用計殺死,人頭被用盒子盛了送到京城。他的兒子逃到了閩越。 因此,盱眙漢墓中出現晚輩的墓葬,並不能與劉濞掛鉤,吳太子是葬在長安的!同時,墓主人的骸骨如果身首沒有被砍下的分離痕迹,則完全可以確認不是劉濞的墓。

筆者根據史書的記載,覺得盱眙漢墓更像是廣陵易王建的弟弟盱眙侯子宮的墓。他在廣陵易王建叛亂失敗自殺後,由盱眙侯被立為廣陵王。在他自己的封地上為自己建造一座符合當時規制的墓葬應該是可能的。 揚州歷代的志書上都稱劉建的墓在揚州(江都)。

推薦閱讀:

年華未央,落絮如故-愛情滋味-散文-好心情原創文學
【原創】盲派八字教學第二課時——八字的天干五合及十二地支所屬_海闊憑魚躍_001
【詩詞原創】彭木芬 | 中溪八景詩
從「老」字的結構,知中國老年人晚景的凄涼(原創首發)
【原創】七律0醉湖春(迴文體) 2011-12-06 22:25:11| 分類: 七律迴文體

TAG: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