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學概論問答題

一、國際非政府組織的興起背景、定義、活動方式及其在當代國際政治中的作用

1、背景:

二戰後,尤其是自20世紀70和80年代以來,國際非政府組織迅速發展。

(1)冷戰後兩極格局的瓦解,使意識形態對立不再尖銳;戰爭的災難使和平與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

(2)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大力推動,使民族國家地位相對下降,自由民主等政治價值日益普遍化,加之國內問題的日益國際化,國際合作變得尤為重要。

(3)信息革命和網路化時代的到來,以及現代化通信技術和交通方式的全球範圍內推廣,為國際非政府組織協調彼此間的行動,組織全球範圍內的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

(4)環境污染、物種保護、核不擴散、消除戰爭與貧富差距等具有跨國性質的全球問題日益突出;

(5)政府間合作的欠佳使人們開始尋找更為有效的合作方式。而國際非政府組織憑藉自身所具有的知識優勢、道義優勢以及靈活高效的體制優勢逐漸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2、定義:任何不是根據政府間協議建立起來的國際組織均應被視為非政府組織。

3、活動方式:諮詢、遊說、宣傳、倡議、集會、遊行;通過對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施加壓力達到其目的;作為自主活動者,進行自我創造的活動

4、作用:

(1)國際非政府組織作為非國家行為體,在國際關係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彌補了國家行為體在某些職能和領域的不足。

(2)有力衝擊了國際政治的國家中心模式,推動了國際政治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3)日益侵蝕國家主權,弱化著國民對主權國家的忠誠,對傳統的國家主權觀念形成了挑戰。

(4)促使國際治理由單純「政府-國際體制」實行的治理向「政府-國際體制與非政府的社會體制」相結合的治理體制轉變。

二、國家利益包含那哪些內容?

從內容的角度可將國家利益劃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國家安全利益。安全利益是一國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最核心的利益。它包括兩個方面:第一,維護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不受外來侵犯;第二,防止出現對自身不利的周邊環境和國際環境。

(2)國家經濟利益。經濟是一國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力量,經濟利益是國家的基本利益。它包括對內維護獨立自主發展民族經濟的主權,維護資源、能源主權,推動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外維護國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利益,維護在貿易、投資、金融領域的地位,確保本國經濟的發展。

(3)國家政治利益。政治利益是國家利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是維護國家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并力求擴大其影響。

(4)國家文化利益。文化往往是同國家的安全、經濟、政治聯繫在一起的,因此,文化利益是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意識形態的維護,歷史文化傳統的保持,民族認同感的確立和微細,與安全、經濟、政治密切聯繫的各種文

化現象。

三、試析國家利益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與作用。

地位:國家利益不僅僅是國際政治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核心概念,也是一個實踐工具。它源於國家主權,是國家的最高目標,是國家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於是,國家利益成了決定國家對外政策與行動的基本動因,影響國際關係的核心因素,也是國家間關係最基本的驅動因素。其具體作用體現如下:

(1)國家利益是國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據。

在國際社會中,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都是服務、服從於國家利益的。列寧指出「我國的對內和對外政策歸根結底是由我國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和經濟地位決定的。這個原理是馬克思主義者整個世界觀的基礎」。由於國家利益並不僅僅是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是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居民的利益,因此,在制定國家對外政策時,只有考慮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才能更好地實現統治階級的利益。

中國的領導人也正是從這一點出發,鄧小平指出「我們的對外政策,就本國來說,是要尋求一個和平的環境來實現四個現代化」,因為這是「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

(2)國家利益是檢驗和評價外政策效用的標準。

國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歸宿,評價外交政策效用的標準即是否能最大化實現國家利益。能否維護、增進、擴大國家利益是評價外交政策的最終目標。(此點可適當擴展)

(3)解釋和證明國家對外政策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隨著人們對國家利益問題的逐步深化,從國家利益出發,越來越成為人們判斷、檢驗、評價對外政策和對外行為的重要依據和有效的分析工具,人們通常依據國家利益的實現程度來判別政策和行為的效用。當然,出於某種特定的政治需要,一些國家常把實現國家利益作為證明其對外政策和對外行為合理性的借口,如美國就經常從世界上任何地區發生的事情都與美國的國家利益相關為名,為其霸權主義行徑辯護。

