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多少歷史的美國 開始為歷史包袱亂起來了?

為什麼沒多少歷史的美國

開始為歷史包袱亂起來了?

作者:條晨

/摘要/ 近日,圍繞要不要拆除部分歷史遺迹的爭議,美國多地發生了示威遊行,弗吉尼亞甚至發生了數十人死傷的暴力衝突。歷史爭議的背後,是美國日益不可調和的社會矛盾。

曾經有記者質問特朗,他為什麼不譴責普京的種種「暴行」。特朗普對曰:「你以為我們美國就是白蓮花嗎?」

作為一個美國總統,特朗普並不忌憚於「得罪」美國和其它美國總統。當地時間8月15日,特朗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喬治·華盛頓(美國國父)是個奴隸主……托馬斯·傑斐遜(起草了獨立宣言)也是個奴隸主……你們現在想怎樣呢?」

特朗普說的沒有錯,其實非但華盛頓、傑斐遜,其它頭像印在美元上的林肯、格蘭特等美國的「先賢大哲」們,要麼自己擁有奴隸、要麼家庭里用奴隸,總之都和奴隸主的名稱脫不了干係

可是幾百年前的歷史舊賬,特朗普為什麼要現在翻出來?

實際上美國最近在轟轟烈烈的搞一場算舊賬、拆古迹的運動,最終導致了嚴重暴力衝突。特朗普被逼站隊表態,不得已拉出老祖宗來墊背,才說出了上述這番話。

美國也有歷史包袱

美國建國不足300年,獨居北美「天險」,周圍沒什麼大國接壤,本土躲開了一戰二戰,最近百年發展成超級大國,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不過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人和」得來則頗為不易。殖民者和原住民產生過血腥的衝突、黑人被奴役的慘痛歷史等種種原因相加,在種族問題上,美國是敏感而脆弱的。

自一直被部分媒體指責有「白人至上」主義傾向的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各族群間的衝突有日益劇烈的趨勢。而美國歷史上存在的種種「舊問題」,也藉由族群撕裂愈演愈烈的趨勢日益公開化並不可調和。

大量歷史文物被官方或者非官方的拆毀

這種矛盾和衝突最新表現是——因大規模拆毀「歷史文物」引發暴亂:美國弗吉尼亞州進入緊急狀態,數千人遊行示威,暴徒駕車沖入示威人群中,造成多人死傷。隨後華盛頓、西雅圖、紐約等地爆發遊行示威。

之所以給「歷史文物」打上引號,一來在於這些東西也就在世100年左右,談不上歷史多悠久;二來這些舊物被指代表「種族主義」、「奴隸制」和「美國長期壓迫黑人的歷史」,這些思想有問題政治有問題的物件算不算得上是「文物」,尚需要美國政府來下定論。

所以究竟是些什麼東西如此窮凶極惡,乃至於只有200多年歷史的美國要拆掉100多年前的歷史物件呢?這些被拆除的物件,多是紀念美國南北戰爭時南方邦聯領袖的雕像。眾所周知美國在150多年前打了一場內戰,最終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聯邦)打敗了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邦聯)。

這些雕像紀念品,盡數是紀念作為戰敗者的邦聯的。據美國有關部門統計,目前美國還有700多坐邦聯的紀念碑和雕像,此外數百所學校、數十所軍事基地和很多道路、節假日都以邦聯的人物或歷史來命名。

戰勝者清算戰敗者古已有之,可是150多年後才開始清算就很奇怪了。更加令人不解的是,這些雕像多建於20世紀初,也就是在美國內戰結束幾十年後建立的。打完仗不久尚能給戰敗者建紀念碑,過了上百年突然開始清算了,難道美國南方邦聯21世紀還要復辟不成?

