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生中「至暗時刻」 B02

早就聽說加里·奧德曼主演的新片《至暗時刻》已經提前鎖定明年奧斯卡大獎的數個重要席位,比如最佳男主角。  這部電影已經在國內公映,幾乎可以看作是3個月前 《敦刻爾克》的姊妹篇。如果說後者正面講述了英法聯軍在絕望中獲得一線生機、整個過程猶如天啟,戲劇性掩蓋了歷史的必然性;那麼由喬·賴特執導的這部嚴肅的歷史題材影片,則通過丘吉爾臨危受命擔任首相、力主與納粹抗爭到底的過程,表達了社會情緒厚積薄發的抉擇。  歷史選擇了丘吉爾,正如片中英國國王所說,雖然他多麼不待見丘吉爾的粗魯無力,在對方循禮親吻過自己的手之後馬上背過手擦,但是他說,這個時候誰能夠站出來代表民眾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就會全力支持誰。國王如此,何況那些擠地鐵的民眾。  有趣的是,堪稱歷史轉折點的這場撤退在《敦刻爾克》和《至暗時刻》里都有正側面的展示,實際上在喬·賴特的代表作《贖罪》里也有驚鴻露出,可見敦刻爾克大撤退在英國人心中意味著什麼,有很多可以去解讀的空間。在它之前,整個歐陸大陸都陷入對納粹的恐慌之中,似乎進入人類歷史的漫長黑夜,而在此之後,曙光刺開縫隙,展示了信仰與團結的力量,而這恰恰是人類賴以在這個星球為生的護心盔甲。  這是電影的大致情況。不過,我是反套路的,並沒有打算去講電影的拍攝如何考究,加里·奧德曼的表演多麼出神入化。我想說的就是這部電影 的 片 名,英 文 名 是「DarkestHour」,最黑暗的時刻。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都沒經歷過戰爭,但是,作為個人人生軌跡里有沒有那些戳人痛感的黑點呢?有沒有那些幾乎覺得過不去的黑夜呢?我想還是有的。  丘吉爾是很出色的政治家、演說家,文學造詣也出類拔萃,是拿過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首相。但是與此同時,他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抑鬱症患者,將抑鬱情緒比作巨大的黑狗就誕生於他的筆端。抑鬱症往往也表現為躁鬱。電影中如果細心去看,就會發現即將走馬上任首相的丘吉爾,帶給了自己的妻子和家人多少情感的壓力,已經表現出躁鬱病症的跡象。他自言自語、情緒不穩定,語速過快,但有時候說不清楚,易怒。更重要的是,我曾經看過一些文章說,此類患者很愛「演說」,當選擇的受眾與他存在「一堵牆」時,他要說什麼,你卻不聽,這個時候極容易刺激更糟糕的情緒崩潰。  幸運的是,丘吉爾積鬱的表達欲在重大的歷史舞台上獲得了展示,當時他的民眾甚至整個國家都處在巨大的不安全感中,他的抑鬱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但是如果是在日常生活中呢?丘吉爾又該如何自處呢?真實的他找到了兩件事去平衡:寫作和繪畫。丘吉爾依然還是幸運的,繆斯女神給了他溫柔的庇護,並且身為貴族子弟至少不用擔心英鎊的事。  然而對於很多現在的普通人而言,人生的苦是說不出來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如何去熬過人生的至暗時刻?坦白講,沒有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是萬無一失的良策,丘吉爾終究是歷史的寵兒,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們所擁有的只是命運。幸運,命運,一字之差,萬般況味湧上心頭,到此我其實沒有任何結論。  錢德勒 媒體人
推薦閱讀:

人生就像一扇門
有沒有人經歷過身邊熟悉人比如朋友親人同事突然一天就去世了,如何接受現實並對人生從此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在人生一些重大選擇,應該是理性的謹慎,還是感性的勇敢?
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有什麼樣的結局
每日捧腹段子精選: 男人和女人生氣的區別...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