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依靠一件利器,將其千年死敵——伊拉克變為密友
前不久,伊朗爆發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以烏里瑪集團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為代表的保守勢力,和以魯哈尼為代表的溫和保守派及改革派勢力相互博弈,雙方均反對遊行示威,卻又都希望利用中下階層的不滿向對方施壓,在某種程度上助長了伊朗的社會危機。經濟因素和青年群體因素,是引起此次伊朗爆發危機的重要原因。
說起伊朗,就不能不提其政治體制——政教合一。在伊朗政治框架下,什葉派教士掌握了國家實權,作為教士首領的最高精神領袖,掌握伊朗的軍權和決策權,而通過民選的總統,也只是個傀儡,不過是精神領袖的執行者。
在當今社會文明體系里,伊朗的政教合一可謂是太過「復古」,就連在保守的的伊斯蘭世界,也難找到如伊朗這般的存在。就拿海灣王權六國來說,雖然,封建殘餘很嚴重,但世俗化的政治勢力掌權都被國王握在手裡。
而伊朗在爆發伊斯蘭革命前,依舊是一個高度世俗化國家,在中東伊斯蘭世界是受西方文明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幾乎,一夜之間,伊朗選擇了這種與現代文明體制背道而馳的政教合一體制。不過,更讓人好奇的是,30多年來,政教合一的體制在伊朗竟然也是穩噹噹的,這著實讓西方民主國家大跌眼鏡。
那麼,伊朗怎會選擇政教合一政體?
雲石君先給大家簡要說說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的原因:海灣阿拉伯國家因石油暴富,並與美國締盟後,阿拉伯國家也直接威脅到伊朗西線。而美伊同盟的存在,意味著伊朗又要承受來自蘇聯的巨大壓力。兩面夾擊之下,伊朗不堪重負。而親美的巴列維國王強推「白色革命」,激化了國內矛盾,導致伊斯蘭革命爆發,最終,巴列維王朝被推翻。
推翻巴列維王朝的新生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廢除了美伊同盟,力圖與蘇聯和解,以集中精力,應對以伊拉克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的進逼。
因地緣政治的關係,伊蘇矛盾雖有緩和,但伊朗並未因此向蘇聯靠攏,蘇聯也沒有對與美國決裂的伊朗大力支持。而伊美同盟破裂後,美國對伊朗由支持轉為制裁,並扶持阿拉伯勢力,伊朗要承受巨大的戰略壓力。而兩伊戰爭的爆發,大量消耗了伊朗國力,加上美國的制裁,伊朗危機重重。
伊朗在無外援之下,怎樣才能對抗阿拉伯國家呢?
伊朗只有將社會資源,具體是指用來充軍餉的民眾財富,和用來充行伍的成年男性,儘可能的集中到國家手中,以應對外部危機。
怎樣搜集社會資源呢?
第一,直接動用世俗權力,搜刮民脂民膏,拉壯丁。不過,很顯然,這種野蠻行徑定會招到民眾的強烈抵制,進而引發社會衝突。在外患重重之下,伊朗只能悠著點。
第二,用意識形態體系引導群眾,讓他們自願出錢出人。而帶有原教旨主義色彩的保守意識形態,一方面可以打造崇尚簡樸的社會氛圍,在道德層面壓制人民的生活需求,進而節省開支以供對外博弈。另一方面,可利用中興伊斯蘭的宗教狂熱,激發人民的聖戰情節。
很明顯,第二種手段更合理、更明智。不過,意識形態的作用是漸進的,而伊朗的外部壓力卻早已火燒眉毛。在這種情況下,伊朗的權力架構只能向宗教層面嚴重傾斜,通過宗教掌權的方式,最快,最深入的影響社會的每個角落。
早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阿拉伯國家的崛起,伊朗的宗教勢力便有了抬頭的趨勢,只不過巴列維國王親美,又要維繫自己的世俗政治權力,所以對它強力打壓,後來成為最高精神領袖的霍梅尼因此流亡海外。
到了七十年代末,伊朗外部形勢急劇惡化,世俗權力玩不不能應對,以致於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宗教勢力也趁勢上台。
這便是伊朗轉向政教合一的內部因素。
而政教合一,對伊朗與阿拉伯的博弈大有好處。
伊朗怎樣才能在與阿拉伯國家的博弈中獲勝?
一方面,伊朗要竭盡全力的增強內部實力。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設法的挖阿拉伯國家的牆腳。
對於挖牆腳而言,宗教是最好的武器。在中東阿拉伯世界,敘利亞和伊拉克是伊朗可以「策反"的對象。
大家知道,伊朗就是什葉派國家,也是什葉派的大本營。除了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也與什葉派的關聯也緊密。
當時的伊拉克雖是遜尼派的薩達姆掌權,但其民眾中,什葉派佔比卻過半,且集中在兩河流域這個伊拉克核心地帶。至於敘利亞,雖什葉派只佔總人口的兩成不到,但執政的阿薩德政權卻是出自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教派,其政府和軍隊也基本上都由阿拉維派穆斯林組成。
伊朗找到了拉攏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突破口。若能拉住系出同門的敘利亞,再煽動伊拉克的什葉派推翻遜尼派的薩達姆,那伊朗的外部形勢將徹底逆轉,進而一舉確立在中東伊斯蘭世界的主導地位。
不過,前提是伊朗不能是一個世俗政治勢力掌權的國家。為什麼呢?
因在世俗化的框架下,民族和國家才是民眾認同的主要標準。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彼此獨立;從民族上看,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什葉派,同屬阿拉伯族系,而伊朗則是波斯族系——二者是千年死敵。這就決定了伊朗以一個民族國家的身份,是無法拉攏敘利亞和伊拉克。
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以一個宗教勢力的形象出現,那就另當別論了。
作為什葉派宗主,伊朗更易獲得伊拉克什葉派和敘利亞掌權的阿拉維派的好感。同時,伊朗又挑頭扛起伊斯蘭復興的大旗,這對什葉派來說,誘惑力極大。
所以,宗教認同是伊朗經營中東,分化阿拉伯國家的最佳手段。既然如此,伊朗的權力架構,也要凸顯宗教色彩,於是便有了教權高於政權的政教合一體制。
從伊朗選擇政教合一這條路開始,三十多年來,都可說是對的選擇。現在的中東,伊朗、敘利亞政府,還有什葉派掌權的伊拉克,三國與以沙特為首的海灣阿拉伯王權國,以及敘利亞的反對派和IS們分庭抗禮。
毫無疑問,三國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基於共同的國家利益,但什葉派這個共同特徵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關於伊朗政體的汶萊,雲石君認為,在一定時期內,政教合一還會延續下去
一方面,伊朗與美國、阿拉伯王權國的戰略對抗依舊持續,伊朗需用宗教手段發動國民來扛著這些壓力;另一方面,還會繼續用宗教的紐帶作用來拉攏伊拉克和敘利亞。若有一天,什葉派的紐帶作用不復存在,伊朗還可以用伊斯蘭復興的旗號,去爭取遜尼派阿拉伯人、甚至土耳其、中亞的突厥人的認同。
此一時,彼一時。政治體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這個政治體制符合國情,能起到效果,就是有用的。
而面對伊朗的這種縱橫之術,沙特以及美國這些「敵對勢力」,又有何破解之法呢?方法很簡單:從內部破壞!其中具體的操作,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君,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61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君,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推薦閱讀:
※有了這3件顯瘦利器~誰還說三月不減肥五月徒傷悲!
※冬季利器---磯竿遠投帶漂釣組
※文玩愛好者必備的文玩利器!
※女人比男人更長壽?關鍵在於3大健康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