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巴拉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地對待領袖

穆巴拉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地對待領袖 時間:2012-06-12 13:22:03 來源:南方人物周刊 分享到: 0

埃及法院就前總統穆巴拉克一案作出終審判決,穆巴拉克被判終身監禁

  6月2日,埃及刑事法庭對穆巴拉克涉嫌鎮壓示威者一案落下法槌,大法官里法特判處他終身監禁。涉嫌「合謀」鎮壓示威者的前內政部長阿德利也被判終身監禁,而6名高級警官獲判無罪。由於超過法律訴訟時效,法庭宣布放棄對穆巴拉克及其兩名兒子所涉嫌巨額腐敗案的指控,其兩子無罪釋放。

  聽聞自己要坐牢,這位84歲的前總統哭了,他「痛哭流涕,拒絕下飛機」。後因傳出與健康有關的原因,穆巴拉克被送入了監獄醫院。

  大批反對者在法庭外集結,抗議法庭輕判穆巴拉克,抗議者要求法庭給「屠殺了至少800名示威者」的穆巴拉克以死刑。穆斯林兄弟會領導人也揚言,假如他們在第二輪總統選舉中獲勝,他們就要啟動對穆巴拉克「腐敗罪」重新調查,收集鐵證,重新開庭,令穆巴拉克永不獲得「假釋」,終老於監獄。

  一個曾經的戰爭英雄,「民族拯救者」,動蕩不安地區的和平穩定者,卻在暮年之時,要因推翻他的示威者之死而被投入大牢。若不是「70歲以上不求死刑」刑事原則及檢方舉證不力,這位昔日的「法老」,或有可能步薩達姆之後塵——在落日餘暉下,被其「深愛的人民」弔死於行刑場。命運跌宕,人生何其悲哀!

  世俗政權的鞏固者

  從上世紀20年代起,埃及涌動著伊斯蘭主義與世俗主義之間的爭鬥,影響伊斯蘭世界頗深的穆斯林兄弟會先崛起於埃及,而阿拉伯民族主義復興的旗幟思想納賽爾主義也先在埃及燃起革命火焰。1928年,哈桑班納在埃及建立了兄弟會組織,開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運動。而在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了法魯克王朝統治,成立世俗政權。

  面對穆斯林兄弟會的挑戰,埃及世俗政權揮起屠刀,處決了兄弟會領導人,鎮壓兄弟會組織。兄弟會裡的死硬派發起了大規模的報復。1981年,時任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遭暗殺身亡。

  穆巴拉克上台後,改變了前政府對兄弟會的高壓政策,採取懷柔手段,釋放了薩達特暗殺前數月大規模拘捕的兄弟會成員。兄弟會雖堅持實施伊斯蘭教法、建立伊斯蘭國家等宗旨目標沒有改變,但也作出了相應的調整,進入了「穆巴拉克時代的埃及穆斯林兄弟會」時期,同意以和平政策為基礎,放棄暴力革命,願意參與議會政治、建設伊斯蘭經濟及促進市民社會發展。這新三項政策,被學者稱為兄弟會的「三駕馬車」政策。

  今天,兄弟會的「自由與正義黨」總統候選人穆爾西在第一輪總統大選中拔得頭籌,與穆巴拉克政權最後一位總理沙菲克一起進入第二輪大選。兄弟會已經進入議會民主選舉制度模式中,它在大選中獲勝,也可以在下一次大選中被選下來,它的政治主張均限制在憲法與民主框架下,整體的政治本色依然是「世俗主義」,而並非伊朗伊斯蘭革命的重演。這一切的轉型,莫不與穆巴拉克聯繫在一起。

  中東和平的斡旋者

  一位埃及選民曾經這樣對法新社記者說:「以前的總統上台了總要沒完沒了地打仗,穆巴拉克來了,埃及再無戰爭了。」

  納賽爾和薩達特時代,中東戰爭一波接著一波滾滾而來,埃及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領頭羊與以色列展開慘烈廝殺。然而,打破「以色列軍隊不可戰勝」神話的卻是農民出身、6歲就能背誦《可蘭經》的穆巴拉克。

  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時任空軍司令的穆巴拉克,採用兵不厭詐的策略,調集3國兩百多架戰機,突襲以色列,幾乎全殲了西奈半島上的以色列空軍。這奠定了穆巴拉克在中東諸國中的影響力。因此,他能很快把薩達特時代與阿拉伯國家鬧僵了的關係復原,一度從開羅搬遷出去的阿盟總部時隔數年後又遷回到原地。阿以和談以來,阿拉法特每有重要問題決策,總會先造訪埃及,聽聽穆巴拉克的意見。美國人也把埃及視為中東和平的穩定器,樂意在軍援等方面扶持埃及,維持其在阿拉伯國家中軍事實力最強的地位。

