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大時代之三「價格談:物價漲到何時休?」全程文字實錄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的節目主持人紀春,歡迎來到《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系列時事報告會的現場,這個系列報告是會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央廣網主辦,共有10場,這10場報告會我們邀請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緊扣中國經濟脈搏,研討當前經濟領域的升級、增長、價格、貨幣、農業、地產等各方面的問題。
今天我們展開的是第三場報告會,主題就是「價格談:物價漲到何時休」。我們今天選擇在中國著名頂尖學府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說到物價,相信大家不會感到陌生,在我們生活中,價格可以說無處不在,小到柴米油鹽、住房、用車,大到企業併購、國家舉債,都和價格息息相關。價格一方面反映著商品的多少、反映著它的稀缺程度,同時也反應著這個社會的成熟程度。
首先為大家介紹這次報告會的主講嘉賓,他們是: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先生,歡迎您,姚先生。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先生,歡迎您范老師。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先生,歡迎您周司長。
[主持人]歡迎各位來到現場的老師、同學們,以及其他來賓。
今天央廣網、新浪、和訊、騰訊、優酷等都在同步呈現我們這場報告會,我們對正在場外關注本場報告會的聽眾,還有網友也表示熱烈的歡迎!
看似高深莫測的經濟學知識,其實和我們每個人的關係都非常密切。看似多變的經濟現象,我們說歸根結底都在探討一個字,那就是「錢」,只不過每個人對錢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樣。對於我們普通的消費者來說,兜里有多少錢、家裡有多少存款,這些錢有多大的購買力,可能是我們最最關心的。所以今天我們的報告會也在經濟之聲新浪微博開通了一個話題的討論,現場大屏幕也會實時展現,大家可以把自己關心的問題寫到問題卡上,或者是發到微博上來跟我們互動,稍候工作人員會把問題卡收上來,我們也會請嘉賓做一個現場的解答。好,下面我們開始本場報告會,請看大屏幕。
好,本場的主題就是:價格談——物價漲到何時休。說到物價的變化,我們常常會用三個字母來表現,就是CPI,這3個英文字母應該說也是家喻戶曉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在每次國家統計局公布最新數據的時候,都會第一時間為大家呈現和解讀。
那麼,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們國家的物價總水平會受到哪些方面的影響?以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為任務的升級版中國經濟,又會如何引領物價的走勢?解答這些問題,我們要請出今天的第一位主講嘉賓。這位嘉賓每一次露面,都會面對很多的問題,特別是記者的追問。他的觀點不僅傳遞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也會影響公眾對於經濟的信心,他就是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先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姚景源先生,有請!
[姚景源]剛才主持人講,說這個CPI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一個詞、一個概念,我也講過,如果我們現在要投票去選一個普及率最高的經濟辭彙,那麼恐怕就是CPI。我曾經遇到一個頭髮花白的老大媽,她說你給我說說CPI能漲到什麼程度?我當時心裡就想,這位老大媽她可能其他的英文字母她都不知道,但是她知道CPI。
另外,我曾經在國家統計局工作,所以不少人都跟我說,統計局算的CPI不準,他說你到商場去看一看,哪有商品二點幾、三點幾的增長。我的家屬也會說,統計局CPI一點都不準,她到商場買東西,給我買內衣內褲,68塊錢一件,我說,內衣買這麼好沒必要、普通的就可以。她說,這就是最便宜的了,就是普通的。