借南北戰爭的屍還社會撕裂的魂

有人拆,有人保,這是保護邦聯紀念物團體的集會

關於這些邦聯舊物的爭議背後,是美國難以調和的社會撕裂。

廢除邦聯紀念物的風潮,據信源於2015年的一次惡性案件。當時一名白人至上主義分子槍殺了9名黑人,而他的社交網站主頁上有邦聯旗幟。自此,邦聯舊物開始被視作「種族主義」、「奴隸制」的代表,美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廢除邦聯紀念物的運動。

南北戰爭時期,南方確實是作為反對廢除奴隸制的一方參戰的。不過按照這種有歷史污點就要清算的邏輯,世界上所有文物只怕都要燒了。這種簡單的邏輯,美國人不會不懂。

鑒於邦聯的「黑歷史」,部分白人至上主義者等極端右翼勢力把這些邦聯舊物視作白人至上象徵,一種圖騰。這激起了少數族裔、部分反對種族主義的群體反抗,他們大力支持拆毀這些邦聯紀念物。拆與不拆的鬥爭,最初是「一小撮」白人至上主義者和部分反對種族歧視的族群的鬥爭。

雙方的鬥爭已經相當激烈

不過這「一小撮」極端分子背後,是大量對現狀不滿的美國白人。在全球化、科技進步以及金融危機的三重作用下,大量美國的白人產業工人和中產階級收入下降。這些白人遂遷怒於美國的少數族裔,對美國全球化和寬鬆的移民政策表示不滿。

與此同時,美國少數族裔在美國經濟、政治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人口總數也即將超過白人,這也使傳統上作為主流人群的白人產生了「危機感」。

這些白人並不是少數,實際上主要就是他們把特朗普送上了總統的寶座。特朗普的「美國優先」、「禁穆令」政策顯然是為他們量身定做的。

種族歧視是美國絕對的政治紅線,而這些白人的訴求裡面多多少少包含了涉及種族歧視的因子。所以白人至上主義者和他們背後的人群,和美國傳統價值觀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圍繞邦聯紀念物的爭論,把這種矛盾具象化,公開化。拆與不拆,成了一種站隊,一種表態。

加之當地政府一方面本著譴責種族主義政治態度、一方面出於息事寧人的目的,大都以一拆了之來處理這些紀念物(巴爾的摩市長凱瑟琳·皮尤就說,「移除雕像是出於對市民安全的擔憂」),使得事態加速惡化。

各方勢力的紛爭,使得圍繞邦聯紀念物的爭論擴大化了,最終演化成大範圍的遊行示威和理論論戰。

特朗普的「死局」

這次爭論造成的撕裂之大,連特朗普出面都難以彌合。相反,特朗普被反噬入輿論的漩渦中,自身難保。

在弗吉尼亞的暴力衝突發生後,特朗普各打50大板,說雙方陣營裡面都有一小撮壞分子,大多數群眾都是好的。還拉出華盛頓、傑斐遜出來墊背,說他們其實也是奴隸主,你們這樣拆下去不是辦法。

這種聽上去一副和事佬的口吻,實際上是特朗普唯一能選擇的立場。一方面作為美國總統他必須顧及傳統的價值觀,一方面大量不滿現狀的白人是他的政治基本盤得罪不起。

不過在美國大部分媒體和政客看來,特朗普的言論沒有明確譴責白人至上主義者,反倒是給暴力分子翻案,明確踩了種族主義的紅線。予以了十分強烈的譴責。

著名的《時代》雜誌直接在封面上明示特朗普支持納粹,《紐約客》則是在封面上明示特朗普是3K黨。由於特朗普的言論,多位美國大企業CEO選擇退出特朗普的顧問團隊,直接導致他的兩個顧問團隊就地解散……

特朗普是否是種族主義者尚需歷史來評價,不過作為一位任期內美國民眾開始轟轟烈烈拆文物的總統,他註定在史書上要背負一些罵名了。

《紐約時報》就巧妙的把拆邦聯紀念物比作了「伊斯蘭國(IS)對歷史文物的破壞」。

欄目介紹

「不服來辯」系UC獨家泛新聞評論欄目,致力於提供獨到觀點和有價值的內容,每周一至五更新。投稿請發至bufu.uc@aliyun.com


推薦閱讀:

王健林喊話川普:敢任性,小心美國2萬人沒飯吃
「第一夫人」單獨專程訪華,米歇爾是第一人!美國第一夫人今起訪華
美國心甘情願主動放棄敘利亞?特朗普這招夠狠:下了血本「挖大坑」逼俄羅斯往裡跳
美印接連挑釁,存在什麼陰謀?
在美國生活要辦哪些證?

TAG:歷史 | 美國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