四、國家權力的本質、構成與作用。

國家權力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化社會中行動自由以及影響、控制和支配他國的能力。國家權力是一個歷史的範疇,隨社會的發展權力的內涵和表現形式不斷發生變化;本質特點:1、支配性,是一種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權利,也就掌握了社會的支配力量,從而在社會利益和價值分配中處於優勢地位。2、強制性,是一種要求政治服從的強制力量。3、擴張性,政治權利具有自我擴張和膨脹的能力。4、排他性,政治權利作為一種支配力量,傾向於排除其他權利的節制,合作與妥協往往是權力資源和能力不足時才有必要和可能。國家權力可分為有形權力和無形權力。

有形權力包括1、人口:人口是構成國家的要素之一,一般而言,人口規模與國家實力成正比,人口素質越來越成為衡量國家實力的重要標準。2、地理條件:一定的地理方位和地理環境是國家存在的基礎,國土遼闊一般可以使國家在對外關係中處於相對優勢的地位,現代條件下,國土質量越來越現實其重要地位。3、自然資源,資源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資源自給率高,對通過依賴性小,獨立自主的運用國家力量,實現國家利益的可能性就大。4、經濟實力,是國家實力最基本的要素,其中國家的工業生產能力最為重要。5、軍事實力,它是國家防禦外來侵略和安全滋味的能力,是國家權力構成的一個核心要素,也是國力強弱的最直接反映。6、科技實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而且是生產力中最積極最活躍的要素。

無形權力包括:

①政治系統與政治領導

一國政府制度、政體、政治系統的效率、廉潔度、自我校正能力等對國家權力具有重要影響;出色的領導人也往往能提高國家的地位和影響力。

②民族士氣和民族精神。

當政府決策與民族利益相吻合時,民族士氣往往高漲,人民可以團結一致戰勝困難,民族精神是由長期歷史文化文明傳統所造就的。具有強烈的民族精神的民族是難以戰勝的。

③外交藝術與外交戰略。

高質量的外交能充分調動國家權力資源,以較低成本有效實現國家戰略目標,成功的外交活動能極大提高國家地位和影響。

④意識形態與科學文化。

意識形態與科學文化越具有普遍性和吸引力,權力越大。可以通過這樣的影響力說服你所希望影響的國家採取你所希望的政策。

國家權力的作用:

①國家權力是一個國家制定對外戰略的基本依據。

②國家權力是一個國家實現對外戰略目標的手段。

③國家權力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幾發揮作用的程度

五、軟權力提出的背景、內涵及在當代國際關係中的作用。

背景:

(1)「軟權力」概念的產生是國際關係深刻變動的結果,也是權力性質與範圍隨著形勢變化而不斷拓展深化的結果。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球化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推動下,世界政治經濟和文化緊密結合,日益湧現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各國通力合作,傳統的權力手段陷入了更大的理論和現實困境。(2)冷戰的和平謝幕使得二戰以來長期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占統治地位的現實主義一時陷入了某種「失語」狀態,造成了「範式」的真空,這直接刺激了國際關係研究中文化理論的回歸。面對複雜的國際政治和社會現實,學界越來越重視從歷史文化、意識形態、民族特性、國家性格等角度研究國際政治與國際關係,從而使得國際關係研究呈現多元化狀態,新的範式和理論層出不窮。「軟權力」論的出現正是順應了國際政治的這些深刻變化而產生的。(3)20世紀末,美國國內興起了一場關於美國「衰落論」與「復興論」的大辯論。針對美國「衰落論」,約瑟夫·奈首先明確提出了「軟權力」這一概念。這是導致「軟權力」提出的直接原因。

軟權力指影響或說服其他行為體,使其他的人或國家同意或接受我方的價值取向和制度安排的一種能力。軟權力可界定為三方面:①價值標準:如民主、人權、自由;②市場經濟:自由市場經濟及其運行機制;③西方文明:以基督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宗教。「軟權力」的獲得主要依賴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吸引力、設定國際議事日程的能力、創造與自己體制一致的國際規範與國際機制的能力等。軟權力表現的是一種說服與合作的國際關係,強調的是一種吸引力,是合作型權力。「軟權力」具有擴散性和非壟斷性,它對別國的影響是無形的、非對抗性的,是柔性的、潛移默化的。

