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袍茶葉遭爆炒一斤最高10萬元
大紅袍茶葉遭爆炒一斤最高10萬元一位明代狀元的感恩之舉,沒有想到400多年後被精明的商人利用大紅袍茶葉遭爆炒一斤最高10萬元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股市動蕩、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一時失去了方向。但與此同時,一些新的投資品種如翡翠、紅酒、部分農產品卻在這場危機中不斷出現。現在這場演出的最新主角是大紅袍。 傳說,明代的時候有一位上京趕考的書生路過武夷山,不幸中暑昏厥,附近寺廟裡的和尚用六棵茶樹上採摘的茶葉當葯, 把這位書生救活了。後來,書生高中狀元回來致謝的時候,問明了茶葉的出處,親自脫下狀元紅袍披裹在茶樹上以示謝恩。從此,這六棵茶樹所產的茶葉就被稱為大紅袍。武夷山中的這六棵大紅袍母樹一直存活至今。這位狀元沒有想到,當年他的感恩之舉,400多年後被精明的商人利用。 大紅袍走紅僅廈門就有五六百家專銷店 作為武夷茶傳統集散地,福建廈門的茶葉市場歷來被視為大紅袍行情的晴雨表。 據廈門市茶葉協會統計,從去年到今年年初,僅廈門一個地方新增的大紅袍專銷店就達到五六百家,大紅袍的市價更翻了兩三倍。是什麼原因讓大紅袍一炮走紅呢? 在廈門街頭,每走幾步就能見到一家茶店,幾乎每家茶店都把標有「大紅袍」字樣的招牌掛在店外最醒目的地方,「大紅袍專家」、「印象大紅袍」、「大紅袍會所」,一個個讓人眼花繚亂的招牌,無一不在標明自己「正宗」的身份。在一家名為「大紅袍專家」的茶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大紅袍有幾千元一斤的,也有十萬一斤的。而這些幾千甚至上萬元一斤的大紅袍,銷路究竟如何呢?銷售人員並沒有回答記者的疑問。 不過記者發現,雖然店面很多,但進店看茶、買茶的顧客卻是寥寥無幾。一位店主坦承,自己以前從未接觸過茶葉這一行,因為聽說今年大紅袍的價格看漲,也希望能趕上這波行情賺上一筆。但她沒料到,有著同樣想法的卻大有人在。 「炒」茶像炒樓「不管好壞,先買後炒」 廈門市茶葉協會會長王貴卿表示,其實2009年以前,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大紅袍和武夷岩茶。而受金融危機影響,武夷岩茶產區甚至出現過茶農砍掉茶樹改種板栗的情況。當時廈門經營大紅袍的茶店也不過兩三家。但在2009年,這種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從去年5、6月份以後大紅袍店就一下子開起來。「特別是六月份以後,一部分遊資進去,他們用炒房地產那個炒作辦法,不管好壞,先買,買了以後包裝,弄個大禮盒,弄個錫罐,弄個名字響噹噹的,什麼『皇冠大紅袍』、『鑽石大紅袍』。這一下子把這個價格炒上去了。」 王貴卿告訴記者,不僅在廈門,在廣東、山東、北京等地的大型茶葉市場,大紅袍專賣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出現。 核心產地價格最貴不過1200元一斤 那麼在武夷岩茶核心區的大紅袍價格又會是怎樣的呢?在武夷山核心景區的一個叫九龍窠的地方,為了保護傳說中那六棵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大紅袍母樹,2005年武夷山市政府在進行最後一次採摘之後,對這六棵母樹進行了封存保護。而目前在武夷山區種植的大紅袍,都是用這六棵母樹的枝條進行扦插的方式繁育出茶苗,並逐漸推廣開的。 在大紅袍母樹的旁邊,有一個供遊客休息的茶室,這裡陳列著武夷山市政府推薦的正宗大紅袍產品,景點工作人員表示,武夷山核心景區的大紅袍價格最貴的也不過1200元一斤,更多的則是每斤300到500元之間。那在廈門市場上的那些大紅袍價格為什麼那麼高呢? 