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零基礎怎麼自學?
格律詩,也叫近體詩,是古代漢語詩歌中的一種。起源於南齊,唐朝開始發展起來。
格律詩按照句中字數的多少,可分為五言詩和七言詩;按照句數的多少,可分為絕句和律詩。四句為絕句,律詩通常為八句一首,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
有人問:詩詞格律零基礎該如何自學?有書君認為:這個並不難。掌握了以下這些要素,便能幫助你快速地獲得入門的知識。
一、關於平仄問題沒學詩之前,常常看到詩詞有平平仄仄之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讓人一臉茫然。
其實很簡單,在咱們漢語拼音發音中,第一、二聲即為平聲,第三、四聲即為仄聲。寫詩也可以按照這個發音來,這叫「中華新韻」,將漢語拼音的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部。
新韻比舊韻要簡單、寬泛,且容量大,更容易入門,不過使用時要註明。
還有就是古人使用的平水韻。按古人的發音,平聲包括第一和第二聲,即為陰平和陽平;仄聲包括上、去、入聲,其中第三聲為上聲,第四聲是去聲,還有一個今時多已不見的仄聲,據說粵方言中還有保留。
需注意的是:新韻和平水韻在一首詩里不能同時使用。
二、關於句式問題
寫格律詩,是有句式可套的,先來看下絕句,其基本公式為:
仄仄平平仄(1)句
平平仄仄平(2)句
平平平仄仄(3)句
仄仄仄平平(4)句
有了基本公式,變化起來也就簡單多了。它的變化款有三種,即句式排列為:3412,2412,234句。
至於七言詩,在五言基礎上每句首前加兩字,這兩字與句首的字相反既可,如平平前面加仄仄兩字即可。
擴展到律詩,它的基本款即按12341234排序。變化款也有三種:34123412,42341234,24123412。
這裡還可以遵循句子中「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也就是說,句中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不變的,不能隨意更改;奇數字則可根據情況變換。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不能有三平尾或三仄尾,以及孤平現象。所謂的三平尾,就是句子最末三字不能連著是三個平聲字;三仄尾也是,最末三字不能三仄聲字。至於孤平,是指除了韻腳字以外,句中只剩下一個平聲字,這些均是犯了格律詩創作的大忌。
三、關於押韻問題
詩的偶數句末字必須押韻,至於首句,可押可不押。
韻字不能用在句子中間,如果用了,叫擠韻,讀起來也拗口。
並且無論平、仄,句中字都不能與韻腳的韻母相同,否則屬於撞韻,讓字韻缺少了豐富的變化。
重複使用相同的字為韻腳,叫重韻,也是不允許的。
初學格律詩,手邊一定要備有平仄顯示器和平水韻表,以確定要用的韻部及平仄是否正確。「搜韻」也是一個很好的詩詞門戶網站。
正是有了押韻,我們的詩讀起來才會朗朗上口;而有了平仄的變化,則給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感。
四、關於對仗問題
在律詩中,一聯內上下兩句對應處,應該字數相同、詞序相同、詞性相同、平仄相對,意義相對或相當。
還要注意忌合掌,指的是一聯內上下句講同一個意思,這也是不允許的。比如上句「早晚」對下句「晨昏」,就是合掌了。
五、關於詩的起承轉合這個好理解,寫詩如同寫作文,都要有起承轉合的變化。
起:就是開頭,可以用來交代時間、地點和人物。
承:指接著開頭的思路往下說。
轉:就是寫詩如講故事一樣,不能太平淡,得製造些波瀾。
合:因為詩的篇幅有限,話題不能扯得太遠,如風箏一般放出去了,更要懂得如何收回來。
一首好的詩,總是脈絡清晰,言盡意不盡,懂得留白,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有書君認為,初學詩詞創作,應遵循先完成再完美的理念。不管出不出律,先寫完,再對照韻表,把出律的地方修改過來。寫完後,可大聲朗誦,覺得拗口的地方再斟酌修改。
下面獻醜,以一首初學時的原創詩博君一樂,相信各位一定會比有書君寫得更好。
七絕.早春
漠漠東風細雨斜,(仄仄平平仄仄平)
翩飛燕子疾歸家。(平平仄仄仄平平)
兒童卻愛桃夭色,(平平仄仄平平仄)
不畏春寒覓野花。(仄仄平平仄仄平)
總而言之,詩詞格律零基礎並不可怕,完全可以通過自學找到其中的樂趣。
詩詞創作入門並不難,但要想寫好詩,卻沒有捷徑,尚需要多讀、多學、多練。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喜歡的就一起練起來吧!
不知這篇文章有否幫到您?歡迎留言,共同學習。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複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推薦閱讀:
※夢筆詩詞|王來騫|靜待寒梅斗雪開
※最肯忘卻古人詩最不屑一顧是相思
※上殿札子
※20世紀中國舊體詩詞十大家
※七言·緬懷物理學家霍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