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後朱棣因何遷都北京?

要飯花子出身的朱元璋趕跑殘元勢力建立明朝後,採取了一系列廢丞相加強君權的高度集權手法駕馭群臣,在地方上則大肆分封諸王,朱家子侄又一舉掌握了地方行政實權。夯實朱家權力後,他殘酷屠戮功臣,對富家巨室則實行打壓、剝奪、流徙之策,他處心積慮,手段陰狠刻毒,只為自家子孫後代「削棘」,以保朱家基業萬世長青。

秦始皇夢想千秋萬世,所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而大明的創始人太祖朱元璋又做起了千秋萬世的美夢,於是肆無忌憚地「屠功狗」,驅富民,絞盡腦汁為子孫後代「削荊棘」。史載,共有四萬餘大明開國功臣和江南富紳被他毫不留情地掃進了「錄鬼簿」里。

毒招使盡的他,能實現並永保朱家天下萬世無虞的美夢嗎?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他煞費苦心、不擇手段所做的這一切,卻是在公然悖逆歷史潮流,註定是不可能維持長久的。

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約翰·洛克說:「權力不可私有,財產不可公有。否則的話,人類就將步入災難之門」。縱觀人類歷史,他的話可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報應很快就來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崩逝。因太子朱標早逝,他遺命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惠帝,也稱建文帝。朱元璋搬掉所有潛在絆腳石,將天下大權都集中於朱家子侄之手,以為從此不必擔心大權旁落,永遠可以高枕無憂了。誰料,之後發生的同室操戈之悲劇,證明這不過是他一廂情願的臆想罷了。

和所有打天下的馬上帝王一樣,朱元璋的潛意識裡也認為:家即天下,天下即家。不曾想,大麻煩竟由此而來。

皇太孫朱允炆雖然坐上了皇位,但他的威望與實力遠不如諸王,也就是他那幾位桀驁不馴且勢焰熏天的叔叔們。彼時的大明,散居各地的諸侯王手裡掌握的財權與軍權超過了朝廷,尾大不掉的藩王們已對明中央構成直接威脅,所以建文帝總有芒刺在背之感,朝廷急欲削藩也是無法之法。

而這一切,都是太祖朱元璋當年大肆分封諸王所埋下的隱患。

燕王朱棣,因其封地處在防禦北元的最前線,又曾兩次親率兵將遠征漠北,所以他在燕軍中素有威望,且兵強勢大,財力雄厚。史載此人城府極深,勁氣內斂,有謀略,軍、政經驗之豐富,遠非新帝朱允炆可比。不削弱諸藩勢力,打掉他們的囂張氣焰,朝廷就會淪為可有可無的擺設。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採納親信儒臣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建議,開始著手削藩。

在年輕的建文帝眼裡,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就是第一塊要啃的硬骨頭。由於明廷咄咄逼人的削藩政策徹底激化了中央與藩王們的矛盾,雙方的關係已經如乾柴烈火,一點就著。諸藩與明廷已經公然決裂,而已成朱允炆眼中釘的燕王朱棣儼然已成眾藩之首。

建文元年七月,在奇僧姚廣孝的策動下,朱棣橫下一條心,以「清君側」的名義公然扯旗造反。朱棣大造輿論,以齊泰、黃子澄為討伐目標,實則是沖著他覬覦已久的建文帝的龍椅去的。

或許朱棣私下裡一直心懷不滿,他認為:太子朱標死後,不論從哪方面看,帝位都非己莫屬,而那個被老父親隔代指定為接班人、乳臭未乾的侄兒朱允炆,何德何能凌駕於自己之上,竟能繼承大明皇位?

中國人講究師出有名,否則容易被視作大逆不道。朱棣將矛頭對準力主削藩的大臣齊泰、黃子澄,以若輩是奸臣須加討伐為由大動干戈,並聲稱自己的行動並非忤逆之舉,而是為國「靖難」,也就是替君分憂,為國平定禍亂之意。這場朱明皇室內部為爭奪權位而發生的豆箕之爭,史稱「靖難之役」。

建文元年八月,建文帝派出的明政府軍抵達河北平叛。適逢中秋佳節,朝廷軍隊有所鬆懈,朱棣率燕軍乘夜出其不意突然攻破雄縣,將明軍先頭部隊一舉擊潰。接著他又在滹沱河北岸布下陣勢,將明軍主力部隊打得大敗虧輸。

而在此前,朱元璋將那些能征善戰的明朝開國功臣幾乎屠戮一空,導致燕軍發難時,居然沒有帶兵之將可用。建文帝無奈,只好起用並無指揮經驗的花花公子李景隆為帥。為保險起見,歷經明初浩劫後碩果僅存的老成宿將郭英擔當起了副將之責。建文二年(1400年)暮春時節,李景隆、郭英率60萬南軍官兵,對外號稱百萬,誓師祭旗後,大軍浩浩蕩蕩北上,討伐朱棣。

朱棣見明朝精銳幾乎傾巢而出,也不敢馬虎,忙遣身經百戰的燕將張玉、朱能等率十餘萬兵將前去白溝河一帶抵禦南軍。雙方在白溝展開血戰,戰鬥進行的十分激烈,因南軍兵多將廣,器械精良,燕軍吃了虧,攻勢一度受挫。後因南軍將帥不和,令出多門,相互掣肘,所以並沒有能乘勢擴大勝果。張玉瞧見南軍軟肋,於是當機立斷,利用有利時機大舉反擊,重挫南軍主力,直殺得屍積如山,血流漂杵。

