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存在主義文學

第三章 存在主義文學

一、存在主義哲學簡述

(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存在主義哲學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哲學基礎。學習存在主義文學應首先了解存在主義哲學。

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者是19世紀中葉丹麥神學家、哲學家索倫·克爾凱戈爾。他從徹底的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立場上反對黑格爾以推崇理性為核心的一整套思想體系。他主張哲學應該研究個體的存在,並把對上帝的信仰作為人的存在的最終境地,從而奠定了宗教存在主義思想體系。存在主義哲學一出世就把探討人的問題放在了首要地位。

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1889~1976) 在其哲學巨著《存在與時間》(1927)中第一次提出了"存在主義"這一稱謂,促使存在主義理論系統化、明確化。他宣揚無神論存在主義,是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指出,因為人面對的是一個無法理解的世界,即是一個荒誕的世界,人永遠只能憂慮和恐懼。正是憂慮和恐懼,才揭示人的真實存在。他提出,人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控制的自由,憂慮、恐懼使人通向存在,只有存在,才談得上自我選擇的自由,它與光明和快樂相聯繫。

二戰以後,存在主義在法國思想界佔據重要地位,確立了基督教存在主義。當時法國的存在主義基本上分為兩大派:

以馬賽爾為代表的基督教存在主義;

以薩特為代表的無神論存在主義,它又稱薩特的存在主義,或簡稱存在主義。

讓-保爾?薩特(1905—1980)是存在主義哲學的集大成者。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大致有三點:

(1)"存在先於本質"。在薩特看來,人像一粒種子偶然地飄落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本質可言,只有存在著,要想確立自己的本質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人不是別的東西,而僅僅是他自己行動的結果。所謂"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則一切都不存在。即人的"自我"決定自己的本質。

(2)"自由選擇"。上帝死了,人在這個世界上是自由的,人的行動選擇是自由的。這是因為人的選擇既沒有任何先天模式,沒有上帝的指導,也不能憑藉別人的判斷,人是自己行動的惟一指令者,但是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存在主義也是一種關於自由的哲學,強調的就是一種自我選擇的自由。

(3)"世界是荒誕的"。人偶然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面對著瞬息萬變,沒有理性,沒有秩序,純粹偶然的,混亂的,不合理的客觀外界,人感到處處受到限制,阻礙。在這茫茫的世界裡人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人只有感到噁心、嘔吐。

從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到薩特等哲學家關於人的存在理論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悲觀主義的情緒,並具有很強的非理性的特點,但是這只是整個思想體系的一個方面。我們應透過這些看到當克爾凱郭爾談到"孤獨個體"時,他還強調了個人生活道路的自我選擇性;海德格爾提出"人為死而在"的至理名言時也說明了人在世間的有限性,從而引起人們的思考:在有限的生命中怎樣生活才更有價值。在薩特的哲學中,世界是荒誕的這一思想非常濃厚,但他強調人是自由的,應超越荒誕的現實,通過行動來創造自己的本質。這種與現實相抗爭,不斷進取的精神,悲觀中透著樂觀,絕望中存在著希望的思想都直接影響著存在主義文學。

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觀點是:1,存在先於本質 2,世界是荒謬的 3,自由選擇論

二、存在主義哲學和存在主義文學的關係

存在主義哲學和存在主義文學即有聯繫,又有區別。

聯繫:存在主義文學以觀念文學而著稱。存在主義文學基本上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表達自己哲學觀點的場所,所以小說和戲劇中的哲學性很強。存在主義文學在對於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上,反映的是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

區別:存在主義文學首先是文學,作為文學,存在主義文學還有其藝術性一方面。

存在主義文學雖然具有濃厚的哲學色彩,但它並不是對哲學的圖解,許多作品有很強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三、存在主義文學的發展概況

1925年前後,法國哲學家兼作家馬塞爾把克爾凱戈爾的思想引入法國,創立了基督教存在主義文學。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文壇又產生了以薩特為代表的無神論存在主義,這就是通常所謂的存在主義文學思潮。