軟權力在當代國際關係中發揮重要作用,它可以幫助國家實現自己的對外政策目標,因為如果一個國家能夠使其權力在別國看來是合法的,那麼它在實現自己意志的時候就會較少受到抵抗。如果它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具有吸引力,那麼別的國家就會更願意效仿。如果它能建立起與其社會相一致的國際規範,那麼它需要改變自己的可能性就會很小。簡而言之,一個國家文化的普世性和它具有的建立一套管理國際行為的有利規則和制度之能力,能夠使該國有效實現其對外政策。

六、試析西方國家外交決策的決策者以及其作用。

外交決策體系中,決策者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決策者對國家和跨國組織的對外戰略和對外政策的制定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國家外交決策的決策者及其作用主要有:

1、總統或總理:國家的最高決策者。其主要作用:制定外交政策;承認外國政權,任命和接見大使;與別國締結條約和簽訂行政協議;對外作戰,進行危機處理,但必須與議會磋商並得到認可。

2、外交決策機構:主要是一國的外交部或國務院,還包括國防、情報、財政、外貿等其他部門,其作用主要有:提供政策建議;擬訂並實施政策;搜集、分析、傳達情報;向外國和國際組織派駐使團代表政府。

3、議會:議會具有參與和監督外交決策的權力,作用主要有:批准外交決策及形成的條約,使其生效;對國家制定的決策進行財政撥款;將決策按一定的程序加以採納和立法使其變成國家的意志;此外,議會還有對外宣戰、進行外貿管制和任免人事等作用。

4、利益集團:是以實現某種特定利益或主張為目的而尋求影響政府決策的社會集團。利益集團是不同的社會集團(階級、階層、產業部門、地區、政治信仰)利益或觀念相互衝突的結果,它以直接或間接的院外活動影響國家的外交決策。如,直接向政府決策部門官員或議員進行遊說,以影響決策。通過間接活動影響選舉,動員公眾抗議示威,結盟遊說等方式影響國家的外交決策,往往對國家的外交決策形成壓力。

5、大眾傳播媒介:泛指一切大眾傳播形式,包括報紙、雜誌、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其作用主要有:影響政府外交決策議事日程;引導和影響輿論,對政府的外交決策形成壓力;為政府制定和實施外交政策提供服務。

6、輿論:公眾對政治、公共政策、公共問題以及對處理這些政策和問題的人們公開表示的意見。其作用主要有:輿論作為外交政策順利制定和實施的社會基礎發揮著制約作用;政府也會通過利用、控制輿論來為制定和實施外交政策服務

七、外交決策的環境因素及其對外交政策制定的影響

影響外交決策的環境因素包括中多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可分為: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活動環境與心理環境;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

從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角度分析:

(一)自然環境因素主要指一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它包括自然地理因素、政治地理因素和經濟地理因素。它對一國對外決策具有制約作用,這是因為一國所處自然環境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定的因素,並未一國提供了直接的物質力量。

自然地理因素指一國在自然地理所處的位置,它常對外交政策取向具有特殊影響。是否擁有港口綿長的海岸線,國家邊界是否漫長等等都決定了一國對外政策的偏重和激烈緩和程度。政治地理因素指一國在世界政治、軍事版圖上所處的位置,也對對外政策趨向具有特殊影響。如人口狀況來看,一國的人口質量直接影響著其綜合國力,乃至決定著其參與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和積極性。

經濟地理因素指具有經濟利益的自然條件、經濟資源乃至生產力布局的情況。一國經濟條件和自然資源豐富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國政策是否可以對外強硬,是否不怕國際孤立與制裁,直接影響其獨立性和外交選擇範圍。

(二)社會環境因素更為靈活多變和複雜,分為1國內環境和2國際環境。國內環境包括(1)制度因素、(2)綜合國力因素、(3)意識形態因素和(4)政治文化因素。國際環境包括(1)時代特徵、(2)國際格局、(3)國際形勢(4)國際法和國際輿論。

1、國內環境(1)制度因素包括①政治制度和②經濟制度。對外政策的指定實際上是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將階級需求轉化為國際政策的需求。由於制度是長期性的,故對外政策具有本質的、長期的影響。(2)綜合國力因素是指一國政策目標的建立和實現必須建立在現實條件允許的基礎之上,故綜合國力作為實現目標的手段從可行性角度對目標形成制約。(3)意識形態因素是一國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體系,是一國制定政策、採取行動自覺遵守的原則和指南。(4)政治文化因素是一國的歷史、文化在其民族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積澱,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思想認識、政治態度、行為習慣和價值取向,決定了對外政策的細節和風格。