王貴卿稱:「因為普洱茶炒完了,很多炒家也想炒大紅袍,本來這個茶叫我們專業的一看,只值五六十塊、一兩百塊(一斤)。他們(炒家)不懂,五百塊一千塊他也敢開,開了以後弄個大包裝,給你標一萬塊錢一斤,兩萬塊錢一斤,這樣亂弄。」 以次充好市場現「山寨版」大紅袍 廈門市茶葉協會秘書長、高級評茶師陳志雄告訴記者,目前像這種賣茶卻不懂茶的人,在廈門的大紅袍市場上比比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炒家進入大紅袍市場,在推高原料價格的同時,以次充好的情況也開始出現。 廈門茶葉進出口公司採購部經理陳美柑在今年的收購過程中,發現了不少「山寨版」的大紅袍。陳美柑表示,目前市場上仿冒的大紅袍主要有兩種手法,一種是以武夷岩茶周邊產區的水仙等品種冒充大紅袍;另一種手法是用完全不同類的閩南茶作為原料,仿製大紅袍。 目前廈門市場上「山寨大紅袍」的數量究竟有多少,無法估計。而王貴卿最擔心的是,今天的大紅袍會不會重蹈兩年前普洱茶的覆轍?2003年起,產自雲南的普洱茶價格開始一路走高,短短几年時間裡,價格瘋漲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而普洱茶價格一路飆升的幕後推手,則是金融資本的介入。當普洱茶的泡沫越吹越大的時候,破滅的危險也越來越近。2007年下半年起,普洱茶價格掉頭下挫,到2008年下半年,普洱茶毛茶從每噸六萬多元猛跌至每噸一萬多元。半數以上的普洱茶生產企業停產,眾多茶葉經銷商退出經營。而普洱茶價格暴跌之後,最大的受害群體就是雲南省的數十萬茶農。 高價收購原料茶被套幾十萬、上百萬資金 作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岩茶(大紅袍)製作技藝的傳承人,吳宗燕家從祖父那一輩起就在製作武夷岩茶。對於今年大紅袍價格的暴漲,做了二十多年茶葉的吳宗燕也感覺有些吃驚。 吳宗燕算了一筆賬,五斤茶青才能製成一斤毛茶,而一般兩斤毛茶能製成一斤精製茶,也就是說一斤普通的大紅袍,需要十斤以上的茶青才能做出來。而在今年春季,原來只賣幾元錢一斤的茶青,最高峰時竟然被炒到了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一天一個價,就是一直漲。」 吳宗燕表示:「做房地產的、做旅遊的,反正手頭有錢的都去買點茶,原來沒做茶的也做,整個武夷山都在做茶了。」 吳宗燕的感覺是,這種現象不可能持續的。吳宗燕的擔憂已經變成了現實,由於岩茶價格過快上漲,很多茶廠不敢輕易出手進行收購。 一直從事飯店經營的小林,今年初與兩個朋友合夥共投入100萬元資金,開始從事大紅袍的收購和批發。然而,由於根本不懂茶,又不了解往年的行情,5月份春茶上市後的第一次收購就讓小林他們吃了虧:50多萬元高價收購的1500斤大紅袍,一直到8月份也沒賣出去。 在武夷山,像小林這樣因收購了高價原料茶最終被套住幾十萬、上百萬資金的人並不在少數。據央視 思考 茶葉終究是要喝掉的 今年異常紅火的大紅袍市場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和隱患。幾年前,普洱茶暴漲暴跌直至崩盤的深刻教訓告訴我們,狂炒並不能給一個產業帶來真正的繁榮。儘管熱錢可以控制上游的茶園,可以控制生產企業,甚至能掌控銷售鏈條,製造旺銷的假象,但我們不能忘了,茶葉終究是要拿來喝的,它就是一種大眾飲料而已。只要消費者回歸理性,爆炒之後的價格回歸是逃不掉的宿命。業內人士告訴我們,國內的茶葉消費量正常情況下每年也就是增長15%至20%,而茶葉價格增長每年也不會超過8%。如果投資者真正了解這些信息,真正尊重市場的價值規律,就不會掉進炒作的陷阱,成為替炒家接棒的冤大頭。 |
推薦閱讀:
※大紅袍和紅茶別再傻傻的分不清楚了!
※武夷岩茶四起永不落(一)?陳椽
※有一個大紅袍新貴,他出了一本「白皮書」,你怎麼看?
※幾經沉浮,重獲新生,矮腳烏龍到底經歷了什麼?
※兩個維度看武夷岩茶的陳化過程(水中滋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