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使比丘:一問一答一智慧

一問一答一智慧  作者:佛使比丘(泰國)  志同道合的學佛朋友們:  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給學習者的法義原則。  在此我想先向大家說明,今天的演講只談佛法重要的基本原則,所以主要是針對學生,也可以說是針對知識份子而說的。我將採用問答方式來討論這些法義原則,也就是先提出一個問題問你們,再提供答案,如果你先聽過問題,就會發現比較容易了解並記住答案。我認為對學生或知識分子說法,這是最恰當的方式。在佛世時,知識分子除了問及佛法的基本觀點和重要原則,不會再問其他事情,因為他們不想要冗長迂迴的解釋,以便能節省時間。  因此,今天我會這麼做:先提出問題當成主題,然後從基本法義原則的觀點回答這個問題。用這種方式會幫助你掌握論題的要點,並且能建立良好的基礎。擁有這些基礎知識,將來會蘊育出美好的果實,方便各位日後自行閱讀或聽其他人演講。再者,我演講的另一個目的是,以後如果有其他國家或宗教人士問你問題時,這些問答內容能幫助你回答,而且不會引發對教義的誤解。  好好記住這些主題或主要內容,如果你能把它背下來,那是最好不過了!而且,我相信這樣對你們會有很大的益處。現在我們依次來討論這些主題。  (1)假如有人問你:  「佛陀教導什麼?」  這個問題最好引用佛陀所說的話回答:「比丘們!現在和從前一樣,我只有教導苦(dukkha)和苦的止息。」(泰本巴利藏第12冊,278頁)。  不管這回答是否符合你原來的想法,請好好思惟它。我們當然也可用其他方式回答,但是在這段話中,佛陀確實已將自己的教導歸納得相當簡潔了。  佛陀只教導「苦」和「苦的止息」,所有和止息苦沒有直接相關的問題就不回答,例如「死後會再投生嗎?」、「是什麼去投生呢?」這些問題可以日後再思考。  所以,若有西方人問起這個問題,我們應依照這個準則回答:佛陀除了教導「苦」和「苦的止息」之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2)接下來,可能有人問我們:  「佛陀有什麼特別的教導?」  如果有人問起這問題,我們可以由許多不同角度來回答:  (一)首先我們可以說:佛陀教導我們踐行不松不緊、不偏不倚的中道。一方面避免修禁慾的苦行,因為它只能帶來無謂的困擾和麻煩;另一方面也避免縱容感官的滿足,對於只愛享受感官樂趣的人,有一個相當貼切的反諷:「明天可能就要死了,好好地吃喝玩樂吧!」  相反地,中道則主張不自我折磨,同時強調不耽溺在感官的滿足上。踐行中道能使生活、學習、修行和滅苦各方面都恰到好處,它可廣泛地應用在許多不同的情況,而且讓你不會誤入歧途。踐行中道與「七知」——知因、知果、知己、知節、知時、知人、知眾,是並行不悖的,「七知」讓我們懂得踐行中道。這是一種回答方式。  (二)我們也可採用另一種回答:佛陀教導「自助」(self-help)。「自助」的意思你們可能都懂,似乎不必再作解釋。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別想依賴運氣或命運,也不應該依賴天神和所謂的「上帝」,我們必須自己皈依自己,這在巴利文藏經中有記載。甚至有神論者也這麼說:「上帝只幫助願意幫助自己的人」。其他的宗教里或多或少存在著「自助」的教義,但在佛教中則要完全「自助」,例如當一個人在悲慘、迷惑的處境中,身心遭痛苦時,他必須「自助」。佛陀說:「諸佛只指出道路,用功則需要靠自己。」換句話說,佛陀教導「自助」。我們應謹記在心!  (三)另一種回答是:佛陀教導一切是緣起,隨因緣而改變,有其自然的法則。這種敘述很像舍利弗出家前,由一位比丘那裡所得到的答案:「佛陀教導一切事物由因生起,必須認識現象的因和現象因的息滅。」這個教義在本質上相當科學,可以說符合科學原則。佛教是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理性宗教。  (四)還有另一種可被用來實修的準則,佛陀如此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這三個在一起被稱為「別解脫教誡」,意指「教誡總綱」(summary of all exhortations)。「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此不需要詮釋,但是「自凈其意」的意義就不是那麼一目了然了。人一旦執著任何事(甚至善事),他的心就會混亂:害怕得不到善報或擔憂善報會消失,並執取一切為「我所有」,而這一切都會招致痛苦。所以,即使已成功地避免作惡事,也作了許多善事,仍必須知道如何放下。別執著任何事為「我」或「我所有」,否則它會帶來悲慘的結果,成為沉重的負擔和痛苦,就像背負或執著某種東西,一定會感到沉重或受苦一樣。換句話說,執著善或惡和背負珍寶或岩石是一樣的,雖然珍寶很有價值,但背在肩上或放在頭上,是同樣沉重的。