2、國際環境(1)基於對不同時代特徵不同的判斷,各國會制定不同的國際、國內戰略。如和平主義盛行推動了全球化和平合作外交等。(2)國際格局反映了國際舞台上政治力量的分布和對比狀況,任何一國制定外交政策必須建立在對國際格局的深刻分析和準確判斷上。(3)國際形勢從時間、空間、影響上講都是短暫的、臨時的和突發的,而且國際法和國際輿論常常對對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起制約作用。

八、如何理解國際衝突、戰爭及和平

國際衝突是指國際社會中各個行為體出於對一定領域的利益和目標的追求和維護而產生的矛盾、對抗、摩擦甚至戰爭。

從國際衝突的定義可以看出,①國際衝突的研究範圍應限於國際社會;②戰爭並不是國際衝突唯一的表現形式,而是極端的、最終的表現形式。

關於國際衝突的分類,卡爾·多伊奇在《國際關係分析》中將其分為三類:

①根據衝突雙方的決心,分成「打到底」的衝突和「共存」的衝突;

②根據政治、經濟、文化等矛盾的性質分為「根本性」衝突和「偶發性」

衝突

③根據衝突控制的可能性分為「可駕馭」的傳統和「不可駕馭」的衝突。

國內對國際衝突的分類通常的劃分方法是:

①一般衝突,②國家危機,③恐怖活動,④內戰與革命,⑤國際戰爭。

戰爭就是使用暴力的衝突,是具有特殊烈度的一種衝突形式。

國際關係行為體,特別是國家之間的大規模的、帶有主觀戰爭意圖的武裝沖

突就是國際戰爭。國際戰爭是國際衝突的表現形式,也是國際衝突的一般形式。

關於國際戰爭的幾點認識:

①戰爭的主題是主權國家或其他國際政治行為體,戰爭本身是一種國家行為;

②戰爭的根本屬性是暴力,是熱戰而不是冷戰;

③戰爭有程度和規模上的區別;

④交戰雙方或一方有明顯的戰爭意圖,有意識地選擇戰爭手段實現自己的目標。

關於戰爭性質的判斷,從政治標準看可以分為正義性的戰爭和非正義性的戰爭;從國際法標準可分為侵略戰爭和反侵略戰爭。應當注意的是,戰爭性質存在模糊性,一些國際戰爭難以簡單做出是非判斷,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和平則是與「戰爭」相對,指無戰爭狀態或戰爭之間的間歇。

現實主義主要從權力的角度看待和平,強調的是歷史發展中實然的方面,認為存在以下幾種和平,即:

①均勢的和平,②霸權下的和平,③帝國的和平,④恐怖的和平,⑤滿足的和平,⑥一致的和平。

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和平觀,主要特徵是多層次、多元價值和規範的。具有「應然」的特點,提出以下和平觀:①積極的和平,②公正的和平,③理性的和平,④民主的和平。

我認為現在的和平屬於理性的和平。世界各國認識到通過戰爭達不到所追求的目標,故通過和平的手段解決問題,這是因為①核時代的戰爭沒有勝者,②全球化是國家間相互一向加深,打則兩敗俱傷,③科學技術的進步在經濟增長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作用,抑制了通過戰爭獲得經濟利益的動機和考慮,故各大國間維持著理性的和平。

九、和平主義與和平運動的興起背景、特點及發展軌跡

(一)和平主義是指爭取實現各民族間持久和平乃至永久和平的一切努力和主張,它既是一種思想主張,又是一種實踐;是近代西方國家產生的最有實際政治影響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其基本觀點是:反對一切戰爭。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導致戰爭規模越來越大,頻率越來越頻繁,破壞性越來越大,和平主義隨之產生。其思想淵源有三:(1)基督教影響:宣傳無條件的自我犧牲,普世性的愛和對人的友好。(2)人道主義:強調關懷人、尊重人和以人為本的思想。(3)世界主義:由如何保障世界和平的問題發展而成了世界主義思潮。