我是1983年研究生畢業,我們那一年全國一共畢業3000人,你想到哪裡去工作,你就可以到哪裡去工作。不像今天這樣,存在著找工作難的狀況。我是學經濟的,原來在企業工作過,組織上讓當時的國家經委搞工業,我就服從了組織上的決定,從吉林大學到了北京、到了國家經濟委員會。1983年一個月工資62元。你不要小看62元,在當時來算高工資,當時大學本科畢業是56元,62元的話一個普通家庭,當時可以養活一家人。所以顯然,我一直是主張把穩物價放到宏觀經濟政策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因為價格關係民生,價格也關係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回到整個宏觀經濟,說說中國的價格。在去年年底,中央經濟會議確定,2013年,物價漲幅要控制在3.5%以內。現在10個月快過去了,我們現在斷言,全年我們能夠實現把物價上漲幅度控制在3.5%以內的目標。我想這是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取得的一個來之不易的成就。
為什麼說穩物價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呢?因為價格的漲跌取決於眾多因素:第一,外部因素。所謂外部因素,經濟學把它叫做輸入型的通貨膨脹,所謂輸入性通貨膨,就是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進口國,我們自身的資源狀況,難以支撐現在這種增長方式,所以現在中國相當多的資源要素要靠國際市場。比如原油,現在55%以上要靠進口;鐵礦石,一半以上要靠進口。我們吃的大豆和豆油,現在全世界貿易量的70%,被中國買進來。在這種狀況下,國際市場上這種大眾商品價格的變化,勢必就通過進口的渠道,傳導到我們國內,進而推高我們國內的物價,那叫輸入性通貨膨脹。各位都清楚,近年來,輸入性通貨膨脹對於中國的物價上漲是一個強有力的推手。就我們自身來講,這是增長方式所導致的,而增長方式的轉變,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是第一,就是外部因素。
當然我們在講物價上漲的時候,更多的還是要考慮到自身的原因。物價、價格問題說到根本上,是貨幣問題。也就是說,回過頭來再研究物價上漲、研究通貨膨脹的時候,我們要檢討貨幣政策。大家知道,我們廣義貨幣就是M2的數量,2001年的時候15萬億,但今年上半年到6月份,是105萬億。顯然,這會推高物價。而貨幣出現這樣的狀況,也和我們的增長方式有關係。
過去比較長時間,我們的經濟主要靠投資拉動,大量的投資靠信貸。顯然這種信貸和貨幣狀況,是推高物價的一個根本原因,這是貨幣政策。今年之所以說我們在穩物價方面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就,客觀地講,今年面對的諸多的、極其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我們始終保持一個穩健的這樣一個貨幣政策,既不緊縮,也不擴張,應當講今年我們穩物價的成就,和我們貫徹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有著直接的關係。
還有一點,中國的物價有一個結構性特徵。就是越是貼近民生的產品漲得越厲害。比如肉、禽、蛋、菜。我們研究中國物價的時候會發現,食品價格的上漲對於推高CPI,能夠有多大的貢獻率呢?基本上是在70%左右。在參事室我寫了一個報告,報給了總理,我說我們穩物價,我覺得重在穩定農產品和食品價格。為什麼食品和農產品價格,會有這樣一個上漲的狀況?非常重要的原因還是農業技術薄弱。我們農業是個什麼狀況呢?一方面,是「千家萬戶小生產」,另外一方面,我們對應的是「千變萬化大市場」。「千家萬戶小生產」要和「千變萬化大市場」對接,把對接這一副「千斤重擔」交給了農民去挑,這是不對的,農民他挑不了這樣重的一個擔子,我們要高度關注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問題。總理在我的報告上批示,他說是應當重視關於農產品流通體系薄弱的建議,他說這確是我們的薄弱環節。
價格決定下期產量,也就是說,農民養的、種的今年賺了錢,下一個周期就會都去養、都去種,大家都去養都去種,下一個周期產量就會增加,產量增加價格就會下行,價格下行就會出現虧損,然後大家看到虧損,於是就不再幹了,於是在到下一下周期,產量又會減少,所以這就是本期產量決定本期價格,本期價格決定下期產量,按照這個理論去分析的話,能看到農產品的周期性。
近幾年來生豬的價格大家都有明顯的體會,一段時間猛漲,然後再跌,再漲、再跌,就形成這樣一個周期。為什麼是這樣一個周期?最主要的就是千家萬戶小生產,比如生豬,超過60%都處在散養階段。這種散養狀況,最終就導致農產品周期性的規律日趨明顯。所以即使我們採取了很多調控措施,結果都躲不過「蛛網理論」對價格形勢的左右。這種狀況下,加上流通體系薄弱,結果就會出現:當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時候,農民並沒有真正多少多大的好處,好處都在中間環節;當農產品價格大跌的時候,城裡的消費者也沒得到好處,好處也留在中間環節。所以解決物價問題,重在解決食品和農產品價格;解決農產品和食品價格,又重在解決農產品流通體系薄弱的問題。現在其實農民沒有話語權,儘管我們天天講說三農問題是全國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農民增收問題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農民還是沒有話語權。
