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假感冒」

  • 秋季是人們發病較多的時節。常見的有支氣管炎、哮喘病複發,腸胃疾患增多、「熱傷風」等。秋季由於陽氣弱陰氣長,腸胃的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導致腸胃疾病,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因此,在秋季應注意養生保健,做到防病於未然。一起來看看這些秋季養生小常識: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假感冒」 白露時節,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預防工作。此時秋高氣爽,正是人們外出旅遊的大好時光。但是,常有不少遊客在旅遊期間出現類似「感冒」的癥狀,其實不一定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熱」。「花粉熱」的發病有兩個基本因素:一個是人體體質的過敏,另一個是不止一次地接觸和吸入外界的過敏原。此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注意早晚不要受涼,對過敏性疾病積極預防。 白露時節要防止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特別是因體質過敏而引發上述疾病的患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平時要少吃或不吃魚蝦海腥、生冷炙燴腌菜和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 秋季養生小常識:慎防秋季腹瀉 秋季腹瀉,顧名思義,發生在秋冬季的腹瀉病。感冒後,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 秋冬季腹瀉病是病毒感染所致,罪魁禍首是輪狀病毒。這種病毒在體內一般有1至3天的潛伏期,與飲食無關。主要是衛生習慣不好,而使病從口入,外感風涼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有可能得秋季腹瀉。

    要以流質和半流質為主,也就是奶、米湯、粥為主,暫時不要吃爛飯或硬飯避免過敏性食物例如海鮮、雞蛋等;不吃生冷的、硬的、油炸和脂肪多的食物。特別是生冷的東西,燉蘋果可以止瀉。燉蘋果還有豐富的鞣酸蛋白,有吸附作用,可以止瀉。

    秋季養生小常識:飲食推薦 初秋時節,氣溫還比較高,相對比較乾燥,進補也應以「清」補為主,適合秋季食用的食品有: 百合:有補肺、潤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和潤燥止咳的作用。 山藥:其特點是補而不滯,不熱不燥,不論男女老幼、有病無病、體健體弱,都適合食用。 白扁豆:初秋,用白扁豆煮粥或煎湯服,可消暑熱、化暑濕、健脾胃、增食慾。 藕:生藕能清熱生津止渴;熟藕能健脾開胃益血。有「暑天宜生藕,秋涼宜熟藕,生食宜鮮嫩,熟食宜壯老」的說法。 黃鱔:入秋食鱔,不但補益力強,對人體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鱔段、清燉黃鱔、炒鱔絲、黃鱔粥等均可。 栗子:有健脾養胃、補腎壯骨的作用。 胡桃:能補腎固精、溫肺定喘,又能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花生:深秋後花生成熟,用鮮花生仁研沫煮湯服或水煮食用,不宜炒吃。 紅棗:秋食紅棗,是滋陰潤燥、益肺補氣的清補食品,如能與銀耳、百合、山藥共同煨食,效果更好。 苦瓜:苦瓜有清熱祛心火,解毒,明目,補氣益精的作用。 蓮藕:蓮藕味甘,性平,有消炎化淤、清熱解燥、止咳化痰之功效 此外,秋季還適合食用梨、荸薺、海蟄、胡蘿蔔、薺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進補則適宜用黃芪、人蔘、沙參、枸杞子、何首烏等。

    秋季養生小常識:秋季進補 首選「人蔘」 中醫從陰陽五行的角度,認為秋季是陽消陰長,養生時應當注意「養收」,避免元氣外泄。燥為秋季的主氣,秋季養生保健最重要的就是去燥養陰補氣。說到秋季的養生進補,參類可謂首選。 人蔘 具有滋補強壯,大補元氣之功效,在臨床中很多慢性疾病,危重急症,應用人蔘後,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應用範圍廣闊。但人蔘是一種補氣葯,體質壯實的人服用後反而會導致閉氣,出現胸悶腹脹等症。 紅參 紅參性溫味甘,是一種經過蒸煮後的人蔘,香味較濃,色呈暗紅。補氣中帶有剛健溫燥之性,長於振奮陽氣。適用於氣虛及陽虛體弱者,冬天怕冷、陽虛明顯者服用有顯著效果。但如無陽虛體征,或高血壓、陰虛火旺或急性病等患者,忌用紅參。 白參 白參又稱生曬參,同是人蔘,由於白參的加工方法比較簡單,其有效成分同紅參不盡相同,若要服人蔘,以選紅參為好。紅參偏溫,白參偏涼。如兼咽乾燥等陰虛癥狀,則用白參為宜。 党參 性平味甘,具有補氣養血、和脾胃及生津之功。其效與人蔘相近,但作用比人蔘弱,在沒有人蔘的情況下,常可以常參代之。較難得的是人蔘補氣缺補血之功,而党參則氣血雙補。 西洋參 西洋參又叫花旗參、洋參、美國人蔘等。原產地在美國和加拿大,但我國臨床應用最早,用量也最大。 補性溫和,一年四季皆可應用,有鎮靜作用,其對肺結核、冠心病、熱病後氣陰兩傷有一定療效。西洋參具有較強的養陰益氣作用,並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 太子參 性平味甘,是補氣葯中的一味清補之品,具補氣生津之功效,常用於久病氣生津之功效,常用於久病氣陰兩虧的病人,但補氣作用不如人蔘、党參,其生津作用和西洋參類同,可代替西洋參用。由於其補氣而不生燥熱。對於兒童尤為適宜。 沙參 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秋冬季節,氣候乾燥,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咽喉干疼,咳嗽等,經以沙參為主組成沙參麥冬湯治療,能夠很快恢復,特別是講話較多的職業,可浸水飲用。 由此看見,滋陰降火的西洋參適合更多的人。西洋參補而不燥,可以沖水飲用、煲湯、煮粥、入菜,也可以直接切片含在口中。久病體虛的人士需要進補人蔘時,首選「生曬參」。如果病人服用後出現口乾舌燥、鼻子出血等癥狀時,中醫稱為「不受補」,可以選擇藥性偏涼的西洋參。腫瘤病人可以選擇「紅參」,如果出現「不受補」的狀況,也可改用西洋參 溫馨提示:食參不能飲茶。茶葉中含有多量的鞣酸,會破壞參中的有效成分。此外,參也不要與蘿蔔同食,中醫認為蘿蔔「下大氣,消谷……」兩者同食,補氣與下氣正好抵消,故有此忌。

  • 推薦閱讀:

    感冒藥哪些比較好?感冒了應該吃些什麼?
    為什麼寒冷的時候人會感冒?
    感冒真的是只能夠自愈嗎?
    日常生活中急性扁桃體炎該怎麼七招巧妙處理
    感冒粥

    TAG:感冒 | 養生 | 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