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英國耗費30億的代價,看清了滿清王朝的真正實力

1792年,英國特使馬嘎爾尼代表代表英國前往中國談判關於商業貿易的事宜,為了取悅那位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英國人耗費了78000多英鎊準備禮物。按照當時的物價,這筆錢相當於30億人民幣。雖然乾隆最終拒絕了英國的要求,但是英國卻藉此看清了滿清王朝的真正實力。50年以後,他們用軍艦和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一、英國為了擴大同中國的貿易,派出了馬嘎爾尼訪華

清朝入關以後,推行著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由於對自己統治的不自信,清王朝嚴禁居民私自出海。在民間嚴禁走私火藥和武器,只准出口茶葉、瓷器等等物品。這就造成了中國科技發展的嚴重滯後,在乾隆中期,中國與緬甸爆發了戰爭。從前線回來的將領強烈建議增加火槍的數量,改善清軍的裝備,而乾隆皇帝以一句「騎射乃滿洲之本」拒絕了將軍們的建議。此時西方的工業正在飛速發展,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的英國正在飛速發展。而清朝皇帝根本不知道英吉利在哪裡,在乾隆的思維中,他只知道沙俄。當時英國對清朝的茶葉需求很大,不但自己飲用,還會在出口到其他的歐洲國家。頗為諷刺的是英國將部分茶葉深加工以後,又銷往了中國。還美其名曰西洋茶,價格是中國茶葉的五倍以上。

為了壟斷對中國的貿易,1792年,英國派出了以馬嘎爾尼為首的代表團。這個代表團在名義上是為中國的乾隆皇帝祝壽,實際上是來尋求通商的。英國給清朝的遞交的國書原文中,態度不卑不亢,完全是一種平等交流的味道,這已經有了一點當代國際交流的意思。而滿清官員把國書改的是面目全非,全文都是奉承話,只有有關經濟和通商的事宜連提都沒提。這也是當馬嘎爾尼向乾隆皇帝提出通商要求時,乾隆會震怒的原因。首先乾隆根本不知情,事情太突然。第二即便乾隆之情,他也絕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當時乾隆以及滿清官員的思維比國外落後了好幾百年,那種天朝上國式的模式根本無法在世界使用。

二、馬嘎爾尼不虛此行,看清了滿清王朝的虛實

馬嘎爾尼一行人1792年從國內出發,到了1793年年初到達了中國廣州。到達中國之初,馬嘎爾尼就感受到了中國官民之間極度的不和諧。清朝官員使用強硬的手段徵集為英國人服務的勞工,中國的廚師認為他們這些英國人沒有見識。在供給他們雞肉時,只放了一支雞腿。他們一行人到達天津時,清朝為了向英國人展示大清國的軍威,命令軍隊在運河兩岸操練。在英國代表看來,這些清朝官員嘴裡的大清國勇士簡直就是一群叫花子。清朝的水師更是不堪一擊,馬嘎爾尼的坐艦比清朝的戰艦大6倍,但是清朝並沒有認識到這其中有什麼差別。

馬嘎爾尼到達北京以後,邀請清軍大將福康安觀看英軍衛隊的火器表演。福康安輕蔑的說:「我看也罷,不看也罷,火器沒有什麼稀奇的。」福康安雖然身經百戰,但是對手都是那些周邊小國,他自己本身根本不懂火器。馬嘎爾尼向乾隆皇帝呈上了英國最新戰艦的模型,這種戰艦可以安放64門火炮,而當時中國水師的戰艦最多安裝12門。乾隆皇帝只是看了一下就命令封庫,1960年,英法聯軍進入了北京城。英軍在清廷的皇家倉庫里又看到了這艘模型,封條還在,證明60多年時間裡再也沒有人碰過。即便是經歷了鴉片戰爭的失敗,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也沒有想到倉庫了的這些東西。

三、50年後,英國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馬嘎爾尼在覲見乾隆皇帝時,堅持單膝下跪,絕對不行所謂的三跪九叩大禮。這讓乾隆皇帝十分惱火,再加上馬嘎爾尼提出通商等等條件,這讓乾隆皇帝勃然大怒。乾隆皇帝高傲的說:「我們天朝什麼都有,無需同你們這種小邦通商。」馬嘎爾尼失望的離開了中國,不過他不是什麼都沒有得到,他在日記中寫道:「清朝就在一艘破舊的戰艦,它之所以還沒有沉沒是由於出色的指揮官。一旦一個無能的君主走上了指揮位置,它將無力應對狂風暴雨。」在乾隆的兒子嘉慶皇帝在位時期,英國又派出了一次使團。不過這次英國人一步不讓,連單膝下跪也不再可能。最終這次使團來華無果而終,清王朝強令英國使團離開中國。僅僅20年之後,英國的艦隊就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的近代史開始了。


推薦閱讀:

英國薩維爾街的定製傳奇
英國入境這些事情你需要知道!
移民局內部文件,如何核查虛假材料?如何判定十年不得入境!英最嚴拒簽已蔓延至短期訪問簽證!
四,浴火新生
【英倫談】英國怎樣反恐?倫敦先提高城市警戒力度!

TAG:英國 | 滿清 | 王朝 | 實力 | 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