有人批評,說你這種抽樣的不對,說你抽樣也沒抽到我,你怎麼能說你這個準確呢?我曾經講過,說抽樣是一門科學。我舉一個抽樣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說我們煮餃子,大家在家裡都吃餃子,這個餃子怎麼煮呢?就是水開了,把餃子放到鍋里,然後在開一段時間之後,你要撈一個嘗嘗熟沒熟,你撈這一個嘗一嘗,熟沒熟,那到經濟學、統計學就把他叫抽樣,這一個熟了,全鍋都熟了,不用你把全鍋都嘗掉,所以抽樣是一門科學。
應當善於利用抽樣這種辦法,那麼顯然,由於我們現在這種狀況,我們實際上在價格上漲當中,真正受損失最大的還是農民。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還是要努力去提高農業的組織化,去提高農產品流通的專業化,我們還是要幫助農民來解決農產品的食品流通問題。解決農業基礎薄弱問題,如果涉及到價格問題上,更重要的是要解決流通問題,這是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 再做一個預測的話,如果能按照我們「十二五」規劃的要求,能夠始終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能夠加大反壟斷的力度,能夠讓市場機制更好的地發揮作用,同時我們又加大市場監管和執法的力度,中國的物價會有一個良好的、大家滿意的狀況。我們黨十八大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就是到2020年,國民收入要翻一番,就是我們人均、城鄉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大家收入要翻一番的話,一定要在穩定物價的基礎上。如果說物價不穩定,也翻了番,那是不可以的。
今後,我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當中,還是要把穩物價作為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任務,一定要看到穩物價事關民生、事關社會的和諧穩定,穩物價也是我們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我們建成全面小康就大有希望,社會就能夠更加和諧,也會增強我們的幸福感。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各位,謝謝大家!
[主持人]下面有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
[范劍平]非常高興來跟大家談一談關於國際因素對國內價格的影響。最近有一個詞,叫做輸入型通貨膨脹。金融危機以後,最大的鮮明的特點就是發達國家價格相對平穩,而且漲幅比較小,甚至有些國家還有通縮的壓力。比如日本長期他就是通縮的壓力,但是,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價格上漲的壓力比較大,在整個國際漲價因素中間,造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當然,和我們新興市場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有很大的關係,就是當新興市場國家加快工業化發展,對人員、原材料的需求已經成為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間的需求的主要因素,甚至有些人把這個乾脆就叫做「中國因素」。
發達國家實際上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更多是來自他們的貨幣政策。儘管影響它的因素很多,實際上主要是三大因素。
第一就是看美國走貨幣政策所帶來的美元走強還是走弱,因為大宗商品價格都是以美元來計價,所以當美元貶值,大宗商品價格就上漲,而反過來,美元走強,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壓力就會減輕。
第二個大的因素,就是來自新興市場國家對原材料的需求。