(二)和平運動是指在和平主義指導下,人類一種超越階級、民族、國家界限的追求和平的社會運動。以維護和平為宗旨,具有超階級、超民族、超國界等特點的社會活動。馬克思主義認為其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運動,是資產階級思潮,具有超階級性和全人類性。縱觀整個和平主義運動,其特點有:①主體涵蓋了不同的民族和國家,不同的社會階層的人群參加。②性質包含了多種思潮、理論、主張,具有某種程度上的全人類的性質。③組織特點上的鬆散性和可變性。④興起時間通常在大戰之後或大戰之前。⑤歷史作用並不在於能組織一切具體的戰爭,而在於提高了人類的和平意識。

經歷了三個階段:

(1)19世紀初到一戰。特點:①和平運動越出美國、西歐的範圍,遍及整個歐洲,拉美和日本。②和平主義輿論有了很大發展,許多關於和平主義的書籍紛紛出版。③和平運動獲得了廣泛的資助,設立了很多獎金和基金。④具有現實的影響(海牙會議)。

(2)、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此期間和平運動的主力是英國和美國。主要包括20年代國聯成立,實行裁軍與集體安全,以及30年代的反戰運動和和平集會。同時,和平運動也是歐洲實行綏靖政策的一個重要原因。

(3)、二戰後和平運動的發展。背景:①兩次戰爭使人們從更廣範圍、更深層次上投身反對戰爭和謀求和平運動之中。②原子武器的大規模殺傷性和核戰爭的毀滅性前景也成了戰後和平運動的推動因素。③戰後冷戰的爆發和兩大集團的對抗也成了推動和平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期間經歷了四次高潮:①40年代末50年代初,美蘇冷戰爆發和原子彈的發明。②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美蘇大規模軍備競賽和核戰爭以及核武器在歐亞的廣泛部署。③60年代中後期到70年代初,越南戰爭。④80年代初,中程導彈的發明、星球大戰計劃、核消滅計劃。

十、非傳統安全問題產生的背景、特點和涉及領域

背景:

1、冷戰結束後國際格局的變化:①蘇聯解體凸現了經濟安全的重要性;②冷戰時期壓制的矛盾隨著冷戰結束而凸現;③冷戰結束,國際衝突得到緩和,使各國有條件把注意力轉到非傳統安全問題;

2、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擴展

3、世界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結果

4、國際安全理念的轉變

特點:

1、均具有「跨國性」擴散蔓延的特徵。

2、有的具有暴力性質(如恐怖主義、有組織犯罪),有的具有非暴力性質(如環境污染、金融危機)。

3、對國家安全、地區安全、全球安全,以及個人和整個人類安全構成直接的威脅,只是威脅的方式、程度、時間和後果不同。

4、各種問題具有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特點。

5、問題的形成,有的是潛在積累、逐漸形成的,有的是「外溢」或「內流」的結果,有的是以危機的形式突然爆發。

涉及領域:

非傳統安全是指由非政治和非軍事因素引發的直接影響甚至威脅國家、地區、全球發展、穩定和安全的跨國性問題以及與此相適應的一種新的安全觀和新的安全研究領域。

從美國和西方的研究看,非傳統安全大約涉及如下問題:

資源短缺、人口膨脹、生態環境惡化、民族宗教衝突、國內動亂和國家分裂、經濟和金融危機、恐怖主義、信息網路攻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貧困化、跨國犯罪、走私販毒、經濟難民和非法移民、傳染疾病流行、底下經濟、海盜、非法洗錢等。

所涉及的領域有: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環境安全、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公共衛生安全、人口安全、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

1、經濟安全:面對威脅(國內外)能利用各種有效手段,捍衛國家利益,保障國家的經濟穩定、發展和繁榮,避免遭受重大經濟利益損失,使經濟發展總方向不被打亂,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並保持良好的外部環境。

2、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的核心是規避、降低和抵禦金融風險(包括個別金融風險和系統金融風險),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

3、環境安全:包括環境退化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恢復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的破壞、環境惡化對人類安全構成的威脅。

4、能源安全:是一個國家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必需的能源保障的一種狀態,不僅包括能源供應安全,也包括對由於能源生產和使用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的治理,能源安全是能源供應安全與能源使用安全的統一

5、信息安全:包括兩個方面,即信息網路基礎設施的安全,以及信息內容的存儲、傳遞的安全

6、公共衛生安全:防止由於流行疾病的傳播和蔓延而造成嚴重的社會恐慌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防止生物恐怖主義和基因恐怖主義。

7、人口安全: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規模適度、人口結構合理以及人口流動有序的狀態,這種狀態不但可以充分滿足該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且也有利於實現該國社會、政治的穩定。