數十萬南軍被燕軍殺的十不存一,雙方力量對比頃刻逆轉。從此以後,燕軍轉守為攻,大舉南進,除在濟南遇到參政鐵鉉的有力抵抗而一度受挫外,戰事進展也算十分順利。朱棣率燕軍一路勢如破竹,加上有宮中太監做耳目,終於建文四年六月攻陷明都南京。建文帝在大火中不知所蹤。朱棣被群臣擁戴為帝,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坐上龍庭,立即對建文帝的親信大臣舉起了屠刀,齊泰、黃子澄引頸就戮,並殃及九族。方孝孺拒絕合作,被滅十族,門生故就大多被牽連誅殺。

弔詭的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後,繼續實行削藩之策,他嚴令各地藩王必須進南京,雖仍舊保留各種優渥待遇,但最終卻讓這些驕奢淫逸的傢伙們變得有名無實。朱棣一改其父朱元璋的做法,設立內閣制度,此舉等於變相重啟相權,並逐步將天下大權集於一身。朱棣奪侄兒之位,卻繼續執行侄兒的削藩政策,說明分封諸王的做法早已不合時宜,那樣做只會使諸藩各自為政,使中央政令不暢,且埋有巨大的隱患。

自己是怎樣由燕王變成成祖的,朱棣心裡應該最清楚!因此,重啟相權,夯實中央威權,打壓地方藩王勢力,已經是刻不容緩之事了。

北平是朱棣的老巢,「靖難之役」塵埃落定後,明成祖決心發兵北伐,徹底剿滅殘元,而北平作為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軍事重鎮,必須加大建設力度。永樂元年,朱棣頒令改北平為北京,將之設為「行在」,並遷徙天下殷富之民充實北京人口。朱棣不惜工本,在北京外圍建造綿延不絕的萬里長城,並在元代宮廷的基礎上大力修筑紫禁城。經十九年不斷建設,北京城已經頗具規模,紫禁城更是巍峨壯麗,王氣逼人。

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作為留都。

南京,虎踞龍盤之地,從風水學的角度看,也是有王氣的好地方。傳說秦始皇破壞了南京龍脈,使「金陵王氣黯然收」,這則虛無飄渺的傳說肯定不是朱棣急欲遷都北京的理由。作為明廷的龍興之地,開國之都,朱元璋、朱允炆祖孫對這方寶地是傾注了大量心血的。那麼,朱棣登基後,為何不惜耗費巨大人力、物力、財力,也要遷都北京呢?原來,明朝建立後,一直將遠遁漠北的殘元勢力視為心腹之患。而當初朱棣被封為燕王,其主要職責亦是替朝廷守好北大門,防禦、阻擊北元騎兵大舉入塞。而他上位後,力主北伐殘元,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卧榻之側不懷好意的酣睡者。因此,對朱棣來說,不論付出什麼代價,也要遷都北京。

也有學者指出,明成祖急不可耐地遷都北京,在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中,也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傳統思想蘊含其中。縱觀大明歷史,在對外關係上雖遠不如漢唐時那麼犀利強勢,但比兩宋的羸弱表現又要稍強些。有一點值得注意,明代的皇帝大都素質一般,有些還十分荒唐,但在對外關係上,卻又表現得可圈可點。明朝在對付瓦剌、韃靼、兀良哈等殘元勢力的戰鬥中,表現得還算堅決,自朱棣後,明朝歷代君王多有御駕親征的舉動,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沒有屈膝投降、割地賠款或望風而逃的情況出現過。和宋代那些過度主張偃武修文、動輒割地賠款的柔弱皇帝比,明帝們的表現已屬難能可貴了。

「不和親、不割地、不納貢、不賠款、不退讓、不偏安」的「六不」政策,基本貫穿明朝始終,構建了明朝對外秉持的一貫強硬態度。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很有些霸氣與悲壯,但也並非完美的戰略之舉。國都緊鄰前線,意味著戰略空間及其逼仄、狹小,缺乏迴旋餘地。英宗時,瓦剌部的也先太師就曾兵臨北京城下,要不是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後果不堪設想。至明中後期,建州女真赫然崛起,努爾哈赤、皇太極父子建立了後金。後金兵經常繞過長城,輕易就能打到北京城下,時刻威脅帝都的安全。從富庶的江南遷都相對荒涼薄瘠的燕趙之地,還有一個致命的難題,終明一代都沒有解決。明史記載,北京在朱棣遷都後,逐漸發展為一個人口超百萬的大都市,周圍星羅棋布地拱衛著數不清的軍事堡壘與長城關塞,供給這些人的日常用度需要大量的糧食物資。而當時經濟最為發達、物產最為豐富的地區大都在江南,雖有京杭大運河日夜不停地轉輸貨運,但依然無法滿足北京以及周邊巨大的需求,一遇戰事,更有因運輸不暢而導致糧草匱乏的隱憂,而艱難漫長的貨運之路,無形中加大了明帝國的運營成本,加大了國力以及交通運輸上損耗,可謂大明難以承受之重。

朱棣不惜血本將大明國都由南京遷往北京,其動機雖不難揣測,利弊亦一目了然,但此舉似乎有意無意間改變了之後的歷史走向,對後世的影響無疑是十分巨大的。


推薦閱讀:

神助攻:朱棣靖難之役能打勝杖全靠沙塵暴
靖難之役建文帝出了哪些昏招,最後敗給燕王朱棣?

TAG:北京 | 遷都 | 靖難之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