因此不要背著岩石,也不要背著鑽石,別把岩石或鑽石放在自己的頭上(譯者註:在此意指心中)!不論善或惡都不要執著,就是所謂的「自凈其意」。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即是佛陀的教導。  (五)另外,還有一種重要的教導提醒我們: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轉遷變,這就是「諸行無常」。各位同學雖然還年輕,但我希望你們能仔細聆聽,佛陀的教誨適合各年齡層的人,甚至不分性別,這是各位必須要明白的。希望大家不要放逸,所謂「不放逸」就是不與因緣假合的事物遊戲,而沉迷其中,不然它將會咬你、打你,把你綁得緊緊的,你會不由自主地痛苦一場,甚至可能自殺而白白送掉生命。  總結上面各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佛陀有那些特別的教導?」我們可以有下列的答案:  他教導踐行中道;  他教導自助;  他教導正確認識因果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集世間。我們正確認識它的因,才能獲取想得到的結果;  他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的實修原則;  他提醒我們: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變遷的,應自精勤,不可放逸!  這個問題有這幾種不同的回答方式,若有人問起,可任選其中一種回答。  (3)如果有外國人問你:  「佛教中最簡要的根本思想是什麼?」  我們可以引用佛陀最簡短的一句話來回答:「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是佛陀親口宣說的簡明格言。我們不必花時間到浩翰的三藏(Tipitaka)中去尋找答案,因為佛陀已用這句話,把佛教教義描述得相當清楚。  若把佛陀所有的教誨,乃至八萬四千法門歸結起來,就是這麼一句話——「一切都不要執著!」這句話提醒我們:執著只會帶來痛苦。當我們了悟這道理時,可以說已經明了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當我們實踐這句話時,也可以說已實踐了一切法門。  為什麼人會犯戒?因為他有所執著,如果沒有任何喜歡或討厭的執著,就不會犯戒。為什麼人的心會散亂不定?因為執著某些事物。為什麼人會沒有智慧?因為他愚痴而執著某些事物。如果一個能修證到「一切都不執著」的地步,他當下便能悟道、證果,得到究竟涅槃。  佛陀是個完完全全沒有執著的人,佛法教導「不執著」的「行」和「證」,僧伽是一群正在修行或已經修證「不執著」的出家眾。  當有人問佛陀:「可否將你的全部教導歸納成最簡短的一句話?」佛陀回答:「可以!」接著說:「一切都不要執著!」(4)如果他接下來又問:  「如何修習不執著?」  如果有外國人問起:「如何才能修習佛教的精髓——不執著?」我們可以再度引用佛陀的話,不必以自己的觀點回答。佛陀會簡潔又完整地解釋如何修習:眼睛看到可見的對象時,只是看;耳朵聽到聲音時,只是聽;鼻子聞到氣味時,只是聞;舌頭嘗到味道時,只是嘗;身體有所接觸時,只是觸;當心中生起念頭,例如情緒等時,只是清楚知道它。  我為不曾聽過的人再說一遍:看只是看,聽只是聽,聞只是聞,嘗只是嘗,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這表示不要造作出「自我」。佛陀教導我們:如果這樣修習,「自我」就不會存在,當「自我」不存在,苦也就止息了。  「看只是看」這句話需要解釋:當所看的對象和眼睛接觸時,只要認清對象,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就好了,千萬別讓喜歡和討厭的念頭趁虛而入。如果你生起喜歡的念頭,就會想擁有它;如果生起討厭的念頭,就會厭棄它。如此一來,我們自己就成為那「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這就是所謂的「自我」,走向「自我」就是走向痛苦和錯誤。所以當看東西時,保持了了分明,要有智慧遠離煩惱,清楚什麼動作是正確、適當的,如果是沒有必要的動作,就保持冷靜,不要去做它。如果想獲得某種成就,就得完全應用了了分明的心念去做,不讓「自我」產生,使用這種方法,你就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而且心中沒有苦惱。  這是一個最好又簡潔的修行原則:看只是看,聽只是聽,嘗只是嘗,嗅只是嗅,觸只是觸,起念只是覺察。讓一切只停留在這個層次,當下就能產生智慧,可以正確又恰當地處理一切,不會產生愛、恨的「自我」。如果隨著喜歡或討厭的慾望去做,「自我」就會生起,讓心不能自主,也就無法具足智慧了。以上是佛陀為某比丘所作的開示。  