存在主義文學是20世紀3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一種文學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影響歐美,波及亞非諸國,五六十年代達到高潮,六七十年代逐漸走向衰落,80年代隨著薩特的去世而結束。

存在主義文學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學現象,具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掃蕩了西方人的一切價值觀念,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滿目創痍,慘絕人寰的荒誕世界。這使得西方社會在信仰、價值觀念上發生了嚴重的危機,思想理論出現了真空狀態。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具有濃郁哲學色彩的存在主義文學的出現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義方舟。存在主義告誡世人,上帝死後,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誰也不能代替他拯救自己。同時,存在主義又給人傳遞著一種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應超越荒誕外界,反抗荒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創造自己的本質。這種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並得到了許多人的共鳴。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的宣傳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義文學為存在主義哲學的廣泛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國的薩特,阿貝爾·加繆(1913—1960)和西蒙娜·德·I波伏娃(1908~1986)。

存在主義文學不是一個思想理論體系嚴密,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統一的文學思潮,雖然存在主義作家在探討人類生存條件和生存狀態的問題上有交匯的地方,但是他們在思想和藝術手法運用的側重點上是不同的。薩特的哲學實質上是關於自由的哲學,因而在薩特創作的文學中存在與本質,荒誕世界與自由選擇是中心內容。

西蒙娜?德?波伏娃的思想則與薩特相同。她的作品總是把人存在的意義,人生的選擇,與他人的關係等存在主義哲理思想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描寫人在生存過程中的困惑,追求和希望。

加繆的基本哲學思想是荒誕與反抗。而荒誕是他思想的核心,反抗是在荒誕基礎上的發展;加繆的這種哲學思想在其許多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

四、存在主義文學的主題和藝術特徵

(一)主題

存在主義文學的主題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描寫對於世界和人生的「荒誕體驗」。這種"荒誕體驗"往往表現為"噁心"和"焦慮感"。

薩特的《噁心》(1938)和加繆的《局外人》(1942)是作家感受現實,描寫荒誕世界的經典作品,這兩部小說也是《存在與虛無》(1943)和《西緒弗斯神話》(1942)發表之前兩位哲人的哲學思想反映。

加繆的《局外人》描寫了一個小職員莫爾索荒誕的一生,是加繆反映"荒誕"的第一典型形象。莫爾索的荒誕主要表現在他對現實的一切是冷漠的,很少主動去感受人生,對外界具有一種盲目的超脫感、麻木感。他對母親的去世、女友的愛情、朋友的友誼、社會的道德規範和法律制度,甚至對判死刑的結果等一切都是冷漠的、不屑一顧的。在他的眼裡社會的一切秩序都是毫無意義的、荒誕可憐的。莫爾索體現了加繆的荒誕哲理思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社會局外人。

2、強調人在荒誕境遇中的「自由選擇」。

強調人在荒誕境遇或極限境遇中的自由選擇

薩特認為,存在先於本質。人在荒誕中存在,然後通過自由選擇去創造自己的本質。所謂存在,在薩特的戲劇中就是"境遇"或"環境",遇到生存的危機,他或苦悶、消沉、或進取、抗爭,他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選擇,最後以自己的方式解決危機。