還有第三個因素,就是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其中尤其是石油受到中東動蕩的形勢、伊朗核問題等等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對國際的油價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
如果分析最近幾年的油價和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波動的幅度正在逐步減少,而且逐步趨向於平穩。以油價為例,2012年,國際油價波動的幅度在77美元到110美元之間,波動差達到了40%,但是今年,國際原油的價格是在86-190美元之間波動,這個波動的幅度很明顯在縮小,特別是如果以今年的年均價格去年的年均價格來相比較,美國的原油價格,漲了2.3%,但是英國的石油是降了3.3%,幾乎可以說是持平,所以我們說,價格年內波動在縮小,年度之間有這個波動,也在縮小,這個圖就反映了這個局面,過去曾經有個非常大幅的波動,大家更多的是關心下一步讓明年國際油價,將會怎麼樣。根據我們最近收集的關於油價權威的預測機構,大家對2014年油價的估計,都認為年均家會略低於今年,因為世界經濟復甦,曾經呈現出一個所謂的雙重適格,就是發達國家復甦非常華麗,但是曾經新興市場國家,在金融危機以後的頭兩三年,增長速度明顯高於發達國家,所以一個快一個慢,叫做雙重輸入,但是今年倒過了,發達國家的復甦在加快,但是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以印度、巴西、印尼等一批新興市場國家,今年經濟等於明顯減速,其實我們今年經濟增長速度與去年相比也是減速的。
最近兩年有好多人都喜歡拿中國和美國的物價去比,美國可能服務業的價格比國內還貴,因為他人工成品高,家裡請的保姆,中國雖然保姆公司那麼多,中國還是勞動力還是便宜。但是一講到製成品,特別是好多居然中國製造的製成品,在美國賣的比在中國還更便宜,而且不只是outlets的價格,是指北京的百盛和美國的梅西百貨。這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收入比美國低那麼多,但是有那麼多製成品還更貴。主要可能是三個原因,不去比較那個奢侈品,因為奢侈品有的時候確實是不太可比,就是老百姓要穿的衣服、鞋帽,我們比海外貴,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增值稅有點高,出口退稅力度大,這個商品到別的國家,因有一些國家他們是以直接稅為主,以間接稅為輔,所以我們退完增值稅以後,到那加不了17%,可能就加11%、12%,那比你稅率低的部分在商品價格中間就會低,那麼國家目前這麼高的增值稅稅率是有利於鼓勵出口和內需擴大,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人介意。
我們的物流成本是在於制度成本太高,軟環境有很多是不利於物流企業的,所以物流企業經過層層的盤剝以後,當然就會對我們商品造成很大的影響。國家也採取了一些急救性措施。第四個可能就是我們國家商業部門、零售部門,他存在著一些中國特色的潛規則,這些東西在國外不可思議,但在中國居然會有促銷費,就是人家到你商店去弄一個櫃檯去賣東西,結果就成了商家盤剝的對象了,所以我們好多商家,就是經常要對人家進店的廠家要搞好多的盤剝。好在我們普通老百姓可以網購,你發現網購的東西跟商場比便宜一半算少的,有好多東西就是商店賣的東西三分之一的價錢,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活法,高帥富有高帥的活法,但是總體來說,我們國家這樣的國內的價格,如果說是水平於國外,絕對不利於我們擴大消費。
作為整個國家來講,擴大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形勢,我非常同意剛才姚老師講的,就是擴大內需少點口號,來點實的、真的、實惠的措施,能不能從增值稅稅率的方面,有利於我們商品價格的穩定,從加快物流這一塊,特別是把一些不合理的各種的行政性收費取消掉,能夠來降低我們的物流成本,還有一個就是對商業領域這些潛規則,確實是應該進行整頓,真的是為了擴大內需,可以真正做的工作還很多。
[主持人]我們感謝范劍平先生和我們一起分享您的觀點。聽君一席言,讓我們受益匪淺。
剛才范劍平先生特別談到我們更應該關注為什麼相同商品在國內外這麼貴的問題,和姚景源先生的觀點也很一致。未來的物價會呈現一個什麼樣的走勢?我相信這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位「隨時把握波動經濟脈搏」的人要把答案奉獻給大家,他二十來一直從事價格工作,在價格總水平調控、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價格法制和市場價格監管等方面都有獨到和深入的見解。他就是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先生,好,我們掌聲有請周司長,有請!