接下來,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我們討論最易證果的修行方法時,沒有提及戒、定、慧、行善、布施等呢?」實際上,這些都是輔行,而不是佛法的核心。行善、布施、持戒、修定和修慧,終究都是為了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而修習「看只是看、聽只是聽」等等,就足以使我們成為「如如不動」的人——當接觸任何外境時,都不會產生「自我」,能保持平常心,而不被境轉。  行善和布施是為了拔除「自我」,持戒和修定是為了調御「自我」,修慧則為破除「自我」。在此我不想多談,而只討論每天最迫切的事情——眼睛要看、耳朵要聽、鼻子要聞……等等,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如果有外國人問你修行的問題,就這樣回答他。  (5)假設外國人或他教教徒問你:  「可以去哪兒學習?可以到哪兒研究?」  我們再一次引用佛陀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就在這結合心、想[譯註一]的六尺之軀內學習」(泰本巴利藏第21冊,62頁),也就是在這結合「心」、「想」的身體中學習。這六尺之軀要隨著「心」、「想」活動才成為活生生的「人」,「心」存在就能思考、認知,「想」存在就能醒覺。  如來(Tathagata)曾開示世間(world)[譯註二]、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當他說到世間、世間的起因、世間的滅盡,以及到達世間滅盡的修行之道,就是指:一切法存在於結合「心」、「想」的活生生的六尺之軀中。就在這兒學習,而不是在學校、洞窟、森林、山上或寺院中學習,那些地方都是外在的!  要把學校建在心裡,把大學設在身中,而後去學習、研究、分析、探索,去發現世間的實相:世間如何生起?世間如何引生痛苦?什麼是世間的滅盡?怎樣的修行道路能讓世間滅盡?這就是所謂的「四聖諦」。其中,佛陀有時用「世間」(world)這個字,有時用「苦」(dukkha)這個字。  「世間」或「苦」是什麼?「集」——苦的起因是什麼?「滅」——不苦,什麼是沒有動亂的世間?「道」——如何修行?這一切都得從身體中發現,不在其他地方。如果在書本、傳聞、文字等地方發現它,那是虛幻不實的。相反的,一旦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尋找、發現到它,那才是真實不虛的。  所以,若被問及在那兒學習,應說:「就在這結合『心』、『想』的六尺之軀中學習」。  [譯註一]依照佛使尊者著,曦比丘等譯《人類手冊》第五章<五蘊>:「『想』是一種自覺,有如在醒覺中的感覺,稱為有著良好的記憶和有覺知,不會有迷醉入睡的情形。『想』是一種在覺知中去認識『什麼是什麼』,『想』有著良好的覺醒使我們不迷醉、不昏沉。」  [譯註二]「世間」依本節第三段,通「苦」之意。(6)接下來,也許有人想更了解佛法而問我們:  「可以用什麼比喻『法』?」  佛陀說:「『法』可比喻為筏」,他用「筏」這個字是因為當時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這個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因為它提醒我們,不應該去黏著「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為我是老師、學者或是哲學家。如果忘記「法」只是筏,將會引生以上的危機。  「法」是筏,是載我們渡彼岸的工具,一旦到了彼岸,並且上了陸,我們就不可能還愚蠢地背著筏。這在教導我們要以正確的方法使用它,而不要因執著它,以致忘了自己。如果不理解筏的用處,我們就會用它互相誇耀、爭執,有時或許還用它來競賽呢!這一切毫無是處,只是徒然耗損精力罷了!「法」如筏,它應該被正確地應用於渡過河流。  「法」比喻為筏,「法」的智慧應該用來渡過苦海,不應該以它為唇槍舌劍而相互傷害;不可執著它,甚至已到岸、登陸了,還背著筏,不願與它分手。「法」比喻為筏,還意味著不論在家人或出家人都一樣可以應用它。  (7)假設我們補充問:  「在家人應該學習什麼?」  我們不必浪費時間自己去想答案。若有人要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沒人會阻止他。但如果依據佛陀所教的回答,我們必須說:「在家人應該學習所有如來(Tathagate)宣說有關『空』(Sunnata)的教示(suttantas)」。「素旦答」(suttanta)是佛陀所有教誨的核心,是經系統化且完整、妥善地結集而成,這就稱為「素旦答」。  sutta指的是經典,anta的意思是究竟,因此「素旦答」(suttanta)是完整又系統化,將最精華的部分結集而成的經典。