薩特的戲劇常被稱為"境遇劇"或"環境劇"。他創作境遇劇的目的,就是試圖展示當代人面臨的問題和普遍的焦慮,召喚人們進行自由選擇。

《死無葬身之地》在劇中給人物展示出一種極限境遇:游擊隊員們時刻在等待著發生的事情,敵人的審訊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誰也料想不到會有什麼後果。每個人面臨著生死關頭的考驗,或做英雄,或做叛徒,都由個人去選擇。游擊隊員之一昂利這樣說道:"有兩部分:一部分人要叫另一部分人招供"。表面上看,劇本寫的是兩部分人之間招供與反招供的鬥爭,其實薩特是借這一鬥爭來表現人與境遇的搏鬥:投降德國法西斯的法國"合作分子"代表環境一方,他們已異化為法西斯侵略的工具;游擊隊員代表法蘭西民族的尊嚴和抵抗精神。但處於厄運險境之中。前者要征服後者,變成反抗者的對立物;後者要用自己的人格與生命,進行英勇選擇,粉碎前者的陰謀,保衛自己祖國的獨立。在薩特看來,這兩部分人之間的鬥爭實質上是肯定自己的存在,否定對方的存在的鬥爭。呂絲受刑,其戀人若望痛苦萬狀,焦慮不安,說:"她正是為了不出賣我才忍受痛苦和恥辱"。昂利反駁:"不,這是為了取得勝利"。呂絲說得更明白:"要是你們招供了,……他們會說,"我終於佔有了他們"。這顯然是說招供會喪失自身存在的價值,淪為德國佔領者的走狗。所以昂利接著呂絲的話說:"她要的是勝利,這就是一切"。游擊隊員們以弱抗強,以肉體和心靈抵抗痛苦與死亡,其目的是否定法西斯分子的企圖,超越自己,超越極限境遇,創造自己存在的本質。游擊隊員們雖然最後遭到無情殺害,生命結束了,但是他們身上的獨立性、主動性並沒有喪失,尊嚴的天性並沒有泯滅。法西斯分子雖然活了下來,然而他們作為人的存在早已死亡了。用存在主義觀點看游擊隊員們則有"家"可歸,這個家就是人的存在。相反,法西斯分子則處於無「家」可歸的狀態。所以說,真正死無葬身之地的不是游擊隊員,而是法西斯分子。

薩特筆下的戲劇環境是沉重的,嚴峻的,通過環境旨在揭示世界的荒誕和選擇的艱難。異己的外部世界通過異化的人際關係,使劇中人物體驗著無盡的焦慮,體驗著煩惱,絕望與恐懼。這種體驗是以對自在世界全部感受為前提的。

* 「存在先於本質」不是存在主義文學的主題

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主題是表現「世界荒誕」和強調人生的「自由選擇」。當然,存在主義文學中關於「自由選擇」的主題是基於存在主義哲學「存在先於本質」的觀點的,正是因為他們認為人的本質不是由上帝決定的,不是先天的,所以人應該有自由選擇「本質」的權利。但是如果我們說存在主義文學的主題之一是表現「存在先於本質」,就有些不準確,至少有些間接。

(二)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存在主義文學最顯著的藝術特徵是哲理化。(注意存在主義哲學和文學的區別)

作為哲人,薩特、加繆和波伏娃等作家善於對自然、社會和人類的生存狀態進行哲理性的深層透視,而非用詩人的細膩情感來感受這一切。他們的文學作品著重影響的是讀者與觀眾的理智,而非著重影響他們的感情。在閱讀和觀看薩特等人的文學藝術作品時,我們所經歷的不是動人的藝術感染,而是緊張的哲學思考,不進行這樣的思考就很難理解他們作品的真諦。鮮明的哲理性和寓意思辨性是存在主義文學的顯著特徵。

*存在主義文學與現實主義文學的關係

1、聯繫:

現實主義這一名稱主要是來源於它的藝術特徵:寫實、表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19世紀現實主義)、注重細節描寫的真實性等等。

存在主義在藝術方法上基本是現實主義的,只不過它注重表現的典型人物是具有存在主義哲學觀點的人,典型環境是存在主義式的環境。存在主義文學在寫法上與傳統小說沒有很大區別,一般來說小說都有較完整的故事。

2、區別

二者的區別是在內容上,存在主義文學基本上是存在主義哲學家表達自己哲學觀點的場所,所以小說和戲劇中的哲學性很強,作品中的人物往往用哲學家的眼光看世界,所以有些怪,如《局外人》中的莫爾索,《噁心》中的洛根丁等等。

