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意拳講話錄音資料(九)
(續八)
至於自己怎麼能夠測出自己的體力情況呢?一般說來,可以這樣做,我們開始練功兩、三天後,在早上起床的時候,使我感到自己身上有些疲勞感,或者某個地方發酸或精神不如平常好,這就說明已超出自己體力所能負擔的,這就應適當減少我們的運動量,但不一定說原來站四十分鐘,現在非得改為半小時,我的意思不是那樣,就是說你可以把站式的時間縮短,那一部分時間可以用坐式或卧式,這樣去補助它,彌補它,這就是說我們少消耗體力,但讓它得到精神集中,周身放鬆,呼吸自然,也就是說能夠做到腦子比較安靜,逐漸做到我們腦子所留下事物的影子起來越模糊,越來越淡,能使大腦皮層呈現半抑制狀態,大腦皮層能出現半抑制狀態,使我們的身體機能和內分泌及我們高級的神經活動可以得到體內的自動平衡,這樣對於身體的好處最大,所以,不要完全追求體力消耗得多,消耗得大。
這一點學員在站樁中應該注意,在站樁中杏眼自己當時的身體健康和體力要量力而行,不要讓它練得力竭筋疲,一定要留有餘力,做完了感到精神非常愉快,體力覺得很充沛,這樣時間長了,就可以把我們的病態心理就會多少扭轉,有的病人感覺身體不能勞累,不能有痛苦。使病折磨自己的,如果他通過練功以後老是感覺到自己身上是舒服的,體力好像老用不完似的,這時間一長就能把自己病態的心理會起到改變,這時在健身里應該注意。更有中醫老大夫講,鍛煉也要求跟看病一樣,三分醫藥七分養,鍛煉也應該如此,尤其是對身體弱的或是老年人,三分鍛煉七分養,應該採取這樣的方法。
在站樁的裡頭鍛煉包含兩方面,一是要求我們腦子裡頭要能夠安靜過度到忘我的境地,如果做不到,如果能夠對一切事物的印象模模糊糊的,也會收到靜的好處,身體內的各種功能能夠自動調節平衡,這方面呢,是起到這一點作用,就是說我們如果做到安靜,但是它又有意念活動,意念活動就是自己的肌肉在裡面活動,意念呢,也不是像開始練時那樣平靜,可以感覺周身發熱,練一段後感覺身上有力量,但是呢,應該相互,就是開始鍛煉時應該儘可能追求它的舒適感,周身放鬆,腦子安靜,在進一步練,身體好一點,以後假如說我們站半小時,最起碼有五、六分鐘的意念活動,想一想,比較重一點的意念,就比如說是我們在那感到懷抱個紙球,還有一種,那就可以想自己站在小船上,或者木筏上,但是,我們設想這個船在水裡頭,水微微有點晃,船不是完全那麼靜止。我們在船上保持一個鍛煉的姿勢,我們設想船頭微微向下傾斜,如果我們在船上不把自己的重心向後移,那麼我們就會在船上就站不穩,要掉下去了,這時我們要求用意念,外形不要做出來,用意念把重心稍微向後靠一下,如果做到了,感覺自己重心往後比較平穩了,那麼再有意識的向後靠得過多,船要向後傾斜,那我們自己再把重心向前。這樣反覆去做,就是剛一要往前,又要嚮往後,剛一要往後又要往前,那麼我們可以想像船往左右的傾斜。這樣想意念就會誘導我們腳底上的肌肉會活躍起來,小腿的肌肉會活躍起來,再進一步傳達到周身都有活動。因為意拳它要求強調整體鍛煉,在拳術中它要求求得渾圓力也就是整體力,也就是平衡力,上下,左右,前後,力量都讓它儘可能是平衡的,也就是拳術所說的一動無不動,甚至就比我們想像躲在水中漂浮的那些意念就加重多了。在這裡,也不是讓做多長時間,舉例說做三十分鐘,這裡做五、六分鐘也就夠了,做完以後我們盡量還把它松馳下去,還要它安靜下去,因為這一段可以說消耗體力比較大,但是有了這麼一段以後,還要把它松馳下來,還能讓它達到恢復體力的目的。站完樁以後,因為它時間比較短,利用這種鍛煉,在進一步得等它站完,感到精力還是很充沛的。
在50年代初,王薌齋先生在中山公園傳授站樁功時,有的同志跟王先生討論站樁時曾得出這麼兩句話來,站樁是運動中的休息,休息中的運動,也就是說站著有個姿勢,肌肉都得有張力性運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意念也就更強烈了,它是有的時候是處於節能狀態,如果意念強一點,肌肉活動得就強一點,這也是耗能狀態。
推薦閱讀:
※行者老師講座錄音整理文稿:20081105六經氣化
※行者老師講座錄音整理文稿:20080514脈法之滑澀
※新錄音機(23)
※劉文元奇門講課錄音摘要 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