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漢朝早期和親政策?(僅限漢武帝之前時期)?

早期漢朝打不過匈奴,除了和親還有別的辦法嗎,這時的和親政策對嗎,一直看到有人說這是因為早期漢朝人沒血性,犧牲女人而苟且偷生,奇恥大辱,要是有血性就應該剛,與匈奴拼


中國歷史上喜歡和親的幾個朝代:

1、漢朝

和親對象:就是不跟你決戰只騷擾邊境的匈奴、幫你毆打匈奴的烏孫

2、極盛時期的突厥汗國

和親對象:被你當中原的兒子對待的北周、被你蠶食掌控的昭武九姓以及新疆各城邦

3、隋朝

和親對象:自稱給隋朝典羊馬的突厥

4、唐朝

和親對象:自己親媽都不認偏要認幹嘛唐朝公主的吐蕃贊普、比唐朝皇帝大幾十歲還自稱兒子的回鶻可汗、被當做經驗包毆打的契丹和庫莫奚、被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吐谷渾……

5、西夏

和親對象:毆打對象河湟吐蕃政權

6、遼朝

和親對象:小西夏

7、元朝

和親對象:幫你在金朝潛伏的汪古部、幫你操持政務的畏兀兒人、幫你科普性學知識的吐蕃、戰五渣高麗……

8、清朝

和親對象:滿蒙一家不準造反哦,窩在草原放羊就行了不準有啥念頭哦的蒙古各部

堅決拒絕和親的鐵血強硬王朝:

1、鐵血強宋

不解釋

2、傲嬌大萌

不解釋

……

這麼一對比,有沒傷害?

反正我是感覺,連和親都不搞,壓根就沒有進取心。

和親在東亞政治秩序中還有一個隱藏意義就是,我是你丈人……這是一種變相的臣屬關係的宣告。

就一個反例,北周武帝為了避免突厥和北齊和好,被突厥和親。這也是中原本位的政權接受北蕃和親的極少例子,如果和親對老丈人來說是屈辱的話,最強大時期的木杆可汗時代的突厥,為啥要搞這玩意兒?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元朝和親高麗……你們自己想想。


不是,類似觀點的人都是把宋明的價值觀代入到漢朝。

第一點,漢代女性貴族的地位還是挺高,對女性生活作風進行嚴格限制,都是後代逐漸衍生。漢武帝後也有和親,此事還發生在陳湯對北匈奴郅支單于雖遠必誅後,呼韓邪單于嚇壞了向漢朝投降,請求漢女為妻,於是漢朝選王昭君出嫁安撫呼韓邪。此時的匈奴因為內戰分裂,人口大減,這就是當時和親的背景。

因為宋明面對的都是外族入侵,許多人在想像中匈奴對漢朝也是這麼一個情況。其實匈奴從來跟漢朝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國家,匈奴對漢朝的威脅主要是於周邊的掠奪,而完全沒有入侵中原取而代之的能力。漢朝跟匈奴打了上百年,主要還是因為無法鎖定游牧民族的主力,每次給予匈奴重創,都能躲回去休養。跟宋明之際遭到異族入侵,必須要血拚捍衛國土完全不是一回事。

第二點,西漢初不是打不過匈奴,西漢初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國家。國內還有諸侯的威脅,白登之圍時,英布、彭越、韓信可都沒死,這些人一旦起兵對劉邦可很是頭疼。

解決完異姓王后,同姓諸侯又與中央產生矛盾。樊噲裝逼說領兵十萬掃蕩匈奴,季布就認為對外用兵會導致國內不安,再度重演秦朝崩潰。

漢初擁有戰國、秦朝、楚漢戰爭留下的創傷,全國經濟損害嚴重。是呂雉、劉恆、劉啟幾代人的時間才使漢朝經濟走向飛躍。文帝和景帝時期和親最為頻繁,卻留下了歷史上評價甚高的文景之治。

對於同姓諸侯的威脅,也是這幾代人逐漸才解決。沒有這些鋪墊,劉徹再怎麼雄才偉略都沒用,可見但凡認為漢初之人沒血性,從劉徹就突然崛起的都是史盲。

還有一點,與漢初同時,匈奴的政治格局也不穩,漢景帝時期有八位匈奴首領投降漢朝。劉啟還因為給匈奴首領封侯一事跟周亞夫鬧不愉快。即便沒有對外戰爭,漢朝因為經濟崛起對匈奴的壓力也是相當巨大。

第三點,漢武帝劉徹也和親,他初期嫁了一個女兒給軍臣單于。經過漢武帝經濟改革、加固中央集權、實施推恩令後。才改變策略利用宗室女劉細君遠嫁烏孫,細君死後又派解憂出嫁。劉徹破壞了烏孫與匈奴的同盟,使烏孫和漢軍形成軍事聯盟,反攻匈奴。

漢初的和親主要是因為國內政治格局不安,諸侯國與中央時刻有開戰的可能,長安周邊的中央軍主要就不是用來防備匈奴,是用來防備諸侯。經濟的不穩則可能引發起義,你看隋朝國內遍地起義,楊廣還不斷發動大規模外戰,是不是腦子有病?