它就像「吠檀多」(vedanta)這個字,「吠陀」(Veda)的意思是知識,「吠檀多」是知識中的精華,是將知識作最完整而有系統化的結集。  請記住「素旦答」這個字!所有「素旦答」都是如來所說,是如來所教,而且都與「空」相應。關於這點,有人問佛陀要如何修法,才能獲得永恆安樂的利益,佛陀回答:「所有『素旦答』是如來所說,與『空』相應,義理奧妙深遠,超越世間。」這句話的重點在於「與空相應」。  「空」(sunnata)這個字,你聽起來也許會覺得有些奇怪,但先不要退縮[譯註一],因為它正是佛教最重要的字眼。請注意聽:「空」字或可譯為「空無一物」,它有好幾個用法與意義,佛陀所說的「空」,不是指什麼東西都沒有的「物質空」。這裡的「空」,是指智慧的「空」,因為所有事物仍然存在,也許會多到充塞整個世界,但佛陀說它們是「空」或「空性」,因為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我所有」。我再說一次,這些都是為了教我們不要去執取任何事物。  在家人尤其應該學習佛陀所說「空」的教示。一般說來,普通的人都誤解「空」,以為它對在家人而言是太過高遠的理論,究其原因,是因他們沒有聽聞過佛陀對「空」的教示。所以請好好記在心裡,不只是出家人,即使是在家人也必須學習「空」、理解「空」、踐行「空」[譯註二]。  佛陀開示過這句話:「在家人應該學習與『空』相應的事」(泰本巴利藏19冊,512頁),期望你們不要再害怕「空」或與「空」關的事。  請跨出你的腳步,多去了解「空」。若要深入、詳盡地解釋「空」,那會花相當多的時間,在此,我們只討論它的核心及實質,也就是空掉「我」及「我所有」的感覺——空性,這樣就足夠了。心若沒有任何「我」、「我所有」的感覺,這心就是「空」的,「世間空」就是這個意思。  [譯註一]泰國佛教界對「空」誤解極深,說到「空」都無法理解。泰國的高僧從來多談苦、無常、無我,少談到「空」,直到佛使比丘發現經典多說「空」,佛陀甚至說:「 一切教誨不與『空』相應,則非佛說。」佛使尊者四十多歲就開始宣說「空」是佛陀最高的教誨,當時 一般人以為他瘋了,或有人以為他不過是位「佛教學者」,只會說不會做。直到今日泰國佛教談及「空」的著作,還是多為佛使尊者所撰,少部份弘揚空理的人,也多是曾在其門下修學的法師。  [譯註二]泰國在家人以為「空」高深莫測,是根本做不到的事,甚至說:「『空』是出家人的事。」  (8)現在,假設我們被問到佛教最殊勝的字:  「什麼是『不死之法』?」  「阿馬答」(amata)的意思是「不死」,「阿馬答達磨」(amatadhamma)則為「不死之法」。那是什麼呢?有次佛陀說「貪、瞋、痴止息是不死之法、不死之境。」內心一生起貪、瞋、痴,就是「有死之境」(mortai state)就痛苦,有「自我」就會有生、老、病、死苦。當貪、瞋、痴止息,不再因感覺有「我」而起惑,就不會死亡,因為沒有了「我」,那有什麼將會死亡呢?所以人如果要追求不死之境——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貪、瞋、痴止息的境界。這是佛陀所教導的「不死之法」,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佛陀最究竟、無上的教誡。其他的「不死」(undying)與這「不死」(amata)是不同的,如前所說,無上的「不死之法」是貪、瞋、痴的止息。  最高、最深奧的「法」,有各種名稱,假使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至高至深,能超越世間與死亡的法稱為什麼?」佛陀稱它為「空相應法」(sunnatappatisamyutta)或「空」(sunnata),「空相應法」至高至深,它能超越世間和死亡,也就是「不死之法」。  (9)那麼,  「後期革新的」法「是什麼呢?」  佛陀說:「詩人、學者所作的詩偈或論文,縱使辭藻華麗、音韻和諧,若脫離「空」的軌道,就與『空』不相應。」(泰本巴利藏第22冊,132頁),請記住其中重要的字句:脫離「空」的軌道、與「空」不相應,這就是指後期弟子革新的說法,不是如來的說法,它是劣等的。  如來的說法必定與「空」相應,若是後期佛弟子革新的說法,就與「空」不相應,脫離「空」的軌道。如果我們期望找到佛陀所教示最原始、無上的法,除透過「空相應法」或「空」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方法了。  (10)假使有外國人問你:  「根據巴利經典所載,佛陀最常強調的教示是什麼?」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話回答:「五蘊(khandha)無常、無我(anatta)」,每個個體都是由五種積聚——五蘊組成。身的積聚稱為「色」(rupa),樂、苦等感受的積聚稱為「受」(vedana),記憶與醒覺稱為「想」(sann),造作思考稱為「行」(sankhara),能透過六根而認知稱為「識」(vinnana)。