一般來講一個流派的名字總是來源於這個流派最主要的特徵。大多數是得名於這一流派的藝術特徵,如黑色幽默、表現主義、意識流等等。但也有一些是得名於代表這一流派的思想內容方面的特徵(當然有的也反映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兩方面),存在主義文學就主要是得名於其突出的存在主義式內容特徵——即存在主義文學在內容上主要是表現存在主義的哲學觀點。

存在主義文學的真實性嚴格區別於現實主義文學的真實性。存在主義文學強調主觀感受真實性,而非客觀現實的真實性。

另外,存在主義在藝術上的主要特徵是「哲理化」,而哲理化不是現實主義的特徵。

五、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作品

1、薩特(1905—1980):長篇小說《噁心》、長篇小說三部曲《自由之路》;短篇小說集《牆》、劇本《蒼蠅》、《間隔》、《死無葬身之地》、《骯髒的手》、《魔鬼與上帝》;自傳《詞語》;哲學著作《想像》、《存在與虛無》、《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等。

*薩特的戲劇作品《間隔》,主要表現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傾軋,「他人即地獄」的觀點表現得很明確。

《間隔》(1944)是薩特哲學巨著《存在與虛無》中"與他人的具體關係"問題的形象表述。劇中沒有高大悲壯的英雄人物,又不表現昂揚樂觀的情調,只是一小群平庸委瑣的角色:逃兵,同性戀者和殺嬰犯,應該說,他們三人在生前各自都經過"自由選擇",然而他們選擇的結果則是卑鄙和罪惡的。他們來到地獄中為了印證自己本質的合理性,像一團亂麻一祥扭成一團,互相折磨與吞噬。薩特在這裡提出了一個極為獨特的見解,即他人的目光的問題。在薩特看來,每個人的存在都暴露在他人的目光之下,並威脅著自己的存在,他人便是地獄。在這裡薩特從反面強調了創造自我的重要性,即自由對人的重要性。不論人處在怎樣的地獄中,人都有砸碎它的自由,否則人便不能實現超越。

「他人即地獄」是存在主義「世界荒誕」「人生痛苦」的一個極端化的說法。意思是「他人即敵人」。因為人是世界重要的組成部分,人是戰爭的發動者,是災難的製造者,一個人的痛苦的製造者主要不是大自然,而是人。

2、加繆: 中篇小說《局外人》、《墮落》;長篇小說《鼠疫》;短篇小說集《流放與王國》等;散文集《反與正》、《婚禮》;哲學隨筆《西西弗的神話》、《反抗者》;若干劇本。

3、西蒙娜·波伏娃。

六、薩特的作品

(一)《噁心》(一譯「《厭惡》」)

薩特在這部小說中描寫了一個落泊文人安東納?洛根丁,作者對洛根丁在各種具體環境的行為進行了富有哲學意味的形象探討,描述了洛根丁對世界、對自我、對存在一系列問題的感受和看法,即世界是荒誕的,人是被偶然拋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由於不能左右這個世界而感到噁心。作者在小說的最後越來越使他的主人公時時都在努力掙扎,企圖戰勝"厭惡",否定現存或已有的東西,擺脫命運的安排。

* 關於薩特的小說《噁心》中對"噁心"的感受

1)主人公"噁心"的感受表現了他對一切都感到厭倦的心理。

2)噁心的感受上升到存在論的高度是一種對現實世界的否定性的認識,感受和體驗。因為外部世界的本質就是噁心,所以它的存在只有通過噁心才能體現出來。

3)"噁心"具有積極意義。它體現出主人公對外部世界具有主體自覺和批評意識。(小說的積極意義)

(二)關於"處境劇"