8、民族分裂主義:指某些民族的極端勢力在一個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的多民族國家內要求建立獨立國家的主張。

9、宗教極端主義:一種與宗教有密切聯繫的極端主義。它用一些偏執、無限擴大化、極端片面、絕對化的觀點來詮釋宗教的信仰體系。其顯著特點是排拒理性,煽動宗教狂熱。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指宗教內部的極端主義傾向;二是在宗教名義下的極端主義,或打著宗教旗號的極端主義。

10、恐怖主義:為了達到某種政治目的,對第三者使用或威脅使用暴力的行為。

十一、非傳統安全對國際關係的影響。

非傳統安全對國際關係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⑴安全觀念轉變,「新安全觀」形成。

安全問題不再局限於以國家為中心的政治軍事安全,還包括資源、經濟、科技、信息、社會、文化等領域的安全。冷戰後,國際社會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安全理念。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子孫後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此外在關注安全主體方面,人類安全理念也發生變化,即從人的角度看待安全問題,安全主題從國家轉移到個人。

⑵國際組織與非政府組織的作用上升。

非傳統安全問題本身具有跨國性的特徵,需許多國家合作解決。國際組織具有這樣的優勢,因為國際組織往往能超越一國狹隘的觀念,可以從宏觀的角度看待非傳統安全問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而非政府組織不受主權的約束,不受正式機制和程序的限制,具有反應及時、靈活的特點,所以在處理政府不能處理的問題時,這些非政府組織可以很好地發揮作用。

⑶國家合作趨勢進一步加強。

由於非傳統安全具有「跨國性」擴散蔓延的特徵,而且往往國家安全、地區安全、全球安全以及個人和整個人類的安全構成直接的威脅,故問題的解決往往超出一國的能力範圍。為更好地解決非傳統安全問題,國家間進一步加強合作。例如在反恐中世界上大多數過都團結在聯合國周圍,聯合國在反恐中發揮著領導作用,為反恐提供合法性,提供處理該問題的專門部門以及後勤支持等。

⑷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問題日益突出。

所謂「治理」是指一種公共管理活動和公共管理過程,包括必要的公共權威、管理規則、治理機制和治理方式。國家治理、區域治理和全球治理是三個層次的合作平台,解決非傳統安全問題需藉助這些平台。尤其是全球治理,即通過具有約束力的國際規則來解決全球性的衝突、生態、人權、移民、毒品、走私、傳染病等問題,以維持正常的國際政治秩序。該問題隨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出現而日益突出。

十二、試析國際體系的歷史演變及特點

歷史演變: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西方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在冷戰中取得勝利,使其在國際政治經濟中的地位得到鞏固,維護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意志和能力加強。第三世界在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收到削弱。與此同時,世界體系更加多元化。90年代以來,國際體系中全球化和區域化兩大趨勢齊頭並進、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世界經濟國際化、跨國化、市場化日益加強;另一方面是區域合作,特別是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均參與其中的區域合作不斷取得進展。呈現出一球多制、多元共存的局面。

特徵:

1、國際政治力量對比的重新組合和結構調整。首先西方大國間的力量對比狀況出現變化,美國力量相對上升,歐洲一體化不斷加強,美日歐三遍關係朝著有利於美歐,不利於日本的方向發展。其次,中國改革開放步伐加快,政治經濟實力迅速增強。再次,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大多數東歐國家倒向西方。

2、各種力量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關係更加複雜多樣。冷戰後國家間單向的政治、經濟依附大大減弱,相互依存不斷加強。各種政治力量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合作中有鬥爭、矛盾中有協調。陣線分明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和平共處、平等合作日益成為國際關係主要內容。

3、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與鬥爭依舊存在。雖然冷戰後東西方集團對抗結束了,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之間的矛盾與鬥爭依然是國際體系中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的一個重要內容,只是鬥爭方式變得更隱蔽和不具公開的制度對立色彩。


推薦閱讀:

押錯了寶,烏克蘭不被特朗普政府待見
藏在敘利亞空襲背後,美軍的野心
朝鮮半島危機到底有沒有解除?
安倍為什麼支持特朗普的「印太戰略」?
論共享槍支在美國實現的可能性--歪評美國槍擊案

TAG:政治 | 國際政治 | 政治學 | 國際 | 答題 | 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