  軍事強人的宿命

  宗教深厚的環境下建立世俗政權,與之俱來的脆弱性,註定了世俗政權淪為專制和獨裁,也註定了世俗政權與軍人集團千絲萬縷的關聯。在2000年之前,不論是突尼西亞、印度尼西亞,還是埃及,登上權力頂峰的領導人,無一不是軍人出身,無一不是上任後就戀棧專權,建立威權體制,壓制輿論,鎮壓異己。穆巴拉克也未能脫離於這一窠臼,非其欲為,而是環境使然。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獨裁政權。2005年,美國計劃以伊拉克為藍本,建立一個符合於美國標準的民主國家,然後向中東北非地區擴散。美國稱:「要讓民主之風吹遍中東的每個角落。」這就是美國的「大中東民主計劃」。

  美國「大中東民主計劃」的靈感來源於促進東歐劇變的《赫爾辛基協議》,認為既然一個意識形態完全相反的地區都能推行民主,那麼與基督教相對的伊斯蘭世界也一樣可以推行民主。美國把包括埃及在內的所有22個阿拉伯國家及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列入民主化「顛覆」的國家名單。

  2005年6月,時任美國國務卿賴斯在開羅的美國大學發表了著名的「民主演講」,稱「60年來,美國在中東以犧牲民主的代價追求穩定,結果我們一樣都沒能達到目標。」美國的壓力,促成了穆巴拉克對民主化的善意回應,在當年的大選中,首次出現了多個候選人角逐總統的現象。

  2011年1月25日,埃及爆發了大規模反政府示威,要求執政了30年的穆巴拉克下台,之後傳來他血腥鎮壓示威者的消息。2月11日,穆巴拉克宣布下台,之後被軍方軟禁於紅海之濱一處別墅內。去年8月,穆巴拉克被抬著上法庭受審。

  定罪服刑的意義

  穆巴拉克的定罪服刑,有利於埃及走向政治穩定。去年2月,埃及「18天革命」後,在位長達30年的穆巴拉克被迫下台,軍方以政變為名控制了政府,因而軍方支持下的臨時政府去年8月決定把穆氏送上法庭之舉,被視為埃及的「二次革命」。穆氏的受審,為臨時政府鋪開臨時憲法及議會選舉創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圍。

  在第二輪總統大選即將於今年6月中旬進行之時,開羅刑事法庭作出終審判決,也有「法庭活動」配合「政治大局」的意味。穆氏的入刑,一定程度上令軍方及其支持的臨時政府和總統候選人斬斷與前總統穆巴拉克的「罪惡」關聯。當然,穆氏政權的前安全高官獲輕判或無罪判決,卻可能引起對立政治力量的抗議潮。不過,假如對穆氏的判決結果,能推動各方政治力量承認第一輪和第二輪選舉結果,那麼,穆巴拉克的定罪入刑可視為埃及「阿拉伯之春」演進中的「第三次革命」。

  從中東北非大視野來看,埃及這場「世紀審判」也一樣影響著整個地區對法治的信仰。中東北非的多數世俗政權,突然拋棄了宗教神權在政府權威地位之後,又紛紛掉入了對世俗威權體制的崇拜,使多個中東北非世俗政權陷入了專制與獨裁的泥淖。穆巴拉克的定罪服刑,或許意味著埃及的權力過渡從無序與專橫,走向了有序與溫和,為中東北非正在經歷的這場蛻變起到示範效應。

  丘吉爾曾說過:「一個偉大的民族,總是殘酷地對待他們的領袖。」前有皮諾切特,今有穆巴拉克。作為歷史人物的穆巴拉克,在促進中東和平、推動穆斯林兄弟會組織轉型等方面做出了不可否認的功績,但功是功,過是過,只有深刻反省的民族,才有應屬和應許的未來。穆巴拉克的入刑判罪,是埃及人民的勝利。

推薦閱讀:

卓別林之後最偉大的喜劇之王,昨天去世了
黃陂東陂兩次戰役偉大勝利的經過與教訓
母親節漫談:偉大的母愛
千年古都見證民族偉大復興

TAG:民族 | 偉大 | 領袖 | 殘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