表現人在特定情境中的「自由選擇」的戲劇謂之"處境劇"。它是對對薩特戲劇作品的一種稱謂。

薩特的戲劇作品包括小說作品經常把人物放置於某種極端化的"處境"之中(如生死關頭或大災難等),以凸顯他們的內在的品質和做出的「自由選擇」。

薩特的"處境劇"屬於存在主義文學範疇。存在主義文學探索的是人類以及人的個體在荒誕的世界上的出路和可能性的問題。

與傳統文學的典型環境不同,存在主義文學中的「人物的處境」既不表現時代特徵和歷史進程,也不為塑造典型人物服務,只是提供主觀感受和自由選擇的條件,讓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選擇自己的行動,造就自己的本領,表現自己的性格和命運。這類小說被稱為「處境小說」。如薩特的短篇小說《牆》,寫的是西班牙戰爭中三個被佛朗哥法西斯逮捕入獄的共和黨人在臨刑前夜的孤獨和恐懼。作者將人物置身於這種極端化的生存處境中,致力於對人物心理的描繪和對存在處境的分析。他的小說也因此被稱為「處境小說」。

在薩特的文學創作中,最有特色的就是他的「處境小說」和「處境劇」。

七、加繆的作品

阿爾貝·加繆(1913—1960)是存在主義文學的第二個重鎮。主要作品:中篇《局外人》 (1942)、長篇《鼠疫》(1947)

(一)加繆的《西西弗的神話》

這是哲學隨筆,但是對於理解加繆的作品是至關重要的。詳見講義和指導書

(二)《局外人》的「零度寫作」

所謂「零度寫作」,即中性的、非感情化的寫作。如排斥了主觀情緒和感情的敘述。是指作者在文章中不摻雜任何個人的想法,完全是機械地陳述。

1、用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口吻講述人生中最能激起強烈感情的事件。

2、在語言上突出「非感情化」。

如《局外人》中主人公莫爾索的這段冷漠的敘述:「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我收到養老院的一封電報,說:『母死。明日葬。專此通知。』這說明不了什麼。可能是昨天死的。」

「零度寫作」一詞源於法國後結構主義領袖羅蘭·巴特的一篇文章《寫作的零度》(1953)。

(三)《鼠疫》

《鼠疫》描寫了奧蘭發生鼠疫後的混亂情況,通過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表現不同的人在混亂世界的不同選擇。

《鼠疫》所表現的內容是可以推而廣之的,它可以代表在一切重大災難中不同人的不同表現,如有積極參戰的、有冷眼旁觀的、有發災難財的、有聽天由命的、也有相信某種宗教能拯救人類的等等。應該說《鼠疫》是一部具有寓意性的作品。

加繆在談及自己寫作《鼠疫》的基本動機時所說的那樣:「我想通過鼠疫來表現我們所感到的窒息和我們所經歷的那種充滿了威脅和流放的氣氛。我也想就此將這種解釋擴展至一般存在這一概念。」小說結尾這瘟神發動的鼠群,正象徵著人類始終面臨的惘惘的威脅,象徵著毀滅人類的一種可知以及未知的力量,它是關於人類總體生存境遇的象徵表達。由此,「鼠疫」的意象就上升為「一般存在」的概念高度。

《鼠疫》要點:(《鼠疫》的象徵含義)

1、鼠疫之城影射了德國法西斯佔領下的整個歐洲,也是關於人類在劫難逃的一個寓言,鼠疫是關於人類總體生存境遇的象徵表達。

2、《鼠疫》表達了存在主義的基本思想:

(1)世界是荒誕和不可理喻的,人是孤獨無助的。

(2)以里厄醫生的形象說明人可以進行自由選擇。人可以進行積極的選擇以顯示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通過里厄醫生的形象,表達出一種抵抗精神——不僅僅停留在里厄醫生個人的舉動,而是表現為一種集體的行動。《鼠疫》中群體性的抵抗精神構成了對《局外人》中個體覺醒階段的一種超越。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文學知識競賽
寫作一點也不難:《劉墉談讀書與做人》
網文風格+先鋒形式=薛定諤的難度與質量
元曲《清江引·春思》主要描寫了什麼樣的情景?
怎樣構思以紙為主題的作文?

TAG:文學 | 存在 | 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