[周望軍]謝謝主持人,也感謝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給我這個機會,介紹一下當前的價格形勢和價格工作。對於價格工作,有一點感觸,應該說,一方面,物價問題是最簡單的問題,說它簡單是因為價格問題我們每個人從生到死每天都會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價格問題又是最複雜的,為什麼呢?價格的變動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馬克思講過,物與物交換的背後,反映的是人與人的關係,所以物價問題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關係到民生、關係到政府政策、關係到我們生老病死,關係到我們的喜怒哀樂,今天借這個機會這個向大家說一下我個人的一些認識。
今年1-9月份,我國CPI同比平均上漲2.5%,總體運行平穩。9月份,CPI上漲3.1%,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9月份是學校集中開學的時間,各類教育收費普遍上升,學前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他收費出現一定程度上漲。第二,是旅遊價格一定程度上漲,旅行社收費價格環比上漲3.8%,隨著新的《旅遊法》10月1日正式實施,也可能是一些隱性的消費逐漸顯性化了。第三,由於中秋、國慶消費集中,加上部分地區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蔬菜價格上漲較快。
判斷今年的物價形勢,應該說,今年CPI同比平均漲幅控制在3%以內,沒有太大問題,這是我們的基礎判斷。那麼接下來明年是個什麼情況,我個人的觀點,明年的物價可以保持在溫和可控的區間。有以下幾個理由:第一,我們整個世界經濟復甦是一個弱復甦的態勢,總需求是比較疲弱的;第二,我們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這為物價穩定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三,我國的農產品供應是有保障的,這些年來,通過政策的扶持,我們國家的農業生產不斷增強。總體來說,明年的物價穩定是有很多有利條件的。2013年,我國制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是7.5%,物價控制在3.5%左右,這是匹配的。現在我們經濟增長實際上可能超過7.5%,物價實際上是2.5%左右,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我國經濟增長比較穩定,物價也是比較穩定的。別的國家,例如像印度CPI上漲11.1%,物價形勢卻是很嚴峻的,而我們的物價還是比較穩定的。
第二個問題,要談一下價格工作。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整個工業化、城鎮化的過程中,發現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剛才姚景源先生也講過了,就是把保障食品安全和食品價格基本穩定作為一個重點的工作;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專業人士所說的,資源環境產品價格的改變。
先談第一個問題,保持食品價格穩定。因為食品佔CPI比重較大,離開了食品,別的就無從談起。現在很多人談到美國的強大,談到美國的航空母艦、太空計劃、美元走強,但是更要認識到,美國之所以是大國、強國,基礎是美國首先是一個農業強國,所以他才可能是經濟強國、軍事強國。
第二個問題,是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是比較嚴重的。我們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在57%左右,就是一百輛車裡面,有57兩車燒的是外國的油,而我國的私家車剛剛過了1億輛,未來還有很大的空間。所以石油價格上漲了,跟國際市場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食用植物油,包括大豆,對外依存度可能高達80%,打個比方,美國人種了10畝大豆有6畝是中國的。
我國首先是面臨的是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價格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很多人認為我們的資源產品價格不應該比美國高,因為我們的收入比美國低,但是我們進口石油的時候,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國賣油給我們,是不是比美國人便宜?他們還是誰的錢多賣給誰。由於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又處於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階段,資源價格較高的問題是存在的。另外,我們的環境問題也比較嚴重,我們現在環境價格的改革處於初步階段。舉個例子說,垃圾處理費的情況,很多地方垃圾處理不收費,垃圾隨便丟,怎麼能保護環境呢?還有污水、固體廢物、碳排放,這些都還沒有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環境資源價格改革,是必要的。
第三,關於價格的監管、反壟斷等問題,剛才姚景源先生講了,去年以來,國家發改委根據《價格法》、《反壟斷法》對壟斷行為進行了堅決的打擊。我們是一個法治國家,對損害群眾利益,謀取暴利等不法行為,予以堅定的懲處,但是我們要依法,要適度,我們處理打擊壟斷,不是為了罰錢而罰錢,我們是為了要使市場行為能夠更加規範,有利於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另外說回來了,在我們的身邊,壟斷現象,損害消費者的霸王條款依然很多,此外,醫藥、教育、物業管理等問題,也需要逐一解決。我們有信心,整頓相關領域的價格收費問題。請大家相信我們,我們會依法把相關價格和收費監管好,把中國的物價穩定住,能夠使我們的價格工作促進經濟結構轉型,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服務民生方面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謝謝大家。
[主持人]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剛才為我們做演講的三位嘉賓,下面馬上要進入到現場的互動環節,我們首先請三位嘉賓場上就坐。再有請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經濟之聲觀察員陳愛海。
我想問趙錫軍院長關於物價上漲的問題,因為我們作為消費者是有切身體會的。到底未來物價的走勢我們更多的去關注積極因素,還是一些壓力?