劉徹作為雄才偉略的帝王,如果能用女人獲得極大的國家利益,根本不會有所吝嗇。倒是呂雉因疼愛魯元公主,不肯讓魯元嫁給匈奴顯得婦人之見。

漢宣帝劉詢時期有三次和親,其中兩次把宗女嫁給匈奴單于。但也請看看匈奴是怎麼被劉詢按在地上打。

《漢書 匈奴傳上》載:校尉常惠與烏孫兵至右谷蠡庭,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犁污都尉、千長、將以下三萬九千餘級,虜馬、牛、羊、驢、騾、橐駝七十餘萬。漢封惠為長羅侯。然匈奴民眾死傷而去者,及畜產遠移死亡不可勝數。於是匈奴遂衰耗。


漢文帝那時也是天子守國門,匈奴趁楚漢戰爭之際回到河套地區,跨入長城境內,經常可以跑到長安附近晃悠。後來漢朝打回河套地區,長安往北開拓的疆土邊境距離,有長安去到山東那麼遠。所以你說天子守國門、不和親、不納貢,那沒關係,你得真的打回去啊。

漢帝沒有天子守國門,是因為敵人已經被打出去,這跟大萌被異族打到門口能是一個意思嗎?


這個事班固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啊。手機打字,說下大致意思。

和親這個事,是劉敬最先提出來的,當時天下初定,劉邦又遭遇平城之圍,所以同意和親,希望以和親保護邊境。惠帝,高後時期沿用,但是匈奴特么的背信棄義,還是隨時都來搶掠邊民,所以文帝中年發奮圖強,訓練軍隊,跟馮唐討論將帥,感嘆不已,這就說明對匈奴的和親政策並沒有太大的作用,無法約束匈奴。

但是文帝景帝時期,最重要的任務是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同時礙於國內諸侯勢力,不能貿然大規模對匈奴用兵。七國之亂時趙國就試圖勾結匈奴,結果七國之亂三個月平定,匈奴那邊還沒來得及出兵就散了。甚至文帝本人當代王的時候,為啥呂后就是對他沒轍?呂后可是搞死了三個趙王殺了燕王的兒子讓他絕後的,齊王劉肥獻地給妹妹魯元公主才能保命,淮南王劉長則是呂后養子,劉恆和呂后沒啥交情,但代國那個位置是為漢朝守北邊啊。

到了武帝繼位初期也是用的和親政策,但是等到國內局面穩定就開始了長達三十多年的對外征伐,因為他有錢有人還摁死了內部不穩定因素啊。

至於和親是不是恥辱,我感覺在漢朝人眼裡嫁妹子絕對不是恥辱,就是一種外交手段。你看漢武帝嫁到烏孫去的解憂公主,簡直是史上頭號能搞事的和親公主。而和親是漢朝揍不死匈奴只能用錢買邊境安定這個事才是恥辱,賈誼比喻成頭腳倒懸。說天子是首,蠻夷是足,本來應該蠻夷進貢,現在要文帝給匈奴金錢,不是特么的搞反了么?而武帝的詔書里提到的是平城之圍和冒頓寫國書羞辱呂后的事,在他們眼裡匈奴這特么欠揍啊老子揍不死他才是恥辱啊!。

建元三年,閩粵和東甌打架那次,東甌向漢朝求助,淮南王劉安上書說蠻夷的破事不值得出手。結果武帝沒聽他的,派兵,還沒打閩粵就嚇跑了。武帝讓庄助去訓示劉安,庄助blabla說了一堆,其中有一句「漢為天下宗,操生殺之柄,以制海內之命,危者望安,亂者卯治」,所以關鍵就在——

我要當老大!

我要當老大!

我要當老大!

當不成老大幹啥都恥辱。

當成了老大幹啥都沒人說。

題外話,其實現在大多數人對和親的印象都來源於昭君出塞,而昭君出塞經過這麼多年文藝加工基本就跟史實無關了。比如馬致遠的漢宮秋,裡面王昭君成了漢元帝的愛妃,呼韓邪單于非要強娶昭君,文武百官勸元帝忍痛割愛保江山安寧,最後昭君出塞,元帝萬分悲痛,而王昭君走到兩邊交界的黑龍江投水而死……而死……死……

漢元帝要看了估計只能說四個字,媽的智障!然而現在這個漢朝迫於匈奴勢力所以和親,王昭君是以女兒身保境安民幾乎是所有昭君題材影視劇的大背景,劉奭筒子很冤啊。

更遠的題外話,前幾年有部解憂公主的電視劇,開篇就是西漢太初年間,漢武帝勵精圖治……此時在遙遠的北方,匈奴日漸崛起……

你看都是這調調。


那時候的和親觀念,應該是迎婦的一方名義上處於弱勢。

前292年,距離楚懷王死在秦國才幾年,秦威脅楚國,要和好,楚不得已迎婦於秦,秦楚復平。

又有記載稱今燕雖弱小,強秦之少婿也。

迎婦的一方是出婦一方的女婿國,所以在地位上應該是不利的,至少不應該是地位更高的一方。

所以在當時的觀念下,我認為匈奴迎婦,做漢朝的婿國,漢朝不會就這件事引以為恥,真正有可能覺得恥辱的做法是迎婦於匈奴。


?和親是恥辱,那中國最強是北齊是吧←_←畢竟北齊讓突厥恥辱的和親,將自己的女兒給北齊做老婆,看來維多利亞一世是大不列顛之恥呀!畢竟她是歐洲老祖母


推薦閱讀:

一段被掩飾拋棄的歷史《泰景亨策》65
有哪些證據證明西遷的匈奴人直接或間接導致了羅 馬帝國的滅亡?
教皇利奧一世是如何勸退阿提拉軍隊的?
大漠蒼狼——匈奴帝國的崛起

TAG:匈奴 | 劉邦 | 漢朝 | 漢武帝劉徹 | 和親 |