如此而已,色、受、想、行、識被稱為五聚或五蘊。  五蘊無常、無我,這是在所有教義中,佛陀最常強調的部分。五蘊無常,因它們持續地流動、變遷著;五蘊無我,因它們始終遷流變化 ,任何人都不能將它們執取為「我」或「我所有」。  我再歸納一次,請各位把這主題的要點銘記在心:佛陀最常強調——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而且沒有任何一物可以當作是「我」、「我所有」。  (11)接下來,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  「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假如有人問你這個問題,那麼你可在以噶拉瑪經(Kalama Sutta)里找到佛陀所說的答案——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譯註一]。現在我們有必要了解「看清楚」的意義,「看清楚」意思是不需推論、不需思索、不需假設,如同我們將眼前的物體看清楚一樣,只要這樣做,就有效果了,這就是「看清楚」的定義,它不需要依靠任何理由或想像。  佛教教導我們除非已親自「看清楚」,否則不要相信任何人、任何事。我們可以由下面的問題知道這個定義,為什麼不要相信三藏經典(Tipitaka)、不要相信導師、不要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要相信常識、不要相信邏輯推理?這是幫助我們建立正見的原則,因為所有盲目的相信是迷信,例如我們翻開三藏經典,閱讀了幾頁,沒有經過思考,沒有經過試驗,沒有經過任何評論,便相信它,那就是對三藏經典的迷信,這是佛陀所喝止的。  「相信導師」是指盲目地相信導師的每一句話,而沒有經過思考、試驗,親自去「看清楚」,這就是所謂的「相信導師」。  以此類推,「相信邏輯推理」是指學習使用前提,或熟練地運用前提作正確的推理,並且從這前提推論出結論。但這還是不夠的,也不可倚賴這類的推論。  請聽清楚這一點:以上的說法不是禁止我們去閱讀三藏經典,去嚮導師求教,去聽研究報告和傳說,或去運用邏輯的推理。它的意思是:雖然我們會閱讀、會聽,但不要輕易接受以這些方式所提供的一切訊息,除非我們已深入地探討、思惟它,而有所領悟,直到親自「看清楚」它真的是如此為止。  舉例來說,佛陀教導貪、瞋、痴是引起痛苦的原因,假如我們自己不熟悉貪、瞋、痴,就不能相信這個說法,如果我們相信,那就是迷信。但是當我們親自體驗貪、瞋、痴是怎麼一回事——當它在心中生起,我們就會像被火燒灼一樣痛苦,這就是所謂親自「看清楚」的「相信」。  在三藏經典中,不論佛陀教導什麼,當讀到或聽到時,我們必須要研究、思考,直到「看清楚」為止。假如我們還沒有「看清楚」,就勢必會重新回到推論,如果這樣,則不妨暫時放下,先相信和踐行已「看清楚」的部份,那就足夠了。不必害怕,逐漸地,我們就會愈來愈相信,且愈看愈清楚,這是佛陀所說非常盛行的噶拉瑪經教法。  如果你需要對外國人演講,請務必正確地解釋「不要相信」這句話,假如你解釋錯誤,就是冒犯了佛陀。不可相信三藏經典,不可相信他是導師,不可相信研究報告或傳說,不可相信邏輯,隱藏其中的深義,我們必須去發現它。  立即相信就是迷信,佛陀曾如此堅定而明確地喝止,甚至縱使是如來所說的也不要相信,必須經過思考、試驗,直到「看清楚」時,我們才可相信。立即相信就是迷信,「看清楚」後再相信才是正信,這是佛教徒的「相信」。不要愚蠢地相信人、經典、推測或推論,而是要相信親自所「看清楚」的是什麼,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正信,身為佛教徒的我們也要這樣相信。  [譯註一]在噶拉瑪經(Kalama Sutta)里佛陀說:「不可因為口口相傳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奉行傳統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轟動一時,流傳廣遠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引經據典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合乎邏輯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符合先入為主的觀念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說者的威信就信以為真;不可因為他是導師就信以為真。」
推薦閱讀:

九:福壽雙全智慧深—— 聶榮臻(1899-1992)
命理如何看出一個人的智慧?
《長短經智慧》(上)
不留痕迹套話?

TAG: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