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信仰在民間的發展演變——弘揚方式的民俗化和藝術化
觀世音信仰在民間的發展演變——弘揚方式的民俗化和藝術化
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員 朱封鰲
觀世音菩薩,梵名Avalokitesvara,音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是一位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的大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等。略稱觀音菩薩。據《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也就是說,當世間眾生遭遇苦難時,只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菩薩「觀」到聲音,立即前去解救,使其離苦得樂。但聲音應當用耳朵聽,為什麼說「觀」呢?大台宗大德寶靜大師在《普門品講錄》中解釋說:「蓋因菩薩六根圓通,可以互用。而我凡夫則不然,耳只能聽聲,而不能觀色;目只能閱色,而不能聽聲。所謂見不超色,耳不越聲。觀世音菩薩,觀十法界之音聲,而來教化援救眾生,無苦不拔,無難不救,故稱觀世音。」《普門品》中又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地藏王菩薩本願經》中還說,」佛告觀世音菩薩,汝於娑婆世界大有因緣,若天若龍,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眾生,聞汝名者,見汝形者,戀慕汝者,讚歎汝者,是諸眾生,於無上道必不退轉,常生人天,具受妙藥,因果將熟,遇佛授記。」正因為觀世音與此土眾生最有因緣,故民間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之諺。
從兩晉時期《法華經》的兩個譯本(西晉竺法護的《正法華經》和後秦鳩摩羅什的《妙法蓮華經》譯出開始,誦《法華經.普門品》而受感應的人極多,從此,觀世音信仰就廣泛流傳。其弘揚方式,在佛學界主要是用註疏解釋,如隋代智者大師的《觀音義疏》、《觀音玄義》和宋代知禮大師的《觀音義疏記》、《觀音玄義記》等等;而在廣大民眾中間,則是採用大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故事、說唱、書畫、戲劇演出以及各種民俗活動方式,從而使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本文主要探討後一方面的情況。
從男性形相到女性形相
根據佛教經典中記載,觀世音菩薩都是以男性的形相出現的。《華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經中稱為「勇猛丈夫」說明菩薩是男子。《悲華經》中還記載,觀世音菩薩為王太子時發誓度眾生的事:「往昔劫中,阿彌陀佛為轉輪王時,觀世音菩薩為王太子,名曰:「不眴」爾時,寶藏佛為王授記已,太子供佛齋僧,曾發大心,曰:「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能免斯苦者,我終不成菩提。」時寶藏佛尋為授記,曰:「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我今字汝為觀世音。」經文中清楚地表明觀世音本是王太子,同時表明了他得名的由來是因為他「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也就是他大慈大悲的本願。另據《觀世音得大勢受記經》中說:「昔於金光師子遊戲如來國,彼國之中,無有女人。王名威德,於園中入三昧,左右二蓮花化生二童子,左名寶意,即觀世音是;右名寶尚,即得大勢是。」經文中也表明觀世音菩薩與得大勢菩薩一樣,是蓮花化生的童子,是男子。
再從典籍來看,六朝人傅亮的《光世音應驗記》、張演的《續光世音應驗記》、陸杲的《系觀世音應驗記》等書中,記載了許多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動人感應。例如:
沙門竺法義者,山居好學。後得病積時,攻治備至,而了自不損,日就綿篤。遂不復治惟歸誠光世音。如此數日,晝眠,夢一道人來候其病,因為治之。刳出腹胃,湔洗俯臟,見有結聚不凈甚多。洗濯畢,還內(納)之。語義曰:「病已除也!」眠覺,眾患豁然,尋便復常。
傅亮:《光世音應驗記》
又如:
僧融又嘗與釋曇翼於江陵勸一人夫妻戒。後其人為劫所引,因遂越走。執婦系獄。「融遇途見之,仍求哀救。對曰:「唯當一心念光世音耳,更無餘術。」婦人便稱念不輟。幽閉經時,後夜夢見沙門立其頸間,以足蹴之,念去。婦人驚覺,身貫三木忽自離解。見門猶閉,閽司數重守之。謂無出理,還自穿著。有頃復眠,復夢向人曰:「 何以不去?門自開也。」既起,乃越人向門,門開得出。
張演:《續光世音應驗記》
這些感應事迹,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那些在苦難中祈求觀世音菩薩解救者,他們所夢見(或看見)前來解救的觀世音菩薩的形相,全是男性--道人或沙門僧人,而不是女性。
我們今天看到的六朝觀世音畫像,也是男性形相的。例如梁代的一尊銅觀音像,披掛縷珞(印度一般王公貴人皆佩戴之),方頭大臉,且有短髭,頭上是男子冠飾,顯示出觀世音菩薩莊嚴高貴的男子形相。
隨著《光世音應驗記》、《續光世音應驗記》等觀世音菩薩應化事迹在民間大量流傳,民間供奉觀世音菩薩的愈來愈多。觀世音菩薩的形相逐漸從男性演變為女性。考其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據佛典記載,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完全可以從男身應化為相好莊嚴的女身;二是供奉觀世音菩薩的以閨閣中人最多,她們喜歡菩薩以女性形相示現,更顯得親切。這樣展轉流傳,觀世音菩薩便成了女性的形相。正如明代女詩人屠瑤瑟(屠隆之女)《禮觀音大士》詩道:「千江一片月輪孤,直是禪心映玉壺。處處普門憑示現,憑君便作女人呼! 」
不過,觀世音菩薩究竟何時開始從男性形相演變為女性形相的,說法還是不一。據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中說:
今塑畫觀音像,無不作婦人者,菩薩端靚妍麗,文殊、普賢悉爾,不特觀世音也。至冠飾以婦人之服,則前此未聞。考《宣和畫譜》,唐、宋名手寫觀音像極多,俱不飾婦人冠服。
然而,胡應麟對唐宋觀音像的判斷是並不正確的。《宣和畫譜》為宋徽宗宮廷的藏畫記錄,共收畫家二百三十一人,名畫六千三百九十六件,分道釋、人物、宮室、番族、龍魚、山水、畜獸、花鳥、墨竹、蔬果共十門著錄。每門先有敘論,然後按時代附畫家小傳,評論其風格成就,追溯源流,最後則列作品名稱和件數,但並無圖畫實例,很難知其原作面目 所以怎能判定「唐、宋名手寫觀音像甚多,俱不飾婦人冠服」呢?
事實上,早在唐代初期,已經有女性形相的觀世音菩薩的畫像了。在《歷代名畫觀音寶相》畫冊中,就影印有唐代大畫家吳道子所繪以女性顯相的絹本觀音畫像,筆法超妙,瀟洒飄逸。另外,現藏美國博物院(原藏敦煌千佛洞唐闕)名彩畫絹本觀音像,也是以女性現相的觀世音菩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現為海天佛國普陀山「鎮山之寶」的楊枝觀音石刻像碑,系唐代高宗年間的右丞相、大畫家閻立本(?-673)所繪,也是以女性現相的觀世音菩薩。此碑高2.5米,寬1.2米。觀音像為立式,頭戴天冠,高椎髻的髮型上飾以各種珠簪、金釵、珍寶。身著天衣,袒胸露臂,頂佩寶珠瓔珞,腕戴金釧玉鐲,佩綬披肩,風帶繞臂,下服長裙,跣足踩蓮。左手輕托凈杯,右手執楊枝,沾凈水,似止欲灑向四眾。其神態顯出女性的慈祥端莊,而又雍容華貴! 到了宋代,以女性現相的觀世音菩薩畫像更多,如當時錢塘名畫家馬和之,畫過不少的觀世音菩薩像,都是以女性現相的。他的觀世音像仿吳裝(吳道子的筆法),筆意飄逸。
再從文字記載來看,在唐代人的筆下,就有不少詩文,描述觀世音菩薩是以女性形相示現的。如《普陀山志》記載,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在上元二年(657),赴交趾探父,乘船南下,行至補怛洛迦山時,曾登山拜觀音大士,他作的《觀音大士贊》中,描述觀世音菩薩的形相是:
寶冠晃耀圓光列,櫻珞遍身明皎潔。
臉如水面瑞蓮芳,眉似天邊秋夜月。
衣金縷披霞袂,縹渺素服褊袒臂。
伽珂佩響珊珊,雲羅綬帶珍珠綴。
紅纖十指凝酥膩,青蓮兩目秋波細。
朱髻皓齒排玉珂,端坐昂昂劫幾何…
完全是一位端莊妍麗、穿戴極端繁華的女性。又據《編年通論》卷十記載:
(唐)南山道宣律師嘗問天神:「觀音大師緣起?」天神對曰:「往昔過去劫,有王曰莊嚴,夫人曰寶應。生三女,長曰妙顏,仲曰妙音,季曰妙善,乃至現千手千眼像。按妙善公主,即後之觀世音也。」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觀世音菩薩的形相在佛典上是以男性的形相顯現的。我國六朝時期,人們傳說中夢見或看見的觀世音菩薩也是男性形相。隋唐時代,已有一些以女性顯現的觀世音菩薩畫像。《編年通論》中關於「妙善公主,即後之觀世音」之說,富有傳奇性,流傳開來以後,在民間廣為傳頌。到了明代,有人據此創作了通俗的《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詳細敘述了妙善公主家世、修道和度生的聖跡,鋪陳淋漓,圖文並茂。清代中葉,又有人寫了《觀世音菩薩全傳》。此外,記載觀世音菩薩感應事迹的書,也愈來愈多。所有書中,觀世音菩薩都以女性形相出現。所以,一般人都以為觀世音是女性的了。
從稱名救難到占卜靈課
寶靜大師在《普門品講錄》中說:「觀世音如天上之清涼月,常游於畢竟空中,只要眾生心垢滌凈,根塵迥脫,則菩薩之清涼月,自然應現其中,如水清則月現,故能感應道交也。」由於觀世音菩薩具有「觀其音聲」的「方便之力」的隨緣顯相 的「威神之力」,所以,眾生在現實生活中若遇到各種難以解決的問題和災難時,只要以清凈之心,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便能獲得感應,化凶趨吉。然而,隨著人們對觀世音信仰的日益堅定和深入,除了稱名救難以外,還進一步希望觀世音菩薩能夠幫助他們預測吉凶,解除疑難。這樣,他們就能做到防患於未然.心裡更加踏實。於是,逐漸出現了拈「觀音鬮」;「觀音簽」和「觀音卦」等民俗活動方式。這些方式,均見於佛教典籍記載。
所謂觀音鬮,就是凡信眾遇到疑難,在觀音菩薩像前叩拜以後,用拈紙鬮的方 式,預測吉凶,方法比較簡單(參見《佛祖統記》卷26)。觀音簽,在南方各寺院流傳較多。是置於觀世音菩薩像前,用來占卜吉凶的竹籤。竹籤上有各種不同的詞語,需加箋解。據《釋門正統》卷三記載,有一百簽和一百三十簽兩種。一百簽是天竺寺的觀音院開始啟用,一百三十簽則是從越州的圓通寺傳出。
最受信眾歡迎而方式又簡便易行的是觀音卦(又稱《觀世音菩薩感應靈課》) 。它大約產生於宋、明時期。明萬曆年間,從民間傳入宮廷,廣受宮妃及皇室的信仰。明、清兩代,占觀音卦之風,極為盛行。民國初年,北平文楷齋據宮廷藏本,將《觀世音菩薩感應靈課》像刊出。
感應靈課共有三十二卦大約與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有關。靈課占卜的方法是:占者必須誠心誠意,先在觀世音菩薩像前焚香禱祝,用凈錢(銅錢)五枚(每枚錢上分別寫金、木、水、火、土字樣)在香煙上熏過. 放在掌中搖幾搖,使其次序散亂,囗中念道:「紫金化身千百億,白衣妙相三十二。稽首圓通自在尊,沙界咸稱大悲主!--南無大慈大悲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詞薩!今有祈禱弟子某,所求某事,未決憂疑,請垂感應!願賜證明!」念罷,將五枚凈錢擲於桌面,按次序對照課本,查出是何卦。此卦即是觀音所示的吉凶禍福之兆。例如第一卦是升進卦○○○○○上上。卦詞為,
彩鳳臨丹闕,靈龜降吉祥。禍除福祿至,喜氣自洋洋!
此卦求財大吉,正宜出入歡娛。官詞口舌並消除,病人起離床席。求官目下成就,行人早晚還歸。禍除災散福盈餘,最喜高明富貴!
又如第九卦是獲安卦○○○○○中上。卦詞為:
目下如冬樹,枯衰未放花。看看春色動,一發盡生芽。
此卦心多猶豫,先憂後喜無疑。行人在外錦衣歸,疾病淹纏遲滯。婚姻和合榮顯,官事豈有參差,恰如花柳斗芳菲,目下與人和氣。
三十二課,每課都配有圖像。圖文並茂,傳說頗有靈應,故拈者極多。
從稱名救難到占卜靈課,是觀音信仰在民俗化的道路上,又大大邁進了一步。近代,被尊為凈土第十三祖的佛門大德印光大師,也對這種弘揚觀音信仰的方式作了肯定,認為靈課的主要作用,是大士讓信眾對將要做的事的一種鼓勵或警示:作善必成,作惡必敗。他在《觀世音菩薩感應靈課》卷首上題詞道:「觀世音菩薩愍念眾生,尋聲救苦,凡作善事,懇求菩薩,必垂加被,令其得成。若作惡事,亦垂加被,令決不成。以成則造罪墮苦,其苦難救矣。此菩薩之真慈大悲也!」
推薦閱讀:
※民俗專家細說「福」字
※西北地區的貓鬼神,是怎麼一回事?
※一個恐怖故事的演變?
※商南方言真的跟安慶話很像?
※原來,這個日子匯聚了這麼多古老節日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