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何人命在學生手中成草芥?

  如果不把這作為一種極端少見的案例,我們何以看待這個社會,在這樣的社會又何以自處?  如果說這只是一種極端少見的案例,我們將會輕鬆一些,然而,我們真的能夠放心自己不會被細故殺死,不會越是受害越會被殺死嗎?  該怎樣認識葯家鑫殺死張萌的事件?這裡沒有「我爸是XX」,沒有「七十碼」,於是大家不再有口誅筆伐的把柄。這個大學生「家境殷實」,擁有私家車,似乎是一個可資討伐舒憤的線索,然而,「富二代」的身份畢竟也沒有更明確的材料證實。  我們在社會裡生活,每個人都有著或正在尋找自己的確定位置,完成身份認同或社會定位。「我爸是XX」、「我女兒是XX」算是一種關於定位的明確告示,「不要緊,殺死一個20萬就好」、「先感謝國家」等話語也透露著說話者自我定位的信息,更多的時候人們並沒有說出來但定位仍然在心裡,舉手投足之間,人們在表現出身份「相稱」,這是認領相應社會關係的證據。  在這起殺人案裡面,決定性的因素是什麼,戀愛、刀子、駕車?你認為最重要的思考是什麼,音樂學院、大學生、家境殷實、教育失敗?我想,重要的是「不可殺人」的禁忌能如此輕易衝破,使人無語。如果我們想到死者不過想記下車牌號,想到這個車牌號的主人原本牽涉到了交通事故,殺人不僅是細小的緣故,而且基於反向的心理,因為他原本應該有肇事的負疚,卻舉起了殺人刀。  有越來越多的忠告告訴我們怎樣避免受到傷害。例如購物時怎樣辯論商品和貨幣的真假,例如過斑馬線時,怎樣躲避飛馳而來的車輛,例如做一個好人前應高聲大叫以免被告上法庭而法庭無法確認你是好人。  這些善意的忠告,與車禍後的殺機應該具有連續性,那就是這個社會在倫理上的一種「反向」特性,以及反向特性的正常化。  忠告意味著生活需要怎樣的智慧。現在,車禍被殺者張萌的遭遇,是不是又提醒我們車禍受傷後一定要禮敬車主,千萬不要記錄車牌號以免被車主殺掉呢?通過這些可免吃虧的生活智慧,能夠看出社會已經進化或者退化到了何種水平。  這當然只是一種可資感慨的現象描述,而追問這個社會裡,心中的道德律與頭頂的星空何以失去,已經超過了這篇文章的承載力,那又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
推薦閱讀:

5.20 | 民國時期青年學生擇偶觀考察
你是我最笨的學生
李鳳遐 | 學生「厭學」,教師、班主任該怎麼辦?(下)【答教師問】
初二學生學習和思想的分化及其成因666雲淡風清 — Windows Live
增強人記憶力的12種食物

TAG: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