[趙錫軍]從未來發展角度來講,我還是同意周望軍司長的觀點的,中國面臨的13億人口的消費者,龐大的隊伍,供求關係方面還是會趨於緊張的。我期待在物價上漲的時候,我們的收入比物價的上漲幅度能夠更快,能夠從消費者的角度來應對物價上漲帶來的壓力,使我們的幸福感受能夠維持。
當然影響物價上漲有一些因素,剛才這三位專家也已經提到了,貨幣,這是一個雙刃劍。貨幣的因素要用好,貨幣政策也要用好。從今年以來的情況看,我們的政策還是用的很好的。還有市場化的程度,越來越多的人買房子是為了增值,投資的特性就越來越明顯,很多商品資產化了。
還有成本,成本的因素剛才周司長也提到了,原油、勞動力,這些東西都是在上升的。還有我們在實體店買東西,從生產出來到消費者手裡,中間的差價還是很大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需要考慮的。
[觀眾]房價統計在CPI之中嗎?統計局有關於房價的統計嗎?
[姚景源]CPI包括居住因素。全世界的買房子,都算在投資之中,而不算消費。消費是指這個產品的使用價值要消亡,就像吃飯。但是買了房子,房子的使用價值沒有消亡,而且還會升值。
CPI房屋這個因素裡面,包括,房屋租金的價格,建築裝飾裝修價格、物業管理費、煤水電氣的價格、銀行按揭貸款的利率。
CPI其中還包括其他的因素,包括煙酒、通訊啊,等等。最終體現在指數上面的,還是應該看到後面發生的趨勢。我們民族的文化,有點缺憾,我們不太善於量的分析,就是定量的分析,特別願意定性的分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其實應該把量的變化體現出來,全都考慮進去。中國經濟是平穩,是上行還是下行,這是重要的。
[經濟之聲觀察員]今天的演講增長了我們好多知識,老百姓能不能提前想一想問題來提前應對物價的上漲?自己能做點什麼?
[范劍平]未來可能大通脹一定會發生的。但是現在在通脹預期之中,我們還可以學習經濟規律知識,能夠跑贏通脹。
農產品,雖然我們也可以從國外進口,但是我們13億人也不能依靠國外。農產品價格比較科學的應對辦法,可能是,每年漲一點,讓農民有積極性。
好多人覺得可以買房子來抵抗通脹,但是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鼓勵這樣,當房東來抵抗通脹。所以任何投資,都不如投資自己,提高科學技術水平。還是投資科技。
[觀眾提問]現在是供大於求,這是不是跟價格上漲是矛盾的?還有「中國大媽」還應不應該買黃金?
[周望軍]在剛才的報告中,我說得很清楚,就是明年的價格總水平仍然將處於溫和可控的區間。剛才我也分析了具體原因。一般來說,市場中的具體商品供過於求,就會導致價格下降。但實際經濟運行中,商品數量繁多,某一種或一些商品的供大於求的同時,其他商品可能存在結構性的供求矛盾,這並不衝突。另外,你剛才說的中國大媽購買黃金的問題,我的建議是要放眼長遠,理性投資、價值投資。
[趙錫軍]應對通貨膨脹,我是贊成,選擇好的企業進行投資。而且現在有很多好的企業的股票價格像白菜一樣。但如果是大家都去投資,那就變成一個炒作了,可能會大起大落,在任何一個品種投資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氛圍的問題,如果大家都去做這樣一個事情可能就會大起大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還是要選擇一些並不是大家都去投資的,都要去購買的東西才行,所以自己要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其實我更同意幾位專家剛才的觀點,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自己的智慧。通過投資,日後收入得到了增長,這就是抵抗通脹普通人能做出的應對。
[觀眾提問]關於房價,現在的供求關係是剛性的,幾位專家有什麼看法?
[趙錫軍]人多房子少,還是應該房價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原來在農村地區居住,現在到城市裡來找工作,找房子住,需求就變得非常大了。
如果要改變這種情況的話,還是要改變中國人的居住習慣,讓大家分散到非熱點地段、非市中心的地方去居住。這也是西方國家現在都在使用的方法,日後的中國也會有這樣的趨勢,這是長期的問題。
推薦閱讀:
※2012世界末日或純屬誤解 瑪雅文明稱新時代開始
※看臉時代,魏晉南北朝門閥貴族容貌「標配」——俊秀、魁梧、白凈!
※一場後殖民時代的共謀:脫歐公投、右翼抬頭與社民派的失敗
※剩男女時代10類女人易、、、、、、
※還記得《小時代》里的商侃嗎?她現在慘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