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為先務,本立而道生——做人要有孝心
06-10
「孝悌為先務,本立而道生」是指做人要孝敬長輩,敬愛兄長,提倡的是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孟子·滕文公下》曰:「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即「入則事親孝,出則敬長悌。悌,順也。」這句賢文的「本」即做人的根本,「道」即做人的道理。意思是孝順是一個人首要、重要和根本的事情,只有懂得和做到了孝順,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孝」的造字也很有深意,由「老」字頭「子」字底構成,其字意體現了父子關係,父在上,子在下;父親要撫育、關照兒子,兒子要尊重、孝敬父親。再來看「教」字,則是由左「孝」右「文」組成,其寓意「教育」之道就是「文」之以「孝」。教育就是要通過文化來傳播孝道,因此古人把宣傳、弘揚孝道作為教育的主要內容。由此可見,孝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何等重要。清朝學者李毓秀編纂的《弟子規》是後世啟蒙教育的重要讀本,它的首段是這樣的:「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將孝悌放在了首位,認為踐行好了孝悌之後,再講究「信」、「愛」、「仁」,有了剩餘的時間和精力再去「學文」,我們暫且不論這種排列順序是否科學合理,僅從《弟子規》得以流行久遠,說明國人是認可孝悌的重要性的。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現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國家,講到『孝』字,還沒有像中國講得這麼到位。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要能夠把『忠孝』兩字講到做好,國家便自然可以強盛。」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孝道的國家,據不完全統計,在11000多字的《增廣賢文》中,關於孝悌的內容竟然多達200餘字,足見孝悌在《增廣賢文》中的分量。如:孝當竭力,非徒養身。鴉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陰不多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謙恭待人,忠孝傳家。以孝律身,即出將入相,都做得妥妥亭亭;以忍御氣,雖橫禍非災,也免脫千千萬萬。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則盛德日新;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則孝行自篤。父老賓士無孝子,要知賢母觀兒衣。愛日以承歡,莫待丁蘭刻木祀;椎牛而祭墓,不如雞豚逮親存。這些賢文都從不同的側面闡述了孝道的重要意義。胡適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便非常感慨地說:「我在30年前曾主張廢止讀經,經過30年以後,我又要提倡讀經,尤其特別要提倡讀《孝經》」。胡適先生這段話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孝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做人不能太老實?老實人賺不到大錢?
※在當今社會,做一個誠實的、善良、真性情的人到底能不能獲得傳統意義上的成功?
※【轉載】古人求學做人名言名句
※做人就要想得開
TAG: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